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復興理論著作《合理的華夏》

合理的華夏

晅子

摘要

漢服復興運動的興起已經表明了華夏復興運動的存在,已經向世人發出了華夏復興這一堅定的聲音。走華夏復興道路是一種戰略的選擇。華夏復興,構建一個屬於漢家真正的體系迫在眉睫,本文將在筆者提出的華夏框架的基礎上,進一步說明華夏本質,進一步闡述華夏框架,並提出華夏的最根本的體制,進而總結華夏本身的一套理論體系,最終得出華夏復興的道路是合理的道路的結論,並對當前的漢服復興運動,華夏復興運動提出筆者的看法。

關鍵詞

華夏漢家合理交互分明分割統一混淆三分法二分法一分法存在運用體系體制

目錄

摘要

一、引言

二、合理的本質

(一)合理的概念

(二)合理的本質

(三)合理與不合理的對比

1、與西系本質的對比

2、與韃系本質的對比

(四)自然的合理標準的選擇

三、合理的框架

(一)框架的概念

(二)其他框架的概述

1、西系框架的概述

2、韃系框架的概述

3、華夏框架的概述

四、合理的體制

(一)漢家政體的構成

(二)漢家政體的運作

(三)「國學」非合理的批判

五、合理的體系

(一)華夏體系的存在

(二)華夏體系的重構

(三)合理體系的基本內容

六、合理的運用

(一)運用的含義

(三)運用的內容

(四)體系存在與過程運用下的四個最終效果

七、合理的復興建議

(一)合理復興的脈絡推論

(二)一次運動兩個階段

1、「漢基位」階段

(1)「漢基位」的概念和內容

(2)「漢基位」的雙重任務

2、「漢本位」階段

(1)「漢本位」的概念和內容

(2)「漢本位」是漢服復興運動的最終歸宿點

(三)華夏重生後的建議

1、要徹底避免祖先犯下的不合理的失誤

2、漢家科技運動與漢家理工復興的概論

八、結語

參考文獻

一、引言

三百多年前,滿清殖民者從漢服下手,通過「剃髮易服」的政策,強行脫掉漢民族的服飾,通過奴化教育這一卑鄙、陰險的手段讓漢民族從一個團結、進取、尚武、勇敢、創新的偉大民族變成了現在一個麻木不仁、一盤散沙、奴性十足、思想守舊、內殘外寬、軟弱無能的殘疾民族,與此同時,華夏因此失去了理論大規模總結的機會。而在滿清殖民統治時期,又是西方理論大規模總結時期,致使現在西方體系風靡全球。

今天,華夏兒女勇敢穿回漢家衣裳,並以服飾為切入點,重新勾勒出這抹美麗的華夏魂。華夏復興運動走到現在,已經取得了更多人的支持,在繼續為重生華夏而奮力宣傳吶喊的同時,理論的大總結擺在了突出的位置,華夏文明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理論體系。

筆者希望通過自己的認識,在筆者之《框架與華夏框架》論文的基礎上嘗試為華夏文明作出一次大規模的總結,挖掘本源,重建框架,重建我們的體系,來為華夏復興運動,為偉大的華夏文明找到屬於自己的理論基礎,重新踏上當年祖先沒能對華夏理論進行大規模的總結之路。

由於涉及到一些理論的內容,因此,文章有些地方難免會帶有一定的「學術性」。但是,筆者相信,只要有耐心,會有更多的人能讀懂本文內容,能更深入地瞭解華夏文明合理真實的本來面目,能為構建漢家理論體系共同努力。

本文寫作的總體脈絡為三大部份:第一大部份是漢家存在論,包括合理的本質,合理的框架,合理的體制,合理的體系;第二大部份是漢家運用論,即合理的運用;第三大部份是華夏復興論,即合理復興的建議。

由於筆者才疏學淺,文章難免有諸多疏漏和不足,還望諸君多多指教。

二、合理的本質

(一)合理的概念

華夏文明是合理的文明,所謂合理,是指合的理論,合的道理,進而是指合乎自然的道理。到底何謂合乎自然的道理,關鍵是在「合」字上。我們的漢字是不僅僅是象形文字,還是一種太極上的陰陽碼字。筆者認為,「合」字的原生態定義是根據陰陽碼字定義的。「合」是由一個「人」,一個「一」,外加「口」構成的文字,那麼「人」是不是指人民,「一」是不是指數字「一」?

本文在此給出否定的回答。筆者認為,「人」是一種代碼,是陰爻的代碼,市面上的書籍,陰爻和陽爻的表述是「--」和「—」。實際上,關於陰爻陽爻的書面表述不僅僅局限在此,一般情況,凡是符合斷層斷開之意的表述應該是陰爻的表述,凡是符合連續連接的應該是陽爻的表述。那麼,「合」的「人」的含義是「—」的斷開,「人」是為陰爻;「合」的「一」屬連續,當屬陽爻。根據該內涵,陰爻和陽爻翻譯成英語分別叫做「brokenline」和「unbrokenline」,意為斷的線和不斷的連接的線。而這個「口」字,筆者認為不應該直接指嘴巴,而是引申為一種「說道,佈道」的動作。

本文首先提出筆者對「合理」定義的完整表述,合理是指同時講陰陽的理論,即指同時表述陰陽的道理。直到今天,中國人仍然保留了同時講陰陽的習慣,中國人是全世界唯一同時講陰陽兩句話的人,而講陰陽的這種「講」,不光是嘴巴說,還有一種心理的暗示,是嘴巴和心裡同時講的意思。這種習慣的保留也從側面說明了華夏文明雖被滅亡但沒滅透的原因,因此華夏復興是可能的,而且合理,進而應該。對該習慣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常在嘴邊說「不以成敗論英雄」,的話,但是我們心裡卻清楚地知道「成者為王敗者為寇」,那麼請問要不要論成敗呢;我們常在嘴邊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而心裡卻說「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更妙的還有「禮讓為先」,「當仁不讓」,試問到底讓還是不讓,當然是「看情況」了,從這種保留的習慣看得出,真正的合理,是一種非常妙的合理。

(二)合理的本質

如果要把「合理」一詞表述得最徹底,那麼合理的理論和道理就是陰陽的交互。因此,本文可以大膽地說明,交互是整個華夏體系的本質,是華夏文明的最開始的起點和最終的歸宿點,合理的華夏本質就是交互。這就從根本上否認了「國學」以「儒學為主的諸子百家,三教九流」為研究起點的本質論,根本上簡明扼要地還原了真正中華的本來面目。重新復興華夏,就應該先找到華夏的真正本源,根據該本源,建立屬於自己的一套最為強大的理論,重新構建自己的華夏體系。筆者認為,華夏體系的構建,本質就是需要從交互出發,至交互歸宿。

對於交互的定義,本文認為沒有統一的定義,但是要把握兩大關鍵:

第一、交互不是混淆,陰陽交互,兩兩交互,還是有陰有陽的,交互的基本元素沒有改變,而混淆,卻是混沌的一片,不能分清其中基本元素的構成,不能分明陰陽元素的組成;

第二,交互的前提雖然是要求從交互體中能分明出構成的基本元素,但是這種分明絕對不是分割,絕對不是像西瓜那樣一刀分割成兩半,交互的本質是分不開的,首先是同一的,但是在交互的同一體中,可以分明其基本元素的構成,分明不是真的分割,而是爲了明確地看清所構成的基本元素,為了更好地更全面地瞭解交互的體系。

這是把握好漢家交互本質的兩大關鍵點。

單單擺出這些理論非常抽象,那麼有什麽可以讓我們直觀地知曉交互呢?這就引出了外線文明和內線文明的問題。一個較為健康的民族,在其傳統體系當中,一般都由外線文明和內線文明的構成,外線文明是指直觀的,第一眼就能感知的文明,內線文明是指不直觀的,抽象的,一下子還不能感覺得到,需要長期體會認識甚至修行的一種文明。外線文明和內線文明都有同等一致的文化傳統內涵,只是外線文明能夠直觀地表達表示,是一個民族的外在美。

看了一些漢服宣傳的寶貴資料,相信同袍們能熟知一句話「一個民族的服飾就是這個民族的『皮膚』」,在滿清剃髮易服的時候,有一句非常悲壯的話「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服飾,民族服飾正是一個民族的外線文明,漢服便是華夏民族文明體系當中的外在文明,服飾文化可以有助於我們直觀瞭解一個文明的體系,文明的本質。那麼,筆者打算從漢服入手,給大家展示最直觀,最直接的交互:漢服的最大的特徵就是交領,這種交領有「y」字型的,有「v」字型的,甚至還有「H」字型的交領,其中以「y」字型為主,以一般的「y」字型為例,這種交領的道理其實就是兩邊衣領衣衽的互相交互。從漢服當中,我們可以很直觀的看到了我們華夏的本源——交互,這也從根本上生動地詮釋了服飾是一個民族的皮膚的深刻道理。一個直觀的東西應該是一種標緻,因此,「漢服者,漢之標誌也」的觀點形象地說明了外線文明的「皮膚」重要作用。

(三)合理與不合理的對比

與合理體系相對立的是不合理的體系,為了能更好地闡述合理的真諦,筆者打算從不合理的一面反面說明合理的真正內涵。若要拿合理與不合理進行對比,首先要清楚合理與不合理的本來含義,前面已經對合理做出了定義,並說明了合理的本質,那麼作為與合理對立的不合理的一面,不合理的定義當然就是反對或者違反陰陽交互的道理。

目前,筆者所認識的不合理,存在著兩種形式,一種是誇大構成交互體地基本元素,否認交互的整體,主張絕對的分割化,把整體分割成各個部份;另一種是否認構成交互體的基本元素,否認分明,直接將某一構成元素看成絕對的整體,誇大交互體中的整體性。

其中,後者誇大絕對的整體又存在兩種方式,一個是統一的形式,這種統一的最大特點就是必須要付出現實行動,即以某個基本元素為指標,對其他構成的基本元素採取禁止,破除,消滅,毀壞,最終消滅其他基本元素,剩下某個指標性的基本元素就作為唯一的一個整體;還有一個就是「混淆」的形式,混淆與統一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不採取實際行動消滅其他基本元素,而是在思想上,在看問題的時候,單純地以某個基本元素為絕對指標來看整體,根本不看,不分析構成整體的其他基本元素,在分不清,混亂的前提下,暗中把這個本屬於絕對指標元素的糟粕統統嫁禍到其他基本元素,最終達到該絕對指標元素綁架、蒙蔽或者「統一」其他基本元素的目的。

爲了能直觀方便說明合理與不合理的對比,本文還是打算從各民族最根本的外線文明,即服飾出發,直觀地說明華夏本質的合理性。

1、與西系本質的對比

這裡以西服來簡要說明西系的本質。西裝是西方人創造的服飾,它的衣領是像漢服一樣的交互嗎?很明顯不是,西裝兩邊的衣領是對立分割的,因此西方文明的構建本質上是一種分割,分化。依據上面的不合理的分析,西方的本質是否認整體性,誇大構成的基本元素,用分割,分化的辦法看問題,主張把一切東西都要分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謂的西方文明,所謂的西化,究其本源,就是分割分化地看問題。

西方的文明是由分割的本質建立起來的,是屬於第一種不合理的表現。通過服飾的對比,我們可以清晰的認識到他們的分化與我們交互的根本區別。這裡再舉出簡單的語言方面的例子來說明分割的本質。拿英語來說,英語作為西方語言的代表,它的脈絡正是分化的脈絡,我們熟悉的英語的構詞法,就是處處充滿了分割,同一個意思,在不同的場合,表示不同的詞性時,常常分割成不一樣的形式,因此,詞根的分化顯得尤為重要,有名詞形式的(noun.),有動詞形式的(verb.),有形容詞形式的(adj.),有副詞形式的(adv.)等等,可謂分的是一清二楚,我們在學習英語的時候,確實被他們的分化思想弄得非常頭疼,寫一個英文句子,還要看看各種情況,比如寫道「I」時,就得清楚後面要跟「am」,寫道「you」時,後面跟的是「are」,寫道「he/she」時,後面就要寫上「is」……光個系動詞就分的夠多的了,結果好不容易對上號,這個英文句子出錯了,因為整篇文章的背景處在過去時當中,上面寫的都是現在形式的系動詞,過去與現在分割了,這就是分化分割,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分到最後支離破碎。

筆者的一些在英美留學的同學,曾經告訴過筆者,英美的人民非常講究個性,如果情況真的屬實,那麼這種情況再次印證了分化分割的最終本質,根據筆者同學的敘述,單舉穿衣服來說,英美人,特別是美國人的個性自由,無外乎就是穿的不能跟任何人一樣,每個人穿的不能跟別人一樣,所有人穿的都不一樣,那麼所有的個體就都不一樣,因此他們無形間就分化成了各種各樣的風格。

2、與韃系本質的對比

這裡以滿清的服飾為代表,直觀地說明韃系的本質。滿清的服飾,最明顯的無非就是「掛扣」。這套服飾體系跟華夏服飾體系相差甚遠,天壤之別。當今的大眾卻把「唐裝」,馬褂同交領的衣服,戲裝,cosplay等混在一起,以為都是所謂的中華傳統,並且以「掛扣」裝的印象最為深刻,這就是本文前面所說的,以「掛扣」裝為絕對指標,只是混混的看待「中華文化」這個整體的招牌,不能看清其中滿漢文化的根本區別,這就是典型的混淆,屬於前面所涉及的後一種的不合理。混淆手段,也是當今阻礙人民認清滿漢之別,認清真正中華文化,以所謂「滿漢全席」混淆奴役大眾的思維,這是當前阻止華夏復興歷史潮流的最大制約。

驅除混淆的因素,就憑著良心看看滿漢服飾,區別相當的大。本文慾從本質上徹底揭示他們不是一個體系的文化。首先漢服的最大特徵是交領,本質是交互;其次,滿服的「掛扣」並沒有兩兩邊的衣領衣衽自然相交,而是它們死死的扣在一起,這是什麽含義,很簡單,就是否認整體中基本元素的構成,把兩兩綁在一起,達到絕對的統一,否認整體當中各個基本元素的交互構成,只以掛扣作為自己整體當中唯一構成的基本元素,消滅其他元素,達到徹底的統一,這就是典型的後一種不合理的情況。

通過韃系本質的揭露,一方面,可以清楚地知道交互並不是在否認構成交互的基本元素的存在,另一方面,這清楚地說明了滿漢傳統是兩個不同本源的傳統,本質徹底不相同,它們是兩種不同的體系,滿清入關本質是一個不合理的體系殖民了本來合理的文明體系,拿滿清當政來吹噓「新垂衣裳而天下治」,「正常的改朝換代」等等的說法是相當荒謬的!

(四)自然的合理標準的選擇

華夏復興,是合理的復興,合理的復興,就需要從本質上瞭解當今存在的不合理的本質。因此,我們需要的是合理的體系,合理的世界,反對的是不合理的世界觀,在這裡,筆者正式明確主張在合理的層面上明是非,絕對地反對種種不合理的觀點,行為!闡述到這裡,可能會帶來一個質疑,爲什麽我們要的是合理,爲什麽我們需要陰陽的交互,當今仍然存在不合理,而且這種不合理為主流,這難道說明只有不合理才能得到良好的發展嗎?

筆者的回答是,自然的合理標準的選擇,需要我們復興漢服,復興華夏,復興我們華夏文化,復興我們的華夏體系。一句話,只有華夏文明,只有華夏復興的合理才能適應自然,減緩甚至避免人類滅亡的時間。

首先,自然的本質是合理,是陰陽的交互交合。第一,自然本身具有構成的基本元素,在宇宙這一大的層面上,有各個星系作為這些構成的基本元素,在各個星系中,有包括太陽系在內的各種構成星系的基本元素,在太陽系中,有包括地球在內的構成的基本元素……這些構成的基本元素都存在運動者,可以說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你我分明,並不是我絕對的等於你,你絕對的等於我,只有採取「分」的態度,即分而明的態度,才能更好地認知自然,才能更好的適應或改造自然的運動發展;第二,自然本身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我們漢家祖先早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即,天地人三才合一的觀念,天地人,這三個基本構成元素不可能絕對分割,不可能天分割被分割,最後離開地和人到了其他地方去,否則這就是一場絕對的分裂,人根本就無法在自然的大體系內生存,大自然中,白天黑夜這對陰陽關係也是相輔相成的關係,不可能絕對的分割成白天和黑夜,小到一棵樹的樹葉,有向陽面和背陰面這兩陰陽關係的交互,但是向陽面和背陰面這兩個基本元素的構成絕對不可能分割分化,否則就不是葉子這個整體了,還有物理學中光的波粒二象性,由於西方分割的觀點,認為波是波,粒子是粒子,結果西方學界吵了幾個世紀,最終得出了波粒二象性的結論,這不是波粒交互的有機整體嗎?一切的一切無不證明了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這就需要在原則上要始終堅持反對「分」的態度,即反對分而割,分而裂。

其次,人類活在自然當中,即使以後人類有能力,出了地球,定居在別的星球,或者在太空當中建立各種各樣的空間站太空城等等,他還是不能徹底擺脫自然的規律的約束。同樣的,人類社會不可能脫離自然而單獨存在,而是必須在自然條件下才能生存和發展。自然的本質是交互,這就需要人類充分的利用交互,創造交互,發展交互,由交互構成自己的框架,發展程自己的體系,才能長期適應自然,以至於不被自然淘汰。當今世界,雖然存在著諸多違背交互的現象,可能暫時得到了許多好處,但是長期來看,這些不合理最終因為違背自然合理的原則,使得人類社會不再變得合理而遭到自然的淘汰,最後是人類社會的徹底終結。人類社會之所以能發展到現在,正是因為或多或少存在著合理力量的努力和爭取。

最後,在所有的人類的文明中,目前只有華夏文明才能適應自然發展的需要,根據前面所述,華夏文明的本質是合理,自然的本質也是合理,合理對合理,最終得到合理的結果,因此,華夏文明適應了自然,只有華夏文明主導,華夏文明復興,華夏文明的一統,合理理念佔據全球的絕對統治地位,人類才能有長期在自然生存發展的可能。因此,復興華夏文明意義重大。

三、合理的框架

(一)框架的概念

筆者在《框架與華夏框架》論文中以系統的角度,專門闡述過「框架」的概念。限於筆者的認知能力,當時的「框架」是籠統地指本篇論文的本質和框架的,隨著筆者認識地深入,有必要在本篇論文中重新明確本質和框架。本篇論文嘗試專門研究華夏體系,從體系的本質這一根本出發點開始,畫出構成體系的基本框架。就像建造房子一樣,先有自己出發點,然後必須要畫框架,根據框架來往上填東西。筆者認為,文明體系的構成脈絡基本如此。總之,框架是任何文明體系存在的基礎。

(二)其他框架的概述

1、西系框架的概述

西系框架的本質是分割,分割導致分裂,那麼在西方世界當中,分裂,分割,就不可能同時佔有分割的兩面,他們每採取分割,分立的態度將事物分成兩兩不同的基本元素之後,就會採取一種正確與錯誤的態度,把正確的對上一個基本元素,再把錯誤的對上另一個基本元素。然後,選擇正確的那個元素,拋去錯誤的元素,這就是筆者在《框架與華夏框架》中論述道的「二分法」。

二分法,是指以一分為二,二中選一的存在方式構成的框架。「一分為二」就是將每一事物單純的分割成正反兩面,然後在這正反兩面中選擇認為正確的一面,就是「二中選一」,剩下的一面便是錯誤的一面,應當要強烈的譴責,批判,甚至有時候還要打擊他們認為錯誤的一面。這便是西系倡導的「二分法」的框架。

在西方框架的模式下,西方化的體系,無不以正反鬥陣形式二分法框架為基礎,他們的框架就是一刀切,一分為二,分成兩個對立的階級,然後,二選一,有的人選擇了A階級,剩下的人選擇了B階級。在這個組織的構架中,兩個階級是相互對立的關係。目前我們吹噓的所謂的「現代化」和「國際化」,「潮流化」無不是反對所謂「傳統浪潮」,「處心積慮」地讓中國推向西方化,讓我們接受全盤西化,而所謂的西方化,說到底就是以分割為本質,以「二分法」為框架構建起來的不合理的體系。

反對「傳統」,認為「傳統過時論」是屬於「二分法」的範疇,是西化思想的表現,這種思想具體表現在誇大了某一基本元素的作用,否認忽視交互整體的前提和原則,把事物分割成「過去」的一面和「現在」的一面,分裂成「過去」的基本元素和「現在」的基本元素,然後誇大了「現在」這一基本元素的作用,單純地認為「現代」的元素是正確的,「過去」的元素是錯誤的。根本上分裂了整體,分裂了本來交互的合理,這種框架構建出來的次序體系勢必是不合理的,最終還是要遭到自然的淘汰。

「二分法」的框架在我們日常管理交往中的影響就是所謂的「開放」,西方的思維里,性格就單純的分為「開放」與「封閉」兩面,「開放」是正確的,好的,「封閉」是錯的,二選一,應該絕對開放,什麽事情都有話直說,堅決反對違反絕對開放的「封閉」思想,「封建」思想。

2、韃系框架的概述

韃系的本質是統一,他們的統一是否認事物之間交互構成的基本元素,誇大整體,具體地說是誇大某一基本元素,即韃系元素的絕對權威的整體性。整體只有韃系一元素構成,韃系一元素便是整個世界的整體。因此,韃系框架就是「一分法」。韃系人所認可的體系是一元世界體。

韃,即韃靼,最初的含義是個擬聲詞,是「dadadada」的馬蹄聲,這形象地指代了北方當時的遊牧民族,馬背上的民族的生活情況。你我都知道,漠北草原,條件惡劣,資源有限。在這樣的條件下,他們沒有真正過上富裕的生活,因此,在他們的腦海裡,只考慮得到的東西越多越好,「多」這一基本元素就成為了他們唯一想到的元素,這種唯一的絕對元素自始自終得不到其他元素的制約,因此,他們從來不具備自我約束,自我道德,自我人道的思想。這便是「一分法」框架的雛形。

由於這樣的歷史條件,當他們生活的地方資源財富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慾望的時候,他們從不考慮節儉節約,而是通過騎著馬,掂起大刀,到其他民族的地方去公開的搶東西了。因為他們認為「越多越好」。誰「多」誰「好」,不管是什麽手段,只要誰得到的多,誰就是英雄。這就是「一分法」的框架,只考慮無限滿足韃靼民族,不考慮其他基本因素的「一分法」。說到底就是所有的資源都統一於我們韃系民族!

早期的韃系民族,他們採用的方法便是「燒、殺、搶、姦、掠」,奪走大量的金錢美女,滿足他們的各種慾望。「一分法」發展到了中期,韃系人便不單純地像原來那樣奪走大量的資源,而是再搶奪大量資源的同時,武力佔領其他民族的地方,並長期居住,通過剝削其他民族的生產,以更多的滿足他們無限的需求。到了後期,「一分法」發展到了頂峰,爲了能夠順利佔領其他地方,削弱這些地方的民族的正義的反抗,泯滅這些被統治族人的民族意識,他們不僅僅在經濟上掠奪財富,人道上燒殺無數,而且還在文化上下足了功夫,從服飾入手,徹底消滅一個民族的外線文明,並通過奴役,改造,利用的手段,利用該民族的內線文明為其膚淺的韃靼「文明」服務,而且還通過編纂書目的陰險方式,毀掉了記載民族輝煌的先進的書籍,並為其韃靼人歌功頌德,妄圖永遠地寄生在這些民族之中,永遠地奴役被統治人的思想,永遠地汲取他們新鮮的血液,永遠地滿足自己無限膨脹各種慾望!在中華歷史上,韃靼人的侵略史,便是「一分法」框架發展的歷史,先秦兩漢時期,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算是韃系的前期發展階段,可以稱之為預備期或者初始期;三國之後五胡亂華,五代十國,到「元」殖民統治(即「元朝」)可以歸結為韃系的中期階段,也可以稱之為「成長期」或者膨脹期;滿清時期是韃系的後期,也算是他們的「成熟期」,他們通過剃髮易服,編纂《四庫全書》,重新解讀漢家歷史,通過「國學」一詞混淆滿漢文化,「成功」達到了物質上精神上文化上奴役漢家人的目的,韃系的發展的後期,是漢家人失去了外線文明,漢家人被抹殺自己民族性,讓漢人數典忘祖的滅亡期,直到三百多年後的今天,漢家人仍未真正徹底的覺醒,可見「一分法」,特別是後期帶來的嚴重摧殘!

在清占期末年(「清朝」末年)韃系勢力岌岌可危,為了能讓滿清能繼續地存活下去,繼續汲取更多資源,繼續奴役漢人,他們由「統一」轉成「混淆」,試圖以「中華民族」這一空中樓閣為唯一基本元素構成體,混淆其他元素,混淆滿漢文化,形成了一個混淆的統一體,「國學」便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產生的,目的只有一個,混淆滿漢,奴役漢家,使其華夏永遠不得翻身。混淆實際本質還是統一,只不過這種統一是文化上的精神上的統一,仍屬於「一分法」的框架內,實際上是「一分法」框架的有力補充!

時至今日,「一分法」對我們生活影響很大,使得我們在生活在處處不合理的生活環境中。宋豫人老師舉了在菜市場買蔥賣蔥這一很形象的例子,買賣雙方,賣方總想少跟買方幾根,於是總想著如何從秤桿等下功夫,更多地想著半斤八兩能多賺些錢,不管是什麽方式,賺得越多越好;買方也不甘示弱,他總想著多捏它幾根,捏的越多越好!這難道不是當年韃系人強加給我們的「一分法」的脈絡嗎?吃飯的時候,面對著大魚大肉,是不是吃的越多越好呢?肚子撐的相當難受,最後得了胃病,還不是怨自己「越多越好」的思想?這也就真正說明了本來合理的華夏民族被韃系人的「成功」奴役變得相當不合理,最後成了不講「禮」的中國人,在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上處處受到傷害!

(三)華夏框架的概述

華夏的本源是交互,光光有了本質還不夠,還需要通過框架才能夠有效存在。華夏框架便是「三分法」,交互自然要通過「三分法」的框架而存在。

「三分法」就是「一分為二,二合為一看成『三』」。首先,「三分法」承認事物具有兩面性,承認凡是具有兩面性,不管是物質還是意識,客觀存在的都具有兩面性,即陰陽兩個基本構成元素;其次,陰陽基本元素不是分割存在,而是需要交互的方式才能存在,即「二合為一」。因此,「三分法」在看問題的時候,即看到「陽」的一面,看到「陰」的一面,也要看到「陰陽交互」的一面,即還需要把「陰陽交互」,「二合為一」看成第三面。因此,華夏框架是由「三部份」構成的。「陰陽」是看到的兩部份基本元素,「陰陽合一」是第三面,是自然存在的根本方式,是被人們「看」成的一面。因此,「三才」的運用是華夏框架的主要內容,也是構成華夏體系的基礎。

為了更能直觀地通曉「三分法」的合理框架,這裡還是拿漢服的交領做例子,構成交領的有兩部份,有兩衣領,有兩衣衽,這是兩部份,其次,還需要吧兩領交互的狀態看成新的部份,既第三部份,這就是「三分法」。從漢服的交領可以相當形象地看出,華夏服飾的交領既不是想西服那樣兩衣領的絕對分割,也不是像滿服那樣一排「掛扣」死死地「扣上」,漢服兩衽是有一定彈性的有機交互體!

交互的思維觀,「三分法」的框架觀是漢家祖先本來具有的,是否符合「三分法」是衡量是否是真正原生態的漢家文化的基礎。筆者認為,華夏祖先把「交互」稱之為「易」,把自然變化萬千背後不變的合理的準則叫做「易經」。這裡的「易經」,不是我們今天說的《易經》,我們今天看到的《易經》是傳說周文王父子編纂的《周易》和孔子的《十翼》的統稱。根據曾仕強教授在《大易管理》的觀點和筆者主觀推論,「易」這一交互的本質發展到後來有《連山易》、《歸藏易》、《周易》三種。神農氏的「易」以艮卦為首,稱為「連山易」;黃帝以坤卦居首位,坤象徵著土地的秋收冬藏,稱為「歸藏易」;周文王特重乾坤序列,叫做「周易」,這三「易」都是對「易」這一交互的整理、運用和發展,形成了各自的易說。以艮卦居首位的《連山易》注重順應起伏的消長,後來成了墨家思想的基礎;以坤卦居首位的《歸藏易》注重守靜,後來成了道家思想的基礎;以「乾坤」為首的《周易》注重仁義,後來成了儒家思想的源頭。到了後來《連山易》和《歸藏易》失傳了,最後剩下了《周易》,通過了孔子為《周易》編著的《易傳》,進而形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易經》。不管這種記載,這種觀點對不對,但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充分說明了諸子百家,儒家,以及《周易》發展成的《易經》不是華夏傳統文化的根,華夏復興,找回華夏的本源不應該是被當今官方渲染的「周朝設定的禮樂制度才是中華本源」的固定模式所迷惑,否則就不能徹底實現華夏人的自主能動和創新;其次,筆者認為,祖先總結出的易不僅僅是我們現在已知的這三種易說,一定還有更多的易說,並且在這些易說的指導下,發展成為了後來的諸子百家,這充分說明諸子百家是後來發展的結果,是華夏傳統的各類分支,而不是傳統的本源;最後,筆者認為交互的本質是華夏傳統的本源,「三分法」的框架是交互存在的基礎,不管祖先總結的易說有多少,但是他們都以「易」這個交互為本源,「易」是所有易說,所有體系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點,都以「交互的原則」即「易經」為第一起點。流傳到現在的《易經》其實是當年祖先眾多易說當中的一種,雖然不是傳統的本源,但是它深刻闡述了華夏的固有的「三分法」的框架,為構建華夏體系奠定了基礎,當今的《易經》應該是作為我們瞭解華夏本質,構建合理體系的最重要的切入點!

「三分法」的華夏框架,本質是「易經」,「易」就是交互,這樣的交互需要通過「三分法」的框架而存在,因此「易」有三方面的含義:變易、不易、交易。一分為二,有不變,有變,但是這兩面需要交互存在,這是自然的道理。祖先通過對大自然的認真實踐,觀察,思考,總結出了合理的框架是「三分法」的框架,最後定格為三畫卦。通過三畫卦,形象的揭示了宇宙陰陽共存,陰陽互動,陰陽互變,陰陽交互的基本規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天便是變易,因為天是變得最快的,天象無時無刻不在變,尤其是春天,說變就變;地是不變的,地一變,人就受不了,我們看到的地震,也只不過是大地稍稍變動了一下,但是這一變動,就會奪取幾萬人的性命,因此,一切都要變的絕對觀點,在變與不變兩面中選擇「變」一面的西方的「二分法」的框架是十分危險的。人最困難,人變也不是,不變也不是,這就需要人的靈活,敢於合理運用,達到變與不變的合理交互,這就是交易,這就是「天人合一」的道理,就是天地人三才合一的道理。

四、合理的體制

漢家本來就是一套合理體制,這套合理的體制,就是以「三分法」為基礎建立起來的。現在我們看到的漢家歷史,基本上都是以西方的角度,韃系的角度來詮釋的漢家歷史,前面說過,這樣的角度是不合理的,因此,我們需要重新認識並建立我們的框架,真正意義上合理知道我們的漢家歷史。

西方的角度不過就是分割的本質,「二分法」的觀點。拿西方管理組織制度來論述,這種管理組織制度無不是一分為二,採用分割的觀點來看問題。一分為二,組織分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根據二選一的「二分法」,西方人要麼會選擇管理者,要麼選擇被管理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不能交互統籌,而是對立存在,管理者剝削被管理者,被管理者反抗管理者,這種制度不停地鬥爭,最後造成組織分裂,造成不合理的災難。

放眼到西方的政治制度,不過就是兩種,一種是資本主義制度,一種是社會主義制度,但是不管他們是何種政體,他們的仍然是分割分裂的本質,是「二分法」的框架。不管主張的是何種社會形態,他們都認可整個體制不過是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對立,剝削者和被剝削者的對立,勞動者和領導者之間的對立,只不過不同的是「二選一」的選擇不同罷了。

從「二分法」的角度看待漢家歷史,不過就是誇大的「封建社會」論。由於「二分法」所引發的對立感,他們也只不過將其政體分割為「剝削者」和「被剝削者」兩面,然後就是剝削壓迫被剝削。因此,在他們看來,中國千年的「封建歷史」也只不過是剝削與被剝削的對立關係,地主壓迫農民,農民反抗地主,地主階級中皇帝是最大的地主帶頭人。由於韃系入侵中原,統治中國,這種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更加的尖銳,突出,更加的慘不忍睹,正好符合西方的角度特別是符合馬哲對立鬥爭的矛盾論,不管是韃系也好,漢系也罷,都是一脈相承的關係。因此,從西方的角度,不管中國大地上發生了什麽,不管是誰統治中國,更重要的是不管是漢系還是韃系這兩種種根本不一樣的體系究竟是誰在運作,凡是對立的關係,統統視為地主與農民的「階級矛盾」。將其這些統統視作「封建」,最後必須統統推翻。這種看法又為後來韃系的「混淆」方式做了非常好的鋪墊,韃系人到了後來,也非常歡迎西方的歷史觀點,這可以為達到混淆滿漢,最終統一與韃繫世界做了最好的補充。

通過以上分析,這都看出來了,所謂的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進步的觀點有待商榷,我們今天的「進步」觀,不過就是放棄了合理體系,換了一種不合理的體系來看世界,看歷史,從「二分法」的對立來批評當年所謂「等級森嚴」的漢家政體。再加上現在流傳至今的歷史,歷經了幾個韃系的奴役,特別是滿清的殖民統治時期,記載的真實性本來就很可疑,通過消滅,篡改,重新解讀的歷史,最後為其他不合理的體系辯護。漢服運動為切入點的華夏復興運動的興起,實際上是要根除西系,韃系的老根,這會讓他們非常恐慌,當然他們便會蠢蠢欲動,想盡一切辦法各種阻撓,而漢服同袍由於沒有自己的理論體系,自己的理論基礎,自己的框架,自己的視角,經常在辯論中,在宣傳中處處不佔優勢,特別是拿著為不合理體系服務的篡改的歷史來做參考資料,已經吃盡了苦頭,再加上有眾多知識淵博,各種博士,博士後等等的文化人為不合理的體系服務,以及這些體系壟斷了幾乎所有的宣傳媒介,華夏復興受到了最為嚴峻的挑戰。重建我們的政體,重新思考我們的視角,重新通過框架來知曉真正的漢家歷史變得尤為重要。

下面,筆者先從漢家自己的政治體制入手,努力還原一個真真正正的,從自己漢家角度觀察的合理的政治體系!

(一)漢家政體的構成

漢家政體,即漢家政治體制,這需要有框架作為基礎。前面筆者論道華夏框架,漢家框架是「三分法」,交互的本質需要通過「三分法」的框架存在。而「易經」的道理,「易經」的最了不起的真諦便是三才的運用,三才的體制。

漢家本來就有一套非常合理的政體,由於這幾百年的韃系瘋狂地重新解讀,和西系的不合理的誤解,真正的漢家政體的本來面目已經難以看到了,但是只要能從漢家本源入手,能找到漢家框架,漢家政體也就自然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筆者說過,滿清統治的「清朝」,其實是名副其實的對漢家的殖民統治,漢家的文明已經在那個時候滅亡,但是沒有滅透。有同袍提出不同意見,認為滅亡就是滅透,人死了,但是沒有死透,那不是荒唐嗎?但是,我們是否認真思考,如果漢家文明真的滅透了,那時代發展到今天,哪還會有漢服運動,華夏復興運動的開展呢?那應該會像古代的巴比倫,古代的埃及,古代的maya文明一樣統統都消滅了,永不複生。滅亡說明漢家文明確實不存在了,漢服的消滅,漢禮的缺失,漢家文化的利用等等,你今天在書店裡找不到一本真正為漢家寫的書籍,找不到一本為漢家文化,從漢家角度介紹的書籍;但是沒有滅透,漢家框架沒有丟,合理的本質沒有丟,找回自己的文明不是沒有可能。人死了,斷氣了,人沒有死透,骨骼還在,骨架還在,通過骨架重新構建一個新的生命不是沒有可能。另外,框架的真正作用在於框架是一切文明的本性表現,歷史可以被篡改,但是隱含在背後的框架永遠不會改變,這是框架給我們帶來的巨大財富。

易中天教授的《先秦諸子百家爭鳴》一書在市面上非常暢銷,當然這也是一本為不合理體系服務的書籍,但是就是這一本不合理的書籍,卻能隱約看出了一個合理的框架。在本書第五章前因後果的第五節,在講到士人崛起的時候,易中天教授開門見山介紹了所謂士人的概念,主要表現為士人的四個特點:第一、士在秦漢以前,是最低一等的貴族;第二,同為貴族,士與天子、諸侯、大夫的區別在於前三種貴族都是領主,也都有領地;第三,作為貴族,士擁有與天子、諸侯、大夫大體相同的權利和義務;作為貴族,士一般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這是該書的原話。這是典型的用「二分法」來看問題,按照他的觀點,一分為二的對立,我們可以劃分為「天子、諸侯、大夫、士」的貴族和「士、農、工、商」這兩面。問題出現了,「二分法」的劃分這兩面都包含了「士」。因此,再怎麼拿「二分法」來看劃分漢家的政體會處處尷尬。按照交互的本質,士不就是正反兩面的交互嗎?框架是永遠抹不掉的,韃系人的篡改永遠不能改去漢家的框架,反而有著堅定漢家框架概念的人,看到這裡,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知曉漢家政體原來是有三部份構成!

由「三分法」的框架,漢家的政治體制是如下三個階層:

第一個階層就是「王」的階層,很多人看見了「王」就會立即想到國王,大王之類的詞語,這是對該階層偏解,是一種誤解。「王」指的是一個階層群,根本不是指代一個人。如果再拿上面的「天子、諸侯、大夫」進行比較,他們都是王,他們的共性是什麽?他們的共性就是領導者,說白了「王」的階層就是領導階層,統籌階層。宋豫人老師在中原漢家論壇中生動鮮明地解讀了「王」的概念,這個「王」字,由「三」和「豎」構成。有了漢家的框架就可以很清晰地知道「三」就是「三分法」,代表的是「三才」,就是天、地、人,進而代表了變易、不易和交易,這一「豎」就是把「三才」貫穿起來,連接起來,「王」的原生態意義就是讓上面,下面和中間階層的人滿足了,才是「王」,這可以清晰地看出祖先對「王」的合理的要求。

王的真正含義是領導者,作為一個真正的領導,合格的領導,應該要善於運用交互,讓各階層的群眾滿意。但是,王又相當於「天」,而天象是瞬息變化的,作為一個「王」,他也會在交互的基礎上偏向於變,推行一種變得權變理論。

宋豫人老師在對漢家政體的講述上已經詳細講述了「王」的作用,考慮到本文還要敘述漢家體系和漢家運用論的內容,這裡筆者不再詳盡介紹,只是稍微對宋豫人老師的「王」就是相當於「一把手」的觀點提出相左的意見。筆者個人認為「王」不僅僅是一把手,不僅僅是停留在舞臺前的王,還有一種是在幕後辛勤工作的「王」,即二把手。前一種的領導,是幕前領導,本質是乾道領導,還有一種幕後領導,是為乾道領導更好地進行台前表演而在後臺做幕後指導的領導,這一種領導便是坤道領導。拿到現實的環境中,可能某個單位的一把手是王,那麼該一把手的副手也是王,只不過前者的王實行的是乾道,後者的王實行的是坤道。西方的管理,在「二分法」的對立基礎上,又在同一階層中主張絕對的乾道,這一種主張,造成的便是乾道領導取得的政績統統歸結於乾道領導,幕後的工作者在得不到一點政績肯定的同時,卻造成組織上下的所謂對組織沒有做出任何貢獻的質疑,這會讓幕後人非常倒煤,白白付出,最後搞得同一階層的成員統統砸鍋賣鐵,為到前臺表演而相互鬥爭,最後造成次序混亂,組織不能長久的穩定,我們現在學習的《管理學》是西方的帶有乾道思維的管理。筆者認為,應該加強對坤道領導的倡導和研究。坤道,又有理論的坤道和實踐的坤道,前者專注於理論的領導,比如制定理論規劃,代表乾道領導做理論報告,或者默默為領導的理論演講做進一步的修改工作等等,實踐的坤道當然就是輔助乾道領導的領導實踐了。

我們祖先劃分的第二個階層,就是「民」的階層,「民」指的就是我們的老百姓,而且特指受過教化的民,民的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生產,因此,民換句話說指的就是「生產者」。我們漢家祖先將其稱之為七十二行。民需要進行一系列的生產運動,將生產運動所獲得的生產資料,一部份交給國家,俗稱「交公糧」,也就是「納稅」。因此,一個政體,一個國家的正常運轉,所需要的經濟基礎就是「民」這一階層的生產運動。我們現在看到的所謂剝削與被剝削的鬥爭實際上是按照西方標準,片面誇大了「交公糧」,認為這是一種剝削,欺壓,這完全是一種不合理的理解,又是一種誤解。另外只要符合「生產者」這一概念的,都屬「民」的階層範疇,即便是現在的「民」,通過合法手段,獲得了幾百億上千億的資產,這還是不能擺脫「民」的基本概念,這些龐大的資產還是你生產的,這些資產當中你還要拿起一部份上交給國家,你還是「民」,只不過這種「民」是「大民」、「富民」而已,因此,說道「民」就單純地聯想到窮苦人,這又是對「民」概念的誤解。最後,「民」是通過合理教化的生產者,那些沒有教化的,整天想著不勞而獲的,偷東西的,搶東西的,不守民的本分的,不是民的範疇,也不是漢家任何階層的範疇,而是流氓,需要強有力的鎮壓和驅除!

有了王這一領導階層,有了民這一被領導的生產階層,看似可以了,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會陷入「二分法」的對立,會造成階層的對立鬥爭,最後二分化,對立化,分割化,分裂化,造成了社會的動盪不安,社會的政體就不能長期運轉,頻繁地折騰,導致的朝代過快地周轉,最後傷害的還是領導者和老百姓自己。運動是永恆的主題,但是亂變不是合理,人需要的是在有原則的基礎上,合理的變,有序的變,交互的變,這種變需要保持長期社會的穩定,需要保持政體長期有效的運行。漢家祖先看到了這一點,因此,這就是在政治體制方面我們漢家祖先高明的地方,為了儘量避免鬥爭的激烈化,儘量避免政體分裂和各階層利益的嚴重損失,漢家人通過交互,通過上下交互,形成了有一個階層,這個階層便是「士」。

第三個階層,就是「士」的階層。什麽是「士」,按照宋豫人老師的原話,士是指為民族公利而奮鬥的群體。在現在社會,還能找到士的影子,比如戰士,就是爲了保衛我們民族利益而努力奮鬥的一種士。當然,在漢家政體看來,士就是要時刻為保護漢族利益而奮鬥。這種民族利益表現在一種凝聚的作用,交互的作用,平衡的作用。不管是「王」的階層,還是「民」的階層,他們都是我們的民族,任何階層的鬥爭從宏觀上看,都是我們民族利益的內耗,都是我們民族利益的損失,士人為了儘量減少這種損失,他就像砝碼一樣去努力平衡這兩個階層之間的力量。當「王」的階層的力量強大,欺壓「民」的階層的時候,「士」人便會站在「民」的立場上去教導「王」,去幫助「民」平衡「王」的力量,讓「王」減少對「民」的欺壓,甚至順乎天道,進行湯武革命,與「民」一起推翻「王」的統治,換一個能真正關心「民」苦的合理的「王」;反過來,當「民」的力量過於強大,發生「民亂」,「民動」,對「王」的力量構成威脅,危及社會的穩定秩序的時候,「士」這個砝碼便會傾向「王」這一邊,幫助「王」去鎮壓「民」,阻止犯上作亂,保持社會穩定運行,如果「王」的力量實在薄弱,「士」便會勸導「王」及時的禪讓給一個有實力,有活力的家族,禪讓給新的「王」,再有效地鎮壓「民」的力量,使得社會達到重新的穩定。這也是禪讓的真正的含義;另外,當收到外族入侵的時候,爲了民族的功利,「士」階層也會挺身而出,為保護本民族的利益,為保護本民族的穩定而敢於犧牲自己的生命與外敵英勇鬥爭。總之「士」的階層起到了交互平衡的作用,減少頻繁的鬥爭和變化給各階層帶來的痛苦。「士」表面上看來像平衡的砝碼,具有獨立性,實際上,這種獨立性的本質就是一種交互性。對於「王」的階層,「士」一種被領導者,對於「民」的階層,「士」又是一種領導者,「士」是「王」和「民」的交互階層。

既然「士」是一種交互階層,必然要頂天立地,這就要求「士」必須要有能力,有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有智慧,這些要求如今在我們的教育體制中仍能找到影子:大學本科畢業,得到學士學位;研究生畢業得到碩士學位;還有博士學位,之所以都叫「士」,是因為有了有更高的能力,有更多的知識,有過硬的技術,最後就是要有深刻的智慧,但是,這些都不是「士」的為民族功利而奮鬥的本質。

(二)漢家政體的運作

漢家政體根據「三分法」框架,劃分為了三個階層,這樣的劃分,符合了自然的規律,是一種合理的劃分。漢家政體可以類比於「天、人、地」,從這樣的政體中,也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一個健康的民族,都有「頭、胸膛、腳」構成,頭相當於「王」,大腦就是整個人體的指揮中樞,「胸膛」相當於「士」,他們要為功利而奮鬥,要發揮自己專長的技能和卓越的才能,讓「胸膛」去抵擋子彈;「腳」相當於「民」,是一種動力,生產便是一種動力,推動者整個人體,腳踏實地前進。因此,這樣的劃分是最合理的,可以說這種政體的劃分拿到世界的哪個角落都是適用的。另外,漢家政體要運作起來,哪一個階層都很關鍵,如果沒了「王」,沒了「頭腦」,就不能有統籌全身,更不能指定方向,如果沒了「士」,沒了「胸膛」,就不能有人現身,抵擋子彈,整個人就會受到欺凌,因此,光有「民」便是宋豫人老師所說的「屁股加倆腿」,只能靠別人去保護,只能靠別人去統治去指揮自己,這現在的便是殘疾的漢族的現狀,這就是我們民族的悲哀。

既然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成為現階段的共識,那麼政體的運作首先就從個階層的經濟基礎來闡述。在整個政體運作下的整個社會中,所有生產的社會物資資料,社會的物質基礎全部由「民」的階層產生,「民」是生產者,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因此,「民」的最大特點就是有自己的資產,即「民」是有產階級。其次,「王」的階層,「士」的階層不能生產社會所需的物質資料,不能產生社會所需要地物質財產,但是他們可以通過領導和自己卓越的才能,有效協調社會資源分配,爲了維持這兩個階層的運轉,「民」需要把部份的剩餘價值上交給「王」和「民」,維持這些階層的有效運作,因此,真正意義上的「王」族和「士」族,他們屬於無產階級。實際上,通過合理有效的物質資源的由下至上的分配和協調管理職能的由上至下的實施,在物質運動方面達到了三個階層的有效交互。

我們今天天天都說「民主萬歲」,這是西方的觀點,在西方人地政治觀中,他們把政治制度絕對地分割為「獨裁」和「民主」,然後「二選一」,選擇了「民主」,認為「民主」是正確的,「獨裁」是錯誤的,這便是西方人的民主觀,這樣的民主觀其實是不合理的,從歷史上看,民做主基本上都做不好,民畢竟一直從事生產工作,缺乏領導的思維,更是缺乏統籌協調的能力,在中國的歷史上,一般的農民起義都是失敗的,成功的那些農民起義要麼領導者具有的是「王」的特徵,要麼民還要請有能力的「王」出來做主。但是西方可以實行民主實際上也是迫不得已,在西方的世界裡,由於「二分法」的絕對正確觀和絕對錯誤觀,他們經常是想著絕對的正確推翻絕對的錯誤,沒有任何交互的力量來平衡兩個階級。歷史上,西方的民族經常遭到外來入侵,他們的王都是些外來的王,對老百姓進行了最為慘烈的剝削。從日耳曼民族的一支,盎克魯撒克遜民族入侵英倫三島,把原來的威爾遜民族趕到了西邊到拜占庭帝國的滅亡,西方的領導基本上都是外來的領導,因此,民不得不爲了爭取權利而推翻這些王,最後尷尬的實行自己的民主。這樣的民主,單單由民的階層同時充當領導和被領導,由於生產者最終難以為長遠利益考慮,只是為自己的生產,消耗等短期目標著想,缺乏一定力量的制約,最後難免是一場民亂,陷入的是頻繁的折騰,但是他們還有一套絕對的夷神教(主要是耶穌教,即「基督教」),以神秘的「神」為本位,來禁錮人們的思想,才減少了這樣頻繁的折騰,但是這種減少並不是長久的。

能夠保護生產者的利益,保護老百姓的利益,保護「民」的利益是第一要務,但是,現實當中光憑藉「民」當家是不合理的,因此,真正的漢家政體的運作應該實行「王主民本」制度,這是政治最合理的制度。一個專門用來領導的階層,一個專心於生產的階層,最後通過士的階層的交互達到合理,這應該是完美政治體制的表達。漢家政體的本源是交互,前面說過,交互是要有基本元素構成元素為前提的,這些基本元素便是本分,假設基本構成元素可以交互,那當然更好,就像一個人一樣,既可以領導,又可以生產,那是非常理想的,但是這樣的人一般很少見,原因在於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從微觀方面來說,我們必須承認一般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超出自己的能力同時交互做很多事情的超人不可能大規模的存在,因此,交互是各個基本元素的交互,基本元素內不應該再交互,而是要守住自己的本分。不然,連基本元素也交互了,那不成了混淆的韃系本質了嗎?

由於人的能力有限,人做事應該要有自己的本分工作,你是「民」的階層,就應該嚴守生產的本分,你是「王」的階層就應該嚴守領導的本分,「民」不應該同時想著領導的位置,不應該像現在社會的民眾那樣多管閒事,不然民一旦是領導,就不可避免地產生民私用領導權力來為自己的私利服務,經濟生產就會混亂,同樣的「王」不能與民爭利,不然這個「王」就是敗王,是一個貪污的領導,而「士」也要堅守「士」的原則,不能與「民」爭利,否則,士人憑藉著自己的卓越才能,肯定把老百姓的利益搶去了。這也就是在領導崗位要守住領導崗位的本分,不能憑藉領導專權,承包公司生產項目,承包土地,與老百姓爭利的道理,也就是像教師等行業的這類士人,只能吃國家俸祿,不能私自開辦工廠,擔任經理,特別是那些經濟學出身的教師,更不能與民一起進入股市行業與老百姓爭利的道理。這樣的政體的有效交互,就自然需要「王」守住「王本」,「民」守住「民本」,「士」也要守住「士本」,同時,這樣的守護基本元素的本分帶來的交互,也就自然地防範了一個人同時具有不同階層的現象,也就有效建立了防貪污腐敗,倡導廉政的作風。因此,我們從漢家政體的角度來看看現在存在的一些貪污腐敗的現象,我們應該深刻要反思,與其天天倡導反腐倡廉,成立額外的廉政行政機構來防止,爲什麽不想想漢家祖先,爲什麽不建立一個真正合理的制度,學習學習漢家政體呢?這充分說明了今天實行的體制是不合理的,是人類史上的真正退步!

各階層守本的要求就是交互的基本元素要充分得到保護,不然沒有了基本元素,哪來的交互呢?因為人的能力有限,個人在實際中,只能作為每個交互的基本元素,這一點,必須要承認。當每個人選擇了這一基本元素就不能佔有另外一個基本元素,但是人要明確的是交互的思維,交互的概念,這些基本元素要清楚曉得根本出發點和歸宿點是要合理交互。這個觀點還解釋了各種政治權利雖然是兩兩陰陽的關係交互的,但是一個人,一個個體,一個基本元素不可能同時佔有兩個或者是更多的權利。因此,關於漢家的政治權利,每個階層都有每個階層的權利,這些權利不能同時佔有,這也就是祖先總結出的「此消彼長」的深刻道理。對此,宋豫人老師總結出了相當經典的內容:「民」只有選舉權而沒有被選舉權;「士」只有被選舉權而沒有選舉權;「王」既沒有被選舉權也沒有選舉權,但是「王」有治理權和參與權。這是漢家在政治體制運作上比其他民族還要高明的地方。

首先是「民」的權利,作為老百姓的階層是不能當領導,否則會不能讓老百姓專心於生產工作,但是他們可以通過投票舉領導,從有專業,有資歷,有技能,有智慧的為民族功利而奮鬥的「士」人階層中選出真正的專注於廣大老百姓的代言人;「士」一般有專業技能,有智慧,但是不能有選舉的權利,否則他們會把這些專業用在不恰當的方面,操縱選舉,結果選民不是來自真正的「民」的階層,導致像西方民主那樣成了「有錢人的民主或者是有權人的民主」,但是他們有被選舉為領導的權利,有進階為「王」的機會,但是這些機會應該「民」說了算,以保證真正的專注於領導事業的「王」能夠真正以「民本」為領導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王」沒有選舉權,也沒有被選舉權,因此,按理來講,「王」,領導是不能與「民」一起投票的,但是領導有包括決策、組織、協調等得管理權或者治理權,而且以後退居二線的領導還可以有參與權,參與管理,提供經驗,給予在任領導寶貴的參考。

漢家政體由「王」、「士」、「民」這三個階層組成,就個人這一基本元素而言,由於此消彼長,陰消陽長,實際運用中,一個人只能從事一個階層的工作,不能同時佔有各個階層,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一個人處在這個階層,就永遠屬於這個階層了,當一個人有想在其他階層中工作意願,在一定前提下,放棄本階層的工作,從事另一階層的工作不是不可以,因此,漢家的三個階層並不是「等級森嚴的封建制度」,階層與階層之間並不是想西方思維想的那樣具有嚴格的分割,對立,以至於是剝削與被剝削的單純的鬥爭,而是相互交互的關係,這又是漢家政體的合理之處,階層與階層之間可以相互轉化,因此,漢家的叫做「階層」而不是「階級」。「階層」是一種層次感,而不是像「階級」那樣處處對立,處處充滿著絕對等級,更不是那種一個等級消滅另一個等級的所謂「理想的社會」狀態。

一個人處在「民」的階層,一直在從事生產行業,如果這個人不想從事生產了,想為民族的功利奮鬥,想成為「士」人,這是允許的。但是,並不是想成為「士」就可以成為「士」的,他還要進行技能、專業、知識、品德的修煉修養,刻苦努力做一個有智慧的人,最後需要通過層層國家考試,才能成為一名「士」人,進而可以吃俸祿,但是這個人必須要放棄「民」的生產權利,專心於「士」的工作,這也就是以前漢家社會設立的考試制度的初衷,如今還留下「進士」的稱呼,「進士」的真正含義便是從「民」轉出,進入「士」階層的這一類人。

「士」的階層的人,如果工作做的好,做的合理,能夠交互「王」和「民」的階層,讓他們比較滿意,那麼就可以有進入「王」的機會,由「士」進「王」,需要士人跟「王」實踐一段時間,然後先由「民」來「選舉」。實際上,「選舉」並不是西方民主的特有詞彙,並不是什麽高明的東西,「選舉」古來有之,漢家原來的記載是「選賢舉能」,但是,現在沒了漢家本質的概念,缺乏漢家框架的支撐,我們把「選賢舉能」單純的理解為「選舉」,這是一種偏解,原本含義中,選舉是兩個概念,「選」是「王」對「士」的挑選;「舉」是指「民」對「士」的推舉;可見,不知曉華夏本質,不先明華夏框架,不從自己本民族利益的角度來看自己,對先前的記載就會有很多誤解,誤讀。嚴格來講,「民」的「選舉權」是「舉權」,「士」的「被選舉權」是「被舉權」,漢家人講交互,講合理,講的是「選」和「舉」的交互,這比現在「民主」下的單純的「民舉」要高明的太多了。由「民」投票,「舉」出最終心目中的幾個「士」,然後再由「王」在「民舉」的這些士人中挑選,這便是「士」進「王」的過程;

「王」和「士」當了一陣子之後,必然要退休,但是退休之後不能返鄉於「民」,因為「王」、有著自己的權利關係,「士」有著專業的學術知識,甚至有些「王」有自己的權利網,如果退休之後立即返鄉還民,他們難保不會利用與其他「王」的特殊關係,謀取利益,進行貪污,最後與「民」爭利。因此,退休之後的「王」還是「王」的階層,退休之後的「士」還是需要在實際中處處為民族功利奮鬥終身。「王」在領導崗位上退下來之後,國家還應該建立「王」院,專門拿出退休福利來養這些退居二線的「王」,新上任的「王」,可以去「王院」進行虛心請教,這個時候,這些「王」便開始發揮自己的參與權,把原來執政的經驗傳給新上任的「王」。當然「王」要想做回「民」,不是不可以,但是,爲了避免與「民」爭利的局面,退下來的「王」需要在一段時間內先為民「打工」,在做「打工仔」期間,「王」只能做「民」的員工級別,不能做「老闆」的職位,這樣有兩點意義,第一,通過這段時間,可以基本結束該「王」的關係網,基本達到與「民」站在同一起跑線;第二,可以在這段時間內仔細瞭解生產者,體恤「民」的疾苦,得到「民」這一行的基層經驗,為成為真正的「民」做準備。當這一段時期過去之後,這些「王」便可以申請放棄「王」權,加入「民」的行列。同樣地,「士」成為「民」也有像「王」成為「民」的相似的過程。

通過以上的簡要分析,可以看出交互的政治體制既要分明,又不是分割,不同階層之間是可以交互滲透的,只要進入某一階層的人願意並且要付出辛勤的汗水,一般都可以實現換階層的主觀願望。同時這也說明了交互運用必須堅持絕對的前提性,不是什麽都可以用來交互的。

漢家三階層的劃分是學習了自然中「天」、「人」、「地」的合理法則,漢家政體充分解釋了祖先的卦都是以「三畫卦」為基礎。但是,「三畫卦」,三階層是運動存在的,每一卦,每個階層都會表現出陰陽兩面性,這樣,每一卦又衍生為兩卦的交互,就形成了六畫卦,這是很自然的衍生,合理的衍生。同樣的,每個階層都會有陰陽兩面的交互,前面論述過,「王」的階層可以衍生為「乾王」和「坤王」,相應的「王道」有「乾道」和「坤道」,分別是幕前領導和幕後領導。那麼,作為生產者的「民」可以衍生為「主民」和「輔民」,即主要生產者和輔助生產者,主要生產者就是真正從事生產物資資料的那部份,相當於現在的農業和工業等,相當於政治經濟學講的第一部類生產資料,輔助生產者輔助生產資料的生產,具體表現在對生產資料的流通領域和衍生領域上,相當於現在的商業,金融業,證券業等,相當於政治經濟學講的第二部類生產資料;「士」可以有多種衍生,筆者認為橫向衍生可衍生為「知士」和「用士」,即專業理論研究的士人和專業技能實踐的士,理論研究相當於現在的學士,博士,「專家」等,專業技能實踐的包括醫生,教師,戰士等專業公共行業領域;從縱向可衍生為「顯士」和「隱士」,「顯士」,便是能展現在公眾視野的,當然「隱士」就是消失在社會視野的一些隱藏隱身的士人。

有了合理的政體,還需要合理的運用,筆者認為合理運用漢家政體,有以下三點:第一、作為「乾王」,即幕前領導者,他本身帶有陽的味道,但是,當幕前領導取得可喜政績時,不要忘了幕後的「坤王」,因此,「乾王」要適當的收攏,適當的照顧幕後支持你的領導,適當的要陰一些,這個就是「陽中有陰」。而「坤王」,默默為「乾王」付出這麼多,實際上副手是最累的,應該要適當的「擴張」,適當的陽一些,這個便是「陰中有陽」;第二,作為「主民」,要專注於生產,適當的陰一些,而「輔民」從事商業等領域,能夠獲得許多生產的信息,應該陽一些;第三,要多多關注「隱士」的作用,我們常聽到「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卻難以弄清這些含義,有了漢家政體,這些就好理解,小隱指的就是一般般的隱士,比如陶淵明那種,真正想過上「世外桃源」的生活,而我們祖先所讚美的隱士是「大隱」,當一個民族遭到災難的時候,被奴役的時候,被異族統治的時候,這個民族進入了黑暗期,這個時候,就有一些暫時屈服於異族統治的人「隱於市」,等待時機,重新革命,拯救被奴役的民族,這便是我們漢家民族進入黑暗期的一套自保功能,滿清時期是漢人的最黑暗的時期,那些逃到海外的華人,那些還留在中土,接受滿清奴役的漢人,為滿清服務的一些「漢奸」等等,都是「隱於市的大隱」,正是因為有了他們,後來才會有「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革命,才會有辛亥革命推翻滿清統治,建立了漢人政權的光輝史冊,這才是大隱的真正含義。所以,「隱士」,特別是大隱才我們心目中是崇高的,神聖的,因此,「隱士」應該是陽,而「顯士」是陰。這三點總結下來的,從上至下,就是「乾王」、「坤王」、「顯士」、「隱士」、「主民」、「輔民」六種,如果運作中從上至下的陰陽關係是「陰」、「陽」、「陰」、「陽」、「陰」、「陽」,那麼這六畫卦的組成的卦象,按照現行版本的《易經》解釋,其卦名是「既濟卦」。「既濟」的意思,是指一切事情順利完成,這不是漢家政體合理運用嗎?

(三)「國學」非合理的批判

1、漢家政體理論構成

弄清「國學」的本質,首先還得要繼續補充說明漢家的「三分法」框架和合理的政治體制理論。

漢家的政治體制有「王」、「士」、「民」三個階層,他們各個階層都有其各自的實踐得到的理論。「王」的階層,具有領導,統籌,協調,駕馭的功能,進而「王」的階層產生出來的「王」的理論叫做「王道」;作為生產者的「民」,他們需要經過更多的生產實踐,得出相應的生產經驗,最終上升到感性的,有待專業化的認識,他們還在生產實踐過程中,形成了許多獨特的地方的民間生活習慣,這也算是「民」的一套理論,這種「民」的理論正是「民俗」;「王」與「民」交互的「士」這一階層,他們首先要有專門的能力,有過硬的專業技能,有高層次的研究水準,有卓越的品質,有過人的智慧,其次,他們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是要為一個民族的公利而奮鬥終身!「士」這一階層的理論,由於有極強的專業性,理論的叫法有好多,如「術、法、業、學」等等,一般叫做「士學」,是為民族公利而產生的一種專門的學問。

因此,「三分法」的框架下,非常清晰地揭示了構成了三種代表各自階層不同的理論,他們分別是「王道」、「士學」和「民俗」。

2、混淆的概述

其次,就是權威的「國學」定義。

根據百度百科對「國學」下的定義,國學是指「一國固有之學術」。按照這個定義,我們不僅會問,如果是「日本國固有之學術」,甚至是「外星國固有之學術」豈不也是「國學」嗎?在給出的種種定義的中,要麼定義模糊不清,要麼定義是描述性的,對於「國學」的概述,一會兒說是中國古代學說,一會兒說是以儒家為代表的先秦諸子的諸家思想,一會兒說,是以滿清《四庫全書》的所謂「經、史、子、集」劃分,一會兒又說各種領域都是國學涉及的範疇。實際上,現金吹捧的「國學」給我們感覺「亂、混」,而且在這基礎上使我們覺得「高深莫測」帶來的「博大精深」,讓我們對「國學大師」所謂能「引經據典」感到無比「驚訝和佩服」,以至於我們「誦讀經書」,最後看到這些枯澀的文字望洋興歎,感覺「呆板」,學了半天懂得了所謂的「人生哲理」,卻在關鍵技術方面一無所獲。

與其在「國學」的學習中遇到各種疑惑和混亂,爲什麽不跳出來重新審視「國學」的本質和本源呢?

實際上「國學」的混亂和背誦經典的呆板足以說明「國學」本質絕對不是什麽交互,而是混淆。當看到混淆體的時候,當區分不了混淆體構成的基本元素的時候,有什麽號地辦法來揭露混淆體的具體構成呢,就是通過先後順序作為切入點,從先後順序來切入,是因為時間的一維性。這個時候,「國學」的起源便是最有力的最能說明的關鍵!「國學」的起源歷史,卻遠遠沒有幾千年這麼長,而只有短短一百年的時間,即滿清統治末年。由於西系的入侵,導致了西系文明的大量進入,為了與西系抗衡,一些為韃系服務的「漢奸」就醞釀了一種東西,這就是「國學」,當時也把「國學」稱之為「舊學」,把西系的那一套稱之為「新學」。這便是「國學」的真正來源,因此,「國學」說到底,是「大清國之學」!這種理論的本質,本源便是「混淆」。前面說過,混淆屬於韃系「一分法」的框架,本質是「統一」,是由「統一」轉化而來的形式。

混淆的原則和前提是始終遵循凡是只有一面性,整體只有唯一的韃系基本元素構成,唯一的韃系基本元素寄生在漢家文明之上,混淆的其他文明體系,混淆其他文明。普通人看來,這個混淆體是混亂的一團,有一種東西很多卻沒有核心,東西很多卻沒有基本的脈絡和框架,東西很多卻摸不著頭腦,造成「博大精深」的感歎,最後只是學到一些「踏踏實實做人」的基本知識,從而缺乏了主觀能動性,自然地被綁架在了「做人」的層面上,最終被這個混淆體無情地順從,從而認為韃系與其他體系沒有任何區別,一脈相承,進而統一到了韃系層面上。

筆者已知的混淆發展過程主要經歷了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所謂的「戊戌變法」,以「康有為,梁啟超」等為代表,面對著滿清統治地位的動搖,他們爲了繼續維持滿清的統治,借用「君主立憲」的制度,提出了所謂「和平改良」的方案,這一種方案如果成功,將會是「滿清皇帝」成為了「大清國」國家代表,雖然漢人能夠參與政治,但是說到底還是為滿清的韃系服務,最終徹底混淆了滿漢,他們提出了「中華民族」論,意圖就是想讓漢人徹底放棄自己漢人的身份,與漢奸,韃系人一起無條件加入「中華民族」,將其混淆在一起,為「中華民族」服務,這會使更多的華夏人不能知曉自己真正的文化,更不能懂得合理的漢家框架。那個「中華民族」的構成不過是滿清加漢奸,都是韃系作為唯一構成的基本元素。但是,這種混淆方案失敗了,原因很簡單,滿清始終堅持絕對統一的基本特權,堅持的是絕對的「一分法」,任何讓漢家人得利的地方都是滿清人所不願意看到的,整個國家只能是滿清的「大清國」,不能是其它,因此頑固派才會說「保國會保國而不保大清」。

第二個階段正是「國學」,這種混淆歷經了波折,其中在「文化大革命」時期遭到了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但是改革開放之後,「國學」又起來了,並佔據了各大主要宣傳媒介,而且同時有具有為「國學」宣傳的「國學大師」一系列「專家」,因此,第二次混淆成功了,成功了實現了綁架漢文化,混淆漢文化的目的。

「國學」的世界裡,只要是過去的,統統是傳統,沒有了滿漢之分,「唐裝馬褂」這一類滿服百分之百佔據了國學宣傳媒介,那些「漢服」之類的東西只有在「國畫」當中才能看得到,為了混淆滿漢,「國學」的學術里從不討論框架,從不討論本質,最多模糊描述「國學起源」,因此「國學大師」知道,一旦講到框架和本質,「國學」的謊言將被徹底揭穿。因此,「國學」基本上看不到框架理論,只是一些史料,特別是滿清奴役漢人的《弟子規》、《四庫全書》史料作為出發點,引經據典,把那些有利於韃系的統統作為唯一的證據和至高無上的權威,去讓大眾盲目地誦讀經典,盲目地背誦經典,盲目地拿西系的分割觀點和韃系的統一角度去解釋經典的內容,以此禁錮了大眾的思想,使得大眾的思想變得單一化,僵硬化,絕對化。

混淆了滿漢,就可以以韃系為唯一標準,就可以大規模地歌頌韃系,大規模地貶損漢系,大規模地展現旗袍,大規模地把漢服當成是「古裝」,把漢服復興說成是「穿越」,進行徹底的「批古」,特別是馬哲的「辯證的否定觀」中「揚棄」的觀點,給韃系人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利用對傳統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迫不及待地噁心漢家文明。這也是我們打開電視,看到弘揚「國學」的大多是「唐裝馬褂」,誦讀《弟子規》,批評的都是些漢家祖先的種種不是,盲目地噁心漢家文明原因了。

總結看來,「國學」是韃系「一分法」框架建立起來,本著「混淆」的本質,混淆了滿漢兩種本是極為不同的體系,無法讓漢人瞭解真正的漢家文明,最後在韃系的綁架下為滿清歌功頌德,達到永遠奴役漢文化的目的。一句話:學習「國學」,華夏不能復興,漢家永遠亡國亡天下。

3、「國學」與漢家文明

筆者認為,漢服運動,華夏復興應該要與「國學」劃清界限,而且要徹底批判「國學」,把這種「國學」鬥倒,鬥垮!揭示「國學」的真面目有兩個切入點,第一個就是要說明「國學」真正的起源,這一點本文已經說明了,還有一點就是從框架,從政體的理論去分析,表明國學無法代表我們偉大的漢家文明!

第一點,真正的漢家文明,出發點和歸宿點遠遠不在「國」上,當今,我們還可以看到當年祖先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觀點,真正的漢家理論最終目的是在「漢本位」的前提下,達到「平天下」的抱負,漢家文明,尤其是漢家框架下建立起來的原生態文明的理論都是「平天下」理論,即便是狹義的天下,也不就是以中原為依託建立的中國(中央之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國家群嗎?試問,「漢家理論」怎一個「國」字了得?另外,平天下的另一層含義是階層方面含義,就是要想秤砣那樣去擺平「王」的階層和「民」的階層,這就是兩階層的交互,這個含義跟「國」有什麽必然聯繫嗎?「國學」的「國」遠遠不能代表「漢」,相比「漢」來講,「國」無疑是非常狹隘的,況且這個「國」的原始含義是「大清國」的「國」;

第二點,真正的漢家理論,是絕對不能以「學」來概括總結的,如果說是「一國固有之學術」,那麼只有專業領域的,學術領域的傳統才能符合「學」的定義。學,乃是士子研究探索學問之用,不能包含到王、民的文化範疇。民間的習俗是傳統理論,領導的理論也是傳統理論,以一個「學」來包括整個漢家理論是荒謬的。總之,漢家理論有「王道」、「士學」、「民俗」,從政體理論方面充分說明了「學」是無法代表所有漢家理論的,因此,「國學」等於甚至大於「漢家傳統」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國學」無法表示漢文化,不應該用「國學」的稱呼。那麼,我們還不如叫華夏文化、華夏文明;漢文化、漢文明。一來,清晰說明是漢家人創造的;二來,漢人可以達到五湖四海,漢文化眼界沒有局限;三來,漢家文化漢人創造,漢家文化傳播四海,是全天下人民都可以使用的,這更能說明一個民族真正的海納百川。

以上兩點也就說明了「國學」不是「華夏傳統」,它是一個狹隘的代名詞,是韃系混淆的代名詞,是韃系人奴役漢人的統治工具。筆者注意到,文化的稱呼在最正規的政府文件里,並不是什麽「國學」,提到最多的,是「社會主義文化」,特別是中國共產黨十七屆六中全會的決定,明確提出的是弘揚「社會主義文化」,決定全文根本沒有提到「國學」字樣。這充分說明了「國學」是非正式的說法,是被鼓吹出來的詞彙。現在的「國學」仍然在進行不斷的包裝,不斷加深混淆的程度。但是,再怎麼包裝的「國學」,對裡面的內容,永遠是描述性的語言,永遠是模稜兩可的混沌的東西,特別是涉及到提綱,脈絡,框架及其本源問題的關鍵時候,「國學」便避而不談,而是專門拿知識,特別是《四庫全書》等滿清奴役漢家的書籍作為藉口,用裝修性的學術來貫穿始終。這就說明,一旦框架理論崛起,一旦漢系人有了自己的理論體系,將會對「國學」造成巨大的毀滅性打擊,將會因為韃系框架和漢系框架的固有區別讓混淆轉為分裂,最後,還原真中華,揭露假中華,文化騙局將會被徹底推翻。所以,「國學」是夢想著恢復「大清國」殖民社會這類的韃系人的最後希望。

但是,漢服復興還不能這麼快地就反對「國學」。「國學」的混淆是滿漢的混淆,「國學」世界不得不提漢家文化,畢竟那些真正的文化精髓才有值得混淆的價值,只不過這種「漢家文化」是被閹割篡改的「漢家文化」,學習「國學」的人雖然不知道這是漢,那是韃,但是心中總認為什麽都是「包容」的。「國學」給人以混沌的傳統,讓人們單純地認為,只要是過去的,都是可以拿來探討的。因此在混淆的狀態下,在漢服運動處在初始階段的情況下,漢服同袍能否拿本不該屬於自己的「國學」來利用這種混淆,發展壯大漢系的力量呢?筆者認為在現階段也只能這麼做,反正都是傳統,都一起弘揚得了。因此,漢服運動,華夏復興應該通過「國學」這種混淆渠道,進行努力宣傳。但是這樣的宣傳是有風險性的,宣傳的時候,要耐心對新的同袍逐漸引導,最後再讓他們知道「國學」的本質,切勿讓「國學」成為華夏復興的絆腳石。因此,漢服復興,需要有更多耐心,細心,而且要需要合理把握宣傳的尺度,珍惜當今政府創造的比較穩定的環境所帶給我們的寶貴宣傳時間,利用「國學」,批判「國學」,消滅「國學」。

五、合理的體系

(一)華夏體系的存在

孔子有一句感慨之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論語》——衛靈公)。孔子的這聲感慨,代表了幾千年前華夏祖先的感慨,但是如今的我們卻不知道這是什麽意思,而「國學」的卻比較少宣傳這些話,就算是宣傳了,也只是讓我們把它當書來背一背,作為課外的擴展的內容,學一學這些做人的道理。

現在的一些學者,專家也在思考,不停的抱怨,在鄭永年著的《中國爲什麽還沒有自己的知識體系》一文中,一針見血,指出了知識體系的重大戰略問題,筆者摘錄該文章的一些話:

現代中國的大轉型,並沒有造就中國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應當是中國知識界的羞恥。也很顯然,在能夠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之前,中國沒有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國。單純的GDP成就不了中國的大國地位。更重要的是,沒有自己的知識體系,可持續發展也會受到制約。沒有自己的知識體系,中國可以應用,但不會創新。一個嚴酷的現實是,一旦涉及到創新,人們在中國看到的最多的是山寨文化,山寨概念和山寨理論。抄襲知識、複製知識,做大量毫無附加值的知識複製,是中國知識界的大趨勢。這和中國製造業的情況沒有任何差別。實際上,知識和知識的實踐(製造業)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只有擁有了自己的知識體系,才會擁有真正的原始創造力。擺脫知識體系的依附本質  要擺脫思想「被殖民」的狀態,政治是關鍵。「被殖民」狀態本來就是政治的產物,也必須通過政治而得到解放。中國傳統上就沒有知識創新的能力。中國數千年所擁有的,只是一種依附性的知識體系,即一種依附於王權的知識體系。秦朝統一中國之前,中國產生了百家爭鳴的局面,確立了中國的思想體系。但是,秦朝統一中國之後,這種思想體系很快就演變成為王權依附體系。數千年里,只有當王朝解體的時候,或者當皇朝控制不了社會的時候,才會導致一些新思維和新思想的出現。

一個是我們祖先的無線感慨;另一個是我們現在人不停地抱怨。在鄭永年先生的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知識體系,乃至文明體系的絕對重要性,但是中國先前果真就沒有一套合理的體系嗎?果真是否像文中所論述的那樣「只有王朝解體的時候才會有新的思維和新的思想的出現」嗎?顯然,這種觀點是沒有徹底認清韃系和漢系的區別,而是陷入了韃系混淆的思維,把滿清等同於漢家王朝,脫離華夷之辨,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事實上,漢系本來就有自己的一套理論體系,即華夏體系,這種體系是相當合理的體系,只是我們的理論,我們的體系在歷史當中都是小用,而沒有真正的大用過。孔子爲了能夠讓我們民族大用自己的理論體系,編纂了《十翼》這本書,「翼」就是翅膀,「十翼」就是十隻翅膀,《十翼》又稱《易傳》,目的就是希望《周易》能夠飛起來,就是希望我們的理論體系能夠得到大規模的應用,因此,孔子發出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感慨,是對理論體系應用的希望。「道」指的是根本,指的是包括世界觀在內的所有的理論體系,這句話的意思是「(挖掘並總結創立的)理論體系需要靠人去用,靠人去發揚光大,而不是人躺在那裡,等這個理論體系來幫你發揚」。孔子的這句話說明,孔子的這個時候,我們華夏人早就有了自己的一套合理的理論體系了,但是有了理論體系需要靠人去發揚光大,去用,而且還要大規模地用,而不是光有不用。因此,與其抱怨沒有知識體系,為何不去靜下心來好好使用我們本來就有的合理體系呢?

理論體系不是一朝一夕就出來的,需要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探索總結,因此,總結,歸納的工作很重要。根據馬哲「認識論」的觀點,我們需要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通過了初次實踐,漢人已經建立起了初次的理論體系,然後又經過了幾番實踐,但是,問題就出在了「再認識」上。筆者注意到,西系大規模的理論總結大約集中在十七到十八世紀,而那個時候的中國呢?正是滿清入侵中原,殖民中國的時期,在這個奴役漢人的殖民時代,漢家諸多著作被焚毀,精華統統被消滅,更不用說大規模地總結我們自己的理論體系了,相反,原有的理論體系也被韃人嚴重摧殘。因此,漢家最終沒有大規模的完整的理論體系的歸納總結,但是,不能因為韃系人的入侵而否認漢家沒有理論體系,只是我們在大規模的歸納總結方面出了問題。漢家的理論體系沒有因為韃系人地入侵而滅亡,最起碼我們的框架沒有丟,我們漢家合理的本質沒有丟。因此,我們需要的,就是重新拯救被滿清閹割,篡改的史料,挖掘出漢家的本質和框架,在框架的基礎上合理推理,繼續走明朝時期沒有走完的理論體系大規模歸納總結的道路!在此,筆者願意把心中的漢家理論體系拿出來與同袍分享,共同探討並構建漢家理論體系。

(二)華夏體系的重構

筆者相信,既然「三分法」是華夏框架的內容,那麼華夏體系的基礎仍然是「三分法」的框架。華夏體系的判別標準在於是否符合華夏框架,是否符合「三分法」的基礎。

在論述漢家政治體制理論的時候,筆者指出,漢家政治體制理論主要由「王道、士學、民俗」這三方面構成。實際上,筆者筆下的政治體制是華夏體系在政治領域方面的應用。既然「王道、士學、民俗」是漢家政體理論的內容,爲什麽不向一般化推廣,把「道、學、俗」作為漢家一般化的理論體系呢?當初,筆者就是根據這個推理思路,認為華夏體系的基本內容是指「道、學、俗」。

在政體理論中,「王道」是指「王」的理論,也就是領導的理論,那麼在華夏體系中只要是具有領導,統籌,駕馭,協調功能的理論和觀點,都叫做「道」;根據這一思路,那麼在漢家政體理論中「民俗」是指「民」的理論,那麼在華夏體系中,只要是符合一般人在實踐過程中得到的初步的認識,得到的感性認識,或者在實踐中具有的一般經驗理論統統可以稱之為「俗」;在政體理論中,「士學」是指「士」的理論,那麼,在華夏體系中,以民族功利為基礎,具有理性認識的專門的學術類研討的理論,可以劃歸為「學」的範疇,當然,這個「學」有不同的稱呼,比如可以說是「術」,可以說是「法」等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這一種劃歸方法實際上在當今一些具體的理論構成中已經得到初步運用了,比如在會計領域上,雖然對於會計理論體系的構建持有不同的意見,但是有一種構建的辦法得到了一些專家和學者的認可,這種辦法就是把會計理論體系劃歸為三部份,即「會計理論域」、「會計理論元」和「會計理論點」,在該理論體系進一步闡述過程當中,筆者注意到「會計理論域」是一般會計人員在第一線的一些實踐;「會計理論元」是專業會計的研究內容,包括專家學者的一些學術會計論文等等;而「會計理論點」便是對於會計領域的領導,統籌和駕馭的功能。試問,這種會計理論劃歸法跟「三分法」的框架有什麽本質區別嗎?這實際上就是華夏體系在會計領域方面的應用,再問,上述的「會計理論域」、「會計理論元」、「會計理論點」跟華夏理論體系的「俗」、「學」、「道」不是一致的嗎?這就是華夏理論體系,這就是我們的合理的體系,這就是中國的理論體系,這更是華夏理論體系的創新和發展!這也充分說明了重構華夏體系不是不可能,而是非常現實的。

重新構建華夏體系能夠合理引導對一些華夏傳統的認識。比如我們當今講「書法」,這種講法是不合理的,「書法」只能代表「書」領域當中的一個「法」的層次,不能代表理論全部,如此我們還不如稱之為「翰墨」。翰墨是華夏人的瑰寶,不是其他,而是漢人的,當然,其他民族,其他體系的文明都可以用她,這才是一種包容,開放,團結的心態。翰墨從發明創立開始,無不是以合理貫穿始終,以交互為書寫的本質。當然,真正的翰墨理論體系應該建立在華夏體系的基礎之上,根據這些論述,我們可以說,翰墨理論體系,由「書道、書法和書俗」構成,「書法」只是「翰墨」體系之一。在翰墨體系中,無論是「書道」、「書法」還是「書俗」,都應得到互相尊重,互相發展,都是交互一體的,不能因為「書法」是專業領域的錘煉而用那種專業的學術的眼光去看待「書俗」然後說「書俗」很「俗」,很「lan」,如果秉持著這種觀點的「書法家」,並不能得到大眾的認可,我們可以承認你的「書法」層次境界很高,但是你沒有「書道」精神,這種人的翰墨觀是不合理的。因此達到「書法」層次的人,應該留心幫助大眾的「書俗」水平的提高,而不是不管不問,為所謂的「菩提極樂」自娛自樂,從而忽視了交互的本質,更不能以專業學術領域來嘲笑「書俗」的大眾同胞。

「道」的層次是整個理論體系的靈魂和思想,具有統籌駕馭的功能,對比現在的理論體系,可以經常發現,某些達到「學」的層次的人,可能學術學問很深,但是缺乏了「道」層次,忽視了「道」層次,就會造成學到的「學」得到的專業沒有自己的靈魂,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自己的獨立性,一個「文化人」,一個「學問人」,懂得再多,沒有思想的能動,到頭來,就不能自己真正統治自己,最終,「文化人」就會被其他不合理的統治者所奴役,成了這些人的奴才,因此,「道」的層次非常重要。一個人玩書法,玩得很專業,法術高,但是缺乏書道有什麽用呢?只無意識的用書法中的交互之法,卻對整個交互之道無知,到頭來被其他人奴役了,成了為某個不合理的利益集團賣命的奴才,這就造就了穿「唐裝」寫「書法」,用著交互的方法寫書法卻反對有著交領的漢服的局面了。這樣的「文化人」根本不配做一個真正的「文化人」。因此,根據漢家理論體系,現實當中,專家學者只是一種參考,但是合理之道才是我們最終判別的標準。

筆者提出的華夏理論體系是初步的想法,不管現在各領域的理論體系是如何劃分的,我們應該重新按照漢家角度,在各種領域,按照「道、學、俗」徹底規範這些領域的理論體系,這樣,不但可以實現中國沒有知識體系的尷尬局面,而且還能從理論上奠定絕對權威基礎,鞏固合理的華夏框架,打破西方理論體系統一局面,掙脫韃系混淆的枷鎖,最終實現徹底的華夏復興!

六、合理的運用

(一)運用的含義

前面論述了華夏的本源,華夏的框架,華夏的政治體制,華夏的理論體系,這些是存在的問題,是合理存在的方面,相當於所謂的「世界觀」;但是,如果我們的文明是合理的,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卻不合理,最終的結果不光是不合理,而且對合理的存在起到負面作用。因此,有了存在,還要有運用,不僅要「知」還要「用」,要「行」,這相當於馬哲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存在一把再鋒利的劍,沒有人去使用它依然不能發揮自己的價值,打造得再精緻的手機,不去使用,這樣的精緻也只是空談。

存在是前提,運用是結果,先有物質或者是通過對物質反映的形式轉化成的意識的存在,後有運用。鋒利的劍有使用價值,但是如果劍不存在,怎麼會有使用的可能呢?同樣地,先有手機這個物體的存在,才能有使用的機會,不然沒有手機,何來手機的使用呢?因此,存在決定運用,不談存在的運用是毫無意義的運用,運用是存在的歸宿點,離開運用談存在會偏離真正的結果,偏離真正的價值,存在和運用是不可分割不可絕對統一的交互體。

存在和運用是不可分割不可混淆的交互體,對於存在和運用有兩個方面的誤區,要麼誇大存在,要麼誇大運用,如果是西系「二分法」的認識,則對存在或者運用的誇大是有意的;如果是韃系「一分法」的認識,則對於誇大運用還是存在是模糊的混淆的,即分不清存在和運用,是誇大存在還是誇大運用取決於哪個對韃系更有利與統一,哪個更有利於韃系的奴役政策。實際上,這兩種認識說到底都是同一不合理的認識,統一存在,消滅存在相似於誇大運用;統一運用,消滅運用相似於誇大存在。

我們常說要對傳統文化「批判的繼承傳統文化」,但是這句話對於華夏傳統而言,就有待商榷了。「批判繼承」的觀點來源於馬哲「辯證的否定觀」,看似「辯證」,實際上並沒有深刻地研究和認識到存在和運用這一交互體的問題,這使得「辯證的否定觀」的本質是要麼誇大運用,要麼誇大存在,而馬哲的「辯證」僅僅是是對運用的「辯證」,到頭來陷入了西方的「二分法」。所以,馬哲雖然在努力擺脫傳統西系的不合理,但是最終依舊不能擺脫「二分法」的框架,還是屬於不合理的理論範疇。因此,不能單獨地拿存在或者單獨地拿運用來說明一切問題,我們說歷史上的漢人犯了好多錯誤,做過太多不應該的事情,但是,僅僅是因為這些,就能徹底說明漢家文明這一存在的文明體系的糟粕嗎?通過對漢家合理本質,合理體系的分析,筆者敢說漢家文明是絕對合理的文明,沒有任何不合理的糟粕!但是存在了漢家文明,存在了漢家文明體系就要去使用她,也就是孔子說的「弘道」,處處用的合理,就是「大用」!用的不合理,就會犯下諸多歷史的教訓,因此,漢家犯下的一些錯誤,實際上都是運用上的失誤,不能因為華夏體系在運用上出了問題就得出華夏體系存在本身就是糟粕。因此,對華夏傳統「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表面看上去很「辯證」,實際上是割裂了存在與運用,誇大了運用,否認了存在,是一個不合理的觀點!

滿清的統治,是奴役的統治,因為韃系框架的極其不合理,韃系本質的極其不合理,這種不合理的存在就已經決定了結果是不合理的,無論滿清在運用的過程中,就算是怎麼的合理運用,怎麼的在「剃髮易服」中,規定了「十從十不從」的合理化解,怎麼的和平籠絡「漢奸」的服務,怎麼的合理利用傳播媒介編著《四庫全書》來阻礙,閹割漢家的真正精華,但是由於韃系本質的不合理存在,最後,滿清死活都合理不了,沒有合理的存在就根本沒有合理結果的可能。滿清代表的是韃系,跟漢系根本不是一個體系。這充分揭示了韃系「專家」混淆存在和運用,拿某一運用的合理等同於漢系存在的合理,拿漢系某一運用的不合理等同於韃系存在的合理,進而混淆存在與運用的合理,以至於用「清朝」作為稱呼,妄圖與漢家王朝一起構成一脈相承關係,最後達到混淆滿漢的企圖。知曉框架,知曉本質的人都知道這是中華,那是韃靼,根本不一樣,因此,如果要正確理解去其傳統的糟粕,就應該是去其滿清為代表的韃系的不合理的本質和框架!

(二)運用的內容

有了運用,就必須有運用的過程,運用的方法,運用的功能,還有運用的結果等,因此,馬哲方法論只是談到了運用的方法這一面。如果說存在帶有一定的客觀性,那麼運用則會有一些主觀方面的因素,那麼對於這種帶有主觀性的運用,到底有沒有運用的一些特定的規律呢?

筆者對於這方面的認識還處在感性認識階段,因此,本文中筆者談到的運用的內容帶有一些描述性的語言,限於能力,筆者無法解釋關於運用規律背後的道理,還希望能拋磚引玉,一起與各位同袍探索漢家體系的運用理論。

筆者的運用觀,最開始,來自於對漢服穿著過程細節的小小觀察。這裡拿直裾款式作為說明,一件直裾,要想穿起來,要想展現出交領的特徵,就需要繫帶的作用,通過對繫帶的運用,完成對直裾的穿著,最終組成了交領這一服飾的特徵,展現其交領的存在。而繫帶的運用過程,就是四處繫帶,兩兩綁繫,最終完成了一次螺旋交互。也就是說,通過運用四處繫帶,運用了交領這一存在。因此,筆者對「四」產生的最初感覺。

筆者認為,如果說,體系存在,是「三」的存在,運用的內容,可能是「四」的內容。對四處繫帶的留意與思考,讓筆者聯想到了生物學關於脫氧核糖核酸(DNA)的有關內容。脫氧核糖核酸,是一類帶有遺傳信息的生物大分子,主要是由四種脫氧核苷酸組成,即DAMP、DGMP、DCMT、DTMP通過磷酸二酯鍵連接而成。筆者注意到四種脫氧核苷酸,翻譯到中文是腺嘌呤,鳥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假設用陽爻表示嘌呤,用陰爻表示嘧啶,根據合理排列,也會有四種,這四種猶如漢服的四處繫帶,兩兩綁繫,完成了一次單螺旋,試問,這跟脫氧核糖核酸有什麽區別嗎?如果這些用陰爻陽爻表示,這樣令人讚美的西式生物學不就完全可以表示成漢家形式了嗎,進而不就產生了漢家體系的生物理論體系了嗎?這就是華夏復興的巨大魅力。

通過用陰爻陽爻對嘌呤嘧啶的表示,筆者聯想到了祖先關於四象的論述。祖先對於四象的稱呼為「少陽、老陽、少陰、老陰」,不就代表了早上、中午、下午、晚上的時間過程嗎?

事實上,筆者閱讀了一些書籍,發現觸及到應對的方法,採取的措施,運用的過程,雖然步驟很多,但是都可以用「四」來概括,這裡筆者僅舉一例,在財務管理的有關內容中,對於企業財務管理運用過程的描述是這樣的,企業追求財務目標的過程正是企業進行財務活動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經營活動、分配活動,其中,籌資活動過程是資本來源過程或者資本取得過程;投資活動過程是資本使用過程或資產取得過程;企業經營活動過程是資本耗費和收回過程;企業分配活動過程是資本退出經營的過程或者利潤分配的過程。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經營活動、分配活動是企業財務管理運用過程的四個階段或者過程,這再次點明了運用與「四」的密切關係。

那麼,這些「四」有什麽共性的一般的規律呢?如果有,就說明了運用也是有一套固有的規律,那麼一旦出現了運用的規律,將大大提高了人們以不變應萬變的水準,對合理發揮主觀能動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絕對作用!筆者願意根據上述有限的實例,嘗試總結出一套運用的一般規律,當然,至於該規律是否合理,還需要更多實踐的檢驗,需要更多不斷的修正。

對於規律的總結,首先從《易經》的功能說起,在曾仕強教授著的《大易管理》一書開篇序中,開門見山講明了《易經》的四大功能,即象、數、理、占。這四大功能說明了「四」的運用的基本法則:象,指的是現象,是實際發生的表像;數,按照現在語言,姑且把它理解為數據,但是這種數是活的數,而不單單是死的數據;理,是背後隱藏的義理;占,即占卜,就是一種主觀的決策,當然《易經》的決策認為占是現象不明,數據不準的占,是對於決策參考的占。

歸納起來,運用的「四」分別是對「象」、「數」、「理」、「占」的具體應用的「四」,上升一個層次,可以發現,「象」、「數」是根據表面現象表現出來的兩面性的運用,即「第一運用」和「第二運用」;「理」是根據兩面性表像交互之後的道理或者是方法手段的運用,即「第三運用」,「占」就是我們說的對自己的純粹的主觀能動性,也就是「第四運用」。再上升一個層次,表像是某一時點表現出來的現象,因此,第一第二運用都是某一時點不同表像的運用;第三運用是在不同時點表像的交互實際上是一個穩定的過程,一般的方法,一般的原理,是過程,方法,原理的運用,以上三個運用是主觀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是主觀受到客觀制約的運用,第四個運用便是純粹的主觀能動的運用,第四運用在運用的開始會受到第一運用、第二運用、第三運用的制約,但是,在運用的過程中是不受任何客觀影響的,完全憑藉自己的意識來做決定,然而,運用的結果則需要合理客觀世界的檢驗。對比馬哲對於主觀能動性的表述可以初步說明,馬哲的認識論,主觀能動性這方面的理論只是涉及到了漢家運用理論的四分之一,即漢家運用論中的第四運用。如果僅憑第四種運用,即僅憑意識來決定一切,甚至把第四種運用淩駕到所有運用和存在之上,認為第四運用決定或者統一了所有運用,決定或者統一了所有存在,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唯心」論了,如果割裂了第四運用和其他三個運用的固有聯繫,割裂了第四運用與事物存在的關係,即孤立地看待第四運用,偏離了交互本質,那麼,第四運用無法與其他的運用和客觀存在的自然達到同一,自然交互,則大概就是所謂的「不可知」論了(意識不能正確反映物質)。因此,第四運用是極其特殊而又是普遍的運用,這個特殊主要表現在運用過程當中絕對的主觀能動性,可以完全脫離包括存在在內的一切客觀制約,單獨進行運用。因此,第四運用隱藏最深,最不易受到發現,最能脫離客觀世界,並且最不易得到改變;但第四運用也是普遍的運用,這主要表現在脫離存在和其他運用的第四運用難以正確反映客觀世界,不能認識合理的存在,更不能在運用方面合理化。第四運用雖然最能脫離客觀世界獨立存在,但是如果在運用的開始,缺乏客觀世界的參考和反映,第四運用的過程最終因為不合理而不能適應客觀世界,這還說明了,自然給予人們獨立下的絕對自由的意識,但是擁有自由的意識並不意味著就有絕對的自由,絕對的平等,絕對的民主,絕對的滿足,而是需要時刻明白要與客觀世界的交互,主動做到自我約束,適可而止。

下面就鋸子這一例子進行進一步闡述,原來,我們人類是根據偶然的一次被草割傷腿的經歷發明了鋸子,這是人類對鋸子的第一次運用;接著,對這個手工的鋸子做了進一步的改進,通過發動機這一表像事物,將其安裝到鋸子上,使得手工鋸子轉化為電動鋸子,這是人類對鋸子的第二次運用;這兩種運用都是表像運用,只不過一個是鋸子的發明,一個是其他事物的發明對鋸子的影響,是表像的兩面性關係;然後,就是對鋸子使用的技能,原理,進行進一步的探討,探索出了表像下的鋸子的一般使用的道理,這是人類對鋸子的第三次運用;那麼前面這三種運用,必須根據自然規律,而且受制於自然規律,受制於客觀世界,有了這把鋸子之後,怎麼使用,那就看人類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了,如果使用過程中主觀方面不能主動意識到要做到自我約束,不能主動與第一二三種運用和自然的交互存在相交互,而是將這種主觀的能動淩駕在客觀之上,孤立主觀,那麼人類的第四次運用便是毫無約束地大規模地運用電動鋸子砍伐樹木,砍伐森林,單純地滿足人類自己,甚至向合理的自然發起挑戰,要「所謂的征服自然」,因為第四次運用的主觀不合理,結果破壞環境,雖然主觀得到了極大的豐富,但最終還是遭到自然的合理懲罰;如果主觀能動地懂得與客觀交互,能動地進行各方面交互協調,那麼人類的第四次運用便是通過鋸子合理地利用森林,合理地使用森林資源,主動地保護環境,主動地通過合理的理論去改造自然環境,這便是人類的合理的第四次運用。因此,對於個人,做事合理,達到最終合理的結果,關鍵便是第四次運用是否合理。

漢家祖先懂得天賦人的主觀自由,也深刻認識這種絕對自由必須能動地順其自然,順其合理,主動接受自然約束,學會用交互來處理化解問題,學會用交互來實現漢民族的持續生活。因此,漢家祖先發明並發展了自己的完美的一套禮儀系統。漢家禮儀並不能用繁瑣不繁瑣,麻煩不麻煩的單一標準來說明問題,而是順應合理使用第四次運用,在主觀上,通過所謂的「繁瑣」來達到自我約束,通過兩手的交互的揖禮和拱手禮等來實現與自然和其他文明的協調,更重要的是,實現漢民族的絕對團結,實現漢民族的牢不可破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這是我們漢家祖先對第四運用的合理的偉大的創舉!

前面提到的直裾有四處繫帶的運用,就旁觀者角度而言,其中一處繫帶隱藏在右側深處,這相當於第四運用,該繫帶與左衣緣上的繫帶繫在一起,這個「左邊領上」的繫帶相當於第三運用,剩下的露在外面兩處繫帶,左腰處地相當於第二運用,右邊的那處相當於第一運用。同理,在企業的財務活動當中,籌資活動和投資活動相當於第一第二運用,經營活動是一個過程,相當於第三運用,而分配活動是企業主觀內部的事情,可分,不分,是企業財務活動的第四運用。

華夏理論體系的存在是以「三分法」為基礎,而華夏理論體系的運用卻與「四」有關,那麼「三三四四」這不是矛盾了嗎?其實這不矛盾,首先,華夏的理論是合理的理論,合理的本質是交互,存在和運用是一個不可分割,不可混淆的交互體;其次,每一運用都要尊重交互本質的存在,每一運用的對象的基礎是「三分法」;最後,「四」的運用實際上是「三加一」的運用,即「三分法」的客觀加上第四運用的主觀能動,「三分法」的客觀,即表像兩面性的運用交互成表像背後的第三面的道理,然後再由這個客觀存在的第三面的道理的運用與主觀使用進行交互,達到了知行合一,即客觀與主觀的交互。因此,「三三四四」並不矛盾,而且是一脈相承,完全沒有違背交互的合理本質。最後,「三」分存在,「四」分運用大概就是合理體系的完整表達,違背了合理,那麼便是我們常說的「不三不四」了。

以上是筆者眼中的漢家理論體系運用論的初步表述,由於筆者有限能力,不能科學地解釋「四」的運用原理,因此,再次希望同袍能對筆者筆下的漢家運用理論進行合理指正。筆者猜測,由四象演變成八卦是運用理論的又一具體的複雜形式,但是,這仍以「四」的運用作為基礎,限於篇幅,本文不再對「八卦」進行具體探討。

(三)存在與運用導致四種運用效果

1、合理體系長期存在的前提

如何能合理運用合理的華夏體系,是漢家必須面對的焦點問題。漢家祖先開發了一套自己的合理的華夏理論體系,但有了自己的理論,還要懂用,還要用得合理,不然使用不合理,最終還是損害漢家人的利益,嚴重地導致我們亡於異族,亡國,亡天下,失去本來存在的合理的漢家理論體系。

圍繞著這一問題,漢家歷史上曾經出現了一次思想大解放,思想大辯論,這就是我們熟知的先秦諸子百家爭鳴。但是,我們所認識的百家爭鳴,是缺乏漢家本質,沒有漢家框架,丟棄漢家理論體系的情況下認識的,一句話,就是沒有堅定地站在漢家角度看這場百家爭鳴。畢竟,現在漢人走出滿清的奴役的陰影才三百多年,還未覺醒,許多漢家精華和真正的漢家歷史我們難以看到,許多歷史的評論並非站在合理角度,對於百家爭鳴也就有諸多誤解了。

百家爭鳴並不是任何思想,任何學術的爭鋒相對,而是各家在承認同一文明體系為前提,對於該體系如何運用的觀點進行的爭論。因此,百家爭鳴,不是官方史所宣傳的那樣什麽都可以談,什麽都可以說的那種「思想大解放」,沒有一個文明體系為絕對的前提,沒有一個文明體系作為絕對的支撐,只是各種理論體系的相互爭鬥,這不是百家爭鳴的真正含義,而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思想大混亂,最終不利於人民,不利於國家,更不利於世界。

筆者對先秦諸子的那場百家爭鳴做出如下兩點闡述:第一、雖然某家對一些祖先進行挑戰,甚至詆毀,但是他們都承認華夏的本質,都承認交互的本源,都認可「三分法」的華夏框架,說到底,先秦諸子的大辯論首先要以華夏文明至上為絕對前提!第二、百家爭鳴的焦點就是在當時戰亂的不合理環境下,圍繞如何合理運用華夏文明為爭論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點,也就說,先秦諸子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對交互本質的使用問題,因為他們提出不同的運用方案而造成了爭鳴的局面。因此,不管是百家也好,千家也罷,共同的宗教,即華夏祖先的教義,華夏的本源,華夏的理論體系是不可挑戰的。所以,真正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不是什麽都可以放,什麽都可以談,什麽都可以批評,什麽都可以挑戰,甚至什麽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否則,這是對百家爭鳴的歪解,是一種誤解。以上兩點闡述說明,百家爭鳴的思想,根本不是華夏文化的根,而是華夏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一個分支,是一個階段成果,這也充分地駁斥了以百家,特別是儒釋道三家作為中華文明總源頭的「國學起源」的混淆論,揭示了「國學」混淆的本來面目。

儒家提出「仁義禮樂」的四種運用來合理交互,並以中庸之道為交互準則;道家則是從交互的基本元素出發,認為,沒有基本元素就沒有交互的可能,應該保護好構成交互的基本元素,以小見大,注意「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的教訓,在交互基本元素做好了之後就應該守住交互元素的本分,順其自然的合理本質,在無為中實現合理交互;墨家的「兼相愛,交相利」本身沒有偏離交互的本質,而法家提出「賞罰二柄」的運用不也是陰陽的交互的觀點嗎?

諸子百家站在交互的立場,站在漢家的立場,提出了各種維護交互,發展合理的具體運用的理論,給予漢家合理的運用交互,合理地維護交互寶貴的參考資料,漢家祖先起源開始,就一直在實踐中進行不斷探索,從實踐中探索了交互的本源,又從交互本源中運用到實踐,並在不斷遇到的新的問題中,為合理文明的長期乃至永久存在而改善運用,合理運用,進而進一步完善和發展華夏文明體系。對交互本源和華夏框架不斷發展的認識也是從實踐開始的,交互並不是單純的交互,這主要表現在:

漢家祖先雖然秉持交互的觀念,但是,交互不是萬能的,交互需要有前提,有原則,有絕對制高點,必須有合理的堅強的運用保障,否則,這樣的交互是空談的「交互」,是虛偽的「交互」。

交互,不是所謂的「大融合」,更不是任意文明體系的交互,交互的最低前提是體系內和體系與體系之間必須本質是合理的,只有合理與合理之間才有交互的可能。因此,交互主義絕對不是「相對主義惡辯論」,絕對是交互的保證,即只要是合理與不合理體系之間堅決不能交互。這是漢家人歷史上在與周邊遊牧民族的「韃系」做鬥爭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前面論述過,筆者認識到的不合理是西系的不合理和韃系的不合理,當合理碰上不合理時,以分割為本質的西系不合理,決定了他們會用分割的手段嚴格劃分西系和合理體系,然後「二選一」,選擇了西系,選擇了不合理,那麼根據「二分法」的框架,合理的體系成了西系人眼中錯誤的一面而遭到批判,從而造成分割的不合理不能與合理體系相交互,相融合;而以統一為本質的韃系的不合理,就是絕對地認為整個世界體只能是由韃系基本元素構成,其他構成的基本元素等有異於韃系元素的要統統屠殺殆盡,合理的體系在韃系人眼中自然也就成了其他被消滅的元素了,所以,不論是存在還是運用,只要合理碰到不合理,最後的結果一定是不合理,最後就是合理民族被邊緣化,被奴役,被統治,被消滅,這就充分證明了不是什麽東西都能合理交互,合理融合,更不是任意東西都能實現所謂「大團結」,只要有不合理的成份,合理與不合理的融合最終一定是不合理,這樣的不合理,完全是不合理的體系,不合理的「文明」所造成的,這些不合理體系人應對此負有全部的責任。現在不合理體系在融合中實現了不合理的結果反而又把不合理結果轉嫁給合理體系的民族,誣告其是「破壞民族大團結」的禍首,可見,不合理的體系有如此的歹毒!這方面的教訓太多了,作為合理的服飾——漢服,叫囂什麽「穿漢服會導致大民族主義」的例子,這不就是韃系人把本該承擔的一切破壞團結的不合理的責任轉嫁到合理的民族身上嗎?因此,合理體系的文明不應該再抱有任何與不合理體系交互的實現合理結果的空想。

對於合理與不合理的體系,堅決採用絕對分割的辦法絕對地與不合理的存在劃開鮮明的界限,這是出於對合理文明保護的第一需要,這一需要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長期的,長期的保護,可以主動出擊,採用絕對的統一,徹底改造和徹底消滅不合理的體系,維持本民族的合理文明,最後為維持人類可持續發展做出卓越的貢獻。這便是「犯我漢者,雖遠必誅」的理論依據。一句話:要在合理的立場明是非,要以合理的標準用統一!

這不是什麽人道不人道,合理不合理,前面早已論述,判斷合理的標準首先要看這個文明體系是否合理存在,不是合理的文明體系註定了這個體系的不合理,也就不可能成為合理文明交互的對象。漢家歷史上有過交互,比如「華」部落與「夏」部落的融合就是合理與合理的交互,但從匈奴入侵,到五胡亂華,到五代十國,到滿清入關,一系列韃人的進入的種種教訓告訴漢家人,一系列不合理的體系絕對不適用交互的本源,而是分割統一,乃至誅殺,消滅,維護漢家合理文明的絕對權威。如果放棄前提,隨意「交互」任何體系,那麼,失去了絕對權威的基礎,團結也就失去了保障,再加上「交互對象」本身奉行的不合理的本質,結果吞噬了合理的體系,那麼最終團結也就是空頭支票。歷史的教訓證明了「要在合理的角度明是非,要以合理的角度用統一!」的合理觀點!不僅僅是歷史教訓,如果人類不加節制地砍伐森林,對自然採用不合理的改造,相對於自然合理來講,自然也會用不合理的手段來收拾不合理的人類,消滅人類,這我們就可以說自然是拒絕與人類團結的罪惡嗎?這更加充分說明了民族與民族要想實現民族大團結,必須同時具備三個要素,第一、必須首先保證合理文明,即華夏文明的本來地位,漢本位絕對不能受到任何人的挑戰,漢家文明是唯一的絕對的最高的宗教!第二、必須首先保證合理民族,主體民族的根本利益不容任何侵犯和詆毀,這個利益首先要實現人數上的絕對統治地位;第三,其他不合理的民族無條件接受合理的改造。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必須要放棄絕對「和諧」的主觀的美好願望,而要接受客觀反映的這一現實,即世上的平等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世上的團結是有前提的,不是沒有限制的,任何絕對的唯一的權威是保證團結的前提,是實現平等的有力保障,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再看看我們的漢服,從外線文明中可以得到了另外的啓發,我們的交領所說明的交互,不管兩領如何交互,總有交在外面的,總有交在裡面的,總有交在前面的,總有交在後面的,總有交在核心的,總有交在次要的。這就是漢服的交領。真正的民族大團結,是首先要保證漢家文明,漢家族人的絕對權威地位。這一種保證不是消滅其他文明,不是消滅其他民族,更不是統一的韃系本源,而是奉行一統的思想。

一統的思想跟統一的思想相差甚遠,統一是一個基本元素消滅另一基本元素,一統是是保證交在絕對核心地位的基本元素與交在從屬地位的基本元素的交互,對於不合理的基本元素則採取堅決打擊鎮壓消滅的態度。因此,統一是韃系的本質內容,一統是華夏交互的本質範疇。「一統」可以用「太極生兩儀」來說明,我們經常聽到祖先在認識世界的一開始,便是「一畫開天」,畫了一個「一」的符號,然後發現,世界不是單純的「一」就能解決的,太陽從東邊升起,動西邊落下,有一股力量將太陽拉起,又有一股力量讓太陽拉下,潮汐的基本規律,也是一股力量將海水拉上來,稱之為漲潮,一股力量將海水拉回去,稱之為退潮;這也就說明了世界交互著兩種力量,這兩股力量是萬事萬物構成的基本元素,基本的交互元素,而兩個基本元素是有「一」衍生而來的,於是這兩股力量一個稱之為「陽」,一個稱之為「陰」,這個一畫開天的「一」也就衍生了陰爻和陽爻。相信凡是講到易經的書籍,都會畫出太極生兩儀的演示圖,我們不僅要問,爲什麽一畫開天的「一」是陽爻的符號,而一個陽爻怎麼衍生為了陽爻和陰爻。筆者對這個演示圖做了思考之後,認為一畫開天的「一」指的是「一統」指的是陰爻和陽爻交互之後形成的狀態。但是陰爻和陽爻交互之後,怎麼成了陽爻的卦象了呢?這也是很多易學家沒能講清楚的地方。實際上,從視圖的角度去分析,這個很好理解,陰爻和陽爻的交互有交在前面的,有交在後面的,但是不管斷開的陰爻符號交在陽爻的前還是後,這個交互體呈現的主視圖就是一個陽爻的圖案,這大概也是一畫開天的圖案了。一統的本質就是陰陽的前後交互體,是核心地位和次要地位的交互體,對外變現的是堅固的核心地位。這樣的解釋,一統就好理解了,祖先「天人合一」的「天」一統了「天地」,「衣裾」又可以「一統」漢服,筆者經常說漢家文學經常運用「指代交互」的手法,正是「一統」。在進一步討論,世界不能絕對的統一,也不能絕對的分割,漢家給出的世界發展的觀點應當是一統天下!真正的一統,是要保證漢家合理文明的絕對權威和地位,這是實現一統的前提,更是實現大團結的永恆的前提。

「保合諸夏,協和萬邦,驅除韃虜」,這是宋豫人老師總結的漢家祖訓,意思就是要保證華夏文明,合理文明體系永遠保證交在核心地位;協和萬邦就是團結願意跟著漢人,承認漢人的絕對地位的其他民族,承認合理是唯一存在和運用的標準,也就是其他民族在交互過程中只能交在從屬地位,而且必須放棄一些民族不合理的體系,接受合理化的文明;驅除韃虜,就是要趕走,除掉那些搶掠漢家財富,消滅漢家文明的一切不合理的因素,這是合理與不合理絕對分割,合理統一不合理,保證長期的團結穩定!

2、存在與運用導致的四種運用效果

合理體系的存在是合理結果的前提。本質合理,框架合理,體系合理並不一定結果就合理,這主要看實際運用的情況,而且四種運用中關鍵是第四運用的合理性,第四運用是否合理直接影響著整個運用的是否合理,但是,這些判斷是在對漢本位情況下進行的,並不適用於一般運用的判斷。一般運用效果的判斷有漢本位和非漢本位兩種情況

下面對運用結果一般化的討論,對於運用效果的討論,可以直接總結出漢家人,華夏體系強盛的一般規律,也可以直接得出華夏人犯錯誤的一般規律,對於今後華夏復興避免偏離合理標準具有著重大的警示意義。以下是筆者總結的運用效果的四大定律:

第一、存在合理,運用合理,最終效果是合理的;

第二、存在合理,運用不合理,最終的效果是不合理的;

華夏文明是合理的文明,她有一套合理的本質,有一套合理的框架,有一套合理的體系,華夏文明是合理的,但是,合理的文明不代表最終的合理,有了合理的文明,只有合理的運用,最終才能達到合理的效果,否則,運用不合理,那麼即便是合理的文明,最後在不合理的運用下,結果是不合理。在華夏文明取得絕對權威地位的前提下,只有運用合理,才能造就最後的合理,華夏文明才能長期繁榮下去。否則,忘記祖訓,運用不合理,會給華夏文明帶來巨大災難,給華夏民族帶來巨大的災難,情況嚴重的,會丟失合理的華夏文明的存在,是華夏民族亡國亡天下,永遠被其他不合理體系奴役!因此,華夏文明本身不能用單純辯證否定來說明問題,華夏文明是否「糟粕」完全在於華夏後裔對華夏文明的運用是否合理,並不是華夏傳統本身的「糟粕」,華夏祖先犯下的許多錯誤根本原因就是運用的不合理,也就是不能合理運用合理的華夏文明。總結起來,真正的強盛的華夏王朝的根本方法就是合理運用,真正的華夏亂世,華夏悲哀是不合理的運用。

第三、存在不合理,運用合理,最終效果仍舊不合理;

第四、存在不合理,運用不合理,最終效果反而合理。

不合理的體系的存在,無論運用地再合理,它始終合理不了,滿清雖然編纂了四庫全書,不用費勁屠殺之力,成功禁毀了真正漢家精華史料,看似「合理」,看似康熙學了各種各樣的知識,好似一代「賢明君主」,這些最多只能說是運用方面的「合理」,但是,不合理的體系的存在,終究是不合理的,滿清的不合理的存在,就是爲了讓漢家永遠亡國,永遠奴役合理民族,永遠地剝削漢家人,剝奪寄生漢家的血液,只爲韃系的貪婪的私慾,要說傳統的糟粕,一定是滿清為代表的不合理體系的種種糟粕,一定要驅除之!

最後,存在不合理,運用不合理,最終效果會反而合理。這是對漢家文明被滅時期的角度,即在不合理的體系下如何建立合理體系的角度說的,面對不合理的體系的存在,漢家人要恢復合理的華夏體系,只有運用不合理的手段,通過暴力,殘忍的革命,實施堅決的武裝鬥爭,完全推翻不合理的體系,為合理華夏體系掃清障礙,才會有樹立華夏合理體系的可能。任何抱有合理的幻想去改良不合理的體系最終都是不合理的。「戊戌變法」就是運用合理的溫和手段,以混淆的方式,結果換來的是讓韃系繼續不合理地統治下去。

筆者所認為的墨家「尚同」觀點的依據正是不合理運用推翻不合理體系最終換來合理的理論。墨家人看準了這一點,認為在當時戰亂的戰國時期,要想結束不合理的局面,就採用「集權統治,加神權統治」的不合理的運用,這種運用的合理,需要「尚賢」,任用超級賢才,還要保證當諸侯王的賢明,只有以強硬的「從上到下」的「人治」的不合理的運用,才能阻止不合理的社會,最終在第一人賢明君王的統治下,強行推行合理,強行推行合理的交互,才能得到最終合理的結果!從朱元璋到孫中山,歷代的幾次驅除韃辱恢復中華的,不都是通過暴力革命的不合理運用推翻不合理的韃系體系,最終通過人治或法治強行推行合理體系的「尚同「嗎?

七、合理的復興建議

(一)合理復興的脈絡推論

筆者根據上述合理的存在和合理的運用對當今漢服運動給出如下觀點和一點小小建議,希望筆者提出的漢家理論體系能讓漢服運動更好更快地發展。

漢服運動表面是漢家服飾領域的運動,實際上,是以漢服為切入點的大規模的華夏復興運動,目的是要重建我們的華夏文明體系,重生我們的華夏文明。

華夏復興是一場運動,是一場建立合理文明的運動,更是為人民建立的真正合理生活,合理保障,為全人類能合理發展的一場偉大運動。放開心胸地講,運動,並不只是和平演變的內容,否則,華夏復興運動應該稱為「華夏復興改良」;同樣的,運動並不只是盲目地武裝鬥爭形式,否者運動應該稱為「革命」。當然,合理的復興不願意看到不合理的運用,但是也不能排除採用不合理的手段來應對不合理的存在,因此,合理的復興不僅僅是「崇文」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尚武」的精神,內容和精神交互存在。

華夏復興,衣冠先行,之所以以漢服服飾作為切入點,是因為服飾文明是合理文明體系的外線文明,穿出去會直接刺激人的視覺,會直接引起人民群眾的強烈反響,這種反響不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不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這都是帶來的直接效果,從而直接為開展華夏復興提供了可能的大空間。況且滿清奴役漢人,首先是從漢服下的手,華夏文明,先從哪跌倒,就應該先從哪爬起來,服飾的先行復興,更能為喚醒族人提供強大動力,再加上漢服這一全世界唯一存在的合理服飾的合理美,會驅使更多的民眾為這種美而努力奮鬥,這也是在韃系人佔領宣傳媒介的今天,漢服能大規模地傳播的重要原因。在漢服復興以前,我們長期呼喊要弘揚書畫文化等等,但是這種文化復興的效果卻沒有漢服運動來的快,來的好,主要原因還是內線文化的非直觀性。因此,從直觀文明出發,以外線文明帶動內線文明,是華夏復興的基本脈絡。

漢服運動與包括辛亥革命、改革開放為代表的其他運動是一脈相承的,都是推翻滿清,推翻韃系的背景下,重生華夏文明的偉大的華夏文明運動,辛亥革命,是以不合理的暴力革命推翻不合理的清殖民統治,讓漢家人重新掌握了政權,為建立合理的文明打下了政治基礎,是一場政治大革命;改革開放,讓漢家人重新在經濟上站住了腳,為建立合理的文明打下了經濟基礎,是一場經濟大革命;而現在的漢服運動,實際上是以漢服為切入點,以合理文明為基礎的文化大革命,如果漢服運動成功了,那麼這將為合理文明打下了文化提出,華夏文明將會得到初步的復興!因此,漢服運動與其他運動才是真真正正的一脈相承的關係!

最後,合理的復興仍然要以交互為本質,漢服復興,華夏復興要避免兩種錯誤,第一,單純地認為華夏復興應該馬上恢復真正漢人的國度,這是一種激進主義的觀點;第二,單純地認為只是服飾領域的復興,只要能被大眾認可就可以了,這是一種保守主義的觀點。筆者認為漢服運動既要考慮到復興的真正目標,又要腳踏實地。避免激進,這是對現實的尊重。同時要反對保守主義,因為單靠服飾的復興,而忽視合理體系的絕對權威,那麼合理的民族與不合理的體系大融合最終還是不合理,嚴重地還會導致復興起來的合理服飾再次被消滅,要清醒認清現實沒有絕對的平等,現實只允許主體與從屬交互的融合。因此,筆者對復興運動的建議是走「一次運動,兩個階段」的路線。

(二)一次運動兩個階段

一次運動兩個階段的本源是漢家交互的本質,一次運動就是最終目標要恢復合理的國度,這個一次運動相當於交互體,這個交互體是兩個階段基本元素的兩兩交互,這兩個階段分別是「漢基位」階段和「漢本位」階段。

1、「漢基位」階段

(1)「漢基位」的概念和內容

筆者認為,合理理解「漢基位」的概念還需要瞭解現在實行的民族政策的本質,現在,我們說「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實際上,這五十六個民族是現在劃分的,以前根本就沒有,中華民國時期對民族政策提出的口號頂多是「五族共和」,而且這個「共和」口號還是暫時性的,而在解放前中國共產黨的對於新民主主義國家闡述的文件中,民族的構成也就有「漢族、滿族、蒙古族、維吾爾族、藏族、壯族和朝鮮族」八個民族構成,而其他後來劃分出來的民族,許多服飾的本質大多也透露出漢家服飾的交互含義。解放之後,由於新中國一窮二白,根本就沒有經濟基礎,加上中國在外交政策上實行「一邊倒」政策,使得中國處處在學當時的蘇聯,而民族政策正是學習蘇聯民族模式,迎合蘇聯主義的產物。蘇聯的民族政策方法有兩個特點,一個是典型的分割觀點,稍微習俗不同的就要做劃分,另一個是自治的觀點,包括了自治區域和自治共和國的形式。

解放後,中國以蘇聯老大哥為模範再加以改進,我們創造了少數民族自治區和各種自治州自治縣,我們學了分割的西化觀點,強行劃分了好多民族,然後把相當一部份的漢家後裔劃歸到了其他民族,現在的漢族,不過是當時漢家後裔的一個大分支而已。這種民族政策把本是漢家的國度逐漸被西化成了五十六個民族的國度,這樣的政策是分割政策,前面說過分割是不合理的,最終導致的是分裂,因此,在這樣的民族政策下復興漢服,吃很大的虧,造成各種誤解也就正常了。

因此,「漢基位」是特定的現在的民族政策的情況下提出的,「漢基位」是指在現行的民族政策條件下,法定漢族應該與其他55個民族一起共有的基本地位。而現在的情況是,法定的漢族地位最低,是不折不扣的二等公民,這也是與一些不合理體系融合之後導致不合理結果的必然。爲了實現「大團結」,我們是以犧牲法定漢族的利益為代價,爲什麽漢族高考不能享受加分政策,爲什麽漢人的風俗習慣得不到特殊保護政策,爲什麽其他民族遷到漢人的生活區都准許成立某某民族自治區而漢人到其他地方卻不能,甚至為什麽漢人在生育這種最基本的天賦人權都不能同樣享有平等,這種地位可謂低下到如此程度。其他不合理體系得到相當大好處之後反而還在誣陷「權益受害」繼續施壓,把一切「破壞民族大團結」的責任推給無辜的法定漢族,進而達到韃系奴役漢系的「韃系復興」的目的。

(2)「漢基位」的雙重任務

筆者認為,「漢基位」的第一任務是在文化權利上,法定漢族要與其他民族享受最基本的地位!這應該是最基本地歷史任務。文化權利一定要與其他民族的平等,這個平等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漢服作為漢民族的服飾理應得到最權威的法定認可;第二、滿清入關的「剃髮易服」的等一系列史實理應得到法定承認,而不是掩蓋,美化;第三、特大的法定官方活動,漢族人應著漢服與其他民族一起出現;第四、侮辱漢服,侮辱漢文化的各大媒體媒介以及焚毀漢服的,詆毀漢家文化的,應該與侮辱其他民族服飾和文化一樣受到同等法律的嚴懲;第五、官方要帶頭區分傳統文化,要徹底承認漢家傳統文化和滿清傳統文化的區別,無條件取消「國學」稱謂,大力支持弘揚社會主義文化,講明傳統文化到底是漢家文化還是「滿清文化」。這五點只涉及到文化方面的權利,在現階段,實現這五點並不是很難,只是對基本地位的要求而已,更不用說衝擊其他民族的利益了。但是,就是這智商大於木頭的權利國家都不能保證實現,可見法定漢族如此下等的地位了!這哪是什麽各民族一律平等呢?這些任務,這些權利需要漢服運動者地追求,需要我們自己動手去爭取!

「漢基位」還有一大任務可能被忽視了,這個任務就是經濟管理方面的任務。漢服運動是既改革開放運動之後的又一一脈相承的偉大運動,但是我們也要清楚注意到,我們國家的經濟大革命還遠遠沒有結束。筆者認為,改革開放的經濟大革命走到從開始到今天,是「洋本位」階段的經濟大革命,也就是說,我們的經濟發展理論基礎統統是照搬照抄西方那一套,他們的理論本源便是分割主義,西方經濟管理思想不僅僅在中國大地上「水土不服」,而且在西方學術界也遭到各種質疑。如今的中國,經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卻越來越不受到尊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至今無法得到其他國家的承認,中國的經濟管理改革仍然是「摸著石頭過河」,加上現在的金融危機,歐債危機等等諸多不利因素,充分說明了兩點,第一、世界經濟次序是西方人建立的次序,這個經濟新次序絕對不利於中國經濟發展;第二、中國的改革開放,經濟大革命應該要告別「洋本位」階段了。漢服同袍是否能關注經濟管理方面的內容,以文化運動把經濟運動引導到「漢本位」上去,即從華夏框架創造不同於西方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的漢家經濟學理論體系呢,進而構建一個新的經濟次序呢?筆者不是要求一定要從事經濟這一行業,而是努力將漢服文化影響到經濟管理領域,引導經濟大革命的方向,在這些經濟問題上,能大膽地發出漢家文化的聲音,發出「漢本位」的吶喊。中國經濟如果能合理發展了,有一套自己真正的理論了,那麼就更有利於漢服運動的物質積累,為接下來「漢本位」階段創造豐富的物質條件。

2、「漢本位」階段

(1)「漢本位」的概念和內容

「漢本位」,顧名思義,就是漢家的本來地位,漢家的固有地位。「漢本位」的內容就是要樹立漢家文明的絕對權威,要建立一個真正的合理的文明體系,建立一個真正有保障的,以漢家作為絕對領導地位的各民族大團結的國家。「漢本位」的大團結是針對合理的大團結,對於破壞合理的因素,應毫不猶豫地採取專政,鎮壓反合理極端勢力!實際上就是「保合諸夏,協和萬邦,驅除韃虜」。「漢本位」階段的奮鬥目標,就是要以交互作為根本出發點和歸宿點,建立「三分法」的框架,建立華夏理論體系。

(2)「漢本位」是漢服復興運動的最終歸宿點

「漢基位」實現之後,並不是大功告成的時候,漢族保證了基本地位,也只是合理民族與其他民族在平等地位上的融合。前面說過,世上沒有絕對的平等,只有相對的團結。合理民族的融合,肯定會碰到與其他不合理民族的融合,這導致的最終結果還是不合理,反而造成了「漢基位」的成果付之東流的局面,爭取而來的團結的真諦也就失去原有的真諦。因此,實現了「漢基位」,並不是一次漢服運動,要真正實現一次漢服運動,就必須著手為「漢本位」而奮鬥!「漢本位」是漢服復興,華夏復興的最終歸宿點!

「漢本位」階段必須打破現有的民族政策,要充分認識到「漢」不僅僅是現在的法定漢族,實際上,現在其他所謂的法定民族,絕大部份都是當年的漢家後裔在解放之後大規模劃進去的。根據這一事實,這個「漢」是廣義意義上的「漢」,不論是法定漢族還是其他法定民族,只要承認合理,承認「漢本位」的,不管現在屬於哪個法定的民族,統統視作我們漢族人,漢家人,否認「漢文化」的「漢奸」,就算是法定漢族,那不等於真正的漢族。這個認識十分關鍵,法定漢族可以解體,但是真正意義的漢族將會越來越佔據主導地位,這就是實現「漢本位」的人數優勢。

「漢本位」,不是「漢統位」,所謂「漢統位」,即「漢家統一地位」,就是漢人絕對暴力統一其他民族,「燒殺」、「搶掠」、「殖民」、「消滅」其他民族,這種「漢統位」,本質上是狹隘的,是屬於韃系的內容。因此,堅持「漢本位」,反對「漢統位」,「漢統位」歷史上從來就沒有,今後也要時刻堅決杜絕!因此,漢服復興要避免三種誤區,第一,直接跨越「漢基位」這一現實的誤區;第二、停留在「漢基位」,不敢邁入「漢本位」的誤區;第三、就是直接淩駕在「漢基位」和「漢本位」之上的「漢統位」的極端思想!

(三)華夏重生後的建議

1、要徹底避免祖先犯下的不合理的失誤

華夏重生,華夏復興只是合理體系存在的建立,合理體系存在的復興,並不等於最後的華夏盛世。我們要更多地考慮到如何讓華夏復興的成果更好地長期地保持下去,如何讓華夏盛世更好地傳承下去,避免祖先犯下的不合理失誤導致華夏文明再次亡於他人之手。

對華夏重生之後的建議,筆者提出兩個基本原則,也就是本文提到的四種運用效果的前兩點,第一、最終的合理一定是合理的存在加上運用的合理,進而成就了真正的華夏盛世;第二、華夏文明滅亡的根本原因就一條:合理的存在,不合理的運用,導致最終不合理的結果。為此,我們要重新對我們的歷史要從漢家的角度進行全面的總結:首先是歷史的教訓,要清楚地知曉三大的歷史教訓:一是三國;三國的歷史是典型的教訓史,祖先在該東漢皇帝失去了王道的情況下,不及時禪讓,沒有合理運用,導致後來的內鬥,雖然三國出現了很多智慧,但是這本質是一場內鬥,耗盡了漢家的人口,耗盡了漢家的智慧,耗盡了漢家的血脈,結果換來的是「五胡亂華」的局面,漢人被迫遷到了南方,將中原大地拱手相讓,這個教訓是慘痛的!二是唐朝,唐朝時期,雖然有輝煌,但是,李世民開始,放棄了漢家的祖訓,為了所謂的包容,主動將胡人遷入關內,特別是讓胡人服兵役的政策,讓胡人掌握了軍權,這就是合理與不合理的包容,運用不合理,結果導致了著名的「安史之亂」,造成了後來兩宋幾百年的苦難,最終還是亡於蒙古,唐朝的錯誤是最致命的,這樣致命的王朝算是漢家盛世嗎?所謂「盛唐」根本不值得漢家去讚揚,而是一次祖先犯下的愚蠢的錯誤!三是明末,明末爲了「王士共治」而造成的內亂,政治上的紛爭,加上農民起義的介入,再次造成了內亂,這場內亂可能是一次固有的改朝換代,也可能是所謂的「資本主義革命」的預熱,但是祖先沒能將內亂限制在合理的範圍內,最終運用不合理,再加上當年的天災,使得滿清乘虛而入,造成漢家文明亡國亡天下,使得整個民族都遭受了最嚴重的毀滅性的打擊!

筆者認為,一方面要強調「王、士、民」這三個階層的人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並且要重視「民本」,重視生產者的生產,但是另一方面,筆者認為,在守好自己本分工作的同時,要讓三個階層的人都要相互交流一些各自階層的工作,一定要有宏觀交互的概念,處於某一階層的人,不能總是在做自己的本職工作,兩耳不聞其他事,需要這一階層的人忙碌之餘,要知道其他階層的情況,筆者認為,這一點是漢家祖先運用的最不合理的地方,特別是「民」,只關心自己的私利,只關心自己的生產,卻沒有「王」的意識,沒有「士」的概念,一來,造成一旦「王」、「士」被其他族人滅掉,那麼民的階層就直接被奴役掉了,二來,萬一起義,某個民的階層突然成了王,但是由於沒有王的觀念,他只能單純地拿生產者的理論來領導,沒有王的基本觀念,只想著民的私利,那這樣的王不會持續多久就成了腐敗的王,到頭來又是社會動亂,損失的是自己。如果民在起義中突然成了王,如果之前具有王的概念,那麼民便會親自學著當王或者請別人來當王。因此,在各自階層守各自本分的時候,需要各自階層之間相互認識,相互瞭解,彼此有一個概念,這也是華夏復興之後需要注意的地方。

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漢人安,則安,漢人亂,則亂,避免內亂,避免與不合理的體系融合,避免運用的不合理才是真正讓華夏盛世長期甚至是永遠延續下去的根本方法!總之要時刻做到這四個字:運用合理!

2、漢家科技運動與漢家理工復興的概論

漢服為切入點的文化大革命成功之後,華夏基本也就復興了,但是復興之後的華夏並未完全建立起真正的合理的體系,因為我們的科技還掌握在西系人的手裡,因此,筆者認為,漢服運動之後還剩下最後一場運動,就是漢家科技運動,這是既辛亥革命、改革開放、漢服運動之後,華夏復興進程的最後一次運動。

漢家科技運動,是要改革現有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理工農醫領域的所有外來符號,全部採用漢式符號來表達,徹底實現所有領域的華夏復興,徹底打破西方科技的壟斷地位!

漢家科技與西方科技的根本分歧在於,事物是無限分割還是有基本元素構成,西系本質是分割的,因此,西方人認為事物是無限分割的,他們還舉出了權威的例子: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原子可以分為質子和中子,然後又可以分為上誇克也下誇克。但是,無論他們怎麼分割,總有一對相互上下對應的關係,這個關係就是陰陽。因此,漢家人認為事物是由基本元素組成的,陰陽是構成萬事萬物最基本地元素,這個構成是陰陽的無限交互構成的。

根據這個分歧,我們可以看到西方分割的觀點造成了科技符號的徹底混亂,結果分來分區,不能合起來,不能交互起來了,分出去不懂得收回來,這樣的科技是十分危險的,而如果漢家科技能發展起來,漢家人只用陰陽碼就可以表示所有的事物,這不僅適合了兩兩分明的觀點,而且也適應了自然兩兩交互交合的本質,使得漢家科技領域的符號非常清晰,從這一方面來說,漢家科技取代西方科技,合理體系取代不合理體系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

八、結語

筆者的這些分析,基本沒有真正史料的支持,而是筆者探索漢家本源之後,參考各種資料,並在此基礎上得到的一番推論。目的就是構建華夏理論體系,為徹底的華夏復興奠定理論基礎。

從本質,到框架,到政體,到體系,這樣的論述有力的糾正了在華夏復興運動中所走的兩個基本誤區:一個誤區是經驗主義,這種觀點認為不需要什麽理論,直接走實踐的路子,任何理論的觀點都是書獃子的觀點,會給運動帶來各種各樣的約束;另一個誤區是教條主義,片面地認為漢服復興一切都要以史料作為出發點,一切都要得到所謂真實的考據,引經據典才是絕對正確的。

犯下第二類誤區的同袍可能佔大多數,原來筆者的框架理論曾經遭到了某些同袍的批評,經過了筆者的反思,筆者還是堅定地認為過多地參考史料,最終無益於這場復興。

客觀方面,漢人曾經受到異族的統治,在異族統治時期,由於不合理的思維,導致他們在文化上不停地篡改歷史史料,特別是滿清時期修的《四庫全書》以及編著的一些「經書」極大地歪曲了真正的漢家文明世界,尤其是禁毀書籍,重新解讀,閹割篡改,導致現在我們一般大眾能看到的史料的真實性大打折扣,這便是韃系人不能讓漢人找到真正的史料依據,永遠拿被改的史料壓制華夏復興運動的大陰謀!再去重新看現有的史料已經毫無意義;但是一個人再怎麼穿各種衣服,他的精髓,他的骨骼,即框架,本質是不會改變的,一個本是設計成廁所的框架,拿廚房的裝修是不能更完全遮住廁所框架的本來面目,篡改歷史的人,永遠改不掉我們固有的理論體系,不能改掉隱藏在背後的華夏框架。他們唯有篡改的同時,禁止框架學問的大規模流行,才能保證漢家民族永遠地沉睡下去。因此,框架學問,理論體系是一大重要的突破點,這也是構建漢家理論體系的迫切要求所在。

主觀方面,即便是能看到漢家人寫的史料,我們也得要清楚,這些史料記載,也是作者當年對原來發生問題的主觀看法,也就是說,相對於原來發生的問題,我們與作者同屬於後來人。作者對當年的問題的看法實際上是對如何運用華夏體系的建議,作者觀點的合理與否還需要實際運用來檢驗,不能一味相信作者的話。因此,漢家史料的初衷就是一種參考,就像一本字典一樣,用一用,查一查,參考參考,至於信不信是另外一回事。在保證合理體系絕對權威的情況下,將其典籍視為參考書,這既能有參照物,又可以從分發揮今人的主觀能動性,去再合理的框架下,不斷創新,這不正是有保障的理論自由,百家爭鳴嗎?

因此,合理的華夏這一理論體系的提出,既在理論研究上避免拘泥於史料,又在實踐運用基礎上避免偏離合理的原則,最終達到漢家文明合理的發展,華夏文明合理的創新,這正是本篇論文的希望所在!

參考文獻

【1】曾仕強,《易經的奧秘》,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曾仕強,《大易管理》,時代光華培訓大師系列,東方出版社

【3】子洛,《「國學」的本質》,邕州華夏民俗社講稿,邕州華夏民俗社

【4】易中天,《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第五章士人的崛起,上海文藝出版社,222頁

【5】橄果山人,《橄果山主人書》,卷一,漢服第三

【6】宋豫人,《漢家階級之分析》,中原漢家論壇,咱暈優酷視頻空間

【7】張先治,《財務分析》,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8】薛祖雲等,《會計理論分析》,機械工業出版社

【9】鄭永年,《中國爲什麽沒有自己的知識體系》,(新加坡)聯合早報


推薦閱讀:

都說《我的前半生》凌玲穿得土,但我覺得她比離婚前的羅子君穿得合理多了
合理食用九種營養食物抗癌防病
調整自行及合理騎行自行車
皮科寶典丨外用皮質激素的合理選擇(中)
社會階層固化真的合理嗎?

TAG:理論 | 華夏 | 著作 | 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