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是神經系統的龍頭,極其脆弱 大腦遠比你想像的更可怕

醫生們說『頭一碰,一切都將不同』。大腦是神經系統的龍頭,極其脆弱,進化的過程中,動物大腦產生了各種保護它的甲胄, 但它仍然是非常脆弱的器官。大腦探秘誠然,腦部外傷是34歲以下的頭號殺手。大腦雖然是神經系統的龍頭,但卻極其脆弱,進化的過程中,動物大腦產生了各種保護它的甲胄,但它仍然是非常脆弱的器官。頭蓋骨提供第一道防線,保護大腦免受傷害,內部也有薄膜使大腦不受細菌或毒素侵襲,縱使重重安全屏障也無法阻擋所受傷害。頭蓋骨無法擋住劇烈的衝撞。另外,大腦受傷、中風或患病都會嚴重損傷大腦使人生隨之大變。視頻中一位日本女士壽子因中風曾一度心臟停跳,壽子大腦的左半邊由於淤血管受阻大半已損毀,這些大腦損傷使她身體右側癱瘓並幾乎失去了語言能力。中風不僅破壞了部分大腦半球,也切斷大片由神經元和神經纖維組成的腦部通信網路。這些傳導功能的破壞嚴重影響說話、行走等主要功能。但大腦恢復能力很強,健康的神經元往往能擔負起受損或死亡細胞的責任。當受損的細胞開始建立新的神經元網路,就進入復原階段。要了解復原情況必須研究神經細胞的運作,大腦中有上千億神經細胞,他們各自伸出長而包有髓鞘的神經纖維彼此相連。身體右半邊的資訊送入大腦左半球,相反的,右腦控制左半邊身體的行動。大腦其他區域各擔任其他不同任務,分別有視覺區、觸覺區、動作區、語言區。另外,只有左腦配備控制語言的神經網路,如若左腦受損,病患可能會喪失語言能力,並且身體右半邊完全癱瘓。通常來說,中風患者的恢復情況會在一兩年內成型,但也不乏一些奇蹟的出現,這就需要患者的家人和醫生付出無法描述的耐心與專業,有些時候多年後大腦仍表現出改善跡象。腦神經元可能繼續重建線路、改造網路,進而整個大腦功能隨之改善,值得一提的是,大腦所受刺激越多重建線路會越快,例如對成年人老年人的昔日重現、對幼童的動作音樂刺激等。對於大腦有先天缺陷的兒童,現今條件已比昔日改善了許多,不少城市的特教學校會為他們提供專業化的康復訓練。視頻中有一個小男孩因先天的腦部缺陷理論上是不能動、聽、看、說的,然而事實上,小男孩可以行動、看、聽以及發聲。這說明大腦的未受損部位為他產生補償作用。專家認為孩子的神奇恢復的關鍵可能是在大腦最老的區域——腦幹,另一方面,年輕的大腦恢復能力也相當強,斷開的神經元的重連接速度非常快。採用割裂腦技術治療癲癇的醫術至今依然被應用於治療嚴重癲癇。視頻案例中的男孩為治療癲癇切掉了大腦左半球,右側肢體失去活動能力,語言能力也喪失,然而經過3年恢復,他可以使用右手抓握,右腿踢腿,還能識字。醫學史上也出現過同樣病例,病人成年後甚至可以正常生活,左半球失去的語言能力由大腦的剩餘部分接管。研究發現,腦受到損傷時,會展開各種生理程序以便進行自我修復。機體吞噬受損細胞,釋放神經成長因子,布設新的神經通路。應該說,注意不要讓大腦受到嚴重損害的同時注意平時生活的大腦保健也是相當必要的。資料顯示,成人大腦只佔體重的2.2%,但是需要攝取由心臟輸出的20%的血液,不論是清醒或是睡覺,如果沒有等量的血液,腦就沒有辦法得到滿足。雖說如此,腦本身並沒有儲存營養的力量,流到腦的血液量如果減少的話,10秒內如果沒有血液流到腦,腦細胞就會活動遲鈍,意識就會模糊。如果兩三分鐘內血液停止,腦細胞立刻遭到破壞。為了使腦功能順暢,一定要攝取含有腦需要的營養的食物。當運送營養的血液到達腦細胞的量減少時,腦細胞不具有充分貯藏營養的機能,因而活動自然便的遲鈍。持續工作了一整天,很容易導致養分不足;也就是說,腦細胞的自動控制裝置會自動進入休眠狀態。為了儲存第二天飛活動力量,需要大量的營養補給。大腦的自動休息就是睡眠。使用腦力工作的人比起單純使用體力工作的人而言,承受較強的壓力,較容易頭腦疲勞。光靠睡覺,沒辦法完全消除頭腦的疲勞。因此要培養在短時間充分熟睡的技術。此外,藉助血液運送來的營養,腦力勞動者與體力勞動者之間的需要也有差距。為了使頭腦充分的發揮作用,保持身心健康。不再傻傻地活 張小軍 我們還不能常生不老,但相比先人,昌明的醫學延長了壽命,這毫無疑問。可惜地是,一種被稱為阿爾茨海默氏症的頑疾讓這種長壽有時不是享受,而成為久久不散的折磨。病重時,患者會徹底失去人的尊嚴,成為一灘行屍走肉,甚至無力決定自己的生死…… (小標題)頭腦中的魔鬼 1906年一個昏暗的日子,德國醫生阿洛伊斯·阿爾茨海默接診了51歲的女患者奧古斯特。5年前,家人發現奧古斯特得了一種奇怪的病,她開始喪失記憶,逐漸表現出語言障礙,糊塗、妄想且情緒激動。送到阿爾茨海默醫生這裡時,奧古斯特已經大小便失禁、卧床不起,而且忘卻了身邊的人和事。不久她死了,沒有明顯的死亡原因。 與許多德國人一樣,阿爾茨海默辦事一絲不苟,他不會讓一個死亡之謎就這樣存在自己心裏面。在徵得家屬同意後,阿爾茨海默對奧古斯特的屍體進行了解剖。他發現,奧古斯特的大腦由於神經元缺失而萎縮,腦中出現纖維纏結和斑塊堵塞。 1906年11月,阿爾茨海默在蒂賓根大學的一次會議上公布了他的發現。此後100多年中,人們對這種疾病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棟。然而,阿爾茨海默氏症有如驅之不走的魔鬼,真正有效的治療方法至今沒有找到。這種疾病主要出現在60多歲的人群中,隨著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人壽命更長,阿爾茨海默氏症蔓延已經成為意料之中的事情。  《柳葉刀》雜誌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現在有2400萬人患有痴呆症,這個數字到2020年將上升為4200萬,到2040年將上升為8100萬,這其中多數痴呆病例都將是阿爾茨海默氏症下的黑手。在中國,2040年時的阿爾茨海默氏症患者將增長至現在的3倍。  就目前來看,阿爾茨海默氏症患者的數量遠不及癌症或心血管病患者,用於研究這種病的經費也只相當於癌症或心血管病研究基金的一小部分。但是這種疾病的損害,包括經濟負擔和家庭付出的無形代價,卻與癌症或心血管病不相上下。 (小標題)什麼引來了噩夢? 對於阿爾茨海默氏症的誘發原因,說法很多,這裡舉出最近出現的三種解釋:一、教育程度影響說 這種理論的核心是受教育越多的人,阿爾茨海默氏症病情會惡化得越快。得出這一結論的過程很簡單,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對312名阿爾茨海默氏症患者進行了為期5年的跟蹤調查。這些人中有文盲,也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調查過程中,所有病人都出現了認知能力的衰退,但如果一個人受教育的時間多1年,其衰退程度就增加0.3%,這一點尤其表現在記憶力和思考問題的速度上。二、白日夢引發說 當人們把注意力集中於閱讀、談話或處理問題時,大腦使用某一特定的部位進行這類工作,但是當人們停下來的時候,大腦就轉到「開小差」狀態。在這種狀態下,記憶系統啟動,大腦會靜靜地幫助我們籌劃和解決問題。美國華盛頓大學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研究員蘭迪·巴克納發現,「開小差」狀態雖然重要,但也會產生代謝後果。如果年輕時頭腦「開小差」時間持續過長,大腦的相應部分就會受損,久而久之的結果是阿爾茨海默氏症。三、糖尿病近親說 與阿爾茨海默氏症一樣,糖尿病也是困擾發達國家的一大流行病。兩種沉痾之間有三方面關係:首先,胰島素不僅生成於胰腺,同樣也生成於大腦中;其次,在老年痴呆症病人的體內,腦胰島素的含量有所降低;最後,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腦受體數量減少,而後者的正常工作需要有胰島素的支持。雖然這兩種疾病是否有因果關係還沒最後弄清楚,但糖尿病與阿爾茨海默氏症是一對姑表親,打斷骨頭還連著筋。 (小標題)海上千金方    如果現在去問一位大夫,阿爾茨海默氏症能根治嗎?只要他不是頭腦發昏自以為是李時珍的後代,一定會羞怯地告訴你:「沒有」。不過,現在醫學界確實在嘗試一些新奇的辦法,雖然還沒有具體療效而且聽上去像是海客傳回的天方奇談,但也許有一天,會有奇蹟。 日本人正在老鼠身上搞阿爾茨海默氏症的疫苗。這種疫苗的製造原理是在一種無害病毒中植入能產生貝塔-澱粉狀蛋白的基因。口服疫苗後,病毒會刺激免疫系統攻擊並破壞腦內的貝塔-澱粉狀蛋白。當患這種病的老鼠服用疫苗後,它們腦內澱粉狀蛋白粥樣斑的含量下降,大腦功能有所改善。 另外,減緩阿爾茨海默氏症的發病進程,我們現在已經有一些辦法,這多數是通過老鼠實驗證實的:一、運動法 運動可以使老鼠大腦內一種名為megalin的蛋白質水平增加一倍,而這種蛋白質在大腦內充當了「搬運工」的角色,它能將貝塔-澱粉狀蛋白「驅逐」出大腦,趕入血液當中;與此同時,還會捆綁血液中的一種有益分子——胰島素樣生長因子,並將其運送到大腦中。西班牙馬德里卡扎爾研究所的伊格納西奧·托雷斯-阿萊曼說:「我們的老鼠實驗結果表明,運動的確是益處多多,它能夠保持體格和大腦的雙重健康。」二、音樂法 美國第一個音樂治療專業是1944年在密歇根州立大學開設的。二戰期間,音樂療法在老兵醫院很受歡迎。美國音樂治療協會的發言人阿爾·布馬尼斯說,聽音樂時,人們的心理和身體會受到刺激,音樂治療專家藉助這一過程實施治療,用音樂訓練動作技巧和腦部功能。   伯克利音樂學院音樂治療專業的創始人和系主任蘇珊娜·漢澤爾說:「音樂對人的影響直達肉體和心靈。」三、紅酒法 每天喝一點兒,好處很多,也許也能給難以駕御的阿爾茨海默氏症套個籠頭。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將患阿爾茨海默症的老鼠隨機分成3組,並在接下來的7個月中分別在其中2組實驗鼠的飲用水中加入紅酒和酒精,第三組實驗鼠只喝清水。此後通過走迷宮測試觀察各組病鼠的記憶力,結果發現,紅酒組老鼠學得最快,而酒精組和清水組則表現平平。  文章寫到這裡,該收尾了。作為一名現在的旁觀者和未來可能的患者,我衷心祝願所有阿爾茨海默氏症病人都能在長壽的同時繼續保有尊嚴,而這取決於身邊慈善的親人們。當不能再憶起少年時心靈最深處的情歌,當不能再回味青年時的雄圖偉業,當不能再承擔壯年時的種種責任,唯有親人能夠坐在搖椅上與你慢慢聊。  http://blog.voc.com.cn/blog_showone_type_blog_id_335286_p_1.htmlDo we only use 10% of our brains?我們的大腦利用率只有10%?Author:Claudia Hammond Translated by:Rice1919「要是能激活大腦中未被使用的部分,我們就能變得更加聰明、更富有創造力。」人們對這一觀念總是津津樂道,然而很不幸,克勞迪婭·哈蒙德給大家潑了一盆冷水。在醫學領域,人類身體上的奧秘數不勝數,但有一個部位卻不成比例的吸引了最多的關注,它就是大腦。我最喜歡的一條就是人類只利用了自己大腦的10%。因為這意味著只要能發掘那被浪費的90%,我們就會變得異常的聰慧、成功、創意無限。這一信念讓我們加倍努力去探索其中奧秘,但不幸的是,這一假設未必是真。首先我們有必要弄明白一個問題——10%的什麼?如果是10%的大腦區域,那麼這個問題就不攻自破。運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術,在掃描儀中,神經學家可以清楚地監測到人們活動或思考時大腦的哪些區域處於活躍狀態。就像握緊或鬆開手指、說幾個單詞這樣簡單的動作,我們大腦中活躍的區域已經超過10%。即便是在你認為什麼都沒有做的時候,不管是控制呼吸、心率,還是你在回憶記事本上的事項,你的大腦都進行了大量的工作。或許10%是指大腦細胞?這也行不通。任何神經細胞都不能停止工作,它們一旦停下來就會衰退或死亡,要麼它們就被附近的神經組織控制。我們根本就不能讓腦細胞閑下來。大腦細胞非常脆弱,容不得閃失。大腦消耗著我們身體中大量的資源。根據感知神經學家瑟吉歐·戴拉·薩拉(Sergio Della Sala)的研究,維持大腦組織存活需消耗人體20%的攝氧量。雖然大自然造物千奇百怪,但怎麼會進化出一個碩大的腦袋卻只有一成有用?大腦體積龐大,佔用大量生命所需的資源;它造成難產,導致多少產婦因此喪命,這樣一個東西怎會沒有用途?它的確令人匪夷所思。但許多人依然堅信人們只利用了大腦的10%這一說辭。眾人將此觀點以訛傳訛。倫敦大學學院的神經學家蘇菲·斯科特在聽一堂關於急救的培訓時,授課老師竟然跟學生說因為大腦只有10%在工作,因此腦部創傷並無大礙。他不僅誤聽誤信「10%」的傳言,還低估了腦部創傷的嚴重性。即使再小的腦部創傷也會對人體機能造成嚴重的影響。這位培訓急救常識的老師或許就沒指望這堂課能給這位神經學家教些什麼,但斯科特卻給這位老師上了一課。棘手的難題為何這個在生物學和生理學上都站不住腳的說法會廣為流傳?這一傳言源於何處已難以查證。美國心理學家和哲學家威廉姆·詹姆斯在他1908年的作品《人類的能量》中說道,「我們對自身所有的精神和物質資源利用甚微。」他樂觀的認為人類可以做到更多,但他沒有提到腦容量或腦細胞數量,也沒有給出具體的比例。「10%」這一數據的提出是在戴爾·卡耐基的暢銷書《如何贏得朋友並擁有影響力》1936年版的序言中。也有人說這一說法源於愛因斯坦。德拉薩拉教授沒有找到出處,就連艾爾伯特·愛因斯坦檔案館的工作人員也沒有找到任何相關的紀錄。看來這又多了一個謎。還有兩個方面也許是導致這一誤解的原因。大腦細胞中有90%的是膠質細胞。他們屬於支持細胞,也叫腦白質,它們為其餘10%的大腦細胞提供物質和養分支持。而這10%的細胞是神經細胞,他們構成了大腦灰質,負責人的思維活動。於是人們便錯誤的認識了10%的腦細胞負責思維活動的信息,因此指望開發90%的膠質細胞。但這兩種細胞是完全不同的。也沒有辦法讓膠質細胞將自身轉化為神經細胞,來為我們的大腦提供額外的動力。腦部掃描發現有極少數的病人會出現特殊的情況。1980年,一位名叫約翰·洛爾貝的兒科醫生在《科學》上提到,他遇到過一位腦積水患者,他的大腦中幾乎沒有腦組織,但卻功能正常。當然,這不能說明其他人也可以做到,只不過是這些特殊群體適應了特殊的環境。當然,只要我們一心鑽研就能了解到新事物,目前神經可塑性研究領域的發現表明我們可以對大腦進行改造。但不是開闢大腦中的新領域,而是通過建立神經細胞間的新聯繫或去除不需要的聯繫。有趣的是,我發現當人們得知這個消息是假的時,都會表現出無比的失望。或許10%的佔用率給人們留下了太多希望。人們都希望有所提高,如果去嘗試了,我們就能做的更好。但是很不幸,事實並非想像的那樣,我們的大腦中也找不到空閑之處。大腦是如何再學習的 人類擁有的學習能力和記憶能力讓我們能夠做許多其他生物想都想不到的事情。但是,我們才剛剛開始了解在我們學習或者忘記時,大腦是如何工作的。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是在神經細胞之間的接觸所產生的變化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這些結構上的變化是否能夠解釋人人皆知的現象——再學習是否比學習新的東西更加容易呢?德國馬普所(Max Planck Institute)神經生物學分所的科學家們已經能夠證明:即使不再使用,在學習過程中建立起來的細胞接觸還是會保留。重新激活這些暫時閑置的「存儲細胞接觸」,能夠讓我們更快地熟悉那些曾經學習過但被遺忘的事情。人類與昆蟲不同,即使多次無功而返,昆蟲還是會反覆不停的朝著窗玻璃撞去,試圖獲得自由,而人類的大腦能夠學習複雜運動的聯繫和順序。這種學習能力不但讓我們能夠避免撞到玻璃門,還讓我們能夠掌握各種各樣的技能,比如騎自行車、滑雪、說不同的語言或者演奏樂器。儘管在我們年輕時,大腦學習得更快,但是我們到了老年還是依然擁有這樣的學習能力。長期以來,科學家們都試圖準確查明,當我們學習或遺忘的時候,大腦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彈性聯繫學習,換句話說,就是成功地處理新的信息,是神經細胞之間建立新的聯繫。面對新信息,大腦中沒有任何以前的處理路徑存在,蛋白絲附屬物(filigree appendage)就會開始生長,從激活的細胞一直延伸到鄰近的細胞。當生長到特定的接觸點的時候,在蛋白絲附屬物(filigree appendage)的末端處會形成特定的接觸點,這種接觸點又叫做突觸,突觸一旦形成,信息就可以從一個細胞傳到另外一個細胞,我們也就獲得了新的信息。一旦接觸中止,所學到的東西也就被「忘卻」了。學習與再學習之間的細微差別儘管最近的研究顯示,學習和記憶與上文中所提到的大腦中的結構變化有關係,但是還是有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去研究。比如,當我們學習、忘記、再學習的時候,大腦是怎麼工作?通過一個實例,我們從實驗中得知,一旦我們學會了騎自行車,即使很多年都不碰自行車,我們也可以很容易的再次熟悉,類似的例子很多,它們似乎證明了一點:「重新學習」通常比「從頭學起」要容易。這些細微差別是否是源於神經細胞的結構呢?大腦遠比你想像的更可怕摘要:就像硬幣有兩面。大腦不僅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同時,大腦還很脆弱。手術中輕微觸碰大腦或造成功能區損傷,自閉症等與大腦相關的疾病至今仍未解,這些都是對「脆弱大腦」的最佳註解。目前對病變可見、病因明確的疾病,如腦瘤等,神經外科已大有作為,也不斷有新技術出現。在研究和大腦相關的更為隱蔽的疾病方面,科學家也從未停止腳步。4月12日,南方日報科技能見度欄目在《大腦遠比你想像的更可塑》中為您解讀了大腦功能的超強可塑性。但就像硬幣有兩面,大腦也有其可怕的一面。  人腦很脆弱。一不留神摔一跤就有可能失去嗅覺;在手術中,輕微的觸碰就可能導致功能區損傷;腦卒中搶救更是一場時間戰役,醫生們爭分奪秒以防止大腦細胞走向死亡……  更令人不安的是,很多與大腦相關的疾病,如自閉症、抑鬱症、精神分裂症、亨廷頓舞蹈症、阿爾茨海默病等,如今仍是未解之謎。  所幸,科學家們從未停止研究與探索的腳步。  脆弱大腦  也許不小心摔個跤就會失去嗅覺。在手術中,輕微的觸碰就可能導致大腦功能區損傷;腦卒中最佳治療時間在3小時內,否則腦細胞就會開始死亡  一位20多歲的女白領,走路時腳下打滑,不小心摔了一跤,磕到了後腦勺。當時她只覺頭稍有點痛,就沒在意。但後來發覺,吃飯時聞不到味道,連香水都「沒味兒了」。到醫院檢查後發現,原來是嗅神經處有一個直徑僅幾毫米的出血點。  這不是電視劇里的虛構橋段,而是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醫生羅唯師前不久遇到的真實病例。他所在的科室每年接診的較嚴重腦損傷病人超過500例,其中有不少是腦外傷病人。  「腦外傷很可能引起嚴重後果,甚至導致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功能障礙,而這主要取決於損傷是否位於腦組織的功能區。」羅唯師說,大腦是人的司令部,腦功能相當複雜。但目前研究出它有確切功能的區域並不多,一些區域的功能尚未明確,相對而言就是功能啞區。  因此,神經外科是著名的高風險科室,「手術中,這些區域的腦組織受損後,對病人並無影響;但有些功能區受到很小的損傷,或者手術中不小心弄傷,很可能導致病人失語、偏癱,甚至失去疼痛感,喪失嗅覺、視覺等。」羅唯師打了個比方:「負責管理語言的布羅卡區,就是重要的功能區,一定得非常小心。」  而常見腦血管疾病腦卒中(腦中風)也是對「脆弱大腦」的最佳註解。如今,腦卒中已成為我國第二大死亡因素和第一大致殘因素,是名副其實的「健康殺手」。  在醫生們看來,與這一「殺手」的搏鬥就是與時間賽跑。「一旦出現腦卒中,最佳治療時間是在3小時內,否則腦細胞就會開始死亡,6小時後會完全壞死,造成不可逆的後果。」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內科教授高聰表示,這是因為腦卒中通常發生在向大腦輸送氧氣和其他營養物的血管爆裂之時,或血管被血凝塊或其他物質阻塞時,如果神經細胞缺乏足夠的氧氣供給,很快就會死亡。接著,受這些神經細胞控制的身體機能也會隨之失去作用。  由於死亡的大腦細胞無法替換,因此腦卒中造成的後果通常是永久的。存活的腦卒中患者中,多數有身體癱瘓、言語障礙、認知障礙、日常生活能力喪失等功能障礙。  疾病謎題  相較腦瘤等看得見摸得著的病變,抑鬱症等精神疾病則更為隱蔽和可怕。全球每年約100萬人因抑鬱症而自殺;在廣州,幼兒園每133個孩子中就有一個患自閉症針對互聯網電商的分散式拒絕服務攻擊與防範的實質就是電商和黑客在拼比帶寬和伺服器的性能,通常電商在防拒絕服務方面很重視也投入巨大。  相較腦瘤等看得見摸得著的病變,抑鬱症等精神疾病則更為隱蔽和可怕。  4月16日晚,中山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研究生蔡潔挺在宿舍內自縊身亡,次日就是該系研究生提交畢業論文的最後期限。同學說,因為論文壓力,大半個月來,小蔡一直情緒低落。  名牌大學研究生自殺,這讓很多人不禁唏噓,站在金字塔尖的精英為何如此輕率地放棄生命?不少專家提出這很可能是精神抑鬱所致。  據聯合國資料顯示,如今,全球大約3.5億人患有抑鬱症,這種隱匿而可怕的疾病,每年約奪走100萬人的生命,讓他們走上自殺的不歸路。  「90%的自殺源於抑鬱症。它的發病率很高,特別是年輕人。據統計,我國抑鬱症的發病率達6.9%,國際上的數據為8%至12%。它以持續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也就是『unhappy』,悶悶不樂、興趣缺乏。」南方醫科大學神經生物學教研室的朱心紅教授研究團隊長期致力於抑鬱症的研究。  他表示,迄今為止抑鬱症的病因尚不明確,「過去,科學家們認為是由於大腦神經元—間信號傳遞異常所致,現在我們則將著眼點聚焦在佔大腦90%的膠質細胞上。此前,它們一直被認為是腦組織的填充材料,作用僅僅是為神經元提供支撐而已。」  朱心紅介紹說,星形膠質細胞是最為重要的一類膠質細胞;隨著生物進化,星形膠質細胞與神經元的比值逐漸增加,人腦星形膠質細胞是神經元的1.4倍。朱心紅及其團隊在動物實驗中發現,星形膠質細胞ATP釋放(三磷酸腺苷)功能異常是抑鬱發生的關鍵環節。  這一成果被列為2013年度我國基礎研究十大進展之一。目前,相關研究還在繼續推進,研究團隊也表示,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還有一種與腦有關的疾病,讓無數為人父母者心碎,給不少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精神和經濟負擔,那就是自閉症。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是兒童發育障礙中最為嚴重的疾病之一。近年,廣州幼兒園兒童孤獨症的患病率高達1/133。  有人說,自閉兒就像星星一樣,孤獨地閃爍在自己的世界裡—他們外表看上去跟正常孩子沒有差別,但卻對周圍的人與物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也不與人交流;他們往往要求周圍環境一成不變,一旦改變就會發脾氣;並常常出現一些刻板的動作,如反覆玩弄手指、一直轉圈、走路只走直角……思維導圖還是自己做更有效果,然後跟上面的對比參照,這樣學習才有效果。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還沒找到自閉症的確定病因,也沒有專門治療的特效藥物。不過,他們一直致力於這方面的研究。  如,台灣聯合醫院的醫生曾運用腦磁儀成功破解「同理心」的大腦密碼,找出大腦內同理心運作的區域,且剛好與大腦中的語言區相近。而恰好,自閉症就是欠缺「同理心」的能力,無法揣測對方語言後的意圖導致溝通困難。這個研究或許能為解開自閉症腦之謎撕開一道小口。  研究突破  打開顱骨後,醫生將病人從麻醉中喚醒以定位腦功能區;至於懸而未決的謎題,如抑鬱症、自閉症、帕金森病等的病因和防治,科學家們也在竭盡全力尋找答案  即使大腦很脆弱,腦部疾病仍迷霧重重,但人類的探索從未止步。  目前對病變可見、病因明確的疾病,如腦瘤等,神經外科已大有作為,也不斷有新技術出現。  術中喚醒就是其一。它是在切除病變前將患者從麻醉狀態下喚醒,利用神經電生理技術精確定位腦重要功能區。實施術中喚醒,能夠最大限度切除病變並保留功能區。  具體如何操作?羅唯師解釋道:「打開病人顱骨,再打開硬腦膜後,用刺激器刺激大腦功能區,然後讓病人數數、辨認常見物品卡片等,如果病人無法正常數數或認不出卡片上的圖案,說明受到刺激的區域就要避開。然後做好標記,確保在手術過程中不被切到。」  此外,臨床的進步還表現在影像學上。「如核磁共振、神經導航技術等,影像的解析度更高、圖像更清晰,有助於醫生在術前充分了解大腦結構和病變。」羅唯師說。  至於懸而未決的謎題,如抑鬱症、自閉症、帕金森病等的病因和防治,科學家也在竭盡全力尋找答案。  針對抑鬱症,目前朱心紅團隊正在推進相關研究,「我們從膠質細胞中的星形膠質細胞入手,探索它和抑鬱症的聯繫。選取了多種存在於腦內由星形膠質細胞釋放的化學物質,觀察它們在抑鬱和健康小鼠腦中含量的差別。研究發現,ATP這種過去從來沒有想到與抑鬱症有關的物質,卻在動物實驗中表現出明顯的快速抗抑鬱作用。」遇有重大信息系統事故或突發事件,公司應該按應急預案快速響應處理,並按規定及時向安全管理層報告。  然而,為什麼ATP減少會抑鬱?什麼原因導致星形膠質細胞釋放ATP減少?如何干預?能否生理調控ATP釋放?這些都是朱心紅團隊試圖解答的問題。「我們正在尋找抑鬱的生物標記物,如果在抑鬱患者體內監測到它出現問題了,就可以及早發現、進行心理干預。」美國稱將凍結對海地援助基金以施壓推動議會選舉   自閉症的研究也有新突破。據悉,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的專家對35個自閉症家系做了基因檢測,其中有5人出現同位點基因異常。這進一步證明自閉症很可能與基因有關,是最終實現自閉兒產前基因診斷的又一進展。  大腦趣聞  當人類在睡覺時  大腦在自我清潔  古人講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更有俗話說「一夜不宿,十夜不足」。從古至今,睡眠的重要性被一再強調。科學家們普遍認為,睡眠有著許多不同的目的,比如鞏固記憶或者調節代謝系統。但是,在睡眠的原始目的這一問題上,他們各執一詞。  還有一個問題等待著解答:人睡覺的時候大腦在做什麼?不久前,一個有趣的說法出現了:人在睡覺時,大腦在做著大掃除清理廢物。  2013年10月18日,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們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對上述兩個問題給出了這樣的回答。他們提出,睡眠的基本功能是清除有毒的代謝物,大腦在整個睡眠期間一直在進行自我清理。這是科學家首次在分子水平上提供了直接的證據證明了睡眠的重要性。  睡眠時腦脊液「通道」拓寬  要談談這個研究,可以從腦脊液(CSF)說起。腦脊液是一種環繞大腦和脊髓的透明液體,由腦室中的脈絡叢產生。這種液體沿著動脈周隙流入腦內,與腦細胞間隙之間的組織間液交換,將組織間液的代謝物帶至靜脈周隙,然後排出腦外。  羅徹斯特大學的科學家發現,在睡眠過程中,腦部的類淋巴系統(glymphatic system)幫助控制了腦脊液的流動。這個系統是一個充滿液體的通道網路,猶如微觀的上下水道系統,運輸著含有廢物的腦脊液。  該研究團隊以小鼠為實驗對象,訓練小鼠放鬆和睡眠,並通過雙光子顯微鏡來觀察小鼠的腦活動。  一開始,研究人員將小分子熒光染料注入到小鼠的腦脊液中,並追蹤染料的流動。他們發現,當小鼠進入睡眠狀態時,染料迅速地流過大腦。與之相反,小鼠在清醒狀態時,染料幾乎沒有流動。這意味著,在睡眠時,腦脊液更容易在腦內流動。  這一發現令研究人員十分驚訝,他們隨之想到,這是否意味著在睡眠時腦細胞間的空間發生了改變呢?  為了驗證這一想法,研究人員將電極插入到小鼠的大腦中來測量腦細胞之間的空間。結果證實,在小鼠處於睡眠或麻醉狀態時,腦細胞間隙擴大了60%。也就是說,在睡眠時,運載腦脊液的通道拓寬,腦脊液的流動更快速順暢。  大腦清除「垃圾」抗疾病  那麼,在睡眠時不停流動的腦脊液又在忙活些什麼呢?  該研究團隊分別向睡眠小鼠和清醒小鼠的大腦中注入β澱粉樣蛋白。通常認為,這種蛋白在細胞內的異常聚集會導致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痴呆)。他們發現,當小鼠處於睡眠狀態時,β澱粉樣蛋白更快地消失,因為腦脊液快速地將這些「垃圾」清洗掉了。「這就像一台洗碗機。」該研究的成員之一、羅徹斯特大學神經學專家尼德瓜德(Maiken Nedergaard)博士形象地比喻道。  如此看來,睡眠起著名副其實的「排毒」作用,阻止了有毒的代謝物積累,保護了腦細胞不被損害。  這個結論令人振奮,它為睡眠的重要性提供了有效證據。「這可能會引起那些在夜間工作的輪班工作者的討論。」尼德瓜德(Maiken Nedergaard)博士曾預測道:「如果你不能保證睡眠,大腦可能會受到損傷。」  然而,還有許多謎團等待揭曉。譬如,在睡眠期間,充滿液體的通道是如何改變形狀的?又如,代謝物的形成是否會令我們產生睡意?再比如,除了自我清潔外,睡眠還有其他什麼功能?  探求大腦奧秘的道路遠沒有終點。但至少,我們從這個研究中得到了這麼一個提示:人們可以通過提高睡眠質量來提高對β澱粉樣蛋白的清理,預防老年痴呆。當心城市生活嚴重損害你的大腦核心提示:「回歸自然,享受田園風」,「山清水秀,遠離都市塵囂」……現如今的樓盤廣告中,經常能看到開發商大打「田園牌」。的確,對生活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大城市的人們來說,法國詩人蘭波筆下「生活在別處」的場景似乎已成了奢望。一項調查顯示,63.7%生活在大城市裡的「漂一族」希望能夠逃離城市,回歸平靜;54%的一線城市網民認為大城市生活已經讓他們身心俱疲。「擁擠、嘈雜、急躁」成為被調查者對城市生活的前三個印象。  「回歸自然,享受田園風」,「山清水秀,遠離都市塵囂」……現如今的樓盤廣告中,經常能看到開發商大打「田園牌」。的確,對生活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大城市的人們來說,法國詩人蘭波筆下「生活在別處」的場景似乎已成了奢望。一項調查顯示,63.7%生活在大城市裡的「漂一族」希望能夠逃離城市,回歸平靜;54%的一線城市網民認為大城市生活已經讓他們身心俱疲。「擁擠、嘈雜、急躁」成為被調查者對城市生活的前三個印象。  事實可能遠比你想像的還嚴重:據美國《關於大腦》雜誌報道,哈佛大學醫學院的一項最新研究證明,城市生活還嚴重損傷著人們的大腦。  在城市裡行走幾分鐘,大腦就會受損  「每天清晨被窗戶外的汽車聲吵醒,從出門踏上公交的那一刻開始,腦袋就嗡嗡地響。」住在北京三環邊上的李先生說,最近一周,他睡覺前眼前都會閃過幾個片 段,「地鐵里擁擠的人群」、「眼前晃動的電腦、手機屏幕」、「無處不在的噪音」,總讓他感覺無法入眠,身體在暗暗較勁。「我試圖用耳機里的音樂將外界隔絕 開來,最後卻發現音樂太大,耳朵也不舒服。」已經退休的張阿姨也有同樣的困擾:「生活在鬧市,情緒越來越不穩定,退休後也沒法正常休息。」她經常感覺到緊 張又疲憊,面對擁堵的交通和日益嚴重的城市污染,張大媽最大的希望是到農村過安靜的田園生活。  生活在城市裡的你是否也經常感覺到因為環 境帶來的不適?你是否覺得身體小小的抗議只是因為「亞健康」?其實,這不僅僅是「環境」在作怪,也是大腦發出的「求救」信號。美國密歇根大學認知神經科學 實驗室的心理學家馬克·伯曼指出,在一條車水馬龍的大街上行走幾分鐘之後,人的大腦組織接收到各種信息方面的能力會大大降低。  北京大學 第三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沈揚教授在接受《生命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城市生活,由於噪音、高樓、汽車、紅綠燈等諸多干擾因素,你所看到、聽到的一切事 物都在向大腦發出信息,過多的刺激會耗盡大腦的自然運作能力。長期處於這樣的環境中,會導致人的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注意力不能集中、容易急躁、判斷力 低下等。這時候你就要格外注意,這也許是「大腦受傷」的表現。  大腦最不喜歡五種環境  高樓聳立、車水馬龍、華燈霓裳……這些都是現代城市的特點,但在西南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楊東看來:「城市的便利環境本應是為人們服務的,如今卻成了控制者,使我們的健康受到損害。」在城市中生活的「大腦」,最害怕以下五種環境:  被叢林般的現代建築包圍。你是否已經厭倦了每天在高樓大廈組成的水泥森林裡穿梭行走?在城市中生活太久的人嚮往大自然的景色其實是有科學依據的。美國密 歇根大學曾對兩組康復病人對比研究發現,住在有自然景觀的病房中的患者,更容易康復;走在城市道路的人,無論是注意力,還是記憶力水平都遠遠低於在公園漫 步的人。而在自然環境中休息20分鐘後,大腦就會從「傷害」中恢復。  「無聲」的噪音擾亂神經。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每天要被迫接受各種各 樣的噪音:汽車鳴笛聲、人群嘈雜聲、建築施工聲……這些噪音都遠遠超過了人體健康所能承受的範圍,一輛汽車啟動的噪音在90分貝以上,建築施工噪音最高可 達到130分貝,而「噪音一旦超過85分貝,大腦的中樞神經系統就會馬上接收到刺激的信號,變得異常緊張。」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污染與健康研究室副教 授聶靜說:「長期在噪音下工作、生活,會進一步使腦血管張力受損,引起神經衰弱症候群,如頭暈、耳鳴、失眠、記憶力衰退等。」  遭遇意想不到的光污染。提起污染,最容易被人忽視的就是「光」。在城市繁華的街道上,到處都能看到刺眼的玻璃幕牆,讓人們幾乎置身於一個鏡子的世界, 建築物雪白的牆面、磨光的大理石,夜晚路邊絢爛的霓虹燈、跳動的廣告牌,在展示一個城市現代與時尚的同時,也在無形中侵蝕著我們的大腦。聶靜指出,當光輻 射增至一定量時,就會對環境及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這就是「光污染」。英國劍橋大學研究證明,光污染會干擾大腦的中樞神經,不僅會打亂人體正常的生物節 律,引起失眠,還會讓人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娛樂場所的熒光燈、旋轉燈。  呼吸污染愈發嚴重的空氣。有數據顯示,僅在北京,機動車就以每周接近2萬輛的速度增長著。這些飛速增長的機動車,不僅使城市道路交通更為擁堵,而且帶 來了越來越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在城市中,小到居民用於取暖、做飯所用燃燒物排放的廢氣,大到汽車尾氣、工廠排放的煙氣,都在跟大腦爭奪氧氣,使它的機能 退化。沈揚說,大腦是全身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只有充足的氧氣,才能保證大腦正常工作。一旦大腦缺氧,人立刻會變得思維遲鈍、反應變慢、工作效率下降,很容 易犯困。  風風火火的「快」生活。城市生活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快」,正是由於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讓人們大腦每天處於緊張中,生病、搬家、購物等生活瑣事,都可 能讓你感到緊張、焦慮、恐懼。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心理學講師兼馬薩諸塞州總醫院神經科學專家沙拉·拉扎爾解釋說:「如果人們感到壓力,身體就會產生更多皮 質醇,大腦的海馬組織也會萎縮,可能導致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等一連串問題。」  10件事最護大腦  「大腦就像機器,只要保養得好,越用越靈,而健康的生活習慣就是最好的保養品。」沈揚強調,在生活中做到以下10點,就能恢復大腦的活力。  1.沒事哼哼歌曲,它是鞏固記憶、修整認知的好方法。  2.用關心的口氣跟別人說話,與積極樂觀的人成為朋友。  3.多吃含鐵食物,如豬肝、黑木耳、豆類、菠菜、杏、葡萄乾等,因為鐵能增強血紅蛋白運輸氧氣的能力。  4.家裡窗帘增加一層遮光布,如果居室臨近路邊,最好安裝隔音窗,用手機打電話時戴上耳機。  5.工作時思緒卡殼,趕緊分散注意力,出去走一走,看看綠色的植物或者冥想,再繼續工作。  6.多喝水。大腦中80%是水,電解質的運送大多依靠水分,尤其是在做決定前或做用腦比較多的工作時,更要多喝一些。  7.生活作息規律,睡眠充足。睡眠不足時,大腦會在正常活動和意識中斷兩種狀態中切換。在切換的過程中,大腦會出現瞬間功能喪失現象。  8.多運動。跑步、快走等有氧運動可以給大腦提供充足的新鮮氧氣,另外,多做做腹式呼吸。  9.開車繫上安全帶,不要高空彈跳,尤其是孩子們玩的蹦蹦床,很容易讓頭部受傷。  10.不吸煙、不喝酒,不攝入過多含有咖啡因的食物。為什麼會記憶力減退,如何保護記憶力?摘要: 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很多中老年人記憶力減退的程度也會越來越明顯。而目前,很多年輕人因為工作壓力大,大腦過度疲勞也出現了記憶力減退的現象。那麼,針對這樣的情況下面就帶您去具體了解記憶力減退的原因,以及該如何保護記憶力。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很多中老年人記憶力減退的程度也會越來越明顯。而目前,很多年輕人因為工作壓力大,大腦過度疲勞也出現了記憶力減退的現象。那麼,針對這樣的情況下面就帶您去具體了解記憶力減退的原因,以及該如何保護記憶力。科學家發現,大腦中乙醯膽鹼的減少和增多,直接影響到人的記憶力。人到老年,大腦中乙醯膽鹼的含量也逐漸減少,造成信息傳遞受到阻礙,這是引起老年人記憶力衰退的直接原因。但影響記憶力的其它因素也是不可忽視的。影響記憶力減退的因素1、營養因素。腦神經細胞非常脆弱,需要充足的營養物質和氧氣才能維持其正常工作,尤其是蛋白質,對大腦有很好的修復作用。如果食物中缺少蛋白質,就會影響到大腦的修復,長期缺乏,記憶力就會大大降低。2、睡眠因素。充足的睡眠對大腦的發育、功能恢復、記憶的鞏固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長期處於失眠狀態,工作時大腦的興奮性受到抑制,記憶力就會減退。3、情緒因素。人長時間處於苦悶狀態,或過度的焦慮、恐懼、悲傷,都會影響大腦的正常活動規律,從而降低記憶功能。4、環境因素。人長期在有害氣體、化學毒氣及由於吸煙帶來尼古丁環境中,就會使大腦神經細胞發生麻痹,因而損害記憶力。為了保護好記憶力,要注意哪些呢?1、要調節好自己的情緒。克服各種不利因素對精神上帶來的影響,保證充足的睡眠。2、注意科學用腦。從事腦力勞動的人,在連續工作或學習一兩個小時後,要適當休息一下,使大腦得到調節。3、加強營養。多吃一些雞蛋、瘦肉、牛蹄筋、黃豆、口蘑、猴頭菇、豬蹄等,這些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有利於大腦的修復。良好記憶力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必要的。無論你的年齡處於哪個階段,記憶力減退會給我們的學習以及正常的生活節奏帶來不好的影響。所以我們日常應該要保護好我們的記憶力,預防記憶力明顯減退。李雲龍《最強大腦》崩潰大哭 被指心理脆弱李雲龍因「擺錯」人偶順序,在場上崩潰大哭《最強大腦》國際挑戰賽中國隊首戰告捷,以3:1完勝義大利隊,然而,電視機前的中國觀眾並沒有揚眉吐氣,而是揪心不已——天才少年李雲龍在比賽中當眾崩潰大哭,被認為是心理脆弱「輸不起」,其父親李勇的高壓教育更是遭到網友的質疑。 現場還原  贏得起輸不起,「天才少年」被指心理脆弱本期《最強大腦》節目播出後在網上引起巨大反響,中國觀眾被12歲的李雲龍小朋友崩潰的眼淚弄得心情沉重,儘管他贏了比賽,卻被認為是「輸不起」,很多網友甚至認為:「我們不需要這樣的勝利!」在比賽中,李雲龍一度哭得癱在座位上站不起來,所有人看到這樣的場面都揪心不已。Dr.魏上去勸,沒用,主持人蔣昌建勸,沒用,所有評審都在勸,也沒用。「我擺錯了,可是我記對了呀!」 哭泣的李雲龍一遍遍重複這句話。許多網友認為李雲龍心理脆弱,承受不了失敗。「『記對了,擺錯了』,這是下意識地為失敗找借口。」 網友熱議  有成就沒夢想,「中國式教育」引網友反思李雲龍的脆弱讓人擔憂,節目播出後,不少網友將批評的矛頭指向了他的父親李勇。「可憐的孩子,父親給他的壓力太大了。」很多人認為,李勇高壓式的教育方式是把雙刃劍,它成就了李雲龍的天才,但同時也讓孩子失去了童年人應該有的快樂。「看了這期的《最強大腦》,真的很傷感。我們的家長,為了所謂的成功,強加給孩子太大的壓力。還記得上一次李雲龍挑戰『盲指過天橋』比賽時,評委問他有什麼夢想,小朋友一臉茫然地說不知道。」這位網友的話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不少人認為,「虎爸」李勇的教育方式在國內並不少見,「我們的教育很多都是填鴨式的,重結果,輕過程,輸不起!孩子沒有錯,是家長錯了!」「很多父母望子成龍,希望培養孩子天才的能力,期望他們能夠成功、成名。孩子們在這種壓力之下去學習,並不快樂。」在網上,不少家長給李雲龍留下鼓勵的話。「孩子,你要堅強。這只是一次普通的比賽,失敗了只會讓你做得更好。你的表現真讓我揪心,你需要重新定義一下什麼是成功。」還有不少家長建議李勇,多一點時間傾聽孩子的心聲,而不是設定一個夢想讓孩子去完成。現代快報記者 劉磊
推薦閱讀:

愛與不愛 大腦大不同
你的各種各樣的「癮」,都由大腦這一小區域承包了
人的大腦容量是多少G?
為什麼說《易經》是嚴重傷害中國人大腦的「害經」
過度上網會讓大腦「廢用性萎縮」

TAG:大腦 | 神經 | 想像 | 系統 | 脆弱 | 神經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