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產被分為四個階層 面臨七大生活壓力
文/本刊特約記者喬磊(發自美國洛杉磯)
美國算是世界上以中產階級為主體的一個國家,中產階級的形成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但這幾年美國遭遇經濟危機,中產階級受創最重,連大學畢業的80後也成了掙扎的一代。中產階級走下坡路將會動搖美國的社會穩定基礎,所以奧巴馬提出協助中產階級家庭的新方案,要為中產階級解困。奧巴馬協助中產階級家庭的新方案包括為要照顧子女的家庭增加免稅額、為學生貸款的還款設定上限、為有老人要照顧的家庭提供援助,並要求公司讓員工選擇為退休基金儲蓄供款。
對於美國的社會階層,學術界有不同的分類,但基本上大同小異。學者吉布爾特將美國社會階層分為資本家階層,他們佔美國人口的1%,他們由大公司的主管、高層的政客和遺產繼承人組成,接受常春藤學校教育在這個階層極為普遍。中產階級上層,約佔美國人口的15%, 他們大多接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很多人擁有研究生學位,這個階層的人雖然也是工薪族,但他們大部分從事職業性的工作以及在公司擔任中層主管。中產階級中下層,約佔30%。這個階層的人也可以被稱作是白領階層,大部分人大學畢業。勞工階層約佔30%, 他們主要由辦公室文員和藍領工人組成,一般只是接受過高中教育。貧窮勞工階層,約佔13%,他們基本上屬於藍領工人,高中以下教育程度。貧民階層,約佔12%, 他們大多為失業者或是打零工者,只具有高中以下教育程度。
拋開上層和富有的人及窮人先不說,本文專門探討一下美國中產階級的狀況和社會地位。根據美國皮尤民調公司的調查和研究,美國的中產階級人數約佔成年人的53%。在美國,中產階級按社會地位本身也被分為四個階層,這包括富有的中產階級(The Top Middle)、渴望的中產階級(The Anxious Middle)、自我滿足的中產階級(The Satisfied Middle)和掙扎的中產階級(The Struggling Middle)。
富有的中產階級
富有的中產階級主要由男性組成,他們接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不少人出自名校,經濟收入較高而且有保障,其年中位收入為8.6萬美元,而且前途光明亮麗,他們佔美國中產階級人數的35%。在美國中產階級中,這類中產階級的教育程度最高,收入最高、身體也最健康。他們當中有40%是大學畢業,29%在上大學,32%的家庭年收入超過10萬美元,三分之二家庭年收入超過7.5萬美元。
在這類中產階級中,75%的人擁有股票、債券或是共同基金,33%的人有儲蓄公債利息收入,86%的人擁有IRA個人退休賬戶和401k退休福利。他們對自己的生活狀況很滿意,而且也不差錢。這類中產階級人群主要由醫生、律師、大學教師和其他各類職業性專家組成,96%的人對自己的工作感到滿意。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並不是出身於豪門世家,往往是通過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而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們中70%的人認為,自己比父輩更為成功。他們更相信命運的改變要靠自己的努力,大多數人也認同「富者愈富、窮者愈窮」這一觀點。在政治觀點上,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介於保守派和自由派之間,但對社會事務比較關注。
渴望的中產階級
渴望的中產階級經濟地位僅次於富有的中產階級,但高於自我滿足的中產階級和掙扎的中產階級。這類中產階級在所有中產階級中是最不快樂的人群,也就像俗話講的高不成、低不就。他們錢不多不少、生活不緊不松,想更上一層樓吧心有餘而力不足,不上吧又不甘心,他們約佔中產階級人數的23% 。這部分中產階級似乎是已經實現了美國夢,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卻認為自己的美國夢並沒有實現,因此儘管他們收入不算太低,但卻對生活不滿意。他們會經常抱怨現在的日子比十年前還要艱難,而且對自己的子女能否過上比自己的還要好的日子信心不足。
他們當中30%的人大學畢業,70%的人家庭收入超過5萬美元,三分之一的人家庭收入超過7.5萬美元。在這部分中產階級人群中,51%為女性,49%為男性,59%的人年齡在30歲至49歲之間,81%的人擁有自己的住房。他們中大多數人都已成家、有穩定工作、擁有住宅,住宅佔了他們家庭資產的一多半。但他們對自己的生活並不滿意(只有21%的人對自己的生活狀況滿意),而且對美國社會現狀也最不滿意(76%的人對美國現狀不滿意)。33%的人認為美國經濟很糟,54%的人認為美國經濟不太好,25%的人擔心失業,22%的人認為,自己下一代的生活會比自己更差,76%的人認為要想生活得更好不容易。
自我滿足的中產階級
自我滿足的中產階級可以說什麼都不缺但只差錢,雖然其收入只處於中等水平,但這卻不影響他們對生活的滿足感和快樂感。這部分中產階級有個很大特點,就是老年人和年輕人占的比例很高,可謂小的不知愁、老的挺快樂,他們約佔中產階級人數的25%。這部分美國中產階級的生活證明,即使很差錢,生活也會很快樂。老年人退休後雖然收入減少,但操心事業也少了,沒有了職場上競爭的壓力,生活自然會輕鬆。而年輕人最大的本錢就是年輕,他們還有二、三十年可以打拚,自然不怕現在掙得少或是生活的艱辛,來日方丈,總有出頭天。
在自我滿足的中產階級人群中,65歲以上的人佔了34%,30歲以下的人佔了31%,20%的人是大學學生,女性佔了55%。他們當中有39%的人已經退休,57%的人已付清房屋貸款。在收入方面,52%的人家庭收入在2萬至4萬美元,84%的人家庭收入在2萬至5萬美元,41%的人領取社會安全金或是其他的退休福利。可以說自我滿足的中產階級收入並不高,但他們卻是對自己生活狀況滿意度最高的中產階級,45%的人認為自己的生活要比父輩好,88%的人認為生活的很舒服,錢不多但手頭不緊,每月不必為賬單發愁而且還有結餘。
掙扎的中產階級
掙扎的中產階級主要由女性和少數族裔組成,其經濟地位只是略高於美國的窮人階層,他們約佔美國中產階級人數的17%。對於他們而言,美國夢可謂貨真價實的只是一種夢,他們中大部分人只是希望自己的後代能比自己生活得好。在這類中產階級中,58%的人家庭收入在2萬美元以下,因此日子過得緊巴巴,而且還要為能否保住飯碗而焦慮。他們中只有34%的人擁有自己的住宅,60%的人居住是靠租房。這部分人群結婚率只有23%,因此53%的人將能夠結婚看作是最重要的事。在掙扎的中產階級中,63%的人是女性,少數族裔比例也很高,其中20%是黑人,19%為西裔,14%為非美國公民,21%為出生在國外的移民。掙扎的中產階級中,30%的人年齡在30歲以下,只有8%的人大學畢業,45%的人高中畢業,31%的人不到高中文化程度。在他們當中,28%的人被公司裁員或是失業。他們對自己能夠掌握和改變命運缺少信心,更希望政府能夠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就業與福利機會。他們中75%的人認為人生最主要的目標是職業上的成功,28%的人極其渴望成為富有的人。
面臨七種生活壓力
在美國躋身中產階級(主要是下層的中產階級)現在多多少少有點活受罪的味道,錢掙得沒富人多,繳稅一點都不少。所以經濟危機一來,中產階級也就只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餐館的口福少去享受點,新衣服就少買點,度假嗎?也就要少溜達點。汽車買省油的、便宜的,房子買小的,電視不看有線的。孩子上大學要錢、想養老退休金得存錢。這些就是美國中產階級目前面臨的困境,下面就數落數落美國中產階級面臨的七種生活壓力。
第一,收入下降。你還別不信,從1999年到2008年,扣除通貨膨脹的因素,美國中產階級的收入不僅僅是在原地踏步,而是在走回頭路,沒升反而下降。1999年,美國家庭的中位年收入為52585美元,2008年的家庭年中位收入為50303美元,2008年比1999年下降了4.3%。而在這次經濟危機中,經濟學家預計2010年美國中產階級家庭收入會比1999年時的收入下降5%到7%。
收入下降對於美國中產階級而言,雖無滅頂之災,但也夠喝半壺的。因為美國人他不存錢,還欠一屁股債。現在美國人學乖了,也打著算盤過日子,也隔三差五地攢點錢。買東西也不敢鋪張浪費了,專找打折的東西買。所以說中國人在美國老牛了,買房子來上個幾百萬美元的,氣都不喘,打開皮包掏出來的全是現金,當然這錢哪來的,美國人不調查。
第二,儲蓄和家庭凈資產下降。收入低了,消費也沒節省下多少,結果呢只有動用儲蓄來貼補日子。更要命的是美國很多中產階級是把錢投在股票和房地產上,這如今股市就跟坐過山車似的,而房地產市場沒一瀉千里也滾下了18個台階,到頭來投資的錢就跟長江的水一樣,付之東流。在過去3年,美國人的家庭凈資產縮水了12萬億美元,離美國一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就差那麼一點點,這等於全體美國人一年白忙活了。按家庭算,美國的每一個家庭相當於把10萬美元貢獻給上帝了。
吃一塹長一智,美國人尤其是中產階級有點學乖了。現在美國人開始重築他們家庭資產的愛巢,用什麼方式,很簡單,就是咱中國人最常用的老套子:多攢錢、少消費,過節儉的日子。所以今天的美國就出了個怪現象,房子賊便宜,沒人買,吃的用的一點都不貴,那也能不買就不買。
第三,醫療保健費用的提高,使得更多中產階級吃不消。1990年至2008年,美國醫療保健的費用對於美國人來講增加了155%,而家庭收入的中位值僅增加了20%。2009年美國的一個調查顯示,在個人破產的案子當中有62%的案子不是因為別的,就是這醫療保健費用給鬧騰的。人都可能有個大病小災,一看病,行了,幾十年攢的錢沒幾年就花光了,剩下的債還不起,乾脆就破產吧。
第四,孩子和老人照料的費用上升。你說那個家庭沒有孩子,沒有老人,有了就得養,而且還要往好了養。所以一家小兩口為了養老養小,就的夫妻雙雙去打工。美國很多家庭過去是男的在外工作,女的在家照顧孩子,現在不行了,兩人掙錢還不夠花。父母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操心的事越來越多。
第五,孩子大學教育費用成負擔。如果一個家庭有兩個孩子,要供他們上大學,父母從孩子降生時,每年至少要積攢5000美元。從1990年到2008年,美國大學的費用上漲了43%,是家庭收入上漲幅度的一倍。即使現在是上公立大學,好一點的大學每年一個學生的花費要在2萬美元左右,4年下來就近10來萬美元,那兩個孩子呢?乘以2就是結果了。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家庭只好依賴大學教育貸款,結果是又多了一筆欠債。
第六,住房的花費也水漲船高。雖然說房價現在下跌了,但在房屋貸款和維持房子上的費用卻沒有減少,從1990年到2008年,中產階級家庭用在這方面的費用上漲了56%。最不幸的是有些家庭是在美國房價最高的2005年至2007年時購買的房子,那時買得貴,現在房價縮水,干著急,就跟捧著個燙手山芋一樣。
第七,不切實際的期待。在過去40多年中,美國人生活在一種多多少少有點虛幻的夢境之中,尤其是中產階級信奉著一條不成文的信條:一種好的教育是好的生活的保證,辛勤工作的人將會生活得富富裕裕,每周工作40個小時,就這樣辛辛苦苦工作40年,到時候退休了也會有著好日子過。過去,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是這樣的。但現在全變樣了,在經濟不景氣中,很多人認為別人欠他們一種舒服的生活,要不然為何有人可以有工作做,有的人就非得失業。更多的人成為生活中的失敗者,而成功者越來越少。今天要想成為美國的成功者,意味著必須能夠適應社會環境的變化,不能寄望得到他人的恩賜,也要準備更加辛勤地工作。這些都不是過去美國的中產階級要面臨的環境,而在今天,要想成為中產階級的一員,就要打破幻想,準備鬥爭,而這種鬥爭就是要比以往更勤奮、更努力,也就是更加賣命地去工作。
推薦閱讀:
※日本蟄居會在中國上演嗎 | 「讓壓力見鬼去吧,我就是失敗」 | 蟄居族
※調整壓力依舊 「藍籌牛」轉向「結構牛」
※「壓力山大」的各國政要們如何減壓?
※男性在婚外戀中承受的心理壓力
※5式簡易瑜伽放鬆大腦,卸下壓力不再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