已確認過眼神,出書難度倍增

已確認過眼神,出書難度倍增

來自專欄出版那些事兒

從今年3月底開始,書號陡然緊張。

據推測,書號整體削減了約三成。其中,受傷最嚴重的是熱衷賣書號的出版社,傷情程度基本與賣書號多寡成正比。

以某科技出版社為例,以往一年2000多個書號,今年只給600多個。這一家賣書號太狠了。

還有某專業出版社,也因為賣書號,從以往的一年300多個,削減到200出頭。

也有部分社的編輯跟我反饋,說沒感覺到書號減少,但是感覺到了更嚴苛的選題會,以及更規範的出版流程。

以往,可出可不出的圖書,如果面對的是長期合作的作者或公司,編輯一般會「高抬貴手」,選題會也不太卡編輯的選題。現在情況變化了,可出不可出,肯定不出

具體說,就是三無選題肯定會被槍斃:作者無名氣,作者無強營銷資源,作品無乾貨

前兩個「無」,足以打退99.9%的作者,包括深耕出版近20年的我。

至於「乾貨」,坦白地說,絕大多數書稿乾貨並不多,況且乾貨是一個不太好量化評判的標準,再說,乾貨與可讀性、乾貨與市場還需要完美匹配……這一輪梳理下來,又足以打退99.9%的作者。

削減三成書號,對於普通作者常規出版的影響,也可以通過數學來證明:

  • 平常:一年100個號,專項出版專業出版10,名家、名人、關係出版10,專業寫手、工作室35,自費出版10,普通作者常規出版35。【項目之間有少量交叉重疊,對計算影響並不大】
  • 現在:一年70個號,專項出版專業出版10,名家、名人、關係出版10,專業寫手、工作室30,自費出版10,普通作者常規出版10。

面向普通作者,原本一年有35個書號,現在變成了10個。也就說,書號減少3成,普通作者的出版難度上升了3倍多。【數據不必較真,重在闡述其中的邏輯。】

無疑,這場「書號緊縮」運動中,受傷最嚴重的是沒有門道的普通作者。

那麼,對於普通作者來說,有沒有辦法增大出版成功率、同時又不是純自費出版呢?

目測現在只有一條路:回購1000-3000冊。也就是說,出版社在面對不太確定的書稿時,傾向於將市場風險轉嫁給作者。

是的,按道理,市場風險應該由出版社來承擔。但這個世界經常不講道理。

就我目前一輪接觸下來:

  • 回購1000冊(5-5.5折),對於出版社誘惑力並不大,我有一個「可出可不出」的書稿(承諾5折1000冊回購),被幾個關係不錯的社輪番槍斃,身中數槍壯烈犧牲!
  • 回購2000冊(5折),對於出版社誘惑力較大,只要出版標準、有一定市場想像空間的圖書,通過率將近100%。
  • 回購3000冊(5折或略低),對於出版社誘惑力很大,只要出版標準、有一定市場空間的圖書,編輯配合度極高。

那麼問題來了,作者自己買那麼多書幹啥?又不能吃。

【待續】


推薦閱讀:

你 2011 年讀了多少本書呢?願意列一個書籍推薦列表嗎?
為什麼吳軍的書沒有段首縮進?
關於自費出書評職稱、學術出版相關注意事項?
象叔最新文章:那生還的和犧牲了的
在標明原作者及翻唱、翻彈的字樣,並標註向其致敬的情況下,翻唱、翻彈並出版算侵權嗎?

TAG:圖書出版 | 出書 | 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