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向世界貢獻東方文化思想(五)
作者:水文化研究學者 王堅
自然規律是什麼?有一個東西混然天際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世間萬事萬物聽不到它的聲音,也看不見它的形體,寂靜而空虛,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獨立長存,永不停息、循環運行而永不衰竭。作為萬事萬物的根本,故具名稱其為「道」,它廣大無邊無界,無形無象,無視無聞,卻又無處不在,無所不能,而運行不息;運行不息而伸展遙遠,伸展遙遠而又返回本原,周而復始。自然規律世界裡「道大、天大、地大、人大」。「道」就是自然規律,自然規律就是「道」。
自然規律「道」是第一位的,它渾樸、圓滿、和諧,循環往複運行不止,就是這樣一個「混沌」狀態乃事物得以產生的最基本、最根源的地方。自然規律「道」,無聲無形,無影無蹤,先天地而存在,是天地自然之「根」,也是產生天地萬物之「母」;自然規律「道」又是一個物質性的絕對整體,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永遠存在,現實世界的一切都是相對它而存在,而唯有「道」是獨一無二的,是「獨立而不改」的。「道在物先,物在道中」(老子語)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老子語)人受制於地,地受制於天,天受制於自然規律,自然規律受制於其本身。道法自然,「自然」即是自然而然的自然,無狀之狀的自然;道法自然,即「道」效法或遵循自然,也就是說萬事萬物的運行法則都是遵守自然規律的。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純任職自然。
「叢林法則」弱肉強食,過程是殘酷的,殘酷的後面便是競爭,競爭推動著循環運動。你死我活的競爭結果,不是單單顯示弱者死了,強者活了那麼個普通結果,而是弱者與強者達到了一個生存的生態平衡狀態。因為,他們只能這樣平衡地生存、繁衍下去。如果強者將弱者殺光,那麼,強者也會因為再也沒有可食之物而滅亡;如果沒有強者的制約,弱者繁殖過多,也會因為沒有食物而滅亡。這就是「天道」規律所在,每一種生物都有其供養者和制約者,它僅只是生物鏈上的一環,既食用他人,又被他人食用。大自然的規律,規定一切事物向它們應該發展的方向發展,否則,就以滅亡其種群的懲罰,來予以修正。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本能地接受「天道」的支配。因為,不接受「天道」支配的事物,就意味著其必然滅亡。「天道」無心無言,不怒自威。她只是讓選擇順從「天道」的事物生存;不順從「天道」的事物,必然的不可能持久生存下去。這就是「天道」的力量。
天地宇宙是一個大系統,人類是天地宇宙中一個小的分支系統。大「道」自然規律,對應的是自然之道。人類也應該有人類社會的大「道」,我們不妨稱其為人類的倫理道理價值觀體系-人倫綱常,對應的是人道。天有天道,人有人道,天道先於人道;天道與人道之間互通互聯,天道統領、規範著人道,而人道則在人間社會反映、體現天道。「道」是對自然欲求的順應,誰順應了這種自然欲求,誰就會與外界和諧相處;誰違背了這種自然欲求,誰就會同外界產生抵觸、矛盾和衝突。
人類社會的言行舉止,行為模式,倫理道德,價值觀世界觀,法津條文,習俗風紀等,皆應循「天道」而設而行。任何一個社會形態里,都有其不同形式的道德與法制以規範、框定人們的行為,是不允許個人超越人類社會的道德與法制底線。否則,社會就要對其實行戒律和懲罰的。這就是「人道」,「人道」有心有言,主動順應自然為之。「天道」是一種自然,而「人道」就是一種智慧,順應大自然規律的大智慧。
天地宇宙中,自然規律「道」隱性,看不見、摸不到、觸碰不了,來無蹤去無影,捉摸不定。面對這種狀況,尋常百姓又能如何去真切感受、體悟自然規律「道」?這確實是一個大問題。中國古代哲學聖賢老子講:「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不與世人一般見識、不與世人爭一時之長短,至柔氣質卻能容天下的胸襟和胸懷。因此,水相近於「道」,幾乎可以被視作自然規律的化身和代言者。「道」自然規律隱性,而「水」是顯性的。自然規律,因隱性不易被人認知和體會;而水卻因顯性的特點,相對容易被大眾感知和掌握。正因如此緣故,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自然規律「道」是可以由「水」代表的,「水」就是自然規律「道」,兩者幾乎是相通相連的。而且,「水」和自然規律「道」一樣,獨立於生物鏈之外,又高於生物鏈之上,是萬事萬物之源頭。中華民族信仰自然規律「道」,也就自然而然地崇拜「水」,敬仰「水」。
生活、生產實踐中,中華民族的生存方式與水之間更是具有天然的密不可分關係。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這片大地,是一個以農為本的古老國度,而水是農業,特別是種植稻穀的命脈所在。中國作為以農業立國的國家,社會的安定、政治的穩定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農業的豐歉;而農業收成的好壞,從根本上說主要取決於是否江河馴服、風調雨順。由此,水便通過農業生產這個中介,與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國家政治牢牢地串在一起。
水崇拜,作為一種根植於農業社會生活土壤中的自然宗教,在中國已延續了數千年,影響所涉及政治、經濟、哲學、藝術、宗教、民俗等各個領域。農耕時代,除了太陽和大地之外,水成為了人類生存與發展最為重要的因素和最強大的自然力量。中華民族的先民,一方面依賴著江河湖泊,享受著其給予人類的各種恩惠「稻穀蔬果」;同時也承受著江河暴虐、洪水泛濫的種種苦難,危險與機會並存、同在,陰陽同體。
中國人既祈求上天恩賜,年年風調雨順、順風順水,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又同時不懼危難困苦治理水患。歷代傳揚不衰的,有「大禹治水」,降伏水患造福世人;戰國末期蜀國的郡守李冰率眾修築了蓋世無雙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惠澤川西人民等。在如此「甚哉,水之為利害」(《史記·河渠書》)的情結影響下,中國人無不對與自己生存息息相關的「水」產生敬畏、崇拜之情。
讀懂了水,便是可以通曉、破解自然大「道」,知曉世間人「道」曲直對錯的。在中國人的語境之下,水是物質世界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水是「萬物之本原,諸生之宗室也」(《管子·水地篇》),即中國人把水看成是世界萬物構成的惟一元素。水之所以被當作萬物的始源、創世的聖物。「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學說中,水則被列為五行之首,可見中國人對水的崇拜和敬重。(第五章完,全文待續)
推薦閱讀:
※怎樣才能擁有像張國榮和唐鶴德那樣的驚世愛戀?
※影響中國500年的王陽明心學,你知道幾成他的思想?
※牛是怎麼死的?(看懂了思想至少成熟10年)
※論語的主要思想
※陳光連:荀子漸化思想與莊子、禪宗之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