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尋常痤瘡治療驗方

尋常痤瘡治療驗方

尋常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青春期的常見病,多發於15~30歲男女青年c一般認為,本病多由於青春期間雄激素分泌增加,皮脂腺發育旺盛,使皮脂腺毛囊管壁出現角化,堵塞皮脂的排出而形成「月旨栓」,且與遺傳因素有關,但其確切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清楚,現代西醫學亦無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案,患者常因影響面部的美容而深感苦惱。應用中醫中藥治療本病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痤瘡,在中醫學中相當於「痤」或「痤痱」,或稱之謂「肺風粉刺」、「面瘡」等。最早的記載見於《黃帝內經》:「汗出見濕,乃生痤痱……郁乃痤。」(《素問·生氣通天論》)不僅指出了汗濕為其主要病因,且「郁」字總括了本病的病機所在。晉代《肘後備急方》提到本病發生在面部,故稱面瘡。隋代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說:「面瘡」者,謂面上有風熱氣生瘡,頭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比較詳細地描述了本病的癥狀。特別是清代吳謙在《醫宗金鑒》中對本病的癥狀、病因、治法、方葯等作了更為全面的論述:「此證由肺經血熱而成,每發於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腫痛,破出白粉汁。日久嘴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宜內服枇杷清肺飲,外敷顛倒散,緩緩自收功也。」以上論述,說明古代醫家對本病的診治已積累了相當的經驗。 現代中醫治療本病的首篇論文發表於1958年。在60年代,除了中醫中藥外;針灸治療本病也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70年代段起,臨床報道逐漸增多。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人們對自身健康美的追求日益迫切。至80年代,中醫界對痤瘡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觀察和研究,有關臨床資料大量湧現。在病因病機的探討中,醫家們通過臨床實踐,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對古代「郁乃痤」的病機認識進行了進一步的探討、補充和完善。在治療方面,除沿用傳統辨證分型進行論治外,強調內治與外治並重,辨證治療與專方治療並重,藥物治療與針灸治療並重。另一方面,在治法上亦有所創新,如在服藥方面,有採用周期服藥法治療女性患者。在針灸治療方面,採用電針、耳針、埋針、刺血等法,明顯提高了臨床療效。據統計,中醫針灸治療本病的有效率在90%左右。

本病的機理研究,近年來也開始引起重視,如進行了血清鋅、銅及維生素A、E值的測定,結果發現,均比健康人明顯降低,提示了痤瘡患者體內微量元素代謝均呈紊亂現象。實驗研究亦表明,患者的血粘度較正常人為高,且較正常人產生過多的皮脂。這些均顯示皮脂代謝紊亂,血液循環不良是發病的重要因素,與中醫認為瘀血、濕熱致病說頗為吻合。

(1)蛇舌山楂飲

組成:蛇舌草、山楂各30克,生地,紫丹參各20克,玄參15克,枯芩10克,生甘草5克。 加減:氣滯血瘀加鬱金、紅花、莪術;脾胃濕熱者加炒白朮、炒山梔、地膚子;肺熱加桑白皮;有膿頭加紫花地丁;皮脂溢出盛者加龍膽草;大便秘結者加大黃。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共治療54例,基本痊癒33例,顯效17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2.6%。 (2)清肺消痤飲 組成:桑白皮10克,黃芩10克,銀花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紫花地丁20克,赤芍10克,丹皮15克,生地12克,白芷6克,生甘草3克。 加減:皮損感染重,膿血疹多加蒲公英、連翹;皮脂多加苦參;有結節或囊性皮損重者加紅花、夏枯草、土貝母。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飯後服用),4周為一療程。 療效:共治療100例,基本痊癒45例,顯效28例,好轉22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5%。 (3)三皮四物湯 組成:地骨皮、白蘚皮、丹皮、生地、當歸、川芎、赤芍、川牛膝適量。 加減:夾濕者加黃柏、蒼朮、米仁;挾風者加防風、蟬衣。 用法:月經乾淨後12~15天服藥,每日1劑,連服6~9劑,共服3個月經周期。閉經者,服完9劑,間隔20天再服9劑。服藥期間忌辛辣,並停用其他一切藥物。 療效:共治療女性患者88例,顯效61例,有效24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6.6%。 (4)搽劑 組成:赤石脂、密佗僧、硫磺、樟腦、天仙子、白果各10克,冰片3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加入75%乙醇300毫升中,分瓶裝之,密封5天後即可用之。用前先將藥物充分搖勻至未見沉澱,以棉簽蘸葯外搽皮損處,早晚各1次,10天為一療程。 療效:共治144例,基本治癒76例,有效62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95.8%。 (5)痤瘡搽劑 組成:硫磺5克,枯礬10克,生大黃5克,黃連3克,黃柏3克。 用法:上藥共研極細末,過篩,加冷開水70毫升,拌勻,裝瓶備用。於每晚臨睡前將藥液搖勻,用消毒脫脂棉蘸稀糊狀藥液搽於患處,第2天早晨洗臉時洗去,須堅持天天用藥,連續7~30天。 療效:共治療Z0例,皆近期治癒,療程最短僅7天,最長25天痤瘡消失。

推薦閱讀:

自配復方痤瘡膏治療尋常性痤瘡效果觀察
什麼是痤瘡如何治療—— Earls360馨醫堂
痤瘡糾纏不休?分級治療方案可助你恢復容顏
痤瘡匯總貼
臉上長的痤瘡,可能是不孕的徵兆

TAG:治療 | 痤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