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成唯識論》釋義(八)

——《學習成唯識論》和《述記》部分心得體會

初阿賴耶識等(《唯識三十頌》:第十三講)

論曰 過去未來既非實有,非常可爾非斷如何,斷豈得成緣起正理?過去未來若是實有,可許非斷如何非常,常亦不成緣起正理,豈斥他過己義便成?若不摧邪難以顯正,前因滅位後果即生,如秤兩頭低昂時等,如是因果相續如流,何假去來方成非斷?因現有位後果未生,因是誰因?果現有時前因已滅,果是誰果?既無因果誰離斷常?若有因時已有後果,果既本有何待前因,因義既無果義寧有?無因無果豈離斷常,因果義成。依法作用,故所詰難非預我宗。體既本有用亦應然,所待因緣亦本有故,由斯汝義因果定無,應信大乘緣起正理,謂此正理深妙離言,因果等言皆假施設。觀現在法有引後用,假立當果對說現因。觀現在法有酬前相,假立曾因對說現果。假謂現識似彼相現,如是因果理趣顯然,遠離二邊契會中道,諸有智者應順修學。

釋義 此段意說,若執過去未來既非實有,過去無可許非常,未來既無後法應斷,現在不住當無體也,如是豈成緣起正理?過去未來若執實有可許非斷,如何過去說恆有故不是常義,常豈成緣起正理?如不摧邪難以顯正,前因滅位後果既生,中間無隔因果不斷,如秤兩頭低昂時等,前生後滅如是相續如流,何假去來方成非斷呢?外人難曰:因在現在還未生果,因是誰因?果在現在前因已無,果是誰果?既無因果誰離斷常呢?論主反質曰:若因在時果已先有,果既本有何待前因,因義不成果義寧有?無因無果豈離斷常?汝宗說因果義成要依法作用來說,此亦不成!《述記》云:「體既本有用亦應然,以體用無別故。既言諸法本來皆有,所待之緣亦應本有,緣既許本有,未來應起用。」說體既本有用亦應然,以體用無別故。作用所待因緣亦應本有故,緣既許本有,未來應起用。如何現在不有未來法?由此你們所說因果定無,應信大乘緣起正理,謂此正理深妙離言,因果等說皆是假立。大乘中唯有現法,觀此現法有能引生當果之用,當果雖無而現在法上有引彼用,觀此果法有遂心變作未來之相,此似未來實是現在,即假說此所變未來名為當果,對此假當有之果,而說現在法為因,此未來果即觀現法而假變也!《述記》云:「觀此現法有酬前之相,即熟變相等,觀此所從生處而心變為過去,實非過去而是現在,假說所變為現法因,對此假曾有過去因,而說現在為果。」此假說者,假謂現識似彼相現,其實義是講緣起,即人生宇宙一切事物的因果規律,從而來說明因果的科學性和真實性。同時應知因更有因果更有果,輾轉引發相續無窮,有因故非常有果故非斷,非斷非常遠離二邊,勸諸有智者契會中道應順修學。

論曰 此識無始恆轉如流,乃至何位當究竟舍?

釋義 既知阿賴耶識是有情流轉生死苦海的因緣,乃至何位當究竟舍?

論曰 阿羅漢位方究竟舍。謂諸聖者斷煩惱障究竟盡時,名阿羅漢。爾時此識煩惱粗重永遠離故,說之為舍。

釋義 阿羅漢位方究竟舍。謂諸聖者即通三乘(聲聞、獨覺、菩薩)斷煩惱障究竟盡者,名阿羅漢。爾時此識煩惱粗重永離,說名為舍。《述記》雲:「此中唯依斷煩惱障盡名阿羅漢,非據所知障害煩惱賊故非是縛故,又依除分段生以名無生,非所知障故。」

梵語阿羅漢,漢譯殺賊、無生、應供三義。殺賊,謂除我執,雜染已凈;無生,謂證涅槃,不再受生;應供,謂無世間系縛,應受世間供養。

論曰 此中所說阿羅漢者,通攝三乘無學果位,皆已永害煩惱賊故,應受世間妙供養故,永不復受分段生死故。

釋義 三乘有學非阿羅漢,三乘無學得阿羅漢名,皆已離開煩惱系縛,脫離三界五趣輪迴,永不復受生死之若,應受世間最妙供養。《述記》云:「阿羅漢言應,即殺賊、應供、無生三義故也。何故不言離所知障呢?所知障體不障解脫,無能發業潤生用故;何故不言離變易死?二乘無學有變易生,此非由煩惱所招起故,已離系縛得解脫故無分段死。有學亦是殊勝福田,如見道出等供養獲現福;何故不得名應供耶?非一切時堪受供故。」此意是說,阿羅漢有殺賊、應供、無生三義,為何不言離所知障義?因所知障(法執)只障菩提智慧,不障生死解脫,亦不影響有情發業潤生(受生)之用,故不言離所知障;為何不言離變異死?因二乘無學位只有變易生,此非由煩惱招感所起,已離煩惱系縛得出世解脫,故無分段變異死;有學位亦是殊勝福田,為何不得名應供呢?有學位雖已獲得世間供養等殊勝福田,但非一切時堪受應供,必獲得無學位方為究竟。

論曰 云何知然?

釋義 阿羅漢號通三乘,何知此識皆舍?

論曰 決擇分說諸阿羅漢、獨覺、如來,皆不成就阿賴耶故。

釋義 三乘無學位(阿羅漢、獨覺、如來),如何皆不成就阿賴耶識?《述記》云:「舍通三乘。決擇分中第一卷說四句分別:謂有成就轉識非阿賴耶識,謂三乘無學、不退菩薩不入無心位;有成就阿賴耶識非轉識,謂七地以前、二乘有學、一切異生入無心位;有俱成就,謂此第二句不入無心位;有俱不成,謂第一句入無心位,然今但引初句三人 。」此意是說,一謂有成就轉識非阿賴耶識,指三乘無學(阿羅漢、獨覺、如來)和八地以上不退菩薩不入無心位者(滅盡定);二謂有成就阿賴耶識非轉識,指七地以前菩薩、二乘有學(聲聞、獨覺)及一切異生入無心位者(世間定);三謂有俱成就,指一切異生不入無心位,既能成就阿賴耶識,亦能成就轉識;四謂有俱不成,指八地以上菩薩入無心位,既不成就阿賴耶識,亦不成就轉識。

論曰 集論復說若諸菩薩得菩提時,頓斷煩惱及所知障,成阿羅漢及如來故。

釋義 《述記》云:「佛既得名阿羅漢者,二乘無學不說自成。答第二問阿羅漢名,通三乘有。佛亦由斷所知障故,亦名如來。二乘不然,不可為難如阿羅漢號便令通二乘。十地菩薩不能少斷俱生煩惱,金剛定時方頓斷盡,一者故留二不障地,其所知障分分除之,故煩惱障即言頓斷,所知障不然。」此意是說,佛得名阿羅漢者,通三乘有。佛亦由斷所知障,亦名如來。二乘則無如來此名,不可為難阿羅漢名號便令通二乘。十地菩薩還不能斷盡少分俱生煩惱,只有入金剛喻定時方頓斷盡。對少分俱生煩惱種子,一者故留,二不障地(從一地至十地)。也就是說,菩薩轉依位中,在破所知障時分分斷除煩惱障,故煩惱障言斷所知障不然。不退菩薩雖不起現我愛執藏,其煩惱暫時伏離,種猶有故未名未舍。三乘無學我愛種盡乃名為舍。

論曰 若爾菩薩煩惱種子未永斷盡非阿羅漢,應皆成就阿賴耶識,何故即彼決擇分說,不退菩薩亦不成就阿賴耶識?

釋義 若菩薩煩惱種子未永斷盡,即非阿羅漢,就該成就阿賴耶識,為何決擇分說不退菩薩,永不成就阿賴耶識呢?《述記》云:「菩薩煩惱種子未除,如何名舍,違聖教故?為此難也!前引決擇分四句之中初句有四人:三乘無學及不退地以去菩薩。此先不論故今為難。不退有二種:一已得不退;二未得不退。前初地得,後八地得,故言不退。初地已去證不退,八地已去行不退。初地已去尚有相續趣求所得,未能念念轉轉增進。初說回心名不退者,即地前位皆名不退。不退起煩惱故而義有別亦不相違。由是不退總有四種:一信不退,即十信第六心;二證不退,入地以往;三行不退,八地以上;四煩惱不退,謂無漏道所斷煩惱。一切聖者,今說回心名不退者,即第四不退,以得證凈故亦名信不退。然未至彼位,若十住第七心等名住不退。即應有五,論直往者唯四不退。」

論曰 彼說二乘無學果位回心趣向大菩提者,必不退起煩惱障故趣菩提故,即復轉名不退菩薩,彼不成就阿賴耶識,即攝在此阿羅漢中,故彼論文不違此義。

釋義 菩薩即回心已必定不退起諸煩惱,從初發心二萬劫,乃至成佛以來皆名不退。決擇分彼說四人,前三人(阿羅漢、獨覺、如來)具皆決定;後一人即彼說二乘無學回心趣向大菩提者,必不退起煩惱障故趣菩提故,雖名阿羅漢,轉名實謂不退菩薩,即攝在此,故決擇之文不違此義。

論曰 又不動地以上菩薩,一切煩惱永不行故,法駛流中任運轉故,能諸行中起諸行故,剎那剎那轉增進故,此位方名不退菩薩。

釋義 此義意言,三乘無學直往八地以上,亦舍阿賴耶識,名不退菩薩者,行亦不退,於未得法亦復不退,四理證知,一者一切煩惱永不行故,八地以上無漏相續無現執藏,故可言舍。二者:法駛流中任運轉故。《十地論》中第十卷說,八地以上菩薩於無相海任運而轉,諸佛勸等乃至廣說,剎那剎那真俗雙運,以無功用故任運轉。三者:能諸行中起諸行故,《十地論》說,初地至六地名為少行,第七地名大行,八地已去名為廣行。前六地一行中修一切行,是故名少;第七地雖亦然,以能即空方便智,發起有中殊勝行,勝前六地故立大名;八地已去,一切行中修一切行。四者:剎那剎那轉增進故。《述記》云:「八地後無漏相續無有漏間,又彼亦無未得之退,故能念念增進諸行,勘十地、地持、及菩薩地等,彼謂從此八地已去,於初剎那能得過前二阿僧祗,所行功德智慧一倍;第二剎那更倍前念,如是輾轉勝進倍前」,此位方名不退菩薩。

論曰 然此菩薩雖未斷盡異熟中煩惱種子,而緣此識我見愛等,不復執藏為自內我,由斯永舍阿賴耶名,故說不成就阿賴耶識,此亦說彼名阿羅漢。

釋義 然此菩薩雖未斷盡異熟識中煩惱種子,而緣此識我愛執藏,第七末那識等煩惱我執現行無故,不復執藏識為自內我,由斯永舍阿賴耶名,故說不成就阿賴耶識,此亦說彼名阿羅漢。《述記》云:「此師意說,無現執藏瑜伽說此即名為舍,以阿賴耶識是藏義故,此亦說彼名阿羅漢,三義具故,如前應知。問:若現不執即名為舍,七地以前亦有不執,入無漏心等應皆名舍?答:此不然,非畢竟故,畢竟不行方名為舍故;問:若爾二乘金剛心,應名舍此識?答:實亦應名舍,以時促故,彼瑜伽等略而不論,亦不違理。初師名舍斷種名舍,此第二說。若斷若伏畢竟不行,說之為舍,故七地前不得舍名。」


推薦閱讀:

祈竹仁波切 | 【事師五十頌】釋義開示(20)
權威機構專家解讀【民法總則各章40個重點條文釋義】四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釋義:第226條
天干3【祐之預測:《秘授滴天髓闡微》釋義(22)】
寒暖【祐之預測:《秘授滴天髓闡微》釋義(77)】

TAG:唯識 | 釋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