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的社會理論 貝爾、傑姆遜和鮑德里亞

後現代的社會理論 貝爾、傑姆遜和鮑德里亞

來自專欄玖爺的哲學筆記

後現代主要還是以社會理論的面貌被人認識的,這方面的代表有貝爾、傑姆遜和鮑德里亞。在這種用法中,後現代和後工業社會、晚期資本主義社會是基本等價的,是對社會階段的一種描述。在他們的社會理論中,基本保持了和歐洲西馬文化批評的同調。

|丹尼爾貝爾

雖然湯因比有在這個意義上用這個詞,但是這個用法主要還是要歸功於美國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

丹尼爾貝爾提出了後工業社會這個概念指涉處於轉型期的西方現代社會,工業時代建立起來的傳統資本主義社會的社會結構和文化正在劇烈的震蕩中趨於瓦解,而新的社會結構正處於建立的過程中,這是一個過渡時期的歷史階段。

在《後工業社會的來臨》、《資本主義文化矛盾》等書中,貝爾從自己的社會理論入手,展開對後現代文化的研究。人類社會已經從前工業社會、之後的工業社會(或者資本主義社會),進入了後工業社會(晚期資本主義社會)。前工業社會的中心是勞動力,工業社會的中心是技術,後工業社會的中心則是服務和人際關係。

在我們當下的轉型期,之前建立起的既定社會秩序被拋棄,傳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被拋棄,建立於其上的傳統的階級社會分析方法也被拋棄,社會階層將會以知識和教育為準則進行重整合。社會學理論也要面對這種轉型,闡明科學技術對資本主義社會文化的影響,以此重建社會學理論,使其適應後工業社會,並承擔起調和現代資本主義社會文化矛盾的任務。

貝爾對於當代資本主義的文化現狀也進行了激烈的抨擊,不過他認為這是現代主義的破壞性引起的,是現代性危機的體現。這個思路和其他後現代理論家略有不同。

|傑姆遜

又稱詹明信,美國後馬克思主義者,後現代理論家。

傑姆遜(又叫詹明信)在《後現代主義和消費社會》、《晚期資本主義社會的文化》邏輯等書中,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將社會和意識形態的三階段和文藝的三種形態加以並置,以此來闡述他對諸文化現象的認識。

社會的第一個階段是市場資本主義時期,基礎是對自然的直接佔有,其意識形態簡單淳樸,具有積極向上的精神氣質。與之相對應的則是現實主義的藝術風格。

第二個階段是工業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的時期,也是資本主義的成熟期,政治上表現為帝國主義,意識形態上則是西方中心主義的建立,民族國家等。這對應的是現代主義藝術,社會化大生產的推進抹殺了個體,卻又在結構中保留了一塊飛地,召喚個體性的理想,而現代先鋒主義在逃避物化的同時,將自己置於藝術商品化的對立面,從而將藝術和現實徹底分開,也把高雅和低俗區分開。

第三個階段是晚期資本主義時期,或者後現代時期,是當代的資本主義時期,全球化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秩序進一步鞏固,跨國公司和跨國政治實體共同維護霸權體制,而文化產業的發展也起到了維護資本主義霸權的作用。這對應的是後現代的文藝,前一個階段確定的高雅和低俗的對立在這一階段也被打破,一切都消融在深度丟失的大眾文化中,同時這也是資本主義在文化層面全球性的擴張。

以上構成了傑姆遜當代文化批判的理論根基,他認為後現代主義的文化首先呈現為「美學的民眾主義」,消除了傳統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界限。其特點有:①平面感和無深度,後現代主義的文化用一種平面感消除了以往的深度模式,是的作品呈現為「感情的消逝」,拒絕挖掘意義,只在文本表層進行探索;②主體性的喪失,個人風格不復存在,藝術僅僅作為碎片拼湊的實踐,這因此導致了歷史意義的消失,文化被抹去了過往,留下的只有文本。

不過傑姆遜文化批判也是在過往文化研究的大眾文化/高雅文化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的,他認為兩者在資本主義的這一階段已經不再具有區分度,無論是高雅還是通俗的作品,都是進入流通市場的商品,被社會及其意識形態所控制。高雅和通俗的區分被資本主義邏輯固定下來,被給予雷同的主題,兩者就其運行來看,都只是循環而已,兩者都是晚期資本主義社會的意識形態機器。

傑姆遜自己聲稱要做一個在美國的歐洲主義者,其意思就是和歐洲堅持高姿態的批判理論保持一致,反對美國文藝的大眾文化、反精英和民粹主義,這使得他的思想保持了和法蘭克福學派的同調,事實上他的對後現代大眾文化的批判算是文化工業理論的發展,更多地是指出高雅藝術也是某種文化工業。

傑姆遜有個令人費解的地方,他一方面說後工業社會的文化打破了高雅和通俗的界限,但是在他的具體批判中,卻又說高雅和通俗被嚴格地確定下來了。估計他想表達的意思是,雖然高雅和低俗的區分實際上是更加穩固了,但是其內在共通的機制是一致的。

認識傑姆遜要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馬克思主義,二是後現代,三是大眾文化研究。

|鮑德里亞

後現代主義的祭司,事實上他的思想從表達到構建都是先知式的,在對時代的怒譴中獲得自身的地位……據說思想原創度不夠,也是那種,唔,美國文學批評界炒熱但實際上價值不大的理論家,這一條評價未經證實。但是影響是真的大,屬於學術明星。

過去的資本主義批判是馬克思式的生產理論,但是這一理論在當代社會已經不再適用了。批判理論應當把重點放在消費上,而消費,在鮑德里亞看來,整體上是被傳媒文化所操控的。對於商品的消費是對商品所代表的符號進行消費,消費是一種控制和掌握符號的系統行為,是被符號生產所控制的。

而這種符號生產的後現代文化,被鮑德里亞概括為「擬像」。所謂擬像,是指和原來一模一樣的複製品,而原本的自身則並不存在。產生擬像的機制被稱為「模擬」,符號複製品和真品之間的界限已經不復存在。就模擬被廣泛應用於整個社會文化的普遍性而言,鮑德里亞稱其為「超級真實主義」。超級真實主義是後現代性的典型運作機制,在此機制內,模擬和真實之間的界限毀滅於「內爆」,真實界和想像界之間的界限也不復存在,甚至模擬能夠超越真實,「比實實在在的東西還要棒」。在今天我們面對的是符碼自行繁殖和模擬的虛擬世界,在此社會狀況下的人完全無法觸及實在,看到只是幻象虛擬的體系,以至於認為這才是真實的。

鮑德里亞對自己描述的社會和文化變遷過程持有複雜的觀點,一方面他歡迎後現代的到來,另一方面也在擔憂文化會在永無休止地複製中逐漸枯竭,其立場基本上是一種「順從的接受」。

總的來說消費社會理論在討論作品接受史傳播史方面算是可依靠的理論資源,但是對於大部分文藝作品的評論意義不大,所以也不用圖總結了,知道有消費社會這個詞就行。

後現代社會理論總的來說是資本主義社會批判理論在文化批評方面的新發展,其氣質和思路對於之後的社科批評影響很大。氣質上對反權威反絕對的激進思潮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思路上則秉持了文化政治學的基本方法。20世紀末期的一系列理論雖然會對文學作品進行研究,但是他們的研究總是在為某種政治立場站台,又因為它們總是以文化作為他們研究的中心,秉持著一種文化-政治的總體思路——這種思路或多或少是在馬克思主義的轉變中誕生的——因而,我將其總結為「文化政治學研究」,以同過去那種政治經濟學研究做出區別。

文化政治學研究的譜系非常複雜(我好像每總結一個章節就要說一遍這句話),除了上一段我們提到的文化政治立場這一共同點外,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都帶有激進左派的風格,強調批判、差異、解放等等。

其大概包括後現代主義、身份政治研究(種族和性別,和後現代一樣,毒瘤度不低)、後殖民主義(很穩,大讚)、文化研究(我很喜歡的一派,霍爾等人對我影響頗深),還有就是老老實實搞傳統式歷史向研究的新歷史主義(這個是最讓我費解的,因為新歷史主義非常踏實溫和,所以我很難把它和文化政治學那群玩意放在一起)。

雖然我個人不是特別喜歡這一派的思路,但我依然認同他們的一些具體觀點,並且承認他們對五六號位的文學研究做出的卓越貢獻,而且他們真的很出名啊,所以還是要整理一下,僅做了解。

另外,之前把精神分析忘了,等把文化政治這些人總結完再回頭搞精神分析吧。


推薦閱讀:

發生結構主義 戈德曼
西方後現代主義思潮與佛教
兩個維度內的後現代
歐洲後現代的旗手 利奧塔

TAG:哲學 | 後現代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