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師承一派,隔空與儒家孔子叫板,是古希臘最厲害的三個人物...
來自有聽讀書
00:00 12:59有聽讀書官方團隊作品
文 |舊兵·主播|思想君 · 編輯| 淺墨
「希臘三賢」這個詞語或許並非人盡皆知,但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這三個名字卻當的起家喻戶曉。他們最大的共同點有兩個,一個是他們都是男人,再一個他們都是哲學家。
男人的問題這裡不做討論,相信多數人對這個問題沒有什麼分歧。那麼我們要討論希臘三賢,就繞不開哲學這個概念,問題來了,到底什麼是哲學?
什麼是哲學?
哲學,聽起來似乎很高大上的一個詞語,實際上它也確實很玄乎,因為到目前為止,哲學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中國當代大師馮友蘭先生講「直至今天,無論西方哲學家,還是中國哲學家,從沒有就什麼是哲學達成共識」。你這樣一個連定義達成共識都可能性很低的東西,也難怪大眾接受起來難了。
但要討論它,總得給它一個注釋。值得一提的是直到現在,許多西方哲學學者仍然不承認中國有所謂的哲學,2001年9月法國著名的結構主義哲學家德里達在上海談話中重提「中國沒有哲學,只有思想」,使在座的人不禁愕然,雖然這位法國佬極力的解釋他的意思並不含褒貶,強調哲學與思想並無高下之分,但還是成功的再次把中國哲學合法性的問題拋了出來,彷彿一瓢涼水潑進了油鍋,頓時引起軒然大波,一時間各種正名論宣著報刊。
中國哲學合法性的問題今天我們暫不討論,雖然哲學的概念不一而是,但並不妨礙我們對它的認識,胡適認為「凡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根本上著想,要尋一個根本的解決,這種學問叫哲學。」總體上來講,比較具有普遍性的對哲學的理解,指的是對一系列影響人類、世界、自然等重大問題的認識、研究,最終到理解它,解釋它,掌握它的一門學問。
希臘三賢
言歸正傳,對哲學有了一定的了解後,現在講講古希臘最厲害的三個人物,也就是希臘三賢。
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出生於希臘雅典一個普通公民的家庭。父親是雕刻匠,母親是助產婦。據說蘇格拉底有獅子鼻,厚嘴唇,凸出的眼睛,矮小的身體。蘇格拉底最後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進新神論和腐蝕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處死刑。
儘管蘇格拉底曾獲得逃亡的機會,但他仍選擇飲下毒堇汁而死,因為他認為逃亡只會進一步破壞雅典法律的權威。蘇格拉底完美的詮釋了後人對他的評價「生的很醜,但死的很美」。他光明磊落的人格和對哲學的貢獻,贏得了「聖人」的讚譽。有人將蘇格拉底與幾乎同時代的孔子、釋迦摩尼並成為世界三大聖人。
蘇格拉底屬於典型的述而不作的哲學家,沒有留下任何著作。但他有個十分顯著的特點,就是愛抬杠,可以說他把這個發揮到了極致,遇到誰就跟誰抬杠,常常把人說的啞口無言,用現在話說,是個典型的「杠頭」。雖然蘇格拉底天天找人抬杠,但他卻始終以無知自居,他的抬杠藝術就是打破砂鍋問到底,用謙虛請教的方式,直到把人問的承認自己無知為止。
據說有人到德菲爾神廟求神諭,詢問是不是有人比蘇格拉底更聰明,得到的答案是沒有人比蘇格拉底更聰明,這讓蘇格拉底大惑不解,他一向認為自己是無知的,於是他到處詢問有智慧的人,想證明神諭的錯誤,但他失望了,那些認為有智慧的人其實是無知的,於是蘇格拉底明白為什麼神諭說他最聰明,恰恰是因為他認識到自己是無知的。
蘇格拉底的母親是助產士,他也以此為榮,並說自己是思想的助產士。蘇格拉底的「助產術」也被他稱為「辯證法」。採用問答的形式,運用比喻、啟發等手段,使對方對討論的問題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普遍一步步深入,最終得到正確認識,像產婦經歷艱辛與陣痛最後生下真理胎兒。
「是什麼」是蘇格拉底認識事物的目的,而認識事物的方法則是「辯證法」,通過思想的碰撞與激發,最終得出一般意義上的事物定義,與中國百家思想中的名家有相通之處,如公孫龍的「白馬非馬」說,都是為事物正名。
柏拉圖
柏拉圖(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但與他的老師不同的是,柏拉圖研究廣泛著述頗豐,而且創立了西方最早的高等學府。
柏拉圖一生對政治都有很高的熱情,甚至構築了一個理想國的藍圖,並付諸實踐。雖然因為不切實際沒能成功,不過他的政治學說仍然佔有重要地位。柏拉圖政治學說的出發點是尋求正義,他把私有制當做一切災難的主要禍根,主張實行平均主義式的共產原則。
柏拉圖的哲學貢獻是建立了自己的哲學「理念論」,被稱為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龐大的哲學體系。柏拉圖的理念脫胎於蘇格拉底的「定義」哲學,認為理念是一類事物的共性,同時又超出定義的概念,升華為看不見摸不到的本質屬性。柏拉圖的唯心主義認為具體事物只是理念的體現,理念才是根本,具體事物不過是幻化出來的,只是分享了理念的一部分而顯化出來。也就是柏拉圖將理念(定義)和具體事物進行了分割,認為理念才是絕對獨立的存在。
柏拉圖曾使用洞穴之喻來說明自己的學說。設想在一個地穴中有一批囚徒;他們自小呆在那裡,被鎖鏈束縛,不能轉頭,只能看面前洞壁上的影子。在他們後上方有一堆火,有一條橫貫洞穴的小道;沿小道築有一堵矮牆,如同木偶戲的屏風。人們扛著各種器具走過牆後的小道,而火光則把透出牆的器具投影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囚徒自然地認為影子是惟一真實的事物。
如果他們中的一個碰巧獲釋,轉過頭來看到了火光與物體,他最初會感到困惑;他的眼睛會感到痛苦;他甚至會認為影子比它們的原物更真實。如果有人進一步拉他走出洞穴,到陽光下的世界,他會更加眩目,甚至會發火;起初他只能看事物在水中的倒影,然後才能看陽光中的事物,最後甚至能看太陽自身。到那時他才處於真正的解放狀態,會開始憐憫他的囚徒同伴、他的原來的信仰和生活。如果他返回去拯救他的囚徒同伴,他得有一段時間去適應洞中的黑暗,並且會發現很難說服他們跟他走出洞穴。
柏拉圖在蘇格拉底的基礎上,將「定義」升華到「理念」,進而構織了一個理想中的神奇世界,成為唯心主義代表人物,並第一次提出了「先驗論。」
亞里士多德
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的老師。著述比他的老師柏拉圖還要多得多,遺憾的是大多都已經遺失。
在西方哲學歷史上,亞里士多德是第一個全面研究方法論的哲學家,並在研究方法的過程中創立了邏輯學。與柏拉圖不同的是,亞里士多德拋棄了老師的唯心主義觀點。柏拉圖認為理念是實物的原型,不依賴於實物而獨立存在。亞里士多德則認為世界乃是由各種本身的形式與質料和諧一致的事物所組成的。
亞里士多德把他以前的希臘哲學史批判性的統一起來,一方面批判了以德謨克利特為代表的自然哲學家,認為他們只重視物質忽略形式,不僅不能說明事物存在和生成的根據和原因,也不能得到對事物的正確認識,因為事物的本質是形式而不是質料。另一方面系統的批判了柏拉圖的理念論,認為其根本錯誤在於把理念和事物相分離,形式和質料相分離,都不能單獨成為事物生成和存在的條件。
對真理的追求
亞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我愛我的老師,但我更愛真理。」
蘇格拉底致力於倫理學,對整個自然不聞不問,在這些問題中尋求普遍性,將研究精力放到定義上。作為學生的柏拉圖接受這種觀點,但他認為定義是關於非感性事物的,由於感性事物的不斷變化,所以不能有一個共同的定義,最終將蘇格拉底的倫理學拓展到整個宇宙自然。
而亞里士多德則開始對自己的老師直接進行批判,當然並不是人身攻擊,只是對真理的追求,就像柏拉圖所說「亞里士多德就像一隻小馬駒」(吃飽了奶的就會踢他母親)。
正是這種對真理的孜孜追求精神,才促進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對事物的認知不斷深入。雖然他們的學術見解各有側重,甚至矛盾重重,但這種求知精神更值得我們學習。
「稿酬作者招募」點擊詳情
常與同好爭高下
請移步圖文下方「留言區」
﹀
﹀
﹀
推薦閱讀:
※韓國民主化與儒家何干?
※孔子與儒家學說的開創(第十三講(下))
※儒家的公平正義論
※儒家是徹頭徹尾為封建專制統治服務的最大幫凶
※成聖謏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