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樂極簡史 5 - 搖擺樂
來自專欄時間和詞句
我常常說起,聽音樂關注音樂史的時候,不應該只看音樂怎麼發展來的,還應該注意到音樂背後的社會背景。音樂本身和社會總是有著很深的聯繫,這次就再一次應證了我的這種說法。
1929年,美國爆發了經濟危機,工人失業,企業家生產出了產品賣不出去也只好破產,雖說娛樂是人的剛需,在窮苦的人也得窮樂呵著,可是有錢在娛樂上進行消費的人是越來越少了。結果自然是音樂家失業,歌舞廳俱樂部停業,唱片工業也開始衰落。只有紐約那樣的大城市裡面的大型歌舞廳還依舊有著大型的伴舞樂隊,並且繼續僱傭著爵士樂師。這樣,爵士樂也逐漸轉變為了這種大規模的樂隊,於是就迎來了大樂隊(big band)爵士樂。
最早對大樂隊進行探索的音樂家是Fletcher Henderson,他的樂隊規模還並不很大,但卻大大減少了之前爵士樂演奏中的即興成份。伴奏樂隊按照樂譜演奏,而且將樂隊分為了薩克斯、銅管、打擊樂三個部分。再配上技巧優秀的樂手進行即興獨奏。
因為是按照樂譜一同演奏,這種形式的節奏就更明晰了,爵士樂所特有的搖擺感再這裡凸顯了出來,因此這種音樂便被成為搖擺樂(swing)
而樂器的分組照譜演奏也為樂團增加人數提供了基礎。
搖擺樂興盛的標誌是,本尼·古德曼(Benny Goodman,1909~1986)和他的樂隊的一場演出。作為白人樂手,他的樂隊演奏著普通的舞曲,觀眾反響平平。於是,古德曼改而演奏亨德森的爵士改編曲,聽眾沸騰了。從此,這種音樂通過收音機,傳播到全國各個城市。
古德曼的樂隊淡化了黑人大型爵士樂隊音響中的非洲特色,不採用黑人樂隊演奏中的憂鬱成分和過於奇怪的音響,但保留了大型爵士樂隊特有的律動感:柔和、靈活、流暢,並與古典音樂的規整性相結合,他是第一個白人爵士樂隊領隊,他把爵士樂普及到了更多的原來不喜歡爵士樂的白人聽眾中去。貝西伯爵(Count Basie,1904~1948)的樂隊也是搖擺樂時期最傑出的樂隊之一。他的樂隊更加重視器樂的獨奏,更加靈活,輕巧,他們始終保持精確與平衡,並被認為是惟一的能持續輕柔演奏的樂隊。貝西對樂隊的風格定位是簡單與搖擺相結合,避免刻意地複雜。薩克斯管演奏家萊斯特·揚(Lester Young,1909~1959)曾經也是樂隊的成員之一,並為樂隊的發展做出過很多貢獻。
在搖擺樂時期最有代表的樂隊是埃林頓公爵(Duke Ellington 1899~1974)領導的大型樂隊,他對爵士樂的貢獻可與阿姆斯特朗並列。 埃林頓出身於黑人中產階級,受過良好的音樂教育,他的樂隊人數增至14人:銅管6人、薩克斯管4人、打擊樂4人,他充分調動樂隊中每個人的才能,又發揮整個樂隊音響的潛力,把兩者完美地結合起來。從1920年至1974年,他作曲逾千首,改編樂曲數千首,有一個詞能精確地形容埃林頓的音樂,即:"激動"。他的創作特點是:圍繞一個主題不斷發展,用優美的節奏融之為激情,最後將樂曲推向一個新的高度。他的音樂有時也被稱為"交響爵士(Symphonic Jazz),它必須象聽貝多芬、莫扎特等人的作品一樣反覆地聽,因為曲子的深度只有在聚精會神時才能領會到。埃林頓公爵不但是搖擺樂時期的卓越人物,同時他對以後出現的各種爵士樂風格都起到過深刻的影響。除此之外,搖擺大樂隊常常聘請女歌手同台演出。
這個時期比較知名的女歌手有
Billie Holiday,都市傳說中那首令人自殺的《黑色星期六》(gloomy sunday》中一個很經典的版本就由Billie Holiday演唱。
而她創作的《strange fruit》則反應了美國的種族歧視問題,這首歌后來甚至成為了一個文化符號。(實際上我感覺這首歌比gloomy sunday還讓人心碎)
Strange Fruit - Billie Holiday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Ella Jane Fitzgerald,被稱作爵士樂第一夫人,與路易斯·阿姆斯特朗,貝西伯爵,艾靈頓公爵,Joe Pass等人都有過堪稱經典的合作。
當然,也有批評者認為,搖擺爵士過於套路化,和聲簡單,常常局限在3和弦7和弦上。逐漸的成為了單純娛樂性質的音樂。聽多了容易膩
推薦閱讀:
※雅尼:最好聽的三首音樂!(收藏)
※BOP天堂鳥 演出布魯諾·馬爾斯(Bruno Mars)名曲
※韓綜《超人回來了》中非正式成員有哪些?
※如果Justin Bieber的單曲BABY創作在1985年?
※量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