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王昌齡、楊炯、陳羽、希和、李昂、明餘慶詩《從軍行》比較、鑒賞、訓練

李白、王昌齡、楊炯、陳羽、希和、李昂、明餘慶詩

《從軍行》比較、鑒賞、訓練

1.李白詩《從軍行》李白詩《從軍行》

2.王昌齡詩《從軍行》王昌齡詩《從軍行》

3.楊炯詩《從軍行》楊炯詩《從軍行》

4.陳羽詩《從軍行》陳羽詩《從軍行》

5.希和詩《從軍行》希和詩《從軍行》

6.李昂詩《從軍行》李昂詩《從軍行》

7.明餘慶之《從軍行》賞讀

從軍行

  【唐】 李白

  百戰沙場碎鐵衣,

  城南已合數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將,

  獨領殘兵千騎歸。

《從軍行》是唐代李白所作,此詩以疏簡傳神的筆墨,敘寫了唐軍被困突圍的英勇事迹,熱情洋溢地歌頌了邊庭健兒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

賞析一

  詩人不直述戰事的進展,而將讀者置身於險象環生的局勢,感受緊迫的態勢,

  此詩以短短四句,刻畫了一位無比英勇的將軍形象。首句寫將軍過去的戎馬生涯。伴隨他出征的鐵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以見他征戰時間之長和所經歷的戰鬥之嚴酷。這句雖是從鐵衣著筆,卻等於從總的方面對詩中的主人公作了最簡要的交待。有了這一句作墊,緊接著寫他面臨一場新的嚴酷考驗──「城南已合數重圍」。戰爭在塞外進行,城南是退路。但連城南也被敵人設下了重圍,全軍已陷入可能徹底覆沒的絕境。寫被圍雖只此一句,但卻如千鈞一髮,使人為之懸心吊膽。「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呼延,是匈奴四姓貴族之一,這裡指敵軍的一員悍將。我方這位身經百戰的英雄,正是選中他作為目標,在突營闖陣的時候,首先將他射殺,使敵軍陷於慌亂,乘機殺開重圍,獨領殘兵,奪路而出。

  詩中表現的是一位勇武過人的英雄,而所寫的戰爭從全局上看,是一場敗仗。但雖敗卻並不令人喪氣,而是敗中見出了豪氣。「獨領殘兵千騎歸」,「獨」字幾乎有千斤之力,壓倒了敵方的千軍萬馬,給人以頂天立地之感。詩沒有對這位將軍進行肖像描寫,但通過緊張的戰鬥場景,把英雄的精神與氣概表現得異常鮮明而突出,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將這場驚心動魄的突圍戰和首句「百戰沙場碎鐵衣」相對照,讓人想到這不過是他「百戰沙場」中的一仗。這樣,就把剛才這一場突圍戰,以及英雄的整個戰鬥歷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壯烈,完全傳奇化了。詩讓人不覺得出現在眼前的是一批殘兵敗將,而讓人感到這些血泊中拚殺出來的英雄凜然可敬。象這樣在一首小詩里敢於去寫嚴酷的鬥爭,甚至敢於去寫敗仗,而又從敗仗中顯出豪氣,給人以鼓舞,如果不具備象盛唐詩人那種精神氣概是寫不出的。

  賞析二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這是一首用樂府古題寫的邊塞詩,其內容已基本失去專寫「軍旅苦辛」的古義,也無法合樂歌唱,因而,有別於漢魏樂府曲辭中的(從軍行》。唐人以「從軍行」為詩題,一般來說,旨在標明詩歌題材屬「邊塞」一類而已。盛唐邊塞詩,從總體上看,大多氣勢磅礴,極富悲壯崇高之美。李白的這首詩就寫得辭健氣壯,慷慨激昂,有撼人心族的藝術魅力。首句「百戰沙場碎鐵衣」,詩人用平直敘起的筆法寫出了征戰環境之「苦」。「百戰」,意謂戰事頻繁。「碎鐵衣」,形容氣候惡劣,鬥爭嚴酷。其中,「碎」字下得絕妙,頗值玩味。將士的愷甲都已凍碎難著,令人宛見「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塞外荒寒景象。此外,唐軍將士因長期作戰,來不及休整,給養十分困難的情形,也可由此一「碎」字思而得之。

【名稱】從軍行

  【年代】盛唐

  【作者】王昌齡

  【體裁】樂府古體詩

  【出處】《全唐詩》

  王昌齡(690-756)字少伯,漢族。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他的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世稱王龍標,有「詩家天子王昌齡」之稱。存詩一百七十餘首。王昌齡是盛唐詩壇一著名詩人,當時即名重一時,被稱為「詩家天子王昌齡」。

從軍行其一

  向夕臨大荒,朔風軫歸慮。

  平沙萬里余,飛鳥宿何處。

  虜騎獵長原,翩翩傍河去。

  邊聲搖白草,海氣生黃霧。

  百戰苦風塵,十年履霜露。

  雖投定遠筆,未坐將軍樹。

  早知行路難,悔不理章句。

  秋草馬蹄輕,角弓持弦急。

  去為龍城戰,正值胡兵襲。

  軍氣橫大荒,戰酣日將入。

  長風金鼓動,白露鐵衣濕。

  四起愁邊聲,南庭時佇立。

  斷蓬孤自轉,寒雁飛相及。

  萬里雲沙漲,平原冰霰澀。

  惟聞漢使還,獨向刀環泣。

從軍行其二

  大將軍出戰,白日暗榆關。

  三面黃金甲,單于破膽還。

  鑒賞

  這首詩描寫了漢武帝時,大將軍衛青在漠北以武鋼車合圍單于,從此漠南無王庭的一戰。

  結合史記的一段記載:「而適值大將軍軍出塞千餘里,見單于兵陳而待,於是大將軍令武剛車自環為營,而縱五千騎往當匈奴。匈奴亦縱可萬騎。會日且入,大風起,沙礫擊面,兩軍不相見,漢益縱左右翼繞單于。單于視漢兵多,而士馬尚強,戰而匈奴不利,薄莫,單于遂乘壯騎可數百,直冒漢圍西北馳去。」(《衛將軍驃騎列傳》)

  事件「大將軍出戰」 漠北決戰,大將軍衛青率五萬騎兵於定襄出塞千餘里,深入漠北

  環境「白日暗榆關」 會日且入,大風起,沙礫擊面,兩軍不相見

  戰法「三面黃金甲」 大將軍令武剛車自環為營合圍單于,趁風起時反擊

  戰果「單于破膽還」 單于遂乘壯騎可數百,直冒漢圍西北逃跑而去

從軍行(其一)

  原文

  烽火城西百尺樓①,黃昏獨坐海風秋②。

  更吹羌笛關山月③,無那金閨萬里愁④。

  鑒賞

  這一首,刻畫了邊疆戍卒懷鄉思親的深摯感情。

  這首詩,筆法簡潔而富蘊意,寫法上很有特色。詩人巧妙地處理了敘事與抒情的關係。前三句敘事,描寫環境,採用了層層深入、反覆渲染的手法,創造氣氛,為第四句抒情作鋪墊,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顯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點明了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顧蒼茫,只有這座百尺高樓,這種環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時令正值秋季,涼氣侵人,正是遊子思親、思婦念遠的季節。時間又逢黃昏,「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詩經·王風·君子於役》)這樣的時間常常觸發人們思念於役在外的親人。而此時此刻,久戍不歸的徵人恰恰「獨坐」在孤零零的戍樓上。天地悠悠,牢落無偶,思親之情正隨著青海湖方向吹來的陣陣秋風任意翻騰。上面所描寫的,都是通過視覺所看到的環境,沒有聲音,還缺乏立體感。接著詩人寫道:「更吹羌笛關山月」。在寂寥的環境中,傳來了陣陣嗚嗚咽咽的笛聲,就象親人在呼喚,又象是遊子的嘆息。這縷縷笛聲,恰似一根導火線,使邊塞徵人積鬱在心中的思親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終於來了個大爆發,引出了詩的最後一句。這一縷笛聲,對於「獨坐」在孤樓之上的聞笛人來說是景,但這景又飽含著吹笛人所抒發的情,使環境更具體、內容更豐富了。詩人用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轉折過渡,

  注釋

  ①烽火:又稱烽燧,古代邊防報警的兩種信號。白晝報警燃煙,稱為燔燧,因常用薪草及狼糞,故又稱狼煙;夜晚則燃火,稱為「烽」。

  ②海:指青海湖。

  ③羌笛:羌族樂器,屬橫吹式管樂。關山月:樂府橫吹曲名,內容多寫戍邊生活。

  ④無那:無奈。金閨:古時稱年輕女子的居室為閨房。

  譯文

  烽火城西面的樓高有百尺,

  黃昏時我獨自坐在那裡,沐浴著青海湖來的秋風。

  羌笛吹奏《關山月》的樂曲被秋風從遠處帶來,

  無論如何也消除不了我對萬里之外的妻子的思念。

從軍行(其二)

  【原文】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1)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1)關山:山川關隘。指山川阻隔的故鄉。

  【鑒賞】

  從題材看,這是一首格調沉鬱的邊塞詩。

  此詩截取了邊塞軍旅生活的一個片斷,通過寫軍中宴樂表現征戍者深沉、複雜的感情。

  「琵琶起舞換新聲」。隨舞蹈的變換,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調,詩境就在一片樂聲中展開。琵琶是富於邊地風味的樂器,而軍中置酒作樂,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與羌笛。」這些器樂,對征戍者來說,帶著異域情調,容易喚起強烈感觸。既然是「換新聲」,總能給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

  「總是關山舊別情」。邊地音樂主要內容,可以一言以蔽之,「舊別情」而已。因為藝術反映實際生活,征戍者誰個不是離鄉背井乃至別婦拋雛?「別情」實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創作素材。所以,琵琶盡可換新曲調,卻換不了歌詞包含的情感內容。《樂府古題要解》云:「《關山月》,傷離也。」句中「關山」在字面的意義外,雙關《關山月》曲調,含意更深。

  此句的「舊」對應上句的「新」,成為詩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墜揚抑的音情,特別是以「總是」作有力轉接,效果尤顯。次句既然強調別情之「舊」,那麼,這樂曲是否太乏味呢?不,「撩亂邊愁聽不盡」,那曲調無論什麼時候,總能擾得人心煩亂不寧。所以那奏不完、「聽不盡」的曲調,實叫人又怕聽,又愛聽,永遠動情。這是詩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揚。「聽不盡」三字,是怨?是嘆?是贊?意味深長。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於怨嘆。然作「聽不夠」講,則又含有讚美了。所以這句提到的「邊愁」既是久戍思歸的苦情,又未嘗沒有更多的意味。當時北方邊患未除,尚不能盡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會心不寧意不平的。前人多隻看到它「意調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詩前三句均就樂聲抒情,說到「邊愁」用了「聽不盡」三字,那末結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盡此「不盡」就最見功力。詩人這裡輕輕宕開一筆,以景結情。彷彿在軍中置酒飲樂的場面之後,忽然出現一個月照長城的莽莽蒼蒼的景象: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對此,你會生出什麼感想?是無限的鄉愁?是立功邊塞的雄心和對於現實的憂怨?也許,還應加上對於祖國山川風物的深沉的愛,等等。

  讀者也許會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細流一波三折地發展(換新聲——舊別情——聽不盡)後,到此卻匯成一深沉的湖水,蕩漾迴旋。高高秋月照長城既是寫景,又是抒情。彷彿在軍中置酒飲樂的場面之後,忽然出現一個月照長城的莽莽蒼蒼的景象: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以此將征戍者複雜的內心世界和豐富的思想感情表達的入木三分。此詩之臻於七絕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這絕處生姿的一筆也是不容輕忽的。

從軍行(其三)

  【原文】

  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雲沙古戰場。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

  【注釋】

  1. 關城:指邊關的守城。

  2. 雲沙:像雲一樣的風沙。

  3. 表:上表,上書。

  4.掩塵骨 :掩是埋,掩塵骨指屍骨安葬.

  5. 龍荒:荒原.

  【鑒賞】

  這首詩是從軍行七首中的第三首.

  深秋邊城榆樹上的葉子早已疏黃開始飄落,傍晚紅日欲墜,大風突起,

  一轉眼城外的古戰場就被如雲的風沙瀰漫.風沙過後,無數枯骨暴露在戰場上.

  這些年來,多少將士為保衛家園,戰死在這荒涼的邊城.應該上書朝廷將他們的屍骨好好安葬,

  別讓這些為保衛國家而死的將士們像孤魂野鬼一樣到死還在遊盪.

  這首詩截取了邊塞軍旅生活的一個片段,通過描寫一陣大風吹過古戰場將戰死的枯骨暴露在外.說明當時的戰爭有多麼的慘烈,無數的將士們死在邊關,而沒有辦法好好安葬.表現了詩人對將士們深切的同情之心。

  唐朝前期,中國國力強盛,但在邊關戰火卻一直沒有停止過.無數離開故鄉到邊關去爭戰的將士們都死在了離故鄉幾萬里之外的陌生之地.但他們的的報國熱情卻感染著詩人。關山迢遞,戎馬劻勷,奮槊進擊,血染征袍……

從軍行(其四)

  【原文】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注釋】

  1.從軍行:樂府舊題,內容多寫軍隊戰爭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這裡指甘肅省的祁連山。

  4.穿:磨破。

  5.金甲:戰衣,金屬制的鎧甲。

  6.樓蘭:漢代西域國名,這裡泛指當時騷擾西北邊疆的敵人。

  7.孤城:當時青海地區的一座城。一說孤城即玉門關。

  8.玉門關:漢武帝置,因西域輸入玉石取道於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六朝時關址東移至今安西雙塔堡附近。

  9.洮(taó 桃)河:黃河的支流,在甘肅省西南部。

  【譯文】

  青海上空的陰雲遮暗了雪山,遙望著遠方的玉門關。塞外的將士身經百戰磨穿了盔和甲,攻不下西部的樓蘭城誓不回來。

  [今譯]

  青海湖連綿不斷的大片烏雲,

  遮暗了終年積雪的祁連山;

  遠遠眺望只看見孤獨的城池,

  那正是春風都吹不到的玉門雄關。

  在黃沙莽莽的疆場上,

  將士們身經百戰磨穿了鐵甲衣裳衫,

  但是不徹底消滅入侵的邊賊,

  他們將誓死不把家園回還!

  【鑒賞】

  前兩句提到三個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橫亘廷伸的祁連山脈。青海與玉關東西相距數千里,卻同在一幅畫面上出現,於是對這兩句就有種種不同的解說。有的說,上句是向前極目,下句是回望故鄉。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關在後,則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鄉該是玉門關西的西域,那不是漢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說,次句即「孤城玉門關遙望」之倒文,而遙望的對象則是「青海長雲暗雪山」,這裡存在兩種誤解:一是把「遙望」解為「遙看」,二是把對西北邊陲地區的概括描寫誤解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見,而前一種誤解即因後一種誤解而生。一、二兩句,不妨設想成次第展現的廣闊地域的畫面:青海湖上空,長雲彌溫;湖的北面,橫亘著綿廷千里的隱隱的雪山;越過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遙遙相對的軍事要塞——玉門關。這幅集中了東西數千里廣闊地域的長卷,就是當時西北邊戍邊將士生活、戰鬥的典型環境。它是對整個西北邊陲的一個鳥瞰,一個概括。為什麼特別提及青海與玉關呢?這跟當時民族之間戰爭的態勢有關。唐代西、北方的強敵,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節度使的任務是隔斷吐蕃與突厥的交通,一鎮兼顧西方、北方兩個強敵,主要是防禦吐蕃,守護河西走廊。「青海」地區,正是吐蕃與唐軍多次作戰的場所;而「玉門關」外,則是突厥的勢力範圍。所以這兩句不僅描繪了整個西北邊陲的景象,而且點出了 「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極其重要的地理形勢。這兩個方向的強敵,正是戍守「孤城」的將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畫面上出現青海與玉關。與其說,這是將士望中所見,不如說這是將士腦海中浮現出來的畫面。這兩句在寫景的同時滲透豐富複雜的感情:戍邊將士對邊防形勢的關注,對自己所擔負的任務的自豪感、責任感,以及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而又迷濛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兩句由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轉為直接抒情。「黃沙百戰穿金甲」,是概括力極

強的詩句。戍邊時間之漫長,戰事之頻繁,戰鬥之艱苦,敵軍之強悍,邊地之荒涼,都於此七字中概括無遺。「百戰」是比較抽象的,冠以「黃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戰場的特徵,令人宛見「日暮雲沙古戰場」的景象:「百戰」 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見戰鬥之艱苦激烈,也可想見這漫長的時間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壯烈犧牲。但是,金甲儘管磨穿,將士的報國壯志卻並沒有銷磨,而是在大漠風沙的磨鍊中變得更加堅定。「不破樓蘭終不還」,就是身經百戰的將士豪壯的誓言。上一句把戰鬥之艱苦,戰事之頻繁越寫得突出,這一句便越顯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一二兩句,境界闊大,感情悲壯,含蘊豐富;三四兩句之間,顯然有轉折,二句形成鮮明對照。「黃沙」句儘管寫出了戰爭的艱苦,但整個形象給人的實際感受是雄壯有力,而不是低沉傷感的。因此末句並非嗟嘆歸家無日,而是在深深意識到戰爭的艱苦、長期的基礎上所發出的更堅定、深沉的誓言,盛唐優秀邊塞詩的一個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寫戍邊將士的豪情壯志的同時,並不迴避戰爭的艱苦,本篇就是一個顯例。可以說,三四兩句這種不是空洞膚淺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兩句那種含蘊豐富的大處落墨的環境描寫。典型環境與人物感情高度統一,是王昌齡絕句的一個突出優點,這在本篇中也有明顯的體現。

從軍行(其五)

  【原文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注釋】

  1.大漠:指廣闊無邊的沙漠

  2.轅門:軍營正門

  3.洮河:黃河支流。原於青海省、東北流經甘肅省臨洮縣,入黃河。

  4.吐谷渾:古代中國西部少數民族名。此處藉以指進犯少數民族的首領。

  【譯文】

  大漠之中,狂風呼嘯,塵土飛揚,天色昏暗。一隊將士半卷著紅旗出了軍營,向敵軍挺進。這時前方部隊傳來捷報:他們已在洮河的夜戰中生擒敵軍,大獲全勝。

  【鑒賞】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可能對第五回「關雲長溫酒斬華雄」有深刻印象。這對塑造關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節。但書中並沒有正面描寫單刀匹馬的關羽與領兵五萬的華雄如何正面交手,而是用了這樣一段文字: (關羽)出帳提刀,飛身上馬。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其酒尚溫。

  這段文學,筆墨非常簡煉,從當時的氣氛和諸侯的反應中,寫出了關羽的神威。論其客觀藝術效果,比寫揮刀大戰數十回合,更加引人入勝。羅貫中的這段文字,當然有他匠心獨運之處,但如果就避開正面鋪敘,通過氣氛渲染和側面描寫,去讓人想像戰爭場面這一點來看,卻不是他的首創,象王昌齡的這首《從軍行》,應該說已早著先鞭,並且是以詩歌形式取得成功的。

  「大漠風塵日色昏」,由於我國西北部的阿爾泰山、天山、昆崙山均呈自西向東或向東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東部形成一個大喇叭口,風力極大,狂風起時,飛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風塵」後面,並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風沙遮天蔽日。但這不光表現氣候的暴烈,它作為一種背景出現,還自然對軍事形勢起著烘托、暗示的作用。在這種情勢下,唐軍採取什麼行動呢?不是轅門緊閉,被動防守,而是主動出征。為了減少風的強大阻力,加快行軍速度,戰士們半卷著紅旗,向前挺進。這兩句於「大漠風塵」之中,渲染紅旗指引的一支勁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這支軍隊卷塵挾風,如一柄利劍,直指敵營。這就把讀者的心弦扣得緊緊的,讓人感到一場惡戰已迫在眉睫。這支橫行大漠的健兒,將要演出怎樣一種驚心動魄的場面呢?在這種懸想之下,再讀後兩句:「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這可以說是一落一起。讀者的懸想是緊跟著剛才那支軍隊展開的,可是在沙場上大顯身手的機會卻並沒有輪到他們。就在中途,捷報傳來,前鋒部隊已在夜戰中大獲全勝,連敵酋也被生擒。情節發展得既快又不免有點出人意料,但卻完全合乎情理,因為前兩句所寫的那種大軍出征時迅猛、凌厲的聲勢,已經充分暗示了唐軍的士氣和威力。這支強大剽悍的增援部隊,既襯托出前鋒的勝利並非偶然,又能見出唐軍兵力綽綽有餘,勝券在握。

  從描寫看,詩人所選取的對象是未和敵軍直接交手的後續部隊,而對戰果輝煌的「前軍夜戰」只從側面帶出。這是打破常套的構思。如果改成從正面對夜戰進行鋪敘,就不免會顯得平板,並且在短小的絕句中無法完成。現在避開對戰爭過程的正面描寫,從側面進行烘托,就把絕句的短處變成了長處。它讓讀者從「大漠風塵日色昏」和「夜戰洮河北」去想像前鋒的仗打得多麼艱苦,多麼出色。從「已報生擒吐谷渾」去體味這次出征多麼富有戲劇性。一場激戰,不是寫得聲嘶力竭,而是出以輕快跳脫之筆,通過側面的烘托、點染,讓讀者去體味、遐想。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詩里表現出來,在構思和驅遣語言上的難度,應該說是超過「溫酒斬華雄」那樣一類小說故事的。

從軍行(其六)

  【原文】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團。

  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

  【注釋】

  [1]本篇描寫了一個志在殺敵保邊疆的英雄形象。

  [2]胡瓶:西域出產的一種儲水器。落膊:挎在胳膊上。落,通絡。薄汗:健馬名。

  [3]碎葉城:古城名,因城臨碎葉水而得名,故址在今吉爾吉斯國托克馬克城附近,曾是唐安西四鎮之一的碎葉鎮治所所在地。

  [4]明:白天。敕(chì):皇帝的詔書。星馳:星夜賓士。封寶劍:賜給尚方寶劍,作為封官的憑證。

  [5]樓蘭:古國名,見《從軍行?其四》注5。

從軍行(其七)

  【原文】

  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

  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從軍北征

李益

天山雪後海風寒,橫笛遍吹行路難。

磧里徵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

從軍行(其二)

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注]①磧:音qì沙漠。

(1)兩首詩在意象的選擇和表達的情感方面有何相同之處?請作簡要分析。

答:

(2)結合兩首詩的尾聯,分析兩首詩表現手法方面的不同。

答:

【參考答案】(1)兩首詩均以樂曲、月光作為詩歌的主要意象。兩首詩都表達了征戍士卒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2)尾聯李詩以動作細節描寫作結,而王詩以景物描寫作結,各具匠心。李詩攝取了一個回首看的動作,沒有說明他們為什麼回首看以及回首看時抱什麼心情,但寓情於細節描寫之中,這一動作所包含的感情,是一言難盡,又可想而知的。王詩前三句就樂聲抒情,到第四句輕輕宕開一筆,以景結情,彷彿在軍中置酒飲樂的場面之後,忽然出現一個月照長城的莽莽蒼蒼的景象: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尾聯融情入景,使詩情得到升華,把征戍者的內心世界表達得入木三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 然後回答問題。

從軍行 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問:最後兩句採用的是 ___________的抒情方式, 既表現了作者_________ 的思想 ,也反映了當時唐王朝強盛國勢下的__________ 的民族心態,讀來令人豪情滿懷。「牙璋」「鳳闕」「鐵騎」「龍城」採用的都是 _______的修辭方法 。

【參考答案】直抒胸臆的表達方式;忠君報國和建功立業的思想;舉國上下尚武好戰的一往無前、戰無不勝的民族心態;借代的修辭方法。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從軍行(李白)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問題:這首詩刻畫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答案:久經沙場、英勇善戰、意志堅強的將軍。

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從軍行 陳羽

海畔風吹凍泥裂。梧桐葉落枝梢折。

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

[注]①海:當時天山附近的大湖。②橫笛:笛子。

從軍行 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注]③新聲:新的樂曲。④關山:山川關隘。指山川阻隔的故鄉。

兩首詩中徵人的形象有何不同?在刻畫人物的手法上有什麼不同?其效果如何?(5分)

【參考答案】(1)陳詩中將士們不畏嚴寒,勇登天山,精神振奮,豪情萬丈,表現出一種積極樂觀的情緒;王詩中徵人都是背井離鄉,所以感情蒼涼、悲愴,心中充滿離愁別恨。

(2)陳詩突出對環境的惡劣的描寫來襯托戍邊將士無所畏懼的精神,用「橫笛」「紅旗」等典型事物烘托徵人們的壯志和豪情,全詩具有詩情畫意之美;王詩不直接抒寫徵人的離愁別恨,而用凄清的「新聲」「秋月」等景物來烘托感情,寫得一波三折,深沉感人。(3分)

閱讀下面一首隋詩,然後回答問題。

從 軍 行

隋·明餘慶

三邊烽亂驚,十萬且橫行。

風卷常山陣①,笳喧細柳營。

劍花寒不落,弓月曉逾明。

會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②。

註:①常山陣:兵法上將首尾呼應的一種排兵布陣之法稱為常山陣。

②朔方城:漢武帝時,漢軍曾攻佔淮南一帶,為紀念勝利在當地建勝利之城。

(1)首句「三邊烽亂驚」有版本將「驚」寫作「警」,你認為哪一個更好,為什麼?

(2)有人說這首詩很好地表現了作為大一統帝國的隋邊塞詩中特有的「大國之氣」「強國之音」你同意這個觀點嗎?請簡述你的理由。

【參考答案】本題考查考生賞析作品思想內容、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能力層級D。

(1)用「驚」好,「驚」是「驚擾」「驚動」之意,寫出敵人來勢洶洶,①一方面引出下文的我軍的英勇抵抗(「十萬且橫行」),②同時敵人的瘋狂進攻與後面我軍的沉著應戰形成對照,也反襯我軍的英勇無畏。而「警」為預警,只寫出了烽火報告軍情這一事實。(這點不答也不另扣分)

如果答「警」好,能言之成理,也酌情給分

(2)同意)「十萬且橫行」「風卷常山陣」「笳喧細柳營」可看出本詩意境開闊,狀寫行軍作戰氣勢雄渾。(點出意境開闊,或氣勢雄渾)。內容主要表現隋軍軍容強盛與戰士保家衛國的豪情壯志,展望隋軍勝利的前景。(內容答出其中兩點就可),格調昂揚向上。。確實體現了一種「大國之氣」「強國之音」。

【詩歌賞析】明餘慶(約公元588年前後在世)字不詳,平原鬲人,明克讓之子。生卒年均不祥,約陳末隋初間在世。善為詩。仕隋官至司門郎。越王侗稱制,為國子祭酒。這首詩的大意是:邊關烽火四起,敵情洶洶,我軍派出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奔赴前線。士兵們擺出威力無窮的「常山陣法」,以風捲殘雲之勢撲向敵陣,悲壯雄渾的胡笳軍樂如同當年細柳營中的軍樂一樣,在軍紀嚴明的隋軍軍營里響起。深宵清冷的月色下,凜冽的寒風中,守衛的士兵徹夜不眠,士兵刀劍上霜花閃閃。我們一定能象當年漢軍攻取淮南一樣,取得戰爭的勝利,到時候也在這裡建立一座紀念勝利的「朔方之城」。其中「劍花寒不落,弓月曉逾明」是名句,「弓月」為新月,此句寫出了邊塞的苦寒、隋軍軍紀之嚴明,突現士兵保家衛國的豪情。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 後回答問題。

從軍行 李白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注釋:呼延將,指敵人的將領。

(1)有人在評論這首詩時說,「獨」字盡顯英雄本色,請結合詩歌談談你的理解。(5分)

(2)請結合詩歌,簡要概括詩中主人公的形象。(5分)

(1)詩中所寫的是一場敗仗。(1分)主人公在突營闖陣之際,一舉射殺了敵人的首領,獨自帶著他的部隊,殺出重圍,奪路而歸。(2分)一個「獨」字,力挽狂瀾,一字千鈞,在氣勢上完全壓倒了敵人的千軍萬馬,(1分)盡顯「敗將」的英雄豪情。(1分)

(2)詩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百戰沙場(1分),在身陷重圍之際(1分),突營闖陣,擒賊先擒王,一舉射殺了敵人的首領(1分),趁機殺出一條血路,獨自帶著他的部隊(1分),殺出重圍、奪路而歸、雖敗尤榮的英雄形象(1分)。


推薦閱讀: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七絕聖手王昌齡冤死之謎!
怎樣賞析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
唐代詩人王昌齡的《出塞》詩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中飛將指誰?
王昌齡

TAG:比較 | 李白 | 訓練 | 鑒賞 | 王昌齡 | 李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