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算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判斷標準是難以確定的。目前,主要依據人的主觀感受、適應社會的情況或根據統計學的方法所確定的正常值來制定心理健康的判斷標準。它們各有優點,也同時各有局限性,無論哪一個都不能「放之四海而皆準」。至今尚無統一的心理健康判斷標準,王登峰、張伯源根據各方面的研究結果, 提出心理健康八項指標:1.了解自我、悅納自我;2.接受他人、善與人處:3.正視現實、接受現實;4.熱愛生活、樂於工作;5.能協調與控制情緒、心境良好:6.人格完整和諧;7.智力正常, 智商在80以上:8.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徵。馬斯洛對自我實現者特徵的研究,為我們認識心理健康者的特點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筆者認為,心理保健的重點應是使已屬於心理健康範圍的人達到更佳的健康狀態,並提出了理想的心理健康狀態所應具有的七個特點: 1.熱愛生活、善於享受生命: 2.胸懷寬闊、不為小事煩惱: 3.慾望適度、不為名利所累;4.充滿自信、善於發揮主觀能動性; 5.情緒波幅不大、心境良好:6.善與人處;7.擁有健康的認知模式。我們要想研究心理保健方面的問題,恐怕首先要弄清楚的就是心理健康的判斷標準。知道了心理健康的判斷標準,我們才有可能分清哪些心理現象和行為表現是健康的還是不健康的;哪些是正常的還是異常的;哪些是常態的還是變態的。然而,這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在當今的學術界依然懸而未決。心理健康判斷標準「難產」的原因就在於心理活動是在非常複雜的系統之上所進行的非常複雜的活動。心理活動的行為表現是豐富多樣的,對它們進行分類或作程度上的分界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影響心理活動的因素是眾多的, 目前,人們對它們之間內在聯繫只是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遠算不上真正揭開了蒙在上面的「面紗」,至於還有沒有至今尚未被人們發現的重要影響因素,還有待於深入探索。心理活動的變化規律一直帶有神秘的色彩,可以肯定地說,現代人們對它們的認識還是相當膚淺的,還有數不清的謎正等待人們去一個一個地破解。鑒於上述原因,相信大家對時至今日還沒有統一的心理健康判斷標準是可以理解和原諒的。儘管如此,科學家們在這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仍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對我們每個人進行心理保健都會提供實際的幫助。一、心理健康判斷標準確定依據的多元化由於心理健康問題的複雜性,在制定心理健康判斷標準時,就很難只採用一種確定依據。從目前的情況看,主要採用三種依據來確定心理健康的判斷標準。(一)以人的主觀感受為依據當一個人經常遭受比較嚴重的憂鬱、焦慮和敵意等不良情緒的困擾時,就會感受到煩惱和痛苦,並認為這種煩惱和痛苦影響了他的生活質量;當一個人感到自己總有想控制但又不能控制的回憶、懷疑或毫無意義的念頭以及強迫計數、強迫檢查、強迫洗手等行為時,他會很想擺脫這種狀況;當一個人不敢在眾人面前講話、不敢見陌生人、不敢去公共場所,因為他害怕在這些場合他會臉紅、心跳、發抖、出汗和笨拙時,他會急於尋求醫生的幫助;當一個人經常失眠、頭痛、感到注意力渙散、記憶力減退、易興奮、易疲勞和情感脆弱的時侯,他會覺得自己病得很嚴重,並且他會四處去打聽或尋找靈法妙藥。對於上述的這些情況,根據人的主觀感受來作出正常與否的判斷,一般是可以的。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心理病態都能靠人的主觀感受來判斷,例如精神病,這是心理疾病中最為嚴重的一類疾病,但精神病患者總是堅決不承認自己是病人,越是嚴重的患者就越是不承認。可見 ,以人的主觀感受作為標準是不能「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二)以適應社會的情況為依據每個人都必須在社會中生活,即使到深山中「出家」,也同樣離不開社會。通過觀察一個人與其生活的環境是處於和諧狀態還是處於對立狀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判斷其心理健康狀況。個人與社會的適應情況主要表現在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集體、對社會的態度上,也表現在與他人和社會建立聯繫的方式和程度上及對各種事情的處理上。例如:一個人在單位里,與領導和同事的關係都弄得比較「僵」,他經常抱怨領導不好,同事也不好。於是,又換了一個單位,可人際關係還是搞不好。難道他的命運就這樣糟糕?天底下難相處的人都讓他碰上了?顯然不是,而是他自己缺乏與人相處的能力,也就是說,他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問題。以適應社會的情況為標準判斷人的心理健康狀況雖然有很充分的道理,同時也很有可行性,但我們不能不看到這種標準的局限性。問題比較清楚,使用這種標準必然要參照一定的觀念和一定的倫理規範,因此,在不同的時間 、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作出的判斷是會有差異的。另外,什麼樣的情況算作適應社會,什麼樣的情況算作不適應社會,要想對此作出比較明確的界定是相當困難的。倘若只靠判斷者來判斷,那麼,不同的判斷者對同一個人的判斷很容易出現明顯的差異,這是因為受判斷者的主觀因素影響較大的緣故。(三)以統計學所確定的正常值為依據根據統計學來確定正常值的基本原理,簡單地說,就是在較大的人群中,某種心理特徵在人群中的分布情況呈正態曲線,即「兩頭小、中間大」。大多數人居於中間,被認為是正常;少部分人位於兩端,則被視為異常。我們可以作這樣的理解:異常就是對平均值的過分偏離。如果其數值是單側有意義的,則正常與異常的分界線一般定在95%處,其含義是在人群中有5%的人是異常的;如果其數值是雙側有意義的,則正常與異常的分界線一般定在97.5%和2.5%兩處,其含義是位於兩端的各有2.5%的人屬於異常。所謂正常值就是某心理特徵在上述分界處所得到的測量值。例如:在每個人的心理活動中都同時存在興奮和抑制兩種相反的過程或狀態,但對個人來說,誰強誰弱一般是有差別的,在人群中,這種個人差別程度的分布為正態分布。有些人興奮方面略佔優勢;有些人抑制方面略佔優勢;有些人則大致平衡。絕大多數的人的情況都是如此,因而被視為正常。而位於兩端的人是極少數,他們或者興奮方面過強、或者抑制方面過強,因而被認為是異常。各種心理測驗和臨床心理實驗方法所採用的判斷標準就是這種標準。這種標準有許多優點,如得到的數據比較客觀,檢測方法規範,容易被人掌握,結果具有較強的一致性,簡便易行等。這種標準也不是任何情況下都能使用的,因為有些心理特徵和行為目前很難量化,且不一定是正態分布。有些雖然呈正態分布,但位於某一端的未必是「有病」或「不健康」,可能恰恰相反,是更為優秀的狀態。從上面的情況看,這幾種判斷標準都有很充分的道理,也都有很充分的優點,但沒有一個是十全十美的,是能單獨解決全部問題的。這也是它們長期並存的原因。利用這幾種標準來判斷比較嚴重的心理病態都是比較容易、比較準確的,但在臨界狀態(也稱邊緣狀態)進行判斷時,則都顯得比較困難。二、心理健康判斷標準在了解心理健康判斷標準之前,有必要先知道怎樣才算健康。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成立時,在憲章中把健康定義為:「健康乃是一種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都臻完滿(well-being)的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的狀態。」接著,它具體提出的健康標誌是:除了眾所周知的沒有病理改變和機能障礙外,①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擔負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勞和緊張;②積極樂觀,勇於承擔責任,心胸開闊;③精神飽滿,情緒穩定,善於休息,睡眠良好;④自我控制能力強,善於排除干擾;⑤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⑥體重得當,身體勻稱;⑦眼睛炯炯有神,善於觀察;⑧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痛感,無出血現象;⑨頭髮有光澤,無頭屑;⑩肌肉和皮膚富有彈性,步態輕鬆自如。在這十項標誌中,我們都會注意到其中②、③、④、⑤都是對心理方面提出的要求;①是對心理和生理兩方面提出的要求;其餘五項是生理方面的標誌。這十項標誌不僅有助於我們從整體上把握健康的概念,而且我們從中還知道了健康在心理方面的基本要求。目前,心理健康判斷標準眾多,還缺乏公認的標準。下面我們選擇幾種較有影響和代表性的標準作介紹。(一)國際心理衛生大會的標準1946年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曾為心理健康下過這樣的定義: 「所謂心理健康是指在身體、智能以及情感上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範圍內,將個人心境發展成最佳的狀態。」還具體地指明心理健康的標誌是: 「①身體、智力、情緒十分調和;②適應環境,人際關係中彼此能謙讓;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和職業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有效率的生活。」(二)王效道提出的標準王效道主編的《心理衛生》提出了判斷心理健康的三項原則:一是心理與環境的同一性;二是心理與行為的整統性;三是人格的穩定性。同時提出了心理健康水平的7條評估標準:適應能力、耐受力、控制力、意識水平、社會交往能力、康復力、道德愉快勝於道德痛苦等。(三)坎布斯提出的標準美國學者坎布斯(A.W.Combs)認為一個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應有4種特質。1.積極的自我觀念能悅納自己,也能為他人所悅納;能體驗到自己的存在價值,能面對並處理好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挑戰;雖然有時也可能會覺得不順意,也並非總為他人所喜愛。但是,肯定的、積極的自我觀念總是佔優勢。2.恰當地認同他人能認可別人的存在和重要性,既能認同別人而又不依賴或強求別人,能體驗自己在許多方面與大家是相同的、相通的;而且能和別人分享愛與恨、樂與憂,以及對未來美好的憧憬;並且不會因此而失去自我。3.面對和接受現實能面對現實和接受現實,即使現實不符合自己的希望與信念,也能設身處地、實事求是地去面對和接受現實的考驗;並能多方尋求信息,傾聽不同的意見,把握事實真相,相信自己的力量,隨時接受挑戰。4.主觀經驗豐富,可供取用能對自己、周圍的事及環境有較清楚的知覺,不會迷惑和彷徨。在自己的主觀經驗世界裡,儲存著各種可用的信息、知識和技能,並能隨時提取使用,以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從而增進自己行為的效率。(四)馬斯洛與米特爾曼提出的標準馬斯洛與米特爾曼曾合著了一本《變態心理學》,在這本書中他們提出了一個很著名的心理健康標準。這個標準共有10條:(1)有足夠的自我安全感;(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並能對自己的能力作出適度的評價;(3)生活理想切合實際;(4)不脫離周圍現實環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6)善於從經驗中學習;(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8)能適度地發泄情緒和控制情緒;(9)在符合集體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發揮個性;(10)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前提下,能恰當地滿足個人的基本要求。(五)王登峰、張伯源提出的標準我國學者王登峰、張伯源在《大學生心理衛生與諮詢》一書中,根據各方面的研究結果,歸納整理,提出了八條心理健康的指標:1.了解自我、悅納自我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能體驗到自己的存在價值,既能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對自己的能力、性格和優缺點都能作出恰當的、客觀的評價;對自己不會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與要求;對自己的生活目標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實際,因而對自己總是滿意的;同時,努力發展自身的潛能,即使對自己無法補救的缺陷,也能安然處之。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則缺乏自知之明,並且總是對自己不滿意;由於所定目標和理想不切實際,主觀和客觀的距離相差太遠而總是自責、自怨、自卑;由於總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卻又總是無法做到完美無缺,於是就總是同自己過不去;結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狀態永遠無法平衡,也無法擺脫自己感到將已面臨的心理危機。2.接受他人,善與人處心理健康的人樂於與人交往,不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悅納他人,能認可別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時他也能為他人所理解,為他人和集體所接受,能與他人相互溝通和交往,人際關係協調和諧;在生活的集體中能融為一體,既能在與摯友同聚之時共享歡樂,也能在獨處沉思之時而無孤獨之感;在與人相處時,積極的態度(如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總是多於消極的態度(如猜疑、嫉妒、畏懼、敵視等)。因而在社會生活中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較充足的安全感。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總是自外於集體,與周圍的人們格格不入。3.正視現實,接受現實心理健康的人能夠面對現實,接受現實。並能能動地去適應現實,進一步地改造現實,而不是逃避現實;對周圍事物和環境能作出客觀的認識和評價,並能與現實環境保持良好的接觸;既有高於現實的理想,又不會沉湎於不切實際的幻想與奢望。同時對自己的力量有充分的信心;對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各種困難和挑戰都能妥善處理。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現實,而不敢面對現實,沒有足夠的勇氣去接受現實的挑戰;總是抱怨自己「生不逢時」或責備社會環境對自己不公而怨天尤人,因而無法適應現實環境。4,熱愛生活,樂於工作心理健康的人能珍惜和熱愛生活,積極投身於生活,並在生活中盡情享受人生的樂趣,而不會認為是重負。他們還在工作中儘可能地發揮自己的個性和聰明才智,並從工作的成果中獲得滿足和激勵,把工作看作是樂趣而不是負擔。同時也能把工作中積累的各種有用的信息、知識和技能存儲起來,便於隨時提取使用,以解決可能遇到的新問題,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使自己的行為更有效率,工作更有成效。5.能協調與控制情緒,心境良好心理健康的人愉快、樂觀、開朗、滿意等積極情緒總是佔優勢的,雖然也會有悲、憂、愁、怒等消極情緒體驗,但一般不會長久;同時能適度地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喜不狂,憂不絕、勝不驕,敗不餒,謙而不卑, 自尊自重,在社會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退縮畏懼;對於無法得到的東西不過於貪求,爭取在社會允許範圍內滿足自己的各種需要;對於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滿意,心情總是開朗的、樂觀的。6.人格完整和諧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結構包括氣質、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動機、興趣、人生觀等各方面能平衡發展。人格作為人的整體的精神面貌能夠完整、協調、和諧地表現出來;思考問題的方式是適中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採取恰當靈活的態度,對外界刺激不會有偏頗的情緒和行為反應;能夠與社會的步調合拍,也能和集體融為一體。7.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條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智力是人的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思考力和操作能力的綜合。一般常用智力測驗來診斷智力發展的水平。智商低於70者為智力落後。8.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徵在人的生命發展的不同年齡階段,都有相對應的不同的心理行為表現,從而形成不同年齡階段獨特的心理行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應具有與同年齡多數人相符合的心理行為特徵。如果一個人的心理行為經常嚴重偏離自己的年齡特徵,一般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經過比較,我們不難發現,上述幾種心理健康標準儘管表述方式不完全相同,但在重要的方面本質上都是相同或相近的。相對來說,我們認為王登峰、張伯源提出的心理健康標準在歸納和表述兩方面都比較好。我們在進行心理健康的判斷時,應注意以下四個方面:(1)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並不意味著完全沒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為。判斷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狀況 ,不能簡單地根據一時一事下結論。心理健康是較長一段時間內持續的心理狀態,一個人偶爾出現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為,並非意味著這個人就一定心理不健康。但不健康的心理和行為要持續多久才是心理不健康(或心理變態),只能根據具體情況而確定。(2)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可分為不同的等級,但心理健康與病態之間很難找到確切的界限,因而在有些情況下主要是程度上的差異。(3)心理健康狀態是動態的,始終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我們所做的每一次判斷都只能反映某一段時間內的心理健康狀態,既不代表過去,也不代表將來,但與過去和將來都有一定的聯繫。所以判斷心理健康狀況應有發展的眼光。(4)上述心理健康標準僅僅反映了個體良好地適應社會生活所應有的心理狀態的一般要求,而不是最高的境界。每一個人都應追求心理健康和心理發展的更高層次,充分地發揮自身潛能,促進自己的全面發展。三、馬斯洛的心理健康觀亞伯拉罕·馬斯洛(A.H.Mastow,1908-1970年)是人本主義心理學(HumanisticPsycholgy)的代表人物。1967-1970年曾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由於人本主義心理學與精神分析理論和行為主義有很大的區別,無論是在思想內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對象上,還是在心理治療的方法上,都是對它們的突破和揚棄,所以人們稱人本主義心理學為第三思潮。(紐約時報)曾評論說:第三思潮是人類了解自身過程中的又一塊里程碑。美國學術界甚至有人認為,到下一個世紀,馬斯洛在心理學界將會成為比弗洛伊德和華生更有影響的人物。馬斯洛在心理健康領域做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在前面已經介紹了他提出的著名的心理健康判斷標準。我們認為,我們在思考心理健康判斷標準的問題時,很有必要參考馬斯洛對自我實現者的特徵的研究情況。(一)馬斯洛的研究特點馬斯洛既反對精神分析學派只把精神病患者和心理病態的人作為心理學研究的對象,也反對行為主義學派只靠研究動物行為來理解人的行為。馬斯洛認為研究精神病患者是有價值的,但是不夠的;研究動物是有價值的,但也是不夠的。馬斯洛說: 「如果一個人只潛心研究精神錯亂者、神經病患者、心理變態者、罪犯、越軌者和精神脆弱者,那麼他對人類的信心勢必越來越小,他會變得越來越『現實』,尺度越放越低,對人的指望也越來越小……因此對畸形的、發育不全的、不成熟的和不健康的人進行研究,就只能產生畸形的心理學和哲學。」馬斯洛還認為,行為主義學派的大多數研究都是在老鼠身上進行的,而老鼠除了生理動機之外顯然很少有別的什麼動機了。人並不是更大一些的老鼠、猴子或白鴿,既然動物有其獨特的天性,人類也應有自己的特點。如果僅研究「一般的人」(averagemen)而不去研究「不斷發展的那一部分」(即出類拔萃的人),人類就永遠也不會認識人類的真正特點和潛力。馬斯洛第一次把「自我實現者」(Self-actualization)的概念引入了心理學範疇。所謂自我實現的人就是精神健全,能充分開拓並運用自己的天賦、能力、潛力的人。他們也有本能需要,但他們在滿足本能需要的同時,並沒有成為這些需要的俘虜。馬斯洛所選擇的研究對象就是這樣的優秀人物,例如大家所熟悉的:林肯、傑裴遜、愛因斯坦、羅斯福、惠特曼、貝多芬、弗洛伊德等。在行為主義學家的眼裡人是環境的產物,環境決定人的行為,並往往機械地、簡單地把人的行為理解為S-R(刺激-反應)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把人的心理活動放到了化學的和物理的層次上。在弗洛伊德學派的眼裡,無意識的衝動和本能是強有力的,人的行為就受這些無法感知的、數不清的力量支配著。馬斯洛的學說與之相比較,表現為更強調人的主觀活動。他認為,驅動人類的的確是若干始終不變的、遺傳的和本能的基本需要,但這些需要不僅是生理的,同時也是心理的。當人的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滿足之後,更高級的需要就出現了,而且起主導的作用。在心理治療上,馬斯洛認為重點應該是相對健康的人,而不是精神失調的患者。在健康的人身上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可以幫助健康的人更進一步地了解自己,使他們的日常生活更為有效,這樣就會更好地造福人類。在他的倡導下,美國成立許多精神發展中心。這些機構的服務宗旨就是幫助健康的人進一步改善自己的生活,從而走上自我實現的道路。在解決心理問題時,他不像精神分析家那樣必需了解患者病態心理的歷史,而是注重患者的現在和未來。他認為在人的無意識中既有不健康的成分,也有健康的成分,心理治療的任務就是幫助人們展現並發揚無意識中的健康部分。(二)自我實現者的特徵馬斯洛曾作了一個比喻:假如你想知道一個人一英里能跑多快或怎麼才能跑得更快些,你不會去研究一般的跑步者。你會去研究跑得特別快的人,只有這樣才能使你知道一個人更快地跑完一英里的潛力。馬斯洛認為自我實現的人(一般可理解為能對天賦、能力、潛力等充分開拓和利用的人)是人類的優秀代表,他們雖然不是完美無缺的,也會有一些缺點和陋習,但他們都屬於不斷發展的一小部分人,研究心理健康的特徵應該以他們為研究對象。當然,這並不是說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心理健康的,例如:拜倫、梵·高、瓦格納等。馬斯洛在研究歷史人物或著名人物的同時,還研究了一些正朝著自我實現方向發展的年輕人和一些孩子作為補充。馬斯洛通過對他的研究對象的習慣、特點、個性和能力的研究, 總結出了自我實現者,即他認為的心理健康者的特徵。可以說,馬斯洛的研究角度為心理健康的研究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東西。馬斯洛認為心理健康者有如下共同特徵:1.洞察現實生活的能力強表現為較少感情用事,能用客觀的態度去看生活的真實面目。判斷力和識別假象的能力遠超過普通人,即使在配偶的選擇上也是如此,因此目光敏銳,做事總是更清醒、更有決心。同時,能恰當地評價自己,承認自己不是萬能的,始終保持一種謙虛的態度,能傾聽別人的意見並向別人學習。對問題的認識較少受到慾望、焦慮、恐懼、希望、盲目樂觀或悲觀的歪曲。神經症患者不僅在感情上屬於病態,在認識上也是錯誤的不能正確的理解現實。慾望和偏見對人的感覺(如光感、觸覺、味覺)的靈敏性有影響,這種影響在病人的身上表現較多。由於他們有較強的洞察力, 「他們更多地生活在自然的真實世界中而非生活在一堆人造的概念、抽象物、期望、信仰和陳規當中」。所以有人稱他們具有「明凈的眼睛」。(the inno-centeye)他們不懼怕環境,也不懼怕自己,幾乎不會被未知的或神秘的東西所嚇倒,反會被它們所吸引。2.接受自我、接受他人、接受自然一般人會毫無必要地為許多事情感到內疚和羞愧,併產生無謂的焦慮。神經症病人的情形就更為嚴重,常會為罪惡感、羞恥感和焦慮感中的1-2種而喪失生活的能力,而心理健康的人則很少受它們的影響。他們接受自然,不會因為自然的不合心意而憤憤不平。神經症病人則與此形成鮮明對照,這些人總是生活在反感和厭惡的情緒中。例如:一個心理健康的婦女不會為自己的性別而煩惱,而性變態的人則不一定。心理健康的人不僅能悅納自己的優點和長處,還能悅納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例如:身高、相貌等。這並不是說心理健康的人絕對沒有罪惡感、羞恥感和焦慮感,而是說他們很少有。如果有的話,通常只因下列四種情況而發生:①可以改進的缺點,如懶惰、漫不經心、發脾氣和傷害他人等;②某些不健康的心理,如偏見、嫉妒、猜疑;③一些根深蒂固的習慣;④所屬的種族、文化或群體的缺點。他們表現為很少有自我衝突,不會跟自己過不去。馬斯洛認為,真、善、美在一般人身上只是一般相聯著,而在神經症病人身上則關聯性很差。 「只是在進化了的成熟人身上,在自我實現的 、充分發揮作用的人身上,它們才高度結合在一起,以至於在所有實際活動中,它們都可以說是融為一體的」。他們所要的東西與人們普遍認為正確和合理的東西是相符的。因此,他們幾乎不必浪費時間和精力來防禦自身。他們並不害怕自己的慾望,他們的衝動是與理智相符的。他們很少對是非善惡迷惑不清,他們幾乎可以毫不費力地按照自己對正確行為的認識來行事。馬斯洛發現,他們既自私又無私。事實上這兩者是合為一體的。他們從幫助他人中感受到幸福,因此對他來說無私的行為就是自私的。 「他們從他人的快樂中得到自私的快樂,這是無私的另一種說法」。也就是說,他們以一種健康的方式自私,這種方式既有益於他自己也有益於社會。他們的個性和內心是和諧的、統一的。當一個人變得更統一後,他在這個世界上看到的是更多的統一以及統一的可能性。也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看世界的方法,他們才能從被別人視為互不相關的因素里發現和創造新的東西。3.自發性和自然性他們的行為是自發的和自然的,很少做作。他們能夠很好地理解自己真實的動機、情感、能力和潛力。他們是最講倫理道德的人,但所奉行的道德準則會與周圍的人不大相同,為此,其行為常使周圍的一些人感到難以理解。他們的慾望與他們認為正確的事情是一致的。他們的價值觀建立在他們認為是真實的東西上,而不是別人告訴他們的東西上。普通人的動機來自於缺乏,總是力圖滿足基本需要,而他們的動機則主要來自於發展和實現潛力及能力的需要,因此他們的行為是自發的,是做認為最自然的事,是在表達自己。他們能很自然地、輕鬆地表達自己的感情,認為沒必要掩怖自己的感情和思想,也不必裝腔作勢。他們具有在批評和嘲諷中挺直脖子的勇氣。馬斯洛說: 「我們每一個偉大的創造者……都體現了單槍匹馬創造與舊事物相違背的新事物的勇氣。這是一種膽量,一種孤軍奮戰,一種公然的違抗和挑戰。一時的膽怯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假如想成功地創造的話,就必須將它制服。」一方面,他們對新思想毫無偏見,願意承認無知和錯誤,從這一角度看,他們是謙卑的;另一方面,他們為了維護新思想寧願走在前面而不怕失去眾人的支持,從這一角度看,他們是傲慢的。他們自信又自尊,更關心的是工作而不是面子。4.以問題為中心他們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自身以外的問題上,而不太關心自身。他們通常有一些人生使命,一些有待完成的任務,一些需要付出大量精力的身外問題。他們往往會花費較多的精力去思考廣泛的哲學或倫理學方面的問題。 「這些人習慣生活在最廣泛的合理的參照系裡,他們似乎絕不會見樹不見林。他們在價值的框架里工作,這種價值是偉大的,而不是渺小的,是宇宙性的,而不是區域性的,是從長遠出發的,而不是從一時出發的。總之,儘管這些人都很樸實,但都是這種或那種意義上的哲學家。」「他們超越瑣事、視野開闊、見識廣博、在最開闊的參照樂里生活、籠罩著永遠的氛圍,給人的印象具有最大的社會以及人際關係的意義,它彷彿傳播了一種寧靜感,擺脫了對於緊坦事務的焦慮,而這種生活不僅對於他們自己並且對於那些與他們有聯繫的人都變得輕鬆了」。5.超然獨處在社會中,他們是最有個性的人,同時也是最合群、最友好的人。他們自尊心強、獨立性強,更喜歡依靠自己的力量,對獨處有一種健康的慾望,這與適應性很差的人的那種病態的獨處是有極大差別的。 「既然他們較少依賴他人,他們對別人的矛盾心理也就較少。他們較少焦慮、仇視,較少需要別人的讚美和感情。他們較少為榮譽、特權和報酬而焦慮」。用馬斯洛的話說,他們擁有「心理自由」。 「他們常常可以超然於物外,泰然自若地保持平靜,而不受那些在其他人那裡會引起騷亂的事情的影響。他們發現遠離塵囂,沉默寡言,並且平靜而安祥是容易的。這樣,他們對待個人的不幸也不像一般人那樣反應強烈」。因此,他們具有集中注意的能力和不在乎外在環境的能力,表現出來就是他們具有熟睡的能力,不受干擾的食慾,在面對難題時仍能談笑風生。6.獨立性由於他們主要是由成長性動機而不是匱乏性動機推進的,所以,他們的主要滿足不是依賴於外界來實現的, 「他們的發展和持續成長依賴於自己的潛力以及潛在的資源」。「他們已變得足夠堅強,能夠不受他人的讚揚甚至自己感情的影響」。這種對於環境的相對獨立性意味著面臨遭遇打擊、剝奪、挫折時有更大的承受力。 「在可能促使他人去自殺的環境中,這些人也能保持一種相對的安詳與愉快」。7.善於欣賞生活,常保持新鮮感他們能廣泛地享受生活的各個方面。 「一般人只能享受成功、勝利或經歷中的高潮與頂點等偶爾的片刻」。但他們能一直欣賞平凡的生活和普通的景色。與一般人相比,他們更能建立一個堅實、幸福、持久的婚姻。既樂於長相廝守,也能忍受長期分離。像喜歡其它活動一樣,也更喜歡性的活動,但極少尋找婚外戀情,可他們對異性是感興趣的,而且可以相當輕鬆自如地與異性建立友誼。對於他們來說, 「每一次日落都像第一次看見那樣美妙,每一朵花都溫馨馥郁,令人喜愛不已,甚至在他見過許多花以後也是這樣。他所見到的第一千個嬰兒,就像他見到的第一個一樣,是一種令人驚嘆的產物。在他結婚30年以後,他仍然相信他的婚姻的幸運;當他的妻子60歲時,他仍然像40年前那樣,為她的美感到吃驚」。8.常有高峰體驗這是一種神秘而強烈的情感體驗,它氣勢磅礴、渾渾沌沌、漫無邊際,實在難以描述。「在這些神秘體驗中都有視野無垠的感覺,從未有過的更加有力但同時又更孤立無助的感覺,巨大的狂喜、驚奇、敬畏,以及失去時空感的感覺」。他們可以從許多情形中獲得高峰體驗,如愛、性、欣賞藝術品、創造的衝動、科學的發現或個人能力與潛能的充分發揮等。在高峰體驗中, 由於更強烈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價值因而感到非常的快樂。9.較多的社會情感他們對人類懷有很深的認同、同情和愛的情感,具有幫助他人的真誠願望。10.良好的人際關係他們比一般人更能與別人建立深厚的私人友誼,但密友的圈子不大,通常只由幾個人組成。他們很能寬容別人的缺點,但不能容忍撒謊、欺騙、殘酷及虛偽。當真正的犯罪發生時,義憤幾乎是他們的一個普遍反應。他們樂於尋找性格特質相似的人而忽略表面的特點。馬斯洛說: 「他們越成熟,就越少被諸如英俊、美貌、舞場上的佼佼者、豐滿的胸脯、苗條健美的身材、柔和的愛撫等特點所吸引。他們更關心是否情趣相投、善良、高雅、志趣相合及體貼。」他們傾向於對幾乎所有的人保持和藹的態度,或至少對他們都有耐心。他們對兒童有一種特別溫柔的愛,所以,兒童們願意接近他們。11.具有民主的性格結構他們不注重階層、種族和教育程度等的差別,樂於虛心拜能者為師,堅決反對不公正、不平等、殘暴和剝削。12.明辨善惡他們有很強的倫理道德觀念,是非分明,敢於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文飾錯誤。13.富有幽默感他們往往具有幽默感,但不是那種嘲弄人、貶低人的幽默,而是象林肯那種富於哲理、含義豐富的幽默。14.富有創造性他們總是用新鮮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用創造性的態度對待生活。這種創造性並不是只表現在著書、作曲和藝術品的創作上,它可以表現在許多平常的事情上。假如她是家庭主婦,她會樂於設計新穎的菜式;假如他是心理醫生,他就不會總是照搬書本上的老辦法。15.抵制社會文化的誘惑和限制他們一般不太看重社會流行的習俗,對於習俗的服從往往是草率敷衍,或者簡捷行事以求乾脆、坦率、節省精力。他們依靠自己的眼光從自己的文化中選擇好的東西、排斥壞的東西。由於馬斯洛在選擇研究對象時遇到了諸多難題,如數量太少、資料不完全、難以量化等,所以,上述特徵只能算是比較粗的總印象,還不能當作很科學的東西,但他的研究成果在學術界有較大的影響,因而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四、理想的心理健康狀態假如心理病態和心理健康之間可以划出一條明確的界線的話,無論是心理病態還是心理健康從程度上來看都有一個比較大的範圍,可依程度劃分為多個等級,例如:在心理病態的範圍內,起碼可以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三個等級;在心理健康範圍內,起碼可以分為基本健康、相當健康、非常健康三個等級。我們進行心理保健的任務可以分為三個方面或層次:初等目標是使已經屬於心理病態的人得以擺脫;中等目標是使尚屬心理健康的人免於陷入心理病態;高等目標是使已屬心理健康範圍的人達到更佳的健康狀態。從心理保健的角度來看,這三個方面是缺一不可的,但就重要性而言,它們是有差別的,是依次變大的,這就決定了心理保健的側重點應該放在高等目標上。在人群中,按目前的標準看,屬於心理健康範圍的人占絕大多數,但在這些人中絕大多數都未能達到理想的心理健康狀態,因此,研究這個絕大多數人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會有的問題是很重要的,這對個人和社會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如果這個目標實現了,那就等於中等目標也同時實現了。以往提出的眾多心理健康標準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既包括心理健康所應達到的最起碼要求,也包括心理健康有可能達到的最佳狀態。例如: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徵等就應算是最起碼的要求。我們要重點實現心理保健的最高目標就要先研究心理健康所能達到的最理想狀態。最理想的心理健康狀態應該是什麼樣的呢?我認為,主要應有下列幾個特點:(一)熱愛生活、善於享受生命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會是很順利的,在順境中能熱愛生活是不難的,但在逆境中也能熱愛生活則是很難的,這需要達到較高的認識水平和修養境界才能做到。真正熱愛生活的人,他深知他所生活的環境存在著許多缺陷和不如人意的地方,但他不會為此而怨天尤人,他更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他更樂於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那些他能夠改變的地方,同時,也更容易適應那些他所無能為力的地方。他不僅熱愛轟轟烈烈的生活,同時也熱愛平凡普通的生活。當他作為售貨員站在櫃檯前,千百次地用同一套言詞為顧客介紹某一個產品的時侯;當他作為小學一年級的教師,年復一年,教一批又一批的孩子懂得「加、減、乘、除」的時侯;當他在家裡每天都得完成一日三餐的時侯……對這些他眼前必須得做的事情,他不會感到單調乏味、心煩鬱悶,他會感到它們之中包含著無盡的樂趣,甚至還會發現其中具有某種崇高的意義。在他的眼裡,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他會為某種崇高的理想或信念自願貢獻和犧牲自己的生命,但他決不會因為個人的失敗和挫折而糟蹋生命或拋棄生命。(二)胸懷寬闊、不為小事煩惱因為他站得比較高,因而看得比較遠,更容易從宏觀上、本質上認識生活、把握生活,所以自然容易具有寬闊的胸懷。他對人對事都善於寬容,這種寬容是一種自然流露出來的態度,而不是勉強或違心的表現。他不苛求於事,也不苛求於人(包括他人和自己),只爭取儘可能的好,而決不會去追求十全十美。所謂小事本是一個相對的說法,在這裡指的就是個人的一切事,在他看來,個人的事再大也都是小事。升學考試失敗也好;失戀也好;頂頭上司不欣賞自己也好;有人在背後造謠或拆台也好;生意賠本也好……都不會使他陷入煩惱不能自拔。(三)慾望適度,不為名利所累他也有慾望,別人所有的各種慾望他也都有,最大的差別主要在於他的慾望是適度的。他不會讓任何一種慾望無限地膨脹,像一匹脫韁的野馬。他不排斥物質生活,但更注重精神生活。他不排斥應得的名利,但他從不把名利看得太重,始終是名利的主人,而不是名利的奴隸。他也需要賺錢來解決自己的生活需要,對合理的勞動所得通常他也不會嫌多,但當基本的物質生活需要得到基本的滿足之後,他就不會把積累個人財富作為生活中的頭等大事而絞盡腦汁了,他更關心的則是怎樣才能使生命更有價值、怎樣才能使人生更有意義。他樂於關心社會的利益、民族的前途和人類的命運,他渴望通過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為社會作出貢獻來建功立業。(四)充滿自信,善於發揮主觀能動性他既清楚自己的長處,也清楚自己的短處;他深知自己不是無所不能的,也不是一無所能的。在自知之明的基礎上,心裡充滿自信。他相信自己有巨大的潛能,同時也知道怎樣發掘和利用自己的潛能來創造儘可能大的人生價值。他會遇到挫折和失敗,甚至有可能屢遭嚴重的挫折和失敗,但他不會因感到一敗塗地而從此一蹶不振,他可能會調整前進的方向,但只要他還活著,就永遠也不會從根本上認輸。(五)情緒波幅不大、心境良好他和所有的人一樣,喜、怒、哀、樂、憂、恐、驚各種情緒樣樣俱全。他的特點是一般不會因個人的得失和榮辱以及環境的不如意而引起過大幅度的情緒波動;他的情緒波動持續的時間短;他生活在現在,他的情緒反應絕大多數不是因為過去或未來的事情;他的心境的基調是輕鬆愉快,即使是在較嚴重的問題或較大的困難面前也常常如此,正所謂:泰山崩於前,面不改色心不跳。(六)善與人處他很清楚周圍的每一個人(包括最親密的人)都有著明顯的缺點,他們或者自私、或者小氣、或者愛嫉妒,但他更看重的是他們的優點。他對人懷有廣泛的愛心,善於容忍和忘記別人的過失,對社會有強烈的責任感和參與感,當團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發生衝突的時侯,他會由衷地樂於犧牲個人的利益。在集體中,他始終保持獨立性和自主性,樂於享受獨處的超然,他不會為討好別人而違心地做一些事情,不會為贏得別人的認同和接納而不顧原則地盲目附和。他不拒絕他人的幫助,但他不依賴他人,因為他更相信自己的力量;他經常願意幫助他人,他覺得這是他應該做的,因而他並不希求得到等量的或超量的回報。他可以和各種人建立有效的溝通,同時也善於享受獨處的超然。憑著自然、真誠、熱情和理性,他往往會獲得人們的普遍尊敬和好感,但他並不期盼人人都能理解他、人人都說他好。(七)擁有健康的認知模式他判斷和評價事情不會絕對化、極端化,不會以偏概全。他會順應事物的發展規律,而不會去抗拒。他能坦然地面對各種變化,因為他知道世界上沒有永恆的事物,事物的生、變、滅都是事物內外各種相關條件綜合作用的結果,由於各種條件是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事物本身的變化就是必然的,因此,他會主動地、積極地創造條件和利用條件以便能把握變化的方向。對那些自己難以有所作為的變化,他會去接受它、適應它。他可能會因車禍而下肢癱瘓,但他不會整天愁眉不展,哀嘆自己的下半生徹底完了;他的頭髮會一天比一天變白,他臉上的皺紋會越來越多,但他不會為年齡發愁,他會去追求心理上的年輕;正當他準備與未婚妻結婚的時侯,她突然告訴他:為了出國,她已經決定嫁給一個」老外」。他為此可能會感到有些氣惱和傷心,但他不會弄一瓶濃硫酸潑在她的臉上,也不會認為自己的命運不好,一生的幸福被徹底毀了,更不會為此痛苦得無法自拔而自殺,反而,他會認為這並非是壞事,相信自己的愛會找到合適的歸宿。他永遠立足於現實,以現實為中心,他對現實的存在和演變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力、洞察力和預見力。他通常會有比較遠大的理想,但他的理想始終植根於現實的土地,他是依據現實來確定目標和方向的。上述幾條在心理健康達到良好狀態的人身上通常都是同時具有的,它們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各點之間具有緊密的內在聯繫,其中擁有健康的認知模式最為重要。有了健康的認知模式,他就自然會熱愛生活、善於享受生命;也自然會胸懷寬闊、不為小事煩惱;也自然會慾望適度、不為名利所累;也自然會充滿自信、善與人處和保持情緒的穩定。總之,心理健康者的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接受」。接受自我、接受他人、接受自然、接受生活現實。這種態度使他們在生活的許多方面減少或削弱了衝突、鬥爭以及選擇時的猶豫和矛盾。許多問題被淡化了,與其說解決了這些問題,不如說看清了這些問題。許多問題並非是固有的問題,而是被「病人製造的」。在心理健康者看來,許多表面上不可調和的鬥爭不再是鬥爭,而是快樂的協作。以師生關係為例。健康的理解應是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間的衝突,不是對權威和尊嚴的威脅。一種是自然的坦率,一種是做作的尊嚴。前者不容易受到威脅,後者則容易受到冒犯。採用第一種作法,教師用不著裝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樣子,用不著威嚇學生,也不必擺教師的架子。這樣在課堂的氣氛里,就沒有猜疑、小心、自衛、敵意和擔心。心理健康的人的共同特點是,不僅有很高程度的個人化,同時也有很高的社會化,有著對人類的更深刻的認同。在他們身上,慾望與理性相吻合, 自私與無私融為一體,工作與娛樂界線分不清,他們既是最成熟的人又保持著孩子的天真和誠實,既很講道德又保持本能的慾望。( 摘自:山東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網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衛計委發布的:5年後每個家庭擁有一名簽約醫生?
剖腹產麻醉會留下什麼後遺症?
為什麼有人睡 8 小時還覺得不夠,而有些人僅睡幾小時也能精神抖擻?
一起與明星暢享「地中海健康美食」五一小長假
丙肝會傳染嗎?丙肝病毒攜帶者會傳染嗎?

TAG:心理健康 | 健康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