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遇見「名家散文典藏」,一場美麗的邂逅

遇見

濮存昕遇見【老舍】

董卿遇見濮存昕

遇見董卿,才明白什麼叫氣質如蘭。

2017年春節期間,主持了十三年央視春晚的董卿因「口紅」登上熱搜。隨後,她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刷屏朋友圈,讓觀眾領略了她「以詩詞為心」的文化氣質。

《中國詩詞大會》剛剛落下帷幕,才女董卿又為我們帶來了一場文學的盛宴——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朗讀者》是董卿20多年電視經驗的一次全情綻放,她不僅擔綱節目的主持工作,還首次擔當製作人。

今天你朗讀了嗎?朗讀是學生時代的事嗎?或者只屬於小部分人,比如主持人、朗誦家。董卿說,朗讀屬於每一個人,將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關注的文字完美結合,就是她的《朗讀者》。

《朗讀者》於2月18日首播,首期節目以「遇見」為主題,朗讀者有知名演員濮存昕、企業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96歲高齡的翻譯家許淵沖,還有從四川成都鮮花山谷里走來的普通夫婦等。一個個有故事的人通過聲音傳達文字,通過文字傳達情感。

首位朗讀者濮存昕深情朗讀老舍先生的散文名篇《宗月大師》,感恩生命中遇到的貴人榮國威大夫。榮大夫之於濮存昕就像宗月大師之於老舍。沒有榮大夫的救治,濮存昕也許一輩子被喊「濮瘸子」。沒有宗月大師的資助,老舍也許一輩子也不會入學讀書。

濮存昕手執的這本書,正是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名家散文典藏」書系之《可喜的寂寞——老舍散文》。央視《朗讀者》遇見浙江文藝出版社「名家散文典藏」,是一場美麗的邂逅。濮存昕的朗讀,契合了老舍先生的文字,情感飽滿,娓娓道來,平靜如水,卻讓人心起波瀾。浙江文藝出版社對讀者的情感也是如此,越是平淡越是深刻,感恩相伴,誠心相隨!

-濮存昕深情朗讀《宗月大師》,感恩生命中的貴人-

濮存昕手捧浙版《老舍散文》

圖片回顧

原文鏈接

zongyuedashi.?~?..?宗月大師老舍

在我小的時候,我因家貧而身體很弱。我九歲才入學。因家貧體弱,母親有時候想教我去上學,又怕我受人家的欺侮,更因交不上學費,所以一直到九歲我還不識一個字。說不定,我會一輩子也得不到讀書的機會。

因為母親雖然知道讀書的重要,可是每月間三四吊錢的學費,實在讓她為難。母親是最喜臉面的人。她遲疑不決,光陰又不等待著任何人,荒來荒去,我也許就長到十多歲了。一個十多歲的貧而不識字的孩子,很自然的去作個小買賣——弄個小筐,賣些花生、煮豌豆,或櫻桃什麼的。要不然就是去學徒。母親很愛我,但是假若我能去作學徒,或提籃沿街賣櫻桃而每天賺幾百錢,她或者就不會堅決的反對。窮困比愛心更有力量。

有一天劉大叔偶然的來了。我說「偶然的」,因為他不常來看我們。他是個極富的人,儘管他心中並無貧富之別,可是他的財富使他終日不得閑,幾乎沒有工夫來看窮朋友。一進門,他看見了我。「孩子幾歲了?上學沒有?」他問我的母親。

他的聲音是那麼洪亮,他的衣服是那麼華麗,他的眼是那麼亮,他的臉和手是那麼白嫩肥胖,使我感到我大概是犯了什麼罪。我們的小屋,破桌凳,土炕,幾乎禁不住他的聲音的震動。等我母親回答完,劉大叔馬上決定:「明天早上我來,帶他上學,學錢、書籍,大姐你都不必管!」我的心跳起多高,誰知道上學是怎麼一回事呢!第二天,我像一條不體面的小狗似的,隨著這位闊人去入學。學校是一家改良私塾,在離我的家有半里多地的一座道士廟裡。廟不甚大,而充滿了各種氣味:一進山門先有一股大煙味,緊跟著便是糖精味(有一家熬製糖球糖塊的作坊),再往裡,是廁所味,與別的臭味。

學校是在大殿里。大殿兩旁的小屋住著道士,和道士的家眷。大殿里很黑、很冷。神像都用黃布擋著,供桌上擺著孔聖人的牌位。學生都面朝西坐著,一共有三十來人。西牆上有一塊黑板——這是「改良」私塾。老師姓李,一位極死板而極有愛心的中年人。劉大叔和李老師「嚷」了一頓,而後教我拜聖人及老師。老師給了我一本《地球韻言》和一本《三字經》。我於是就變成了學生。

自從作了學生以後,我時常的到劉大叔的家中去。他的宅子有兩個大院子,院中幾十間房屋都是出廊的。院後,還有一座相當大的花園。宅子的左右前後全是他的房屋,若是把那些房子齊齊的排起來,可以佔半條大街。此外,他還有幾處鋪店。每逢我去,他必招呼我吃飯,或給我一些我沒有看見過的點心。他絕不以我為一個苦孩子而冷淡我,他是闊大爺,但是他不以富傲人。在我由私塾轉入公立學校去的時候,劉大叔又來幫忙。這時候,他的財產已大半出了手。他是闊大爺,他只懂得花錢,而不知道計算。人們吃他,他甘心教他們吃;人們騙他,他付之一笑。他的財產有一部分是賣掉的,也有一部分是被人騙了去的。他不管;他的笑聲照舊是洪亮的。到我在中學畢業的時候,他已一貧如洗,什麼財產也沒有了,只剩了那個後花園。不過,在這個時候,假若他肯用用心思,去調整他的產業,他還能有辦法教自己豐衣足食,因為他的好多財產是被人家騙了去的。可是,他不肯去請律師。貧與富在他心中是完全一樣的。假若在這時候,他要是不再隨便花錢,他至少可以保住那座花園,和城外的地產。可是,他好善。儘管他自己的兒女受著饑寒,儘管他自己受盡折磨,他還是去辦貧兒學校,粥廠,等等慈善事業。他忘了自己。

就是在這個時候,我和他過往的最密。他辦貧兒學校,我去作義務教師。他施捨糧米,我去幫忙調查及散放。在我的心裡,我很明白:放糧放錢不過只是延長貧民的受苦難的日期,而不足以阻攔住死亡。但是,看劉大叔那麼熱心,那麼真誠,我就顧不得和他辯論,而只好也出點力了。即使我和他辯論,我也不會得勝,人情是往往能戰敗理智的。

在我出國以前,劉大叔的兒子死了。而後,他的花園也出了手。他入廟為僧,夫人和小姐入庵為尼。由他的性格來說,他似乎勢必走入避世學禪的一途。但是由他的生活習慣上來說,大家總以為他不過能念念經,布施布施僧道而已,而絕對不會受戒出家。他居然出了家。

在以前,他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他也嫖也賭。現在,他每日一餐,入秋還穿著件夏佈道袍。這樣苦修,他的臉上還是紅紅的,笑聲還是洪亮的。對佛學,他有多麼深的認識,我不敢說。我卻真知道他是個好和尚,他知道一點便去作一點,能作一點便作一點。他的學問也許不高,但是他所知道的都能見諸實行。

出家以後,他不久就作了一座大寺的方丈。可是沒有好久就被驅除出來。他是要作真和尚,所以他不惜變賣廟產去救濟苦人。廟裡不要這種方丈。一般的說,方丈的責任是要擴充廟產,而不是救苦救難的。離開大寺,他到一座沒有任何產業的廟裡作方丈。他自己既沒有錢,他還須天天為僧眾們找到齋吃。同時,他還舉辦粥廠等等慈善事業。

他窮,他忙,他每日只進一頓簡單的素餐,可是他的笑聲還是那麼洪亮。他的廟裡不應佛事,趕到有人來請,他便領著僧眾給人家去唪真經,不要報酬。他整天不在廟裡,但是他並沒忘了修持;他持戒越來越嚴,對經義也深有所獲。他白天在各處籌錢辦事,晚間在小室里作工夫。誰見到這位破和尚也不曾想到他曾是個在金子里長起來的闊大爺。

去年,有一天他正給一位圓寂了的和尚念經,他忽然閉上了眼,就坐化了。火葬後,人們在他的身上發現許多舍利。沒有他,我也許一輩子也不會入學讀書。沒有他,我也許永遠想不起幫助別人有什麼樂趣與意義。他是不是真的成了佛?我不知道。但是,我的確相信他的居心與言行是與佛相近似的。我在精神上物質上都受過他的好處,現在我的確願意他真的成了佛,並且盼望他以佛心引領我向善,正像在三十五年前,他拉著我去入私塾那樣!他是宗月大師。

名家散文典藏

除了《老舍散文》,還有50本名家散文

51種美麗人生 期待與你相遇

名家散文典藏系列 第一輯

希望——魯迅散文

春底林野——許地山散文

勞者自歌——豐子愷散文

匆匆——朱自清散文

水樣的春愁——郁達夫散文

可喜的寂寞——老舍散文

往事——冰心散文

重抵桃源——沈從文散文

學問與趣味——梁實秋散文

懷念蕭珊——巴金散文

天雨曼陀羅——季羨林散文

隨遇而安——汪曾祺散文

凡·高的向日葵——余光中散文

念你們的名字——張曉風散文

靈魂的巢——馮驥才散文

忍受快樂——畢淑敏散文

丑石——平凹散文

紀念——葉兆言散文

露天電影——蘇童散文

年畫與蟋蟀——遲子建散文

名家散文典藏系列 第二輯

新生活——胡適散文

牽牛花——葉聖陶散文

沙灘上的腳跡——茅盾散文

翡冷翠山居閑話——徐志摩散文

陶然亭的雪——俞平伯散文

天真與經驗——梁遇春散文

臨淵而不羨魚——張中行散文

戲外看戲——柯靈散文

又是春天——蕭紅散文

粽子里的鄉愁——琦君散文

雲在青天——宗璞散文

難得明白——王蒙散文

曇花的哲學——尤今散文

城中天籟——趙麗宏散文

閑聊——方方散文

名家散文典藏系列 第三輯

采蒲台的葦——孫犁散文

外婆的旱煙管——蘇青散文

英子的鄉愁——林海音散文

人之於味——陸文夫散文

無花果——肖復興散文

花兒與少年——梁曉聲散文

想念地壇——史鐵生散文

木刻猴子——林文義散文

白銀的水罐——鮑爾吉·原野散文

生命中的瑣碎時光——吳淡如散文

名家散文典藏系列 第四輯

打一把人生的鑰匙——劉墉散文

等花落下來——王旭烽散文

撿麥穗——張潔散文

繁華的荒涼——張賢亮散文

一個平常的故事——何其芳散文

我是一隻草螢——梅娘散文

推薦閱讀:

《朗讀者》餘溫未減,再賞董卿精彩合輯
《朗讀者》第一季收官 240篇「10萬+」熱度不止在熒屏
做生命的 朗讀者
世上最棒的輔導,就是父母成為孩子的朗讀者
誰是朗讀者,為誰而朗讀?

TAG:名家 | 美麗 | 散文 | 遇見 | 朗讀 | 讀者 | 邂逅 | 朗讀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