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的治療方
告知:中醫是慈善醫學,是順應天地生養之道的大學,是天人合一的大學。仁愛生養是天道,是物皆有靈。為符合生養之道,懇請諸位患者在治療之時,心懷仁憫,以不傷生為基本,能用草藥治療就不要用動物葯治療,能用針灸治療就不要用草藥治療,能用手法治療就盡量不要用針灸治療,能用祝由方治療就不用手法治療。順應天地生養保全仁愛不殺,使天下無
戾氣而長生。願天下人無病,願醫生皆閑暇。
原發性痛經屬中醫「經行腹痛」範疇,有虛實寒熱之分,《醫宗金鑒》曾記載:「腹痛經後氣血弱,痛在經前氣血凝,氣滯腹脹血凝痛,更審虛實寒熱情」。原發性痛經病機多為「不通則痛」,亦有「不榮則痛」,治療當以「通」為法,助以「溫」法。任脈總司精、血、津、液等一身之陰,維繫胞宮,經脈循行經過胞宮的體表投影所在之處,與月經的生成息息相關,故在任脈施灸能夠更好地起到溫宮散寒、祛瘀止痛的功效。
具體操作方法:將寬8厘米的桑皮紙鋪於任脈巨闕穴(臍上6寸)與曲骨穴(恥骨聯合上方凹陷處)之間,把2千克生薑搗碎成姜絨後,在桑皮紙上鋪成寬6厘米、厚3厘米姜條,再將製作好的艾柱放於姜絨之上,點燃艾柱,艾柱充分燃燒熄滅後,換上新的艾柱再次點燃施以治療,反覆3次,以施灸部位紅熱為度。每次於月經前一周開始治療,隔天一次,3次為一個療程,下次月經來潮前開始第二個療程,一般連續3個療程(即3個月經周期)可獲明顯療效。
任脈灸源於隔物灸,為透皮給葯療法,在施灸時沿所灸部位鋪敷藥物,通過灸療的溫和火力透過皮膚逐步把生薑溫中的作用滲透至經絡以溫經散寒、滋養任脈、疏通經絡,使氣血流通,再藉助灸療緩急、發汗的作用,使陽氣四達,體內邪氣隨汗外瀉,從而將深伏於體內寒邪外達而解,全身氣血貫通,通則不痛,因而腹痛自愈。
按摩手法:
按摩療法一般在月經開始前一周開始,至行經時止,經期不宜按摩,一般堅持3個月即可見效。
手部穴位:①合谷穴 ②內關穴 ③陽池穴 ④骶骨反射區
①合谷穴:拇指按揉合谷穴1~3分鐘,以感覺酸麻為宜。此法可起到很好的止痛效果,按摩時手法宜重,刺激要強,以增強其行氣止痛的作用。
②內關穴:拇指按揉內關穴1~3分鐘,以感覺酸脹為宜。內關穴對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均有調節作用,按摩此穴有益於改善痛經。
③陽池穴:點按陽池穴1~3分鐘,以感覺脹痛為宜。此法可迅速暢通血液循環,平衡激素分泌,暖和身體,今而消除手足發冷,緩解痛經。
④骶骨反射區:拇指推壓手部骶骨反射區1~3分鐘,以感到脹痛為宜。經常按摩這個反射區可以有效緩解痛經給患者帶來的腰疼等病症。
治痛經偏方
柴胡、白芍、丹參、山藥各12克,茯苓15克,香附、當歸、鬱金、莪術各10克,枳殼9克,川芎、甘草各6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本方適用氣滯血瘀型痛經,症見經期腹痛,經前乳房脹痛等。
治痛經方
處方:山楂、葵花子仁各30克, 紅糖60克。月經來潮前3—5天,取 上藥l劑,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同 煎,去渣取湯,分3次飲用,每日l 劑。
主治:痛經,中醫辨證為氣血兩 虛型,症見經期或經凈後,小腹隱 痛,喜揉按,月經量少,色淡,質清 稀,面色蒼白,疲倦乏力,舌淡,苔薄 自,脈細弱。 章春紅
醋熨療法治痛經
陳醋90克,香附30克(搗爛),青鹽500克。先將青鹽爆炒,再將香附末倒入炒半分鐘後,將陳醋均勻地灑入鹽鍋里,隨灑隨炒,炒半分鐘,裝入10厘米×20厘米的布袋內,袋口紮緊,放臍下或疼痛地方進行熱熨。
治痛經驗方
小茴香15克,生薑4片,煎水分3次服,經前連服3-4天可有效緩解痛經;也可選澤蘭、生香附各12克,桃仁、延胡索各9克,紅藤3克,每日1劑,水煎分兩次服,月經前連服3-5天。
推薦閱讀:
※調經(54):27歲客服妹子痛經到無法上班,量少有血塊周期不規律
※養生堂20140806 吳鳴講痛經的原因,卵巢癌的早期癥狀【視頻+文字
※痛經的中醫辨證論治
※經常痛經或是女性不孕根源
※經血有血塊,濃黑粘稠要當心,痛經是小不孕是大,3粥1水要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