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東:終結「政治課」,重啟「公民課」(《中國改革》2009年5月)

終結「政治課」,重啟「公民課」丁東【該文章閱讀量:300次】【字型大小:大中小】公民教育關係到教育的終極目標。《規劃綱要》有一個重大缺陷,就是對公民教育的忽視。這關係到教育的終極目標。教育的終極目標不是培養「接班人」,不是培養「螺絲釘」,而是要培養合格的公民。在中國, 公民教育其實已經有一個世紀的歷史。它與中國的新學制度相伴隨, 是西方文明傳入近代中國的產物。1913年,上海群益書社完整翻譯出版了《美國公民學》,這是美國公民的必讀書。西方文化在初入中國的時候,中國知識界最先看到了它的生機。「公民課本」的出現,可以說是中國知識界認同人類普世價值的表現。在民國時代的學校制度中,公民教育是成體系的。我們看當時商務和中華書局出版的公民教材,從小學到大學是很完整的。同樣的內容,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有不同的側重和理解。後來國民黨加進三民主義的「黨義」,但關於公民的權利和責任,大體沒有發生變化,而且,教員們也有諸多自覺抵制「黨義」的行動。也就是說,在民國的公民教育體系中, 主流是純正的, 不是「黨義」至上。對政府的認識,當時主要講的就是「政府之弊端及險象」,對政府之弊端保持警惕,這是公民教育的應有之義。1 9 4 9 年以後, 公民教育從課程體系中退出,代替它的是政治教育。「公民」和「政治」相關,卻不是相同的概念。從「公民課」到「政治課」也不是一個簡單的名詞轉換。公民意識,主要強調的是個人與國家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上世紀9 0 年代以來, 一些有識之士再提公民教育。有學者編出了系統的教材,比如,楊東平主編的《新公民讀本》,已出版的小學四冊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在公民道德方面,有仁愛、寬容、感恩、友誼、尚禮、誠信、責任、尊嚴、合作等主題;在公民價值觀方面,包括自由、平等、人權、民主、法治、正義、和平、愛國、追求真理、與自然和諧共處等主題;在公民知識方面,包括國家與政府、民主政治、政黨制度、司法公正、社會公共生活、公民的權利與責任等主題;在公民參與技能方面,包括與人溝通、演講、討論、組織活動、參與選舉、處理糾紛、維護權益、向責任部門或媒體反映問題和提出建議等主題。應當說,公民教育的框架,得到了全面的體現。像「政府的職責」、「政府為什麼要收稅」,「新聞輿論的力量」、「維護公正」、「走近民主」,都是很重大的主題,但課本通過孩子容易理解的小故事,做出通俗活潑的講解,並且配了生動有趣的插圖,讓人耳目一新。夏中義主編的《大學人文讀本》,大體上也包括了這些內容。只是那套書沒有明確地打出公民教育的旗幟,有其實,無其名。李慎之生前看到這套書,認為是他所見到的最好的公民讀本。十七大報告已經提到「 加強公民意識教育」,但實際操作仍然障礙重重。傳統的政治課還是剛性的,公民課仍然沒有提上日程。現在提出構建和諧社會。我認為,只有公民社會才是真正的和諧社會。終結政治課,啟動公民課,讓公民教育進入大中小學的課堂,走向公民社會才有堅實的基礎。來源:《中國改革》2009年5月來源日期: 本站發布時間:2009-4-28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47595
推薦閱讀:

美國上將問中國到底有多少核彈?
中國和梵蒂岡即將建交,台灣邦交國很快就將再少一個!
中國畫歷來講究對筆墨的重視
中國名家詩詞書法-----愛雅閣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的舞蹈時代 經典古典舞——春江花月夜、絲路花雨

TAG:中國 | 政治 | 改革 | 公民 | 政治課 | 重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