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務公開制度建設的政治學意義

黨務公開制度建設的政治學意義

發布時間:2011-8-26 17:02:20 文章來源:中國反腐倡廉網 作者:李東明 張慧 閱讀496 次

推進黨務公開制度是世界各國政黨建設的必然要求。政黨的公開性與群眾性直接影響到政黨的生死存亡。政黨把黨內事務向黨員公開,從而提高黨員對政黨的認同度和參與度,才能有效保障工作的順利開展。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民主權利,推進黨務公開,營造黨內民主討論環境。」這是新時期黨關於加強黨內民主、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的新舉措。因此探索政治學視野下的黨務公開制度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黨務公開制度是現代執政黨擴大合法性資源的必然要求 合法性是現代執政黨執政最為重要的政治資源。推進黨務公開制度建設,有利於權力運行的透明化,從而使政黨避免執政合法性危機,提高執政黨的威信,拓寬執政黨合法性資源。《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把「合法性」解釋為:「某個政權、政權的代表及其『命令』在某個或某些方面是合法的。它是一種特性,這種特性不是來自正式的法律或法令,而是來自由有關規定所判定的、『下屬』據以(或多或少)給予積極支持的社會認可(或認可的可能性)和『適當性』。」由此可以看出政治學角度上的合法性不是來自法律或法令上的合法性,而是來自於公民對於國家政權的認識與態度。執政黨具有創造政治合法性的功能。執政黨的合法性是指執政黨憑藉其自身力量從國家與社會中所獲取的領導基礎和執政基礎。更多的強調執政黨的合法性是非暴力和非權力,而是來自人民對執政黨權力合法性的認同、支持和擁護。合法性對於執政黨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哈貝馬斯說:「任何一種政治系統,如果它不抓合法性,那麼,它就不可能永久地保持住群眾(對它所持有的)忠誠心。這也就是說,就無法永久地保持住它的成員們緊緊地跟隨它前進。」這就是說,執政黨能否主動跳出政治的「歷史周期律」而長期執政,關鍵在於執政黨能否善於與時俱進地尋求、擴大合法性和增強合法性。 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的執政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事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合法獲得政治權力的理由在於國家的獨立和人民的政治解放,但這種歷史的功績並不能使黨獲得永久的權力合法性。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黨的執政地位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如何把握執政的合法性以適應瞬息萬變的形勢,適時汲取和拓展新的合法性資源,有效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將比任何時候都要來得重要和緊迫。 黨務公開作為黨內民主的基礎和標誌,在執政合法性方面居於重要地位。黨務公開制度有利於擺脫黨的執政合法性危機,增強黨的執政合法性基礎。執政黨掌握的是公共權力,執政黨與民眾之間建立起來的是一種帶有契約性質的權力委託關係,這種契約性委託關係續存的政治合法性在於執政黨對於公共權力的正當使用。如果權力得到了正當使用,那麼黨的執政將獲得民眾的認同,執政黨的合法性就得到了進一步增強。中國共產黨是廣大黨員群眾的忠實代表,黨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權力如何運用,對權力運用及其效果怎樣評判,就都應該由人民說了算。當前,影響我們黨執政合法性方面,最突出的問題之一就是黨務公開制度不健全,權力運作不透明。權力始終在官場內部運作,而不是在官和民之間廣泛聯繫與溝通,這樣就會給予掌權者以很大的隨意權力,乃至濫用職權的空間,使普通黨員群眾對權力運行難以監督,甚至衍生出腐敗現象。黨務的不透明,很難得到人民的信任,這直接會導致黨的合法性的下降。提高我們黨務的透明性,不斷完善黨務公開制度,保障黨員群眾的知情權,是執政黨的責任,也是提高我們黨執政合法性的必然要求。通過黨務公開將有助於開闢群眾直接參与權力運作的新渠道,一方面,能有效地從根本上消除權力的異化,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建立,使權力運行的監督關口前移, 從而能大大壓縮權力尋租的制度性空間,改變黨員幹部只對上負責,不對下負責、不對群眾負責的做法;另一方面,可增強黨員對自己角色的認同感,加強黨員的主人翁地位,最大可能地把黨員吸引到自己周圍,擴大黨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集中黨員和黨的支持者的智慧,進而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提高決策民主化、科學化的程度和執行決策的效率,最終增強我們黨的合法性地位。 二、黨務公開制度是黨員群眾實現政治參與的有效途徑 公民有組織地參與政治是現代社會政治發展的一個趨勢。政黨政治是現代社會民眾表達利益要求、參與政治重要的制度安排,而這種制度安排是通過政黨與民眾之間互動來實現的,執政黨黨務公開制度是這種互動的重要表現和必要保證。政治參與是指「公民依法通過一定的方式與程序,直接或間接的對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執行表達集體或個人的政治意願的活動」 由此可以看出公民政治參與,最大的政治功能和價值在於通過公民的政治參與影響政府的行政和決策,使國家政治體系的運作避免或減少對公意的可能的偏離,加強社會的穩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雖然公民通過政治參與影響政府決策是有限的,但它是對公共行動的一種不可缺少的政治補充,是現代民主政治的一個基本特徵。促進政治參與也是執政黨的重要責任。通過公民的政治參與,執政黨可以吸收各種社會利益訴求、民眾意願和要求,做出政治選擇,從而使政策輸出以民意為基礎。一個參與渠道暢通、能夠以大多數民眾的利益和意願為依歸的執政黨,必然增強民眾對執政黨的信任感和歸屬感,其統治基礎也得到增強。此外還可以防止專斷與惡政,維護和實現個人及團體利益,張揚民主制度,強化公民政治意識和公民政治責任意識。亨廷頓指出,「強有力的政黨必須有高度的政治制度化和高度的群眾支持。『動員』和『組織』這兩個緊密關聯的共產黨政治行動口號,恰好指明了一條政黨獲得力量的途徑。」 處於執政地位的中國共產黨擔當著促進黨員群眾政治參與的責任。通過政治參與可以聚合本階級和其他階層的利益和要求,並在自己的政治綱領、路線、方針、政策中反映出來,從而激發黨員群眾政治參與的積極性。在革命年代,我們黨堅持群眾路線,黨的方針、政策到無不體現了黨員群眾的意志。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在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係和分配方式日趨多樣化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益主體的逐漸成熟與社會利益群體急劇分化,這種經濟社會格局的重大變革必然引起人們政治觀念和行為特徵的深刻變化。公民的主人翁意識增強,公民關心政治,參政議政的要求日益強烈。這種趨勢同樣地反映在黨內則表現為黨員民主意識明顯增長,民主權利要求的呼聲越來越高。如果無視黨員、群眾的這種民主訴求,不為政治參與創造必要的條件,將黨員、群眾長期排斥於權力運行體制之外,必然會削弱並損害黨的影響力和凝聚力,降低黨員的歸屬感和群眾對黨的信任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黨如何有效地保障黨員群眾的政治參與,其首要的必須不斷建立健全黨務公開制度。 科學合理的黨務公開制度才能使黨員介入權力的運行,促使黨員不斷發揮應有的主體作用參與黨內事務的討論決策,使決策真正建立在科學、民主的基礎之上,形成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目前,由於我們黨黨務公開建設還處於起步階段,制度建設有待完善,使得黨員群眾不能全面了解黨內事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治參與的範圍和效果,黨員群眾的「知情」與「參與」存在不協調,制約著政治參與的發展。科學合理的黨務公開制度,可以有效的保障黨員群眾的政治參與。通過黨務公開,黨員群眾可以從正面的渠道了解黨的工作中心、方針、路線、政策及事關人民切身利益的事務,避免從各種「謠傳」和「小道消息」等非正式渠道中獲得不真實、不全面的政治信息,避免這種走了樣的政治信息有可能誘導人們產生的不滿情緒、不現實的利益要求甚至非理性的表達衝動,最終也能避免由此而引發的民眾之間,特別是我們黨與廣大黨員群眾之間產生隔閡及政治不信任感。把黨員群眾的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監督權、建議權、批評權、揭發權等政治參與形式納入理性化和制度化的軌道中來,儘可能地防止非法參與的發生。減少社會與黨內矛盾與衝突的發生,以黨內和諧帶動社會和諧。同時,通過黨務公開,民眾可以比較不同利益群體的利益要求,清楚地把握自己的根本利益所在,合理地確定其利益要求在社會中的位置以及可以實現的程度,了解政黨政治民主運作的過程和其他各種政治知識,消除政治信息不對稱,獲得理性政治參與實踐的機會。拓展利益表達、引導公民參與政治,是我們黨必不可少的歷史責任,黨務公開正是實現這一責任的重要途徑。 三、黨務公開制度是現代政黨實現社會整合的基本條件 政黨具有社會整合的功能。黨務公開是實現社會整合的重要前提條件之一。黨務公開制度的不斷完善,有利於加強政黨與黨員群眾之間的溝通,使社會獲得良好的社會秩序,保持社會的穩定,促進社會的和諧。社會整合是指「調整或協調社會中不同因素的矛盾、衝突和糾葛,使之成為統一的體系得過程或結果。」政黨的社會整合主要是通過利益表達和利益綜合功能來實現的。利益表達是指將所代表的社會階級、階層和集團的利益、願望、要求通過建立暢通的渠道表達出來的能力。利益表達綜合功能主要是把所代表階級、階層和集團的利益、願望、要求轉化為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的能力。執政黨與政黨在履行這些功能方面有明顯的不同,主要表現在:(1)利益代表程度不同。在政黨成為執政黨以前,政黨往往更加強調的是自身所代表的階級、階層和集團的利益。爭取和維護本黨所代表的階級和階層的利益。加強政黨自身的凝聚力、戰鬥力。當政黨成為執政黨以後,執政黨的權力是廣大公民賦予的公共權力,因此執政黨必須以公允的身份出現,表現為超越社會各種階級的或階層的利益之上,把集中起來的階級意志上升為國家的利益,同時還必須整合社會方方面面的利益,減少不同利益、階層和集團等之間的矛盾和衝突。(2)表現的功能不同。政黨在履行這些功能時往往是排他性的,為爭取和維護本黨所代表的階級或階層的利益,形成與執政黨和其他政黨的對抗。作為執政黨在履行這些功能時,主要是除了要體現本階級的意志,同時還要以公允的身份來整合其他社會階級、階層和集團的利益,較少社會的矛盾與衝突,實現社會的穩定,保證執政黨政權的鞏固。因此,更多的表現為「工具」,只有這樣執政黨才能獲得儘可能多的公眾的支持。 執政黨有效的社會整合可以鞏固國家政權,促進社會和諧。執政黨通過建立黨與廣大黨員群眾之間足夠多的溝通渠道,廣泛、及時、準確地反映社會多數成員的利益、願望和要求,有效地綜合這些利益,並在國家的方針、路線、政策中體現出來,只有這樣,這個執政黨才能具有比較廣泛的代表性,才能具有比較堅實的執政基礎。而執政黨發揮社會整合功能的兩個基礎條件是:一方面執政黨要能夠反映民意,這種反映由制度來保障:另一方公民要有自己的利益表達,這種利益表達被認為是合理的、正當的。因此,黨務公開制度是實現執政黨社會整合功能的重要條件之一。黨務公開制度是實現上下溝通的重要渠道。科學合理的黨務公開,一方面可以把大政方針、重要決策傳達給黨員群眾;另一方面,黨員群眾可以通過黨務公開制度進行信息反饋,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執政黨的各項工作,真正體現執政黨的代表性,以此進一步保障黨員群眾的利益,加強執政黨的社會凝聚力、感召力,營造心齊氣順,安定有序的社會環境。 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同樣具有社會整合的功能。中國共產黨代表著廣大人民的利益,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革命年代,我們黨走群眾路線,保持黨與群眾的魚水關係、血肉關係。黨成為執政黨以來,特別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利益主體多元化,利益訴求成爆炸性增長,沒有足夠的合法渠道與途徑,就會導致黨的社會整合功能得不到有效發揮,社會局勢不穩定。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首次提出了推進黨務公開建設的執政理念,這是黨面對新的執政條件和任務對如何發展黨內民主和夯實黨的執政基礎的新舉措。建立健全黨務公開制度,不斷拓寬利益表達和信息溝通的渠道,增強黨員與群眾的反映自身願望與需要的途徑,是密切黨群關係,加強我們黨社會整合能力,實現政局穩定的基本條件。黨務公開的過程就是一個向廣大黨員、群眾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路線,促使他們科學、理性參與的過程;同時也是收集民意、形成黨的理論和政策,進而貫徹實施的過程。通過黨務公開把黨的各項政治主張公諸於眾,爭取廣大黨員群眾的了解、認同和支持,並密切聯繫黨員群眾,傾聽他們的意見與呼聲,反映他們的要求和利益,使黨成為各階級階層的代表者和全國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在聚合各階級階層的利益和要求的同時,利用黨的組織優勢,協調社會各階級階層之間的關係。 四、黨務公開制度是實現現代政黨政治社會化的重要載體 政治社會化是要通過各種媒介進行傳播、延續的。黨務公開制度是實現政治社會化的重要載體。通過黨務公開這種形式,可以把政黨的執政理念、政治價值、政治理想等傳播給黨員群眾,內化為他們的行為標準和價值標準,不斷擴大黨的階級基礎。政治社會化是在政治文化的基礎上的概念,政治文化是「一個民族在特定時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態度,信仰和感情。」政治社會化是指「政治文化的社會化過程,也即一個社會中的政治文化通過某種方式而得以傳播、普及和延續的過程。」從社會個體角度而言,個體通過學習和實踐,接受社會政治文化教化,獲得政治態度、政治知識、政治理想、政治情感、政治價值觀、政治行為等,從而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和政治能力,進而完善政治人格,成為社會政治人的過程。從社會的整體而言,政治社會化是通過適當的途徑,「社會培養、教育、訓練社會成員接受政治規範,支持和擁護現實的政治制度,承認統治階級的統治,並在社會中發揮作用。」政黨只有通過政治社會化,才能將本階級、階層和團體的政治主張、意識形態傳播出去,擴大政黨的階級基礎和社會基礎,最終實現政黨的政治目標。作為執政黨,政治社會化實質上是執政黨為了鞏固統治,傳播具有政治傾向的政治信息、政治信念、政治價值觀和政治理想,引導社會成員維護其統治。 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將社會成員的政治社會化問題納入了自己的活動內容。這是因為,在一個社會中,佔主導地位的政治文化傳播得越深、越廣,它的政治體系也就越穩定。如果一個國家或社會不能使其成員及時接受其新的政治文化,「那麼必定會出現政治文化的斷層,人們將會對現存的政府產生嚴重的認同危機,導致大量的政治不服從行為,社會因此而動蕩不安,甚至政治統治將不能繼續維持下去。」黨務公開制度是實現政治社會化的有效載體。通過黨務公開可以將執政黨的政治理念、政治理想、政治價值觀、政治信息等傳遞給廣大的群眾黨員,培養他們對執政黨的認同,從而維護政治統治。推進黨務公開制度,幾乎已經是執政黨推進政治社會化的重要途徑之一。全球經濟市場化、信息化兩股浪潮相互激蕩,極大地改變著人類的生產方式、交往方式,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從而也引發了國家、政黨的改變傳統的黨務公開模式,推進政治社會化。不少政黨政治領導集團已經在互聯網上建立網站,直接向民眾發布黨務信息,公布政黨政治綱領、政策主張。設置專題論壇和對話平台,積極聽取基層黨組織、黨員和社會成員的意見,增加黨員群眾對政黨政治信念、政治價值的認同感,從而擴大政黨的階級基礎。 推進黨務公開制度是我黨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發展,推進政治社會化的必然選擇。改革開放以來的現代中國,面臨著外部世界局勢變化和內部社會變革所帶來的雙重壓力,特別政治、經濟、文化的全球化,對於當代中國的政治價值發展也必然產生深遠的影響。對維持和獲得政治認同,維護馬克思主義主流意識形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在避免全球化負面影響的途徑選擇中,必須進一步探索創新黨務公開制度模式,推進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社會化進程,不斷將共產主義思想、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以及無產階級道德意識向廣大黨員群眾進行宣傳,在全社會逐步形成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相適應的政治態度、政治情感、政治價值觀和政治認知模式。同時,不斷地對非主導性政治文化進行規範和引導,吸引其有益於自身的因素;對與主導性政治文化背道而馳的政治文化進行抵制和鬥爭,阻止它的社會化過程,使其無法形成具有影響力的社會力量,減弱它對政治體系的威脅。我們黨只有通過黨務公開制度,不斷擴大自己的社會影響力和社會號召力,使政治文化橫向滲透,使我們黨的先進文化影響更多的群體,這樣才能鞏固我們黨的執政基礎,維持政治體系的穩定。(李東明系首都師範大學政法學院教授;張慧系中國方正出版社編輯)

推薦閱讀:

護理核心制度記憶版
閻鳳橋:我國高等教育「雙一流」建設的制度邏輯分析
從《詩經》看周代婚姻制度特點
論制度之六:民主集權制和資本集權制的全面較量(6)
論附條件逮捕制度

TAG:政治 | 意義 | 政治學 | 制度 | 建設 | 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