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心經》 解讀

"

方便解《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自在菩薩——有人認為是一個菩薩名,有人認為是觀世音菩薩,我的理解是自在心,並不是特指菩薩。為甚麽呢?即心即佛,一佛一切佛。佛、菩薩已無相的區別。

觀自在菩薩——觀,視覺。覺察自己的自在心。

行——是已悟理而行,修正妄心;深般若波羅密——已悟覺空。深,代表的是層次深,非偏空。多時——表明用功之久。

照見五蘊皆空——照見,就是覺。五蘊皆空,破除了五蘊的執著。

度一切苦厄——沒有了苦厄的分別。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這一句的重點是:照見五蘊皆空。這個「照」,很多人解釋為「觀照」,是不符合經義的。如是觀照,則只能觀色,是無法破五蘊的。這個「照見」是「覺」,含六常性之六覺。只有悟了本性空或者妙有空,才能破五蘊。

空——是大家悟的重中之重,對於空的理解不同,悟的境界就不一樣。空一般分為:凡夫的玩虛空、外道的斷滅空、小乘的析法空、緣覺的因緣空、大乘的體法空、禪宗的妙有空。

凡夫的玩虛空:執著於「有」,不在意「空」。心被物轉,貪戀於世間的財色名利,不知其本質是「空」。

外道的斷滅空:(外道是相對於小乘來說的)最典型的論斷就是「人死如燈滅」,把空等同於無。也就是說「有最終趨向於無」。

小乘的析法空:認為事物都是有最基本的物質(四大、分子、原子)組成的,聚合則有,離散則空。人也是一樣,是四大假合,人死四大解體。但他們承認清凈的心性是永恆的,是真如。他們就是要獲得這個清凈的心性,得到真正的永恆。

緣覺的因緣空:變化空。事物都是在一定條件(內、外因)下生成的,都有一個發生、發展、滅亡的過程,事物滅亡的結果又生成了新的事物。也就是說,事物都是因緣聚合,因緣盡了,事物就會消散,消散的舊事物結合新的因緣,生成新的事物,無窮無盡,形成一個無所不在的因緣體。人也是因緣聚合,因緣相對。斷絕了因緣,破壞了因緣體,才能獲得解脫自在。在十二因緣中,首先要斷除「愛、取」,也就是貪戀,這樣才不至於「有」業力牽引,才能獲得解脫。

大乘的體法空:本質空。一切事物都是人們的妄想執著,是心出入六根而染著。但心本空寂,如保持本心,則眼不見色,耳不聞聲。。。。。意不知覺,事物也恢復了空寂。大乘修心的要點是把握自心,心凈一切凈,心亂一切亂。把握了自心,就把握了一切。

禪宗的妙有空:空覺、覺空,空覺不二。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心的作用(覺),而心本來卻是「空」(無形無色、不能知、不能說),因此事物的本質也是空。但由於人們的妄想執著,我們又覺知了事物的存在。知道了事物的本質,而不再妄想執著,心就又恢復了自由空寂,這就是覺而無覺,空覺不二。

再來看「五蘊皆空」:在大乘看來,「五蘊」的本質就是「空」,(在小乘以上的境界,空是真空,不是無,可以看作是心的虛待),認清了事物的本質,不再執著於物,執著於法,就是五蘊皆空。

在禪宗看來,一切事物都是「五蘊」生成,「五蘊」是心的作用(覺),而心本來是空,因此覺也是空。覺而空,空而覺,空覺不二。五蘊(事物)表心用,心用生幻影(事物),這就是後面所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這一句是從五蘊的本質上來說的,色、受、想、行、識的本質是本心的作用(妄心的妄想執著),心本為空,五蘊乃至一切都是空。

《楞嚴經》中說本心為——體覺圓明,也就是空覺。事物都是心的作用,是心出入六根的染著,本質也是空。因而說五蘊與心不二。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這一句是說:事物的本質是心、是空,空是沒有生滅、垢凈、增減的。生滅、垢凈、增減是心的妄想分別。

很多人都借用龍樹菩薩的偈「已生無有生,未生亦無生。離已生未生,生時即無生。」來解釋這段經文,但龍樹菩薩所講的是因緣相對法,所對機是緣覺,不是大乘、最上乘。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這一句是進一步說明本性空的,也就說,本性中沒有色受想行識五蘊。(五蘊只是本性的作用,心的妄想執著,實質是空)反過來說只有空才能破五蘊執著。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還是再進一步說明本性空:本性中無六根,也無六塵,更無十八界。六根、六塵、十八界實質也是空。也只有空才能破六根、六塵、十八界的執著。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本性空一切空。這一句是說本性中無因緣法,因緣法空。空也能破因緣法的執著。

無苦集滅道。

這一句是說本性中無聲聞法,聲聞法空。空也能破聲聞法的執著。

無智亦無得。

這一句是說本性中無六度法,六度法空。空也能破六度法的執著。智慧攝六度,無智亦無得,智慧空佛果空,破除一切執著。

性難道是一個空嗎?絕對不是。本為空,用時覺;覺無染而歸空,覺有染成妄心。因此說無染之心就是性,有染之心就是妄心。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心性不二,但無染著,就是這個道理。

亦無所得故,菩提薩埵。

本來就沒有什麼可以得到的,這就是菩薩要證的果(破報障)。

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掛礙。

回到本來心空(般若波羅密多為空),心就沒有了執著障礙。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本來心空,也就沒有所謂的掛礙,更沒有所謂的恐怖(破業障)。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顛倒夢想——痴迷執著所造成,心空後就不再執著妄想,就是遠離了顛倒夢想(破煩惱障)。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心性圓寂,進入大般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切佛都是回歸心空才證得無上正知正覺。

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這一句讚揚了般若智慧的功用,說明《心經》是最好的咒語,是無上的法寶,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佛從來不打妄語,我們要發起無上的信心。

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波訶。

這是《心經》密咒語,不須解說,直頌即可。


推薦閱讀:

索達吉堪布:每天學《心經》(三)
如何修持心經
吳鎮抄寫《心經》隱逸比陶淵明還要決絕
潘麟著《心經直解》連載十一
誦讀《心經》感應

TAG:心經 | 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