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語》通論[郭錫良主編 第五章 古漢語的詞序
07-07
《古代漢語》通論[郭錫良主編 第五章 古漢語的詞序第五章 古漢語的詞序古代漢語的語序和現代漢語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句子六種成分的位置基本是相同的,可以表示為:〔狀語〕,(定語)主語 ‖〔狀語〕謂語〈補語〉(定語)賓語。但是在古代漢語中也有和現代漢語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現在:賓語前置、謂語後置等。下面分別予以介紹。一、賓語前置古代漢語中賓語在一定的條件下應放在謂語之前,主要情況有以下幾種:(一)疑問代詞作賓語古代漢語中常用的疑問代詞有「誰、孰、何、曷、胡、惡、奚、安、焉」等,可用於問人、問事、問地點。先秦漢語中,疑問代詞作賓語時必須放在謂語動詞之前。例:寡人將誰朝而可?(《戰國策·燕策》)吾誰欺,欺天乎?(《論語·子罕》)盜者孰謂?謂陽虎也。(《公羊傳·定公元年》)大王來何操?(《史記·項羽本紀》)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戰國策·齊策》曰:「奚冠?」曰:「冠素。」(《孟子·滕文公上》)天下父母歸之,其子焉往?(《孟子·離婁上》)彼且奚適也?(《莊子·逍遙遊》)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紀》)如果動詞前有能願動詞,疑問代詞也應放在能願動詞之前。例:臣實不才,又誰敢怨?(《左傳·成公三年》)疑問代詞作介詞賓語的時候,也應放在介詞之前。例: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賈誼·論積貯疏》)曷為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也?(《戰國策·趙策》)許子奚為不自織?(《孟子·滕文公上》)何以戰?(《左傳·庄公十年》)先生何以幸教寡人?(《戰國策·秦策》)學惡乎始,惡乎終?(《荀子·勸學》)這種疑問代詞賓語前置的格式,一直為後來寫古文的人沿用。例:微斯人,吾誰與歸?(范仲淹《岳陽樓記》)而今安在哉?(蘇軾《前赤壁賦》)吾何以傳汝曹哉?(汪琬《傳是樓記》)(二)否定句代詞作賓語這種句式需要同時具有兩個條件:1、句子必須是否定句,必須有表示否定的副詞或代詞「不、未、無(毋)、莫」等。2、賓語必須是代詞。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論語·衛靈公》)主賢明,能聽汝;不明,將不汝聽。(《韓非子·外儲說下》)願,吾愛之,不吾叛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左傳·宣公十五年》)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孟子·滕文公上》)今鄭人貪賴其田,而不我與,我若求之,其與我乎?(《左傳·昭公十二年》)不我知者,謂我士也驕。(《詩經·魏風·園有桃》)舜喪於滄梧之野,蓋三妃未之從也。(《禮記·檀弓上》)居則曰:「不吾知也。」(《論語·先進》)如果動詞前有能願動詞,代詞賓語也應放在能願動詞之前。例:三歲貫女,莫我肯顧。(《詩經·魏風·碩鼠》)晉君之惠也,未之敢忘。(《國語·晉語》)否定句代詞作賓語要求不如疑問代詞作賓語時嚴格,因而同時滿足了以上兩個條件代詞賓語也可以不前置,先秦漢語中兩種格式都有出現。例: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有事而不告我,必不捷矣。(《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聖人不愛己。(《荀子·正名》)漢果不擊我。(《漢書·趙充國傳》)漢代以後後置現象逐漸多了起來,但後世的作者也有仿照上古的句式使用賓語前置的情況,例: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故之人不余欺也。(蘇軾《石鐘山記》)彼不我恩也。(柳宗元《童區寄傳》)而狼未之知也。(馬中錫《中山狼傳》)(三)賓語用代詞復指古代漢語中為了強調賓語,使賓語前置以後,還可以藉助指示代詞「是、之」復指前置的賓語。句子格式為:賓語 + 是(之)+ 謂語動詞。例: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憂,惠之至也。(左傳·僖公十五年)將虢是滅,何愛於虞?(《左傳·僖公五年》)晉居深山,戎狄之與鄰。(《左傳·僖公十五年》)秉國之均,四方是維。(《詩經·小雅·節南山》)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於求之問。(《論語·先進》)求!無乃爾是過與?(《論語·季氏》)豈不穀是為?先君之好是繼。(《左傳·僖公四年》)愎諫,違卜,固敗是求,又何逃焉?(《左傳·僖公十五年》)寡人其君是惡,其民何罪?(《國語·晉語》)賓語用代詞復指的格式中,還可以在賓語之前加「唯(惟)」,形成「為……是(之)……」的固定格式,強調賓語的作用很明顯。父母唯其疾之憂。(《論語·為政》)率師以來,唯敵是求。(《左傳·宣公十二年》)余雖與晉出入,余唯利是視。(《左傳·成公十三年》)去我三十里,唯命是聽。(《左傳·宣公十五年》)當臣持竿臨河時,心無雜慮,惟魚之念。(《列子·湯問》)雞鳴而駕,塞井夷竃,唯余馬首是瞻。(《左傳·襄公十四年》)如果前置的賓語是由疑問代詞「何」作定語的定中結構短語,那麼復指的指示代詞一般用「之」。例:苟得聞子大夫之言,何後之有?(《國語·越語》)姜氏何厭之有?(《左傳·隱公元年》)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列子·說符)孔子曰:「何陋之有?」(劉禹錫《陋室銘》)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論語·子張》)夫子居之,何厭之有?(《論語·子罕》)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輸》)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商君書·更法》)如果前置的賓語是代詞,有兩種方法:1、沿用原來格式,復指的代詞只用「之」。例:「我之懷矣,自詒伊戚」其我之謂乎?(《左傳·宣公二年》)語曰「唇亡則齒寒」,其斯之謂與?(《穀梁傳·僖公二年》)故事求遠而失近,廣藏而狹棄,斯之謂也。(《新語·資質》)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左傳·襄公二十四年》)2、不用復指代詞,直接把代詞「是」放在謂語動詞之前。例:維葉莫莫,是刈是濩。(《詩經·周南·葛覃》)爾貢苞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征;昭往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左傳·僖公四年》)(四)強調介詞的賓語除了以上三種情況外,古代漢語中再強調介詞的賓語時,也常把其賓語放在介詞的前面。尤其是介詞「以」的賓語。例:《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楚戰士無不以一當十,楚軍喊殺聲震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史記·項羽本紀》)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左傳·僖公四年》)秋陽以暴之,江漢以濯之。(《孟子·滕文公上》)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孟子·離婁上》)若晉軍朝以入,則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則朝以死。(《左傳·僖公十五年》)僑聞之,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修令,夜以安身。(《左傳·昭公元年》)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李斯《諫逐客疏》)除了強調介詞「以」的賓語而使之前置以外,其它一些介詞有時也具有相同的做法。例:日居月諸,東方自出。(《詩經·邶風·日月》)其一二父兄懼墜宗主,私族於謀而立長親。(《左傳·昭公十九年》)啟乃淫溢康樂,野於飲食。(《墨子·非樂上》)二、謂語後置主語在前謂語在後是現代漢語的常規句式,但在古代漢語中有謂語後置的現象,主要表示感嘆或疑問語氣。(一)表示感嘆語氣。例: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湯問》)敗矣,子所使求馬者!(《列子·說符》)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史記·魯仲連列傳》)大哉,堯之為君!(《論語·泰伯》)宜乎,百姓之謂我為愛也!(《孟子·梁惠王上》)善哉,祁黃羊之輪也!(《呂氏春秋·去秋》)(二)表示疑問語氣。例:子也,言伐莒者?(《呂氏春秋·重言》)何哉,爾所謂達者?(《論語·顏淵》)何哉,君所謂踰者?(孟子·梁惠王上)除了賓語前置、謂語前置的情況以外,古代漢語中還有定語後置等現象,我們在閱讀古代文獻時一定要注意,這裡我們不再詳細介紹。判斷句 判斷句是指謂語對主語所代表的人、物或所屬性質、類別等進行判斷的句子。古漢語中的判斷句一般不用判斷系詞,謂語直接由名詞或名詞性片語充當,其類型共有四種。1、「者……也」 主語之後加語氣助詞「者」(有些著作認為是代詞),表示提頓語氣,謂語之後用語氣詞「也」加強肯定語氣。例如:①南冥者,天池也。 《莊子·逍遙遊》②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荀子· 王制》③吾所欲者,土地也。 《韓非子·王蠹》 ④陳勝者,陽城人也。 《史記·陳涉世家》⑤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⑥友也者,友其德也。 《孟子·萬章下》⑦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 《周易·干第一》⑧弦高者,鄭商也。 《公羊傳·僖公三十三年》⑨晉人者,晉子也。 《 榖 梁 傳·僖公三十三年》2、「者……」主語之後加「者」,謂語之後不加「也」。例如:①虎者,戾蟲;人者,甘餌。 《戰國策·秦策》②屈完者何? 《公羊傳·僖公四年》③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老子·二十七章》④天下者,高祖天下。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⑤陳軫者,遊說之士。 《史記·張儀列傳》⑥栗者,民災害所種。 晁錯《論貴栗疏》3、「……也」主語之後不加「者」,謂語之後加「也」。例如:①制,岩邑也。 《左傳·隱公元年》②董狐,古之良史也。 《左傳·宣公二年》③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左傳·僖公四年》④龍,德而隱者也。 《周易·干第一》⑤臣之子,皆下才也。 《列子·說符》⑥若皋之所觀,天機也。 (同上)⑦孔子,賢人也。逐於魯,是人不隨。 《戰國策·趙策三·秦攻趙於長平》⑧夫軫,天下之辯士也。 《戰國策·秦第一·陳軫去楚之秦》⑨夫齊,霸國之餘教也,而驟勝之遺事也。 《戰國策·燕策二·昌國君樂毅為燕昭王合五國之兵而攻齊》⑩馮諼先驅,誡孟嘗君曰:「千金,重幣也;百乘,顯使也。」 《戰國策·齊策四·馮諼客孟嘗君》⑾公曰:「此晉國之寶也。」 《榖 梁傳·僖公二年》⑿大夫之許,寡人之願也。 《左傳·成公二年》⒀子良;鄭之良也;師叔,楚之崇也。 《左傳·宣公十二年》⒁夫戰,勇氣也。 《左傳·庄公十年》⒂氣,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畢浮。 韓愈《答李翊書》4、「……」主語之後不加「者」,謂語之後也不用「也」。例如:①夫魯,齊晉之唇。 《左傳·哀公八年》②君子之德,風;小人之風,草。草上之風,必偃。 《論語·顏淵》③秦,虎狼之國。 《史記·屈原列傳》④荀卿,趙人。 《史記·孟軻荀卿列傳》⑤韓,天天之咽喉。 《戰國策·秦策》⑥劉備,天下裊雄。 《資治通鑒·赤壁之戰》古漢語中的否定判斷句一般是在謂語之前加否定副詞「非」表示。例如①楚雖大,非吾族也。 《左傳·成公四年》②遂入,殺孟陽於床,曰:「非君也,不類。」 《左傳·庄人八年》③宣子謁諸鄭伯,子產弗與,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 《左傳·昭公十六年》④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秋水》⑤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孟子·公孫丑下》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戰國策·魏策》⑦公非長者。 《史記·淮陰侯列傳》⑧我非生而知之者。 《論語·述而》⑨管仲非仁者與? 《論語·憲向》古漢語中一些複句的內容也常用判斷句的形式去表達,例如:①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論行而結交者,立名之士也。 《戰國策·燕策二·昌國君樂毅為燕昭王合五國之兵而攻齊》②故賣仆妾不出里巷而取者,良仆妾也;出婦嫁於鄉里者,善婦也。 《戰國策·秦策一·陳軫去楚之秦》③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 《戰國策·齊策四·馮諼客孟嘗君》④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史記·項羽本紀》這幾例中的「者」字都不是語氣助詞,而是結構助詞,它們分別與其前面的片語構成「者」字結構(例①②③)或「所」字結構(例④),相當於一個名詞,分別表示某種人(例①)、或表示某種現象(例②)、或表示某種原因(例③④),作整個句子的主語。在先秦,由於判斷句中一般都不用判斷系詞,所以,象「是」、「為」、「乃」、「即」、「則」、「維」(或惟)這類詞出現在句子中時,有時雖然可以按照判斷系詞「是」去翻譯,但要意識到它們並不是判斷系詞,例如:①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論語,里仁》②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左傳·僖公三十年》④日月星辰瑞歷,是禹桀之所同也。 《荀子·天論》⑤余為伯儵。余,而祖也。 《左傳·宣公二年》 ⑥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子丘。」 《論語·微子》⑦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 (同上)⑧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論語·子張》⑨是乃狼也,其可畜手? 《左傳·宣公四年》⑩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親數存之。 《史 記·魏公子列傳》⑾梁父即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 《史記·項羽本紀》⑿游公母即祁太伯母也。 《漢書·原涉傳》⒀此則寡人之罪也。 《國語·越語上》⒁至於髖髀之所,非斤則斧。 《漢書·賈誼傳》⒂我馬維騏。 《詩經·小雅·皇皇者華》⒃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詩經·大雅·文王》⒄爾惟舊人。 《尚書·大誥》⒅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左傳·僖公五年》例①—④中的「是」都是代詞,義為「這」,在判斷句中作主語。例⑤—⑧都不是判斷句,其中的「為」均為動詞,義為「叫做」或「稱作」。例⑨—⒁中的「乃」、「即」、「則」都是副詞,所起的作用是加強肯定語氣。例⒂—⒅中的「維」、「惟」、都是句中語氣詞,所起的作用是增加一個音節,與其後的單音節謂語構成一個節奏單位。「是」字作為判斷系詞起於何時,目前尚有爭論。不過可以肯定,漢代已經出現了這種用法,至於其普遍使用的情況則是魏晉以後的事。例如:①此必是豫讓也。 《史記·刺客列傳》②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 《史記·商君列傳》③余是所嫁婦人之父也。 《論衡·死偽》④若枯即是榮,榮即是枯,則應榮時凋零,枯時結實。 范縝《神滅論》⑤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陶潛《桃花源記》⑥豫章太守顧邵是雍之子。 《世說新語·量》被動句主語是謂語受事者的句子稱作被動句。例如:①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史記·遊俠列傳》②郄克傷於矢,流血及屨,未絕鼓音。 《左傳·成公二年》例①中的主語「竊鉤者」、例②中的主語「郄克」都不是其謂語動作「誅」和「傷」的發出者,而是接受者,是被動的,所以此兩例都屬於被動句。此兩例在表現形式上有一定區別,其中例①沒有語法標誌,「竊鉤者」與「誅」的被動關係完全是在意義的組合關係中體現出來的。例②則有語法標誌,即介詞「於」。由「於」引出了謂語「傷」這一動作的實際發出者「矢」。這種具有語法標誌的被動句式在古漢語中主要有以下五種:1、「……(動詞)於……」在動詞謂語之後用介詞「於」(或「乎」)引進行為動作的施事者。介詞「於」與引進的名詞或名詞性片語構成介詞結構,在句中作補語,例如:①其母曰:「孔子,賢人也,逐於魯,是人不隨。」 《戰國策·趙策三·秦攻趙於長平》②其身屍於朝,其宗滅於絳。 《國語·晉語八·叔向賀貧》③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 《荀子·修身》④閔王毀於五國,桓公劫於魯庄。 《荀子·王制》⑤通者常制人,窮者常制於人。 《荀子·榮辱》⑥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 《史記·屈原列傳》⑦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 《漢書·項羽傳》⑧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孟子·滕文公上》⑨物物而不物於物,則胡可得而累邪? 《莊子·山木》⑩然而兵破於陳涉,地奪於劉氏。 《漢書·賈山傳》⑾昔者,伍子胥說聽乎闔閭,故吳王遠跡至於郢。 《戰國策·燕策二·昌國君樂毅為燕昭王合五國之兵而攻齊》⑿志乎古必遺乎今。 韓愈《答李翊書》2、「……為(名詞、動詞)……」在動詞謂語前用介詞「為」引進行為動作的施事者。介詞「為」與引進的名詞或名詞性片語構成介詞結構在句中作狀語。例如:①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韓非子《五蠹》②不為酒困。 《論語·子罕》③身體離散,為天下戮。 《呂氏春秋·慎大》④孔甲為涉博士,卒俱死陳,為天下大笑。 《鹽鐵論·褒賢》⑤止,將為三軍獲。 《左傳·襄公十八年》⑥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 《史記·淮陰侯列傳》 ⑦道術將為天下裂。 《莊子·天下》介詞「為」引進的行為施事者也可以不出現。只要有「為」字在,同樣可以構成被動句式,例如:①晉人,虎狼也。若背其言,臣死,妻子為戮,無益於君,不可悔也。 《左傳·文公十三年》②(逢丑父)呼曰:「自今無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於此,將為戮乎?」 《左傳·成公二年·鞌之戰》③父母宗族,皆為戮設。 《戰國策·策燕三》④誠令成安君聽足下計,若信者,亦已為禽矣。 《史記·淮陰侯列傳》⑤城小而固,勝之不武,弗勝為笑。 《左傳·襄公十年》⑥為世用者,百篇無害,不為用者,一章無補。 《論衡·自紀》3、「為(名詞)所……」在動詞謂語前用介詞「為」引進行為動作的施事者,其後加助詞「所」(—說「所」為代詞)強調動作與施事者的關係,構成「為……」式。這種格式產生於戰國末,自漢代開始盛行。例如:①夫直議者,不為人所容。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②世子申生為驪姬所譖。 《禮記·檀弓》③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 《史記·淮陰侯列傳》④衛太子為江充所敗。 《漢書·霍光傳》⑤先即制人,後則為人所制。 《史記·項羽本紀》⑥梁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 《史記·項羽本紀》⑦范雎為須賈所讒。 《論衡·變動》⑧生為天下所咀嚼,死為海內所歡快。 《後漢書·呂強傳》這種句式中,介詞「為」後的施事者有時可以承前省去,句意不變。例如:①不者,若屬皆且為( )所虜。 《史記·項羽本紀》②遼西大尹田譚追擊之,為( )所殺。 《漢書·王莽傳中》③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 )戮沒。 《史記·刺客列傳》4、「……見(動詞)……」在動詞謂語前加助詞「見」表示被動。「見」本身不是介詞,因為它不能和名詞或名詞性片語構成介詞結構。例如:①盆成括見殺。 《孟子·盡心下》②厚者為戮,薄者見疑。 《韓非子·說難》③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楚辭·漁父》④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即此言愛人者必見愛也,而惡人者必見惡也。 《墨子·兼愛下》⑤尹文曰:「使若入於廟朝中,深見侮而不鬥,王將以為臣乎?」 《呂代春秋·正名》⑥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論語·陽貨》⑦人皆以見侮為辱,故斗也。 《荀子·正論》⑧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⑨故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 《荀子·非十二子》5、「見……於……」在動詞謂語前加助動詞「見」表示被動,在動詞謂語後用介詞「於」引進行為動作的施事者。「於」與引進的名詞或各詞性片語構成介詞結構在句中作補語。例如:①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莊子·秋水》②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見負於世;有獨知之慮者,必見訾於民。 《商君書·更法》③蔡澤見逐於趙。 《戰國策·齊策》④彌子瑕見愛於衛君。 《韓非子·說難》⑤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⑥先絕齊而後責地,則必見欺於張儀。 《史記·楚世家》⑦且夫臣人與見臣於人,制人與見制於人,豈可同日道哉! 《史記·李斯列傳》⑧然而公不見信於人,私不見助於友。 韓愈《進學解》6、「……被(名詞、動詞)……」「被」在被動詞句式中作為介詞出現是漢以後的事。在先秦兩漢,「被」一般都不是作為介詞而是作為動詞出現在一些被動句中的動詞之前的,義為「遭受」,例如:①國一日被攻,雖欲事秦,不可得也。 《戰國策·齊策一》②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隨仇者,貞也。 《韓非子·五蠹》③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④仆誠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司馬遷《報任安書》⑤七國之難,發怒於錯,錯卒以被戮。 《史記·酷吏列傳》⑥勤苦如此,尚復被水旱之災,急政暴賦,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 《漢書·食貨志上》⑦屈原,楚賢臣也,被讒放逐,作《離騷賦》。 《漢書·賈誼傳》⑧曾子見疑而吟,伯奇被逐而歌。 《論衡·感虛篇》⑨實孝而賜死,誠忠而被誅。 《論衡·感虛篇》以上各例中的「被」其所以不宜看作介詞,是因為它們都是直接加在動詞之前的,「被」字後引進行為動作施事者的用例在先秦兩漢很難找到,也就是說,在先秦兩漢,「被」並沒有引進名詞或名詞性片語以構成介詞結構的功能。從魏晉開始,「被」才具有了帶介詞賓語的功能,故只能認為自魏晉以後「被」才真正轉化成了介詞。例如:①今月十三,臣被尚書召問。 蔡邕《被收時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②瑒、禎各被太祖辟。 《三國志·魏書·王桀傳》③嵇康被誅後,山公舉康子紹為秘書丞。 《世說新語·政事》④亮子被蘇峻害,改適江虨。 《世說新語·方正》⑤禰衡被魏武謫為鼓吏。 《世說新語·言語》⑥常被元帝所使。 《顏氏家訓·雜藝》⑦後與王珣俱被桓溫闢為掾,並禮重之。 《晉書·謝安傳·謝玄》⑧全體(全身)如被刀刺。 《顏氏家訓·歸心篇》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古代婚嫁為何重媒妁之言
※古代女子內衣是什麼樣的?看後滿面潮紅
※中國古代的謙辭、敬語、雅句
※宋元明清時期的古人是怎麼熬過夏天的?
※古代兵家必爭的四個地方:一省三市,有你家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