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台灣眷村:一個時代的流離

鳳凰私享會 | 鳳凰衛視官網編輯部 出品

鳳凰衛視《皇牌大放送》

1949年前後,約有120萬軍民遷到台灣,為了安置軍眷,開始有了眷村的設置。一般而言,眷村可以有兩種解釋:狹義地說,眷村是指「國防部」列管眷村,主要居住者是軍人及其眷屬;廣義地說,眷村可以泛指一般以「外省人」為主的各種居住型態,包括公教宿舍、義胞小區、民代小區,或是一些自發形成的人群聚落。

國民黨軍隊敗退台灣

但我們只能將眷村視為1949年移民人潮的部份縮影,不能將眷村等同全體移民的處境與遭遇。相較當初遷台的五六十萬軍人,實際入住眷村的軍人(不含眷屬)約有十萬人,其它部分低階官兵則必須「自謀生活」(指未領退休金或終身俸者),這些人數約有八萬人,他們或是終老「榮民之家」或是寄身違章建築。

然而,不論是1984年犯下台灣第一起銀行持槍搶案的李師科,或是1997年因為抗拒遷離十四十五號公園而上吊自殺(因此強烈衝擊陳水扁連任台北市長選情)的翟所祥,他們的故事必須另外為文探討。具體言之,眷村不能與外省人划上等號,它是一種「外省人」的次文化,而且是「能見度」很高的次文化。我們可以透過眷村了解「外省人」,但不應將「外省人」簡化為眷村。

根據「國防部」認定,眷村主要有四種類型:分別是由「政府」興建分配者、婦聯會募款捐建者、「政府」提供土地由眷戶自費興建者、其它經主管機關認定者(如日遺房舍、廠房)。配住眷村主要是透過「居住證」,住戶可以取得入住權利,但無法持有建築物與土地權狀。

受限當時「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政治氛圍,眷村基本上是一種臨時過渡的居住型態,不僅施工簡陋,土地也多是暫時借用,土地所有人相當複雜。除「國防部」各單位之外,借用對象還包括「政府」各部會、「國營」企業、銀行、「地方政府」、民間地主等。日久之後,容易出現土地產權糾紛,新竹市南精忠新村即為一例,紛爭之一是因為當時約定的土地租用期限是「到反攻大陸為止」。

從竹籬笆到高樓大廈

眷村狹小、擁擠的居住環境

眷村第二代指的是四、五十年代出生在台灣的眷村孩子們,除了外省的的血統之外,也有和本省的聯姻,總之對於眷村第二代來說,「國家」的概念對於他們的意義不如第一代來的強烈。沒有顛簸遷徙的離鄉背井經驗,在一個大村落里呱呱落地的他們,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在眷村生活的種種片段與一切點滴,相對於下課後必須幫忙務農的本省子弟,眷村的孩子們由於父母多半是在倉促中撤離來台,沒有祖輩的東西可以繼承,也不如一般農家有田地可以耕種,因此除了在眷村的新天地中玩耍之外,年級稍大的他們變得有很多時間可以自我安排。於是乎,有的孩子用這些時間來玩鬧,而有的孩子則用這些時間來認真讀書,這樣,就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情況,兩極化的未來。

五六十年代,教育剛剛在台灣普及,在當時上大學還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更不用說好的大學,只要能夠上榜都值得全村人放鞭炮慶祝一番。然而,眷村裡的概念通常還是如舊中國那般:「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成績成了出人頭地的唯一標準,所以眷村裡的孩子們通常被賦予比較高的期待。眷村出身的名人數不勝數,很多都是台灣或不可缺的中堅分子,這些在後文我們會專門提及。

當然,對於讀書比較差的孩子們,並不是自製比較差,而是天生遺傳到軍人那種團結奮鬥,眾志成城的信念,所以他們在崇尚行俠仗義的心態下,以村為單位或幾個人為中心組成小團體,通常會向其他村落或者村外的本省人團體宣戰。但絕不把外面的是非帶進村裡是他們的傳統,這種感覺類似中國古代的門派或者幫會,而現在,這樣的幫派絕大多數已經解散。

眷村一角

就建築形式而言,第一期軍民克難完成的眷村主要是以木材、竹籬、石灰、瓦片完成,俗稱竹籬笆眷村,多為魚骨排列的連棟式平房,也有部分眷村是由日軍廠房、軍營改建而來(如鄧麗君小時候住過的蘆洲新村)。第二期開始,眷村逐漸脫離「竹籬笆」形式,代之以磚造平房,主要是由蔣宋美齡出面向各界募款捐建而來,這也是一般老舊眷村的主要形式,房舍空間大小不一,主要依據官階分配,小的可能只有5—7坪(1坪約等於1.818米×1.818米),大的則有15—20坪左右。後來由於人口增加,空間不敷使用,許多住戶自行「利用空間」擴建,因此出現許多「二樓」、「邊間」或是前後加蓋的「廚房」和「浴室」,也算是此一時期的眷村建築特色。

第三期之後,眷村開始改建公寓,樓層逐漸攀高,軍方也與當局合作,將眷村改建為住宅使用。第四期開始,為了增加土地使用效率,高樓層化與私有化方向更加明確。2002年,隨著「眷村自治組織」的裁撤,改建基地及其房舍不再具有列管眷村的身份。

八百眷村十萬眷戶

全台灣的「國防部」列管眷村約有886個(近十萬眷戶),其中陸軍眷村最多(301個),其次是空軍眷村、聯勤眷村和海軍眷村。全台戶數最多的眷村是台南市精忠三村,高達1333戶約有5000人,桃園龜山的陸光一村也有1000戶左右。以地區來看,台北市眷村數量(175個)最多,其次是台北縣、台中市、桃園縣、高雄縣、高雄市。

整體而言,眷村主要集中在台灣北、中、南部的都會區域。以北部而言,台北地區中小型眷村主要集中在台北市區、永和、中和、板橋等地,60年代之後,眷村位置的選擇開始反映土地價格和都市計劃的考慮,300戶以上的大型眷村逐步向台北郊區展開,如五股、土城、桃園等地。回顧超過半個世紀以來,眷村的發展軌跡與興建次序,正可印證台灣地區城鄉發展與建築形式之間的一種共時轉換關係。

眷村出生的青年

眷村人口組成多樣,各個省份的人可能都有,南腔北調的口音,搭配不同地方的飲食口味,有些大型眷村就活像是個中國的小小縮影。目前眷村住戶多以第一代來台移民為主,由於原有空間過於狹小,許多第二代和第三代為了求學、就業或是結婚,已經陸續搬出。1949年移民以軍人為主,性別比例男多於女,在省籍通婚下,眷村常見「外省先生+本省太太」的婚配組合。由於男女雙方在語言與生活習慣上多有不同,出現不少有趣的生活故事,每每成為影視戲劇、文學創作的探討主題。不過,省籍通婚主要常見於陸軍眷村,空軍海軍因為有交通優勢,當初攜眷來台比例較高,村內通婚情形較不普遍。

此外,一般認為,住在眷村的都是外省人,其實不然。只要是軍人,都有資格申請入住眷村。隨著台籍職業軍人的增加,眷村的台籍住戶也不少,台北泰山的干城三村就是以台籍軍眷為主(超過90%)。

老街坊情深意重

眷村村民一起吃晚飯

雖然來自不同省份,眷村卻讓住戶發展出一種休戚與共的生活經驗,物質條件不佳,彼此之間反倒建立起相互扶持的濃厚情感,整個眷村就像是一個大家庭。不僅大人之間守望相助,小孩之間也常稱兄道弟,「沒有親戚確有很多鄰居、一起祭祖卻無墳可上」正是眷村生活的一種寫照。回想那一個物質匱乏的年代,眷村代表的正是一種同舟共濟、廢物利用的克難精神,也是許多人憶起眷村生活時最難忘的感受與感動。

眷村是藍黨鐵票倉

由於生活空間具完整性、村民內聚力強,加上自治會的准軍事化管理方式,眷村的選舉票源可說是集中又穩定,每每成為各項選舉活動的重要動員單位,因此有人稱之為「鐵票部隊」。歷年來,只要是上級指示的規劃人選,幾乎就是篤定當選。不過多年來,歷經本土化的洗禮,村民自主性已經比以前提高不少,加上國民黨出現分裂,除了國民黨候選人之外,新黨、親民黨也提供了更多的政治選擇(仍以泛藍為主),「鐵票生鏽」之說也日漸普遍。

眷村村名多能反映時代氛圍,也是一大特色。總計800多個眷村中,共有九個「建國新村」、六個「中興新村」、六個「成功新村」、五個「光華新村」、四個「光復新村」,以「忠勇」、「忠貞」命名的眷村也不少。有些眷村則是以國民黨將士名命名,如台南市崇誨新村(抗日名將沈崇誨)、志開新村(空軍抗日英雄周志開)。蔣宋美齡募款籌建的眷村多以「慈光」、「慈恩」、「慈暉」命名,也有為了紀念捐款單位而命名,如果貿新村是為了紀念青果貿易協會,貿商二村是為了感念進出口貿易協會,僑愛新村則是為了感念捐款建屋的菲律賓華僑。

食在眷村

眷村是一種自給自足的小區,生活福利由軍方統一供應,包括食衣住行娛樂等。多數眷村會有定期的露天電影放映,還設有牛奶供應站、技藝訓練班、福利社、診療所、託兒所等。除了水電半價優惠之外,每戶尚可根據人口數量配給「糧票」,領取固定的米、面、油、鹽等必須品。每月軍車定期來往眷村運送發放補給品時,家家戶戶排隊領取的場面相當壯觀。

建築的特色,環境的窮苦,也讓眷村居民感情融洽,以前眷村的居民,生活窮苦,所以都特別珍惜食物,而食物鹵過以後,可以保存較久,所以滷菜算是有名的眷村菜之一。

眷村牛肉麵

眷村裡的小餐館的廚師們如有機會到外面的餐館用餐,吃到較好的菜肴,就會細心觀察菜的材料以及研究烹飪的方法,並嘗試與本身的產品結合及改良,所以眷村菜已經跟當初大陸北方的麵食差異很大,以前眷村因為每戶人家都住得很近,所以大家感情都很好,也常常去鄰居家吃飯,大家互相提供自己獨門的拿手菜肴,切磋廚藝,推出有特色的菜給鄰居吃,是很常見的事,所以眷村的菜色就是經過不斷的討論研究而推陳出新。

眷村還有另外一道傳統美食,眷村牛肉麵。其實台灣人本來不吃牛肉,因為對他們來說,牛是耕田的夥伴。台灣有專門的牛的療養院,一些農民退休不種田了之後,會把牛送療養院終老。台灣也沒有面,台灣的麵食就是從49年開始的。49年以前,台灣的麵食僅限於喜餅月餅之類的節慶類麵食,因為台灣不生產小麥,麵粉從外面運過來要渡過台灣海峽,那是非常奢侈的,所以台灣人不會用這麼貴的食材拿來做麵條。

但49年以後,大量大陸人來到台灣定居,此時正在接受美國援助的台灣獲得了美國大量的滯銷麵粉,沒想到,這正好解決了思鄉的飲食文化。從此,台灣的牛肉麵到處都是,就連最偏僻的鄉鎮都可以找的到牛肉麵的身影,而這,就是眷村對台灣的影響力。

眷村附近常會出現一些小型市集,成為眷村住戶與村外居民相互交流的場所。市集除了菜市場,也有一些具有眷村特色的小吃店,主要以麵食為主。桃園平鎮忠貞新村主要由雲南老兵組成,附近就有許多滇緬小吃,如米干、米線等,台北市信義公民會館附近的南村小吃(俗稱「小凱悅」)也是許多人回味眷村美食的好去處。隨著來台移民的落地生根與開枝散葉,原本強調克難簡單、物盡其用的眷村食物如今已然成為台灣飲食文化的一大特色。

眷村的命運與未來

如前所述,眷村的過渡屬性與營建方式註定必須面臨拆除改建的命運。住戶自行加蓋的做法不僅衍生環境髒亂,也有危及公共安全之虞,加上巷弄狹小並缺乏消防設備,一旦發生火警,每每造成重大傷亡。眷村居住質量與環境安全已經成為小區隱憂,為了更新老舊房舍和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國防部」於80年代開始推動老舊眷村的改建工作。

對於當局而言,眷村改建意味著一種更有效率的土地使用方式,這是社會發展和人口變遷表現在都市空間規劃的必然走向;對於台灣社會而言,早期威權體制之下,眷村曾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生活空間,卻也賦予外界一種神秘封閉的面紗;如今,眷村改建代表一個舊有封閉系統的開放,具有促進社會交流、理解文化差異的正面意義。

眷村改建

可是對於眷村住戶而言,眷村改建則意謂著居住環境與人際關係的重大改變。原有眷村配住人口多屬同一服務單位,村民同構型高,上班是同事,下班是鄰居,整個眷村就像是一個大家庭。改建住宅後的房舍分配則是由抽籤決定,參加抽籤的人還有一般的平民,眷村原有的人際網路和小區生態因而分散瓦解,殊為可惜。

《寶島一村》話劇

近年來,台灣眷村越來越成為一個文化符號,為了留住特殊年代尋常百姓的喜怒哀樂、生死歌哭,再現眷村記憶,為數眾多關於眷村的文藝作品被人們所關注,同時也讓遠在大陸的我們了解了這個由遠離故土的同胞們所創建的地方。如《再見,忠貞二村》、電視劇《光陰的故事》、《閃亮的日子》和舞台劇《寶島一村》等等。

由王偉忠和賴聲川創作的舞台劇《寶島一村》,講的便是當年隨國民黨來台軍人在眷村的故事。長達3個半小時的舞台劇,述說了那個大時代下特有的悲喜哀樂。從領門牌開始到眷村改建,從無奈飄零到落地生根,從1949年到1988年,3個眷村家庭,50年的陳年往事,讓台下的觀眾看得唏噓不已。

推薦閱讀:

台灣版《原來是美男》主演是誰?
張鐵志:從台灣民主看民主
台灣!台灣!
整肅婦聯會,是正義還是土匪?
楞嚴經(第61集 文字/mp3)凈空法師講於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TAG:台灣 | 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