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甲骨文出發的「圖畫+故事」課17—— 一年級下冊識字7:短、矢、豆、對、又、寸、冫、冰、炎、淡
短字分「矢」和「豆」兩部,
豆是象形字。甲骨文像古代高足食器——豆的形象。金文上部多了一橫,表示器中裝有東西。
豆的本義是盛肉的容器。
後引申為容量單位。《爾雅》中說:用一隻手裝的量叫「溢」,用兩手捧起的量叫做「掬」,「掬」四次的量就叫一「豆」。
《左轉》中提到齊國原來有四種容量單位:豆、區、釜、鍾,四升等於一豆。
豆後又轉化為重量單位。一豆相當於一兩的1/144,唐代一個故事中講到一位女子對丫環十分吝嗇「月給胭脂一豆,粉一錢」。
所以由豆組成的字大都與器皿有關,如豐(繁體字中有豆)。
大約在戰國以後,豆從盛肉的器具逐漸轉變成祭祀的器具。漢代以後,豆就假借用來表示農作物的大豆了。順便說一下,古人最初把豆稱為菽shu1,不稱豆。
矢的本義是箭——
而「短」的造字本義卻有兩種大相徑庭的說法:
一種稱古人常用矢來度量長短,高腳食器豆短於矢,以此表示不長。短的本義是兩點之間距離小。
另一種認為金文「短」=矢(矢,箭)+豆(即「逗」,停頓),造字本義:箭射得不遠。短的本義是箭射得不遠,這個本義早已消失。
「對」字資料沒有顯示,我只能通過左右兩個部分去理解——
「又」是象形字,甲骨文像一隻右手的形象,所以又字的本義是右手。後來有了「右」字,「又」就當副詞「更」講。
凡由又組成的字大都與手有關,如:雙、友等。
寸是指示字。從甲骨文、金文的形體看,就像手形。小篆在手之下左側有一橫,指下手腕一寸之處。
寸的本義就是指人手掌下一寸的地方,也叫寸口。後引申為長度單位。
一寸約等於33.3毫米,這個長度很微小,因此「寸」又用來形容極小或極短。「誰言寸草心」
由寸組成的字往往與手或手的動作有關,也與長度、法度有關。
現在再來理解「對」這個字,我能想到兩種可能,但都很牽強:第一,寸和又的本義都是手,兩隻即為一對;第二,對也當面對、對抗講,也就是要和對方接觸,人與人相對,常用握手或者擊掌的方式表示,所以用兩隻手表示對字。
後來在網上查到了「對」字的解釋——
甲骨文像士兵把手掛(右部)帶齒的武器(左部)。
造字本義:兩軍示威僵持,臨戰抗衡。金文將左部帶齒武器複雜化。看樣子我的第二種猜測接近這個答案。
冷是典型的形聲字,藉此學習部首「冫」,也就是漢字「冰」
從漢字演變過程可以看出,「冰」最初的形體就是「冫」,甲骨文和金文的冰是象形字,都像凝凍的冰塊凸起的樣子;小篆在冫旁邊加了個水,會意冰是由水凝結。
冰的本義就是水凍結而成的固體。
但「水」曾是「冰」的異體字,後來把水字廢掉了。因此「冫」在漢字組成中有冰和水兩種意思。表冰義時大都和寒冷有關,如冷、凍;表水義時則和水有關,如沖、凈、決。
熱的甲骨文像一個人手舉火把;小篆另加義符「火」,其本義指點燃火把;後引申泛指燃燒;繼而又引申為溫度高。
理解「淡」要從「炎」字入手——
炎是會意字,上下兩把火,本義指火苗升騰;後引申表示灼熱。在古文中與「焰」通,都當火苗講。
我認為在升騰的火苗旁註入水(氵),想必就把濃烈的東西消減了,這也許就是淡的意思吧。這個猜想和後來我查到的正確答案還算沾邊了——
甲骨文淡=氵(水,冷)+炎(炎,熱),
造字本義:不冷不熱,中和。
推薦閱讀:
※甲骨文百家姓
※【源】的甲骨文金文篆文字形演變含義
※SQL Server 和 Oracle 以及 MySQL 有哪些區別?
※甲骨文是商朝通用的日常記錄文字,還是只是一種特殊的占卜用文字?
※甲骨文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