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價目表」扭曲了婚姻本質
【新聞隨筆】
近日,關於「中國式相親價目表」的報道迅速刷屏網路。「門當戶對是鐵律」「『我們不找外地的』:外地人的徵婚簡歷都扔樹根下」「『連房都沒有,也敢來相親?』」……報道標題相當吸睛。
各種報道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兩張圖表,一張是《中國式相親鄙視鏈》,另一張是《中國式相親價目表》。前者列出戶口鄙視鏈(以京籍京戶為最高),房產鄙視鏈(以中心城區和教育高地為最高),學歷鄙視鏈(男以海歸博士最高,女以本科最高)。後者列出相親男女雙方從頂配到高配到標配到低配到簡配到不考慮的詳細條件。
在我國,婚姻從來就不是個人的私事,而是一個家庭甚至整個家族的大事。家長握有財富和權威的程度越高,家庭對婚姻的主導程度也就越高,所以結婚對家庭而言也叫聯姻。在歷史上,聯姻的標準就是門當戶對,雖然古今中外不乏反例,但不影響其歷史地位。
隨著家庭結構的變化和家族力量的逐漸消失,自由戀愛式婚姻和組織批準式婚姻相繼登上過歷史舞台。伴隨著改革開放,教育和工商業興盛,家庭對於婚姻的干預作用逐漸降低。直到近些年,房產在社會財富中異軍突起,形成無可比擬的絕對優勢,而早年通過福利分房、自建住房取得房產的長輩,再一次站在了家庭財富和權威的頂端。相親市場價目表的選擇權、定價權再次回到長輩手裡。
有網友調侃,現在一線城市隨便兩家聯姻,都堪比千萬級資產的企業併購整合。作為資產所有者的家長,當沒有能力通過個人努力使財富繼續增值的時候,其目標自然變成用盡一切經驗,讓已有的財富不要丟失或者縮水。在相親市場上,就呈現為儘力把「外來的因素」以自己的經驗和熟悉的方式控制住,嚴防一切可能出現的風險。
如果說在尚未形成婚前財產協議習慣的當下,尋求房產的門當戶對是迫不得已,那麼要求戶籍上的門當戶對,則是長期的戶籍體系下個人記憶的傷痕式思維作祟。現在已不是過去失去了城市戶口,就面臨著沒有糧票、沒有補貼、無法進城甚至無法生存的時代。一線城市戶籍制度改革的相對保守,並不能改變戶籍制度改革的大勢。戶籍鄙視鏈終究只是一出屬於舊時代的荒誕劇。
將門當戶對的焦點過度集中於房子和戶口,公園裡的大媽們漠視的正是歷史長河中門當戶對最重要的內涵:門風清正、家教優良、忠厚孝悌、詩禮傳家,當然,還有雙方家長的志同道合。在過度關注自身一代利益的時候,這些家長忘記了婚姻中最重要的是下一代夫妻二人情投意合、同甘共苦。對於財富和安全感的過度焦慮,讓這張「相親價目表」面目扭曲。
再往深處說,門當戶對固然是歷史傳統,但它本身就是一個等待被超越的規則。在過去許多反例中,我們看到了婚姻最珍貴的東西,那就是超越等級、超越境遇的愛和責任。而自由戀愛和提高婚姻自由度的溢出效應,更不是幾部小說戲曲所能概言。
古人說「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人倫之道,莫大乎夫婦」,又說「昏禮者,禮之本也」,婚姻觀念至關重要,對於其中種種不當的價值觀,是該想想如何正本清源地解決了。
(肖羅)
推薦閱讀:
※離婚不離床,另類婚姻序曲_(小馬發光)
※昔日離婚的愛人還有可能復婚嗎?
※「我不想成為失敗婚姻的犧牲品」
※什麼樣的八字婚姻不順?
※中日家庭婚姻都難有「陳年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