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眼中的刺
《南方人物周刊》專欄
--------------------
07年3月,我國發布了一份「美國人權記錄」,列舉了美國的種種人權劣跡,其中有一條指出,據美國人口普查局2006年8月29日公布的數據,2005年美國有3700萬貧困人口,佔總人口的12.6%,有770萬個家庭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平均每8個美國人中就有1個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毫無疑問,這個信息是言之有據的,美國人口普查局的確出台了這些數據。但是我覺得這條信息需要一個長長的注釋,否則可能造成一定的誤解。
說起貧困戶,我們一般想起的都是一幅悲慘景象:一群面容憔悴的人,住在破爛的房屋裡,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孩子沒學上,生病沒錢看……但是在美國,「貧困」的概念卻不是這樣的。下面我引用一段05年出版的調查報告,讓我們來看看美國窮人的「慘狀」:
「46%的貧困戶擁有房產,一個典型貧困戶所擁有的房子平均有三個卧室、一個車庫,一個陽台;美國貧困戶的人均住房面積超過巴黎、倫敦、維也納、雅典等城市的人均住房面積。97%的貧困戶家裡有一部彩電,50%有兩個或更多彩電;76%有空調;75%有一輛車;30%有兩輛車;73%有微波爐;62%有有限電視;33%有洗碗機。從營養消耗來看,美國貧困家庭兒童的平均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消耗量和中產階級家庭兒童完全一樣。大多數情況下,他們蛋白消耗量甚至超過健康標準一倍,也就是說,大多數貧困家庭兒童存在過度營養問題……」
看來,美國的窮人並不象我們想像的那樣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這個國家之所以存在3700萬貧困人口,很大意義是因為它所制定的貧困線標準高出我們發展中國家的標準。
美國當前適用的貧困線標準制定於60年代。1963年經濟學家奧桑斯基計算出,一個普通四口之家當年需要花費1033美元購買食物,占家庭收入的1/3。因此,她將收入3100美元(1033美元的三倍)作為當年一個四口之家的貧困線。這個數字根據家庭人數而變動,也根據年份而變動。目前,美國四口之家的貧困線是年收入2萬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在貧困標準與時俱進的過程當中,今天的奢侈品往往會成為明天的必需品,今天美國的貧困線生活水準實際上是70年代初的中產階級生活水準。
這裡要提醒讀者注意一個關鍵問題,美國的貧困線標準計算的僅僅是貧困家庭的現金收入,不包括窮人所享受的各種福利,而美國有大量扶助貧困戶的福利項目。正是因為這些福利項目的存在,許多美國窮人沒錢也可以有飯吃、送孩子上學、看病、住房子。近年美國聯邦政府的福利年均開支為5000億美元以上,用於支持各種各樣的貧困人口資助項目。舉幾個例子:
食品券項目。專門防禦窮人挨餓的項目,建立於1939年,不斷更新發展,目前的運轉機制是,政府給零售店預付貨款、窮人刷卡購買食物。04年該項目覆蓋了1千萬個家庭、2千4百萬人口,其中51%為兒童。
住房選擇券項目。針對低收入家庭的房租補貼項目,1961年正式建立,延續至今。住房和城市發展部從貧困戶申請人中選出一部分,代表他們與其房東簽約,為他們支付70%左右的房租。
「領先」項目。幫助貧困家庭的兒童的項目,1965年成立,到05年,已經有2千2百萬學齡前兒童曾接受其資助。就05年來說,預算為68億美元,90萬兒童受益,平均每個兒童受益7222美元。該項目本身有21萬多員工,但其志願者隊伍則有120多萬人。
以上只是幾個典型例子,其他類似的項目不計其數,比如針對貧困家庭的「學校免費早餐午餐」項目、專門針對貧困大學生的「聯邦培爾助學金」項目、政府資助的「公共住房」項目、針對窮人的「醫療保險」項目、「貧困家庭的暫時資助項目」,等等。正是這些項目的存在,很多缺少「現金流」的窮人卻不至於面對重大生存危機。可以說,在「市場失敗」的地方,政府積極介入,托住社會安全的底線。
當然貧困的出現也不完全是「市場失敗」。在發展中國家,貧困出現往往是因為就業機會少或者工資太低,但在發達國家,貧困雖然也有這些原因,它與貧困人口自己的行為也往往密切相關。比如,美國貧困現象一個重大的原因就是單親家庭的湧現,還有一個重大原因是一些人的工作量太少。據統計,2/3的貧困兒童是生活在單親家庭當中。又有數據表明,一個典型的貧困戶一年的平均工作時間是800個小時(也就是一周16個小時),如果800個小時提升到2000個小時(也就是一周40個小時),75%的兒童將會脫離貧困。當然,就業機會和工資問題也需要面對,最近美國國會通過「最低工資法案」,將美國的最低小時工資標準從5.15美元提高到7.25美元,就是針對工資問題。
還需要說明的是,與發展中國家許多貧困人口的長期甚至永久性貧困現象不同,美國的貧困人口往往是由於失業、離婚、生病暫時處於貧困當中。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從1996到1999年,低於一半的貧困人口「連續貧困」四個月以上,只有20%的貧困人口「連續貧困」超過一年。眾所周知,持續貧困是社會動亂的根源,如果一個國家的窮人有希望迅速「脫貧」,經濟貧困往往不容易釀成政治動亂。
當然,並不是說美國就不存在發展中國家意義上的貧困問題,在美國3700萬貧困戶中,貧困程度也各異,其中不乏極度貧困的人。美國還有3、4000萬人口買不起醫療保險,其中很多都不被政府的公共醫療項目覆蓋,城市貧民窟、流浪漢屢見不鮮。前面所提及的報告也指出,貧困人口中有13%曾經面臨暫時的飢餓威脅。橫向比較來說,在發達國家裡,美國的貧困率最高。縱向比較來說,自從布希上台以來,美國的貧困人口連年增加。
各國的貧困標準線不一,按照美國的標準,美國有12%的貧困人口,按照中國的標準,中國才8%左右的貧困人口。不過如果按照世界銀行統一的日均購買力標準,05年中國有16.6%的人口日均購買力低於1美元, 46.7%低於2美元,相比之下,美國及其他發達國家的日均購買力低於2美元的人口比例少於2%。當然,中國人口多,起步晚,貧困現象難以避免,不應該以此否定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和發展潛力。但是,理解是一碼事,盲目得意則是另一碼事。一個46%人口日均購買力不足2美元的國家,去嘲諷一個同類人口不到2%的國家的「貧困」問題,是不是有點「看到他人眼中的刺,卻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梁木」呢?
推薦閱讀:
※令人眼前一亮的童帽
※男人眼中最危險的七種女人
※女人眼中的魅力老公10標準
※男人眼中優雅而驚艷的女人,是這樣的!
※外國人眼中十大中國城市 有你的家鄉嗎?第一第二沒有懸念!
TAG:人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