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秦代書法鑒賞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中國,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專制主義的封建王朝。由於當時處於一個動蕩的時期,戰亂不休,因此漢字的差異也十分嚴重,各個小國有各自不同的語言和文字,這就直接影響了漢字的發展和政令的通行下達。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初,實行「焚書坑儒」之舉,丞相李斯倡導「乃同奏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提出了統一文字的主張,並且開始廣泛地搜集民間使用的通用字,以秦國文字作為標準從而創製了小篆,統一了文字。於是,小篆成為秦代的通用書體、標準字體,主要用於官府發布的命令和正式文件。      一、秦代的標準字體――小篆      小篆的統一,是我國歷史上進行的第一次大規模文字統一。文字學家通常把秦代小篆產生以前的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和六國文字等統稱為大篆。同大篆相比,小篆的象形性減弱了很多,點畫結構也相對穩定了。這種字體是用圓轉而勻稱的線條進行組合的。它不僅簡化了字形,取消了異體,確定了統一的規範,而且還指定了字形結構中的偏旁和偏旁的位置,使漢字的偏旁達到了統一。由於小篆的線條像玉箸(箸:筷子)一樣,因此它被後世稱為「玉箸篆」。   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曾多次東巡,每到一地便樹碑刻石,宣揚秦的文治武功。如現在殘存的《琅砑刻石》、《泰山刻石》和《嶧山刻石》等。這些石碑刻字據說都是出自李斯之手。李斯作為書法家為後人學習書法尤其是學習篆書作出了榜樣,他對文字改革的貢獻也是極大的。唐代大書法家張懷罐在《書斷》中評價李斯小篆為:「畫如鐵石,字若飛動。」   《琅砑刻石》(圖1)是中國最早的刻石之一,刻石據傳為李斯所書。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於公元前219年巡遊東地,登山東琅?台時所立,刻石現存中國歷史博物館。此刻石的內容是對秦統一事業的讚頌,具有開國紀功的意義。因年代久遠現僅存13行,86字。此碑用筆勁秀圓健,結體嚴謹工穩,是秦代小篆的代表作,在書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泰山刻石》(圖2)原碑殘石現藏於山東泰山泰廟,宋拓《泰山刻石》共165字,全碑線條畫如鐵石,字若飛動,其結構平穩均衡、端嚴凝重、疏密有致、飄逸舒展,章法嚴整,古意盎然。         《嶧山刻石》(圖3)是李斯小篆的代表之作。此碑現只存宋代摹刻本,碑石現存於西安碑林博物館。《嶧山刻石》是在大篆的基礎上進行改造、演變而成的,但同時又弱化了大篆隨意自由的取勢。它的線條橫平豎直,粗細相同,用筆瘦勁圓轉,線條始終保持著當直則直、該挺則挺、當婉則婉、該曲則曲的狀態,骨力內蘊,氣息通暢,明麗清朗,乾淨利落;又由於起筆收筆講究藏頭和護尾,所以起筆和收筆的形態都是取圓勢,委婉之中顯出剛勁,具有端莊典雅之美;結構上更顯平穩凝重,疏密勻稱,一絲不苟;字形多窄長,且上密下疏,穩定之中顯出飄逸舒展,給人一種以柔寓剛、爽朗俊健的感覺;章法布局上整齊勻稱,縱成行,橫成列。我們在臨習時,對於章法上要求很多,首先要體現大小統一、井然有序,再就是要講究布列成隊、行氣貫通,單看一個個字如單獨的白描圖案,整體看滿幅又如精美織錦。面對此碑無人不驚嘆,後世學書者無人不仰觀。      二、秦代的應用字體――秦隸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除了統一文字之外,還對度量衡進行了統一,並為此發布了一些詔書。秦代的權量和詔版上的文字並非都出自李斯之手,這些大都是書吏們所寫,甚至有的就是由刻工們直接刻寫而成。如《始皇詔版》(圖4)。這樣一來,其中就常常混入了民間的一些較草率而不規整的小篆書體,有的較草率,有的較簡約,且富於個性。這種字體大小不一,參差不齊,一般以字的筆畫多少而定,筆畫少的字形較扁小,筆畫多的字形較寬大,轉折處也改圓轉為方折;字形結構也慢慢脫離了小篆的窄長之勢,隨之漸方,同時布白也不是很勻稱,有疏有密,但仍保留著篆書的筆意。我們將這種新字體稱為「秦隸」。如1975年12月在湖北雲夢縣城關西部睡虎地墓地出十了1000餘枚竹簡,它們都是墨書的秦隸。我們從《雲夢睡虎地秦簡》(圖5)的墨跡中可以看出,它們雖然保留了篆書的痕迹,但已融篆隸於一體,拙中取巧,古中有新,是尚未成熟的隸書。我們從圖中可以看出,個別字既有篆書的寫法,又有隸書波磔的寫法。可見,秦隸已有了明顯的波磔,逆入平出的橫畫和點畫的運用都有明顯的增加,用筆渾厚而豐滿。   秦代雖然僅僅存在了15年,但它統一了漢字,結束了「字無定形」的混亂狀況,漢字漸漸淡化了象形的意味,開始朝著筆畫化、符號化、定型化、規範化的方向發展。在這漫長的歷程中,漢字結束了線條勾勒的古漢字階段,向著筆畫組合於方塊空問之內的今漢字階段發展,可以認為小篆在漢字史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對漢字形體的演變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推薦閱讀:

藏品鑒賞(390)
頭條界的採花高手們,我這朵花幫助鑒賞一下
詩歌鑒賞之語言風格
王翰詩鑒賞
宋詞鑒賞100題(31

TAG:書法 | 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