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小做家事,長大薪水更高?

現在,很多爸媽已經了解到了孩子做家務更好的理念,但真要實施起來卻並不容易。不想強迫孩子,但又希望他能從中學習成長,該怎麼辦呢?其實,栽培娃做家務,還是需要找「開關」的哦↓↓↓↓↓

錯誤的觀念,你還有嗎?

「不用你弄,越弄越遭,去看電視!」3-4歲的孩子把餅乾弄倒了,拿著掃把要學大人打掃,但是媽媽總是嫌孩子愈幫愈忙,把孩子支開後自己動手來。

等孩子再大些,媽媽又說:你不用幫忙,你還是好好把功課做好就好。

媽媽覺得這樣做好像才是達到了最高效率,然後,她卻並不知道自己不讓孩子練習做家事,其實也錯過了讓孩子成長的機會。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韋朗特追蹤研究一組青少年達數十年,發現這些孩子在童年期參與家務工作多的人,比做得少的人,成年後在人際關係方面有較好的表現,獲得高薪工作機會的可能性高四倍,失業可能性則少十五倍。

同時,參與家事的孩子也比較樂觀有充實感,後者犯罪的可能性則比前者高。

家庭是影響孩子人格、價值觀、生活態度最深切的地方。許多的家長與老師都感嘆,現代孩子鮮少有做家事的習慣,其實想讓孩子幫忙做家事,要把握孩子當下的學習動機、從小來練習養成習慣。

讓娃做家事前,你得知道這些!

幾歲能開始做家事?

有不少媽媽會說,我不是不讓他做,但是真的越幫越忙,怎麼辦啊?這個就要從孩子到底該什麼時候開始幫忙說起。

其實,行動能力好的娃從1歲多就能幫忙粑粑麻麻做一些簡單的活兒,例如聽從媽媽指令將東西從這拿到那去。然而,也有不少媽跑來吐槽,說我家孩子弄的一團亂啊!所以,基於大多數孩子的行為發展能力,還是建議3歲以上比較適合。

因為3,4歲的孩子在認知理解,動作協調度上,已具備聽指令、完成任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這個年紀的孩子希望能從做家事中,肯定自己能掌握動作與嘗試各種工具的使用,從中得到成就感、父母的讚美與家庭參與感。

根據能力,交代適合他的家事!

想讓孩子做家事,首先你要知道他的能力可以做什麼,要個性化布置。你想想,如果你一開始就橫衝直撞的男孩分豆子。讓靦腆的女生外出交涉買東西,會有好結果嗎?不會,因為他們不擅長,做不好,會害怕。

所以,我們一定要依照孩子能力交代適合的家事。好動的男孩子,你可以請他把整籃的衣服拿進去房間的費力工作。文靜的女孩子,你可以請他幫忙找襪子配對或把衣物分類…等。

1.收晾、摺衣服是每天最常見的事情,孩子不會晾衣服,大人可以請孩子把衣架上的衣服夾上晒衣夾、或幫忙拆下晒衣夾的一個小步驟就好。

2.掃地、擦桌子之類的小事也是娃力所能及的。

3.垃圾分類&倒垃圾,真的不難。

學會欣賞努力,別總期望太高。

一旦孩子開始負責某件家事,請學著去欣賞他的熱誠和他的努力,而不只是看「結果」。換句話說,不要太在意孩子們做得怎麼樣。也許剛開始「品質」不見得很好,但熟練之後肯定會有進步。

反之,倘若父母在一開始就不斷挑剔批評、大潑冷水,孩子非常可能對「做家事」產生反感,或者恐懼。

這裡有個經驗可以分享:我兒子五、六歲時,他的工作是負責把餐桌上的餐具擺好。有一天早上,他在擺放餐具時不小心打翻了牛奶,我一心急就脫口而出:「誒呀,你越幫越忙!」兒子馬上都起小嘴,大聲說:「那我以後都不幫忙了啦!」

再強調一次:不要嫌孩子做得不夠好。不管怎樣,那是孩子花了時間和心思做的,一定要給予肯定。

想要孩子主動,需要找到「開關」!

首先,「洗腦」很重要!

不管是你的公公婆婆、岳父岳母、老公老婆怎麼想,你絕對不要讓大家認為「家事」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家」是大家的,不是你一個人的;就算你全職在家,沒有領薪水,你也絕不是家裡的免費傭人。

我們讓孩子學習獨立,也學習照顧自己和別人,是很重要的生活教育。身為父母的,你會希望養出一個五穀不分、四體不勤的貴公子,貴公主嗎?

所以,當孩子說:媽媽,我來幫你洗碗。時,請你先微笑接納這份善意,然後溫柔地說:我不認為洗碗是「幫」我耶!髒的碗盤是全家使用之後才產生的呀,你是幫全家的忙喔!

換句話說,我從不讓孩子們認為家事是媽媽該做的,而只是:我現在還小,有些事我做不來。媽媽的手藝好,又愛做菜,我希望媽媽來負責煮飯。這件事我可以負責做,但偶爾我忙不過來,也可以請別的家人幫忙……。

以上是例句,化成信念或原則就是:

●誰喜歡或誰有能力做那件家事,他(她)就可以「承包」那件家事

●孩子小的時候可以做他能力範圍內的事,而不是什麼都不做

●家事的分工應該說清楚(也就是責任制),但仍保有彈性

●父母做家事是出於愛心,你並沒有「欠」孩子什麼

是的,爸爸媽媽做家事、照顧家人是出於愛,而愛衍生了責任;我們甘願為愛負責任,但不表示要因愛而成為對方的僕人,那種不對等的關係不能稱做愛。

所以,絕對不要讓孩子們有「你欠他」的觀念,肆意指示父母:「我最喜歡的那件襯衫怎麼還沒洗?」、「今天怎麼沒有飯後水果呀?」、「你今天為什麼不能來接我?」……,這些聽了讓人上火的話,千萬不要照單全收。

倘若你已經想清楚對策了,不妨幽默以對:水果哪,還長在樹上呢!沒人去摘,好像不會到我們家的餐桌來;喔,我們家的洗衣坊好像沒有接到這筆訂單耶!媽媽司機今天剛好年度大休假。然後再曉以大義。

覺得自己幽默感不夠很怕變成冷嘲熱諷的人,也可以選擇平鋪直敘:水果在冰箱的蔬果盒,你可以自己去切;我不知道你那麼急著要穿,家裡的『洗衣日』還沒到,看樣子你得自己洗了;爸爸今天有重要的事,沒辦法去接你。

讓孩子自己選他喜歡做的家事!

那麼,如果孩子推三阻四,這個不做、那個不做,該怎麼辦呢?我的方法是讓孩子自己選。把所有的家事分成勞逸程度差不多的幾項,然後讓孩子自己挑選他比較喜歡的。

我女兒原先因為不喜歡洗碗,自願負責洗全家的衣服,長達八年。而兒子比較隨和,什麼都不介意做,所以在不同的階段負責過洗碗,掃地加拖地,倒垃 圾,採買等不同的家事。

「負責」做某一件事並不是不能更換的,假如做了一段時間覺得累了、膩了,可以在正式或非正式的家庭會議中提出要換,大家輪著負責也是很好的學習。

適時讚美與鼓勵,超舒服!

應該是我的「身教」的影響吧?我們家的成員都很會讚美別人,讓每個人都樂於為全家服務,請看例句:「喔,媽媽的手藝越來越精進,可以去開餐館了!」、「你把菜切成這樣,節省了好多烹調的時間。」、「多虧有你,這種東西我永遠都搞不懂!」……

這些讚美的話大量地在家裡出現,意味著每個人的努力和付出都被看見了,沒有人視為理所當然,感覺自然很舒服。

當然,年紀越小的孩子,我們能邀請他做的家事就要越簡單。很多人會要求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書包/房間收拾好,就算是幫忙做家事了,我覺得這個做法並不理想。

因為自己的玩具/書包/房間本來就是孩子自己的責任,他必須學著管理跟自己有關的事務,這不算做家事,跟是這個家的一份子、對這個家有貢 獻還是有點不太一樣。

所以,我讓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幫忙擺放碗筷,危險性很小,但象徵的意義非同小可。因為,他有在為家裡人做事啊!孩子做的事或許微不足道,但因此而建立的自信心和責任感可是千金不換的呀!


推薦閱讀:

風水:墳地斷家事
家中巨變,父母要我和老公拿錢,我到底該不該拿?
觀墳知家事
結婚的衣服被別人穿,心裡不樂意,是太矯情了嗎?

TAG: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