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差距從教育差距開始

「日本之行給我留下深刻影響的不只是高樓大廈、高度文明、路不拾遺、生活富裕、環境優美、科技發達等等,更是這個國家對教育的高度重視和教育事業的高度發達。」2012年,北京大學友好交流團委孫教授赴日訪問後如是說。記者在對歷年來參加訪日的幾位友好交流團成員採訪時,他們幾乎都提到了日本重視教育給他們留下的深刻印象。尋找兩國教育上的差距,吸收日本重視教育的風氣和先進的教育方法,正是友好交流帶給所有參加訪日團員的啟迪和收穫。尋找中日教育差距「我們可以對中日兩國在教育方面的差距進行一個比較。」孫教授為我們列舉出中日兩國近幾年的教育經費:2011年度日本教育預算占國家財政預算的比重10.5%,同期國家財政預算85541億美元。2011年中國教育經費佔GDP比例歷史由1%提高到3.19%。義務教育:到2011年中國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78.65%,初中階段毛入學率70.7%,高中階段毛入學率32.8%,大學10.8%,書本費、學費、雜費、生活費個人負擔。1860年普及日本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100%,1930年普及初中階段入學率100%,高中入學率100%,大學100%,免費餐飲、書本費國家負擔,日本從幼稚園到大學及所有學校都有游泳池,網球場、棒球場等運動場所。中國整體教育落後日本差距不是在縮小,而是在不斷擴大,整體差距至少落後150年以上水平。「由此我們可以感受到,我們同這個鄰國相比,還有很大很大很大的差距。」孫教授說,除了重視教育,更重要的是日本把素質教育貫穿在兒童的日常生活之中。我國中小學也在強調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固然要培養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但是這種教育應具體表現在日常細微末節的小事之中,做到小中見大。日本十分重視兒童的禮儀教育、自立教育、抗挫折教育和創新教育。這些年我們在經濟建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教育事業上特別是思想道德教育上還是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其中,教師的素質問題也是目前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一個主要障礙。在日本要想成為一名教師需要通過嚴格的資格考試以及心理測試。社會、家庭對老師十分的尊重。教師的職業水準和道德操守十分重要。而這在我們國家儘管國家也推行教師資格制度。相對高度發達日本來說我們還要走相當長一段路。日本設有成人節,每年達20歲的青年都要參加成人儀式,明確自己的責任義務、行為準則等。目前中國也在積極效仿這個做法,但都流於形式。日本而且各地經常舉辦綜合講座、生活學習習慣培養學習、家政教育等活動,提高學生的素質。各級地方政府要列出專門的家庭教育事業推進費,成立各類學校,家長運營組織和各類協作組織,共同關心子女成長,各區域還利用一些傳統節日,由年長者為年輕、年幼者傳授傳統生活禮儀等。這些措施有力地保證了一代又一代國民綜合素質的提高。「唯才是用」的教育體制在日本,有大量的文化館、藝術館、科技館、博物館和公共圖書館等等大眾教育設施都是免費全天開放的。街頭也有許多免費發放的文化宣傳品。還會有一些免費的報刊雜誌送到門口。「在日本研修的那段時間,儘管我們什麼報紙雜誌都沒有訂閱,但是我們所使用的信箱每天都是滿的。」孫教授回憶說。「日本教育思想新、體制活。」孫教授提出了第二點認識。日本重視教育的思想和風尚。比如除研究生畢業外,非師範院校畢業的大學生想從事小學教育,必須通過文部省的考試,合格者方能取得執教資格。在日本的政府、商界和科研部門供職也多看重的是實際水平,只有勝任,才能被重用。在日本,考核官吏政績會把教育辦得好壞放在第一位。這些先進的思想鮮活地體現在靈活的施教和體制中。他們廣泛地設立農林、家政、食品、保育、園藝等專門學科,學年、學制靈活,因需因用而設。理論聯繫實際,為社會培養了多門類的專業技術人員,極大地在生產中促進了實用技術的改造和個性。其中辦學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私立學校成為國民教育的一支主體力量,特別以大學和幼兒園最為明顯。這些先進的思想和體制,保證了日本國民基礎學校教育的高水準。從數字看日本教育「首先是地位高,投入多。」孫教授說,儘管日本實行的是私有的自治體制同時日本政府也有一套公有制形式的上下貫通、左右協作的教育機制和管理機構。他舉例說,在岐阜縣糸貫町,雖然為縣級建制,僅有1.2萬人口,相當於中國的一個中小型鄉鎮,卻配備有30多名教育管理人員,約佔町政府職員總數的三分之一。這麼多人員實際上管理了一所中學、三所小學和兩個幼兒園。在日本,教師的數量與學生之比為1∶5,教師是最受歡迎的職業之一。一個小學校長的工資水平是一般行業職員的5倍。孫教授研修時所得的數據顯示。1965年當時的日本,平均每10萬人就有一所大學,4000人就有一所中學,300人就有一所小學。而我國2011年平均350萬人才擁有一所大學,平均60000人才有一所中學,平均9000人才有一所小學。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訪日過程中,孫教授著重對日本的教育進行了全面地了解。他舉出一系列數字說明日本對教育的重視。他說,日本認為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必須優先發展,先於其他各項事業。社會輿論也認為學校是學習和生活的場所,因此父母把收入的20%-40%用於孩子的教育上。可見日本在教育問題上是非常有遠見和戰略眼光的。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日本援助者發現安徽某貧困地區政府有錢建辦公樓「白宮」,卻無力改善一所農村小學。為了蓋新辦公樓,當地還拆除了小學校舍,學生們只好搬回破舊校舍上課。這樣的問題,任何一個有點頭腦的中國人都不應迴避。今天中國只能用人多缺錢來掩飾我們對教育缺失重視以及我們的無能,事實是我們對人缺乏尊重政府長期愚民政策,人性泯滅,蔑視人權,藐視法律及人格尊嚴,這些狹隘愚昧之心是禍心,陷民族與國家存亡邊緣,這才是中國真正的問題!

經常有人抱怨,中國人口多,不像日本那麼有錢,投入教育有困難。其實日本明治維新和戰後初期比中國現在還窮,但投入比例遠遠超過中國。日本人堅信,只有教育才能改變貧窮,於是大動血本,且收益匪淺。官員和教育人士捐資辦學,甚至有人因為籌措不到教育經費而自殺,被稱為血淚史。1860年,確立近代學校制度,率先普及四年義務教育。1880年在世界率先普及6年義務教育,建立全國範圍教育網,而當時比日本發達英國都無法做到這點,後來英國達到這一水平之後用了70年,德國了用80年,美國用了60年。

日本率先世界100%普及12年義務教育,100%普及大學教育。中國經過30年發展和不斷投入,2012年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提高到71.9%,大學普及率只有21.4%,中國力爭2020年大學入學率提高到50%以上比例。入學率與普及率有區別,入學率是已就讀學生升學率,並不是指所有適齡學生應該就讀的小學、中學、大學。教育也是政績之一,中國入學率與普及率遠沒有對外公布那麼高,就像GDP一樣,更為重要中國大學入學率也罷,普及率也罷還包括成人自學自修、函授、培訓類「大學」。日本入學率普及率是指全日制,日本從幼稚園到大學入學率與普及率都是100%,而中國即時到2013年,中國小學入普及率只有82.8%、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也只有71.9%,大學普及率只有21.4%(事實如果按日本標準統統都要打5折,首先日本標準都是全日制,師資力量非常雄厚,教師及教育水平極高,日本學校一個班限制在35人左右,(中國許多學校班級人數都超過70人,嚴重影響學習質量)日本學校硬體更加完善,從幼稚園到大學都有標準游泳池、網球場、運動場、圖書館、食堂等各類齊全設施,中國在這些方面還相差非常大的距離。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白皮書,日本擁有世界最好的教育。1903年—1960年,日本勞動力人口增加1.7倍,國民財富增長7倍,國民收入增長10倍,教育投資增長23倍。教育經費佔財政支出25%以上,在世界各國中最高。1930年實行九年免費義務教育,免費為中小學生供應午餐、書本。1950年實行12年免費義務教育,1950年—1980年,日本教育經費佔GDP5%以上,中國的台灣佔4%以上,大陸佔1%左右,2010也只達到3%。日前,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布了2011年人類發展指數,對187個國家的發展狀況進行了排名。挪威第1位,日本因為人口結構改變,人口老齡化致使排名由第5名下降到12名。美國由於貧富差距嚴重擴大,社會不公平加劇,由第4名下降到23名。世界前20位人類發展指數屬於極高級發展水平,中國在全球排名第101位,屬於中低等發展水平。報告指出中國經濟、教育水平發展有了長足進步(中國文盲率由90%減少到37%)但在貧富差距、社會公平性,生活水平,社會福利,社會環境、食品及衛生條件等諸多方面嚴重不足【包括國民素質、生活水平、收入水平、平均預期壽命、社會福利、社會環境、食品及衛生條件、空氣質量、社會公平性、教育及成人識字率醫療、衛生、生育、就業、潔凈水等公共服務等48項指標。≥0.90極高人類發展指數,0.80-0.89高人類發展指數,0.50-0.79中人類發展指數,≤0.49低人類發展指數】聯合國的報告中有這樣一個細節:人類發展指數是對傳統國民生產總值指標挑戰的結果。言外之意,它關注的不是宏觀經濟水平,不是GDP,而是微觀的個體命運,是生活在廣闊國度里的人。也正因為如此,遷延不進的指數排名,才會如此真切地刺痛每顆渴望幸福生活的心。 對普通百姓來說,一切皆是虛有,唯有切近己身的幸福才是實在。「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平凡而細碎的日子一地雞毛,但卻是平頭百姓生活的全部。紛繁而複雜的指數亂象,最終指向的應該是同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經濟發展是硬道理,不斷提高國人生活質量、實現社會與人的和諧發展也是硬道理。  30多年來,中國只注重經濟建設為中心,一切為經濟讓路,雖然中國經濟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其它各個方面卻嚴重落後和不足,如何讓老百姓的生活不再被指數「幸福」,而是真正幸福起來?這是一個歷久彌新的古老命題。希望這次「人婁發展指數」的公布,撥動的不僅僅是老百姓的「幸福神經」。希望中國從政府和企業不要在鼓吹沒有用又有水分和外資貢獻GDP。

我們目前在各個方面都與日本無法相提並論,我們與日本差距是全方位,無論是經濟、科技、社會福利、食品安全、國民素質、社會治安、生活品質、社會公平、司法公正與獨立性、社會文明、衛生條件等等諸多方面。

首先我們國土面積是日本的25倍,人口是日本的11倍。拋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的優勢,中國的人均GDP仍只是日本的20分之一。日本工人的收入是中國工人收入的60倍。

至今中國仍沒有實現《教育法》規定的9年義務目標,部分地區連6年義務也未能完全達到。歸結原因是我們根本沒有完全重視教育工作者,才導致對教育程度關注不夠,今天中國也無法達日本150年前的水平,但現在中國經濟是遠勝150年前的日本,可惜我們重視教育一直只停留在嘴上和口號上,從我們對教育投入關注用心程度以及對教師尊重,可悲可嘆!

賀龍元帥幼年時,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青年時甚感遺憾,認為「教育是國家的根本事業,輟學破產之象,是國家的奇恥大辱。」任湘西鎮守使時,常捐款辦教育。「教育經費之困難,大都由專管人虧空。以後,對虧空學款者,追繳嚴辦。」

新中國成立以來,教育取得顯著進步,文盲大幅度下降,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還有許多問題。很長一段時間,一些貧困地區的孩子呆的是明清的房子,還有土屋窟洞等。在許多農村,最壞的房屋是學校,最好的房屋是政府。而在日本農村最漂亮結實的房屋往往是學校,條件最差的是政府辦公大樓,發生自然災害時,村民很自然地跑到學校避難。

我們曾經說,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此話我們一直當兒戲。人才是國與國之間最大競爭,教育又是這一切的基礎,而教育的基礎不只是財力,而是戰略眼光,人心,中國從飲食,教育,體育,科技,環境,社會一切充滿浮躁不安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虛榮浮誇。

中國人一向自認為最重視教育,並且一再強調「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中國的父母也的確是對孩子不惜一切,可是,由於國家教育經費的缺乏,由於普通教育制度的缺陷,今天的中國人中,成人識字率才61.5%都不到(識字率的定義為一個國家當中,十五歲以上「成年人」能讀寫文字的人的比率,「識字」是指讀書和寫字的能力水平到達可以溝通的能力。),文盲半文盲人數約佔人口的37%以上,離教育現代化的起限相差18.5%;大學毛入學率為5%,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數佔總人口的比例達10.8%,中國成人識字率排名世界86位,日本世界第1位。

    

  相比之下,日本才不愧重視教育的美名。成人識字率100%,日本早已在150多年前達到了100%的小學教育和80年前100%的中等教育(初中與高中);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數佔總人口的比例高達88%;大學入學率為100%;日本是文盲率為0,義務12年教育,大學入學率為100%。而中國文盲率達到37%,而日本文盲是12年義務教育,中國文盲是指6年義務教育。日本窮人有2000萬人,中國窮人有9.5億,但日本窮人是指有基本所有家電,有一輛二手車,有70平米的住房,窮與富區別是好與差。而中國窮人基本生存問題,吃飯穿衣。

  

中國口口聲聲重視教育,首先應該重視教師,重視教師地位和收入,尤其日本則規定,教師的工資待遇應高於國家公務員。法國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收入水平和國家政府機構的公務員基本持平,而日本中小學教師由於其待遇太好(高於普通公務員標準),在日本,中小學教師職業被視作「聖職」,人們普遍認為,教師是為社會做出巨大犧牲的職業,因而無比神聖,教師本身也是廉潔清正的。所以,日本中小學教師的社會地位與工資待遇之高是理所應當的。

日本教師除工資外,還有N種津貼。如撫養津貼、邊遠地區津貼、初任職調整津貼、函授教育津貼、住房津貼等等。日本所有教師每年6月和12月還可以得到兩次獎金,數額大約等於5個月的工資總和。日本教師工資制度是教育財政制度中最重要的部分。在教育財政預算中,教師工資所佔的比例最大,目前大約佔到80%。在日本,中小學教師的工資高於普通公務員的工資標準。據統計,日本中小學教師的平均工資是全國人均收入的2.4倍,大學教師而是全國人均收入15倍以上(日本人均工資為4880美元/月,最高9970美元/月。以上日本老師工資事實上沒有包括津貼,如果加上這些津貼日本教師工資是比現在數據還要多30%以上。【文中所講只是中學教師,不包括大學教師,日本大學教授年薪通常(摺合人民幣)60萬---400萬,甚至更高,以資歷能力來定】而美國中小學教師的平均工資只是全國人均收入的1.7倍。從這個數字可以看出,日本教師在社會上的物質地位之高。

中國教師收入全球倒數第三足以證明中國是一個不重視教育的國家。也揭示中國為什麼落後發達國家原因,以日本為例,我們小學教育落後120年,中學教育落後110年,大學教育落後100年,原因我們從來不重視教育。人才是未來國家競爭砝碼,而中國卻沒有對未來投資,從不重視未來,只顧眼前,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搞形象工程,大躍進搞政績,中國還有未來?中國人現在為什麼沒有誠信,沒有教養,人與人之間為什麼如此冷漠無情麻木無仁(小悅悅事件)還有一些系例假貨,傷天害理的事情,中國還有生存空間?

由此看來,中國人的死要面子活受罪不僅享譽亞洲,而且已經世界聞名了。我們難道不該為此感到恥辱,進行深刻的反省嗎?

聯合國發布全球道德及國民素質:精神面貌、文化素質、道德修養、禮儀素養、全民教育、經濟條件,身體素質、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等等共計118項指標都體現了國民素質。國民素質是綜合概念,包括思想、修養、禮儀、文化、政治、體能、道德、教育等等。

中國國民素質讓人非常堪憂,中國連續幾十年排名世界160位以後,而日本國民素質連續40多年排名世界第一。聯合國的權威排名真實反應中國現狀以及過去忽視的地方,以及未來中國需要改進地方可以說是全方面。經濟質量效率、社會文明程度、國民素質、醫療保障、醫療水平及技術、身體素質還是國家形象、社會福利、教育、社會制度、民主、衛生、飲食安全等等等都差距甚遠。可怕的巨大差距,中國未來之路漫長,任重道遠……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日本TBS電視台5月23日「黑中國人」的節目「直撃!コロシアム!!」?
中日島爭升至戰略博弈
中國突然主動點燃中日釣魚島衝突的四大戰略考量!
回眸中國圍棋:1992中日頭銜王戰 聶馬雙告捷

TAG:教育 | 中日 | 差距 | 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