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羲之的一段文字解析他的人生態度
07-07
王羲之有一篇文章,對人生做了這樣的闡釋。他寫道: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以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妄,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悲夫!
解析王羲之的這段話,我們不難發現,他的人生態度可以歸結為:人生的過程,生命的價值,它既不是莊子所說的一死生,也不是俗人所理解的外在功名,而是在於生命過程中的興趣。
王羲之最能感物興懷的正是「死生亦大矣」的悲劇主題,即從宇宙永恆、人生短暫中興感到個體悲劇人生的價值所在。人生有限而天地無限,而認識到此中意義並不是「一死生」即泯滅生命的意義,而是要在這短暫的人生中把握世界與人生的意義,珍惜這瞬間的快樂。
但是,王羲之的這種人生觀又不同於與他同時代的《列子·楊朱篇》中所宣揚的及時行樂。在他看來,人之所以不同於禽獸就在於他擁有這種高峰體驗的可能性,放棄這種人生的高峰體驗而逐於肉慾,等於將人生退化到禽獸之域。魏晉風度的形而上意義即在於此,這是魏晉風度的精神理念。王羲之的人生觀不也值得我們現代人思考與感懷的么?
推薦閱讀:
※周易:對人生態度的4大啟示!
※手握一副爛牌,我們該如何打
※《別怕失敗,因為……》
※你,羨慕過別人的人生嗎?
※你對未來的態度,藏著你的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