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艾」養肝,護肝好方法,養生必看

注重艾灸養生,防範於未然

日本和中華民族有源源悠長的淵源,有世界長壽國之稱。為什麼呢?為了解開長壽之謎,世界各地的人紛紛探秘。其實在日本許多醫學著作中已經將部分答案展示與世人:注重艾灸養生,防範於未然。

艾灸,作為中醫學中的排頭兵,早在公元550年就經朝鮮傳入日本,從此在這片當時資源較貧瘠的島國生根、成長、開花、結果。剛入日本國,艾灸在宮廷中使用,隨著時代的變遷,灸療從宮廷走入了民間,並被廣為使用,且在承襲中國傳統醫學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的發展。

古代的日本,應用灸法預防保健、延年益壽,一直是作為一年中的一件大事來行使。普遍施行養生灸,流行有「勿與不灸足三里之人行旅」、「風門之穴人人灸」等諺語。約1100年前,日本天慶2年(939年),日本天皇發表全日本國民艾灸布告,主要內容就是「春秋施灸,以防疾患,人因應勤於所業,然有所患則業廢身蔽,不可不知,婦孺產然」。

1912-1932年間,日本最長壽家族,萬平家族三代之中有6人達100歲以上,其長壽秘訣是:每日實施足三里等穴位的艾灸,維持下體的氣力旺盛健康。

1937年,日本政府當時在著名的醫師代田文志博士倡導下,展開全日本國民健康艾灸法運動:為促進成長發育和預防各種疾患,對幼兒身柱穴進行保健艾灸;為預防感冒等呼吸器疾患,對17歲前後青少年風門穴進行艾灸;為預防男女生殖器疾患,對24歲前後青年三陰交穴進行艾灸;為預防脾胃和消化器官等一切內臟疾患,對30歲前後壯年足三里穴進行艾灸;為預防中風、高血壓和各種老人疾患等,對45歲以後的老人足三里穴和曲池穴進行艾灸。此外又依據他著寫的《簡易灸法》里實踐方法,全日本國民集體實施艾灸運動。

日本明治45年,日本醫家開始對灸法運用西方科學的方法進行研究,並取得一系列的成果,系統的研究了灸療對血液、血管、脈管、消化、呼吸、泌尿、運動等各系統的作用原理,認為:艾燃燒生成物可通過灸熱損傷皮膚處滲透進去,從而起到葯療作用;灸刺激可誘導局部皮膚產生某種物質,該物質可作為免疫原而激活免疫系統,從而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現代醫學者,日本京都大學校醫學部教授,西醫原志免太郎博士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艾灸進行了20年的臨床研究,結果他確信艾灸療法是對人類健康最善益的治療法。他專門寫有《灸法醫學研究》、《萬病奏效灸療法》等著作,其中後者再版了50次。原志免太郎博士一百餘歲,為日本全國學生和國民為對象,為開展保健艾灸運動而獻身努力。

在韓國,每個家庭成員都常做艾灸保健,在多數洗浴和養生場所,艾灸都是必設項目。日本、韓國和中國同屬東方文化,傳承了許多中華文明,中華精華的傳承讓世人受益終身。

從汪國真逝世談艾灸保肝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4月26日凌晨2點,著名詩人汪國真因肝癌不治逝世,享年59歲。他的詩句曾激勵了無數青年為理想和目標奮鬥,並在90年代掀起一股「讀詩熱」。斯人已逝,我們在緬懷汪國真的同時,也該了解這個奪去他生命的無情殺手——肝癌。

你有關注過你的肝臟健康嗎?在所有器官里,肝臟是最沉默的一個,即使不舒服仍然堅持「工作」。然而,隨著生活方式的轉變,肝臟也面臨著更多挑戰——酒精、肥胖、藥物……要想保護好肝臟,必須了解有關肝臟的基礎知識。

首先我們看一看中醫是如何認識肝臟的。中醫的「肝」不是現代醫學中生理解剖學的肝臟,它雖然與西醫學的肝臟名稱相同,但其生理、病理的含義卻完全不同。實際上中醫的「肝」範圍很廣,它可以包括西醫的神經系統(比如癲癇、腦梗塞—可由肝風內動引起)、消化系統(慢性胃炎—可由肝胃不和引起)、生殖系統(月經不調—可由肝氣鬱結引起)、血液系統(缺鐵性貧血—可由肝血不足引起)、循環系統(高血壓—可由肝陽上亢引起)等。所以中醫的「肝」不單純是一個解剖學的概念,更重要的則是它的生理和病理學的概念。

「肝」在人體具有重要的位置:

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將肝臟的功能比做統領千軍萬馬的大將軍,剛正不阿,受不得約束,有勇有謀,作戰有方,戰無不勝。

黃帝內經《素問·陰陽類論》曰「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是脈之主時,臣以其臟為最貴。」論述了五臟貴肝之理。因為五行之木主春時,在天干為甲乙,在色主青,在中焦主肝(膽、脾、胃)。一年三百六十日,五臟分主之,每臟合治七十二日,肝亦如此,因肝主春時七十二日,為一歲之首,乃生機之冠,故藏生升之氣。一年萬物之生賴於春,,而一身臟氣之生賴於肝,故以肝(膽)臟為最貴。我們平常也把我們最疼愛的子女稱之為「心肝寶貝」。

一、為什麼」肝」在人體中這麼重要?

我們了解一下肝臟的兩大生理功能。一是肝主疏泄,二是肝主藏血。

肝主疏泄主要是指升發和疏通排泄的功能;肝主藏血是指肝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功能,故肝又有「血海」之稱。人體氣血能夠得到暢通,廢物不致瘀阻而能得到正常的排泄,都是因為人體中有肝的疏泄和藏血功能。肝在「五行」中屬木,所以肝木升發,就猶如樹木的枝葉,無拘無束,舒暢條達,生機勃勃。樹木的繁茂昌盛,需要雨露肥料的滋養,肝氣的生髮暢達,需要肝血的不斷充養。血液來源於水谷精微,化生於脾而受藏於肝,肝內必須貯存一定的血量,才可以濡養自己,制約肝的陽氣,以維護肝的疏泄功能,達到肝的陰陽平衡、氣血調和,這在中醫稱為「體陰用陽」;所以肝的「疏泄」和「藏血」功能是保證人體多種生理功能正常發揮的主要條件。

1肝的疏泄功能具體表現在那些方面:

①調暢氣機:

氣機即是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人體的臟腑、經絡、氣血、津液全賴於肝來調暢氣機,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使全身的氣機暢達不滯,血脈通暢不瘀。所以,肝的調暢氣機功能,就像交通警察,指揮來往的車輛,不違反交通規則,使道路暢通無阻。一旦「交通堵塞」,則足厥陰肝經的經脈不通,不通則痛,出現經脈循行的部位堵悶疼痛:如咽堵有異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胸脅、乳房或少腹脹痛;女性月經不調等。堵塞嚴重則氣滯血瘀,氣血不能上榮於面,血液中的垃圾就會沉著在面部,出現蝴蝶斑,色素沉著,俗稱「肝斑」;瘀阻脅下,則出現肝脾腫大;瘀阻胞宮,則出現卵巢囊腫,子宮肌瘤等等。

②調暢情志:

中醫的情志包括喜、怒、憂、思、悲、恐、驚,亦稱「七情」。人的精神情志活動,除由心神主宰外,還與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關。《黃帝內經》講: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百病生於氣,就是針對情志所傷,影響氣機的調暢而言。情志的太過與不及,都可導致氣血運行失常,臟腑功能失去平衡,疏泄不及——肝鬱,氣的升發不暢,氣機鬱結,就會出現抑鬱寡歡、多愁善感、精神萎靡,悲觀消極,悶悶少食、心煩多夢、胸脅、兩乳或少腹脹痛不適。這類患者多見於偏內向性格,凡事都替別人著想,好面子,總是怕別人不滿意,忍辱負重,有心事不說出來,常常憋在心裡。疏泄太過——肝氣,「氣有餘便是火」,氣的升發太過,氣的下降不及,肝氣上逆,火性炎上,就會出現頭目脹痛,面紅目赤,煩躁易怒,情緒激動,甚至出現吐血、鼻出血、暈厥。這類患者多見於偏外向性格,愛著急大怒,凡事「粘火就著」,性情暴躁。

③促進脾胃運化功能:

脾胃正常的運化功能是指脾的升清與胃的降濁協調平衡,而肝的疏泄功能,又和脾胃的升降功能密切相關。如因郁或因氣引起肝的疏泄功能異常,則會出現「木乘脾土」「肝胃不和」:肝氣犯脾—脾不升清,在上則眩暈,在中則食後腹脹,在下則瀉泄。 肝氣犯胃—胃氣不降,在上則嘔逆噯氣,在中則脘腹脹滿疼痛,吞酸嘈雜,在下則便秘。肝膽相照,肝膽互為表裡,膽汁的分泌與排泄,實際上也是肝的疏泄功能的一個方面,肝的疏泄正常,則膽汁能正常地分泌與排泄,有助於脾胃的運化功能;肝失疏泄,也影響及膽,出現脅下脹滿、疼痛、口苦、納食不化、甚則黃疸。

④調節生殖:女子月經,男子排精:

婦女的經帶胎產與臟腑的生理功能關係密切,尤其肝的作用最為重要。故有「女子以肝為先天」之說。婦女一生以血為重,由於行經耗血,妊娠血聚以養胎,分娩出血,以致有餘於氣而不足於血。沖為血海、任主胞胎,沖任二脈與女子功能息息相關,肝司血海,沖任二脈與足厥陰肝經相通而隸屬於肝。肝的疏泄功能,可調節沖任二脈的生理活動,足厥陰肝經之氣調暢,沖任二脈得其所助,則氣化通利,太沖脈盛,月經定時而下,帶下分泌正常,妊娠孕育,分娩順利。若肝失疏泄,,而至沖任失調,氣血不和,就會形成月經、帶下、胎產之疾,或性功能異常和不孕。對於男子,同樣肝之疏泄與腎之閉藏的協調關係平衡,則精室開合有度,精液排泄有節,男子性與生殖功能正常。若肝之疏泄失常,必致開合疏泄失度,其不及可見性慾低下、陽痿、早泄、精少、不育等;其太過則性慾亢進、陽強、夢遺等。

2肝主藏血功能體現在那些方面:

①主藏血:

血液來源於水谷精微,化生於脾而受藏於肝,肝內貯存一定的血液,即可濡養自己以制約肝的陽氣,維持肝的陰陽平衡、氣血調和,又可防止出血。若肝不藏血,不僅可以出現肝血不足、陽氣升騰太過,還可以導致出血。

②調節血量:

在正常生理情況下,人體各部血液量是相對恆定的,但人體各部的血液隨著不同的生理情況隨時改變其血量,當人體劇烈活動或情緒激動時,人體各部分的血液需要量也就相應的增加,於是肝臟貯存的血液向機體的外周輸布,以供機體活動時需要;當人體在安靜休息及情緒穩定時,由於全身各部分的活動量減少,部分血量要歸藏於肝。所謂「人動則血運於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臟。」若肝藏血功能發生障礙,可出現兩種情況:一是血液虧虛,肝血不足,分布到全身各部分的血液不能滿足其生理需要,可出現血虛失養的病理變化:如目失所養則兩目乾澀昏花;筋失所養則筋脈拘急,肢體麻木、屈伸不利,或爪甲變薄變脆;肝血不足或血脈郁滯,則月經量少,甚至閉經。二是血液妄行,肝不藏血可出現吐血、鼻出血、月經過多,崩漏等。

二、根據中醫基礎理論和陰陽五行學說,肝與人體的許多器官組織有著密切的關係:

⑴肝開竅於目:肝血虛則兩目乾澀,視物模糊,雀盲;肝經熱則目赤紅腫,羞明(畏光)流淚;肝陽上亢則頭目眩暈。

⑵肝主筋,其華在爪。(爪甲為筋之餘,膝為筋之府):所謂「筋」,就是人體的肌肉和肌腱,人體的運動與肌腱肌肉密切相關。肝血虛,血不養筋則筋脈拘急,活動受限,灰指甲;長期肝氣鬱結,指甲可見豎紋,變薄、變脆;筋病則膝部屈伸不利。

⑶肝主藏血,發為血之餘,肝血充足,則頭髮黑而多;肝血不足,則發少而枯;肝血熱,則「少白髮」。

⑷肝在志為怒:肝火旺則出現急躁、憤恚、發狂。

⑸「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為謀慮所出,所以肝氣鬱結的人,容易多疑善慮。

⑹「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肝病者,不耐操勞,主要癥狀為疲乏。肝是藏魂的處所,如果肝血虛,血不養心神,則失眠難寐,多夢驚醒。

⑺肝氣通於風:血虛生風則目眩眼花、四肢麻木、抖動抽搐、舌顫。(即內風,輕者稱肝陽,重者稱肝風內動)

三、現代人怎樣傷肝:

⑴情志不暢:肝臟最討厭情志被壓抑,心結難解,小心眼,愛生悶氣,鑽牛角尖,怒髮衝冠。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競爭激烈,心裡問題多,這些不良的情緒,在肝臟疏泄條達時礙手礙腳,使肝臟很不舒服,憋屈難受,時間長了,疾病就會從情志不暢,氣機阻滯,一步一步發展而來,先是胸脅脹滿,串痛,噯氣不舒,心煩失眠;然後是氣滯血瘀,由功能失調發展為內臟器質性病變,出現抑鬱症、失眠症、前列腺炎以及胃病、乳腺增生、子宮肌瘤、卵巢囊腫、腫瘤包塊,如果再受多次大怒激憤的情緒衝擊,會導致肝氣橫逆、肝陽暴漲而出現高血壓、中風、心梗等嚴重後果。

⑵嗜酒無度:中醫對酗酒危害的認識,早在《金貴要略 ·黃疸病脈證並治》中就載有「酒疸」之名,以後有「少年飲酒無度,多成水臌」,「酒疸之因,其人以酒為事,或時浩飲,人醉當風入水,兼以膏粱積熱,則酒疸之證成矣「,」濕從內生者,必其人膏粱酒醴過度「等諸多論述。指出了嗜酒傷肝的原因。

⑶過度服藥:五臟中,肝臟新陳代謝最為旺盛,所以具有強大的解毒功能。藥物、農藥、乙醇、各種食物添加劑等進入人體,全憑肝臟的新陳代謝以解毒,如果大量吃藥或長期酗酒,肝臟就會不停的工作,使肝臟非常疲勞,嚴重影響肝臟正常的功能活動,使解毒的功能受到損害。

⑷久坐不動:肝主筋,關節、韌帶、肌腱屬於肝系統,是肝賴以疏泄條達的結構基礎,重要通道。電腦、電視、汽車讓人久坐不動,令其關節、韌帶僵硬,失去柔軟靈活,使肝不能疏泄條達,氣血運行不暢,更加重關節、韌帶的損傷。

⑸熬夜或失眠:中醫的子午流注學講,肝膽在晚上11.00—凌晨3.00最興盛,各個臟腑的血液都經過肝,此刻肝臟的解毒作用也達到了最高峰。因此,人在此時也應順應自然,保證充足的睡眠,休息養生。如果熬夜或失眠,子丑之時得不到休息,長期肝臟得不到最充足的能量,就會導致全身的功能障礙。

四、肝不好,對人的四大危害

一、肝「苦」毛病多,又黃又丑瘦不了

中醫講,百病之源,根在肝臟。如果肝臟代謝不正常,人體所需養分得不到及時供應,各個器官無法正常工作。

二、臉色暗黃,年紀輕輕變成「黃臉婆」

肝臟是人體的排毒工廠,吃進去的有毒物質,有損肝臟的藥物,體內產生的毒物、廢物等都必須依靠肝臟來解毒。如果肝臟無法正常排毒,毒素就會滯留在體內,再美的女性也會變成「黃臉婆」。

三、色斑暗瘡此起彼伏,總也消停不了

肝臟負責幫助人體調節氣血水液,維持人體代謝正常。肝氣疏泄正常,氣血就不會瘀滯。水液也需要跟隨氣機流通,氣機暢通無阻,水濕就能正常排出體外,臉上也不會長暗瘡。

四、體重居高不下

我們平時吃的這些東西中熱量很高,在進入人體後,經過脾胃的消化,一定會被帶入肝臟。肝臟一下子分解不了如此多的脂肪,就會留下一部分。長期下來,肝臟內部堆積的脂肪越來越多,肝臟首先變「胖」了,人也得了脂肪肝。生病了的肝臟不能儘快將廢物清除出去,體重也會上升。

五、艾灸養肝法

行間穴——第一、二腳趾縫紋端。該穴屬火,「主身熱」是肝經的子穴,最善治頭面之火,如目赤腫疼、面熱鼻血、心裡煩熱、燥咳失眠,酒精脂肪肝,對生殖器方面也有效果,對痛風的腳踝腫疼也很有奏效。故稱「瀉行間火而熱自清」。每天二次強烈刺激,向下按壓。想學習針灸推拿,請加QQ1073310643

太沖穴——在行間上二寸的凹陷中。為人身之大穴也。它能在有氣無力時補足血氣;能在頭暈腦脹時降壓氣爽;能在身體虛寒時增加溫度;能在怒發沖關時瀉火入眠;能在月經不調時調理周到。總之它算肝經上的命門了,所以每天常常揉它二分鐘,只有大好,沒有不是,堅持數月必見奇效!

期門穴——位置源自肝臟附近。長期每天堅持刺激,對急慢性肝病會有很大的改善。

大敦穴——針對氣鬱不舒的婦科症,閉經、疼經、崩漏、更年期。男科的陽痿、尿頻失禁,疝氣等。(就是經常多揉、多刺激自己的大拇腳指頭,用愛艾灸熏也很好)

中封穴——為人體保養精血之要穴,為肝經上的「金穴」它可抑制肝火過旺,利通小便,即「溺竅開則精竅閉」,故是固精之妙法。

曲泉穴——膝內側橫紋上方凹陷處。它為護膝要穴,還可平壓,並適用各種肝虛之症。多揉多收益。

黃帝養生公眾微信編輯按:親愛的養生愛好者,現在夏天來臨了,春天養好肝的你,現在是精力旺盛,熱情洋溢的感覺,如果還是有疲憊的感覺,趕緊艾灸養肝吧,只要堅持調理一段時間,您的體質和健康一定會有改善。當然了,任何方法一定要堅持哦。有需要諮詢可以添加我們的客服微信。祝福您健康快樂!

免責聲明

本平台部分文章和圖片來源於互聯網,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繫我們修改或刪除相關文章
推薦閱讀:

汪懷聞:枸杞是養腎還是養肝?
【雨水養生】
黑豆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海帶的8個養生功效,你知道嗎?
養生與健腦之道

TAG:養生 |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