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買過單反相機和將要買單反的童鞋們~

現在有一種調侃的說法:如今是一個全民考研、全民炒股、全民單反、全民越獄的年代。 好在這四樣我只佔其中之一,我是這「全民單反」大軍中的一員。 單反機身現在是越來越平民化和家庭化了,一般只要是想買,多數家庭都有這個經濟實力搞下台D80或者K10D下來。 放眼望欲購相機的消費者,十有六七都是奔著「單反」這倆字去的,如果是過去哪怕兩年前,市場絕對不是這個樣。 數碼單反本身是面向攝影專業或者攝影發燒友領域的東西,其畫面色彩和細節的表現力、高ISO下的躁點控制能力都遠遠高出數碼相機太多,以至於很多摸過全畫幅機器的愛好者都再也瞧不上那些小巧的卡片機了。 我也潛伏在一些充斥著入門玩家的圈子有很長時間,看過太多剛踏上單反這條船的朋友的言論和心態,於是我現在不禁問自己:我們為什麼要去買單反? 現在單反機身太便宜,但請注意——便宜的其實只有機身。 玩器材玩的是什麼(攝影技術不在本文討論之列)——是鏡頭等諸多部件。一個攝影師或許只有一個機身,但他手頭至少得有五支以上的鏡頭,而前後買進賣出的頭也許有十幾甚至幾十支也不為過。剛開始鏡頭應當先從用途為出發點開始購買,除了一支標準變焦鏡頭要留著常用外,各種人像、微距和遠攝等等,幾乎每一種題材你都需要去為其單獨購買鏡頭,全部下來開銷不菲。相比這一點,一台旗艦級的長焦DC幾乎可以通吃這些功能,儘管它達不到單反成像水準。 再回頭看菜鳥們是怎麼玩單反的?一上來挑鏡頭的標準先是——「我過不了多久就要升級全畫幅,所以我不買APS-C專用頭」、「50mm 1.8光圈大,背景虛化好,而且作為定焦成像肯定比套機頭好很多,我不要套機」、「我機身才5000元,配八千塊錢的鏡頭在我這機器上跟兩千塊錢鏡頭效果能有啥區別」…… 種種這些言論,我真不知道他們到底在追求什麼。話說現在比張嘴閉嘴都是「單反」的人再高一級的,就是這些把「全幅」掛嘴邊的人了,全畫幅和截幅相比到底是怎樣一種存在這些人恐怕都一知半解,大概也只把全幅到截幅當成是一個單純的升級關係……將來全幅普及也許就會像今天的單反普及一樣效果,但是你甚至捨不得買一支L頭,卻老早八早地鋪好毯子恭候全幅走進千家萬戶,這矛盾的做法是不是太對不起手裡那些廉價的膠片機鏡頭了? ;看了無數人買400D,就配一支50 1.8,很難想像直到他再買新鏡頭前,攝影水平能提高多少; 至於那些硬挺著上了單反卻捨不得買個象樣三腳架的人,我本來想逐一去推薦他們買帶防抖的DC去,但看到全民單反的浩瀚大軍, 我也只好抱著我那一人多高的架子在草叢中不敢怨艾半聲——您們所追求的「銳度」就從您那標榜著的「鐵手功」里找答案吧,我們背著幾公斤架子四處跑的人都是大頭。 單反機身的日益普及無疑為消費者製造了一個假象,讓一般家庭以為專業攝影領域變得我們誰都可以暢遊其中——其實這個消費大坑遠不是一般用戶所能接受的,你玩得起機身,玩不起配件, 而配件買不齊你連現在DC所基本具備的功能都體驗不到。 對於很多還想加入「全民單反」大軍的朋友,我沒有理由阻攔你們,我反而很歡迎你們加入進來,同好當然是越多越好。但我還是要奉勸你們一句,買之前多想想你買單反是為什麼。多數人應該不會覺得有單反就能出好片,好片靠攝影技術的道理誰都懂;那些正打算買單反的人,選入門級機子時也別嫌400D出片軟嫌D40功能弱,它們再弱也是單反,使好了照樣出專業片子,有攝影技術的人誰也不會嫌機器有先天不足,一切靠水平彌補——更何況很多問題正是因為初學者經驗不足而凸顯的,而並非機器本身的問題所致;還有一部分人買單反貌似是為了亮騷,這個就不多評了…… 片子一出來誰是什麼貨色自然就見分曉,不出片的人還是低調些趕緊進取的好。 那麼,各位請量力而行。 想玩好攝影的,單反是必定要燒進你很多錢去的,請做好心理準備;不想對攝影深入研究的,最好也別覺得便宜就非單反不可,單反在任何時代也不會便宜……你真的需要一台單反嗎? 幾年前,愛好攝影的朋友可遠不如現在這麼幸福,單反相機動輒就是上萬,買的起的消費者少之又少。而隨著佳能300D的出現,格局得到了改變,雖然它的性能不算強勁,配置也不夠高檔,但帶給我們的價格震撼力卻是無窮的。對無數人來說,夢想實現了,可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自300D之後,大批的入門單反紛紛湧現,價格也隨著競爭的日漸激烈而逐步下挫。去年,入門單反的價格已經被尼康D40套機下拉至4000元出頭的位置,直接宣判了不少高端旗艦消費DC的死刑,入門單反市場也呈現出了前所未見的火爆。因此,不但像佳能、尼康、奧林巴斯、賓得這樣有條件的老牌光學廠商製造了數碼單反,沒條件的拼死拼活創造條件也要來插一腳,比如索尼、三星、松下,這究竟是為什麼?就因為買的人太多了。 吸引消費者購買單反的最大原因無疑就是畫質好。眾所周知,目前入門單反使用的APS-C幅面的CCD比消費機普遍採用的1/2.5英寸、1/1.8英寸CCD面積要大的多,像素密度相應也就下降不少,自然就擁有更好的成像質量。各種媒體對單反的畫質也是全力鼓吹,加上廠家不遺餘力的宣傳,自然而然迷惑了一部分消費者的眼球,走上了單反之路。小編身旁有不少人,都買了單反,但他們根本算不上攝影發燒友,也根本不去拍什麼照片,機器買來後基本處於閑置狀態。這難道不是一種很嚴重的浪費嗎?就算再便宜,也是好幾千塊,根本沒有發揮任何價值,買來幹什麼?所以小編不禁要問,你真的需要一台單反嗎?你有買單反的理由嗎? 一般我們在買單反之前,都會給自己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買了以後我要好好學習攝影。但除非您在擁有單反之前就喜歡攝影,如果打算買了機器後再培養,十有八九不會成功。過不了多久,您可能就會發現自己的單反已經落上薄薄的一層土了,好幾千塊錢,沒準就這樣打了水漂。這時,單反對您就好像雞肋一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由於單反一直都是以專業的形象示人,不少朋友都認為我手上端著這麼一台機器,我就是攝影師了。在眾人艷羨的目光中,從容的掏出自己的單反,一種高人一等的優越感油然而生。也許單反能給您的滿足感僅限於此,望著取景器不知道拍什麼,不知道怎麼按下快門,在查看自己的作品時,也沒有發現好器材能帶給您的照片以「質變」。問問自己,是我真的需要單反?還是我的虛榮心需要一台單反? 關注各大攝影論壇,可以輕易的發現,器材討論版塊的人氣相當高,比攝影作品交流區還要火爆,雖然從論壇開始就一直如此,但近3年前器材版塊發展的尤為迅猛,和攝影區的人氣增長完全不成正比。帶來這種改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單反普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打算購買,自然就會去論壇中交流,和網友討論使用感受,但其中有不少玩家,似乎買了單反並不是為了玩攝影的,可以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這些朋友在買回單反以後,不拍靜物,不拍人像,也不拍風景,而是整天端著相機對著磚牆、報紙按快門,美其名曰測試畸變和解析度,沒準幾年下來拍的的照片就是一堆這樣的玩意兒。隨著燒器材燒得越來越深,機身鏡頭也是越換越好,但拿著大兔子和小白還是接著拍磚牆報紙,這有什麼意義呢?到您再也燒不起的那一天,回頭想想,單反給您留下了什麼?你受的了單反嗎? 前面說過畫質是決定消費者購買單反的最主要因素,但優點與缺點總是並存的,CCD幅面大小就決定了相機的體積。單反使用的感光元件,即使是尺寸最小的奧林巴斯3/4系統,也比消費DC使用的大上數倍,再加上鏡頭卡口的尺寸,想把機身做的更小也基本不可能了。奧林巴斯今年推出的E410,基本已經將單反的體積縮至極限,但和DC比起來,仍是巨人。 其次,感光元件變大,鏡頭要實現大光圈、長焦距等性能也更加困難,體積重量更是成著倍的往上翻。大家不要看套機中的鏡頭體積小重量輕,那種塑料玩意兒只是讓您的單反具備了最基本的拍攝能力,在畫質、光學性能上並不太值得一提。如果您有長焦拍攝的需求,而且對畫質要求苛刻,那麼首先要做的就是鍛煉身體,否則想輕鬆的使用大光圈長焦鏡頭拍攝,將會非常困難。 與消費DC不一樣,單反基本沒有「一鏡走天下」式的鏡頭,雖然近期出了像騰龍18~250mm這樣的超大變焦鏡頭,但由於技術的限制,光學性能依然處於較低的水平。幾乎所有的大變焦鏡頭都被發燒友冠以「狗頭」的稱號,它們並不能將CCD的高解像能力完全的發揮出來,單反的畫質優勢自然也得不到很好的體現。 因此,絕大多數單反玩家至少擁有2~3支鏡頭,大廣角、長焦、微距、恆定大光圈變焦等適合不同拍攝題材的鏡頭有相當大的可選範圍。除了這些,腳架、外閃等等的配件似乎也是必不可少,您外出時光帶相機的裝備就要滿滿一大包,重量沒個10幾斤是下不來的。平常還好說,出去旅遊,您自然就會感覺到痛苦了。您玩得轉單反嗎? 買了單反,您真正會用么?這看起來似乎不是個問題,但也確確實實的擺在大多數人面前,而且還沒有被明確的意識到。有人就說了,這有什麼不會用的,不就是照相么,對準了按快門不就得了嗎?其實完全不是這樣,如果您僅僅停留在上述的單反使用階段,那麼不得不說,您手中的單反功力僅僅被發揮了一成,其餘的全浪費了。 前一段時間出去旅遊,發現很多同行的朋友已經裝備了入門單反。在幫助一對夫婦拍合影時,小編髮現他們的400D是放在「Auto」檔上的,於是小編將模式轉盤轉向了手動模式,卻被這位大哥阻止,理由是他發現「綠檔」拍出來的照片最清楚,其他模式經常都是虛的,令人狂汗,看來這位兄弟對攝影真的是一點都不了解,在他手中,400D完成的任務可能連佳能旗下的入門機A450都能做到。 隨後,觀察了一下單反使用者,大概有10%~20%的朋友是將相機長時間置於自動檔進行拍攝的,連程序曝光都不經常用到,更別提全手動的「M」檔了。這樣拍攝,還有什麼樂趣可言呢?除了看似專業的攝影姿勢,您還能從手中的單反上得到些什麼? 上面提到的那位朋友,肯定在使用消費DC時也沒用過手動模式,對於完全沒有攝影基礎的朋友來說,建議您還是從DC玩起練起比較好。在DC上,您取景看到的就是將要拍攝出來的照片,曝光是否正確一目了然,不少DC還具有直方圖顯示,可以輕鬆的控制曝光準確性,相對來說更加容易。而單反則不同,您對曝光參數的設定完全不是可見的,必須依靠經驗和感覺,想拍好自然不容易,也難怪那位老兄會經常拍虛了。你玩的起單反嗎? 要讓一個男人破產,就給他一台相機。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同時也是帶出了最關鍵的一點,您用的起單反么?有的朋友又要說了,現在單反多便宜,4000多就買了,就算我收入不高,也就是兩個月的工資嘛。注意了,您說得這都是入門單反機身或套機的價格,它們是降下來了,鏡頭、閃光燈、三腳架等各種各樣的配件可是昂貴依舊,高端機身也依然維持天價,而且單反就像是一個燒錢的無底洞,不知不覺,您就窮了。 單反鏡頭便宜的也要幾百元,高檔的諸如佳能L頭,動輒就是上萬,雖然它們能帶來近乎完美的成像效果,但花相當於機身數倍的價錢買一支鏡頭,您真的捨得嗎?看著鏡頭指標中的ED鏡片、光學防抖等等的字樣,就意味著價錢的上漲,如果再來個卡爾蔡司、徠卡之類的商標,更是5位數起步,作為普通工薪階層的您,燒得起嗎? 按下單反快門時的「喀嗒」一聲很是性感,也迷倒了不少發燒友,但在這一聲的背後,沒準能給您帶來不少的煩惱。每次拍攝反光板升起,每次更換鏡頭,都有可能造成感光元件進灰,單反玩家對於畫質要求極高,不允許照片存在一絲瑕疵,而感光元件上的灰塵,正是畫質的最大殺手。雖然現在有很多單反都配備的除塵系統,但效果還是比較有限的,對於頑固灰塵,依然無技可施。 將您的機器拿到專業維修點進行清理是最保險的,但價格不菲。佳能維修站清理一次CMOS的費用是200元,尼康也不相上下。如果您經常更換鏡頭,更容易弄髒感光元件,老去客服清理,花這麼多錢受的了嗎?有的朋友是自己動手,但CCD和CMOS都屬於精密半導體,是非常脆弱的,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永久性損壞,必須更換感光元件,這價錢可就高了去了。買單反之前問自己三個問題 在購買單反之前,您需要明確以下幾點。首先,我喜愛攝影嗎?注意,這裡說得是「攝影」而不是「照相」。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小編勸您趁早打消這個念頭,免得花了好幾千買了單反再後悔不已。如果您不能肯定的回答,就先買台帶手動功能的消費機,或者利用好您自己手中現有的裝備,尋找攝影帶給您的樂趣,如果找到了,就買單反吧。 第二,我受的了單反嗎?就如前文所講,單反的體積重量是一個相當大的問題,外出旅遊時會給您帶來不小的負擔。剛買初期您可能還覺得這是種樂趣,但時間長了,您還受的了嗎?如果現在您出門旅遊,多個包都不願意背,單反可能不適合您。 第三,您玩的起單反嗎?如果您的月收入並不高,卻又不自信能抑制住自己對高端器材的嚮往,很容易調入發燒陷阱,那麼您還是最好不要趟這潭「渾水」,以免到時影響家庭和睦。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因為燒器材最後弄得吃不飽穿不暖,確有其事。 雖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更重要的絕對是鏡頭後面的那顆腦袋,小DC也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數碼單反並不像DC那樣是單獨一台相機,而是一個龐大、複雜且昂貴的系統,並不適合每個人,現在「全民皆單反」的熱潮,確實該降降溫了。看完這些,沒準您會覺得還是消費DC適合自己,沒準您還是想買台單反回家。怎麼樣都無所謂,關鍵是您能享受到攝影帶來的樂趣,小編祝您能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愉快。

另外,單反本來就是燒錢的玩意,你要是說啥要規定價格之類的,趁早別買,那麼多鏡頭,你傷不起!!用單反只用一個鏡頭,建議你買卡片機…… 並非反對單反,實際上本人也有想上的念頭~~~

用一句廣告詞最貼切: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數碼技術發展太快,最強的機器過不了一年半載就失去領先優勢了。對於非大中畫幅的數碼單反,目前佳能大馬三小馬四,尼康D3x和D3s處於領先狀態。對於旁軸機型,徠卡M系列無人能敵,少有競爭,最多有富士不可更換鏡頭的X100有些另類的領先技術。對於單電類,作為消費類機型,沒什麼高人一等,特別過人的機型。對於袖珍數碼相機,更新最快,真正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了 謹以此帖倡導大家理性消費,在唯器材論大行其道的今天,還是要老調重彈:好片子出自好的腦袋,而非好機器~~~

帶什麼樣的相機去旅遊

追尋完美的旅遊相機如果有朋友問"我想買一塊手錶,買哪個好", 歷盡千辛萬苦一起分析了兩個小時,終於你推薦了一款卡西歐Casio baby G,而你的朋友說:謝謝你,Baby G很好,但我從小不喜歡圓形,我要一個方形手錶。當場暈倒,幾個小時白費了。 買手錶這問題看似簡單,要準確回答卻讓人抓狂。首先是你買表幹啥?純粹看時間?運動記步?時裝的裝飾?收藏與保值?顯闊?然後要看你預算多少,因為一塊表的售價可以從一美元到十萬美元。最後手錶這東西還牽涉到個人的審美觀和顏色喜好,而這些東西根本無道理可講。我是一個熱心腸的人,以幫助別人為樂。但當我被問"買什麼相機"我一般都很難回答。因為這問題和買手錶一樣不是半個小時能講清楚的。尤其如果這位朋友對攝影常識一無所知,不知道什麼是光圈和速度,那情形簡直就是雞同鴨講。我很原意幫助別人,但如果每幫助一個需要幾個小時,每天我也不用干別的事了。如果您不了解這些基本的攝影名詞,可以先看一下我先前的《幾個必要的攝影名詞解釋》。希望大家看了這篇文章之後能做出自己的選擇。 旅遊攝影相機的選擇關於攝影器材的價格有一點要強調,付出與收穫是不成正比的,而且你付出得越多收穫越少。打個比方,一個六千元的鏡頭其綜合性能(解像度,抗炫光能力等)可能只比一個三千元的鏡頭好10%,而一萬兩千元的鏡頭比那個六千元的提高可能還不到5%。是否值得花大價錢因人而異,這個世界上富有的完美主義者總是有的。個人的收入和體力不同,所以旅遊攝影器材的選擇沒有標準答案,個人必須先掂量一下口袋裡的鈔票,然後到攝影器材店掂掂相機和鏡頭的份量,看看自己長途旅行是否背得起。經常有人說:這照片拍得真好,用很貴的相機拍的吧?單反吧?佳能還是尼康呢?你能區別出下面哪張照片是用單反拍攝,哪張照片是用普通相機拍攝的嗎?

很難回答吧?沒有人可以單憑一張沖印好的照片判定是用單反還是用小相機,是用什麼牌子的相機拍攝的。換句話說,小相機大單反都可以拍出好照片,各種牌子的相機都可以拍出好照片。說到旅遊,輕裝前進是第一重要的,如果你需要便攜性好(能塞進衣服口袋裡),那就不可能買數碼單反只能買小數碼DC,而小DC的圖片在細節保持上不如單反,如果你要衝印大尺寸的照片或者經常裁剪照片重新構圖,那麼小DC的畫質可能無法滿足你的需求,並且小DC在高ISO下的畫質是慘不忍睹的;數碼單反能保持細節,並能解決ISO400以上圖片質量問題,但你必須承受數碼單反比DC貴得多的價格,大得多的體積和重量。人生就是選擇,選擇就是妥協。如果我堅持找一位美麗,體貼,勤勞,有錢,智慧型的太太,精通英文,床上技巧高超,下床又做得一手好菜同時又是鋼琴高手,我恐怕一輩子要打光棍。同理,這個世界上不存在一台完美的旅遊數碼相機。就風光攝影來說,如果完美的圖片質量是唯一的追求目標,那今天我們在這裡討論數碼相機純屬浪費時間,我們應該每個人扛一台巨大的座機去旅遊,這種座機的底片有8x10英寸或者更大,照片質量巨好無比,解像度超過最貴的數碼單反十倍以上。但這種巨型座機每拍一張需要至少三分鐘的準備時間,沒有自動對焦,沒有自動測光。圖片質量舉世無雙了,但這種座機明顯不適合大眾旅遊。所以有人想追求完美畫質的相機,那麼首先抱歉的告訴你,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完美,只有相對的完美,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的在我們想要的所有的東西之間平衡、選擇。我們想要盡量好的畫質,但又想盡量輕便,還最好便宜,以及操作簡單等等。所以妥協的結果就是,我選擇一台中低端的單反尼康D80以及具備全手動功能的佳能A650IS。我選擇單反的原因是它可以讓我在拍攝風景的時候有廣角以及更好的細節,可以讓我方便的裁剪重新構圖而基本不影響畫質。當然還有一些不是關鍵的理由就是可以幫助我拍人像(拍人像需要中長焦大光圈),高ISO畫質比較好,讓我在光線不好的時候拍攝餘地更大。當然小DC的優勢也很明顯,最大的優勢就是輕便,可以放進衣服口袋,其次還有一個很大的有點就是拍攝的時候可以無聲,對於很多不能出聲的場合,只能使用小DC,比如音樂會,或者抓拍偷拍不想引起注意。在需要便捷並且光線尚可的場合,我就攜帶小DC A650IS,在專程做旅遊攝影的時候,我會攜帶單反D80,在一些重要場合,比如長途旅行或者出國旅遊,我會兩個都帶上,嫌單反麻煩的時候就把單反扔在酒店帶上小DC,而且小DC也可以作為單反的備機,萬一單反掛了也不用捶胸頓足了。單反機身的選擇至2008年,全世界有8家數碼單反廠家,它們是Nikon, Canon, Sony, Pentax, Olympus, Panasonic, Sigma, Fujifilm。就旅遊攝影來說我一般推薦Canon或者Nikon,不是因為它們機身特別好,而是因為這兩家公司擁有最全面的鏡頭系列,其他鏡頭廠商推出新鏡頭的話首先都會推出Nikon和Canon卡口的。每個單反廠商都會推出低中高不同檔次的單反產品,對於單反機身,我目前採取的原則是,在預算一定的條件下,盡量選擇低端的產品,將錢投資在鏡頭上。因為鏡頭主要是光學產品,更新換代沒有作為電子產品的機身快。假設你投入5000塊買了一個鏡頭,5年後因為這個鏡頭還可以在二手市場上值3000塊錢,而你花了10000塊買個機身,那麼5年後可能連2000塊都不值了。單反鏡頭的選擇1.關於焦段:旅遊攝影常用焦距最廣很少廣過20mm,長焦很少超過300mm。總結近幾年兩萬多張旅遊照片,其中大約93%是用28-128mm這個焦段拍的,有4%是用128-300mm焦段拍的,剩下3%用廣角拍。總結了這個規律之後,我現在一般就帶16-85vr一個鏡頭(在D80上摺合的焦距為24-128)。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你不想負重行軍,那就只帶一個標準變焦鏡頭;如果你錢只夠買一個鏡頭,也先買標準變焦,它可以滿足你90%以上的旅遊攝影需要。2.關於定焦和變焦鏡頭單反鏡頭可分為兩類,一是定焦鏡頭,二是變焦鏡頭。定焦鏡頭光圈大,成像好,變焦鏡頭光圈小,成像稍差。旅遊第一要考慮的還是方便和輕裝。所以一般不考慮定焦鏡頭。以我常用的Nikon 16-85vr來說,需要6支定焦鏡頭才能覆蓋同樣焦段,它們是:28mm,35mm,50mm,85mm,105mm和135mm。 定焦頭的光學素質最好,但一堆定焦鏡頭丁丁當當的實在不便攜帶,換鏡頭也麻煩,而且相機CCD換鏡頭時容易進灰塵。而且定焦頭不利於街頭抓拍,換鏡頭最快也得幾秒鐘吧,等你換好鏡頭,那決定性瞬間和人物早沒影了。3.關於標準變焦鏡頭(標變)和套頭135膠捲相機的標準鏡頭(標頭)是50mm(視角45度),所以任何包含45度視角的變焦頭都可稱為標準變焦鏡頭。我常用的標變是Nikon AF-S DX 16-85 ED VR。對初次購買DSLR去旅行,我推薦購買套機捆綁銷售的標變,也就是機身加套裝鏡頭(簡稱套頭)。扣除機身這些套頭只售幾百元, 等於半買半送了。套頭又小又輕,重量不超過300克,背包旅遊輕裝第一,如果只打算帶一個鏡頭出門,最合適的就是套頭。 以後升級了這套頭賣二手也虧不了幾個錢。目前尼康和佳能的入門機型套裝都是18-55mm焦段的鏡頭,大致相當於傳統135相機的28-85mm,這個焦距段是最常用的,涵蓋28和35mm小廣角、50mm標頭以及85mm小長焦。不少品牌的DSLR還推出雙鏡頭套裝,除了18-55mm標準變焦鏡頭,另外奉送一個55-200mm的遠攝鏡頭,價格只比單鏡頭套機貴一千元,相當划算。對於資金仍有餘力的朋友來說,選擇18-200這個焦段的鏡頭(佳能和尼康都有)作為旅遊鏡頭是更佳的選擇,因為這一個鏡頭就覆蓋了兩個鏡頭的焦段,而且成像也尚能接受。對於資金充裕又比較更追求畫質的用戶來說,可以選擇更小變焦的旅遊頭,佳能是17-85IS,尼康是16-85VR,這個焦段雖然長焦不如18-200覆蓋大,但是實際使用中,85到200(折算後是128到300)焦段實用的頻度並不高,相反,前者在廣角端多出的1到2mm,因為在旅遊攝影中往往要拍攝大量的風光,廣角往往比長焦更重要,所以這部分是非常實用的,並且由於這兩隻鏡頭變焦都比18-200小一倍,畫質也要更好,當然價錢也稍微貴一點。4.關於光圈的大小毫無疑問大光圈鏡頭優勢明顯,進光量大利於防抖,而且拍人像時虛化背景好(大光圈小景深)。但大光圈鏡頭很貴("三大元"14-24/2.8、24-70/2.8、70-200/2.8每個都是一萬以上),而且很重很大,非常不便於旅遊攜帶,就風光攝影來說,幾百元和上萬元的鏡頭畫質區別不大,反正都以F8/F11等最佳光圈拍。大光圈鏡頭的優勢在弱光手持拍攝。當然,如果沒有大光圈鏡頭,就靠鐵手+提高ISO來補償。關於如何練就"鐵手功",請參見前面發過的《美女教你如何拍照片》。關於防抖前面的文章中我們已經介紹了安全速度原則:安全速度是焦距的倒數。有了防抖裝置,則安全速度可以降低兩檔到四檔,也就是說200mm鏡頭拍攝時原本需要1/200快門速度,現在可以低至1/50秒甚至1/25秒依然能夠得到清晰的圖片。在光線不好的時候,相機有沒有防抖有時成為一張圖片清晰還是模糊的關鍵。所以防抖技術是相機史上最重要的發明之一。1995年,佳能公司推出了世界第一款帶防抖的135單反鏡頭EF75-300mm F4-5.6 IS,這"IS"就是圖像穩定器(Image Stabilizer)。到目前為止,防抖技術已經演變成了三個類別:光學防抖、電子防抖和感光器CCD防抖技術。所謂光學防抖就是鏡頭防抖,這種鏡頭裡有一個探測器和一個浮動光學組件,探測器能夠感知你手抖動的情況(方向和抖動力度),鏡頭裡的浮動組件隨之進行反向補償,保證了圖片的清晰。佳能把鏡頭防抖簡稱為IS(Image Stabilizer),尼康把它簡稱為VR(Vibration Reduction),適馬Sigma把它簡稱為OS,松下簡稱為Mega O.I.S.,這些都只是名字不同,光學鏡片防抖原理是一樣的。奧林巴斯和SONY(包括以前美能達)的數碼相機則採用了另外一種叫CCD防抖的技術,手抖探測器不在鏡頭裡而在機身里,而感光晶元CCD被安裝在一個浮動支架上,同樣能根據手抖的情況進行反向補償。2006年之前鏡頭防抖要技高一籌,可以降低安全速度三至四檔(有廠家號稱五檔),CCD防抖只能降低兩檔。2007年隨著Olympus E3和SONY α700新產品的推出,CCD防抖也達到(或者接近)了鏡頭光學防抖的水平。我認為CCD防抖比較厚道,是正確的發展方向。CCD防抖意味著所有的 老鏡頭都自動獲得防抖功能,而不管是佳能的IS還是尼康的VR,你必須購買新的IS或者VR防抖鏡頭。比如佳能EF70-200mm F2.8,此頭售價人民幣8,500元,而它的防抖版EF70-200 F2.8 IS則售價高達13,000元,實在是太宰人了。最後介紹電子防抖。電子防抖只出現在小數碼相機裡面,我還沒聽說哪台DSLR有電子防抖的。對電子防抖我也只有三個字:騙人的。第二章的名詞解釋我們說過,光圈,快門和ISO三者聯合決定曝光是否正確。光圈只有那麼大,如果快門低於安全速度兩檔,電子防抖就是把ISO從100提高到400。 這樣一來快門速度上去了,圖片清晰了,但付出的代價是圖片質量的嚴重下降。其實我們根本用不著這個電子防抖,在菜單裡面人人都會調ISO。結論:第一購買CCD防抖的相機,第二購買光學防抖的鏡頭,不買電子防抖的玩具。攝影附件除了相機本身,以下三種攝影附件非常重要: 1. 三腳架。好腳架勝過好鏡頭。2. 圓形偏振光濾色鏡,簡稱偏振鏡,英文簡稱CPL (circular polarizing filter). 3. 充電器,備用電池和充足的存儲卡。 以上三種附件除了三腳架外都不存在重量的問題,無論如何是要和手機錢包一起攜帶的。 三腳架出門的時候一定要帶上,克服困難也要帶上,除非你從不拍風光和夜景,也從不和家人一起合影。 三腳架和雲台一般也就是兩公斤,坐火車上飛機作為行李託運,或駕車遠遊時放在行李箱,並不麻煩。如果你實在嫌麻煩,可以在到達景點後把三腳架留在酒店裡,但自駕車或者搭乘旅遊大巴時一定要隨車攜帶。為什麼: 1. 三腳架可作防身武器,特別是在治安欠佳的景點。優質三腳架配優質鋁鎂合金雲台,在歹人的頭上砸個大窟窿是沒問題的;2. 三腳架還可作拐杖或者扁擔使;3. 方便自拍以及家人合影,使你不再咬牙切齒。沒有三腳架你可以請別人拍,但很多時候那人拍得非常爛,不是人被腰斬就是關鍵景物沒拍進去,你一邊恨得咬牙切齒一邊還得陪笑臉謝謝人家;4. 風光片經常需要用到大景深,光圈一般在F8到F16甚至F22,而且拍攝風光片必須使用ISO100最低感光度,此時即便是在白天,很多時候快門速度將在1/10秒甚至更慢,沒有三腳架是萬萬不可的;5. 對於日出,傍晚以及夜景的拍攝,沒有三腳架還不如在家睡覺,省得浪費時間。 很多促銷活動都買相機送三腳架。這些三角架又小又輕,小數碼DC自拍用還馬馬虎虎,數碼單反裝在那些免費送的三腳架上,風一吹就晃,還不如不用。三腳架當然是越大越重越穩,但旅遊攝影不是影樓人像,太重的三腳架顯然不現實。我們需要又輕又結實的三腳架,最佳選擇是碳素(碳纖維)材質的三角架,其次是鋁合金三腳架。碳素三腳架價格昂貴,最便宜都要近人民幣一千元,但三腳架多花點錢絕對值得。數碼相機和電腦一樣,過兩年就不值錢了,但一個優質三腳架可以用二三十年,依然結實,也不會過時 。我認為好三腳架比好鏡頭還重要得多。風光攝影特別是夜景,一個幾百元的套機鏡頭(所謂的狗頭doggy lens)架在穩定的三腳架上用中等光圈來拍,比一個上萬元的鏡頭用最大光圈手持拍攝的效果還要好得多。最好的三腳架也不過四千多元,對比那些動則上萬的鏡頭,誰更值得?三腳架一般都和雲台分開賣。雲台是連接三腳架和照相機的裝置,非常重要,三腳架再結實,如果雲台很差,一樣不穩。所以在買三腳架的時候就要一併考慮雲台,架子加雲台才是一套完整的三腳架系統。下面解釋一下偏振濾色鏡。在膠捲時代,風光攝影師都要隨身攜帶大量的濾色鏡,如中黃,淺紅,灰漸變,星光鏡等等,所以攝影背心都有很多口袋。在數碼時代,除了偏振鏡以外其他所有的濾色鏡都可以用電腦後期製作來替代。偏振鏡從古至今都是拍攝風光片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可以消滅玻璃和樹葉的反光,使色彩更加濃郁,藍天更加藍,白雲更加白,拍瀑布的時候還可以當中灰減光鏡用,把流水拍得絲般順滑。 關於偏振鏡還有一點很重要, 如果幾個鏡頭的口徑不一樣,就要帶幾個不同口徑的偏振鏡。當然也可以只帶一個偏振鏡外加幾個轉接環,但轉接環扭來扭去的麻煩,而且轉接環往往會讓原裝鏡頭遮光罩無法使用。所以在購買DSLR鏡頭的時候就要 想到濾色鏡口徑的統一。 對於佳能Canon數碼單反來說,EF17-40,EF24-105和EF70-200f2.8三支鏡頭覆蓋了從17毫米超廣角到200毫米長焦,它們的濾色鏡口徑都是77毫米。關於備用電池和存儲卡這就不必解釋了,當然是多多益善。現在是2008年, 國產數碼相機電池是白菜價,4G的SD卡還不到人民幣一百元,多買幾個吧。結束語

我本人並不是技術狂也不是攝影器材收藏家,我對照片本身更有興趣,攝影器材只是我的工具。每次看到那些震撼的照片我都在想那作者本人是怎樣用心靈去感受,然後再用鏡頭語言將這感受表現出來的,我並不關心他用的是什麼相機和鏡頭,也不關心光圈和快門等技術數據,就如我看《三國演義》時並不關心羅貫中用的是什麼毛筆,中楷還是小楷。07年我在稻城和斯德哥爾摩用的是佳能A610,一款500萬像素的小DC,一樣給我留下了很多難忘的照片。現在已是數碼相機的成熟期,現在任何一款入門級DSLR用5年前的標準來看都屬於石破天驚之作。對於器材,我們不該再抱怨。

不管牛頭狗頭,最重要的還是鏡頭後面那個人頭。如果一定要說器材,就風光攝影來說一個攝影者是否盡心主要看他是否總帶著大中型三腳架,就人文紀實來說主要看他在上廁所的時候是否也帶著小傻瓜機。只要自己用心,什麼相機都能拍出好照片。

攝影初學者挑選相機的常見問題

數碼相機一次次降價,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攝影的行列,照相器材還是一個比較專業的領域,並非簡單的參數比一下高低就可以知道好壞,很多朋友往往了解了好久還沒弄清孰優孰劣,在購機前躊躇半天拿不定主意,我收集了被問的最多的一些問題,在這裡集中解答一下,希望對新人有幫助。我沒有單反使用經驗,我對焦距、光圈、快門、全幅之類的攝影術語完全沒有概念,我想買單反,應該如何選擇?首先,請確定你需要單反相機嗎?請參考:《你需要單反相機嗎?》假設你的確對攝影有濃厚的興趣,又可以承受單反的價格、重量和體積,但是你現在對攝影還是不甚了解,該如何選擇單反相機呢?我的建議:選擇入門的單反和入門的鏡頭。尼康推薦D5100套機或者D3100套機,佳能推薦600D套機。那如果我的預算吃緊,尼康D5100和D3100應該選擇誰呢?根據預算來,吃緊就選擇D3100。入門單反會不會不夠用啊?這樣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數碼攝影器材一日千里,當今的任何一款入門單反,放到五年前都算是石破天驚之作了,攝影的瓶頸永遠是人,對於器材,我們不該抱怨。萬一我玩了一段時間對攝影更有興趣了,想升級器材了,那不是浪費嗎?不如一次買好點的。不推薦這樣買。首先,憑我的經驗,最後有興趣一直玩下去的人不多。其次,即使你有興趣一直玩下去,短期內器材也並不會成為你的瓶頸。再次,等到你的確發現要更好的器材的時候,你會明確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而你現在根本無法預測那個時候你需要什麼樣的器材。我想拍淘寶商品,入門套機夠了嗎?夠了。但是還需要添置三腳架和燈及燈架柔光箱等,需要學習如何拍攝。我要拍小孩,入門套機夠了嗎?室外拍攝小孩夠了。想在室內等弱光環境下拍好(1歲以內孩子不要用閃光燈),可以再購置一支35/1.8定焦鏡頭,機身如果有更多預算就選擇D5100,高感更好。D7000/D90/...近期買是否合適,近期不會跌價吧?首先,相機的主要價值體現來自於它的使用價值,而非價格。如果你經常用你的相機,並用它留下很多精彩的瞬間,那麼就值了,反之,則無法體現它的價值。遺憾的是,我們大多數人在選擇相機的時候左思右想,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為了能更合算,但是買了相機以後卻用的不多,這真是有點本末倒置了。再來談談相機產品的規律,一般相機產品本身的小問題會在上市半年內被用戶發現並得到修正,且這個時候產品也進入市場成熟期,相對剛上市會有一次降價,所以購買上市半年以上的產品會比較好。5000/8000/10000/... 預算,如何選機器?問這樣問題的人大多都沒做過什麼功課,用單反是個需要大量學習和實踐的過程,如果你什麼都不想學,那麼單反真的不適合你。高端相機拍出來的照片肯定比低端相機好嗎?我被問最多的問題之一:你用的什麼相機鏡頭?似乎大家默認著照片好壞與相機級別之間某種必然的關係,果真是這樣嗎?攝影已經有了兩百年的歷史,「真實」地記錄了這個世界的發展里程,也流傳下來許多經典的攝影作品。就器材水平而言,幾十年前甚至更早的器材是無法與今天相提並論的,當年大師們使用的「頂級器材」,在指標上還不如今天許多入門級的器材,沒有一個大師是因為器材成就的,作品好壞與否和器材並沒有多大的關係。影響一張照片的首要因素是被攝體,在西藏拍照,不管是單反還是小相機都是藍天白雲,拿城市裡拍的天與之相比,本身就沒有可比性,更和器材無關。其次是拍攝者的水平,同樣一起去西藏,有的人拍的好,有的人拍的差,但是拍的好的人未必就使用更好的相機,這更多關乎攝者的水平。要真的比較器材的差別,那只有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點,同樣的人,取同樣的景色,用不同的器材,方能看出兩者的差別。拍照的瓶頸是人,而不是器材。我不想學習攝影,買高檔的單反相機,是不是可以讓我拍的好看點?回答是否定的。相機領域有兩個不同的發展方向,第一個是家用機,這類相機最注重的是易用性。比如傳統的「傻瓜相機」,普通的DC、目前的微單等等,它的目標群體是不想學習攝影技術,只想用最簡單的操作記錄下身邊的畫面的人,你可以不用懂對焦、光圈、快門、焦距、ISO等,只需要「拉近拉遠」,「咔嚓一下」即可。這類相機的設計目標是在盡量簡化操作的前提下讓用戶記錄好畫面。第二個方向是專業機,這類相機最注重的是操控性。比如單反,還有中畫幅、大畫幅機等,它的目標群體是專業攝影師和攝影愛好者。這類相機的設計目標是盡量讓用戶操控拍攝過程中的每個環節,來精確達到用戶想要的效果。越是高端的單反,越是純粹的專業機,尼康D300級別以上的機型甚至將風景模式、人像模式這類模式都取消了,你必須知道如何設置參數,不然就很難操控好它拍出好照片。談到這裡,我們將市面上的常見相機分分類:家用類:普通DC:例如佳能的IXUS系列等。滿足沒有特殊需求的最大眾化相機。長焦DC:例如佳能的SX系列等。想拍的「遠」一點的,但是對畫質沒有特殊需求。微單: 例如索尼的NEX系列,松下的GF系列等。目前的微單主要還是走家用路線,易用性高,畫質同入門單反。如果你不想學習攝影,又想通過買高級的相機提高畫質,那麼顯然是屬於家用機的用戶群。目前的微單是這類里畫質最好的,而買更貴的「專業」單反於拍的更好看無益。中間類:高端DC: 例如佳能G系列。全手動功能,可以raw格式存儲。中低端單反: 例如佳能60D以下單反,尼康D7000以下單反。保留了部分自動模式的功能。中低端單反保留了部分自動模式功能,讓家用機用戶能平滑過渡到使用單反的習慣中,是對攝影有強烈興趣的人攝影入門的理想選擇。此外,現在的中低端單反的性能已經相當強大,足夠滿足拍攝淘寶產品、旅遊風光、家人小孩、聚會留影等普通需求了。所以也是普通攝影愛好者的理想選擇。由於這類相機相對專業相機較小巧,又常作為專業人士的備機使用。專業類:高端單反:尼康D300、D700、D3系列,佳能5DII、1D系列。高端單反為專業攝影師設計。完全開放各項設置讓攝影師自由設置,按鈕、快捷鍵眾多,對專業攝影師來說記熟了操控很快,但是對未入門的用戶來說,則操控過於複雜了。這類相機設計為滿足專業需求,例如:體育拍攝(高ISO高畫質、高速連拍、高速高質量對焦)新聞紀實(高ISO高畫質、高速連拍、高速高質量對焦、防水防塵防震高可靠機身)野生攝影(高ISO高畫質、高速連拍、高速高質量對焦、防水防塵防震高可靠機身)沒有後期過的照片才是真實的照片,才是真水平嗎?我的博客里被問次多的問題之一:這照片有沒有後期過?對嚴肅的攝影者來說,每張照片都需要後期。數碼時代的後期技術相當於膠片時代的沖洗膠片。不同的沖洗方法可以讓同一張膠片衝出來的照片看起來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膠片時代的攝影師都是自己沖洗膠片的,以確保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進入數碼時代,我們用photoshop等後期軟體代替並擴展了膠片的沖洗過程。為什麼我們可以允許沖洗技術而不容忍後期技術呢?有人會說,後期的照片不真實,色彩哪有那麼艷啊?那你可曾知道,所有的小相機都在相機內部設立了照片處理程序,一張照片拍好會立即調整色彩加艷麗,加銳度,最後再生成jpg照片,這個過程也是一種後期,而且是你無法選擇的後期,你會覺得用小相機直接拍出來的照片不真實嗎?啰嗦了這麼多,只是想說明一個觀點:後期只有程度的不同,沒有絕對的有、無之分。像素越高畫質就越好嗎?由於一直以來廠商和媒體的誤導,很多人認為像素等同於畫質。頂級單反相機尼康D3s的像素為1200萬像素,家用數碼相機佳能A650IS像素也為1200萬像素。一個現在售價3萬多人民幣,一個2007年售價兩千多人民幣,如果像素等同於畫質,難道他們的畫質相同??顯而易見,如果他們的畫質相同,那麼尼康公司早就倒閉了。像素就像電視機屏幕的大小,像素越高屏幕尺寸越大。當電視機很小的時候,比如14寸的電視機,我們發現大尺寸的電視機看起來很爽,當我們的電視機超過三十寸的時候,我們發現,電視機上的畫面粒子已經開始變粗了,當我們的電視機尺寸增加到五十寸的時候,我們發現,我們傳統思維里覺得電視機越大越清楚的思維真的要改改了,因為除非我們的客廳很大,坐的很遠看電視機,不然的話,已經可以看到電視機上一片一片慘不忍睹的「馬賽克」了。電視機大了以後為什麼畫質變粗?因為信號的解析度並沒有隨著電視機尺寸的增加而提高,相機也一樣,感光元件CMOS/CCD的大小不變,只是增加像素的多少,不但對畫質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提高,而且由於照片尺寸大,讓你看起來覺得「粒子更粗了」。對於普通消費者,平時在電腦上看照片,如果圖片質量過關,300萬像素就足夠了,列印5-8寸的照片,500萬像素也足夠了,即使你想把照片列印成婚紗照那麼大 --- 30寸,1200萬像素也夠了,如果你沒有更大尺寸和細節的輸出需求,那麼更多的像素並不能給你帶來畫質的提升,相反,更多的像素要求你有更大容量的存儲卡,更大容量的電腦硬碟,以及更快的電腦(不然打開和處理照片的速度會很慢)。高像素不等於高畫質,對於像素,夠用就好。變焦倍數越大越好嗎?普通用戶對「變焦倍數」的概念理解往往是「可以拍多遠」 -- 變焦倍數越大,可以拍的越遠,普通消費者往往覺得拍的越遠相機(鏡頭)就越專業、越高級。在單反世界,由於鏡頭是可以更換的,所以要拍遠的東西,只需要換長焦鏡頭即可,並不存在拍得越遠越高級之說。不但如此,單反鏡頭裡高倍變焦鏡頭,基本都是網友俗稱的「狗頭」。這是因為在光學領域,變焦倍數和鏡頭成像的關係是:變焦倍數越大,則成像越差。因此好的單反鏡頭(網上俗稱「牛頭」)都是變焦倍數小於等於3倍的,而10倍甚至更大變焦的鏡頭,被網友稱為「狗頭」。對於變焦倍數,兩個世界的衡量完全是不同的。有了防抖鏡頭/機身,我就不怕抖動而糊掉了嗎?很多朋友認為我的照片拍虛了是因為抖掉了,所以糊了,是不是只要相機(鏡頭)有防抖功能,就不會因為手抖動而糊掉了?要明白這個問題,還是要回到一個基本概念:安全快門速度。手持相機拍攝的安全速度原則:安全速度是焦距的倒數,如果使用35mm鏡頭,快門速度不得低於1/35秒,使用200mm鏡頭時速度不得低於1/200秒,否則圖片就可能糊了。知道了這個規律,就很容易明白,由於平時我們拍照手始終或多或少是有抖動的,「拍糊了」是因為光線太暗了讓快門速度達不到安全快門速度導致的。防抖功能,就是讓我們可以在低於安全快門速度的情況下,拍清晰照片。那麼,首先可以得出的一個結論是:在光線足夠的情況下,我們並不需要防抖。什麼是光線足夠呢?我們可以粗略的認為白天的室外基本都是光線足夠達到100mm焦距以下的安全快門的,而天氣不好的清晨和傍晚,夜景拍攝,室內,則是較常見的光線不足的場景。目前尼康佳能索尼幾家公司最新的防抖技術號稱可以降低安全快門四檔左右,例如,200mm焦距的鏡頭,安全快門為1/200秒,在打開防抖的情況下,200 / 24 = 13,在1/13秒的快門速度下仍舊有一定概率可以拍清楚,而我們知道按照正常的經驗,這個速度遠低於安全快門,普通手持幾無可能拍出清晰照片。通過以上知識,我們又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防抖功能只能夠在特定場景抵消部分的抖動,而不是完完全全的「防抖」。例如上面舉的例子中,如果快門速度低於1/13秒,那連防抖也無能為力了,而我們平時室內、夜景的光線強度,曝光時間常常低於1/10秒,甚至幾秒十幾秒,很多朋友平時手持拍夜景糊了,或者室內拍人糊了,想借防抖功能就能拍清楚,我想說:還是很難。總結一下: 防抖功能只是在光線較弱的情況下可以提高手持拍攝清晰的成功率。光線強 – 例如白天 --則我們不需要防抖也可以拍清晰,光線太弱 – 例如夜景 -- 則有防抖仍無濟於事。全幅和半幅區別?全幅是未來的方向嗎?想購買單反的朋友肯定看到過全幅和半幅的討論,那究竟全幅和半幅指的是什麼呢?我們知道,目前的數碼單反相機,從光學原理上來說和傳統膠片單反還是一樣的,只是將原來的感光部分的膠片換成了電子感光元件CMOS或者CCD。全幅和半幅指的就是電子感光元件(CMOS / CCD)的尺寸。全幅的電子感光元件的尺寸和傳統135膠片一樣大,也就是24×36mm。半幅的尺寸約為23.7×15.6mm,或稱之為APS-C畫幅。從表面上來看,兩者就是感光元件尺寸的不同,而對於我們普通消費者而言,全幅和半幅具體區別在哪裡?1. 價格上,半幅有明顯優勢;2. 尺寸重量上,半幅更輕便,也有明顯的優勢;3. 鏡頭群上,兩者各用不同鏡頭群,談不上哪個更有優勢,如果一定要說優勢,我覺得還是半幅略有優勢,因為半幅的機身半幅鏡頭全幅鏡頭都可以用,而全幅的機身只能用全幅的鏡頭;4. 景深上,全幅相機的景深更淺。由於我們平時既需要大景深,也需要淺景深,所以這點而言,也很難說孰優孰劣;5. 在畫質上,全幅具有一定的優勢。具體細看一下這個優勢,首先是大幅列印時細節的優勢,這對大多數普通消費者來說並無太大意義,因為我們平時極少列印30寸以上的照片細看,而列印普通照片或者在電腦上看,兩者很難看出區別。其次是更好的高感畫質。高感在一些特殊的場景下對拍清晰照片非常有幫助,例如拍劇院表演、婚禮舞台等,以及拍體育運動,如籃球、賽車等。如果我們不是專業的體育攝影人員,如果我們也不是靠婚禮攝影或者舞台攝影吃飯的,那麼平時旅遊、聚會、人像等大部分的照片還是用低感光拍攝的。人都有對「更快、更好、更高」的追求,這無可厚非。如果達到這樣的目標是沒有代價的,我們當然不會拒絕;如果必須付出相當的代價,就需要恰當的權衡。不花錢的東西人人都會白拿,要花錢買的東西就需要好好地考慮一下,生活的常識同樣適用於對現在的話題。結論:除非你對高感畫質有急切的需求並願意為之付出高昂的代價,不然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半幅相機已經足夠。有人看了很多資料,可能會問,雖然全幅貴,但是全幅不是以後主流的方向嗎?我想說,今後的主流方向不會是全幅,而是小型化的相機。總體上看,相機的發展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小型化的過程,現在廣泛應用的135系統是更大的120系統被革命後的產物。隨便看一眼大家手中「好一點」的器材,不難發現,小型化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遠。就膠片系統而言,也在進行著小型化的努力,APS就是其努力的結果。如果不是數碼大潮的衝擊,APS在今天或許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氣候。數碼系統的發展軌跡卻似乎是相反的,從小體積起步,然後努力向大發展,在許多人眼中,「全幅」似乎是近一時期的終極目標。這似乎與小型化的追求背道而馳,卻也不難理解:初期因為技術的局限,CCD實在是太小了,許多指標無法滿足基本的需求,CCD的大型化也就自然地成為這一時期的首要任務。隨著電子感光元件和晶元技術的不斷發展,半幅的相機的畫質已經越來越接近甚至超越普通消費者的需求,繼續發展全幅,就像對高像素的盲目追求一樣,僅僅是對市場誤解的一種迎合。2007年尼康推出全幅頂級相機D3,當大家看到D3拍的教堂內婚禮樣片的時候,大家不約而同的感嘆:原來ISO3200也是可以用的!D3將大家對相機高感畫質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的認知。很多朋友也因此對全幅畫質產生了崇拜甚至痴迷的態度。但是僅僅時隔三年,2010年,尼康推出的半幅相機D7000高感畫質就已經接近D3,而低感畫質更是超越了D3。飛速發展的技術不斷的衝擊著我們思維世界裡的條條框框,大家在興奮之餘,沒有想過一個問題,我們到底需要多少高的可用ISO?我曾經做過實驗,ISO3200的情況下,如果有2.8的光圈,那麼基本人眼可以看得到的光線都可以手持拍下來了 -- 這是一個偉大的質變點,也就是說,如果相機的高感畫質在ISO3200下可以用,那麼我們如果平時不是特別苛求畫質的話,都可以不用帶著三腳架了!以此推斷,如果ISO6400也可用,手持拍夜景會很輕鬆,如果ISO12800也可以用,那麼即便上狗頭依然可以手持拍夜景,而ISO12800以上,則對普通消費者來說意義就不大了。因此,將相機的可用ISO提高到3200~12800的範圍里,大家還是願意為其踴躍買單的,但是過了12800,系統的瓶頸已經消除,對普通消費者來說,更需要的是一個更小,更輕便的相機。按目前相機系統的發展速度,要實現這樣的畫質性能也並非天方夜譚,相信並不需要太久時間,我們就會看到這樣的半幅相機,到時候,我們還會堅持追求指標更高的全幅,還是選擇更便宜,輕便,靈巧的半幅相機呢?2010是微單和單電相機讓索尼大出風頭的一年,越來越多的朋友初次購買開始選擇更為小巧的微單和單電,雖然這類產品才剛剛上市不久,即便他們還很不成熟,還有那樣這樣的缺點,但是他們已經像世人展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也代表了小型化相機未來更為廣闊的市場前景。在我看來,由於數碼感光元件的潛力比膠片要大,所以半幅的相機應該可以完全滿足普通消費者的需求了,今後的相機的發展方向,無反光板的半幅相機依然會是比較主流的產品,因為它可以滿足人們對高ISO,對畫質的需求,另一條可能更為主流的產品線應該是尼康新推出的2.7X左右畫幅的可換鏡頭小相機,因為它滿足了另外一個質變點:裝上鏡頭可以放口袋裡。至於全幅,今後會像以前的中畫幅,大畫幅相機一樣,只由少數對大畫幅輸出,或者是極高的ISO畫質有特殊需求的朋友使用的小眾產品。全幅系統應該在未來幾年受到一定的追捧,某些有全幅情結的人可以得到相當程度上的滿足,但他們很快將發現自己手中的大傢伙並沒有特別的優勢,別人手中的 APS或2.0X系統照樣能拍出相同甚至更好的片子(器材條件相近的時候,技術水平的差別就會明顯的表現出來),這時候再主動地拋棄「全幅」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話說得有些絕對,但過分追求器材的人往往不會有太高的水平,這種推論也算是合理的。人人都希望娶一個美女做老婆,但真正娶回家之後卻發現並非完全是自己期望的結果,甚至還可能離了之後再娶一個不漂亮的。追求是一回事,追求到手之後就是另一回事了。新手買相機應該選什麼品牌?尼康 or 佳能?目前生產單反的廠商主要有 Nikon, Canon, Sony, Pentax, Olympus, Panasonic, Sigma, Fujifilm。對於新學習攝影的朋友我一般推薦Nikon或者Canon,一是因為尼康和佳能佔據的市場份額最大,大約各佔40%左右的份額,相機有什麼問題,很快就會被用戶發現並改正,二是因為這兩家公司擁有最全面的鏡頭系列,其他鏡頭廠商推出新鏡頭的話首先都會推出Nikon和Canon卡口,單反是個系統,鏡頭全、用戶多,也意味著整體成本的下降。不少朋友糾結於到底選尼康還是佳能呢?首先,對於新入門的朋友來說,不管選哪個品牌的入門機型,都完全可以滿足你的需求了。不少朋友可能會聽說尼康和佳能的成像風格不同 --- 「佳能更適合拍人像,尼康更適合拍風景」,「佳能的定焦、尼康的變焦」,「佳能的長焦,尼康的廣角」 --- 是的,他們的成像風格的確有差異,但是目前差異在變小,數碼時代,成像風格的差異完全由於後期的強大而模糊化了,一張照片,完全可以根據你自己的需要後期成佳能風格或者尼康風格的。況且,尚未入門,何談風格!很多朋友希望買比入門機型好一點的機型,能夠保證一段時間內不被淘汰。這樣的想法是不可取的。數碼相機領域是個日新月異的領域,其發展速度甚至比晶元還快, 當然跌價速度也是一樣快。目前的任何一款入門單反放到5年以前都可以算是石破天驚之作了,我們買了超出自己需求的相機,只能是讓其多餘的性能和功能隨著時間迅速貶值。所以說,買符合自己需要的相機,用好自己的相機,才能體現價值。還有一個比較實際的選擇方法是看看周圍的朋友用哪門的比較多,如果大家都用佳能,又願意相互換換鏡頭使用,那麼選擇佳能就是個不錯的選擇,反之亦然。如果周圍玩攝影的朋友不多,讓我來推薦的話,我推薦尼康,因為這兩年尼康出的入門機型畫質都要比佳能的好,並且入門鏡頭畫質也好於佳能的。目前我認為性價比比較高,合適初學者的入門單反是尼康的D5100配上18-105VR鏡頭。有無機身馬達是否重要?對於挑選尼康入門機型的朋友來說,很容易碰到的一個問題是:尼康的入門機型D3100和D5100沒有機身馬達,這關係大嗎?很多網上的測評都說,沒有機身馬達,配鏡頭有限制,更有網友將其稱之為「太監機」,這樣的說法是不妥當的。應該說,不具備機身馬達,並不等於不能配沒有馬達的鏡頭,只是這些鏡頭裝在上面只能手動對焦。很多人在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很可能被一句「沒有機身馬達,會有相當多的鏡頭不能配」給鎮住了,到底這個「相當多」對我們有多大的影響呢?就目前而言,帶對焦馬達的鏡頭群已經全面覆蓋高中低端,完全可以滿足我們的需要。不具備鏡頭馬達的老鏡頭全都是膠片時代留下的鏡頭,新出的鏡頭全部都帶有對 焦馬達。膠片時代的老鏡頭,特別是廣角鏡頭在數碼單反上表現並不理想,而新的鏡頭都對數碼特性進行了優化,所以就實用而言沒必要盯著老鏡頭不放。對於大部分朋友來說,配個1~3支鏡頭也就足夠平時使用了,那些「不能配的鏡頭」,縱使再多,又有何干?那麼,哪些人需要真正考慮下有無機身馬達的問題呢?1. 如果你是一個器材愛好者,購買單反相機最大的樂趣在於把玩各種各樣的鏡頭,特別是老鏡頭。那麼,沒有機身馬達的機身真的不適合你,並且,你需要一個至少D300檔次的機身,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兼容「老鏡頭」。2. 如果你是一位膠片時代走過來的老攝友,手裡擁有大量的尼康老鏡頭,捨不得出掉,那麼,沒有機身馬達對你也影響非常大。由於膠片老頭都是全幅鏡頭,為了保證 他們都可以發揮餘熱,你必須配一個全幅機身,那麼至少是D700了,從理性來說,這並不見得合算,不過人是感情動物,捨不得那些鏡頭,往往都是對他們懷有深厚的感情,所以這樣的選擇,就留給每個人自己去權衡吧。結論:對於手裡沒有老鏡頭的新人來說,有沒有機身馬達並不重要。入門鏡頭的焦段如何選擇?定焦 or 變焦?單反鏡頭可分為兩類,一是定焦鏡頭,二是變焦鏡頭。定焦鏡頭光圈大,成像好,變焦鏡頭光圈小,成像相對稍差。對於初學者來說,我推薦第一支鏡頭購買變焦鏡頭。原因很簡單,變焦鏡頭取景方便。很多人會說定焦鏡頭光圈大,定焦鏡頭畫質好,但是別忘了,定焦鏡頭取景不如變焦方便,當你用變焦鏡頭可以拍到,而用定焦拍不到的時候,你還有資格去討論畫質景深的區別嗎?拍到才是王道!也有的人說,第一支鏡頭最好選擇定焦鏡頭,這樣才會練出鏡頭感。變焦的因為太方便,攝影師不需要移動,所以並不適合練習。對於這種說法,我並不贊同。首先,對於普通攝影愛好者,記錄下美好瞬間,是最重要的需求,由於定焦鏡頭取景不方便,你會錯失很多鏡頭,例如,你會發現聚會的時候,無法把所有人拍進去,旅遊的時候,你無法將整個風景收入一個畫面中,或者是有些遠處的風景拍不到……其次,如果你真的有意體會和學習「鏡頭感」,難道變焦鏡頭不可以?你將變焦鏡頭固定在一個焦距上,始終用一個焦段拍,不就和定焦一樣么?定焦主要的優勢還是在於更容易實現大光圈鏡頭,最大光圈2.8的變焦鏡頭一般都要一萬多,而最大光圈1.8的標準鏡頭50/F1.8卻才700左右。如果你對攝影的確是有很濃厚的興趣,而且預算又有餘,那麼可以在第一支標準變焦鏡頭的基礎上,再購買一支定焦鏡頭,它是:50/ F1.8。不管對哪個品牌來說,50 / F1.8都是一支經典鏡頭,極低廉的價格,卻享有不遜牛頭的出色畫質,1.8的大光圈可以讓你更好的體會光圈的影響和作用,是一支學習攝影的經典鏡頭。如何選擇焦段?要不要配齊焦段?一般的攝影愛好者主要拍拍旅遊風景、環境人像和聚會等等,總結近幾年幾萬張照片,其中大約90%左右是用24-128mm這個焦段拍的,有8%左右是用128-300mm焦段拍的,剩下的是用超廣角拍的。總結了這個規律之後,我們知道,我們購買的第一支變焦鏡頭,應該盡量覆蓋24-128這個焦段。正因為如此,各家的推薦的套機鏡頭都為18-55這個焦段,摺合135全幅的焦距為28-83左右,這正是我們平時最常用的焦段。套機鏡頭只要幾百塊錢,搭機身購買則更便宜,可以說相當的合算,以後即使二手賣了也不可惜。當然,我們看到18-55並沒有完全覆蓋24-128這個焦段,對於預算有餘的朋友,可以購買尼康18-105,佳能17-85這樣焦段覆蓋更廣一點的鏡頭。再貴的鏡頭,我認為,對初學者而言則沒有太大的必要了。因為對於攝影器材,付出與收穫是不成正比的,而且你付出得越多收穫相對越少。打個比方,一個六千元的鏡頭其綜合性能(解像度,抗炫光能力等)可能只比一個三千元的鏡頭好10%,而一萬兩千元的鏡頭比那個六千元的提高可能還不到5%。現在很多的商家會提供兩支入門的變焦鏡頭和入門套機搭售,例如18-55 和55-200,不少人比較猶豫,要不要配齊焦段呢?我的觀點是:不用配齊,先把標準變焦鏡頭用起來,等有了經驗再說。正如前面所言,我們使用的焦段高度集中在24-128這段里,所以平時55-200這段用的是很少的,更何況,你會帶著兩個鏡頭出去旅遊嗎?等到需要長焦的時候,你高興換鏡頭嗎?換了鏡頭還來得及拍到嗎?二八原則告訴我們,應該集中力量解決關鍵矛盾,所以,對於初學者,不建議一次求全配齊所有焦段。要不要恆定大光圈變焦?不少「資深」攝友堅信恆定大光圈變焦鏡頭才是高畫質鏡頭,論壇里充斥著各種各樣套頭畫質很狗的理論,例如:「套頭就是垃圾」,「大光圈變焦才是』神器『」……聽上去好像兩者是天壤之別吧,其實呢?也就20%左右的差異,而兩者的價格差異往往在10倍以上。生活就是選擇,選擇就是妥協。鏡頭的設計也是一樣,要恆定大光圈,那麼焦段就不可能很寬,鏡頭就很難很輕便,成本也很難做低。所以恆定大光圈變焦鏡頭是為專業攝影師設計的鏡頭,因為他們不在乎鏡頭的價格,他們願意為10%的性能多付十倍的價格,因為他們每天用相機拍很多照片賺錢,平攤下來成本尚可;他們不在乎焦段,因為他們往往專註於拍一個特定的場景,例如拍室內人像,或者拍建築;他們不在乎重量,因為他們往往是帶著任務去拍攝,會帶著笨重的大箱子跑來跑去。對他們來說,關鍵的是要拍好,而價格、方便、重量,都是可以妥協的。初次入門的朋友往往沒有太固定的題材,出去旅遊要拍,人像要拍,聚會要拍,街上看到有趣的也要拍,這樣短的焦段就顯得捉襟見肘,很不方便。不但如此,帶著重鏡頭旅行也是很大的負擔,不要小看多個三四百克,在長時間的旅途上,它絕對可以改變人的心情。所以,對於初次入門的朋友來說,入一支非恆定大光圈的普通標準變焦鏡頭是一個合適的選擇,等到有使用經驗了,再根據自己需求選擇是否需要恆定大光圈變焦鏡頭也不遲。我未來想上全幅,配非全幅機身加全幅鏡頭好不好?以尼康為例,如果選擇D5100,那麼初次購買單反的朋友往往會把所有的標準變焦鏡頭拿出來比一下,他們是:18-55、18-105、16-85、18-200、17-55、24-70、24-120、28-300如果要我篩選一下的話,首先要篩選掉的,就是三支全幅鏡頭:24-70、24-120、28-300。為什麼呢?因為這三支全幅鏡頭用在非全幅機身上的等效焦距最廣在36-42mm,基本沒有廣角,平時想拍稍微廣一點的場景都拍不進去,非常不方便。此外,這三支鏡頭都相對又貴、又大、又重。不少朋友會聽朋友說,全幅單反是今後的方向,買全幅的鏡頭保值。這樣的想法並不正確。首先,鏡頭是買來用的,而不是用來保值的。一支鏡頭最大的價值在於它的實用價值。你用它為你創造了你需要的影像,這才是鏡頭最大的價值。目前大規模工廠生產的鏡頭都不是理想的收藏品,保值絕不是它的第一屬性。其次,未來的主流產品是小型化的相機而不是全幅相機。這個觀點我已經在前面的問題「全幅和半幅區別?全幅是未來的方向嗎?」中已經提到。再次,即使假設你今後還是要上全幅,初次購買的非全幅機身還是應該配非全幅鏡頭。非全幅鏡頭一般都相對便宜,即使以後上全幅賣了,也蝕不了幾個錢,沒必要為了這幾個錢而委屈自己用很不舒服的焦段。 很多朋友買了全幅鏡頭在半幅機身上用,每天心心念念就想著升級全幅系統,拍出照片不理想總怪器材,覺得如果是全幅就好了,心思全被升級器材勾去了,沒法放拍片上,最後升級了頂級全幅,發現也就這麼回事,才大徹大悟,從頭開始靜下心來好好學習攝影。結 語也許你已經在網上各大論壇把各個主流機型看了各遍,卻依然糾結,或許你已經將備選機型參數倒背如流,仍依然搖擺不定,甚至徹夜難眠,恨不得半夜起來再將網上漫漫器材路的帖子讀個十遍八遍方覺過癮。果真如此,那真是單反害人那。讓我來開個治病良方:你是喜歡燒攝影器材,還是喜歡攝影本身?若是喜歡燒攝影器材,簡單,「買你買得起的最貴的器材」,這句話送給燒器材的朋友絕對是真理。既然是燒器材,那麼要麼不入,入就要是頂級的。不然買了普通器材拍出來不好,又會再次糾結是不是因為器材不夠檔次才拍出來不夠好,反反覆復糾結曲曲折折升級,最後的終點還是頂級器材。與其這樣折騰,不如一步到位入了頂級器材,那就算拍的不滿意也沒辦法責怪器材不利了。如果你是真喜歡攝影本身,那也簡單,什麼也別看了,老老實實買個入門機身基礎鏡頭拍起來,以後等到水平提高了有更多切實的需求了再說。目前的入門器材不但完全可以滿足初學者的需要,而且同樣可以出好片。與其在論壇里糾結那麼久,不如將這些時間花在拍攝上,早點用起來,就早點有實在的體會,早點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麼。人生最大的浪費不是錢,而是時間。

影響拍照清晰度的幾個因素

涉及照片銳度的主要包括個人技術、鏡頭和膠捲(數碼攝影中為感光器 —— CCD及CMOS)等幾大方面 。尤其注意以下問題: 1. 三腳架。很多攝影技術文章都建議攝影者重視使用三腳架,沒有一個要素對影像質量有這麼大的影響。但如果使用三腳架,一定要使用高質量的三腳架,不要打「用便宜的三腳架替代高檔三腳架」的如意算盤。性能價格比很高的三腳架,每條腿都可以獨立打開,而且重量合理,穩固可靠,使用方便。有了優質的三腳架,還要有與之相配的雲台,腳架穩固雲台不穩,整個系統依然不穩。好的雲台不但應當足夠穩固,還應該能夠快速裝卸,並且可以適用於各種拍攝題材。使用三腳架時,最好只升到必要的高度,除非萬不得已,升起中柱都是最後的選擇,因為中軸不是三角支撐穩定結構,大大增加了不穩定因素。另外在颳風的天氣里,最好使用重物加固三腳架。 記住:使用三腳架是保證成像銳度的必要條件。2. 快門速度。 不要被燦爛的陽光所迷惑,請記住手持攝影的基本規則:快門速度使用鏡頭焦距的倒數。當然這是一個經驗法則,如果你想獲得高銳度的照片,那麼需要更高的快門速度。即使是心臟的每次跳動,血液在身體里的流動都會導致手震。大多數攝影者都不認為心跳會對成像質量產生什麼影響,不過根據有關的測算,脈搏會導致大約0.2毫米的位移,因此快門速度至少不能低於1/10秒。假如您使用 的是一隻高質量的鏡頭,其分辨能力為 100 lpm,如果使用1/250秒快門速度手持攝影,即使0.2毫米的位移,也會導致其分辨能力降至 78 lpm,損失大約22%的分辨能力;若是將快門速度進一步改為1/60秒,解析度僅為30 lpm。因此,不要相信用60mm尼克爾微距鏡頭、以1 /60秒快門速度手持攝影能夠拍攝出足以放大到10英寸以上的照片。不少情況下, 銳度不夠不僅僅是因為相機在動,而是因為我們拍攝的主體也在動,例如風吹動的樹枝,舞台上的人等等,這種情況,連三腳架也無能為力,還是需要更快的快門速度來保證畫面的銳度。記住:很多時候穩定並不能替代快門速度。3. 快門線。不要以為將相機裝到三腳架上就一勞永逸了,要知道按快門的動作不論怎麼輕盈,也能引發震動,使用快門線及反光板預升功能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小機震問題。如果沒有快門線,請使用相機的自拍替代,雖然它不及快門線,但是比手觸動還是要好很多。記住:穩定是一個系統,任何一個環境的鬆懈都會讓你功虧一簣。4. 對焦精度。雖然說在景深範圍內的景物都是眼睛可以接受的清晰範圍,但是如果你將照片放大,依然是可以看出焦點和焦點外的銳度差別,所以如果想獲得滿意的銳度,就不要因為景深夠大就隨便對焦。自動對焦永遠是有誤差的,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用手動對焦對到你最想表達的主體上。記住:不管景深如何,焦點永遠是相對銳度最高的點。5. 使用最佳光圈。一隻鏡頭各個光圈的解析度和銳度往往相差很大,有時差一二級光圈,銳度就猶如天壤之別,用好鏡頭的「最佳光圈」,是提高銳度的重要手段。一般鏡頭的最佳光圈都出現在中等光圈,大光圈和小光圈的成像都不佳。例如尼康16-85mm F3.5-5.6 鏡頭,最佳成像在F8-11,而大光圈鏡頭的中等光圈相應小一點,最佳光圈也相應的小一點,如50/F1.8的最佳光圈在F5.6。頂級變焦鏡頭和普通鏡頭的差距主要就體現在頂級變焦鏡頭中間大多數光圈檔位的成像,都十分良好,而普通鏡頭只有一到兩檔的畫質最佳。相對於大光圈成像,中等光圈成像不僅在總體解析度上更勝一籌,更大的改善則是邊緣的畫質,而小光圈雖然景深很大,並且畫質中心與邊緣比較平均,但是由於嚴重的衍射問題的影響,解析度反而會下降的比大光圈更厲害,所以如果要保證畫質銳度,要盡量避免最小光圈拍攝。記住:每支鏡頭都有最佳光圈,普通鏡頭髮揮到極致,往往不比頂級鏡頭隨便發揮差。6. 鏡頭。如果你在前面5點已經做的很好了,我相信大多數情況下你已經可以獲得銳度很好的照片了。但是如果你有專業的需求,那麼別忘了購買專業的鏡頭 —— 雖然很多情況下,他們比普通鏡頭並好不了多少,但是你現在想提高的不就是那最後的5%嗎。前面已經提到了,頂級的變焦鏡頭除了最大光圈和最小光圈,中間各級光圈幾乎都可以稱為「最佳光圈」,這樣就可以讓你在拍攝的時候更多的用光圈去考慮你需要的景深,而不是平衡景深和成像。頂級鏡頭還有比普通鏡頭更好的色彩還原力,畸變控制,雖然說色彩在數碼時代完全是可以後期想要什麼就有什麼的,畸變的後期糾正也很容易,但是作為一個專業需求的你,會浪費寶貴的時間在這上面嗎?每一張照片多後期三十分鐘,成百上千張照片你要花多少時間?除此以外,頂級鏡頭由於使用的鏡片質量好,透光率也更佳,這在長時間曝光和弱光的時候就能看出畫質和噪點的優勢。而光圈更大,鏡頭密封性、可靠性更好這些都是眾所周知的頂級光圈優勢了。如果你是專業攝影師,那麼相信頂級鏡頭一定會為你省下比鏡頭價值更多的成本。記住:對於已無任何破綻可乘的高手對決,兵器的差異往往可能就是制勝的關鍵。

不少攝影新入門的朋友往往被網上經常出現的一些攝影辭彙搞得頭暈,我整理了一下最常見的一些辭彙解釋,可以讓你快速熟悉他們。當然,多不等於好,很多出現頻率不高的詞我去掉了,以避免信息量太大,看的頭暈。對於不懂的東西,我們總能google出來,整理這篇的目的只是節約你的搜索時間,提高學習的效率:)【攝影品牌辭彙】C家=Canon,佳能。N家=Nikon,尼康。S家 -- SONY,索尼。P家=Pentax,賓得,又稱潘泰克斯。O記=Olympus,奧林巴斯。M家=Minolta,美連達。松記=松下,電子產品品牌。假能=佳能Canon。相機、鏡頭、印表機品牌。泥炕=尼康Nikon。相機、鏡頭品牌。騷尼=索尼Sony,小日本電子消費電子產品集團,不多介紹了。潘泰克斯 = Pentax,香港譯名,創立於1919年,老牌的相機鏡頭廠家。O記=奧林巴斯Olympus,相機、鏡頭品牌。4/3系統的主力倡議廠家。腐屍=富士Fuji,小日本影像集團。死馬=適馬Sigma,副廠鏡頭品牌,也生產相機。藤籠=騰龍Tamron,副廠鏡頭品牌。來卡=徠卡Leica,相機、德國鏡頭品牌。鏡頭成像以油潤見稱。菜絲=蔡司Carl Zeiss,德國鏡頭品牌。鏡頭成像以銳利和乾淨見稱。一般區分東菜頭,和西菜頭。蛤酥=哈蘇Hasselblad,源自瑞典哥德堡,專業領域的高端影像設備和鏡頭。【機器辭彙】無敵馬克兔 /無敵兔 = 佳能 5D Mark II小馬四/馬克思 = 佳能 1D Mark IV大馬三 = 佳能 1Ds Mark III 七弟/妻弟/小舅子 = 佳能 7D 大兔子=佳能 1Ds Mark II小兔子=佳能 1D Mark II 馬克吐溫/小兔妞 = 佳能 1D Mark II N地三鮮 = 尼康 D3x【鏡頭辭彙】套頭-----數碼單反套裝機,捆綁銷售搭載之鏡頭。狗頭-----低端鏡頭 成像相對欠佳的鏡頭 普通的不值錢的鏡頭。牛頭-----高端鏡頭 具有優異光學性能的鏡頭,通常價格昂貴。紅圈頭(L頭)-----C家的專業鏡頭, Canon鏡頭分消費級鏡頭和專業鏡頭,L是Luxury第一個字母的縮寫。金圈頭 ----- N家的牛頭星頭(*頭) ----P家的牛頭G頭-----M家的牛頭,N家沒有光圈控制環的頭菜頭=蔡司Carl Zeiss鏡頭,T*是菜絲系列的牛頭(含先進鍍膜技術)。福頭=Voigtlander福倫達鏡頭(德系血統,先嫁Rollei,Rollei過世後,改嫁菜絲,今小日本COSINA代工生產)施頭=Schneider-Kreuznach施耐德鏡頭,德國座機牛頭。鵝頭=俄羅斯或前蘇聯的鏡頭,或稱e頭(讀上聲)。註:菜頭、福頭、施頭都系德頭,即德國品牌的頭【鏡頭焦距段辭彙(35mm全幅系統)】定焦頭=焦距固定的鏡頭。變焦頭=可變焦距值的鏡頭。標頭=標準焦距 - 50mm焦距值的定焦頭。在135系統上,這一焦距的視角接近人眼視角,故稱為標準鏡頭,簡稱標頭。標變=標準變焦鏡頭,涵蓋標準焦距 ( 50mm )的變焦鏡頭,例如24-70/24-120。據統計,有80-90%的照片是用這一範圍的焦距拍攝的。魚眼 =10~14mm焦距,視角極其開闊,形變誇張,具有非常誇張和刺激的視覺效果超廣角 =14mm~23mm焦距,多用於大場景的風景拍攝廣角 =24mm~35mm焦距中焦 = 35-70mm焦距,接近人的視角中長焦 =70mm~135mm焦距長焦 = 135~200mm焦距人像頭=85mm~135mm焦距值的鏡頭,此類鏡頭適合拍人像特寫。百微=焦距為100mm左右的微距頭。例如:佳能 100mm Macro / 尼康 AF-S 105mm VR Macro超長焦/望遠=200mm或以上焦距大炮=通常指200mm以上的長焦距、大光圈、大體積鏡頭。【鏡頭外號分門別類】1.人性化稱謂(基本上都跟顏色有關)  小白(XB)------Canon EF 70-200/2.8 L USM  愛死小白(ISXB)----Canon EF 70-200/2.8 L IS USM  愛死小白兔(ISXBII)----Canon EF 70-200/2.8 L ISII USM  小小白(XXB)-----Canon EF 70-200/4 L IS USM  愛死小小白(ISXXB)-----Canon EF 70-200/4 L USM  大白------Canon EF 100-400/4.5-5.6 L(IS)USM  老黑------Canon EF 80-200/2.8L  小胖------Nikkor AF-S VR 200/2 G IF ED  小黑------Sigma 70-200/2.8 EX HSM  大黑------Sigma 100-300/4 APO EX IF HSM  大大黑-----Sigma 300-800/5.6 EX IF HSM  小G------Minolta AF 70-200/2.8 APO G(D) SSM  小金------Pentax SMC FA* 80-200/2.8  小小金-----Pentax SMC FA* 28-70/2.8  大金------Pentax SMC FA* 250-600/5.6 巨黑------Sigma 120-300/2.8 簡稱巨黑。 饅頭------EF 85mhhmh f1.2L USM, EF 50mm f1.0L USM 綠豆------Canon EF 70-300mm IS DO 百威(又叫百微):Canon EF 100mm f/2.8 USM Mirco | Nikkor AF-S 105 f/2.8 VR Mirco | 亦泛指100mm焦距的微距鏡頭 大炮:EF 200mm f1.8 USM 2.現代武器型  小鋼炮----Nikkor AF 80-200/2.8  大鋼炮----Nikkor AF-S 80-200/2.8  小竹炮----Nikkor AF-S VR 70-200/2.8G IF-ED  大竹炮----Nikkor AF-S VRII 70-200/2.8G IF-ED3.冷兵器型(七種武器!)  長生劍----Leica R Telyt 180mm/3.4 APO  孔雀翎----Olumpus zuiko 90mm/2.0 macro  碧玉刀----Nikkor AF 28mm/1.4 D(百變妖)  多情環----Minolta 135mm/2.8 STF  離別鉤----Pentax SMC A* 200/4 Macro ED  霸王槍----Canon EF 400mm/2.8 L U IS  拳頭-----Carl Zeiss C/Y 85mm/1.24.家用器具型(噁心不噁心就不提了,但是鏡頭都是好玩意)  小痰盂----Canon EF 50/F1.8(因外形而得名)  塑料痰盂---Canon EF 50/F1.8 II5.不太像外號型(一看就知道是廣角鏡頭)  金廣角----Nikkor 17-35/2.8 ED   銀廣角----Nikkor 18-35/3.5-4.5 ED   鑽石廣角---Nikkor 20-35/2.8 D  牛廣角---Nikkor 14-24/2.8 N6.外語型(老外們起的外號)  Magic Drainpipe--Canon EF80-200L  Bigma-------Sigma 50-500  Sigmonster---- Sigma 300-800  Nifty Fifty----50/1.4  Thrifty Fifty---50/1.87.珠光寶氣型(有錢才好玩)  八枚玉-----Leica 35/2  七枚玉-----Leica 35/1.48.P家貴族  三公主 ----- PENTAX的FA系列,限量生產的三枚高質量鏡頭。她們是: FA 31/1.8 , FA 43/1.9, FA 77/1.89. N家炮群  大竹炮(小竹炮二代) ----- AF-S VRII 70-200mm f/2.8G IF-ED  小竹炮 ----- AF-S VR 70-200mm f/2.8G IF-ED  大鋼炮 ----- AF-S 80-200mm f/2.8 IF-ED  小驢炮 ----- AF-S VR 70-300mm f/4.5-5.6G IF-ED  小手雷 ----- AF-S DX VR 55-200mm f/4-5.6G IF-ED  小鋼炮 ----- AF 80-200mm f/2.8D ED  小紙炮 ----- AF 70-300mm f/4-5.6G  小小鋼炮 ----- AF 70-210mm f/4-5.6D10.組合型實力最強的尼康和佳能各有恆定光圈2.8和恆定光圈4的兩組變焦,這兩組變焦覆蓋了超廣角(14-16mm)到長焦200mm這樣的常規焦段,濾鏡口徑都是77mm。  佳能變焦大三元:EF 16-35mm f/2.8L II USM;EF 24-70mm f/2.8L USM;EF 70-200mm f/2.8L IS USM  佳能變焦小三元:EF 17-40mm f/4L USM;;EF 24-105mm f/4L IS USM;EF 70-200mm f/4L USM  尼康變焦大三元:Nikkor AF-S 14-24 f/2.8 N; Nikkor AF-S 24-70 f/2.8 N;Nikkor AF-S 70-200 f/2.8 N VRII;  尼康變焦小三元:Nikkor AF-S 16-35 f/4 N VRII; Nikkor AF-S 24-120 f/4 N VRII;長焦暫時缺陣,等待後續發布【攝影網路辭彙】酥麻蛋飯=數碼單反。棚拍=於室內攝影棚內進行拍攝。外拍=於室外進行拍攝,或群體拍攝聚會。打仔=給兒子拍照。打妞=拍攝女性毛豆兒人像照。打鳥=拍攝飛禽雀鳥,通常使用大炮。掃街=街頭拍攝人文風光的攝影行為。上片=咱攝影班同學交作業。到此一游=差強人意,毫無攝影藝術成分的作業。毛豆/麻豆=攝影模特。高光=照片的亮部位置。暗部=照片的暗灰位置。紫邊=高光與暗部之間的大反差,呈現出幼細一條紫色線位。過曝=曝光過度,導致高光位成像嚴重丟失細節。欠曝=曝光不足,導致暗部成像嚴重缺乏細節。出油=照片的成像畫質如詩如畫,油潤感強。焦外=合焦點以外的焦距成像,一般指焦外的成像質量。中心成像=照片中央位置的成像質量。邊緣成像=照片邊緣四周,意指成像質量。銳=鋒利而清澈的成像。柔=柔潤帶點兒霧化的成像感覺。肉=是 "銳" 的相反詞,如果 "銳" 是骨感,"肉" 就是肉感。成像不銳化,但不是糊,也不是"油"。PS=Photoshop後期處理。HDR=High-Dynamic Range(高動態範圍)。指通過前期濾鏡或者後期技術達到高寬容度的照片RAW=專業數字數據記錄的圖像文件,需要專用軟體轉化,成為TIFF或JPEG格式照片。上罩=鏡頭安裝了適配的遮光罩,減低散射眩光,增強成像對比度。刀 -- 用做動詞時表示砍價、殺價,如免刀表示不講價,大刀表示狠殺價,至少1/3,小刀表示少許砍價,95折或至多9折等。色 -- 等同與「攝」,色友,色影,行色之旅,好色之徒等都是借用。敗 -- 指購入器材或裝備,出自英文buy, 因花錢不菲,故也有敗家之意。燒 -- 通常指對器材的「上癮式」喜好,同發燒。毒 -- 網路上泛指一切頂級器材和優秀的照片等,因令人著迷和嚮往,就好象毒品一樣容易使人上癮。引申用法有毒頭,毒片,毒人,毒梟,中毒,下毒,吸毒……馬甲 -- 原意指股票或期貨操作的代理人。論壇里一個人用不同的ID註冊,次要的ID稱馬甲。馬幫 -- 適馬(sigma)的用家。貶義時也稱「死馬」雙攝 --《攝影與攝像》,國內知名攝影雜誌。雙修 -- 指同時具備兩種品牌器材使用經驗或具有兩種技藝的色友。如數碼膠片雙修,CN雙修,旁軸單反雙修。拍磚 -- 對某人的觀點進行攻擊或打擊,關聯的詞為:砸,砸場子。奶粉 -- 尼康愛好者,Nikon Fans的借音,更多的情況下稱N絲或N桿。掃街 -- 到街上沒有特定目的地拍照片,有見到什麼照什麼的意味。驢友 -- 旅遊的借音,表示一起去旅遊的朋友。紐攝 -- 著名的《紐約攝影學院攝影教程》之簡稱。亮騷 -- 將自己的攝影器材亮出示人,以博得別人的讚譽或羨慕。與之相反的是悶騷,比喻將好器材藏起來自己欣賞,偷著樂。銀鹽 -- 特指膠片,由於膠片的化學感光材料主要成分是鹵化銀,其化學分類屬於鹽,故簡稱銀鹽。副廠 -- 配套器材的生產廠商如果和機身的不一致,稱為副廠器材。與之對應的是原廠。藕粉 -- 奧林巴斯愛好者, Olympus Fans的借音,略有貶義,說O粉更正宗。磨皮 -- 指採用PS將人(尤其是MM)的皮膚增白或去斑,或用模糊手段做局部平均。膠片派 -- 拒絕數碼感光技術,堅持採用傳統膠片技術拍攝的色友。糖水片 -- 指在視覺上很漂亮的圖片,但缺少思想性或藝術內涵。出家為尼 -- 指從Canon的用家轉而成為Nikon的用家。出尼入家,反之同理。國產二鳥 -- 特指國產的海鷗和鳳凰照相機。塑料拖鞋 -- 原指Canon EOS-350D機身,後泛指塑料感太強的機身。見光死 -- 指鏡頭的抗眩光能力很差。【常見英文品牌中文翻譯】Canon 佳能Nikon 尼康Alpa 阿爾帕 (Sony的單反系列)Pentax 賓得/潘太克斯Fujifilm 富士Olympus 奧林帕斯Contax 康太師/康太時/康太克斯Hasselblad 哈蘇Mamiya 瑪米亞Schneider 施耐德Leica 萊卡Carl Zeiss 蔡司Rollei 祿萊Voigtlander 福倫達Gitzo 捷信 頂級三角架品牌Bogen/Manfrotto 曼福圖 現在吃了Gitzo成為最大的三角架供應商義大利品牌【攝影專用辭彙常見縮寫】35mm,指膠片的一種規格,長邊35mm,短邊只有長邊的2/3。135系統:用35mm膠片的拍攝系統。APS:Advanced Photo System,一種不同於35mm的拍攝系統,膠片比35mm小。現在通常指CCD/CMOS尺寸比35mm全幅小,只能達到以前膠片APS的膠片尺寸。110系統:小畫幅系統,底片面積小於一半135系統底片。120系統:用更大面積的底片的拍攝系統,俗稱中幅。ISO:國際標準化組織,這裡通常指的是膠捲(或者數碼)的感光度。AE:Auto-Exposure,自動曝光。AF : Auto-Focus,自動對焦。AF-S: Nikon的靜音馬達自動對焦IS:Image Stablization,佳能的防抖技術。VR:Vibration Reduction,尼康的防抖技術。OS:Optical Stablization,Sigma的防抖技術。MF:Manual-Focus,手動對焦。也指Medium Format:中幅。DOF:Depth of Field,景深。MTF:Modular Transfer Function,模量傳輸函數。這是目前分析鏡頭的解像力跟反差再現能力使用比較科學的方法。MLU:Mirror Lock-Up,反光板預升。ED: Extra Low Dispersion,極低色散。EV:Exposure Value,曝光值。FPS:Frame Per Second,每秒鐘曝光數目GN:Guide Number,指的是閃光燈輸出量。SLR:Singular Lens Reflex,單反相機。TLR:Twin Lens Reflex,雙鏡頭反光相機。RF: Rangefinder,旁軸相機。IF: Internal Focus,內對焦,對焦時最前組鏡片不動。EOS:Electronic Optical System,佳能目前的成像系統。EF:Electronic Focus:電子對焦。EF-S:佳能小畫幅系統,倍率1.6DX:Nikon小畫幅系統,倍率1.5。D:Nikon鏡頭表示鏡頭可以傳遞距離信息給相機。G:Nikon鏡頭,光圈環由機內電子控制,不再可以用手直接調節。【攝影包品牌】Lowepro:樂攝寶Tamrac:天域Tenba: 天霸Domke:杜瑪克Saftotto:賽富圖Mekko:美康Jenova:吉尼弗Billingham:白金漢【鏡頭參數詳解舉例】1)尼康

Nikkor AF-S VR Zoom ED 70-200mm f/2.8G IFNikkor: 尼克爾鏡頭AF-S:具有自動對焦馬達的鏡頭VR:防抖 (紅色VR是一代防抖的標誌,二代為金色)Zoom:變焦鏡頭ED:具備超低色散鏡片,減少色差影響70-200mm:變焦範圍為70-200mmf/2.8:最大光圈為2.8的恆定光圈G:無光圈控制環IF:內變焦,變焦時鏡桶長度不會變化2) 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EF:EOS系列自動對焦鏡頭24-105mm:24~105mm變焦鏡頭f/4:最大光圈為4的恆定光圈L:佳能專業鏡頭,紅圈。IS:防抖(圖像穩定器,和尼康相機的VR作用一樣)USM:超聲波馬達對焦(同尼康的AF-S)

中畫幅名流 回顧瑪米亞相機發展史

這是毀滅的時節,也是新生的時代;這是朝氣蓬勃與充滿生機的春天,也是充滿混亂與顛覆傳統的寒冬。康泰時、柯尼卡美能達、勃朗尼卡等昔日的大佬邁著沉重的腳步向我們告別,而索尼、松下、三星等新軍則精神抖擻地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再去爭論誰的存在才是合理的是多麼地荒謬和可笑。在這個商業社會,再怎麼有歷史積澱的企業,如果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照樣擺脫不了毀滅的命運。而今天,又有一個曾經的名角向我們揮別,那就是瑪米亞……

2006年4月21日,在相機史上又是一個沉重的日子。這一天,日本瑪米亞株式會社宣布,將其光學機器事業部門及其子公司轉讓給日本Cosmos Scientific公司。這也意味著瑪米亞將全面從照相機製造行業以及光學機器製造行業撤退。 這則消息的發布讓人頗感意外,僅在去年年底時瑪米亞還推出了2200萬像素的中畫幅數碼單反相機瑪米亞 ZD,沒想到轉眼間就退出了影像市場。這是繼3個月前柯尼卡美能達宣布放棄影像業務之後,又一個步其後塵的影像生產廠商,而且是高端專業照相機生產廠家。 輝煌,是這樣鑄就的 提起瑪米亞,很多人都會想起影樓攝影師手中又大又笨的120相機。在中畫幅相機領域,幾乎沒有人不知道瑪米亞,特別是在國內的影樓,曾經鋪天蓋地都是瑪米亞的傳統中畫幅單反相機。 瑪米亞的前身是瑪米亞光機製作所,創建於1940年,主要生產照相機、可更換鏡頭和相機附件,1950年改稱瑪米亞照相機株式會社。瑪米亞公司以生產專業型中畫幅相機見長。早在成立之初,瑪米亞就為專業攝影師和高級攝影發燒友市場生產了一系列老式的摺合式相機、攜帶型瑪米亞6測距式相機,而120雙鏡頭反光相機瑪米亞 C330、C222以及畫面為6×7cm的鏡間快門單反相機瑪米亞RB67和畫面為6×4.5cm的焦平面快門單反相機瑪米亞645都是很受專業攝影師歡迎的機種。

特別是1970年推出的瑪米亞RB67,它操作設計合理、安全防護裝置設置得當、性能優良、售價低廉、而且可以耐受很高的工作強度,有「專業攝影師的馱馬」之稱。在國內婚紗攝影剛剛興起的10多年中,瑪米亞RB67幾乎是大小影樓必備的相機,其市場容量之大,可見一斑。而瑪米亞於1975年5月推出的世界上第一款6cm×4.5cm畫幅的單反相機瑪米亞645,也逐漸成為一種新的照相機標準尺寸,展現了瑪米亞的創新能力。瑪米亞645是世界上生產量最大的645相機,前後一共推出了8代645產品。 60多年來,瑪米亞一直都是中畫幅相機和鏡頭領域中「優秀」和「革新」的代名詞,為專業攝影師和攝影愛好者奉獻了多款經典的產品。 生不逢時,單騎難救主 然而,近些年來由於數碼相機的崛起,對傳統相機構成了很大的衝擊。特別是影樓,曾經輝煌一時的瑪米亞 645、67系列中畫幅相機逐漸被數碼相機所取代。在數碼化大潮不可避免的趨勢下,瑪米亞想到了以變求生存。上世紀瑪米亞曾經試圖進入135相機領域,但由於投資的失誤最終以失敗而告終,甚至一度破產,但借國內改革開放的東風,港台婚紗店如雨後春筍般在內地膨脹,深受港台攝影師們垂青的瑪米亞RB67也成為很多影樓的主要武器之一,短短几年內居然迫使瑪米亞重開生產線,並且把這一款幾經停產的相機調到主要生產線上,而讓功能更先進的瑪米亞RZ67退居二線。銷售自然也大見起色,瑪米亞很快就擺脫了虧損的局面,而這一次,當瑪米亞再次遭遇經營危機的時候,救主的重任落到了瑪米亞ZD的身上。

2005年年底上市的瑪米亞ZD採用48×36mm的CCD影像感測器,鏡頭轉換係數為1.16倍,有效像素達到了2130萬,可拍攝最大解析度為5328×4000像素的照片,一張RAW格式的照片容量大約為35MB。瑪米亞ZD的感光度範圍為ISO50~400,快門速度為30~1/4000s,採用14位AD轉換器,記錄文件為12位。該機採用Dalsa的ASIC影像處理器,在2000萬像素下可達到1.5張/秒、最多11張的連拍性能。瑪米亞ZD的取景器視野率達到了98%,放大倍率為0.75X。1.8英寸13萬像素的LCD液晶顯示屏,可採用CF卡或者SD卡作為存儲介質,支持IEEE 1394高速數據介面,採用容量高達1700mAh的鋰電池供電。機身體積為161.5×90.8×152mm,重量約1200克。 作為全球第一款可更換鏡頭的中畫幅數碼單反相機,瑪米亞ZD是數碼相機歷史上一款劃時代的產品,秉承了瑪米亞一貫的創新精神。這款機器也一度被認為是瑪米亞事業上的一個轉折點,是一款像瑪米亞RB67那樣能救瑪米亞於水深火熱之中的經典產品。因為單單從性能上來講,不僅擁有高達2200萬的像素,而且還配備了中畫幅的CCD影像感測器,與普通數碼單反相機的外形尺寸、重量相差無幾。而且不同於在傳統相機上接駁數碼後背,是一款真正的中畫幅數碼單反相機。 然而,雖然瑪米亞ZD在產品設計和性能上十分出色,成像質量也屬上乘,得到了業界的一致認可,但在市場上卻一直處於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境地。Mamiya ZD可以說是生不逢時的一款相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首先,高達9萬元的機身售價是其無法普及的最重要原因。一台機身再配上不同焦段的專業鏡頭及附件的售價最起碼在10萬元以上,這樣的價格不是一般的中小型影樓所能負擔得起的。隨著數碼單反相機的不斷發展和更新換代,數碼單反相機的性能越來越完善,而價格卻越來越低。雖然瑪米亞ZD定位在影樓等專業市場,但這個價格已經足夠購買六、七台富士S3 Pro了,而對大型影樓來說,鎮店之寶多數是哈蘇、祿萊之類,畢竟無論是品牌知名度還是配套鏡頭體系、成像質量,瑪米亞都無法跟哈蘇、祿萊等相提並論。當年瑪米亞RB67致勝的武器也不是其知名度、成像質量,而是耐用性及超高的性價比。 其次,切入市場的時機太晚。從瑪米亞ZD在Photokina2004上的首次亮相到宣佈於2005年夏季發布,最後於2005年12月21日正式開始銷售,一再的拖延不僅令眾多等待它的影友芳心他許,而且也令它切入市場的時機一再延誤。在影樓等專業市場,數碼單反相機逐漸取代了傳統中畫幅相機的位置。早一刻推出適合影樓用的數碼單反相機,就能在激烈的競爭中佔據非常有利的位置。當瑪米亞ZD在市場上開始銷售的時候,才發現其市場份額早被富士S3 Pro等一批中高檔135數碼單反相機以及高檔數碼後背瓜分了。 不難想像,這麼一款優秀的中畫幅數碼單反相機,如果早兩年出生,相信展現在瑪米亞面前的肯定會是完全不一樣的天空。最後的救命稻草沒能再上演單騎救主的奇蹟,沒能幫助瑪米亞擺脫困境,我們只能無奈地看著它結束自己的相機生產歷史。而瑪米亞相機曾經的輝煌,也隨著我們的一聲嘆息,埋葬在記憶深處…… 負債纍纍,被迫退出 2006年3月31日,瑪米亞的季度決算顯示,瑪米亞影像部門在2006年第一季度的總收入達到了21億4900萬日元(營業利潤為8億3900萬日元),但同時累計債務已經高達94億日元。迫於高昂的債務以及瑪米亞ZD中畫幅數碼單反相機在銷售上的一蹶不振,瑪米亞終於做出了和柯尼卡美能達一樣的選擇—退出影像業務。 據悉,日本Cosmos Scientific公司收購瑪米亞影像業務的花費投入僅為1億日元,同時瑪米亞影像部門的高額債務也將轉移給Cosmos Scientific公司,轉讓將於今年9月1日之前全部完成。本次併購將包含瑪米亞在影像市場的所有業務,包括了膠捲、光學儀器業務、三腳架、以及閃光放電管,而與其相關的固定資產、商標權、以及專利權等也將一併納入Cosmos數碼影像公司旗下。另外,瑪米亞產品的售後服務也將由新公司負責。這實際上宣告了瑪米亞從影像市場的全身退出,瑪米亞相機品牌由此隕落。而接手的Cosmos Scientific公司是否會繼續推出瑪米亞品牌的影像產品,我們無從知曉。 別了,瑪米亞 一個又一個曾經的名角的離去,不由得讓人感嘆市場的殘酷。無論是康泰時、柯尼卡美能達、勃朗尼卡,還是現在的瑪米亞,都有過輝煌的歷史。然而,對一個企業來說,歷史只代表過去,市場才決定未來。 數碼相機市場門檻的降低,對過慣了昔日安逸生活的傳統相機廠商們來說好像回到了白堊紀,不得不為生存而苦苦掙扎。畢竟,在傳統相機時代,沒有一定的光學積累和實力,是無法介入相機領域的。尼康、佳能、柯尼卡美能達、賓得、瑪米亞等等,無一不是有著數十年的光學積累。而在數碼相機時代,松下、索尼、三星等電子廠商卻輕鬆地介入了數碼相機領域,甚至已經開始涉獵數碼單反相機等高端市場。在傳統向數碼轉型的過程中,這些傳統相機廠商的嗅覺明顯比不上電子廠商,很多昔日的大佬因而錯失了搶佔市場的先機。瑪米亞的噩夢只是很多傳統相機廠商的一個縮影。 康泰時走了,柯尼卡美能達走了,現在瑪米亞也走了。數碼相機市場的激烈競爭,也昭示著數碼相機市場將面臨重新洗牌,只是不知道下一個被清洗的會是誰。不過,無論是誰突然宣布退出影像市場,我們也不會再感到太驚訝,畢竟留給我們的背影實在太多,太多…… 我們也只能對著瑪米亞的背影,道一聲:再見!

想購買尼康D90,可是不知道配什麼鏡頭好?

首先,尼康的鏡頭都是相當的優秀,這裡只是牛牛之中再次比較。下面總結一下他們之間的比較(焦段內最大可用光圈,注意不是最優光圈,如果表現差不多,我用等號,如果一個稍微好於另一個,用大於號表示,尼康無弱頭,這裡的大於號只是體現細微的差別)1. 18-30焦段內成像質量比較:圖片中心區解析度: 18-135 > 16-85 > 18-55 > 18-105 > 18-200圖片邊緣區解析度: 16-85 > 18-135 = 18-55 > 18-105 > 18-200鏡頭畸變: 18-55 = 16-85 > 18-105 = 18-135 > 18-200消色差控制: 18-135 =16-85 > 18-105 = 18-200 > 18-55邊角變暗控制:18-200 = 18-55 = 16=85 = 18-105 > 18-1352. 30-55焦段內成像質量比較:圖片中心區解析度: 18-135 > 16-85 > 18-55 = 18-105 = 18-200圖片邊緣區解析度: 16-85 > 18-55 = 18-105 > 18-135 = 18-200鏡頭畸變: 18-55 > 16-85 > 18-105 > 18-135 = 18-200消色差控制: 16-85 > 18-135 = 18-105 = 18-200 > 18-55邊角變暗控制:18-55 = 18-200 > 16=85 = 18-105 > 18-1353. 55-85焦段內成像質量比較:圖片中心區解析度: 18-135 > 16-85 > 18-105 = 18-200圖片邊緣區解析度: 18-135 > 16-85 > 18-105 = 18-200鏡頭畸變: 16-85 > 18-105 > 18-135 > 18-200消色差控制: 16-85 > 18-105 = 18-135 = 18-200邊角變暗控制: 18-135 > 16=85 = 18-105 = 18-2004. 85=105 焦段內成像質量比較:圖片中心區解析度: 18-135 > 18-105 > 18-200圖片邊緣區解析度: 18-135 > 18-105 > 18-200鏡頭畸變: 18-105 = 18-135 = 18-200消色差控制: 18-200 > 18-135 = 18-105邊角變暗控制: 18-135 = 18-105 = 18-2005. 105=135 焦段內成像質量比較:圖片中心區解析度: 18-135 > 18-200圖片邊緣區解析度: 18-135 > 18-200鏡頭畸變: 18-135 = 18-200消色差控制: 18-135 > 18-200邊角變暗控制: 18-135 > 18-200綜上所述:最佳性價比的頭當然是18-55VR,別看這個頭是套頭,好多數據,除了消色差控制不是太好,尤其是成像解析度在焦段的廣角端甚至與尼康萬元左右的牛頭媲美。在焦距大於30mm後成像質量有些下降。如果照廣角風景,此頭部有輕便,質量又好。如果看中清晰度,那麼無疑18-135是最佳選擇,這個頭的中心解析度在所有比較的頭中變現最好,好多焦段達到了定焦頭的解析度。清晰是最大優點。但是不足在於沒有VR防抖,二是鏡頭畸變太嚴重,嚴重到可以和18-200差不多,18-24mm桶形畸變嚴重,然後從24mm開始枕型畸變一直到135mm。如果此頭和三腳架結合起來,起成像清晰度無人能擋,在焦段內,單純的解析度方面敢和任何NIKON牛頭,定焦頭叫板。如果一鏡走天下,那麼當然也是18-200,不用換鏡頭,也從來不用擔心CCD進灰塵的問題。但是此鏡頭所有參數,基本都是這幾個鏡頭中最差的,最嚴重的問題也和18-135一樣,整個焦段內都是嚴重的畸變。當然,這個最差不是說這個鏡頭不好,而是在這些鏡頭中比較的最差,如果但拿出此鏡頭用於一般風光旅遊和人像,也足以有不錯的效果。16-85鏡頭是所有比較中,綜合素質最好的鏡頭,鏡頭畸變大致只有18-135的一半。我在3個不同網站看到的測評都確認這個鏡頭的成像綜合參數和尼康牛頭17-55在相同光圈內大致相同(如果17-55開到F2.8,成像質量連18-55都不如),價格只有17-55的一半,可見此頭是所有比較鏡頭中最優秀的,如果你在有限的金錢內,追求成像質量,那麼除此頭別無選擇。18-105鏡頭是尼康最近新出了配合D90的套頭,總體來說,成像質量比16-85差,比18-200又強不少。在廣角焦段內,邊緣稍微有點肉,35mm以後的成像清晰度也毫不遜色。整個鏡頭的最大缺點和18-200和18-135類似,鏡頭畸變嚴重。18-21mm是嚴重的桶型畸變,25mm以後到105都是枕型畸變。程度只是比18-200和18-135稍好。如果你不追求55-105這個焦段的話,在廣角端,便宜的老套頭18-55比這個18-105成像還要略好。當然,55-105這段焦段也是很重要,否則尼康也沒必要又新出這麼個新套頭。總體來說,和別家比起來,這幾個尼康鏡頭的共同的優點就是都是解析度很好,共同的缺點是鏡頭畸變比較重,這似乎的尼康變焦DX鏡頭的通病。18-70,這個鏡頭總體上來看和新出的18-105有些類似,無論在解析度上還是鏡頭畸變上。在解析度上,40mm焦距以前表現很不錯。40-70mm端有些下降,從這個表現來看,和18-55鏡頭差不多,都是廣角端的表現好於長焦端。但是這個鏡頭的最大可用光圈基本上在整個焦段內都不是最優光圈。要縮1-2檔才是最優。鏡頭畸變在廣角端18mm的時候也很嚴重,和18-105類似,但是在長焦端的枕型畸變要比18-105好,長焦端的畸變數和16-85差不多,有些,但是不嚴重。這個鏡頭在18mm和70mm的兩個極端的情況下,邊角變暗控制是以上所有鏡頭最差的,焦距中段略好,但是還是比其他幾個鏡頭略嚴重這個鏡頭雖然加了3片ED,但是消色差水平一半,基本就是另幾個鏡頭消色差的平均標準。綜上,這個18-70總體參數一點也不強,整體效果來看不如老套頭18-55,整體參數性能只比18-200好一點,但是又沒有18-200的長焦端的靈活性,而且這個鏡頭還沒有VR,也是一個缺陷,個人覺得有這個頭不如出掉哪怕換個18-55vr 。

尼康單反配什麼鏡頭

隨著數碼單反的降價,很多朋友都想買數碼單反,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選鏡頭,而且不少商家、專業媒體為了提高單反的門檻故意的把一些辭彙說的很「專業」,不少「大俠、老鳥」也老愛搬出一些尼康的牛頭、佳能的神鏡來「教育」新人顯得自己懂得很多,很專業。其實單反不是太複雜的東西,至少比汽車、音響要簡單多了。作為一個入門的菜鳥,說一說我的切身體會,並且我盡量用簡單的文字來說單反,在單反的世界裡面你無需害怕,日常使用,拍拍照片,真的沒有太深的學問,也不需要懂得很多專業的知識。攝影是一種樂趣,何苦搞得那麼複雜,那麼累。

  買數碼單反,無論是佳能、還是尼康、SONY、賓得,其實都差不多,廠商早就把市場分析的很透徹了,所以你總會在不同廠商的產品上面找到缺點和優點。難以選擇的時候,選機身建議參照這樣的3個標準:

  1、 外形、手感。自己都不喜歡的外形,手感不好的機器,用起來不爽,暫時先別考慮。

  2、 像素,目前主流就是千萬象素的單反,所以佳能的400D,尼康的D200/D80/D40X、SONY的A100、賓得的K10D都是主力機型。

  3、 價格。這個很簡單有多少錢辦多大的事,千萬像素的機器大多機身在5K-7K之間,只有尼康的D200是專業入門機要1W左右。買東西先做好預算不會錯的。

  4、 別太在意目前的機身上面的除塵功能,這個新出來的功能的效果遠不是像廣告宣傳的那樣好,現在沒必要太在乎這點。機身放抖功能還是比較實用的。

  因為我個人是尼康的用戶,所以我就重點說說尼康的鏡頭如何配了。並且為了負責,我只寫了我自己使用過的鏡頭,其中一些是我自己擁有的,還有一些是身邊好友擁有的,玩了這麼久覺得它們都各自有自己的特點,想盡量客觀的說出來,但是我負責的說它們都是值得考慮的,關鍵是要看你的要求和經濟能力了。

  尼康的鏡頭的特點簡單的說就是:定焦好過變焦、價格相對便宜、成像風格銳利、高端產品輸給佳能,中低端並不遜色,甚至還略有勝出。作為全球鏡頭的主力品牌,尼康和佳能之間打了幾十年,尼康的鏡頭在中低端的檔次,相對來說價格便宜一些,做工要厚道一些,所以深得廣大攝影愛好者的喜愛。佳能在專業領域,比如體育攝影什麼的處於領先位置,所以你會看到足球比賽、網球比賽很多人拿的是佳能的大炮。

  只是作為一個普通的愛好者,買單反只是玩玩,娛樂,拍拍花花草草,總的投入可能也就1-3W,有多大的可能性去買那麼專業的鏡頭和機身呢?當然不排除有錢的玩家一口氣買很多牛頭,那不屬於本篇文字討論的範疇了,有錢好辦事嘛,根本不用愁配鏡頭的事情。

  其實不管是佳能還是尼康都有狗頭、好頭,牛頭,就像川菜、湘菜、粵菜一樣,有不好吃的,也有我超喜歡吃的,只不過我更愛吃火鍋一些而已。呵呵,選擇尼康之後有一段時間也想過玩佳能,不過後來發現玩佳能的人也有想玩尼康的,於是領悟到用好自己手中的器材才是關鍵,否則錢再多把器材買完也就那麼回事情。沒有攝影作品是完全依靠器材頂級獲獎的,器材只是工具,不要過度的追求和迷信了。廢話少說,開始正題了。

一、鏡頭的分類

1、按照品牌分

  鏡頭一般按照品牌區分,比如尼康的鏡頭,佳能的鏡頭,賓得鏡頭,SONY的鏡頭。請注意的是這些品牌的鏡頭之間都是不能直接換用的。如果你選擇了尼康的單反,那麼就很難再使用佳能的鏡頭了,因為他們的卡口設計不一樣。儘管單反的樂趣就是換鏡頭,但是我們往往發現可以換的鏡頭其實很少,呵呵,這個是利益所決定的,短期內不可能改變。 品牌區分有一個特殊的鏡頭群——副廠鏡頭。

  一旦我們買了某個品牌的鏡頭比如尼康,我們一般來說會選擇尼康自己生產的鏡頭,稱之為「原廠鏡頭」,還可以選擇像適馬、騰龍、圖麗這樣的第三方公司為尼康機身生產的鏡頭,我們稱這樣不是尼康原廠的廠商生產的鏡頭為「副廠鏡頭」。同理,佳能、賓得的機身不僅可以用自己生產的鏡頭,也可以選擇適馬、騰龍、圖麗為他們生產的配套鏡頭。 但是因為一個買單反的用戶機身大多隻買一台,鏡頭卻可能買幾個,廠商的利潤更多的是體現在鏡頭以及相關的配件上面,所以尼康、佳能這樣既可以生產機身又可以生產鏡頭的廠商恨不得全世界的人民都只買它們自己的相機和鏡頭。因此副廠們是很難得到尼康、佳能的技術支持的,所以它們設計生產的部分產品在兼容性上往往會有一些問題,再加上製造經驗、質量控制等原因,個體差異會比較大,也就是說你可能運氣好買到一個什麼問題也沒有的鏡頭,也可能運氣更好買到一個什麼問題都有的,甚至你連續換幾個還是有問題的。 但是總的來說副廠的鏡頭的質量已經提高很多,除開個別的現象以外已經很多經典的優秀鏡頭值得去購買,我會在後面專門寫副廠鏡頭的推薦。

2、按照焦段分

  傳統的135鏡頭其實一般都是按照焦段來分的,比較傳統的大致分法是:

  10-17mm為超廣角-主要是拍攝風景,尤其是大場景,比如草原、沙漠、大海

  17-35mm廣角-風景、人文,拍到此一游照的主力焦段,尤其是適合旅行拍攝

  35-135mm中焦-人文、人像。這個焦段裡面85mm焦段尤其是被推崇為拍人像最佳的焦段,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見把85mm F1.8這樣的鏡頭叫做人像頭。

  50mm-這個焦段據說最符合人眼看出去的視角所以又成為標準焦距,我們經常把50mm的鏡頭叫「標頭」就是這麼來的。但是最近又看到文章說42mm才是真正的標準焦距,哎,就不去計較這麼多了,既然傳統是這樣叫的就先這樣叫吧。

  135-200mm-長焦,比較適合人物特寫、拍點兒荷花、舞台什麼的等等

  135mm以上都算長焦了,一般常用的是到200mm就為止了,但是也有人喜歡拍野生動物、飛鳥的要用到300、400、甚至600mm這樣的焦段。但是那些頭一支都是數萬了,也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我也沒有玩過,就不說了。

  微距——專門用來拍昆蟲、花朵啊這些小東西的微距鏡頭。這個焦段比較特殊,但是品種很簡單,尼康常見的就是60mm和105mm這兩支微距鏡頭,後面會詳細的講。

  我主要講10-200MM這樣的一個最常見、常用也可能是選鏡頭最頭疼的焦段裡面的鏡頭。但是,我特別要強調一點兒的是:

  上面所說的焦距都是傳統的135相機的焦段,實際上在數碼時代這些焦段往往都要換算一下,焦段要乘以一個係數才是真正的實際焦段。比如尼康目前單反機身的係數都是1.5,佳能不同的機型不一樣,D400是1.6,值得一提的佳能的5D和大兔子1Ds MARK II是全畫幅的係數是1。所以一個尼康的85MM F1.4D這樣的鏡頭,在D80這樣的尼康數碼相機上面其實是85x1.5大概是128MM的焦段,依次類推。

  這個係數的存在造成了一個很大的麻煩,就是以前傳統的尼康135相機上面17-35MM這樣的很廣的廣角焦段,在尼康的數碼單反上面實際上變成了26— 53MM這樣的一個奇怪的焦段了,廣角幾乎沒有了。這也就是為什麼一些人會去買12-24MM這樣的超廣角在數碼單反上面使用的原因。(12-24乘以係數之後正好是一個很傳統的標準18-36MM廣角焦段)。這也是為什麼一些人推崇佳能的5D這樣的全畫幅相機的原因之一。

3、鏡頭的另外幾種分法:

  定焦和變焦——這個應該很好理解,定焦就是焦距恆定的,比如尼康的105mm微距鏡頭就是105mm定焦。變焦就是焦距可以調節的,比如尼康的17-35MM F2.8D鏡頭就是可以在17至35MM焦距之間自由變換。

  狗頭和牛頭——這個是攝友叫的,廠家更多的是說「經濟實用的普通頭」和「成像優異的專業頭」,這個其實沒啥好說的,畢竟廠商要賺錢,不可能成像又好又便宜。不過,尼康和佳能都有一個成像又好價格又便宜,物美價廉的好頭,那就是50MM F1.8。這兩個廠商的這個頭都絕對值得購買,這點兒是得到一致公認的。 了解了鏡頭大概的分類,選好自己喜歡的機身之後,開始買鏡頭之前,請先想一下這幾個問題,當然有錢的朋友完全可以無視以下的問題。:

  1、自己最多有多少預算?千萬不要看幾篇文章,看幾個毒貼就隨意的提高自己的預算,剛入門單反的朋友最好是先從實用出發,否則買一個牛頭回來也不見得能發揮它的威力,又積壓資金。

  2、自己日常拍的最多的是什麼?——參照前面我寫的,你喜歡拍人像就要選35-135這樣焦段的鏡頭。喜歡拍風景、旅遊就要選一個17-35焦段的廣角。喜歡拍荷花、拍鳥就要考慮一個200mm焦段的鏡頭。

  3、對成像的要求高不高?這個問題很大,到底怎樣叫成像好?有很多標準,相關的口水仗自從有了鏡頭這個東西就在打。簡單的說就是:成像清晰、色彩純正、焦內銳利、焦外柔和、細節層次表現要好。我覺得這個就從自己拍照的目地分析就好了,比如只是拍著好玩,一般的鏡頭也就足夠了,如果是想從事攝影工作,要拍廣告什麼的,那還是有必要上牛頭的。

  4、短期內半年會不會升級?一入單反的坑,無人永生。尼康之所以被人稱為「泥坑」是有道理的,我真還沒有遇見過買了單反機身不想換鏡頭、升級鏡頭的人。所以購買鏡頭的時候不妨考慮一下自己是不是有升級的需求,考慮一下鏡頭的保值的問題。

  補充:單反鏡頭的特點就是還算比較保值,至少比卡片相機、手機要保值多了。一般來說成色好的、行貨、還有保修的鏡頭,二手的價格在原價的90%左右。打個比方,比如現在花7500購買一支尼康的85mm F1.4D這個人像牛頭,行貨帶保,使用10個月,鏡頭無任何問題,成色保護的好,包裝發票齊全,那麼大概6500左右可以出。損失的1K元就當是這一年的折舊好了。想一下還是比較划算的,畢竟這10個月使用的可是一支牛頭啊。當然也有人說這7500拿去炒股10個月可能都賺了1K了,但是那個畢竟是說不準的有風險的,鏡頭么只要成色好,牛頭幾乎是二手市場上一張貼廣告就立即有人來問,不愁賣。

我個人的建議:

  1、在預算範圍內盡量上成像好的鏡頭,既可以讓自己拍的爽,也便於以後升級轉手,或者出讓了回收資金。玩單反的沒幾個不想更換鏡頭的,單反的樂趣之一就是可以換鏡頭。所以建議盡量買口碑好成像好的鏡頭,以便於以後。

  2、一定要買自己最常拍的焦段的好鏡頭,不常拍的焦段可以暫時不考慮,或者少投資。

  3、寧肯把買3個頭的錢用來買一個成像很好的頭,也別隨便湊合。尤其是一些人在錢不太富裕的情況刻意的為了配齊17-200的焦距買了一堆鏡頭,結果花錢很多,還沒有一個成像效果好的。

  4、拍風景用的廣角鏡頭買一個一般的足夠了,因為拍風景大多要用小光圈,而小光圈的情況下,普通鏡頭的成像都會很不錯,所以除非是特別需要,一般來說沒必要買那種大光圈的廣角了。

  5、35-135這樣的中焦使用的時間和次數是最多的,因為拍紀念照、人像、人文都是在這個焦段。尤其是50MM、85MM這樣的焦段幾乎是人手一個,因為你可以不拍風景,可以不去拍昆蟲植物,但是你很難不拍自己的女友、老婆、兒女、朋友、家人、嗯,對了,還有PLMM。

  6、長焦建議確實喜歡遠攝影的人買,因為長焦鏡頭普遍都很重,不是很喜歡的人,一般都不願意帶很重的鏡頭出去拍。買了長焦用的少的人很多,大多還是喜歡24-70、28-70、85mm這樣的中焦鏡頭。

尼康的鏡頭有很多檔次,低端的只要幾百元,高端的要一萬多。新人往往看不明白,我說一下如何簡單的判斷。

  鏡頭一般來說有幾個基本的道理:

  1、同樣的焦段定焦的成像好於變焦。這是因為變焦要考慮到幾個焦段的成像質量,而定焦很簡單就只做好一個焦段就OK了。   2、光圈越大越貴,恆定大光圈的更貴。光圈越大,技術難度越大,成本也高,所以大光圈的鏡頭,俗稱「大眼睛」。那水汪汪的大眼睛,可是十分的誘人啊!喜歡上「大眼睛」就意味著掏錢包,哎,其中的滋味只有自己去體會了……   3、鏡頭越重越好,廠商指導售價貴的頭肯定好(這句幾乎是廢話,但是事實確實是這樣)。   每個鏡頭都有自己的黃金成像光圈,一般來說F5.6/8/11的成像都會比較好,最佳的成像光圈不同型號的鏡頭不同,我們要了解自己的鏡頭盡量多用它成像好的焦段和光圈去拍照片。   4、所有品牌的鏡頭,只要是變焦頭,而且恆定了光圈就肯定不俗,恆定的光圈越大越牛。尼康民用的變焦鏡頭目前最大恆定光圈是2.8。只要是尼康的變焦恆定光圈是2.8那都是牛頭。要不怎麼說變焦的光圈恆定在2.8意味著「牛變」呢。   選鏡頭的時候按照前面我寫的你先選好自己想拍什麼,比如你想拍人像,而且還特喜歡拍特寫,那麼就可以選一個70-200這樣的變焦。尼康著名的AF-S VR 70-200mm F2.8G IF-ED就是一個恆定大光圈2.8的牛頭。   5、定焦鏡頭最大光圈可以開到1.4的是好頭。目前尼康常見的也就是50MM F1.4D和85MM F1.4D兩個都是很不錯的鏡頭,尤其是85MM F1.4D更是人像毒頭。   6、微距無弱旅。微距頭因為設計技術等原因就算是副廠也可以製造出來很好的微距鏡頭,所以大可以放心的購買,微距鏡頭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差異。 尼康高端牛頭開始介紹吧。

1、尼康的變焦牛頭

  尼康 AF-S DX 12-24mm F4G IF-ED 鏡頭 參考價:¥7000——超廣王,幾乎完美的畸變控制,色彩超好,除開價格高以外,幾乎沒啥缺點

  尼康 AF-S 17-35mm f/2.8D IF-ED 鏡頭 參考價:¥9800——大名鼎鼎的「金廣角」,尼康的變焦三劍客之一。除開價格高以外,在數碼時代抗紫邊和抗眩光有一些問題,其它沒啥缺點,成像好,抗畸變,色彩好。

  尼康 AF-S DX 17-55mm F2.8G IF-ED 鏡頭 參考價:¥10800——尼康在數碼單反時代新推的一個牛頭,針對數碼機身做了優化。成像更加優異,色彩更加的艷麗,只是支持不好全副135相機。

  尼康 AF-S 28-70mm F2.8D IF-ED 鏡頭 參考價:¥10300——鏡皇,曾經是尼康中焦變焦的最佳選擇,各個焦段的成像都很好,而且還是恆定的F2.8大光圈。尼康的變焦三劍客之一。在數碼時代的問題是紫邊現象比較嚴重,但是數碼時代用軟體一處理這個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尼康 AF-S VR 70-200mm F2.8G IF-ED 鏡頭 參考價:¥12900——小竹炮,個人覺得是尼康鏡頭裡最值得考慮的變焦鏡頭。成像超棒的一個變焦超級牛頭!尼康的變焦三劍客之一。這個頭除開重以外,沒啥缺點,真的沒有,成像在光圈全開F2.8的時候各個焦段都很好,尼康唯一讓我流口水的變焦鏡頭。

2、尼康的定焦牛頭

  尼康 Ai AF 85mm F1.4D IF 鏡頭 參考價:¥7300——人像王,成像是典型的焦內銳利,焦外柔和,色彩好,數碼時代紫邊問題比較突出。

  尼康 Ai AF 135mm F2 IF DC 鏡頭 參考價:¥7800——人像王,焦外比85MM F1.4D IF更好,並且細節層次更豐富一些

  尼康 AF-S VR 105mm F2.8G IF-ED 鏡頭 參考價:¥5500——微距王,尼康喜歡拍花花草草,蟲蟲水滴什麼的微距首選,並且這個頭還可以兼顧人像,個人覺得很超值 再來介紹尼康的中端好頭,這些頭的價格比較平實,個人覺得更值得購買一些,因為這些鏡頭的成像其實都很不錯,相比其它品牌的同類鏡頭,價格卻要低一些,做工更好一些,這也是我個人覺得尼康還算比較厚道的地方。

1、尼康的變焦好頭

  尼康 AF 18-35mm F3.5-4.5D IF-ED 鏡頭 參考價:¥3250——著名的銀廣角!尼康的經濟實惠、物美價廉的廣角鏡頭。拍風景的時候一般我們都會把光圈收縮小了加大景深,也就是讓整個景物都清楚而不是虛化效果。所以這個頭儘管在18MM焦段才能夠達到3.5的光圈,但是已經足夠了,因為一般都用F5.6/F8/F11來拍風景,而這個頭 F5.6的時候成像就很好了。這樣前面提到的金廣角的恆定2.8光圈就顯得不是那麼的必要了,節省的可是好幾K人民幣啊!

  尼康 AF-S DX 18-70mm f/3.5-4.5G IF-ED 參考價:¥2200——這個其實是尼康的D70和D70S機身的套頭,但是因為成像質量很好,焦段又很實用,可以拍風景人文人像,做工很棒(金屬介面還帶超聲波馬達)所以成為了很多人的首選。個人也很推崇它,確實是值得購買的一個好頭! 尼康 AF-S DX VR 18-200mm F3.5-5.6G IF-ED 參考價:¥6800——成像不錯的鏡頭,可以滿足一鏡走天下的願望,就是被奸商們炒的太高,目前售價在7K左右。

  尼康 AF-S VR 55-200mm F4-5.6 G (IF) 鏡頭 參考價:¥2270

  尼康 AF-S VR 70-300mm F4.5-5.6G IF-ED 鏡頭 參考價:¥5700

  上面2個鏡頭都是尼康新推出的以前老款的帶VR功能的改進版本。變焦的焦距幅度很大,包含了中焦和長焦,成像還算不錯,價格便宜,是喜歡拍人,也喜歡打鳥、拍展會、舞台的人的經濟實用首選。

  尼康 AF 80-200mm F2.8D ED 鏡頭 參考價:¥6900   著名的小鋼炮。成像優異,恆定2.8的光圈其實也算是牛頭了,只是不幸的它上面有一個小竹炮壓著,便寫到這裡了,委屈它了,跟XZP相比只是沒有VR和IF功能,但是做工很棒,可以說要成像好的變焦鏡頭,這樣的焦段不買小竹炮就只有買它了。

2、尼康的定焦好頭

  尼康 Ai AF 20mm F2.8D 鏡頭 參考價:¥3570——尼康的一個很好的廣角定焦頭,這個頭的畸變控制完美,色彩幾乎完美,是廣角定焦的首選。還有一個24MM F2.8那個頭說實話不怎樣,價格也還不便宜。至於傳說中的28mm F1.4嘛太貴了,買不起,也不是想買就能買到的。

  尼康 Ai AF 35mm F2D 鏡頭 參考價:¥2150——人文頭的首選。拍人文其實都不需要買變焦,就買這個頭,成像優秀、色彩好,光圈也還算大,並且不打眼適合各種場合拍攝。

  尼康 Ai AF 50mm F1.4D 鏡頭 參考價:¥1950 ——跟50M F1.8D相比有了更大的光圈做工也更好一些,大光圈的時候成像也更好一些,但是光圈收縮到4以後成像反而不如50MM F1.8D

  尼康 Ai AF 50mm F1.8D 鏡頭 參考價:¥750——物美價廉!尼康的標頭首選,尼康最值得購買也是最便宜的鏡頭之一。大光圈的時候成像比較肉,建議收到F2.8使用,包你滿意。

  尼康 Ai AF Micro 60mm F2.8D 鏡頭 參考價:¥2750 ——物美價廉的微距頭,跟105MM F2.8G微距相比,主要弱點是焦外沒有那麼好,不能兼顧人像。

  尼康 Ai AF 85mm F1.8D 鏡頭 參考價:¥2750——很棒的人像頭!跟前面提到的85MM F1.4相比只是焦外差了一些,但是其它的地方相差不是太多,可價格只有前者的三分之一啊!

  尼康 AF 180mm F2.8D IF-ED 鏡頭 參考價:¥5300——不錯的長焦,光圈大,成像好,二手的價格在3K多一點兒,性價比更高

  尼康 AF-S 300mm F4 IF-ED 鏡頭 參考價:¥7700——普通人買得起的打鳥利器,並且成像也蠻好的。 除開原廠的鏡頭以外,其實也可以選幾款副廠的鏡頭。副廠鏡頭中微距頭,超廣角,定焦鏡頭都是不錯的。我所知道的身邊也有很多人正在用這些鏡頭,而且副廠的幾款變焦鏡頭也有不錯的表現,而且跟原廠的鏡頭相比價格便宜許多,值得考慮。

  介紹幾款常見的副廠的很有保證的副廠鏡頭:

1、騰龍:

  SP AF 90mm F2.8 Di MACRO 鏡頭 參考價:¥3071   騰龍的看家鏡頭就是這款SP90微距鏡頭了,特點是:成像好,銳度高,色彩也不錯,還可以兼顧人像。以前有一個老版本的SP 90mm F2.8 MACRO參考價:¥2280跟現在賣的新款相比主要就是DI鍍膜工藝造成的差價,至於值不值得,反正我是沒有看出來二者有多大的區別,呵呵。

2、適馬:

  適馬 10-20mm F4-5.6 EX DC HSM 鏡頭 參考價:¥3750   這個鏡頭的畸變控制還可以,但是這個焦段真的是太廣了,拍片不好掌握,建議慎重考慮

  適馬 12-24mm F4.5-5.6 EX DG ASP HSM 鏡頭 參考價:¥4750   個人覺得性價比不如圖麗的那個高,但是成像是很好的

  適馬 30mm F1.4 EX DC HSM 鏡頭 參考價:¥3100   經常發生個體差異事件,但是F1.4大光圈的「大眼睛」的誘惑還是很大的,並且成像真的不錯

  適馬 APO 70-200mm F2.8 EX DG MACRO HSM 鏡頭 參考價:¥6760   微距小黑,性價比嘛,我覺得還不如買一個2手的尼康原廠的小鋼炮才4K左右,畢竟誰會整天用這個大炮出去四處閑逛,拍微距的時候還是帶一個腳架比較穩妥

  適馬 150MM F2.8微距   這個頭2手的我看見過1K多就賣的,成像非常好,性價比很高,是一支很不錯的微距頭。

3、圖麗:

  圖麗12-24mm F4 IF (AT-X124PRO DX) 鏡頭 參考價:¥3680   這個鏡頭我自己就有一支,邊緣成像畸變控制不如尼康的17-35,但是價格畢竟只有1/3性價比真的很高,做工用料都很好的鏡頭。當然我現在對於尼康的廣角又比較推崇20MM F2.8D這個定焦頭了,確實是一個很好的廣角定焦,新的價格3600左右,2手的不好找一般在2800左右。

  圖麗100mm F2.8 MACRO AT-X M100 PRO D 鏡頭 參考價:¥2250

  圖麗的微距頭成像一樣出色,微距真的是無弱旅啊! 樓主都說是業餘攝影的了,最好大家從自己用過的角度來說下比較好。

鏡頭分類比較多,我拿一些常用的鏡頭和樓主分享下吧:

1、如果樓主是不喜歡帶多個鏡頭出行的話,推薦AF-S DX VR 18-200mm F3.5-5.6G,廣角端為18,可以滿足大場景氣勢的拍攝,200的長焦端用來抓遠景和特寫來說也不錯,參考價格4500左右。

  2、如果樓主平時喜歡拍人物,可以考慮50mm f/1.4D AF或者Ai AF 85mm F1.4D IF,都是1.4的大光圈,滿足「背景虛化,突出主題」這個人物攝影的手法,在光線弱的地方也有很不俗的表現力,參考價格分別是1900/6400左右。

(50焦段在室內比85焦段更使用,但85焦段在室外和抓拍特寫、以及焦外的表現力比50高出很多,本人建議先入手50 1.4,標頭的實用性更高,可以先用它慢慢提高拍攝水平)

  3、如果喜歡拍攝微距的話,尼康原廠的AF-S VR Macro 105 f2.8 IF-ED頭(尼康的「百微」)很受歡迎,表現力非常不俗,價格5000出頭,用來拍些小花小草的很合適。不過如果你要拍些小蟲之類的特寫,105的焦段可能稍微短了些,我還推薦個Sigma的150mm/f2.8微距頭,在焦段上多了45,可以更容易在不驚動被攝物體的情況下完成拍攝。價格4000左右。

  4、還有些長焦和廣角等鏡頭先不推薦給樓主了,因為相對來說,比較難操作(指對環境和拍攝者的水平要求較高),等樓主掌握上述鏡頭的拍攝手法和習慣相機後,才可能會用到;如果推薦的話,以下幾個我用過的先列出來,方便樓主日後參考:

  長焦的話,尼康民用級口碑最好的是AF-S VR 70-200 f2.8 IF-ED,俗稱「小竹炮」,許多論壇大家簡寫成XZP,不過價格日前超過12000大洋。 退一步的話,AF 80-200 f2.8 ED也是不錯的選擇,價格6000出頭,少了一半,出門帶個三腳架,也能彌補些無VR(防抖)的缺憾,當然,在成像方面比起XZP來說還是差了些。這兩個頭7、80-200的焦段操作起來也比較方便實用。

  至於廣角的話,尼康AF-S 14-24 f2.8 ED是首選,很多婚紗公司室外拍大場景用的都是此頭,也稱為尼康的「金廣角」,價格11000左右。當然預算不足的話,退一步尼康AF 18-35 f3.5-4.5D IF-ED(銀廣角)也有不俗的表現,價格只要3000出頭,性價比較高。

  樓主要想清楚再出手,買鏡頭最好「一步到位」,N多個不上不下的鏡頭最後只能變成所謂的「過渡頭」,以上我所推薦的幾個鏡頭都是我用下來極為推薦的鏡頭,也幾乎沒有人說不好。

  最後,總結一下,樓主是新手,玩鏡頭的路線本人推薦購買路線(步驟):  50/1.4+18-200VR/3.5-5.6 ===> 85/1.4或105VR ===> 70或者80-200/2.8 (如果喜歡廣角,最後這步路線也可以改為14-24/2.8或18-35/3.5-4.5 ),這樣一套配下來,基本任何題材都能勝任了。

(此文系轉載,原作者: louxiaochen )

單反相機選購鏡頭攻略

一.選擇鏡頭的四個要點

1 焦距

  選擇鏡頭第一個要注意的是鏡頭的焦距,焦距實際上就是視角問題,焦距不同視角也不同。另外用戶自己要明確,我購買鏡頭的主要目的是什麼?是為拍風景還是拍人物等等。眾所周知,拍風景宜用廣角鏡頭,而拍人物則宜用望遠鏡頭,所以首先要根據攝影目的來決定自己所要選購的鏡頭焦距。  拍攝風景最佳焦段是廣角焦段24mm、望遠焦段200mm(均以35mm規格為標準,下同)。當標準變焦鏡頭廣角焦段從28mm進化到24mm後視角變大,可收納的景物範圍大大拓寬。一般來說拍攝風景對鏡頭最大光圈要求不太高。如果主要是拍風景的話,選擇變焦鏡頭時廣角焦段是24mm基本就夠用了。至於望遠焦段,起碼得是200mm,如果望遠焦段是300mm或400mm就更理想了,自由度會大大提高。傳統變焦鏡頭的望遠焦段多是300mm,用在數碼單反上就是450mm,焦距擴大了1.5倍,用起來會令人感到更加痛快,這一點正是數碼單反的價值所在。現在出品的數碼專用超廣角鏡頭的廣角焦段一般到12mm,相當於35mm規格的18mm,比起35mm規格的28mm焦段將近擴大了1.5倍,從而使所拍攝的風景場面左右範圍大大加寬。  拍攝人物最佳焦段是85mm。以35mm規格標準來說,拍攝人物基本以85mm焦距為標準來選擇鏡頭。85mm焦段所拍的人像基本接近中畫幅照相機所拍的畫面效果,不僅遠近感合適,而且人物臉部顯得非常自然,照相機與被攝人物之間的距離基本也能保持在平時說話的距離。85mm焦段還能很好地虛化背景突出人物。為獲得良好的虛化效果,宜選擇最大光圈大的鏡頭。85mm焦段在數碼單反上約是135mm,雖然所拍畫面遠近感顯得稍微弱了一點,但基本無大礙,所以拍攝人物鏡頭的焦距起碼要在85mm左右。  拍花卉對傳統單反來說有一款100mm微距鏡頭就足夠了。100mm微距鏡頭可等倍攝影,能把花朵拍得很大,但是,當等倍攝影或接近等倍攝影時,由於焦距長景深淺,容易產生抖動,所以拍攝時要考慮防抖措施。從這一點來看,50mm微距鏡頭用在數碼單反上更容易使用。 2.最大光圈  最大光圈的真正價值表現在提高弱光情況下的進光量,從而達到最佳曝光組合。拍攝風景一般不太要求鏡頭的虛化能力,另外,除特別暗的場所外一般也不太苛求鏡頭口徑。但是,當70-200mm變焦鏡頭加裝2倍增距鏡而使望遠焦段變成400mm並用AF自動聚焦時,最好選擇最大光圈是F2.8的鏡頭。大光圈有利於在較暗條件下準確聚焦。用大口徑鏡頭拍攝人物即便在光線較弱的地方也能手持機利用自然光拍攝。另外,最大光圈大的鏡頭能帶來較快的快門速度,所以體育攝影也需要大口徑鏡頭。  要求鏡頭光圈大的另一個理由是能自由自在地虛化背景,而且保證虛化品質。最大光圈F1.4的鏡頭當光圈縮小到F2時,無論是成像品質還是對背景的虛化品質都要強於最大光圈是F2的鏡頭。所以說,大口徑鏡頭縮小一檔光圈具有相當大的價值,任何攝影者都要善於利用鏡頭這一特性。  3. 近攝能力  鏡頭的近攝能力是僅次於焦距、最大光圈的另一個選擇重點。這一點無論是對廣角鏡頭、標準鏡頭還是望遠鏡頭都一樣。那麼,近攝能力到底多大才算合適呢?首先說拍攝風景用的廣角鏡頭,近攝能力對廣角鏡頭來說幾乎沒什麼關係,但是當拍攝以廣闊風景為背景的花卉景色時,常常要把花卉拍得大一點,在類似情況下廣角鏡頭的近攝能力就顯得很重要。現有的50mm標準鏡頭近攝能力都在45cm左右,基本滿足使用。但是,大口徑標準鏡頭在使用最短攝影距離時,由於鏡頭伸出,往往存在較大像差,從而引起畫質低下,購買和使用時對這一點要有思想準備。  望遠鏡頭如果用於拍攝風景的話,對近攝能力也沒有什麼太大要求。但是,如果用於拍攝人物或花卉等,鏡頭的近攝能力則非常重要。  4. 表現力  選擇鏡頭時很多人首先注意的是這款鏡頭的成像銳度如何。照片的用途決定了需要什麼樣銳度的鏡頭。高價優質鏡頭主要供專業攝影師使用,如果只是一般攝影,就沒必要花很多錢購買高價優質鏡頭。另外,鏡頭的成像銳度還和光圈大小有直接關係,當一款鏡頭從最大光圈縮小一兩檔之後成像銳度會大幅度提高。  畸變是由鏡頭光學性能引起的一種光學現象,每款鏡頭都不可能不存在畸變,廠家在生產鏡頭時都對畸變進行了修正,力求把畸變控制在最低程度。一般來說鏡頭畸變主要有三種:變焦鏡頭廣角端容易產生的桶型畸變、望遠端容易出現的枕型畸變和對廣角端桶型畸變進行修正後所產生的斗笠型畸變。就目前的鏡頭現狀來說,最突出的問題是廣角端的桶型畸變,選購時要儘可能選擇桶型畸變小的款式。攝影上的虛化超出了人眼的能力範圍,所以引起人們的極大興趣。虛化本身存在一個品質問題,有乾淨和污濁的差別。對背景虛化得漂亮,圖像顯得柔和;虛化得污濁,光線就會向畫面四角分散,而且虛化的部分不是呈美麗的圓形,嚴重的則形成雙重虛化狀態。理想的鏡頭,光線會均勻分散,形成非常自然的虛化狀態。   鏡頭對背景的虛化能力還和鏡頭口徑有關係。很多鏡頭從最大光圈縮小一兩檔後圖像立刻變得銳利,但虛化能力相對降低。理想的鏡頭用最大光圈拍的圖像也很銳利,而且虛化效果也很好。  逆光攝影時由於強烈的陽光或其他強光源在鏡面反覆反射會在畫面上形成光暈和耀斑。形成光暈和耀斑的這一小部分光線不僅不會在畫面上成像,而且還會在鏡內形成亂反射而降低畫質。為防止這種現象,逆光攝影時必須使用遮光罩。優秀的鏡頭在生產製造過程中採取了徹底防止光暈和耀斑的工藝,即便在逆光拍攝時反差也很好。

二。關於鏡頭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三大紀律」 1、鏡頭是用來攝影的,不是用來燒錢的。「器材派」使攝影變成鏡頭的鑒賞與收藏的藝術,本末倒置,不可取。然而,談論器材,交流心得,也是一種樂趣。樂趣並非在於擁有。 2、那怕有再好的鏡頭,最重要的是鏡頭後面的那顆頭。鏡頭是手段,不是目的。更多的精力應該放在如何用好鏡頭,拍出好片。這裡有很多鏡頭使用上的討論供參考。 3、鏡頭的測試,見好就收。為了測試拍片,可以永無休止。砍柴磨刀,磨起來容易上癮,但別誤了砍柴的大事。 「八項注意」 1、鏡頭比機身重要。有限的資金,應該投資到無限的鏡頭。最終鏡頭決定一切。鏡頭的成像,差別可是明顯的。買機身的終極問題,是如何省下機身錢買好鏡頭。今天最低檔的DSLR機身,已經足具專業攝影的基本要求,從品質上講可拍出完全專業的圖片。對於非專業人士,某些特殊功能以及全金屬防水機身完全多餘。機身發展太快,切不可當作耐用品。18個月推出一代,淘汰很快。在成像,列印,大屏幕顯示技術的驅動下,要有三五年換機身的思想準備。好的鏡頭則不同,可用「一輩子」。此外,好的鏡頭在二手市場也比較保值。 2、Canon 18-55mm套頭只是個入門用的過渡教練頭,如有可能,最好借一個或買個二手的,能省就省。人們對它的持有期較短。如果還在頻繁地使用,說明使用者尚未脫離DSLR入門階段,沒有充分了解鏡頭對攝影的重要性。 3、Canon 50mm/F1.8 II是個性價比優異的好頭。成像質量可與專業L頭比擬。省下套頭的錢剛好可以買下這個標準鏡頭。如果手頭不寬裕,暫時買不下較好的變焦頭,用這個標頭可以拍出DSLR味道十足,非常專業的好片。 4、「一鏡走天下」沒有好結果。光學工藝限制了好鏡頭的變焦比為三到四倍。18-200mm用起來很方便,但出片很軟(不清晰),尤其在長焦段。畢竟,DSLR的功能和樂趣也在於能夠更換鏡頭。 5、光圈越大,鏡頭越貴。F2.8比F4價高一倍,但光圈開到F2.8時,鏡頭的成像不可能保證與F4一樣出色。選擇鏡頭要考慮特大光圈是否真的常用,以避免浪費。如果只是想過一把大光圈的癮,廉價的50mm/F1.8比F2.8痛快! 6、相對便宜的鏡頭,光圈收小二到三檔,通常在F8和F11,解像力會接近好鏡頭。但使用者失去了好鏡頭在較暗光線,較高運動速度,較小景深拍攝條件下的技術保障。即便好鏡頭,光圈收小二到三檔,通常會有最佳表現。 7、防抖的IS鏡頭很實用,沒有它時,三腳架或獨腳架則很實惠。 8、慎重考慮價格較高的EF-S鏡頭(只能用於APS-C幅面)。如果要買,也不建議長期持有。機身過渡到5D那樣的全幅是大勢所趨。待到升級,EF-S就成了廢物。看看今天,還有多少人在使用只能手動對焦的A-1和它的鏡頭? 配鏡頭的選擇,對300d, 350d, 20d, 30d 來講,我是這樣配的: 廣角:圖麗12-24 mm f4中焦:騰龍28-75 mm f2.8長焦:佳能70-200 mm f4定焦:佳能50 mm f1.8 ii, 85 mm f1.8微距:適馬105 mm f2.8 DG. 話講回來,就算給你配起所有的『紅圈』,那又怎樣?!你靠攝影為生嗎?所有題材你都有時間去拍嗎? 你不可能整天拿著相機在拍吧?專業攝影師也不是配齊所有焦段的鏡頭

三。佳能鏡頭字母標識所代表的意思:

 AFD:Arc-Form Drive 弧形馬達,早期的EF鏡頭都搭載AFD馬達,對焦速度不如USM馬達,對焦聲音也比後者大。

  AL:Aspherical非球面鏡片,其作用是減少鏡片的數量,在降低重量和減小體積的同時,能提供更好的光學性能。非球面鏡片一般用來解決廣角和變焦鏡頭中的眩光和邊緣變形等問題。另外在長焦鏡頭中也能提高光學素質。。

  DO:Multi- Layer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 多層衍射光學鏡片,佳能於2000年首次將它應用到鏡頭上,它同時具有螢石和非球面鏡片的特性,能有效抑制色散和校正球面以及其他像差,目前主要用在長焦鏡頭領域,共有3隻鏡頭:EF 400mm F4 DO IS USM、EF70-300mm F4.5-5.6 DO IS USM、EF800mm F5.6 DO IS USM。

  EF: Electronic Focus電子對焦,佳能EOS相機的卡口名稱,也是佳能原廠鏡頭的系列名稱,其能夠應用在全畫幅和APS 畫幅的佳能單反 上。

  EF-S:APS-C 畫幅數碼單反相機專用電子卡口。這是佳能專門為其APS-C 畫幅數碼單反相機設計的電子鏡頭,它只能夠應用在 APS-C 畫幅的佳能 DSLR 上,其顯著特點是在介面處有一個白色方形用於對準機身卡位。

  EMD:Electronic-Magnetic Diaphragm電磁光圈。所有EF鏡頭的電磁驅動光圈控制元件,是變形步進馬達和光圈葉片的一體化組件,用數字信號控制,靈敏度和精確度都很高。

  Float:浮動功能,英文全稱Floating System 。這是佳能的一種鏡頭設計方法。在近距離拍攝時,採取浮動設計的鏡片會對近距離的像差進行補償,以獲得更優良的像質。

  FL:Fluorite 瑩石,一種氟化鈣晶體,具有極低的色散,其控制色差的能力比UD超低色散鏡片還要好。

  FP:Focus Preset焦點預置。此功能可以讓鏡頭記憶一定的對焦距離,設置距離以後,鏡頭便能自動回復到所設置的對焦距離,此對焦回復功能甚至在手動對焦模式下亦有效。。

  FTM:Full-time Manual Focusing 全時手動對焦。擁有全時手動的佳能鏡頭,可以在 AF (自動對焦)狀態下,再手動調整鏡頭焦點。

  IS:Image Stabilizer影像穩定器,即鏡頭防抖系統。佳能第一隻防抖鏡頭是1995年發布的EF 75-300mm F4-5.6 IS USM,這也是世界上首款防抖鏡頭。

  L: Luxury 豪華,佳能高檔專業鏡頭的標誌,也是眾多攝影愛好者為它不惜傾家蕩產的鏡頭,其標誌為鏡頭前端的紅色標線。

  MM:Micro-Motor 微型馬達,這是傳統的帶傳動軸的馬達,比較費電,不支持全時手動對焦,多用於廉價的低檔次鏡頭。

  SF:Soft Focus柔焦。

  S-UD:Super Ultra-low Dispersion 高性能超低色散鏡片 ,光學性能接近螢石鏡片,一片S-UD 鏡片的作用與一片螢石鏡片的作用相當。

  T-E:Tilt Shift Lens移軸鏡頭。移軸鏡頭主要用在建築、風景和商業攝影領域。

  UD: Ultra-low Dispersion 超低色散鏡片,兩片UD一起用大體與用一片螢石鏡片的效果相近。

  USM:Ultra Sonic Motor 超聲波馬達,它分環形超聲波馬達(Ring-USM)和微型超聲波馬達(Micro-USM)兩種。目前USM超聲波馬達在佳能的鏡頭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即使是最低端的業餘鏡頭。

  SWC:亞波長結構鍍膜。這是一種採用不同於普通蒸氣鍍膜原理以防止光線反射的全新鍍膜技術,其對鏡頭特別是廣角鏡頭,在抑制鬼影和眩光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

四.佳能主要鏡頭介紹:

1.Canon 50mm/F1.8 50mm的鏡頭感與小DC差別可以很大,需要適應培養。比較容易上手,拍出效果的幾招: 1、距離一米至二米,近則除去額頭上部,遠則留出上半身。 2、可正面,可側面,可俯視(對女性兒童特別有魅力的角度,突出睫毛,單點對焦到眼睫) 3、避免強光。不要有陽光直接照射。靠窗的室內自然光,均勻的燈光(注意白平衡)都很好。標頭表現皮膚的通透感非常迷人。絕對不要用閃光燈,把皮膚打成死皮。 4、對焦對到眼睛上。用單點測焦。 5、被攝人與背景物要有些距離,才可能把背景徹底虛化。 6、用連拍功能,抓表情,一氣拍五至十幅。 7、用連拍突然偷拍,表現最自然的各類生活表情,比較有價值。 8、一旦找到鏡頭感,不妨推翻上述一切,努力創造新的鏡頭語言和視覺語言。 用標頭拍風景,建議牢記「減法」原則,寧取小景或局部景(沒有廣角不好拍大場面)。利用50mm的鏡頭語言「虛」,用F4或者F5.6,或虛化遠景,或虛化近景。用標頭拍建築(取局部),櫥窗,掃街紀實,都很合適,有趣。 (待補)

四.尼康主要鏡頭介紹:

尼康的變焦三劍客

1 尼康 AF-S 17-35mm f/2.8D IF-ED 鏡頭 參考價:¥9800——大名鼎鼎的「金廣角」,尼康的變焦三劍客之一。除開價格高以外,在數碼時代抗紫邊和抗眩光有一些問題,其它沒啥缺點,成像好,抗畸變,色彩好。

2.尼康 AF-S 28-70mm F2.8D IF-ED鏡頭 參考價:¥10300——鏡皇,曾經是尼康中焦變焦的最佳選擇,各個焦段的成像都很好,而且還是恆定的F2.8大光圈。尼康的變焦三劍客之一。在數碼時代的問題是紫邊現象比較嚴重,但是數碼時代用軟體一處理這個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3.尼康 AF-S VR 70-200mm F2.8G IF-ED鏡頭 參考價:¥13000——小竹炮,個人覺得是尼康鏡頭裡最值得考慮的變焦鏡頭。成像超棒的一個變焦超級牛頭!尼康的變焦三劍客之一。這個頭除開重以外,沒啥缺點,真的沒有,成像在光圈全開F2.8的時候各個焦段都很好,尼康唯一讓我流口水的變焦鏡頭。這個頭也老愛漲價,哎……

4.尼康 AF-S VR 70-300mm F4.5-5.6G IF-ED 鏡頭(¥3600)尼康70-300VR,又稱「XLP」,其中文譯名漂浮不定,暫且譯為『小老婆』吧。這是一支大變焦實用長焦,配合18(16)-××可以構成完美的全膠段。VR的強大,更是在這支頭上發揮的淋漓盡致,無怪有人稱它為窮人的牛頭。輕便是它最大的特點,攜帶起來比那些70-200類要方便多了,配合D300類高ISO單反,更可以一定程度的彌補它小光圈的劣勢。腳架上,此頭可以有更好的表現。

5.尼康的定焦牛頭尼康 Ai AF 85mm F1.4D IF 鏡頭  參考價:¥7300——人像王,成像是典型的焦內銳利,焦外柔和,色彩好,數碼時代紫邊問題比較突出。這個頭就不多說了吧,聽藍大俠已經說的夠多了。

6.尼康 AF 80-200mm F2.8D ED 鏡頭 參考價:¥6900著名的小鋼炮。成像優異,恆定2.8的光圈其實也算是牛頭了,只是不幸的它上面有一個小竹炮壓著,便寫到這裡了,委屈它了,跟XZP相比只是沒有VR和IF功能,但是做工很棒,可以說要成像好的變焦鏡頭,這樣的焦段不買小竹炮就只有買它了。

7.【牛廣角】尼康 AF-S 14-24mm f/2.8G ED 鏡頭(¥13000)雖然價格不菲,但卻得到廣泛認同並升級為「新三大牛頭」之廣角牛頭,俗稱『牛廣角』。有著傳奇般的抗畸變能力,逆光下抗眩光出色,絕對是拍風光的利器,銳不可擋。無論上在D3還是D300上都非常的威猛,更有「大燈泡」的愛稱。不能上UV鏡,確反而讓這支頭的真實表現發揮到了極限。新加入的納米塗層讓抗眩光得到提升。最後的決心,作為「燒到」想出手此頭的朋友,大概也無需我多言了吧!(此頭前一陣在歐洲被評為2008最佳專業級鏡頭)說完牛廣角,就不得不說下面這支經典老牛頭。

8.尼康 AF-S DX 17-55mm F2.8G IF-ED 鏡頭(¥10000)數碼時代的王者,做工精湛、焦距基本等同膠片時代的掛機鏡皇(28-70),(嚴格來說,這支頭本不該放在廣角篇,但是為了和周圍幾支頭做比較,還是把它放在這裡吧!)針對數碼做的特殊優化處理,使其無論在色彩還是抗紫邊能力上都有著良好的表現。F2.8的恆定大光圈、驚人的解像能力,裝在D80、D300上都顯得威猛無比!價格相對金廣角及老鏡皇來說也並不算十分昂貴,但是作為「DX鏡頭」,近10000米的價格,算是容易讓人們猶豫的一個理由吧!另外參看佳能EF-S 17-55 F2.8IS總會讓我們覺得不爽,7000左右的價格還比尼康這支多了IS。但總算尼康這支頭的配置比較強悍:SMW技術,內對焦(IF)設計,3片非球面鏡片元件,3片ED(超低色散),圓形開放(9瓣)的光圈葉設計這些新技術的應有都是最好的證明,相傳成像上也好過佳能那支不少。令人擔心的就只有數碼全副時代這支DX頭的尷尬了。不過我相信如果尼康這支降到8000以內或者增加VR,肯定是熱賣無比了。饒是如此,仍有大量的攝友推崇此頭,我個人也認為這支頭絕對是DX時代搞攝影的最佳掛機頭。

旅遊鏡頭: 9.尼康 AF-S DX VR 18-200mm F3.5-5.6G IF-ED 鏡頭 (¥4800)談到旅遊,相信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映就是這支頭了!這是一支10倍變焦的「高效」旅遊頭,也算是尼康的一張「主打牌」從上市時候7000多的價格,調到現在的5000以下,參看副廠18-200的價格,應該說原廠這支目前的價格比較合適!當然,世上沒有那麼完美的事。眾所周知,鏡頭的成像質量和變焦倍數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變焦倍數越大,成像質量越差(貌似是光學定律?)。這也就是為什麼定焦頭都是好頭的理由之一。此頭『優秀的成像』是指針對此類大倍數變焦,能夠保持相對較優秀的畫質。不過我也相信有很多人『玩進去』之後會對此頭的廣角端及長焦端不滿,比如近乎全程的暗角,較軟的邊緣和稍微明顯的畸變等,進而升級自己的鏡頭。但是作為強大到無與倫比的「方便」,此頭仍然是旅遊愛好者「一鏡走天下」的最佳選擇!那麼假如我們希望有較好的「旅遊性」、「高效性」,也想稍微兼顧成像呢?讓我們來看看下面這是「新頭」吧!

10.尼康 AF-S DX 16-85mm F3.5-5.6G ED VR 鏡頭(¥4400)這支和上面18-200一樣,都屬於「高級旅遊頭」,此頭比18-200焦段短了,但是保留和擴充的都是最實用的焦段,(參看sony T*系列頭,除了24-70 、85 1.4、 1352.8就只還有一支16-80了,說明此膠段超凡的的實用性)且此頭邊緣成像較好、抗畸變、抗眩光等能力在同類頭中也是非常不錯的,16mm的廣角更是此頭的主打,大有在DX上取代銀廣角的趨勢。鏡頭仍然採用工程塑料,手感欠佳,但兩節伸出的鏡筒確是全金屬的。變焦環、對焦環阻尼適中,完全不用擔心鏡頭前端會自己滑出,唯一的遺憾就是色彩表現稍顯平淡,當然我們還有後期。總的來說,16-85VR的光學素質已經比18-××系列的鏡頭上升了一個檔次。傳說比佳能那支17-85 IS 那支要好不少,從測評上與sony的16-80也無太大差別。

11.尼康 AF-S DX 18-135mm f/3.5-5.6G IF-ED 鏡頭(¥2300)尼康D80的套頭,比上面這支有著更長的焦距,整體成像不錯,但邊緣比較一般,而且鏡頭的「屁股」是塑料口的,對於準備長期使用的朋友來說,不免令人擔心。但是我們都知道,尼康套頭的口碑還是比較不錯的,我也欣賞過不少此頭的佳作。如果真的只是想作為初學者玩玩或者旅遊,還是不很好的。當然你也可以先來下面這支更便宜的玩玩

12.尼康 AF-S VR 105mm F2.8G IF-ED鏡頭 參考價:¥5300——微距王,尼康喜歡拍花花草草,蟲蟲水滴什麼的微距首選,並且這個頭還可以兼顧人像,個人覺得很超值。(但是也有大俠說它的焦外不好,拍人像是不務正業等等,我想說的是我這樣的菜鳥又沒什麼錢,又不立志於當尼康鏡頭的資深評測工程師,只要能拍,拍的清除,畫質還行就OK了,最大光圈肉,我收縮兩檔總OK了吧。)

附:關於相機配件的幾個問題:

1、存儲卡越大越好。我經常遇見看見PLMM拍的正高興,卻發現自己的卡不夠的事情。D80用的4G的SD卡普通速度的是310元,個人覺得完全有必要購買一張。D200是用的CF卡,4G的比較貴,可以自己根據情況選擇。D80這樣的千萬像素相機4G的卡可以存儲大概400張左右RAW格式的照片,500張左右的最高品質的JPG,足夠拍一整天了。2、電池多一塊沒錯。如同存儲卡一樣,忘記充電的人也有很多,多一塊電池是沒錯的。國產的瑞能就可以了,不貴,幾十元一個。原裝的200多一個,更安全可靠一些。3、攝影包。這個也是必須的,建議根據自己買的鏡頭情況配置稍微大一些的,如果鏡頭已經比較多了,例如有3支以上了,建議購買雙肩包,外拍的時候方便攜帶,不像單肩的,背久了累。樂攝寶、曼富圖的包就很好,款式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考慮。4、UV鏡。價格低於2K的鏡頭建議都不用考慮UV鏡了,使用的時候注意一點兒就OK了。幾十元的寶谷、肯高UV效果不好,還影響成像,尤其是光線不好的時候。高檔的B+W的UV給這些便宜的鏡頭使用又太浪費了。至於一萬多的牛頭嘛,建議都上B+W的UV鏡,單層鍍膜還是多層鍍膜影響不是那麼明顯,就看自己的錢包鼓不鼓了。5、腳架。國產的百諾就很好,如果喜歡拍風景,又愛背負腳架的話,建議買碳纖維的腳架,輕便。老年攝影朋友建議買一個獨腳架,既可以當腳架用防抖,也可以當拐杖,一舉兩得。6、數碼伴侶。愛普生的P5000是我用過的最好的數碼伴侶,就是價格太貴。可以選擇P2500。國產的愛國者、大腳也不錯。但是如果你買的是一個4G的存儲卡出去拍一天應該是沒問題了。7、快門線。如果喜歡拍微距、拍日出、拍雪景,建議買一個快門線。原裝的都比較貴,D200的要1K多,國產組裝的有一些小毛病,但是能用。8、手柄。D200和D80都可以加裝手柄。可以多加一個電池,豎拍也更方便,個人覺得值得考慮,目前價格大概

尼康是日本的光學老廠,在日本的攝影企業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產品在全世界的範圍內,成為眾多影友的不便選擇。從膠片時代經典的尼康大F,FM2,F4到數碼單反獨擋佳能三代產品的D100,如今最新型的D80已經問世。一直以來尼康標誌性的卡口,誕生了無數的優秀的鏡頭產品,在此我在這裡把目前在市面上的尼康產品小小評論一下,希望對網友的選購有一定的幫助。
推薦閱讀:

常州5個最適合徒步的地方!帶上相機說走就走~
膠片相機與膠捲推薦指南
拿了45億後,這哥們扛著相機就走了。
華為P9相機的對焦框和測光框怎幺用什麼?
富士相機如何保修

TAG:單反相機 | 相機 | 買單 | 童鞋 | 單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