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讀書詩】朱熹《觀書有感》(其一)

觀書有感(其一)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①,

天光雲影共徘徊②。

問渠那得清如許③?

為有源頭活水來。

【注釋】

①方塘:方形的水塘,又稱半畝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鄭義齋館舍(後為南溪書院)內。朱熹父松與鄭交好,故嘗有《蝶戀花·醉宿鄭氏別墅》詞云:「清曉方塘開一境。落絮如飛,肯向春風定。」鑒:鏡子。古人以銅為境,包以鏡袱,用時打開。②徘徊:來回走動。這句是說天的光和雲的影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變動,猶如人在徘徊。③渠:它,指方塘。那得,怎麼會。如許:這樣。

【賞析】

南宋幹道二年(1166),朱熹在長時間的冥思苦索中,突然獲得對《中庸》「已發未發」說的領悟,形成「中和舊說」。這是朱熹在重大理論問題上獲得的突破,成為其思想發展過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史稱「丙戌之悟」。朱熹一連寫了兩首詩記錄了作者豁然開朗的狂喜心態,很快在士大夫中廣為傳誦,從而成為理學詩名篇。這裡選的是第一首。

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詩。前兩句寫景,後兩句議論。開始便是緊接著的兩重遞進比喻:先是將翻開的書卷比喻成半畝方正的池塘,進而又將池塘比喻成一面清澈的鏡子。池塘也好,鏡子也罷,都是可以反映和折射的物體。因此,下一句的「天光雲影」自然可以在塘中鏡內自由地飄移,而作者的真意卻是形容書卷中思想觀念、文章辭藻的運行。看來朱熹所讀的是道出了至理的好書,因此,在第三、四句就故意設問,說是這部書、這樣的思想、這樣的智能怎幺會這樣清澄純凈?答案則是,因為在思想的源頭有連綿不斷的活水噴湧出來。

單純作為一首寫景詩,此詩語言清新、形象鮮明,有其獨特的審美價值,但千萬要注意體會詩題是「觀書」,因此不能簡單地當成風景詩來看。朱熹是講究「格物致知」的學問家,他就有本事把讀書時體會至切的道理、突然頓悟的輕快.用這湖光山色、江川行舟的生活經驗拿來作非常貼切而生動的形象比喻,傳達出他自己的感悟,也啟發了讀者的聯想,稱得上是理趣橫生。這首詩所表現的讀書有悟有得時的那種靈氣流動、思路明暢、精神清新活潑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為一位大學問家的切身的讀書感受。不是詩人兼哲人的作者,怕是寫不出朱熹這樣的詩來。這正是朱熹理學詩的魅力所在。

【名句欣賞】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這是一首用比喻方法寫讀書重要性的詩,表示人若要不斷長進,就要不斷地讀書學習,探求新知識,吸取書中的營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兩句,一問一答,借水之清澈,是因為有源頭活水不斷注入,暗喻人要心靈澄明,就得認真讀書,時時補充新知。因此人們常常用來比喻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達到新境界。形象地表達了詩人深切而獨特的讀書感受,暗含哲理。詩中所表達的這種感受雖然僅就讀書而言,卻寓意深刻,內涵豐富,可以做廣泛的理解。我們也可以從這首詩中得到啟發,只有思想永遠活躍,以開明寬闊的胸襟,接受種種不同的思想、鮮活的知識,廣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斷,新水長流。這兩句詩已凝縮為常用成語「源頭活水」,用以比喻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作者簡介】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婺源(今屬江西)人。紹興十八年(1148)進士,任同字主簿。淳熙時,曾知南康軍,提舉浙東茶監公事,光宗時,知漳州,入為秘閣修撰。寧宗初,官煥章閣待制。後被人攻擊為偽學,落職致仕。所著《晦庵先生文集》一百卷,今存。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詩詞對聯欣賞 詠花篇(蘭)
古代盔甲上披風的作用?
姓氏不是姓 古代姓是姓,氏是氏
中國古代帝王簡介六(元——清)

TAG:古代 | 朱熹 | 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