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不一樣的人生》,重尋一顆寧靜的心

來源:心靈咖啡網編撰  發布時間:2012-10-13 12:34:25  編輯:PSYCOFE-NaNa

關鍵字: 不一樣的人生潛意識喚醒療愈

心理引言:如果你正在與每日煩惱鬥爭,那麼請翻開這本書,本書將激發你心靈深處的天分,它將會讓你對寧靜有一個全新而真實的理解,並成為你找到人生真實意義的開端。 ——心靈咖啡網

書名:《不一樣的人生》

作者:(美)約書亞·羅斯·李普曼 著,阮崇曉 譯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年03月01日

內容簡介:本書的出發點不是要傳輸給你信息或試圖讓你信服什麼,也不是要開發你的思維,讓你去分析,評論,贊同或是反對。本書將帶你進入到蘊含在你自己內心深處的那種寧靜--最容易呈現也是最容易得到那片的寧靜。

心理學看點:潛意識 喚醒 療愈

心靈咖啡推薦理由:基於對人類的關懷和同情,該書的作者,偉大的心靈導師李普曼不遺餘力地投身到拯救心靈的工作中,多年的牧師生涯使他對人心和人性洞如觀火。本書中,他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與數千年傳承下來的宗教精神和傳統智慧巧妙地結合起來,力圖幫助現代人擺脫心靈世界中的種種困惑,克服人性的弱點,實現完美人生。

精彩書摘:

首先要學會正確地愛自己


我們常常被教導著:「要像愛自己一樣愛你的鄰人。」如果將這句話做出這樣的解釋也許更恰當:「首先應該學會正確地愛自己,這樣才會愛你的鄰人。」

每個人都對他人富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宗教對這一點有著極為精闢的、深刻的認識。但是,當論及人們對自己的責任,宗教的看法卻顯得極為地幼稚。這真是一個極大的諷刺!宗教總在引導人們:人們如何對待他人,如何與他人相處。這是應該加以引導的,但人天生就應該知道如何對待自己。這是宗教和倫理學極為荒謬的部分。

事實上,人們應該懂得,殘忍無情地對待他人是極其不道德的行為;同樣的道理,自暴自棄的悲劇性做法,也同樣是極其不道德的行為。

愛與恨,通常看來似乎是針對他人,但很多時候也是針對自己。我們隊自己的態度與對別人的態度對比起來,其複雜程度常常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是現代心理學的重大發現。我們常常被教導:「要像愛自己一樣愛你的鄰人。」如果將這句話做出這樣的解釋也許更恰當:「首先應該學會正確地愛自己,這樣才會愛你的鄰人。」

愛自己並不是一種自私

有一位上流上會的貴婦人給一個著名的社會工作者寫信,說是她想加入到社工義務中,一道救助紐約的貧困孩子。這位貴婦人在信中佔了很大的篇幅來談自己身上的許多不足之處,最後她說,也許只有熱情洋溢地投入到慈善事業中去,才可以彌補自己的過失。讀完了她的來信,那位社會工作者給她作了一個簡單的答覆:「你的缺點也不同尋常,甚至顯得偉大。你可以自由地去看望和慰問這些孩子們,不過考慮你自身的情緒也許會給孩子們帶來不利的影響。我建議你首先要學會更愛你自己,免得你的關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聽到這種觀點之後,道德學家和宗教領域的許多權威專家也許會勃然大怒:「要人們去更加愛自己?這是在宣揚極端自私的道德觀念,這是非常危險的。人們對自己已經愛得夠多的了,英國告訴他們,愛自己是邪惡的,應該加以克制。人們應該忘記自我,無私奉獻。」

對利己行為加以譴責,同時高度宣揚無私奉獻,這是宗教的傳統態度。誠然,宗教提出的到的目標是非常寶貴的,但它對人類本性的理解卻存在著偏見。我們天生就會愛自己嗎?事實上並非如此。人類也許想對自己好一點,但在朝著這個目標努力的過程中卻容易誤入歧途,變得非常地不理智。我們隊自己的態度與對他人的態度相比,常常更苛刻,更狂熱,更具有報復性。自殺、自殘、酗酒、吸毒、性放縱,這些都是可悲的例證,不過後面三種自我墮落行為常常更微妙,更難以覺察出來。

並非只有弱者和精神病患者才有這種自我憎恨的行為。美國傑出的隨筆作家約翰?查普曼就強烈地憎惡自己,這種感覺使他深感苦惱。在與一個不速之客爭吵後,他將手伸進了火中。結果,手被嚴重燒傷,最後只好切除。荷蘭著名畫家梵高也因為類似的原因割掉了自己的耳朵。一個有名的畫家因為自己做了一件不道德的事,竟然敢於跳進沸騰的開水中。當然,這些都是一些極端的例證。但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殘暴地對待自己的情況也屢見不鮮,只不過沒有那麼嚴重罷了。

自我傷害對我們自己來說是不道德的,對社會來說,也是一種罪過。一個人倘若憎恨自己,不能夠充分肯定自己的才能、力量和同情心,也就不可能真正地去尊重別人。一個人如果憎惡自己,就會破壞自己本身具有的美好品質。當他在他的兄弟身上發現自己從前的影子時,他在內心深處便會對他的兄弟懷有難以名狀的仇恨。所以,愛自己是一個社會所具有的心理基礎,是建立和諧友好社會的前提。試圖重建心靈的寧靜,也得學會先愛自己。愛自己並非意味著一個人要自我沉溺,愛慕虛榮,或者自我炫耀。我只是想強調,要創造一種美好的,合乎道德的生活,學會自我尊重是先決條件。「一個人在社會交往中,要學會愛自己,學會尊重自己。」從更深層的意義上來說,我們必須有首先與自身形成一種良好的內在關係,這樣才有可能與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

現代心理學研究證明,我們難以保持心靈上的寧靜,原因之一就是我們不知道自己該如何與自己友好地相處,進而,也不知道如何地與他人友好地相處。心理學家早已揭示了,錯誤的自我溺愛和破壞性的自我憎惡的深層次原因。藉助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宗教也會弄明白,真正的自我尊重意味著什麼。

如何做到真正的自愛?宗教一直在理論上探討這個問題。它總是在宣揚每個人的獨特價值和人性的尊嚴,但在實現每個人的獨特價值和人性尊嚴時,宗教卻顯得無能為力。精神病醫院裡面有許多的極端分子,其中的一些不惜對自己的身體自傷自殘。當我們走在大街上,看到的各色人中,他們的精神健康也不怎樣:他們自我埋怨,自甘墮落,把自己的精神世界弄得支離破碎。人格的發展是一個充滿矛盾的演變過程,心理學發現了其中的規律。我們應該從心理學中吸收這些成果,好好地研究一下人們對自身的錯誤態度究竟持有什麼看法。

自我的實現是終身的事業


自我的發展過程就像是一個浪漫的故事,充滿了傳奇的色彩,引人入勝。在自我的發展過程中,人們有時候表現出一種英雄的形象,有時候卻像是一個十足的惡棍。這個過程中潛藏著很多的危險和失敗,要平安地度過這個過程,人們就需要足夠的勇氣。要想自己變得成熟起來,就必須走一條漫長的道路,其中有危險,障礙和誤解。如果認為自我是一生下就有的,或則是被上天安排好的,不可變通的,這是最大的荒謬。

一個人的心理和性格並不是天生的,而是人們不斷最求和塑造的結果。自我並不是凝固的實體,不是從上帝那兒獲得的完美之物。在自我成長的道路上,充滿了艱難險阻,需要人們去努力地克服。自我若想變得成熟,就必須戰勝幻想中的和現實中的各種妖魔。自我的實現是一個人終其一生的事業。只有在心臟停止跳動的最後一刻,我們才能真正有資格談論是否實現了自我。

在自我開始成長之時,我們面臨的是熙熙攘攘的世界,彷彿一切都顯得雜亂無序,模糊不清。當我們聽到溫柔的聲音,我們會感到寬慰;聽到嘈雜的聲音,我們會感到恐懼。但後來,我們會逐漸地學會去適應這個變化無常的世界。我們揣著一顆不安的心靈,我們努力地從生活中尋找一種秩序,賦予生活某種意義。我們的情感世界極其的脆弱,無所庇護。成人世界中如閃電般震撼人心的緊張心理,我們也能夠感受到。

我們逐漸地適應了陌生的孩童世界,但在未知的領域裡仍舊潛藏著許多的危險。奇怪的情感颶風衝擊著我們的內心世界,就像是秋風掃落葉一般。隨著兄弟姐妹的出生,我們再也不可能一個人獨享父母的疼愛,於是,潛藏在內心深處的嫉妒也如魔鬼般蘇醒了,我們企圖獨佔雙親的關愛。恐懼和憤怒、不安和痛苦,這些情感也給成長的歲月抹上了一層陰影。

人類對愛的無限渴求

人生最大的快樂源自於被他人認可,也就是說,我們能得到他人的賞識,心中不再感到孤獨,這便是快樂的源泉。

「你要像愛你自己一樣愛你的鄰人。」這句話的神聖訓誡要求人們待人溫和,在人際關係上播下一層柔和的光輝,頗為迷人。不過,這種態度與猶太聖經中其他更為消極的看法是不一致的。宗教用仁愛的雙手,高舉著仁愛的大旗,在風雨如晦的黑暗與恐懼中引導著人類前行。在紛亂不已的人類社會中高談仁愛,也許是一件荒唐的事情,但也並非是徒勞無益的。在人性迷失,道德崩潰的危險時刻,諸如席勒、培根、巴斯德和南丁格爾之類的良知們佔了出來,他們譴責邪惡,警示人類——我們每個人的人性中都有獨一無二的愛的力量,我們應該去愛我們的人類同胞,這是人類值得敬佩的行為。

毋庸置疑,在當今社會,個人主義的思潮一件成為道德規範的主流意識,它對宗教宣揚的仁愛精神一件構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威脅。政治和經濟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主要領域,在這些領域當中,我們卻接受了如下的觀念:人是相互隔離的原子,是不受他人影響的。依照這種倫理,人是自給自足的,能夠從自身的能力中獲取各種所需,不需要從別人那兒到得什麼。資本主義信奉的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犬儒主義。在生存競爭中,似乎只有通過殘酷無情的鬥爭才能生存下去,我們唯一可以依靠的力量就是我們自己。為了安慰我們,這種理論還推論出,個人幸福的總和便是社會幸福,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只關心我們個人的幸福,那麼就會迎來整個社會的幸福,這似乎是不言而喻的道理。

倘若撇開這種觀點的殘酷性和無情不談,它也是一種錯誤的看法。它是過時的,無益的、不可信的、不真實的。在最近幾十年內,政治學和經濟學對赤裸裸的個人主義(伍德布里奇稱之為「競爭性的自我主義」)發起了猛烈地批判。也有很多的哲學家指出了這種觀點的錯誤。在當代,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可以這樣表述:「就像是人離開了呼吸就無法生存一樣,個人是無法脫離社會而獨處的;可見,生活並不是一個的事情。

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依賴

人類社會所具有的博愛精神,對社會中的個人生存是至關重要的。在我看來,愛意味著尊重他人,將自己的命運與他人的命運聯繫在一起,個人從屬於群體,每個人的存在對他人來說都是有價值的。在一個充滿敵意的世界中,人們會感到孤獨無助,而這正是人類感到焦慮的真正原因。在生命的歷程中,我們第一個基本的心理衝動便是與我們的周圍世界形成一種固定的人際關係。首先是與父母形成固定的關係,隨著年齡的成長和生活環境的變化,我們接著與愛人、與朋友、與同事形成了固定的人際關係。

事實上,科學上的新發現告訴了我們,只有用聯繫的觀點才能理解這個世界。將事物隔離起來,孤立地看待這個世界,是無法正確地理解萬事萬物的。物理學中的原子也只是在一定的組織結構中才顯示其意義。比如,碳原子以一定的方式相互聯繫起來是木炭;而以另一種方式聯繫起來,則是金剛石。無論我們走進那個學科的實驗室,我們都會發現,萬事萬物都處於相互聯繫之中,絕對孤立的事物是不可能存在的。原子正是通過各種形式的相聯繫才形成了豐富的自然界。一個孤獨的、與世隔絕的人,會破壞既有的價值標準。人只有處在相互聯繫中,才具有巨大的建設性力量,才會帶來個人內心的寧靜和社會環境的安定。

在個人和社會的關係問題上,人類已經認識到,不是個人創造了社會,而是社會造就了個人,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18世紀的思想家們認為,人一出生,就被賦予了既定的心靈世界,人的思想是天生的。憑著這種天生的能力,個人參與到各種社會關係中去。而約翰?杜威和喬治?赫伯特?米德批判了這種觀點的荒謬之處。他們認為,人的性格是具有可塑性的,社會的語言文化和人們之間的交往影響並決定了我們的思想觀念。

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依賴並不是宗教所要追求的理想,而是人類生存的活生生的現實。「你應該與你的鄰人保持聯繫。」這是心理世界的一條規律。我們所遇到的大部分嚴重問題都是因為不能按照這條規律去生活而引起的。我們與周圍的人處於互相的聯繫之中,理解到這一點,我們就會與家庭、朋友、同事,甚至我們自己相處得更好。弗洛伊德及其後繼者所進行的是革命性的、冷靜的研究工作,他們的研究成果揭示出了這樣一條真理:我們的性格是在與他人的相互聯繫和交往中造就而成的的。我們的思想、個性及情感和整個價值體系,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響。對於前人和整個價值體系來說,我們只是這個世界的後來者。我們只有依賴他人,才能得到食物和保護,才能在心智上受到真正的啟蒙,才能形成真正的自我。

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模仿

我們會通過心理的作用,將自己想像成自己所崇拜的人的形象,試圖去模仿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就逐漸地養成了自己的個性。具體地說,我們在某種程度上像我們的父親、母親、兄弟姐妹以及叔舅、姨姑。與我們身邊的人生活在一起,我們的身體會不由地吸收他們的營養成分而長大,而且在心理上也會不知不覺地受到周文瑞的行為方式、思維方式,思想態度的影響。我們的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崇拜對象,受到他們生活方式的感染和影響,進而加以模仿,於是將他們的性格特點和情感方式轉化到我們自己的身上。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種,人是最善於模仿的,也是最易於被他人所同化的。人的這種模仿能力,既可以使人創造出輝煌的業績,也可能給人生帶來慘痛的悲劇。

大聖人和大罪人的言行總是在民間廣為流傳,而普通人是最易於被他們的話所吸引的。這樣,任何聖人、罪人都以一種難以覺察的方式影響著他們未曾相識的人們。這一點是無需懷疑的。一個男孩子可能會從他的父親身上學到剛強的氣概,也有可能因為膽小怕事的母親的影響變得很膽怯。

在文學作品中,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愛爾蘭作家喬伊斯塑造的忒勒馬科斯從他的父親尤利西斯身上就繼承到了一種英勇的氣概,在父親四處漫遊之際,他保護了伊薩卡島,使之免遭敵人的破壞。俄國作家果戈理在他的作品中描寫了一個具有熱忱的獻身精神的人物塔拉斯?布爾巴,他的父親也是一個熱情、堅毅和富有同情心的人。挪威作家易卜生在他的劇本《群鬼》中,描寫了一個滿懷恐懼感的母親是如何地影響她的兒子的,她的兒子也變得懦弱,膽怯。從歐里皮德斯到奧尼爾,在每個戲劇家的作品中,都可以找到無數相互模仿和同化的例子。無論這種影響是好還是壞,它們都是客觀存在的。現代心理學家證實了這些著名文學家的洞見,它表明了,我們會模仿別人,這種模仿會在我們的心理世界中留下深深的傷痕,我們會把別人的性格因素劃為自身的一部分。

人的模仿和同化是在潛移默化中進行的,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我們從未真正的孤獨過。人是環境的產物,人們經常會將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拿來塑造自己,對於這一點,也許我們不太樂意接受。我們並非自我封閉,自我創造的實體,它是一匹五顏六色的綢緞,我們要用自己一生的時間,在由其他許多人性格構成的織布機上將之編織而成。別人提供給我們磚塊,我們用來建造起一座屬於自己的人格大廈。

從喬治?貝克萊到伯蘭特?羅素,近代的哲學家們大都認為人是孤立的生物,與它們的同類並沒有真正的聯繫和交流。堅持這種看法會遇到許多不能解釋的難題,讓這些哲學家們顯然思維的桎枯。從心理分析學的角度來看,這並構成問題。弗洛伊德曾經堅決地否認人是孤立存在的,他贊成猶太先哲們的觀念,認為人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並使這個觀念在當代心理學裡得到繼承和發展,並大放光彩。

本書目錄:

第一章 從內心深處解讀人生哲學

 人類心靈的永恆追求

 保持平靜的心並不等於逃避生活

 內在的自我交流和反省

 心理學對我們的幫助

 宗教賜予我們的精神財富

 分裂與聯合:新的人生觀

 寧靜心靈的兩種調劑

 殊途同歸的宗教與心理學

第二章 探尋善與惡的心理根源

 原罪和懺悔:病態的道德觀

 對善惡動機的精神分析

 釋放出壓抑在心底的衝動

 宗教懺悔的片面性

 探求心理衝突的根源

 幼稚的道德觀的入侵

 用訴說的方式來緩解內心壓力

第三章 首先要學會正確地愛自己

 愛自己並不是一種自私

 自我實現是一項終身事業

 幼稚行為的心理基礎

 自卑感是對自我的憎恨

 放棄是為了得到

 勇敢地接受自己

 人性中含蘊著愛的無限潛能

第四章 人類對愛的無限渴求

 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依賴

 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模仿

 不要假借愛的名義去恨

 一切皆因愛而生

 愛是完整人格的一部分

 寬容彰顯大愛

 寬容是自由的堡壘

 宗教教義中的愛與恨

第五章 消除恐懼與焦慮的情緒

 適度恐懼的正面作用

 病態的恐懼感

 恐懼感的心理根源

 與孩童時代的情感作別

 正確地克服對自身的恐懼

 對經濟問題的恐懼

 在信仰中克服恐懼

第六章 消除悲痛的步驟

 當所愛之人離開我們之時

 適當地宣洩自己的悲痛

 消除悲痛的三條原則

 情感不成熟的人

 消除不必要的負罪感

 宣洩是超越痛苦的良方

 要將真相告訴孩子

 具備直面現實生活的勇氣

第七章 生命短暫的有益啟示

 死亡也是生活的朋友

 欣然接受命運的歸宿

 生命的終極目標

第八章 人類應該信仰什麼

 信仰上帝的根基

 個人信仰的演變過程

 具有自由選擇權的人

 宇宙給人類的偉大啟示

 美國人所要塑造的上帝觀

第九章 寧靜是心靈的永恆歸宿

 從兩種角度去探求內心

 心理分析的樂觀導向

 多重性格的複雜性

 呼吸英雄的空氣

 疏通堵塞靈魂的通道

 心靈重歸寧靜的重要法則

致謝

譯者後記


推薦閱讀:

特級教師閆學:有些書,值得愛上一輩子 | 好書推薦
好書推薦:《新女書》,完美女性的智慧新說
好書推薦:《學會愛,超越愛》
好書推薦:《最美的時光》

TAG:人生 | 推薦 | 好書 | 書推 | 寧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