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祖籍卧龍區安皋鎮
「孟州說」、「昌黎說」、「修武說」……韓愈故里在何處眾說紛紜,其中「南陽說」影響深遠—— |
韓愈祖籍卧龍區安皋鎮 |
稿件來源:南陽日報-南陽網 |
|
||
|
||
|
||
|
||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古文運動的領袖。死後謚號「文」,故後代文獻多稱韓文公。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 韓愈的作品非常豐富,現存詩文700餘篇,其中散文近400篇。他的古文眾體兼備,舉凡政論、表奏、書啟、贈序、雜說、人物傳記、祭文、墓誌乃至傳奇,無不擅長,可大致概括為論說與記敘兩類。其論說文氣勢雄渾,結構嚴謹,邏輯性強,名篇如《諫迎佛骨表》《原道》《原毀》《爭臣論》《師說》等;記敘文則愛憎分明,抒情性強,名篇如《送李願歸盤谷序》《送董邵南序》《張中丞傳後敘》《祭十二郎文》《柳子厚墓志銘》等。韓文雄奇奔放,風格鮮明,語言上亦獨具特色,尤善錘鍊詞句,推陳出新,許多精闢詞語已轉為成語,至今仍保存在文學語言和人們的口語中。韓詩成就雖不如其散文,在中唐亦佔有重要地位,對宋詩影響頗大。 人文博覽
□魯釗
譽滿天下的「南陽文學家群」曾有三波:漢代有張衡、劉蒼、朱穆、左雄、劉珍等四十餘位,唐代有張巡、岑參、張繼、樊紹述、張祜等,現當代有以姚雪垠、喬典運、二月河、周大新、周同賓、田中禾、張一弓、柳建偉等為代表的南陽作家群。
而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被譽為「文起八代之衰」和「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也是南陽文學家群一員,其祖籍地是卧龍區安皋鎮。
父名仲卿 「南陽人也」
李白是韓愈之父韓仲卿的好友。仲卿歿,李白親撰《武昌宰韓君去思頌碑》的文章,著曰「君名仲卿,南陽人也……」李白與韓父關係親密,寫作追思故人的碑文,當詳細了解情況,斷不會把好友的籍貫記錯。況李白曾五游南陽,華章甚多,經安史之亂顛沛流離,著述十喪其九,今人竟集留《游南陽白水登石激作》、《南都行》、《游南陽清冷泉》、《南陽送客》等13首詩,可見李白寫南陽詩詞之豐,從多篇詩名及「昔在南陽城,唯餐獨山蕨」等句,李白不可能分不出南陽指哪裡。李白所處之唐代前後,南陽即為今日之南陽無誤。歐陽修、宋祁、范鎮、呂夏卿等人合撰《新唐書·韓愈傳》載:「韓愈,字退之,鄧州南陽人。」唐時南陽隸屬鄧州,文中明確標示地域,比較嚴謹和清晰,說明李白、歐陽修、宋祁等人均定論韓愈是南陽人。
廣為傳布的韓氏《韓文公門譜》,多引自李白《武昌宰韓君去思頌碑》,此文亦是目前記錄韓愈先祖序列最早最完整的文章,也是韓愈家史引用最多的文章。他地碑刻等載最早為明嘉靖年間,均在李白之後。
李白《襄陽別駕韓公昶墓志銘》即稱:「唐故南陽韓公,諱昶,字有之。」如同唐代的庾氏籍貫「南陽新野」、岑氏「南陽棘陽」一樣,所以史書才說韓愈是「鄧州南陽人」。光緒版《南陽縣誌》也記載韓愈是南陽縣人。據以上可靠之記載,196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編的《古代散文選》介紹韓愈為:「韓愈字退之,唐朝鄧州南陽(現河南省南陽縣)人。」中華書局的《韓愈年譜》也定論「唐朝鄧州南陽人」,「後遷孟津」。此外還有皇甫湜《韓愈神道碑》:「韓氏出晉穆侯。晉滅武穆之韓,而邑穆侯孫萬於韓,遂以為氏。後世稱王。漢之興,故韓襄王孫信有功,復封韓王,條葉遂著。後居南陽……」現行的全日制十年制初中語文課文第二冊《馬說》,也明確注釋「韓愈,河南省南陽縣人」。
韓氏故里 遺迹眾多
南陽縣廣袤的土地上,何處是韓愈之鄉?到目前為止,唯有今卧龍區安皋鎮有數處遺迹及人文傳說佐證。
一是安皋廟崗的韓愈廟。因廟而地名,可見廟之歷史悠久。該廟位於小屯村周崗,為安皋一方土地正神。據「韓文正公廟」碑記述,漢高祖時即有廟宇祭祀,唐貞觀年間將舊廟遷於現址擴建,增大規模。「宋帝神宗元豐六年,追韓文公為昌黎伯,立廟為神。」此廟遂改稱「韓愈廟」。乾隆二十四年,再「敕封韓文公為廟崗一方尊神之位」,所以又稱土地廟。附近村莊有人去世,還按代代相傳風俗到此地「報廟」。
二是韓文公廟碑載:「乾隆親政二十四年,敕封韓文公為廟崗一方尊神之位。重建文公殿堂,精雕文公神像,移奉文公廟內,香火追祭,永褒忠正,數百年香煙繚繞……」乾隆皇帝敕封韓愈為該廟正神,說明在清代對韓愈的祭祀不只是民間行為,亦是朝廷行為,且明確為地方正神。
三是數部《南陽縣誌》有確切記載韓愈是南陽縣人,記載有韓愈廟及祭奠往事。
四是老安皋街東南(今文昌路東端)原有文昌閣,祭奠文昌星,主殿六間坐北朝南,東西廂房各三間,大門闊約兩丈,氣勢宏偉。殿內塑有文曲星比干、孔聖人、孟子、韓愈等塑像。韓愈有「百代文宗」之譽,被民間推崇為文曲星的化身之一。文昌閣門前有三通漢白玉牌坊,精美雅緻。柱身門額雕飛鳥祥雲,形態逼真。院門前立有武官下馬、文官下轎碑石。清末民初裡面設有文昌社,組織民間文化活動。每年元宵節,附近縣鄉民間雜耍必到閣前空地為群眾會演,是民俗節慶繁華地。此閣直到上世紀土改時尚存,後毀於大修水庫。
五是在鄧州明代有韓文公書院,有三賢祠,祀鄧州歷史上三位賢人韓愈、寇準、范仲淹,至今仍有三賢路。韓愈在貶赴潮州過鄧州穰東時寫了《次鄧州界》和《食曲河驛》等詩。「戀闕那堪又憶家」,因為到了曲河驛,離祖地安皋不遠,看到「群烏巢庭樹,乳燕飛檐楹」,想到群烏有巢,乳燕有家,自然「凄然自傷情」。
六是北宋龍圖閣直學士、吏部侍郎王襄撰文認為韓愈為南陽安眾鄉人,今安皋即屬昔日安眾鄉,並約為治所,因安皋是「東臨古渡、南接呂藩、西控秦關、北扼汝洛」的戰略要塞。安皋的「安」應該是承接演化安眾鄉的「安」而來。
傳說民謠 稱頌韓公
七是在安皋當地民間傳說中,韓愈很關心百姓的疾苦。傳說在潦河有黑蛟龍噬人,韓愈寫了一篇《祭蛟龍文》,把蛟龍趕走。在潮州時鱷魚害人,他一紙檄文趕走鱷魚,保護百姓。安皋百姓認為,韓愈生時愛民,成神後肯定會關心家鄉民眾,所以安皋人在家鄉為韓公建廟祭奠。
八是安皋當地至今仍有韓家崗地名,韓氏後裔百餘人,奉韓愈為祖。當地百姓祖輩代代相傳,認為韓愈是安皋人,後因在外為官,遂遷至南陽以外。
九是流傳當地的安皋民謠也可予以例證。
譬如民謠之一:東潦河,西潦河,韓公坐在文昌閣。指甲花,轉子蓮(向日葵),咱家的文公保佑咱。燒高香,供三菜,拜拜韓公考秀才。
民謠之二:月奶奶,亮光光。讀四書,寫文章。學韓公,成文昌。旗杆立在咱門上,看你排場不排場。
韓愈故里有孟州說、昌黎說、南陽說和修武說,可能韓氏祖居昌黎,復居南陽,後再遷孟州修武等地。韓愈是否為卧龍區安皋鎮人?有待進一步挖掘整理,以服務建設中原文化。不揣淺陋,僅為拋磚引玉,也請史學民俗專家不吝賜教,撥開歷史迷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