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劉賀:27天皇帝干千件荒唐事

昌邑王劉賀做夢也想不到,父親和伯伯們朝思暮想,甚至不惜付出流血斷頭的慘痛代價,沒有一個能如願以償爭得帝位。自己遠在昌邑小國,悠哉閑哉,無所用心,居然被長安城中拋出的「餡餅」砸中,命運也從此轉折!海昏侯劉賀:27天皇帝干千件荒唐事2016-01-13 作者: 的玉印 來源: 大眾日報

【 查看PDF版】

  巨野紅土山漢墓外景

  南昌海昏侯墓出土刻有「大劉記印」的玉印

  南昌海昏侯墓出土大量「昌邑」字樣的器具碎片

 典籍故實□ 本報記者 盧 昱  目前,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已出土1萬多件文物。對於墓主人的猜測還未落實,尤其是出土的三架懸樂,明顯高於墓主是「侯」的官職。一種可能是某一代海昏侯偷偷給自己放了三架懸樂,還有一種可能是墓主就是劉賀,當時他是皇帝的「叔叔」,還做過27天皇帝,身份特殊。  因為主棺槨還沒有打開,考古人員期待主棺槨內有私印等能表明墓主身份的文物證據出土,能直接證實墓主人身份。依據已出土信息組成的證據鏈來看,墓主人指向劉賀的可能性很大。  「昌邑王」「漢廢帝」「海昏侯」,這三個呈拋物線形狀的頭銜,勾勒出劉賀的人生軌跡,也讓他再次從歷史中出發,走進大眾視野。長安城拋出「大餡餅」  在2014年大暑節氣時,記者就曾到菏澤巨野縣大謝集鎮前、後昌邑村,順著村民薛成標的指引,找到當地百姓稱呼中的「嶺地」。  這「嶺地」實則為西漢昌邑國國都的城牆遺迹。幾次黃河大決口,將這座雄偉的古城埋於地下。每當陰雨煙霧天,隱約出沒的城門、城垛、垣牆、宮殿,共同締造的巨野八景之一——「昌城煙雨」,依然會呈現在當地百姓眼前。  在被大片農田「包圍」的古城西門遺址上,有幾株楊樹聳立其上,俯拾即是的瓦片和層次分明的夯土互相摻雜。  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劉賀從這裡出發,西去長安,吃到了他人生中最大的「餡餅」——登基為皇。  這個「餡餅」來得太突然。那一年的四月十七日,年僅21歲的漢昭帝劉弗陵因病崩於長安未央宮。這劉弗陵是漢武帝劉徹的第六個也是最小的兒子,8歲登基,君臨天下。  劉弗陵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當年,圍繞漢武帝確立皇位繼承人的遴選,掀起了一場又一場腥風血雨:先是太子劉據受武帝寵臣江充構陷,深陷巫蠱案不能自明,被逼無奈,與皇后衛子夫倉促起兵,事敗身死,導致長安城中禍亂繼起,伏屍如山,血流成河,受牽連者達數十萬之眾,數萬人因之殞命;接著是皇三子燕王劉旦,在劉據死後上書自請入京,希望立為太子,武帝大怒,削其三縣。  皇帝這塊「餡餅」的誘惑太大。貳師將軍李廣利和丞相劉屈氂,策劃謀立皇五子昌邑王劉髆為儲君。這劉髆是李廣利的外甥,母親是「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的李夫人,他的兒子即劉賀。不料此事被宦官郭穰告發,李廣利畏罪投降匈奴,劉屈氂被腰斬於市,兩傢俱遭滅族之災。  最終,漢武帝選擇了最小的兒子劉弗陵。為防止自己死後主少母壯、呂后之事重演,武帝又將劉弗陵的生母鉤弋夫人賜死。  如今,在位13年的皇帝劉弗陵撒手人寰,身後無嗣,誰來繼承帝位?群臣討論後認為,在武帝的六個兒子中,唯有皇四子廣陵王劉胥還活著,帝位的繼承非他莫屬。大將軍霍光則力排眾議,認為早在武帝時便已將劉胥排除在帝位繼承人之外。這廣陵王劉胥行事也太離譜,與帝王的風範格格不入。他長得身材高大,體魄健壯,力能扛鼎,喜好遊樂,每每以赤膊空手同狗熊、野豬等猛獸搏鬥為樂,且行為放縱,素無法度。  這麼一來二去,立嗣之議月余而不能決。或是揣摸到霍光心理,或是出於霍光授意,一位郎官上書朝廷,言:「周太王廢太伯立王季,文王舍伯邑考立武王。唯在所宜,雖廢長立少可也。廣陵王不可以承宗廟。」  此言正合霍光心意,武帝的孫子輩便進入他搜尋的視域。時年不到20歲的昌邑王劉賀也「幸運」地被鎖定為繼承者。  由此,大將軍霍光等奏請上官皇太后發出詔令,徵召昌邑王劉賀即刻赴京主持喪禮。需要說明的是,這上官皇太后,時年15歲,是霍光的外孫女。  於是,霍光就以上官皇太后的名義下了詔書,派少府樂成、總正劉德、光祿大夫丙吉等去迎接昌邑王劉賀,乘七匹馬拉著的大車,請他到長安來即位。  劉賀做夢也想不到,父親和伯伯們朝思暮想,甚至不惜付出流血斷頭的慘痛代價,沒有一個能如願以償爭得帝位。如今,自己遠在昌邑小國,悠哉閑哉,無所用心,居然被長安城中拋出的「餡餅」砸中,命運也從此轉折!一步登天的狂喜  後元元年(公元前88年),曾夢想當皇帝的劉髆去世,年僅5歲的劉賀嗣位,成為西漢歷史上第二位昌邑王。  彼時,昌邑地處濟水下游、菏水南岸,北面是大野澤,向西溯濟水菏水而上,可達秦晉;順濟水東北而下,可達齊國臨淄;順菏水而東南,可達吳楚。北方的牛馬牲畜,南方的絲茶竹器,東方的魚鹽海產,西方的皮革紋旄,皆聚於此,使昌邑成為這一帶富庶地區的中心。  即使在2000多年後的今天,昌邑古城的繁華仍可窺其一斑。「40多年前,北嶺下面挖河的時候,挖出來一地排車銅錢,可惜一掰就碎,沒人要。還有那大銅瓢,一個能賣兩塊錢。」昌邑古城西北角侯花園村村民侯長安回憶說。  這位年幼的小王爺劉賀,沒有兄弟,只有四個姐妹。成長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他是一個率性到任性的人,不願受各種禮儀規矩的拘束。對於治理昌邑國之政事,劉賀輕浮不羈,好酒貪色。而他身旁多是些附和的勢利官員,怕惹火燒身,不敢諫言。唯獨有琅琊人王吉上疏諫爭,甚得輔弼之義。劉賀稱讚他有忠心,立馬知錯認錯,並賞給王吉五石酒和五百斤牛肉作為獎勵。  只是,類似的錯誤,劉賀還是一犯再犯。對於錯誤,他何須要改?他並沒有遠大抱負。身為皇室成員最忌諱的就是「抱負」,抱負太久成了「野心」,這是最大的禍患。  小叔劉弗陵當皇帝時,昌邑王劉賀派遣中大夫到長安,做了好多仄注冠,用來賞賜大臣,還讓奴僕們戴這種冠。冠本來是表示尊貴的服飾,奴僕是卑賤之人,劉賀無緣無故地喜好製作這種奇特非常的冠,這是對尊貴施以凌犯的象徵。而讓奴僕戴這種冠,則意味著將從最為尊貴的地位墜落到最卑賤的地步。  當時昌邑王劉賀狂妄胡鬧,明知小叔劉弗陵有病,還照常跑馬打獵射鳥,跟飼養馬的奴隸、掌管膳食的廚子遊玩相處尋歡作樂,驕橫放蕩,不守規矩。  如此胡鬧十餘年後,在劉賀不到20歲時,天降詔令。他驚喜異常,安排車駕人馬迅即啟程,風馳電掣般向京城長安進發。這時候,好消息也傳遍了昌邑王城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人都恨不得能跟劉賀去長安風光風光。  昌邑王國的臣子們,以及劉賀的狐朋狗友們,浩浩蕩蕩數百人跟隨劉賀同去長安。據《漢書·武五子傳》:「其日中,賀發,晡時至定陶,行百三十五里,侍從者馬死相望於道。郎中令龔遂諫王,令還郎謁者五十餘人。」  可想而知,正午時分,劉賀從昌邑出發,一路狂奔。傍晚的時候,就趕到了定陶,跑了135里路,沿途每隔一段就有一匹累死的馬橫在道旁。馬匹越來越少,隊伍行進速度漸緩,劉賀不得不聽從郎中令龔遂的建議,安排隨行的50多人折返回昌邑。  可見劉賀想一步登天,火速跨進長安的狂喜和急切!27天的天子夢  然而,如此急若星火的行程,竟不能使劉賀忘記貪色縱慾。車駕行至濟陽(今河南蘭考東北)時,劉賀還惦記著當地的特產,派人求得「長鳴雞」,作為沿途解悶的玩意;在路上還買了幾根竹子合併一起的手杖。  經過弘農(今河南靈寶北)時,遇到美女,劉賀讓人擄掠納入車中。還未入潼關,朝廷的使者聞知此事,大為不快,責備昌邑相安樂。安樂告訴了郎中令龔遂,龔遂去問劉賀,劉賀竟然耍賴矢口否認。為逃避罪責,洗清自己,劉賀不得不將為首的惡奴交給衛士長懲辦。  當劉賀一行趕到灞上,大鴻臚早已恭候在郊外迎接。主管車馬的騶官奉上皇帝乘坐的車子,平明時分到了長安東門。  郎中令龔遂諫道:「這裡已是長安的東郭門了,按照禮制,奔喪望見國都,就要放聲大哭,以表哀思。」  劉賀白了一眼龔遂,淡淡地道:「我咽喉痛,哭不出來。」等來到長安內城門,龔遂又提醒他,劉賀說:「內城門與外城門不都是城門嘛。」還是不哭。  等車馬就要到未央宮的東闕之下,龔遂又說:「昌邑王的帷帳設在闕外馳道的北邊,未到帷帳,有條南北行道,馬走不了幾步就到了。大王您應該下車,向西對著門樓跪下,放聲痛哭致哀。」劉賀說:「好吧。」便到門樓下,就照禮儀哭了一番。  等車駕進宮,劉賀得償所願,在昭帝靈前接受了皇帝的璽印和綬帶。黃袍加身,劉賀立即命令侍從官員輪流拿著符節,將昌邑王府的侍從、馬倌、官奴兩百多人召進宮中,與他們在禁宮之中嬉戲耍鬧;他把諸侯王、列侯、兩千石官階應佩戴的印綬,隨意賜給昌邑王府的郎官和一些被赦免的奴隸佩戴;他與隨行的官員、官奴通宵夜飲狂歡,任意取出府庫中的金錢、刀劍、玉器、彩緞,賞賜給他們;登基後祭祀天地宗廟的儀式還沒來得及舉行,他卻急不可耐地寫信加璽印派使者拿著旄節,以三份太牢之禮去祭祀昌邑哀王的陵廟。  在漢歷初夏四月咽下最後一口氣的漢昭帝劉弗陵,被拖延至盛夏六月初七,劉賀即位後才得下葬。昭帝的靈柩停放在未央宮前殿,朝野哀聲盈耳,劉賀卻命人將樂府收藏的樂器悉數取出,引進昌邑王府的樂工敲擊彈唱,縱情歌舞,肆意作樂。作為昭帝的嗣子,他每天早晚兩次哭臨昭帝靈柩,身穿重孝,卻毫無悲哀之心,照舊飲酒食肉。  昭帝剛剛安葬,劉賀便急匆匆地到前殿敲擊鐘磬,召入樂工,鼓吹歌舞,把所有的樂器都演奏起來;脫下喪服,他便乘坐輦轂帶著盛大的儀仗,到北宮、桂宮觀看耍弄野豬和斗虎的表演;他命人將為皇太后駕車的小馬牽來,讓官奴騎乘,在掖庭之中縱橫馳騁,恣意遊戲玩樂;更為令人不能容忍的是,他竟然一天到晚混跡於昭帝的宮女之中,並恐嚇左右,誰膽敢泄露出去,一律腰斬。  在劉賀心中,可能是有權不用,過期作廢。據《漢書·霍光傳》載,在劉賀做皇帝的27天里,他派出的使者穿梭般忙碌,一個個手持旄節詔書,向各官署下達指令和徵調索取物資,共計1127起。「廢君」只在一時間  劉賀如此荒淫無道,喪失帝王禮義,攪亂綱常,滿朝文武一片嘩然。文學光祿大夫夏侯勝、侍中傅嘉等多次進諫規勸,劉賀不但充耳不聞,反而一意孤行,甚至派人按簿冊責問夏侯勝,又命人拘捕傅嘉,投進監獄。  從昌邑一起到長安的王吉也奏書,勸劉賀要有所敬畏,戒驕從禮。當了皇帝的劉賀開始做夢,夢見有東西堆積在西殿階的東側,有五六石之多,上面用屋頂上的大瓦蓋著,揭開一看,原來是蒼蠅的屎。  他就這件事詢問龔遂,龔遂說:「陛下讀過的《詩經》中不是有這樣的詩句嗎:『飛來飛去的蒼蠅,落滿藩籬,和樂平易的君子,可不要聽信讒言。』陛下身邊讒佞小人很多,就如同這蒼蠅屎一樣。您應該進用前朝大臣的子孫或親信之人作為左右近臣。如果不忍心疏遠昌邑的舊下屬,而聽信他們中的讒言和對您的阿諛順情之話,必然要有大禍發生。希望化禍為福,把昌邑舊人都放逐出京,為臣我要第一個被放逐回家。」  劉賀不採納他的話,依然故我。而一手將劉賀扶上皇帝寶座的大將軍霍光,目睹劉賀的所作所為,憂心忡忡,思慮再三,決定將其廢掉,改立新君。於是,他與車騎將軍張安世、大司農田延年等秘密籌謀廢立之計。計議商定之後,霍光派田延年前去與丞相楊敞通氣,以便統一思想,共同行動。  楊敞乃謹小慎微之人,聞廢立之議,頓時驚得目瞪口呆,不置可否。其妻是太史公司馬遷的女兒,頗有膽識,見丈夫大事面前六神無主,暗暗著急。趁田延年去洗手間之際,她悄悄勸丈夫說:「國家大事,豈能猶猶豫豫。既大將軍已有成議,你何不立即表明態度,全力支持,當斷不斷,必將大禍臨頭啊。」  楊敞依舊拿不定主意,雙眉緊皺,在房間里來回踱步。司馬夫人正欲進一步說服丈夫,田延年一步跨進廳堂。她迴避不及,索性大大方方地與田延年相見,兩句噓寒問暖之後,不等楊敞開口,便自作主張,率先給田延年回話:「楊敞擁護大將軍的決定,完全聽從大將軍的吩咐。」  廢黜劉賀的統一戰線悄然建立。第二天,霍光率群臣去謁見上官太后,稟明昌邑王入宮後的種種悖德逆行,太后驅車登未央宮承明殿,傳劉賀跪伏聽詔。  劉賀的馬車剛進入未央宮,幾個守門的宦官就抓住門環要把門給關上,不讓昌邑群臣入內。昌邑群臣200多號人,眼見劉賀孤身一人入內,情知有變,騷動起來,一心護主的昌邑群臣與侍衛們起了衝突。  劉賀發覺,停了下來驚訝地問道:「這是為何?」並要將門打開。霍光急了,假惺惺地跪了下來,說道:「皇太后下的詔,不讓昌邑群臣入內。」看到霍光竟然跪下,劉賀愈加覺得蹊蹺:「有話慢慢說,何必搞得這般嚇人!」  霍光下令將所有的昌邑臣子都趕到金馬門外,早已埋伏好的全副武裝的大隊羽林軍在霍光親信張安世的率領下趕過來了,羽林軍如虎入羊群般將200多名手無寸鐵的昌邑臣子一個個五花大綁了送去監獄。  劉賀欲極力阻止,霍光見劉賀這副拚命的架勢也有些怕了,畢竟劉賀是在位的皇帝,萬一在混亂中誤傷了劉賀,豈不是就要擔弒君之罪?於是,他令幾個原先伺候過漢昭帝的近臣宦官攔住劉賀,緊緊看守著他。被困其中的劉賀憤懣地問左右道:「這些跟隨我的昌邑臣子究竟犯了什麼罪,大將軍憑什麼把他們都抓起來?!」  少頃,有太監過來傳旨,皇太后要召見劉賀。劉賀聽了不得不去。一邊是昌邑群臣個個被捕,一邊是皇太后突如其來的召見,劉賀心中已是方寸大亂。  太史令宣讀大將軍霍光、丞相楊敞、車騎將軍張安世、度遼將軍范明友等群臣的聯合奏劾,曆數劉賀即位以來的荒淫不軌之舉,請求將其廢黜。上官太后准奏,立即下詔廢黜劉賀,命其仍回歸昌邑,並賜給湯沐邑兩千戶。另立武帝的曾孫、戾太子劉據的孫子劉詢為君,史稱「漢宣帝」。  這一套「廢君」之戲演罷,劉賀的皇帝夢依然未醒。他可憐巴巴地望著大將軍霍光說:「我聽說天子只要有七個諍諫之臣,即使無道也不會喪失天下。」霍光沒好氣地回道:「太后已經下詔將你廢掉,你還自稱什麼天子!」說罷,「乃即持其手,解脫其璽組,奉上太后,扶王下殿,出金馬門,群臣隨送」。  劉賀被潑來的冷水驚醒,向西拜道:「我愚昧不明事理,不堪擔當漢朝的重任。」之後,起身坐上皇帝侍從的車輛。  大將軍霍光把劉賀送到昌邑邸後,霍光告罪道:「您的行為自絕於上天,臣下等怯懦無能,不能自殺來報答您的恩德。臣下寧可有負大王,不敢對不起國家。但願大王能夠自愛,臣下將再也不能見到您了。」霍光哭著離開了昌邑王。  此後,群臣又上奏說:「古代被罷黜放逐之人,都被流放到很遠的地方,不使他干擾國家政令,我們請求把昌邑王劉賀遷到漢中房陵縣。」  而昌邑國的群臣由於沒有盡輔佐教導君臣之責,使王誤入歧途而獲罪。霍光就將他們全部殺了,共有二百多人,唯獨王吉與郎中令龔遂,以忠諫得免。當這些人被拉出去處死的時候,都在街道中哭泣呼喊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海昏夢破難回鄉  宣帝即位後,心中疑忌劉賀。元康二年,他派使者賜予山陽太守張敞的加璽御旨說:「詔令山陽太守:要謹慎防備盜賊,監察往來過客。然而此令不可下傳外露!」  從此,張敞就向朝廷列條奏報劉賀活動起居的情況,說明劉賀被廢之後的反應或表現。奏報說:「臣下張敞於地節三年五月到任治事,前昌邑王住在以前的王宮內,宮內有奴婢一百八十三人,大門緊閉,只開小門,選派一名廉潔的官吏出來領錢物買東西。每天早晨采進食物,食物之外的物品不得隨便進出。督察盜賊的一人專管巡邏,監察往來出入之人。用前昌邑王家的錢僱用士卒,防護宮垣清靜院庭,防備盜賊。我多次派丞吏去察看。」  四年九月的一天,張敞進王宮視察劉賀的生活狀況,看見這位故昌邑王年約二十六七歲,人長得面容青黑色,小眼睛,鼻頭尖而低,鬚眉稀少,身材高大,患痿痹之症,行走不便。上身穿短衣,下身穿大褲子,頭戴惠文冠,身佩玉環,頭上插著筆,手中拿著木牘,前來拜見。  張敞與劉賀坐在中廳談話,觀察劉賀的衣冠服飾、言談話語和跪坐起行等,發覺顯得痴呆發傻。劉賀有妻妾16人,共22個子女,其中11個兒子,11個女兒。張敞看到劉賀家中的歌舞伎女張修等十人,沒有生子女,又不是王的姬妾,是良家子女,沒有入官籍,應當把她們放歸本家。太傅豹等人則擅自留下,讓她們做了園中的宮人。  劉賀知道這件事之後,向張敞解釋說:「讓這些宮人看守園子,得病的不給治病,相互鬥毆殺傷也不法辦,就是為了讓她們快點死,太守為什麼要放她們回家呢?」張敞由此判斷,劉賀依然是天性喜好亂亡,始終沒有仁義之心。  自此,漢宣帝覺得劉賀不足為慮。轉年春天,就頒下詔書說:「聽說象有罪,舜還是封了他。骨肉之親,分而不斷。今封前昌邑王劉賀為海昏侯,食邑四千戶。」  劉賀被封侯固然可喜,但是他的封國——海昏,遠在江西的鄱陽湖西岸。劉賀將不得不告別他生於斯、長於斯的山東,以及親朋故知,遠走他鄉。  受封之後,劉賀原本要赴長安謝恩,行加封禮。然而,漢宣帝的心腹大臣金安上上書道:「愚鈍凶頑廢棄之人,不宜得奉宗廟朝聘之禮。」從此斷絕了劉賀再赴長安之念。  劉賀直接從昌邑國出發,攜帶家眷去往江西任海昏侯。  海昏名為「國」,其實只相當於「縣」,隸屬於豫章郡。侯國受當地郡縣官吏管轄,侯國的主人僅享有物質上的特權,如收取封地的租稅供享用,沒有任何政治權力。受封后,劉賀必須儘快抵達封國,否則就是對皇命的大不敬。  匆匆忙忙、倉倉促促,初到海昏國的劉賀,雖有封地,卻上無片瓦,遑論宮殿。根據史料記載以及最新的考古發現推測,劉賀最初的落腳地應在如今的新建縣昌邑鄉,昌邑鄉應當就是因為劉賀一行人的到來而得名。由於昌邑鄉位於贛江下游,水患嚴重,再加上鄱陽湖匪患騷擾,隨後只得又另覓安身之所,最終選定海昏國都城——紫金城城址,即如今的新建縣鐵河鄉陶家村的一處高地。  劉賀的紫金城分為內外城,雖經過了兩千多年的風吹日晒雨淋,猶能見到高達3米的土城牆。承擔保護城池安全職責的守卒們駐紮在內外城中間地帶,而近似橢圓形的整個外城,被一條護城河圍繞著,易守難攻。  如今,護城河已經乾涸,部分河段成為村民的稻田。內城又分為前庭與後宮,前庭為會客議事、舉辦大型活動的所在,後宮則為海昏侯的寢殿,妻子兒女等家眷居住於此。  劉賀來到海昏,從一片荒蕪開始苦心經營著自己的封國國都。孰料,數年後禍從天降。劉賀與一個名叫孫萬世的小官吏有來往。有一次,孫萬世問劉賀道:「你以前遭廢黜之時,為何不堅守在皇宮中不出來,下令斬了大將軍霍光,反倒任由他把你的皇帝璽綬給搶走呢?」  劉賀回答道:「的確如此,我失算了。」孫萬世又安慰道:「估計不久後,你就不再是『侯』,當晉陞為『豫章王』。」劉賀道:「即將如此,但這個話說不得啊。」  禍從口出,覆水難收。很快,這話傳到了揚州刺史柯某耳朵里,柯某上奏朝廷。經「有司案驗」,建議逮捕劉賀。漢宣帝雖未允准,也沒有廢除他的海昏侯位,但削去了他的三千戶食邑,只剩一千戶。  滿心期待、滿懷希望,最終落了個削戶的下場。經歷此禍,劉賀想要當豫章王,甚至重回昌邑的希望也告破滅。  在海昏時,經歷大起大落的劉賀滿懷鬱悶。據野史記載,劉賀在鄱陽湖上曾往返棹舟浮江,至贛水口憤慨而還,後人稱此地為「慨口」。  清代詩人黃正澄以「慨口」為題賦詩一首,詩曰:「城漫移昌邑,侯空據海昏。繁華都已矣,博陸可今存?」滄海桑田,兩千年歲月不僅塵封了過往繁華,湮沒了昔日王侯,連「慨口」也難尋其蹤。  1977年,考古人員在巨野縣東南22公里的紅土山上,發現一處疑似劉賀父親劉髆的漢墓。此墓東北13公里處,即是昌邑國國都。  更為巧合的是,此墓以北1500米處的金山南側,有一未建成即廢棄的大型崖洞墓,冢壁多刻石。其中,有北宋崇寧元年鄧御失《清涼洞記》刻石一方,內有後漢志其注引晉地道記,為此宮(秦王避暑宮),為廢冢,或雲漢「昌邑王造,或雲秦時,尚持兩說,猶為不定之辭」句,此廢冢為昌邑王劉賀預造墓,似可信從。  依然夢想著回老家昌邑國,甚至把墓葬都預造好的劉賀,再也沒能北上。在慨口歸來後不久,曾經的「昌邑王」「漢廢帝」劉賀,在悲苦與憂悒中溘然長逝。這一年大約是公元前59年,「海昏侯」劉賀34歲。
推薦閱讀:

成為幕府將軍傀儡不算慘,沒飯吃也不算慘,天皇怎樣最慘?
天皇「生前退位」上演"宮鬥" 或為避免被安倍利用
日本天皇的待遇及變化
侵華天皇臨終前一直在喊一個人的名字,他在擔心什麼?
從「現人神」到 「人間君主」,日本裕仁天皇走下神壇【藤枝投稿】

TAG:皇帝 | 劉賀 | 天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