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馬王堆漢墓帛書本《道德經》翻譯~還《道德經》真實的面目
(2)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有無之相生也, 難易之相成也, 長短之相形也, 高下之相盈也, 音聲之相和也, 先後之相隨。 恆也 。 是以, 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是美,是因為惡存在的原因。 都知道,善之所以是善,是因為不善存在的原因。 有與無,是通過相互比較生命力量的強弱而得到概念。 難與易,是通過相互比較事情完成的過程而得到概念。 長與短,是通過相互比較物體的形狀而得到概念。 高與下,是通過相互比較把容器裝滿而得到概念。 音與聲,是通過相互比較它們的協調配合而得到概念。 先與後,是通過相互比較跟隨的情況而得到概念。 這個道理是永恆的。 基於上述原因, 聖人解決那些在事物生命能量相對弱小的狀態下需要解決的問題,對百姓實行的是不用語言的教化。 萬物就會自然的運作起來,而不需要聖人去給它們起個頭; 做它們的事情也不需要依賴聖人的幫助; 完成了它們的功業聖人也不會把這些佔為己有。 正是由於聖人不會把它們的成功佔為己有, 因此萬物不會離開聖人而去。 ------------------------ 1、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美與惡是一對矛盾,善與不善是一對矛盾。這是老子觀念。 美與丑是一對矛盾,善與惡是一對矛盾。這是我們現在的觀念。 這裡注意到一個問題,在老子的觀念中,「善」不是與「惡」對立的矛盾。也就是說,老子的「善」,不是善良的「善」。而是「善於」的善。現在的「善良」對應老子的提法是「美」。 「善」的問題,分別在第8、15、27、54、66、70章,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說明,這個「善」字不能理解錯了。 全句翻譯成:「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是美,是因為惡存在的原因。都知道善之所以是善,是因為不善存在的原因。」 2、有無之相生也, 「生」,滋長;生命力。生命力是一種能量,生命的能量減弱與增強直接關係到事物的發展趨勢和發展方向。 「相生」,相互比較生命力的強弱。 全句翻譯為:有與無,是通過相互比較生命力量的強弱而得到概念。 3、難易之相成也, 「成」,完成。事情完成的過程。 「相成」,相互比較事情完成的過程。 全句翻譯為:難與易,是通過相互比較事情完成的過程而得到概念。 4、長短之相形也, 「形」,形狀。 「相形」相互比較物體的形狀。 全句翻譯為:長與短,是通過相互比較物體的形狀而得到概念。 5、高下之相盈也 「盈」,把容器裝滿。 「相盈」,相互比較把容器裝滿。 全句翻譯為:高與下,是通過相互比較把容器裝滿而得到概念。 6、音聲之相和也 「和」,協調;配合。 「相和」相互比較它們的協調配合。 全句翻譯為:音與聲,是通過相互比較它們的協調配合而得到概念。 7、先後之相隨 「隨」,跟著走;跟隨。 「相隨」,相互比較跟隨的情況。 全句翻譯為:先與後,是通過相互比較跟隨的情況而得到概念。 8、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前面講了這麼多的相互比較,就是為了說明「有」「無」的概念的。在「無」的概念明確以後,再提出「無為」的概念,就是為了澄清對「無」的錯誤的理解,進而防止人們錯誤的理解「無為」。 由此可以發現,老子似乎早就知道後人對「無」的理解會產生問題。不惜筆墨,用了八個相互對立的矛盾來進行說明。 在講有與無的時候,老子說,它們是「生」的關係。「生」是生長的「生」,是生命力的強弱比較。所謂的生命力,是一種生命的能量,對於有無的定義,是事物生命能量大小的比較而得出的。 正是基於上述原因,得出「有」、「無」的定義如下: 「無」的定義是:生命能量處於相對弱小的狀態。 「有」的定義是:生命能量處於相對強大的狀態。 這個定義在解釋第一章的時候已經提前引用了。 有無的問題搞清楚了,就來分析「無為」的含義。 「無」,生命能量相對弱小的狀態。 「為」,做事;作為。 「無為」,以無而為。用無的方法去做事。 因此,「無為」與「有為」的定義是: 無為的定義是:在事物生命能量相對弱小的狀態下去處理問題。 有為的定義是:在事物生命能量相對強大的狀態下去處理問題。 這個「無為」的思想,與「未雨綢繚」、「防微杜漸」的道理是一致的。 也正因為聖人是用「未雨綢繚」、「防微杜漸」的「無為」的方式去處理問題,所以才有不用語言去教化百姓的「行不言之教」。 「居」,佔據,處在,處於。 「居無為之事」,解決那些在事物生命能量相對弱小的狀態下需要解決的問題。 全句翻譯成:「聖人解決那些在事物生命能量相對弱小的狀態下需要解決的問題,對百姓實行的是不用語言的教化」。 9、萬物作而弗始也 「始」,開始;起頭。 「弗始」,不需要起頭。 全句翻譯為:「萬物就會自然的運作起來,而不需要聖人去給它們起個頭。」 10、為而弗恃也 「為」,是「萬物為」。萬物做它們自己的事情。 「恃」,依賴;仰仗。依賴聖人。 全句翻譯為:「萬物做它們的事情也不需要依賴聖人的幫助。」 11、成功而弗居也 「成功」是萬物的成功。 「弗居」是聖人的「弗居」。 全句翻譯為:「萬物完成了它們的功業聖人也不會把這些佔為己有」。 12、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去」,離去,離開。 「弗去」,不會離開聖人而去。 全句翻譯為:「正是由於聖人不會把它們的成功佔為己有,因此萬物不會離開聖人而去。」 舉報 | 收藏 | 2樓 | 打賞 | 回復 | 評論 (3)第三章 不上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 使民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也: 虛其心, 實其腹, 弱其志, 強其骨。 恆使民無知無欲也。 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 則無不治矣。 =================================== 即使是能力很強的人也不讓他們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量才為用,各盡所能,使民眾不因為非分之想而產生爭鬥之心。 不因為貨物難得而把酬勞給的很高,按勞動的付出獲得酬勞,使民眾消除走捷徑發財的心理,從而不生出盜竊的心態。 不出現可能誘發貪慾的管理漏洞,避免民眾不按照管理的規矩做事而獲得好處,從而避免社會的管理陷入混亂。 所以,修德有成的聖人治理民眾使用的方法是: 使民眾心靈空明, 使民眾衣食富足, 使民眾削弱爭鬥, 使民眾身體強健。 永遠不讓有才無德的人得勢,不讓慾望的力量過於強大; 讓民眾明白哪些是不敢隨便做的事情; 這樣就沒有什麼是治理不好的了。 ----------------------------------- 本章講的是聖人要做的事情。也可以理解為作為管理者應該做的事情。 1、不上賢, 「上」,使什麼超過,使什麼超越。 「賢」,因為有能力而擁有很多財富的人。翻譯為「有能力的人」。 「上賢」,使賢者超過他們能力之外。意思是:「讓有能力的人去做超越他們的能力的事」 「不上賢」,即使是有能力的人也不讓他們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意思是,按照每個人的能力大小安排事情,即使是能力很強的人也是如此。這就是「各盡所能」。 馬王堆漢墓帛書《道德經》出現之前,大多數的版本把「不上賢」寫成「不尚賢」。 寫成「不尚賢」是錯誤的。 「不上賢」是按照每個人的能力大小安排工作。對於賢人也是如此。 「不尚賢」是「不崇尚有能力的人」。這與老子的本意差很遠了,甚至是嚴重違背了老子的本意。 所以,馬王堆漢墓帛書《道德經》具有重大學術價值,通過馬王堆漢墓帛書《道德經》能夠重新正確的了解老子的思想,屏棄人們對老子《道德經》的錯誤的認識。 諸葛亮用馬謖,就犯了使用人才過頭的「上賢」的錯誤。馬謖是思考型的人才,而不是獨當一面的將才,這個錯誤是諸葛亮用人不當造成的,事故責任卻是馬謖一個人承擔的。蜀國的失敗看來還是有原因的。 2、不上賢,使民不爭。 「爭」,爭鬥;競爭。 「不上賢,使民不爭」的思想值得重視和深究,在安排工作的時候,能力小就做能力小的工作、能力大就做能力大的工作,工作的調整依據工作能力的變化而變化,就能夠激發民眾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如果個人能力與工作不匹配,在這個位置上的人不能勝任這個工作也讓他繼續混下去,對於不在這個位置上的人有這個能力的人就是一種不公平,就覺得職位的獲得與能力無關,可以投機取巧,因而放棄能力的培養,最終引發內鬥的心念。 全句翻譯為:「即使是能力很強的人也不讓他們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量才為用,各盡所能,使民眾不因為非分之想而產生爭鬥之心。」 3、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難得」,難以得到。 「貨」,可以變成錢的物品;貨物。 「難得之貨」,難以得到的貨物。 「不貴難得之貨」,不因為貨物難以得到就把價錢開的很貴。 這裡注意到,難得之貨的價錢是聖人制定的,既然不把難得之貨的價錢定的很貴,那麼用什麼去確定這些貨物的價錢呢?按勞動的付出而獲得酬勞。在按這樣的分配方式獲得酬勞的時候,讓民眾明白財富的獲取是通過勞動而獲得的,沒有捷徑,就能夠斷絕通過走捷徑發財的心理基礎。因而從根本上消除偷盜的心理基礎。 全句翻譯成:「不因為貨物難得而把酬勞給的很高,按勞動的付出獲得酬勞,使民眾消除走捷徑發財的心理,從而不生出盜竊的心態。」 4、不見可欲, 使民不亂 「見」,本意是「顯現」,這裡是「使什麼顯現」。 「欲」,想要。被所見之物誘惑而產生的想要得到的慾望。 「可欲」,可以誘惑人們產生慾望的東西。翻譯成「可能誘發貪慾的管理漏洞」。 「不見可欲」,不出現可能誘發貪慾的管理漏洞。 這裡的「不見可欲",是說管理上要嚴謹,不能夠出現讓人鑽空子的地方;不能留下給人投機取巧的機會。人人都按照事先制定的規矩做事,民眾就不會因為到處鑽管理的漏洞而使社會產生混亂。 全句翻譯為「不出現可能誘發貪慾的管理漏洞,避免民眾不按照管理的規矩做事而獲得好處,從而使社會的管理不混亂。」 5、是以聖人之治也 「之治也」,翻譯成「治理的方法是」。因為這裡的這個「之」字,所以這樣翻譯。 6、虛其心 「虛心」與「心虛」是兩回事。 「虛」,是空虛的虛,是心靈空明,不是現在所理解的「心虛」「害怕」。佛教講把內心的東西放下,不要執著,不要糾結。就與老子的「虛其心」的意思是一致的。 有人把這句話翻譯成「要讓老百姓害怕、心虛」,這是故意破壞《道德經》。把《道德經》全部拉通學習,就可以發現,「要讓老百姓害怕、心虛」這種翻譯,完全與《道德經》講的內容相反。 比如,在第十三章「貴大患若身」的闡述中,老子說「之所以有害怕和恐懼,是因為內心有自己,如果內心連自己都不在乎,那麼還有什麼可害怕和恐懼的呢?所以,貴在把自身融入到天下之中,把注意力放在天下,像愛自己那樣對待天下,天下還有什麼是你放不下的呢?」 所以,這裡的「虛其心」,並不是讓民眾「心虛」、「害怕」。 全句翻譯成「使民眾心靈空明」。 7、恆使民無知無欲也 7.1「知」與「智」的區別: 如圖:
從小篆寫法分析「知」與「智」的區別。 「知」,左邊是蓄勢待發的弓弩,右邊是向外看的眼睛,意思是「具有如同弓弩般強勁的洞察能力」。 「智」,在「知」字的基礎上將這種「如同弓弩般強勁的洞察能力」加上了制衡,明確了目標,形成了均衡。 「知」與「智」,共同點是:都具備強勁的洞察能力。 不同點是:「知」的形態是非對稱、不均衡、沒有制約的;而「智」的形態是對稱的、均衡的、有制約的。 也就是說,「知」與「智」,都包含兩個層次的意思:第一個層次是對事物的洞察能力,第二個層次是運用這種能力去處理事情的後果。 從太極圖的角度看,道的規律是均衡的。事物有陰必有陽,陰陽始終是對立而和諧的,如果對於事物的處置方式,偏執於某一個方面,就會打破這種和諧的關係,違背道的規律,使事物向惡性方向發展。 如果明白道的規律,恰當的處置,使得事物保持和諧與均衡,就能夠使事物向良性的方向發展。 「知」,是半罐水,具有對事物強勁的洞察能力而不能審時度勢,如同拿著銳利武器而沒有道德修養駕馭的人,隨時都可能造成危害。 因此,「知」,是「智巧」,是有才無德;「智」,「智巧+有德」,是德才兼備。 我們現在的教育,單純的注重知識的傳授,而不注重道德的培養,這種「知」而不「智」的教育方式就會出問題。 7.2「無知」的問題: 「無」,生命能量相對弱小的狀態。 「知」,具有強勁的洞察能力,而不善駕馭這種能力的有才無德的人。 「無知」,讓具備「知」的能力的人處於「無」的狀態。翻譯為:「不讓有才無德的人得勢」 7.3「無欲」的問題 「欲」,慾望。 「無欲」,不讓慾望的力量過於強大。 7.4「恆使民無知無欲」,全句翻譯為:「永遠不讓有才無德的人得勢,不讓慾望的力量過於強大」 7.5愚民政策的問題: 把「使民無知無欲」理解成「讓民眾沒有智慧,沒有慾望」,因而得出結論說,老子提倡的是愚民政策,這是不符合老子的思想的。 在第十七章,老子說: 檔次最高的是: 下面的人民能夠感覺得到「道」顯化以後所帶來的好處。 檔次差一點的是: 因為沒有掌握「道」,不能通過使用「道」帶來的好處,因而去親近讚美而實踐「道」。 檔次再差一點的是: 對於「道」不去親近讚美而實踐,而僅僅是因為敬畏而不冒犯。 檔次是最差的是: 不相信道的存在,也不敬畏道,而是因為輕慢而冒犯它。 在信任不足的時候,就會產生不信任。(不信任就浮現出來了) 想啊!想啊!我在思考謀劃如何把「道」變得很高貴。 當「道」變成是很高貴的時候,百姓就會自然的去追求和實踐,這樣就自然的把事情辦妥當,成就了功業。 這說明,老子並不是希望民眾沒有知識變得很愚蠢,而是希望民眾都能夠了解「道」,實踐「道」。因此,那種認為老子提倡「愚民政策」的理解是完全錯誤的。 滿清統治者就玩愚民政策,結果歐洲的幾個小國家就把清政府打的落花流水,國家和人民受盡屈辱,由此展開了一段黑暗的歷史。 舉報 | 收藏 | 3樓 | 打賞 | 回復 | 評論 一九合十談《道德經》第四章 (4)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有,弗盈也。 淵兮,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 ============================ 道具有作用力越大,反作用的力量也越大的特性,當使用「有」的這種相對強大能量的時候,不能把它用到極致,要避免產生物極必反的後果。 它像打漩渦的水一樣,好像萬物都按照這個規律在變化發展。 因此它能夠,消磨萬物的鋒銳、拆解萬物的糾紛、調和萬物的光芒、使萬物同歸於微塵。 它像水那樣清澈透明,似乎好像是若有若無一樣。 道是怎麼產生的,我也不知道,應該說,它在還沒有人類文明的時候就存在了。 ---------------------------- 1、道沖。 「沖」,因為快速有力的通過而產生反作用力量。 南懷瑾先生,講「沖」,是「以對立形式產生作用」,但是沒有把「沖」的「快速有力」的含義表達出來。 放焰火、放煙花的時候,那個噴發出來的動態,就是「沖」,火箭向後噴發出來的氣體,就是「沖」,在「沖」的那個時候,「沖」的力量越大,產生的反作用力量也大。 「沖」,就是「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越大」。 2、道沖,而用之有,弗盈也 老子強調「以無而為」的方法,是在事物發動能量比較小的時候去處理問題。 那麼在使用「以有而為」的方法,在事物發動能量比較強大的時候去處理問題,會產生什麼情況呢? 「道沖,而用之有,弗盈也」,這就是講「以有而為」要注意的問題的。 「有」,生命能量相對強大的狀態。 「用之有」,使用「有」的力量。 「盈」,完全滿了。 「弗盈」,不能發揮到極致。 老子說:道具有作用力越大,反作用的力量也越大的特性,當使用「有」的這種相對強大能量的時候,不能把它用到極致,要避免產生物極必反的後果。 後面章節在講用兵的問題的時候,對於使用「有」的力量的問題,有進一步闡述。 比如,軍事行動是使用「有」的力量的,因此帶兵的主帥要選溫和型的,參謀要選激進型的;戰爭中殺人也是使用「有」的力量的,殺人過多,要做一些必要的後續處理以避免產生負面的心理影響。這些都是這句話的延伸。 3、淵兮,似萬物之宗 「淵」,打漩渦的水。 「宗」,發源和尊崇之物。 翻譯為「它像打漩渦的水一樣,好像萬物都按照這個規律在變化發展」 4、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其」,指的是萬物。 「挫其銳」,消磨萬物的鋒銳。 「解其紛」,拆解萬物的糾紛。 「和其光」,調和萬物的光芒。 「同其塵」,「同」,同化。使萬物同歸於微塵。 5、湛兮,似或存。 「湛」,清澈透明。 「似或存」,似乎好像是存在的。可以理解成「若有若無」。 翻譯為:「它像水那樣清澈透明,似乎好像是若有若無一樣」 6、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 「象帝之先」,這句話的理解首先要明白「帝」字。 「帝」,三皇五帝。中國古文明,有文字記載的只能上推到三皇五帝,再前面的文明不好考證了。老子在這裡的說話比較客觀,並不是隨口亂說,因此說,「道又是怎樣產生的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道這個東西,在三皇五帝的文明之前就是存在的。」 有些翻譯,把「帝」翻譯成「天帝」、「上帝」,這不客觀,就有點信口胡言了。 舉報 | 收藏 | 4樓 | 打賞 | 回復 | 評論 一九合十談《道德經》第五章 ~首先是合理,其次是仁慈 (5)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淈,動而愈出。 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 天地運行的法則不是仁慈,而是把萬物作為這個法則的參與者。 聖人治理的法則不是仁慈,而是把百姓作為這個法則的參與者。 天地之間的道理,與拉風箱的道理是一樣的。拉風箱的時候,回縮是在蓄勢,越是推進就越把所蓄之勢釋放掉了。 收集的意見越多,解決問題的辦法就越少。最好的辦法是廣泛收集意見之後,按照均衡的原則去解決問題。 ---------------------- 1、「天地不仁」與「聖人不仁」 「天地不仁」,天地運行的法則不是仁慈。 「聖人不仁」,聖人治理的法則不是仁慈。 這裡的「不仁」,是「不是仁慈」,而不是「沒有仁慈」。 天下萬物都是按照「道」的法則在運行,對於天下萬物來說,萬物都是這個法則的參與者。因此老子說,天地運行的法則和聖人治理的法則不是仁慈,是「道」。 這個「道」的法則就是第三句說的「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這個法則,在第八章「上善若水」、第七十九章「天之道猶張弓者也」,都從不同角度進行了闡述。 2、以萬物為芻狗 「芻」,一種草。 「芻狗」,草紮成的狗。在古時候,芻狗是用於祭祀天道物品。 「以萬物為芻狗」,直譯是「把萬物當成祭祀天道的芻狗那樣的平常的東西」。這句話的意思是「萬物都是這個法則的參與者」。 3、其猶橐龠乎,虛而不淈,動而愈出 「橐龠」,用皮囊做的風箱。 「虛」,風箱的皮囊鼓癟下去的時候裡面是沒有東西的。 「淈」,枯竭。 「虛而不淈」,直譯為「當風箱的皮囊癟下去的時候,內部是空的,但是並沒有枯竭」,意譯為「回縮是為了蓄勢」 「動」,是向前推動風箱的把手的時候。 「出」,風箱裡面的氣體被壓出去。 「動而愈出」,直譯為「越是拉動風箱把手,吹出的氣流就越多」,意譯為:「越是推進就越把所蓄之勢釋放掉了」。 4、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聞」,聽。翻譯為「收集意見」。 「數」,招數。 「多聞數窮」,收集的意見越多,解決問題的辦法就越少。 「守」,堅守,堅持。守,是不主動出擊,也就是說,不是自己主觀的去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廣泛收集意見。 「中」,是適中、均衡、平衡。 「守於中」,廣泛收集意見之後按照均衡的原則去解決問題。 全句翻譯為:「收集的意見越多,解決問題的辦法就越少,最好的辦法是廣泛收集意見之後按照均衡的原則去解決問題」。 舉報 | 收藏 | 5樓 | 打賞 | 回復 | 評論 一九合十談《道德經》 第六章 (6)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呵,其若存,用之不堇。 ====================== 像山谷那樣謙遜,神聖,不會消亡,這就是旋轉的太極。 這個旋轉的太極是天地萬物的根源,綿綿不絕啊,它似乎存在於任何事物之中,萬物都使用它而它卻沒有減少。 ----------------------- 1、谷、神、不死 谷、神、不死,是道的三種特性。 「谷」,山谷。是「虛懷若谷」的「谷」。翻譯為「像山谷那樣謙遜」。古時候的帝王,為了表示自己的謙遜,也把自己謙稱為「谷」。 身處山谷的時候,兩側是高聳的群山,順著山谷視線向前延伸,天地逐漸開闊,雖然站在最低的位置,兩側的高山與山谷和諧的結合起來,不覺得壓抑,反而是非常舒服、非常美的感受。這時候,這個境界就是「谷」的境界。所以要想學會什麼叫謙遜,就得到這樣的地方去多體會和感受。 「神」,是神聖。 「不死」,不會消亡。 很多人把「穀神」作為一個片語,然後就說,這個「穀神」是不死的。這是不對的。 2、「玄牝之門」就是第一章的那個太極圖。 「玄牝之門」與第一章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是一個意思。 「玄」,彎曲扭動;旋轉。 「牝」,雌性動物的生殖器。 在老子那個年代,把它表述成「旋轉的牝」也算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吧。到了宋代,陳摶老祖把太極圖傳出來,所以現在我們知道,用太極圖來表述更準確、更恰當。 3、用之不堇 「堇」,假借為「僅」。減少。 全句翻譯為「萬物都使用它而它卻沒有減少」。 舉報 | 收藏 | 6樓 | 打賞 | 回復 | 評論 一九合十談《道德經》 第七章 (7)第七章 天長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 天長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夠長而久,是因為天地不是為了它們自己的生存而生存,所以才能夠長久的生存著。 所以,修德有成的聖人,總是最後考慮自身的利益,民眾反而把聖人的利益放在首位;總是把自身的安危置之度外,民眾反而把聖人很好的保護起來;不正是因為他的無私嗎?因此才能夠成就他最大的心愿。 --------------------------- 一九合十談《道德經》 第八章 (8)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居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矣。 居善地 ,心善淵,予善天, 言善信, 正善治, 事善能, 動善時, 夫唯不爭, 故無尤。 ============================ 最恰當的(處置方式)要像水那樣。 水,以恰當的方式利益萬物,但是它所蘊含的相對強大的力量卻是偏向於寧靜的, 水駐留在眾人都不願意駐留的低處,所以,幾乎與道的法則相同。 駐留在恰當的位置, 具備恰當的包容和凝聚的品質, 根據天氣的不同,恰當的變化為雲、霧、雨、雪、霜、冰, 水聲恰當的反應水流的大小、緩急, 通過河道和水渠的規正能夠恰當的得到治理, 依據水力的大小做恰當的事情, 在不同的季節恰當的作出不同的變動, 正因為它不與萬物爭奪,因此沒有憂患。 ------------------------------- 1、《道德經》中的「善」是什麼意思? 在第二章,翻譯「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提到,在老子的《道德經》裡面「美與惡」是一對矛盾,「善與不善」是一對矛盾。 我們現在理解的「善」是「善良」的意思,「善良與邪惡」這一對矛盾,在《道德經》裡面是「美與惡」的矛盾。 因此,本章所說的「善」,並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善良」的意思。 「善」的問題,老子在第8、15、27、54、66、70章分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闡述,結合這幾個章節,就發現,老子所說的「善」,是「處置恰當」、「善於」「不多不少、正好合適」的意思。 2、上善若水 「上」,最。 「善」,恰當。 「上善」,最恰當。 「若」,像。 「上善若水」,最恰當的(處置方式)要像水那樣。 3、善利萬物而有靜, 「善」,恰當、合適。 「利」,利益,對什麼有利。 「善利萬物」,以恰當的方式利益萬物。 「有」,內蘊的能量相對強大的狀態。 靜」,安靜、寧靜。 「有靜」,所蘊含的相對強大的力量是偏向於寧靜的。 「善利萬物而有靜」,以恰當的方式利益萬物,但是它所蘊含的相對強大的力量是偏向於寧靜的。 4、居眾人之所惡, 「居」,停留、駐留。 「惡」,厭惡。 「居眾人之所惡」,水駐留在眾人都不願意駐留的低處。 5、故幾於道矣。 「幾」,幾乎。 「幾於道」,幾乎與道相同。 「故幾於道矣」,所以,幾乎與道相同。 6、居善地 駐留在恰當的位置。 7、心善淵 「心」,內心。引申為「內在具備的品質」。 「淵」,迴流凝聚而成的水潭。引申為「包容和凝聚」 「心善淵」,具備恰當的包容和凝聚的品質。 8、予善天 「予」,付出。 「天」,天氣。 「予善天」,根據天氣的不同,恰當的變化為雲、霧、雨、雪、霜、冰。 9、言善信 「言」,聲音。 「信」,可信。 「言善信」,水聲恰當的反應水流的大小、緩急。 10、正善治 「正」,規正。 「治」,整治,修治。 「正善治」,通過河道和水渠的規正能夠恰當的得到治理。 11、事善能, 「事」,做事。 「能」,能力。 「事善能」,依據水力的大小做恰當的事情。 12、動善時 「動」,運動、變動。 「時」,時間、季節。 「動善時」,在不同的季節恰當的作出不同的變動。 13、夫唯不爭, 故無尤。 「尤」,通「憂」。憂患。 正因為它不與萬物爭奪,因此沒有憂患。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銳之,不可長葆也。 金玉盈室,莫之能守也。 富貴而驕,自遺咎也。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 端著盛水的器物,已經滿了,還要繼續再往裡面加水,還不如把這件事結束了。 把刀磨的再鋒利,也不可能長期讓它保持鋒利。 金錢玉器裝滿房間,沒有人能把它守得住。 富貴之後驕傲自大,這是自己給自己製造災禍。 完成了功業之後全身而退,這是天道的規律。 ------------------------------ 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持」,端著。 「持而盈之」,端著盛水的器物,已經滿了,還要繼續再往裡面加水。 「其」,這件事。 「已」,結束。 「不如其已」,還不如把這件事結束了。 2、揣而銳之,不可長葆也。 「揣」,磨刀。 「揣而銳之」,把刀磨的很鋒利。 「葆」,保持。 「不可長葆也」,不可能長期讓它保持鋒利。 (10)第十章 ~修德的學問 載營魄抱一,能毋離乎。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修除玄鑒,能無疵乎。 愛民活國 ,能毋以知乎。 天門啟闔,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毋以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長而弗宰,是謂玄德。 =========================== 將身體所承載的精神和營氣合而為一,隨時保持聚精會神的狀態,而不能讓精神與營氣散漫。 保持精神狀態的專註並達到柔和的境界,去體會和學習嬰兒的那種天真自然的狀態。 慢慢的練習,逐漸的清除那些浮現於腦海的、干擾自己清凈和專註的畫面。最後達到一點雜念都沒有。 因為對人民充滿熱愛,為國家的富強而付出努力,這樣的人難道不可以讓他們運用智巧嗎? 掌握了自然變化的眾妙之門,對於道的這種眾妙之門,無論是打開它或者關閉它都能夠運用純熟。這種人還需要繼續當軟蛋嗎? 修德有成的人要把個人所了解的東西向四方普及和傳播,這樣的人難道不可以讓他們運用智巧嗎? 保持德的生生不息,使德不斷的積累,不斷的生長德而不能大量的消耗它,使德不斷的增加而不能去毀滅它,這就叫做變化的德。 --------------------------- 什麼叫德? 「德者,得也」,人的行為與道的法則一致,就叫做德。 道,是自然變化之理,人去了解道,運用道,使人的行為符合於道。當人的行為與道的變化保持一致的時候,這樣的人,就是有德之人。 老子提出,「玄德」,是說德是變化的。因為道本身是運動變化的,那麼人要符合於道,當人與道一致的時候,人的這種德也是變化的。因此「德」是變化的「玄德」。 1、載營魄抱一,能毋離乎。 「載」,承載;載體。 「營」,營氣。黃帝內經里講,通過消化飲食而得到谷氣,谷氣分為清氣和濁氣,清氣叫做營氣,在經脈中運行,濁氣叫做衛氣,在經脈外運行。 「魄」,精神。古人認為,人的精神存在於身體之中的時候,叫做魄,精神遊離於身體之外的時候叫做魂。 「抱一」,合而為一。 「載營魄抱一」,將身體所承載的經脈中的營氣與精神合而為一。 「能毋離乎」,不能讓他們處於分離狀態。 成語裡面有「聚精會神」、「凝神定氣」、「全神貫注」。這就是老子說的「載營魄抱一」。 而「魂不附體」,「行屍走肉」,「無精打采」就是精與氣分離的原因。 全句翻譯為:「將身體所承載的精神和營氣合而為一,隨時保持聚精會神的狀態,而不能讓精神與營氣散漫」。 這是修德的第一步。 修德的第一步需要說明的問題: 第一:疏通經脈,使營氣的傳輸通暢。 疏通經脈的方法很多,中國古代的養身功都注重經脈的舒展。 古時候的人,都是盤坐或者跪坐,這是有原因的。人體的上半身活動的幅度比較大,因而上半身的經脈比較容易得到疏通,而下肢由於支撐身體的原因,活動的幅度小,經脈不能得到完全的疏通,通過盤坐和跪坐能夠使下肢的經脈疏通,從而達到全身經脈通暢使營氣的傳輸暢通。 這也是無論道家、佛家都要盤坐修鍊的原因。 我們現代人坐椅子,下肢的經脈就得不到舒展,這種坐法其實是退化而不是進化。 在盤坐的時候,如果沒坐多長時間,腳就麻了,說明下肢經脈堵塞了,伸腿放鬆一下,不麻了又繼續盤坐。當下肢經脈全部疏通以後,就不會再有腳麻的感覺了。 第二:精神集中,而不能精神散漫。 經脈之中的營氣的供給如同血液循環系統的工作原理一樣,當保持精神集中的時候,經脈之中的營氣的傳輸就會加強,而精神散漫的時候,經脈中營氣的傳輸就減弱,因此做任何事情隨時要保持集中的精神,通過長期的訓練,能夠養成一種做事情專註的良好習慣,體內的營氣供給就自然而然的充沛起來了。 對於長期養成漫不經心這種壞習慣的人來說,身體內部的營氣運行不足,就會使人無精打采,身體的各個器官功能也會受到影響。 第三:多體會「聚精會神」、「凝神定氣」、「全神貫注」,感受這些成語的內在意義。 2、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專」,專註。 「專氣」,保持氣的專註。翻譯為:「保持精神狀態的專註」。 「致柔」,到達柔和的境界。 「嬰兒」,嬰兒與小孩是不同的。嬰兒是天真自然的,而孩子就能夠觀顏察色了。 「能嬰兒乎」,能夠做到像嬰兒那個樣子嗎? 全句翻譯為「保持精神狀態的專註並達到柔和的境界,去體會和學習嬰兒的那種天真自然的狀態」。 這是修德的第二步。 修德的第二步需要說明的問題: 第一:精神狀態的專註和精神的柔和。 精神狀態的專註促使經脈中營氣的供給得到強化;精神的柔和使得體內各個器官能夠協調運行,減少經脈在傳輸能量過程中的傳導消耗。 第二:嬰兒的問題。 老子說向嬰兒學習,是學習嬰兒的專註、真實、質樸、順其自然的狀態,嬰兒的這種狀態,就是「專氣致柔」的狀態。也就是說,老子說的是「向嬰兒學習專氣致柔的方法」,通過觀察嬰兒去體會什麼叫做「專氣致柔」。 3、修除玄鑒,能無疵乎。 「玄」,扭曲變化。 「鑒」,拿出來觀察。 「玄鑒」,腦海中浮現的各種動態的畫面。當人安靜下來以後,腦子就開始活躍了,各種各樣的事情就從腦海裡面鑽出來,就像放電影一樣,一幕幕的,這個東西就叫做「玄鑒」。這些東西也叫做干擾的心念。 「修除玄鑒」,慢慢的練習,逐漸的斷除這些破壞專註的、起干擾作用的雜念。 「疵」,瑕疵。 「能無疵乎」,能不能做到一點瑕疵都沒有呢? 全句翻譯為:「慢慢的練習,逐漸的清除那些浮現於腦海的、干擾自己清凈和專註的畫面。最後達到一點雜念都沒有」。 這是修德的第三步。 修德的第三步需要說明的問題: 身體的安靜並不意味著精神的安靜,在身體沒有安靜下來的時候,由於身體的感官不斷接受外部信號,因而就不能感知精神是否安寧。當身體的感官安靜下來,沒有干擾信號以後,精神是否安寧就能夠感知到了。大部分的人,由於受到感官的信號干擾使得精神本身得不到安寧。即使感官的干擾消失,精神的安寧也是需要通過主動的調整才能夠平息的。因此老子說要「修除」,即通過練習,逐漸的學會使精神安寧的方法,直至形成一種本能的能力,即使在外部感官再強烈的環境下,也能夠做到使精神寧靜,就像沒有一點瑕疵一樣。 4、愛民活國 ,能毋以知乎。 「愛民活國」,對人民充滿熱愛,為國家的富強而付出努力。 「知」,智巧、技巧、計謀。 全句翻譯為:「因為對人民充滿熱愛,為國家的富強而付出努力,這樣的人難道不可以讓他們運用智巧嗎?」 這是修德的第四步。 修德的第四步需要說明的問題: 修德的第四步很重要,可惜,過去很多修道的都不重視,並且理解上也出現了偏差。 下面細說: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要愛民? 前面三步,只是個人自身的修鍊,要做到人與道合一而成為「德」,第四步是關鍵,要把自己的心擴充、打開,而不要把自己的心收縮、關閉。通過開放自己的心,使心與道產生信息交流。如果以自我為中心,不關心別人,那麼這個心是關閉、封閉的,這樣就無法與道產生流通和交感。 就好比我們現在玩手機,手機再好,不能發射和接收外部的信號,不能與外界交流數據,那就是廢品。 對於愛心的重要性,修德的人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無論是老子、孔子、釋迦摩尼都強調要把自己的心打開,要用仁愛去對待眾生。 老子說:「愛民活國 ,能毋以知乎」。 釋迦摩尼在《金剛經》裡面,講的第一個要求,首先就是要具備慈悲心去幫助眾生。他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渡之。」 孔子在《大學》(《大學》是「最大的學問」的意思。)的開篇,也是強調首先要對民眾要有愛心。孔子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修德必須要愛民,道理很簡單,開放心胸,用仁愛去對待人民,永遠保持這個慈愛的狀態,才能夠使心與道產生共振,因而獲得道的能量支持。這就是「愛民」的理由所在。 第二個問題:能不能「愛民」,而不「活國」? 經過前面幾個步驟的修鍊,在具有「愛民」之心以後,由於心與自然之道產生和諧共振,就會智慧大開,就能夠自然的覺悟,因而具有大智慧。 有了這個本事,做什麼?活國。去促進國家的繁榮昌盛。 愛民與活國是修德的過程中的自然發展的遞進關係,也是人生的目標。 那麼,如果說,我修德,但是我只愛民,不去活國,可以不?不可以也不可能。 只要是跨過「愛民」的門檻,具備了愛民的胸懷,「活國」的願望就會自然而然的產生。 所以,開放自己的心胸,去「愛民」,是一個關鍵的步驟。如果愛民的條件不具備,只管自己修德,而不愛民活國,那麼用永遠都在前三步原地打轉,修德就在半路上停住了,永遠是半成品,永遠都不能修出成就。 第三個問題,運用智巧去投機取巧 運用智巧和計謀去投機取巧,如同一把鋒利的武器,並不是任何人都允許使用的。要看這種利器是在為誰服務。 修德有成的人,與道保持和諧共振,他的行為本身是按照道的規律在做事情。對於這樣的人,就應該把他的作用發揮到最大。為了達到消耗最小、產生的效益最大就必須使用智巧。 有人就會說,前面老子說「恆使民無知無欲」,要限制民眾投機取巧,現在又鼓勵有德的人去投機取巧。這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不自由、不公平。 這個道理,就如同給病人開藥,隨便是個人都亂開藥方,是要葯死人的,能治病救人的醫生才允許開藥,這是一個常識。 修德的人具有了愛民活國的胸懷,這樣的人使用智巧去投機取巧,做的是愛民活國的利於民族和國家的好事。普通人,為自己的利益而活著,不具備德的品質的時候,當然應該限制他們站在自私的角度去投機取巧。 5、天門啟闔,能為雌乎。 「天」,指的是人與自然交感。 「門」,與「眾妙之門」、「玄牝之門」,指太極圖。 「天門」,通過人與自然的交感而覺悟了道的這種眾妙之門。 「啟闔」,打開和關閉。指的是,對於道的這種眾妙之門,無論是打開它或者關閉它都能夠運用純熟。 「天門啟闔」,翻譯為:「掌握了自然變化的眾妙之門,對於道的這種眾妙之門,無論是打開它或者關閉它都能夠運用純熟。」 「能為雌乎」,「為雌」,服軟。翻譯為:「(這種人)還需要繼續當軟蛋嗎?」。 全句翻譯為:「掌握了自然變化的眾妙之門,對於道的這種眾妙之門,無論是打開它或者關閉它都能夠運用純熟。這種人還需要繼續當軟蛋嗎?」 這是修德的第五步。 修德的第五步需要說明的問題: 老子教人們修德,達到對道的運用啟闔自如的境界不是叫人當軟蛋的,而是去稱雄的,是去「愛民活國」的。 鬼谷子有一本書,書名叫做《鬼谷子兵法》(也叫《鬼谷子》),這本書專門教的是「捭闔之術」,「捭闔」,就是「啟闔」。書裡面全部都是計謀,都是「知」的技術。對這部書,歷史上很多人褒貶不一。其實這部書,是在修德完成第四步「愛民活國」的修鍊之後才進行修鍊的書,鬼谷子這部書,就是指導修德的人完成「天門啟闔」的技術的。鬼谷子的四個學生,蘇秦、張儀、孫子、龐涓,都完成了「天門啟闔,能為雌乎」的任務。尤其是孫子,留下的《孫子兵法》在軍事戰爭中至今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孫子兵法》中的軍事思想,在《道德經》裡面就已經闡述的很明確了。老子、鬼谷子、孫子,他們之間是存在著某種傳承關係的。 過去,人們認為老子的思想是消極避世、無所作為的,這是對老子思想的歪曲。 老子的思想包羅萬象。不僅包含了《鬼谷子兵法》的謀略學、《孫子兵法》的軍事學,也包含了孔子所講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社會管理學。在第五十四章,老子說「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絕。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國,其德乃夆。修之於天下,其德乃博。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老子所說的「修之身」、「修之家」、「修之鄉」、「修之國」、「修之於天下」,始終強調這些都是修德的一個過程,沒有可以停止的時候。 6、明白四達,能毋以知乎。 「明白」,指的是修德有成的人自己對事物已經是清楚明白的。 「四達」,指的是要把自己明白的東西向四方傳播。 「明白四達」,把自己明白的道理向四方傳播。 「能毋以知乎」,難道不可以運用智巧嗎? 全句翻譯為:「修德有成的人要把個人所了解的東西向四方普及和傳播,這樣的人難道不可以讓他們運用智巧嗎?」 這是修德的第六步。 修德的第六步需要說明的問題: 個人明白是一回事,讓大家都接受和執行是另一回事。執行到四海通達的境界,這就就更難了。所以,還是要用智巧,要講方法,要知道變通。 在本章中,老子兩次使用了「能毋以知乎」這句話。 「愛民活國 ,能毋以知乎」 「明白四達,能毋以知乎」 它表明,對於修德的人來說,使用計謀和智巧是十分重要的。另外一個方面,在《道德經》中,對於普通的民眾,老子強調要讓民眾保持淳樸自然,要限制出於個人私利的「知」。 7、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長而弗宰,是謂玄德。 「生之」,之,指的是「德」。使德生。翻譯為「保持德的生生不息」。 「畜之」,「畜」通蓄。使德蓄。翻譯為:「使德不斷的積累」。 「有」,大量的使用這種能量。 「弗有」,不大量的消耗德的能量。 「宰」,宰殺;斷送;毀掉。 「長」,增長;增加。 「弗宰」,不能把德毀滅掉。 「玄德」,變化的德。 全句翻譯為:「保持德的生生不息,使德不斷的積累,不斷的生長德而不能大量的消耗它,使德不斷的增加而不能去毀滅它,這就叫做變化的德。」 這是修德的第七步。 修德的第七步需要說明的問題: 「是謂玄德」是本章的落腳點。它指出了這一章講的內容是「修德」的。 同時也表明, 人與道合一了,修德畢業了,愛民活國了,能夠稱雄了,是不是就高枕無憂了? 沒有。還沒有結束,不能停止,不能夠吃老本。德的修鍊過程永遠沒有停止的時候。 這是由道的本質決定的,人修持德,只不過是順應道、符合道,如果人不再符合道,人停下來,享受、吃老本,甚至自斷德的根基,反其道而行,那麼就必然被道拋棄,脫離了道就自取滅亡了。 所以,老子說要「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長而弗宰」。 馬王堆漢墓帛書《道德經》 原文就這樣搜。 帛書的《道德經》分為甲本和乙本。甲本與乙本的主要區別是,漢朝的時候避諱「劉邦」的「邦」字,甲本不避諱,乙本避諱,把「邦」換掉。 我建議各位親自去把它翻譯一遍。多收集一些各種翻譯。有比較、有鑒別才能夠去偽存真。 一九合十談《道德經》 第十一章 (11)第十一章 卅輻同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也。 埏埴而為器,當其無,埴器之用也。 鑿戶牖 ,當其無,有室之用也。 故 有之,以為利 無之,以為用。 ====================== 用30根車輻條完成了車輪的製作以後,對這個車輪的關注力度就減小了,而對於用車輪製作車的關注力度就增大了。這種情況下,對於車輪的態度,就是「無」,對於製作車的態度就是「有」。 用水和泥土製作成為器具以後,對製作器具的關注力度就減小了,而對於使用器具的關注力度就增大了。這種情況下,對於製作器具的態度,就是「無」,對於使用器具的態度就是「有」。 在房屋的牆上造窗戶以後,對造窗戶的關注力度就減小了,而對於使用房間的關注力度就增大了。這種情況下,對於建造窗戶的態度,就是「無」,對於使用房間的態度就是「有」。 所以,對事物的關注力度大就叫做「有」,之所以「有」,是因為需要利用它。對事物的關注力度小就叫做「無」,之所以「無」,是因為已經使用過了。 ---------------------- 1、卅輻同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也。 「輻」,車輪的輻條。 「同」,共同,同化,這裡指製作完成,同化成為車輪。 「轂」,車輪。 「卅輻同一轂」,用30根車輻條完成了車輪的製作。 「其」,指的是那30根輻條。 「無」,指的是在人心目中的關注力度減小。 「當其無」,當對輻條的關注力度減小的時候。 「有」,關注力度增大。 「用」,用來製作。 「車之用」,用它製作車。 「有車之用」,對用車輪製作車的關注力度增大。 全句翻譯為:「用30根車輻條完成了車輪的製作以後,對這個車輪的關注力度就減小了,而對於用車輪製作車的關注力度就增大了。這種情況下,對於車輪的態度,就是「無」,對於製作車的態度就是「有」。」 2、埏埴而為器,當其無,埴器之用也。 「埏埴」,用水和泥土。 「埏埴而為器」,用水和泥土製作成為器具。 全句翻譯為:用水和泥土製作成為器具以後,對製作器具的關注力度就減小了,而對於使用器具的關注力度就增大了。這種情況下,對於製作器具的態度,就是「無」,對於使用器具的態度就是「有」。 3、鑿戶牖 ,當其無,有室之用也。 「鑿」,打穿物體,使其通透。 「牖」,窗戶。 「鑿戶牖」,在房屋的牆上造窗戶。 「室」,房間。 全句翻譯為:在房屋的牆上造窗戶以後,對造窗戶的關注力度就減小了,而對於使用房間的關注力度就增大了。這種情況下,對於建造窗戶的態度,就是「無」,對於使用房間的態度就是「有」。 4、故,有之,以為利 無之,以為用。 「有之」,對事物的關注力度大。 「利」,利用。將被使用。 「無之」,對事物的關注力度小。 「用」,使用,已經使用。 全句翻譯為:所以,對事物的關注力度大就叫做「有」,之所以「有」,是因為需要利用它。對事物的關注力度小就叫做「無」,之所以「無」,是因為已經使用過了。 一九合十談《道德經》 第十二章 (12)第十二章 五色使人之目盲, 五音使人之耳聾, 五味使人之口爽, 馳騁畋獵使人心發狂, 難得之貨使人之行方 。 是以聖人之治也,為腹而不為目。 故去彼而取此。 ==================================== 五色看多了眼睛不好, 五音聽多了耳朵不好, 五味吃重了味覺不好, 騎馬飛奔打獵容易使人心發狂,(情緒失去控制) 稀世珍寶會招來別人不留情面的強行搶奪。(財物失去控制) 基於上述道理,修德有成的聖人治理國家,總是引導百姓要注重真實的、實際的生活,而不要注重虛幻的、不切實際的東西。 所以,思維的誘導是很重要的,民眾去掉什麼、選擇什麼要看怎麼引導。 --------------------------------- 1、難得之貨使人之行方 。 「行」,行動。 「方」,方形。方形的物體,稜角分明,容易傷人。 「行方」,行為稜角分明。指不留情面的強行搶奪。 「難得之貨使人之行方」,稀世珍寶會招來別人留情面的強行搶奪。 2、是以聖人之治也,為腹而不為目。 「腹」肚子。 「為腹」,注重填飽肚子。 「為目」,注重好看。 「為腹而不為目」,看是看不飽的,要吃才能飽。意思是,要注重真實的、實際的生活,而不要注重虛幻的、不切實際的東西。 3、去彼而取此。 去掉那樣而選擇這樣。意思是:思維的誘導是很重要的,民眾去掉什麼、選擇什麼要看怎麼引導。 一九合十談《道德經》 第十三章 (13)第十三章 ~ 越是在乎,越得不到的原因是什麼? 寵辱若驚。 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 寵之為下也,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 有何患? 故貴為身以為天下,若可托天下,愛己身以為天下,女何以寄天下? ========================== 對待受寵和受辱,都應該像受到驚嚇那樣的小心和謹慎。 最珍貴的道理是:最大的憂慮就是考慮自己的得失。 什麼叫做「對待受寵和受辱,都應該像受到驚嚇那樣的小心和謹慎」? 處在別人的下面被別人管制,才存在被上面寵愛的條件。無論是得到寵愛或者是失去寵愛都應該像受到驚嚇那樣的小心和謹慎。這就叫做「寵辱若驚」。 什麼叫做「最珍貴的道理是:最大的憂慮就是考慮自己的得失」? 我之所有大的憂慮的原因,是因為做事情的時候我更多的在乎自己的得失,如果我很少在乎自己的得失,還有什麼值得憂慮的呢? 所以,最珍貴的是把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天下民眾之中,就像可以把自己全部託付給天下民眾一樣,用愛自己的心去愛天下民眾,這個時候,你還有什麼東西需要單獨拿出來再寄放在天下民眾那裡呢? ---------------------------- 1、寵辱若驚。 「若驚」,如同受到驚嚇一樣。 「寵辱若驚」,對待受寵和受辱,都應該像受到驚嚇那樣的小心和謹慎。 2、貴大患若身。 「貴」,可貴、珍貴。 「患」,擔憂;憂慮。 「大患」,大的憂慮。 「身」,自身。 「若」,如果;假如。 「若身」,假如我怎麼樣。意思是「考慮自己的得失」。 「貴大患若身」,最珍貴的道理是:最大的憂慮就是考慮自己的得失。 3、寵之為下也,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下」,在別人的下面。指在別人手下做事,受到上面的人的管制。 全句翻譯為:處在別人的下面被別人管制,才存在被上面寵愛的條件。無論是得到寵愛或者是失去寵愛都應該像受到驚嚇那樣的小心和謹慎。這就叫做寵辱若驚。 4、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有何患? 「為」,做事。 「有」,比較多。 「有身」,自己多一些。 「為吾有身」,做事情的時候我更多的在乎自己的得失。 「無」,少一些。 「無身」,自己少一些。 「及吾無身」,如果我很少在乎自己的得失。 全句翻譯為:我之所有大的憂慮的原因,是因為做事情的時候我更多的在乎自己的得失,如果我很少在乎自己的得失,還有什麼值得憂慮的呢? 5、故貴為身以為天下,若可托天下,愛己身以為天下,女何以寄天下? 「為身以為天下」,把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天下民眾之中。 「若可托天下」,就像可以把自己託付給天下民眾。 「愛己身以為天下」,用愛自己的心去愛天下民眾。 「女」,女,通「汝」,你。 「寄」,存放。 「何以寄天下」,還有什麼東西需要單獨拿出來再寄放在天下民眾那裡。 全句翻譯為:所以,最珍貴的是把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天下民眾之中,就像可以把自己全部託付給天下民眾一樣,用愛自己的心去愛天下民眾,這個時候,你還有什麼東西需要單獨拿出來再寄放在天下民眾那裡呢? ------------------------------ 「越是在乎,越得不到」 學生參加重要的考試,越是在乎自己的考試成績,就越緊張越害怕,進了考場連平時能做好的做不好,遇到難題,就更緊張,腦子不開竅了。結果發揮失常,反而考不好。 有些人上電視,深怕自己出醜、怕自己做的不好,就緊張了,於是表情就不自然,腦子也空白了,該說的話也不會說了,結果反而沒有發揮出自己本來的水平,反而讓自己出醜。 打仗的時候,槍炮一響,自己在乎自己的小命,就怕死、恐懼,腦子就犯糊塗,撒腿就跑,這時候正好變成活靶子,反而死得更快。 為什麼越是在乎的事情反而越做不好呢? 因為當我們把自己的得失考慮的越多,我們的顧慮就越多,這種憂慮、顧慮反而強化了負面的情緒,在負面情緒的干擾下,正常的水平都不能發揮,就更不可能超水平發揮了。 所以,老子說,過於「考慮自己的得失」反而是最大的麻煩。如果不在乎自己的得失,那麼麻煩就消失了。 所以,自私的人,反而得不到幸福和富足,而抱著為別人謀幸福的、為別人謀富足的心態去做事情的人,反而得到了自己的幸福和富足。 一九合十談《道德經》 第十四章 (14)第十四章 視之而弗見,名之曰微。 聽之而弗聞,名之曰希。 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 三者不可致詰, 故混而為一。 一者: 其上不謬,其下不惚; 尋尋呵,不可名也; 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 無物之象,是謂沕望; 隨而不見其後,迎而不見其首; 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 =========================== 同眼睛去看,又看不見,所以把它叫做「微」。 用耳朵去聽,又聽不到,所以把它叫做「希」。 用手去撫摸,又感覺不到,所以把它叫做「夷」。 這三種方法都不能夠徹底的把它追究清楚,所以綜合起來把它叫做「一」。 「一」這個東西: 站在它的角度向上探究,它並不是沒有依據的。 站在它的的角度向下探究,它並不是不能明白的。 尋找啊尋找啊,始終找不到最恰當的名稱去表述它; 它最終又歸於什麼都沒有的境界,因此說它是「沒有形狀的那個形狀」;它是沒有物象的那個物象。 因此說它「隱沒於視線之外的遠方」; 想跟隨在它後面,又並沒有看見它的結尾; 想在前面迎接它,又並沒有看見它的開頭; 它把握著當前的道,駕馭著現在的存有,憑藉它就能知道過去的事物是如何開始的,因此說它是道的規律。 ----------------------------- 1、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 「捪」,閉上眼睛用手去感覺,撫摸。 「微」、「希」、「夷」,這裡不用翻譯。「微」,微小;「希」,通「稀」,稀少;「夷」,大而平。 2、其上不謬,其下不惚 「謬」,謬誤,沒有依據的東西。 「惚」恍惚,不能清楚、不能明白。 「其上」,是「以其上」,站在「一」的角度向上探究。 「其下」,是「以其下」,站在「一」的角度往下探究。 「其上不謬」,站在「一」的角度向上探究,它並不是沒有依據的。 「其下不惚」,站在「一」的角度向下探究,它並不是不能明白的。 全句翻譯成:「站在「一」的角度向上探究,它並不是沒有依據的。站在「一」的角度向下探究,它並不是弄不明白的。」 3、尋尋呵,不可名也。 尋,尋找。 「尋尋呵」,尋找啊尋找啊。 「不可」,不能夠; 「名」,命名。 「不可名也」,找不到最恰當的名稱。 全句翻譯成「尋找啊尋找啊,始終找不到最恰當的名稱去表述它」。 4、是謂沕望 「沕」,隱沒。 「望」,向遠方看。 「沕望」,隱沒在視線之外的遠方。 5、是謂道紀 「紀」,紀律、紀實。 「道紀」,既可以翻譯成「道的規律」,也可以翻譯成「道的紀實」。綜合本章的前後文以及整個《道德經》的思想,翻譯成「道的規律」更合理。 一九合十談《道德經》 第十五章 (15)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微眇玄達,深不可志。 夫唯不可志,故強為之容,曰:與呵。 其若冬涉水,猶呵; 其若畏四鄰,儼呵; 其若客,渙呵; 其若冰澤,沌呵; 其若朴,湷呵; 其若濁,曠呵; 其若谷,濁而靜之,徐清,安以動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欲盈, 故能蔽而不成。 ============================== 過去的那些善於運用道的人, 對細微的事物精細的觀察、對扭曲變化的整個過程完全的了解,他們做得實在是太深入了,沒有辦法用文字完全的表達出來。 正因為沒有辦法用文字完全的表達出來,因此勉強做一個形容,叫做「付出啊」。 它就像冬天渡過結冰的河面,遲疑不決啊; 它就像與周圍的鄰居共處一樣,恭敬而莊重啊; 它就像去朋友家做客一樣,輕快而洒脫啊; 它就像冰雪消融一樣,緩慢而保守啊; 它就像淳樸的人一樣,自然而坦誠啊; 它就像暴漲而渾濁的河水那樣,狂放不羈啊; 它就像河谷,濁流在這裡經過變得安靜,慢慢的清澈,安詳的流動著,緩慢的向外流出。 確保這種道的法則不讓它走向極端。 正是由於不讓它走向極端,所以能夠不斷的面對和處理新鮮的事物不會因為不合時宜而被淘汰。 ----------------------------- 1、微眇玄達,深不可志 「微」,細微的東西。 「眇」,細微的觀察。 「微眇」,對細微的事物精細的觀察。 「玄」,扭曲變化。 「達」,通達。全部了解。 「玄達」,對扭曲變化的整個過程完全的了解。 「深」,深刻,深入。 「志」,記事的文章。 「深不可志」,實在是太深入了,沒有辦法完全的用文字表達出來。 全句翻譯為:對細微的事物精細的觀察、對扭曲變化的整個過程完全的了解,他們做得實在是太深入了,沒有辦法用文字完全的表達出來。 2、保此道者不欲盈。 「保」,確保。 「欲」,讓它們怎麼樣。 「盈」,滿;過度。走向極端。 「保此道者不欲盈」,確保這種道的法則不讓它走向極端。 3、蔽而不成 「蔽」,遮住,遮掩。 「成」,完成;結束。被淘汰。 「蔽而不成」,用新的東西覆蓋舊的東西,沒有完結的時候。指的是:不斷的面對和處理新鮮的事物不會因為不合時宜而被淘汰。 一九合十談《道德經》 第十六章 (16)第十六章 致虛,極也。 守靜,督也。 萬物旁作,吾以觀其復也。 天物芸芸,各復歸於其根,曰靜。靜,是謂復命。 復命,常也。 知常,明也。 不知常,妄。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 ============================ 在萬物修養生息的時候,致力於不去打擾它們,這個態度要極端的鮮明。 守護這種安寧的環境,在旁邊監督。 萬物在我身旁自然的運作,我通過觀察身旁的事物來了解萬物復甦的進展情況。 天下眾多的萬物,在恢復的時候生命的能量都回歸到它們的根部,要寧靜。寧靜就叫做恢復生機。 讓萬物恢復生機,這是一個常識。 知道常識,是明智的表現。 不知道常識就是荒謬。荒謬的胡亂作為就是災難。 知道這個常識,就會寬容,寬容就能夠公正合理,公正合理就能夠成為領袖,成為領袖就能得到天下,得到天下就能夠替天行道,替天行道就能夠保持長久,按照這樣的方式來做,到死的時候都沒有危險。 ----------------------------- 1、致虛,極也。 「致」,致力於。 「虛」,虛空。 「致虛」,致力於不去打擾它們。 「極」,極端。 「致虛,極也」,指的是:在萬物修養生息的時候,致力於不去打擾它們,這個態度要極端的鮮明。 2、守靜,督也。 「守靜」,守護安寧的環境。 「督」,監督。 「守靜,督也」,守護這種安寧的環境,在旁邊監督。 3、萬物旁作,吾以觀其復也。 「旁」,身旁。 「作」,運作。 「復」,復甦、修復。 「萬物旁作,吾以觀其復也」,萬物在我身旁自然的運作,我通過觀察身旁的事物來了解萬物復甦的進展情況。 4、天物芸芸,各復歸於其根,曰靜。靜,是謂復命。 「芸芸」,形容「眾多」。 「天物芸芸」,天下眾多的萬物。 「各復歸於其根」,每個事物在復甦的時候生命的能量都回歸到它們的根部。 「靜」,寧靜;安寧。 「復」,恢復。 「命」,生命;生機。 「復命」,恢復生機。 「是謂復命」,就叫做恢復生機。 全句翻譯為:天下眾多的萬物,在恢復的時候生命的能量都回歸到它們的根部,要寧靜。寧靜就叫做恢復生機。 5、復命,常也。 恢復生機,是一個常識。 6、知常,明也。 知道常識,是明智的表現。 7、不知常,妄。妄作,凶。 「妄」,荒謬;胡亂。 「作」,作為;做事情。 「妄作」,胡亂作為。 「不知常,妄。妄作,凶」,不知道常識就是荒謬。荒謬的胡亂作為就是災難。 8、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 「容」,寬容。 「公」,公正合理。 「王」,稱王,成為領袖。 「天」,天下。這裡指得到天下。 「道」,順應天道;替天行道。 「歿身」,身體死亡。 「不殆」,不危險。 「歿身不殆」,到死的時候都沒有危險。 ----------------------------- 一、《復》卦的學問 天下萬物無論是人類還是非人類,都有休養生息的時候,休養生息的學問就是復甦。 周易六十四卦裡面,有個復卦,這個卦就是闡述休養生息的原理的。 《地雷復》卦,上面是坤卦下面是震卦,見下圖。
在六十四卦方圓圖中,復卦是從坤為地的大坤卦發展而來的,當事物發展到坤卦的狀態的時候,陰性的力量達到最大,了無生機已經到了極致。這時候,物極必反,陽性的能量就產生了,在這個陽性能量產生的初期,它的力量很微弱,這個復卦就表述了這個道理,陽性的能量只有六分之一,並且是絕對弱勢的,它處於最底層的位置。因此這時候需要好好的保護它,不能讓它受到傷害而消亡,更不能在這個時候把這個陽性的能量拿來用掉。所以,在這個階段要「致虛」、要「守靜」,要提供最好的條件、得到最大的保護。 所以,老子說要知道這個萬物復甦的常識。 萬物都有復卦的這個現象,復卦的原理對於人的修復也是很重要的。 大病初癒的人,是從沒有生機的狀態轉化過來的,初愈,是因為陽性的能量出來了,向好的方向開始發展了,這時候就需要靜養。就需要按照老子說的這個方法去做。 即使是身體健康的普通人,也存在復卦的現象,年輕的時候,陽性能量比較足,坤卦的現象就感覺不明顯,以至於復卦的現象也感覺不明顯,但是到了中老年,陽性能量衰退,這時候復卦的現象就明顯了。 復卦的現象在身體裡面出現的時候,身體里的陽性能量發動,精神突然好了、精力來了,這時候陽性的能量集中在身體的命根上,就如同植物的能量集中在根部,就會有性的衝動,如果懂了復卦的道理,就應該安靜下來,靜養,讓這個陽性的能量慢慢的在身體裡面發揮作用,去激發身體的其他地方的生機,讓整個身體的生機煥發出來。 如果在這個時候通過性愛把這個復卦的能量用掉了,經常如此,身體就萎縮了,就會短壽,就死的快。 所以,治理社會也好、保養身體也好,都應該把老子的這段文字好好的理解透。 二、易經裡面的一個秘密 邵雍《觀物吟》 耳目聰明男子身,洪鈞賦予不為貧。 須探月窟方知物,未躡天根豈識人。 乾遇巽時觀月窟,地逢雷處見天根。 天根月窟常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 這首詩是宋朝的易學大師邵雍寫的。玩修道養生的、玩風水的、玩八卦算命的,都把這首詩當做寶典。但是又都覺得是秘密,沒人願意清楚明白的講。 易是變化、也是簡單容易的意思,既然老祖宗發明了易經,取名叫易經,那麼易經本來就是交給人類的知識,本來就是希望眾人都掌握的知識,是不應該有秘密的。所謂的秘密,只不過站在自私的角度,故弄玄虛而已。 老子在這裡說到了《地雷復》卦,而這個《地雷復》只是六十四卦中的一個卦,站在陰陽對立的角度,就還有一個與它相反的一個卦,也是用處很大的。這個卦就是《天風姤》卦。 邵雍說「地逢雷處見天根」,坤為地,震為雷,上坤下震,這個「天根」就是《地雷復》卦。 邵雍說的「乾遇巽時觀月窟」,上卦是乾,下卦是巽,這個「月窟」就是《天風姤》卦。 在六十四卦的圓圖中,《地雷復》卦與《天風姤》卦是對稱的兩個卦,處於那個圓環的中心對稱點上的。 《地雷復》,講的是陽氣的恢復原理。 《天風姤》,講的是陰氣的恢復原理。 《地雷復》卦是陰極生陽的卦,在它之前的卦是陰極的大坤卦,從復卦開始,陽性能量開始了它們的發展之路。而這種微妙的轉換關係,在太極圖的陰陽魚中是那個黑魚的白眼睛。 《天風姤》卦是陽極生陰的卦,在它之前的卦是陽極的大乾卦,從姤卦開始,陰性能量開始了它們的發展之路。而這種微妙的轉換關係,在太極圖的陰陽魚中是那個白魚的黑眼睛。 太極圖中的這兩個眼睛,精確的講,白色的魚眼是《復卦》,黑色的魚眼是《姤卦》,當事物發展到《復》或者《姤》卦階段的時候,陰趨勢與陽趨勢發生切換,抓住這個切換的關鍵點,把事情處理好了,那麼,後續的問題都引刃而解。 所以,這兩個卦,就是64卦的「七寸」,所以,邵雍說,「天根月窟常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 任何事物都有自然變化的規律,這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比如我們身體內部的運行,不管你願意還是不願意,內部的陰陽轉化一直都按照它本來的規律在運行著,自然界的運行也是如此、人類社會的運行也是如此。站在人的角度,人能夠做什麼?唯一正確的,就是了解這個規律,順應這個規律的變化。「順其自然」,並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順勢而為。這個道理就如同老子在這裡講的復卦的運用的方式一樣。 老子在這一章裡面把復卦用法講透了,那麼反過來,就可以理解姤卦的道理和用處。 培養陽氣是復卦的道理,培養陰氣是姤卦的道理。陰和陽一碗水要端平,都是重要的。 在復卦的狀態,不要采陽,不要把陽用掉,因為陽很柔弱; 在姤卦的狀態,不要采陰,不要把陰用掉,因為陰狠柔弱。姤卦,在周文王的解釋是「姤,勿用取女」,就是這個意思。 治理國家、修身養性、環境的布置、風水的調整、製造和養殖等等所有的事情,都要抓這兩個關鍵的轉折點。 比如: 按照一年的時間循環來說,冬至的時候,冬至一陽生,對應的是《地雷復》卦,夏至的時候,夏至一陰生,對應的是《天風垢卦。》 冬至的時候,陽氣最弱,剛剛發生,夏至的時候陰氣最弱,剛剛發生。這兩個時候,一個是養陽,一個是養陰,所以這兩個時間點上,就不適合男歡女愛,不適合結婚。冬至結婚傷害陽氣,夏至結婚傷害陰氣。 比如: 按照一日十二個時辰來說,半夜的正子時與冬至一樣,是一陽發生的《復》卦階段,中午的正午時與夏至一樣,是一陰發生的《姤》卦階段,所以,在半夜的子時和中午的午時都要注意靜養一下,在這兩個時間段,要按照老子說的去做:「致虛,極也;守靜,督也。」 一九合十談《道德經》第17、18、19章 ~制定法律的三大核心思想 前言: 之前發的關於這三章的文章已經刪除,主要因為第17、18、19章是一個整體,這三章最後都落實到第19章的最後三句話「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即: 「反對弄虛作假,主張實事求是」 「減少主觀想像,消除貪得無厭」 「斷絕盲目追求攀比,根除不滿足的心態」 老子明確的說,這是制定法律的三大核心思想。「這三句話,僅僅是用條文表述出來是不夠的,要在所執行的法令中把它的含義包括在裡面」。可見這個問題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對於《道德經》原文的理解出現了很多十分奇怪的解釋。只有把這三章聯繫在一起才能夠正本清源,而了解這三句話的真正的含義。 為了便於整體流暢的閱讀和思考,先把這三章的翻譯連在一起發表。然後再把各章的解說列出來。 一、《道德經》第17、18、19章譯文 ------------- 檔次最高的是: 下面的民眾能夠感覺到「道」的存在,並體會到它所帶來的好處。 檔次差一點的是: 因為沒有掌握「道」,不能通過使用「道」帶來的好處,因而去親近讚美而實踐「道」。 檔次再差一點的是: (對於「道」)不去親近讚美和實踐,而僅僅是敬畏而不冒犯。 檔次是最差的是: 因為不相信道的存在,而不敬畏道,並且輕慢它、冒犯它。 在信任不足的時候,就會產生不信任。(不信任就浮現出來了) 謀劃啊,我在謀劃如何把討論「道」變得很高貴,當這個事情辦成功以後,百姓因而都說是他們自己主動這樣做的。 ------------- 所以,在「道」被廣泛的荒廢的時候,仁義就通過比較而產生了。 在謀略和聰明通過比較而出現的時候,大騙子也就通過比較而產生了。 在各種親情不和睦的時候,孝順和仁慈就通過比較而產生了。 盟邦和國家黑暗混亂的時候,有節操的大臣就通過比較而產生了。 -------------- 消滅了「聖人」的概念、不存在「智謀」的概念的時候,人民的利益就能夠百倍的增長。 消滅了「仁慈」的概念、不存在「義氣」的概念的時候,人民就能夠恢復孝順和仁慈。 消滅了「奇巧」的概念、不存在「利益」的概念的時候,盜賊就沒有了。 下面這三句話,僅僅是用條文表述出來是不夠的,要在所執行的法令中把它的含義包括在裡面。 反對弄虛作假,主張實事求是。 減少主觀想像,消除貪得無厭。 斷絕盲目追求攀比,根除不滿足的心態。 二、《道德經》第17、18、19章分別解說 (17)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親譽之。 其次,畏之。 其下,侮之。 信不足,案有不信。 猷呵,其貴言也,功成事遂,而百姓皆謂我自然。 =================== 檔次最高的是: 下面的民眾能夠感覺到「道」的存在,並體會到它所帶來的好處。 檔次差一點的是: 因為沒有掌握「道」,不能通過使用「道」帶來的好處,因而去親近讚美而實踐「道」。 檔次再差一點的是: (對於「道」)不去親近讚美和實踐,而僅僅是敬畏而不冒犯。 檔次是最差的是: 因為不相信道的存在,而不敬畏道,並且輕慢它、冒犯它。 在信任不足的時候,就會產生不信任。(不信任就浮現出來了) 謀劃啊,我在謀劃如何把討論「道」變得很高貴,當這個事情辦成功以後,百姓因而都說是他們自己主動這樣做的。 ------------------- 1、太上 「太」,極端的,最的。 「上」,次序處於上層的。 「太上」,最上層的。翻譯成「檔次最高的」 「太上」、「其次」、「其下」指的是檔次的上中下。 2、下知有之 「下」,下面的人。翻譯成「下面的人民」。 「知」,知道,感知,能夠體會到。 「有」,這裡的「有」是與「無」相對的「有」。能量處於相對強大的狀態。指「已經存在併產生了顯著的作用效果」 「之」,它;它的樣子。 「有之」,它已經存在併產生了顯著的效果。 全句翻譯為:「下面的人民能夠感覺得到「道」的存在並體會到它所帶來的好處」。 2、親譽之 「親」,親近、親熱。 「譽」,讚美。 「親譽之」,親譽的效果。因為親近讚美而去實踐。 為什麼會有「親譽之」產生呢?這是因為自己還沒擁有的原因。如果自己本來就擁有這些東西就沒有「親譽之」的必要了。 因此,翻譯的時候,把這種導致「親譽之」的原因表達出來。 全句翻譯成:「因為沒有掌握「道」,不能通過使用「道」帶來的好處,因而去親近讚美而實踐「道」。」 3、畏之 「畏」,敬畏。 「畏之」,因為敬畏而不冒犯。 「因為敬畏而不冒犯」,與「親近讚美而實踐」是不同的。它是不學習、不實踐的。 因而翻譯的時候把這種前置條件考慮進去。 翻譯成:「不去親近讚美而實踐,而僅僅是因為敬畏而不冒犯。」 4、侮之。 「侮」,輕慢,不敬重。 「侮之」,因為輕慢而冒犯。 「因為輕慢而冒犯」的人,是根本不相信道的存在,也不敬畏道的。 因而翻譯的時候把這種前置條件考慮進去。 翻譯成:「不相信道的存在,也不敬畏道,而是因為輕慢而冒犯它」。 5、信不足,案有不信 「信」,信心,信任。 「案」,桌子的桌面,為把什麼東西擺出來放在桌面上。翻譯成「浮現出來」。 全句翻譯成:「在信任不足的時候,不信任就浮現出來了。」 6、猷呵,其貴言也,功成事遂,而百姓皆謂我自然。 「猷」,謀劃。 「貴」,使什麼變得高貴。 「其貴言」,使談論道成為高貴的事情。 「自然」,自己主動這樣做的。 全句翻譯成:「謀劃啊,我在謀劃如何把談論「道」變得很高貴。當這個事情辦成功以後,百姓因而都說是他們自己主動這樣做的。 (18)第十八章 故大道廢,案有仁義。 知慧出,案有大偽。 六親不和,案有孝慈。 邦家昏亂,案有貞臣。 ==================== 所以,在「道」被廣泛的荒廢的時候,仁義就通過比較而產生了。 在謀略和聰明通過比較而出現的時候,大騙子也就通過比較而產生了。 在各種親情不和睦的時候,孝順和仁慈就通過比較而產生了。 盟邦和國家黑暗混亂的時候,有節操的大臣就通過比較而產生了。 -------------------- 1、故大道廢,案有仁義。 「大」,廣大。 「大道廢」,指的是「道」在廣大的範圍內荒廢了。 「案」,桌案。 「案有仁義」,仁義就被擺在桌面上了。指的是「在道被廣泛的荒廢的時候,由於不仁義的事情的出現,使得仁義被比較出來。 全句翻譯成:「在「道」被廣泛的荒廢的時候,仁義就通過比較而產生了」。 3、知慧出,案有大偽。 「知」,謀略、計謀。 「慧」,聰明。 「出」,超出,是「脫穎而出」的意思。 「知慧出」,謀略和聰明通過比較而出現的時候。 「偽」,虛假。 「大偽」,大騙子。 「案有大偽」,大騙子就被擺在桌面上了。翻譯為:大騙子就通過比較而產生了。 全句翻譯成:「在謀略和聰明通過比較而出現的時候,大騙子就通過比較而產生了」。 4、六親不和,案有孝慈。 全句翻譯成:「在各種親情不和睦的時候,孝順和仁慈就通過比較而產生了」。 5、邦家昏亂,案有貞臣。 「邦家」,邦,是國家下面的自治的政體。家,是國家。國家是由很多邦構成的。翻譯成「盟邦和國家」。 「昏」,暗淡,黑暗。 「亂」,混亂。 「昏亂」,黑暗和混亂。 「貞臣」,貞,堅定,有節操。貞臣,有節操的大臣。 如果一個國家的大臣個個都是「貞臣」,那麼就沒有「貞臣」的認知了。「貞臣」這種認知的出現,是因為它的反面的東西把它對比出來的。 全句翻譯成:「盟邦和國家黑暗混亂的時候,有節操的大臣就通過比較而產生了。」 (19)第十九章 ~制定法律的三大核心思想 絕聖棄知,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言也,以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屬。 見素抱樸, 少思寡慾, 絕學無憂。 ====================== 消滅了「聖人」的概念、不存在「智謀」的概念的時候,人民的利益就能夠百倍的增長。 消滅了「仁慈」的概念、不存在「義氣」的概念的時候,人民就能夠恢復孝順和仁慈。 消滅了「奇巧」的概念、不存在「利益」的概念的時候,盜賊就沒有了。 下面這三句話,僅僅是用條文表述出來是不夠的,要在所執行的法令中把它的含義包括在裡面。 反對弄虛作假,主張實事求是。 減少主觀想像,消除貪得無厭。 斷絕盲目追求攀比,根除不滿足的心態。 ---------------------- 1、絕聖棄知,民利百倍。 「絕」,滅絕、消滅。 「聖」,聖人。 「棄」,丟棄,拋棄,不需要。 「知」,智謀。 「絕聖棄知」,直譯是「消滅聖人,放棄智謀」。 在第二章,老子就提出美與惡、善與不善、有與無所有這些概念的產生是通過比較而得到的。 因此,聖人的滅絕是說:在人人都是聖人的時候,就不存在聖人與非聖人的認知了。 放棄智謀的意思是,在人人都有智謀的時候,就不存在智謀與非智謀的認知了。 因此全句翻譯為:全句翻譯為:「消滅了「聖人」的概念、不存在「智謀」的概念的時候,人民的利益就能夠百倍的增長。 2、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絕仁」,仁的概念消滅了。 「棄義」,不存在義的概念。 全句翻譯為:「消滅了「仁慈」的概念、不存在「義氣」的概念的時候,人民就能夠恢復孝順和仁慈。 3、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全句翻譯為:「消滅了「奇巧」的概念、不存在「利益」的概念的時候,盜賊就沒有了。 4、此三言也,以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屬。 「此三言也」,這裡的三句話。「此」,指的是下面要說的三句話。 「以為文」,制定成條文。 「未足」,還不夠。 「以為文未足」,僅僅用條文表述出來是不夠的。 「令之」,用法令頒布下去。 「有所屬」,把它的含義包括在裡面。 全句翻譯為:「下面這三句話,僅僅是用條文表述出來是不夠的,要在所執行的法令中把它的含義包括在裡面。」 5、見素抱樸, 「見」,呈現。使什麼現。 「素」,本義是「沒有染色的絲綢」,本色,引伸為「不弄虛作假」; 「抱」,是「使什麼抱」; 「朴」,本義是「沒有加工的木材」,本質,引伸為「實事求是」。 全句翻譯為:「反對弄虛作假,主張實事求是。」 6、少思寡慾, 「少」,使什麼少。 「思」,思想;考慮。引伸為「主觀的想像」。 「寡」,稀少,這裡是「使什麼寡」,「使什麼變得稀少」,減少。翻譯成「消除」。 「欲」,慾望;嗜欲。引伸為「貪得無厭」。 全句翻譯為:「減少主觀想像,消除貪得無厭。」 7、絕學無憂。 「絕」,斷絕;杜絕。 「學」,仿效;學習;引伸為「盲目追求攀比」 「憂」,憂慮,引伸為「不滿足的心態」。 「無憂」,根除不滿足的心態。 全句翻譯成:「斷絕盲目追求攀比,根除不滿足的心態」 (20)第二十章 ~ 在日常生活中修德 唯與訶,其相去幾何? 美與惡,其相去何若? 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望呵,其未央才! 眾人熙熙,若享於太牢,而春登台。 我泊焉未佻,若嬰兒之未咳。累呵,如無所歸。 眾人皆有餘,我獨遺。 我愚人之心也?惷惷呵。 鬻人察察,我獨閔閔呵; 忽呵,其若海,望呵,其若無所止; 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以鄙。 吾欲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 奉承的應答與反感的應答,這兩者相比較它們之間的反差有多大? 善良與邪惡,這兩者相比較它們之間的感覺差異如何? 別人敬畏你,你也不能夠不敬畏別人。我看啊,這個道理一直都是生機勃勃而沒有盡頭的。 眾人都熱鬧而歡樂,就像是參加大型的慶典一樣,就像是春天登高眺望美景一樣。 我保持淡泊的心境,而不是也像眾人那樣顯現出興奮的樣子,就像沒有發出笑聲時候的嬰兒一樣保持著自然平靜而純真的狀態,持續不斷的保持著這種狀態啊,就像沒有結束的時候。 眾人都覺得很滿足的時候,我卻保持著警覺檢查是否還有遺漏的地方。 我的心是愚蠢的嗎?稀里糊塗的樣子啊。 別人像擺攤的商人那樣對細小的利益精於算計,而我一個人卻保持著莊重、關切、沉穩、低調的狀態啊。 像大海那樣包容寬廣而不在乎細小的得失啊!看問題看得很遠啊!就像沒有盡頭一樣。 眾人都覺得可以了的時候,而我卻還要繼續堅持甚至被人鄙視。 我的目標完全與眾人不同,而是把從道那裡吸取養分看得很珍貴。 ---------------------- 1、唯與訶,其相去幾何? 「唯」,應答;回應。 「訶」,大言而怒;反感的應答。 「唯與訶」,奉承的應答與反感的應答。 「相」,比較。 「去」,離去。指的是「反差」。 「幾何」,多大。 「相去幾何」,比較它們之間的反差有多大。 全句翻譯為:「奉承的應答與反感的應答,這兩者相比較它們之間的反差有多大?」 2、美與惡,其相去何若? 「美」,善良。 「惡」,邪惡。 「何若」,是什麼感覺 全句翻譯為:「善良與邪惡,這兩者相比較它們之間的感覺差異如何?」 3、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 意思是「別人敬畏你,你也不能夠不敬畏別人」。 4、望呵,其未央才! 「望」,遠望。 「未央」,未盡;沒有盡頭。 「才」,草木初生的樣子。意思是「生命力正是旺盛的時候」 「未央才」,正是生機勃勃的時候還沒有盡頭。 指的是「別人敬畏你,你也要敬畏別人」,這個道理是生機勃勃的好像永遠都不過時。 全句翻譯為:「我看啊,這個道理一直都是生機勃勃而沒有盡頭的。」 5、眾人熙熙,若享於太牢,而春登台。 「熙熙」,熱鬧而歡樂。 「太牢」,用牛羊豬進行的大型祭祀活動。翻譯為「大型慶典」。 全句翻譯為:「眾人都熱鬧而歡樂,就像是參加大型的慶典一樣,就像是春天登高眺望美景一樣。」 6、我泊焉未佻,若嬰兒之未咳。累呵,如無所歸。 「泊」,淡泊。 「兆」,顯現出來。指顯出與眾人一樣的情緒。 「我泊焉未兆」,我保持淡泊的心境,而不是也像眾人那樣顯現出興奮的樣子。 「咳」,嬰兒笑。 「若嬰兒之未咳」,就像沒有發笑的時候的嬰兒一樣保持著自然平靜而純真的狀態。 「累」,持續;連續。指的是持續不斷的保持著「嬰兒之未咳」的狀態。 「累呵」,持續不斷的保持著這種狀態啊。 「歸」,歸宿,結局。 「若無所歸」,就像沒有結局一樣。 全句翻譯為:「我保持淡泊的心境,而不是也像眾人那樣顯現出興奮的樣子,就像沒有發出笑聲時候的嬰兒一樣保持著自然平靜而純真的狀態,持續不斷的保持著這種狀態啊,就像沒有結束的時候。」 7、眾人皆有餘,我獨遺。 「有餘」,多到有了剩餘。指的是滿足的樣子。 「眾人皆有餘」,眾人都是滿足的樣子。 「遺」,遺失;遺漏。指的是保持警覺、檢查是否有遺漏。 全句翻譯為:「眾人都覺得很滿足的時候,我卻保持著警覺檢查是否還有遺漏的地方。」 8、我愚人之心也?惷惷呵。鬻人察察,我獨閔閔呵, 「我愚人之心也?」,這是反問句。「我的心是愚蠢的嗎?」 「惷」,心亂。稀里糊塗。 「惷惷呵」,稀里糊塗的啊。 「鬻人」擺攤賣東西的人。 「察察」,辨別的很仔細;對細小的利益精於算計。 「鬻人察察」,像擺攤的商人那樣算計的很仔細。 「閔」,本意是參加追悼會進門的時候的狀態。指莊重、關切、沉穩、低調的態度。 「閔閔呵」,莊重、關切、沉穩、低調的樣子啊 全句翻譯為:「我的心是愚蠢的嗎?稀里糊塗的樣子啊。別人像擺攤的商人那樣對細小的利益精於算計,而我一個人卻保持著莊重、關切、沉穩、低調的狀態啊。」 9、忽呵,其若海,望呵,其若無所止, 「忽」,不重視;忽略。 「忽呵,其若海」,像大海那樣包容寬廣而不在乎細小的得失。 「望呵,其若無所止」,看問題看得很遠,就像沒有盡頭一樣。 全句翻譯為:「像大海那樣包容寬廣而不在乎細小的得失啊!看問題看得很遠啊!就像沒有盡頭一樣。」 10、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以鄙,吾欲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有以」,夠了,可以了。 「頑」,頑固;堅持。 「頑以鄙」,因為頑固的堅持而被人鄙視。 「吾欲獨異於人」,我的目標完全與眾人不同。 「食母」,從母體獲得營養。指的是修德有成的人他們的知識的源頭來自於道,從道那裡獲得智慧的營養。 「而貴食母」,而是把從道那裡吸取養分看得很珍貴。 全句翻譯為:「眾人都覺得可以了的時候,而我卻還要繼續堅持甚至被人鄙視。我的目標完全與眾人不同,而是把從道那裡吸取養分看得很珍貴。」 (21)第二十一章 ~人的行為符合道的法則就是德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 打一個洞去看德是什麼樣子的話,它是跟隨於道的。 道這個東西,似乎看得見又似乎看不見。 似乎看不見啊!又似乎看得見啊!在這其中是有形象的; 似乎看得見啊!又似乎看不見啊!在這其中是有實體的。 它深遠而幽靜啊,深奧而深沉啊。它裡面有精華的東西,它裡面有真實的東西。從古至今,它一直都在那裡存在著,觀看了所有事物的開端。 我是如何了解到所有事物開端的情況的呢?就是因為這個。 --------------------- 1、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孔」,是洞,打個洞窺視,過去有「管見」、「洞見」以表示自己謙虛的見解。打孔探視的意思。 「從」,跟從。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打一個洞去看德是什麼樣子的話,它是跟隨於道的。 2、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恍」,似乎看的見。 「惚」,似乎看不見。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道這個東西,似乎看得見又似乎看不見。 3、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似乎看不見啊!又似乎看得見啊!在這其中是有形象的;似乎看得見啊!又似乎看不見啊!在這其中是有實體的。 4、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窈」,深遠,幽靜。 「冥」,深奧,深沉。 「窈兮冥兮」,它深遠而幽靜啊,深奧而深沉啊。 「精」,精華;精髓。 「信」,真實的東西。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它裡面有精華的東西,它裡面有真實的東西。 「其名不去」,對它進行描述是「沒有離開過」,意思是「它一直都存在在那裡」。 「甫」,剛剛開始。 「眾甫」,所有事物的開端。 全句翻譯為:「它深遠而幽靜啊,深奧而深沉啊。它裡面有精華的東西,它裡面有真實的東西。從古至今,它一直都在那裡存在著,觀看了所有事物的開端。」 5、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我是如何了解到所有事物開端的情況的呢?就是因為這個。 (22)第二十二章 ~為了自己,反而害了自己。 炊者不立, 自視者不章, 自見者不明, 自伐者無功, 自矜者不長。 其在道也。 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欲者弗居。 ========================= 跪坐下來在桌子上做烹飪就不可能站著。 只在乎自己的人,對其他事物就缺乏了解。 自己看自己是看不完整的。 自己征伐自己不算是功勞。 自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的人就不會有進步。 這是符合道的法則的。 所以說,多餘的食物會成為行走的拖累,萬物都不喜歡這樣。因此,慾望大的人不會在一個地方長久的呆下去。 ------------------------- 1、炊者不立, 古時候都是盤坐或者跪坐的,因此桌子就很矮,人站起來的時候,手就夠不著桌子,所以,在桌子上做烹飪的人是不會站著的。這就是炊者不立的道理。 翻譯為:「跪坐下來在桌子上做烹飪就不可能站著。」 2、自視者不章, 「自視」,重視自己,看重自己,在乎自己。 「章」,通「彰」。完全了解。 「自視者不章」,只在乎自己的人,對其他事物就缺乏了解。 3、自見者不明, 「自見」,自己看自己。 「明」,明確;清楚。 「自見者不明」,自己看自己是看不完整的。 4、自伐者無功, 「自伐」,自己征伐自己。 「自伐者無功」,自己征伐自己不算是功勞。 5、自矜者不長。 「矜」,憐憫,憐惜。 「自矜」,自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 「長」,成長;進步。 「自矜者不長」,自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的人就不會有進步。 6、其在道也。 「在道」,符合道的法則。 「其在道也」,這是符合道的法則的。 7、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欲者弗居。 「曰」,說。翻譯成「所以說」。 「餘食」,多餘的食物。 「贅」,拖累。 「餘食贅行」,多餘的食物會成為行走的拖累。 「物或惡之」,萬物都不喜歡這樣。 「有欲」,慾望大。 「居」,定居。長期的居住住下來。 「有欲者弗居」,慾望大的人不會在一個地方長久的呆下去。 全句翻譯為:「所以說,多餘的食物會成為行走的拖累,萬物都不喜歡這樣。因此,慾望大的人不會在一個地方長久的呆下去。」 -------------------------------- 盤坐、跪坐、直坐: 說到坐的問題。本來想自己寫一下,發現有人已近寫了,所以轉載別人的文章,供參考: 「盤坐」、「跪坐」、「大拜」、「坐禪」,一提到這些名詞人們往往會聯想到宗教、禮教,有些人還會認為是封建迷信,是應該被摒棄的文化糟粕。 當我們靜下心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本質只不過是一些動作、姿勢而已。與體操、跑步、拳擊等所有人們經常做的其他動作和姿勢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只不過有些人的思想在被長期、大量灌輸了所謂「封建迷信」和「文化糟粕」的概念之後,大大影響了其對事物的觀察和認知。 這些人往往一看到這些辭彙就會嗤之以鼻,而忽略了去仔細研究其中的道理。 其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國家和地方至今還保留著「盤坐」或「跪坐」的生活習慣。 那麼古人為什麼會總結出這些動作和姿勢呢?其中有什麼道理么? 翻開《經絡學》我們就會看到,人的兩條臂膀上分布有心經、心包經、肺經、大腸經、小腸經、三焦經等經絡。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動作都是由兩臂及兩手完成的。 在完成這些動作時兩臂的經絡就得到了舒展。 而兩腿除了走路、跑步之外就沒有什麼其他的動作來舒展腿部的經絡了。 人的兩腿上有胃經、肝經、脾經、膽經、膀胱經、腎經等經絡。保持這些經絡的暢通對人的身體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古人在實踐中總結出來很多不同的「盤坐」、跪坐的動作姿勢,這些姿勢對於疏通經絡是最有效的。 而且這些動作和姿勢是無法被其他的動作和姿勢來替代的。 當人們做這些動作和姿勢的時候,很多人會覺得腿很疼,或者有麻木酸脹的感覺。這就是由於長期沒有做過這個姿勢,腿部的一些經絡沒有得到舒展的緣故。 經常採用不同的「盤坐」、「跪坐」姿勢進行鍛煉,對減少腰部和臀部的多餘脂肪是很有效的。 經絡的舒展會使人體的新陳代謝更加通暢,更有效的吸收人體所需要的營養並把這些營養轉化成能量,以滿足人體正常運轉的需要。同時將身體內的垃圾全部排出體外使身體保持清潔。 古人認為人是由靈魂和肉體兩部分組成的。肉體就像房子,靈魂居住在裡面。肉體的健康與清潔直接影響人的靈魂。 沒有健康、清潔的身體,人的思想和意識也不能達到最佳的狀態。對各種事物的認知就不會很清晰,容易產生錯誤的認知。 好比我們居住的房間,結實牢固的房間可以保證我們的安全,清潔的環境可以使我們很好的休息。如果老是擔心自身安全或者老是受到垃圾臭味和蒼蠅、蚊子的影響,我們就無法很好的休息。也就無法在工作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了。 現代的人由於教育的普及,每個人對於事物的觀察和認知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對於任何理論都會進行自己的分析和理解不會人云亦云。因此修行的人就更要不斷增加自身的學識,不斷擴大和提高知識層面。不如此不能為他人解惑。既不能解惑又何來傳道、授業呢? (23)第二十三章 ~ 闡述規律是為了運用規律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是以聖人執一以為天下式, 不自視,故章; 不自現,故明; 不自伐,故有功; 弗矜,故能長。 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歸之。 =========================================== 有彎曲才能夠首尾相顧, 有偏斜才能夠體現端正, 有低洼的東西才能夠盛水, 有陳舊才會有新鮮, 因為少,才能夠得到, 因為多,反而被多困惑。 基於上述原因,修德有成的聖人始終以道的法則為天下百姓樹立楷模。 不刻意關注自己,因而對事物能夠全面了解; 不刻意顯示自己,因而能夠保持清醒和明智; 賞罰不是出於自己的私慾,因而能夠對社會有貢獻; 不驕傲自滿,所以能夠不斷的進步。 正因為不與百姓爭利,所以人們就沒有必要與他爭利。 古語說「曲則全」,並不是沒有依據亂說的,這是因為用完全坦誠的心而使天下人心歸服的原因。 (24)第二十四章 ~ 同,而化之;分,而制之。 希言、自然。 飄風不冬朝,暴雨不終日。 孰為此? 天地而弗能久,而況於人乎。 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同於德者,道亦德之,同於失者,道亦失之。 ===================================== 少發號施令,利用自然的變化之道做事。 冬日的狂風不可能刮一個早上,暴雨不能下一整天。 一直持續不斷誰能夠做得到? 天地之間的自然現象都尚且不能持久,更何況人呢。 所以,研究道的人他們的共同點在道的問題上, 修鍊德的人,共同點在德上, 那些迷失的人,共同點在迷失上。 共同點在德上面的人,通過交流,能夠加深對道的理解,道而能夠使他們進步。 共同點在迷失的人,通過交流,反而讓他們更加迷失,最終仍然被道淘汰。 -------------------------------------- 1、希言、自然 「希言」,少說話,少發言,少發號施令 「自然」,利用自然的規律做事。 2、本章講的是做事情的技巧問題。 做事情的原則是利用規律,因勢利導,而不是依靠發號施令,不是用嘴巴做事。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自然的風雨不可能長久,天下的人事也不可能長久。 之所以不能長久,是因為它們存在的基礎消失了。 如果把這種存在的基礎建立起來、維持起來,這個事物就能夠繼續存在。 如何建立存在的基礎呢?用「同化」的方法。 如何去掉存在的基礎呢?用「分化」的方法。 使用這種「同化」與「分化」的技巧就能夠巧妙的做到「希言」、「自然」。 所以利用「同化」的方法,把研究自然科學規律的人、研究道的人、修德的人分別集中起來,使他們相互交流、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從而得到持久和強化。 本章中,老子只是明確的說了「同化」的問題,沒有說「分化」的問題。但是這個道理已經呼之欲出了。 類似的關於技巧闡述,在其它章節有很多,所以,在第七十五章說「單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就是說,修道也要修德,修道不修德,單修一樣,是不行的,天道如同一張大網,小壞蛋可以放過,大壞蛋是絕對不放過的。 (25)第二十五章 ~ 萬物都在道之中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蕭呵,寥呵,獨立而不改,可以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國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那個事物是渾然天成的,在天地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寂靜啊,空曠啊,它唯一的存在著而沒有變化,它可以孕育出天地,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給它取名叫做道,勉強對它做一個概括的話,就是「大」。 這個「大」的特點是:它無限遠的擴散開去,而又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 道具有大的特性,天具有大的特性,地具有大的特性,統治權力具有大的特性。 國家有四個大的特性,而統治權力是其中的一個大。 人的生存法則來自於他們所賴以生存的土地, 那片土地的生存法則來自於那裡的天空, 那片天空的生存法則來自於道的法則, 道的法則來自於本來就是的那個東西。 ---------------------------------------------- 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蕭呵,寥呵,獨立而不改,可以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混成」,渾然天成。 「蕭」,寂靜。 「寥」,空曠。 「獨立」,唯一的存在。 「不改」,沒有變化。 「強為之名」,勉強對它做一個概括。 全句翻譯為:「那個事物是渾然天成的,在天地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寂靜啊,空曠啊,它唯一的存在著而沒有變化,它可以孕育出天地,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給它取名叫做道,勉強對它做一個概括的話,就是「大」。」 混沌爆炸,天地形成,萬物生成,這個思路看似從老子這裡的話中提煉出來的。但是,老子並沒有說那個「有物混成」的東西,分裂了、消失了。而是說它是一直都沒有改變的存在著。因此,混沌爆炸的說法與老子的說法是完全不同的。 2、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逝」,消逝;擴散開去。 「遠」,遙遠。 「反」,返回;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全句翻譯為:「這個「大」的特點是:它無限遠的擴散開去,而又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 3、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王」,指的是對某個地方的統治權力。 「王大」,統治的權力大。是說一個國家的統治權力在這個國家是暢通無阻的,這才是「王大」的概念。如果政令不暢,國家混亂了,就不是「王大」的狀態了。 有人把「王大」改成「人大」,這是錯誤的。 全句翻譯為:「道具有大的特性,天具有大的特性,地具有大的特性,統治權力具有大的特性。」 4、國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國家具有四個大的特性,而統治權力是其中的一個大。 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法」,以什麼為法;效法。 「人法地」,指的是「人的生存法則來自於他們所賴以生存的土地。」 「地法天」,指的是「那片土地的生存法則來自於那裡的天空。」 「天法道」,指的是「那片天空的生存法則來自於道的法則。」 「自」,本來。 「然」,就是。 「自然」,「本來就是」的那個東西。我們現在說的「自然」,指的是大自然,與老子說的「自然」不是一回事。 六祖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也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慧能說的就是這個東西,就是老子說的「自然」。 「道法自然」,指的是「道的法則來自於本來就是的那個東西。」 (26)第二十六章 ~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其輜重, 唯有環官,燕處則昭若。 若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 以穩重作為輕鬆的根基;以寧靜作為急躁的主導。 因為這個原因,才德出眾的人每天做事情都帶著各種「輕重裝備」,(適合用什麼就用什麼)。 做官的人只有像圓環那樣把各個方面都照顧到。才能像燕子那樣光明正大的隨意外出遷居而不招人厭惡。 手握重兵、執掌天下大權的一國之主怎麼能夠對天下的百姓輕率呢? 輕率會導致國家的根基受到損失,急躁會導致國君領導地位的丟失。 ------------------------------- 1、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重」,穩重;厚重。 「輕」,輕鬆;輕率。 「根」,樹根;根基。 「重為輕根」,以穩重作為輕鬆的根基。 「靜為躁君」,以寧靜作為急躁的主導。 穩重與輕鬆,安靜與急躁,這些都是同一個東西的兩個不同的方面,兩種東西要結合起來用,不能偏廢。但是還是有為主與為輔的區別。 毛主席說過「團結緊張,嚴肅活潑」。與人相處,老是綳著一張臉,就不好,適當的時候開個玩笑,調節一下氣氛,更能夠促進彼此的交流。因此,老子說,以穩重為根,輕率為末梢;以安靜為主,急躁為輔。 2、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其輜重, 「君子」,才德出眾的人。 「輜重」,打仗用的各種輕重裝備。 「不離其輜重」,輕重裝備都帶上。 輜重,是行軍打仗的裝備,裝備當然是輕重裝備配搭的,不可能全是重裝備或者全是輕裝備。打仗的時候,輕重裝備總是根據需要綜合使用的。 比如說,逛街休閑的時候,朋友見面,打個招呼,就不能用重裝備,做出一副威嚴不可冒犯的樣子。開個玩笑,輕裝備來一下,氣氛融洽了,別人就覺得很親切。 這裡可見,老子說話還是比較幽默的,同時也看的出來,那時候的戰爭是比較常見的,用打仗的事情做比喻,使大家更容易明白那個意思。 全句翻譯為:「因為這個原因,才德出眾的人每天做事情都帶著各種「輕重裝備」,(適合用什麼就用什麼)。」 3、唯有環官,燕處則昭若。 「環」,圓環。圓圈。圓環的每個點的角度都是相同的。翻譯為「像圓環那樣把各個方面照顧到」。 「官」,做官。 「唯有環官」,做官的人只有像圓環那樣把各個方面照顧到。 「燕」燕子。 「燕處」,像燕子那樣可以隨意的外出、遷居。 「昭」,光明。光明正大的。 「昭若」,光明正大的樣子。 「燕處則昭若」,像燕子那樣可以光明正大的隨意外出遷居。 全句翻譯為:「做官的人只有像圓環那樣把各個方面照顧到。才能像燕子那樣光明正大的隨意外出遷居而不招人厭惡。」 做官的人,出門的時候,行進路線得保密,保鏢一大堆,深怕被人襲擊,不能像燕子那樣光明正大的隨意遷居。就是由於某一部分人的利益和情感沒有照顧到,招人厭惡的原因。 4、若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萬乘之主」,手握重兵、掌握天下大權的人。 「身輕天下」,自己對天下人輕率。 全句翻譯為:「手握重兵、執掌天下大權的一國之主怎麼能夠對天下的百姓輕率呢?」 5、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本」,根本,根基。 「君」,指的是國君的位置。 全句翻譯為:「輕率會導致國家的根基受到損失,急躁會導致國君領導地位的丟失。」 一九合十談《道德經》第二十七章 ~ 真善與假善 (27)第二十七章 善行者無轍跡, 善言者無瑕謫, 善數者不以籌策, 善閉者無關楗而不可啟也, 善結者無繩約而不可解也。 是以聖人恆善救人而無棄人,物無棄財,是謂襲明。 故, 善人,善人之師, 不善人,善人之資也。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知乎大迷,是謂眇要。 ============================== 最恰當的行駛,不會留下車輪印。 最恰當的言辭,沒有值得指責的瑕疵。 最恰當的計算,不需要計算工具。 最恰當的封閉,沒有打開的機關就無法開啟。 最恰當的繩結,不知道打結的約定就無法解開。 所以,聖人永遠用最恰當的方式幫助別人並且不拋棄任何人,對器物不因為東西不值錢而丟棄,這叫做完全徹底的明智。 所以說, 最恰當的幫助人,是用最恰當的方式去教導他們。 不恰當的幫助人,是用恰當的金錢去資助他們。 不覺得教育他們是很珍貴的,不貪愛資助他們的金錢,雖然這種人對事物的認識完全的糊塗了,但是他們的精神是難得而可貴的。 -------------------------------- 1、善行者無轍跡, 「善」,善於,恰當。在解釋「上善若水」的時候,闡述了「恰當」才是「善」。 「轍跡」,車輪印。 「善行者無轍跡」,最恰當的行駛,不會留下車輪印。 2、善言者無瑕謫, 「謫」,責備。 「瑕謫」,可以被指責的瑕疵。 「善言者無瑕謫」,最恰當的言辭,沒有值得指責的瑕疵。 3、善數者不以籌策, 「籌策」,計算工具。 「善數者不以籌策」,最恰當的計算,不需要計算工具。 4、善閉者無關楗而不可啟也, 「閉」,封閉。 「關楗」,打開的機關。 「善閉者無關楗而不可啟也」,最恰當的封閉,沒有打開的機關就無法開啟。 5、善結者無繩約而不可解也。 「繩約」,打繩結的約定。 「善結者無繩約而不可解也」,最恰當的繩結,不知道打結的約定就無法解開。 6、是以聖人恆善救人而無棄人,物無棄財,是謂襲明。 「恆善救人」,永遠用最恰當的方式幫助別人。 「無棄人」,不拋棄任何人。 「物無棄財」,對器物不因為東西不值錢而丟棄。 「襲」通透,徹底。 「襲明」,完全徹底的明智。 全句翻譯為:「所以,聖人永遠用最恰當的方式幫助別人並且不拋棄任何人,對器物不因為東西不值錢而丟棄,這叫做完全徹底的明智。」 7、善人,善人之師, 「善人」,最恰當的幫助人。 「善人之師」,用最恰當的方式去教導他們。 全句翻譯為:「最恰當的幫助人,是用最恰當的方式去教導他們。」 8、不善人,善人之資也。 「不善人」,不恰當的幫助人。 「善人之資也」,用恰當的金錢去資助他們。 全句翻譯為:「不恰當的幫助人,是用恰當的金錢去資助他們。」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這句話的意思相同。 真慈善是送教育,假慈善是送金錢。 宣傳送金錢、送物質的假慈善,而不是大力宣傳和鼓勵用教育的方式做真慈善。這個輿論導向就有問題了。 9、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知乎大迷,是謂眇要 「不貴其師」,不覺得教育他們是很珍貴的。 「不愛其資」,不貪愛資助他們的金錢。 「知乎大迷」,對事物的認識完全的糊塗了。 「眇要」,稀少而值得肯定。 全句翻譯為:「不覺得教育他們是很珍貴的,不貪愛資助他們的金錢,雖然這種人對事物的認識完全的糊塗了,但是他們的精神是難得而可貴的。」 類似於陳游標的做好事的朋友們要注意這個問題了: 「善人,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也。」 最恰當的幫助人,是用最恰當的方式去教導他們。不恰當的幫助人,是用恰當的金錢去資助他們。 真慈善是送教育,假慈善是送金錢。 宣傳送金錢、送物質的假慈善,而不是大力宣傳和鼓勵用教育的方式做真慈善。這個輿論導向就有問題了。 一九合十談《道德經》第二十八章 ~ 樸實的人文環境,產生用之不竭的國家棟樑 (28)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為天下溪,恆德不離,恆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為天下谷,恆德乃足,恆德乃足,復歸於朴。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為天下式,恆德不忒,恆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朴散則為器, 聖人用之則為官長, 夫大制無割。 ===================== 肯定剛健,堅守柔靜,像溪流那樣滋潤天下。 像溪流那樣滋潤天下,才能夠使德長久保持而不會失去,只有德長久保持而不失去,才能夠使自己的德性回歸到象嬰兒那樣的「專註、真實、自然、坦誠、清凈」。 肯定榮華,堅守忍辱,象山谷那樣為天下而謙遜包容。 象山谷那樣為天下而謙遜包容。才能夠使德長久保持充足,德長久保持充足,才能夠恢復坦誠自然的人文精神。 肯定顯耀,堅守暗淡,為天下樹立榜樣。 為天下樹立榜樣,才能夠使德長久的傳承而不出現偏差,德的傳承不出現偏差,才能夠使德永遠的傳承下去。 當坦誠自然的人文精神擴散開來以後,受這種文化的影響,所培養出來的人才都是有用的人才,聖人量才為用,使得每個人才都能夠發揮他們的作用。 --------------------- 1、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知」,了解、明白。結合全文,翻譯成「承認,肯定」。 「守」,堅守。 「雄」,雄性,引伸為剛健、暴躁。 「雌」,雌性,引伸為柔靜、謙和。 「溪」,溪流。溪流是滋潤大地的。 「天下溪」,指的是「象溪流那樣滋潤天下」。 全句翻譯為:「肯定剛健,堅守柔靜,像溪流那樣滋潤天下。」 2、為天下溪,恆德不離,恆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為天下溪」,按照「為天下溪」的要求去做。 「恆德不離」,(才能夠)使德長久保持而不會失去。 「復歸於嬰兒」,前面章節已經講過,嬰兒具有「專註、真實、自然、坦誠、清凈」的品性,這裡是說,「才能夠使自己的德性回歸到象嬰兒那樣的「專註、真實、自然、坦誠、清凈」。 全句翻譯為:「像溪流那樣滋潤天下,才能夠使德長久保持而不會失去,只有德長久保持而不失去,才能夠使自己的德性回歸到象嬰兒那樣的「專註、真實、自然、坦誠、清凈」。」 3、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榮」,榮華。 「辱」,忍辱。 「谷」,山谷,虛懷若谷。谷,在道德經裡面表達是「謙遜包容」的品德。翻譯成「象山谷那樣謙遜包容」 「榮」與「辱」,按照現在的意思「辱」是「恥辱」,但是不能翻譯成「恥辱」,根據「為天下谷」的結論,把「辱」翻譯成「忍辱」才是恰當的。 全句翻譯為:「肯定榮華,堅守忍辱,象山谷那樣為天下而謙遜包容。」 4、為天下谷,恆德乃足,恆德乃足,復歸於朴。 「足」,充足,充實。 「朴」,質樸,坦誠自然。坦誠自然的人文精神是老子一直強調和希望的。見第19章「見素抱樸」。 全句翻譯為:「象山谷那樣為天下而謙遜包容。才能夠使德長久保持充足,德長久保持充足,才能夠恢復坦誠自然的人文精神。」 5、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白」,明亮的、顯現的。 「黑」,暗淡的、隱藏的。 在太極圖中表示陰陽的圖形也是黑與白,這是因為我們用的紙是白色,筆是黑色,通過色彩的差異而顯現文字。 白與黑重點在於顯現與不顯現,「白」是「顯耀」,「黑」是「暗淡」。 「式」,模式,標準、榜樣。 全句翻譯成「肯定顯耀,堅守暗淡,為天下樹立榜樣」。 6、為天下式,恆德不忒,恆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忒」,變更,差異、偏差。 「恆德不忒」,使德長久的傳承而不出現偏差。 「無極」,沒有極限。這裡指的是由於在傳承的過程中沒有偏差、沒有變更,因此才能夠保證德的傳承沒有極限、沒有盡頭。 全句翻譯成「為天下樹立榜樣,才能夠使德長久的傳承而不出現偏差,德的傳承不出現偏差,才能夠使德永遠的傳承下去。」 7、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夫大制無割。 「朴」,坦誠自然的人文精神。 「散」,擴撒開來。 「為器」,製造成器具。引伸為「培養出來的可用的人才」。 「官長」,「官」,管理者。「長」,受尊重的人。 「大制」,「大」,大師級別的。「制」製造者。 「割」,割捨,切下來丟棄。 「大制無割」,對於製造大師來說,所有的材料都是有用的、沒有丟棄的。與「大匠無棄材」、「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意思相同。 全句意思是:當坦誠自然的人文精神擴散開來以後,受這種文化的影響,所培養出來的人才都是有用的人才,聖人量才為用,使得每個人才都能夠發揮他們的作用。 8、如何實現自然質樸的人文精神?滋潤它們、保持謙遜、為它們樹立榜樣(為天下溪、為天下谷、為天下式)。 《道德經》第二十八章 ~ 樸實的人文環境,產生用之不竭的國家棟樑 「當坦誠自然的人文精神擴散開來以後,受這種文化的影響,所培養出來的人才都是有用的人才,聖人量才為用,使得每個人才都能夠發揮他們的作用。」 這一章很重要,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何保持這種源源不絕的動力?如何求得良性的發展?就是這個「朴」。 「朴」是質樸的、坦誠的、實事求是的文華底蘊而不是弄虛作假、浮躁的、奸詐的、貪得無厭的。 民眾的文華底蘊如同人們呼吸的空氣如同魚兒生活的水,這東西被污染了,變成「弄虛作假、浮躁的、奸詐的、貪得無厭」,那麼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就完蛋了。培養出來的人支撐不了國家的發展,社會也混亂了。 我們看看,現在的社會是什麼樣子?我們應該去向何方啊? 堅持實事求是,追求實事求是,讚美實事求是,獎勵實事求是,讓它高貴,讓它價值千金,讓它升官發財。 讓每個人都羨慕它,每個人都追求它,這個才是社會發展最重要、最緊迫、最應該做的事情。 老子明白萬物變化的道理,所以,開篇就把這個問題說清楚。「名可名也,非恆名也」。免得後人用他們當時的語境去錯誤的理解老子那個時代的文字的含義。 類似的情況,在佛經的《金剛經》裡面也有。 《金剛經》裡面,佛祖說:「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這裡的「如如不動」的意思是,「表面上看起來似乎變動了,實際沒有脫離它的核心思想」。 用現在的語言就是: 「怎麼去給別人解說金剛經的意思呢?不要被這裡的文字現象束縛,不要死板硬套,要根據在場的人的理解能力、語言表達方式去向人們闡述和解釋,只要不脫離核心思想都是可以的。」 「名可名也,非恆名也」、「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老子和佛祖,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空間,表達了同樣的一個道理。 相當值得玩味。 由於文字和時代的變遷,往往對作者原意產生誤解誤讀。 然而,這種誤解誤解,是不是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對原著的一種發揮和延伸呢? 類似於陳游標的做好事的朋友們要注意這個問題了: 「善人,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也。」 最恰當的幫助人,是用最恰當的方式去教導他們。不恰當的幫助人,是用恰當的金錢去資助他們。 真慈善是送教育,假慈善是送金錢。 宣傳送金錢、送物質的假慈善,而不是大力宣傳和鼓勵用教育的方式做真慈善。這個輿論導向就有問題了。 ----------------------------- 授人以魚,不若授人以漁。 雪中送炭也是必要的,然而,問題在於,你出於什麼樣的動機和運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做這個事情。 現在的很多所謂慈善者,往往出於一些功利的目的去做慈善,可嘆。 老子明白萬物變化的道理,所以,開篇就把這個問題說清楚。「名可名也,非恆名也」。免得後人用他們當時的語境去錯誤的理解老子那個時代的文字的含義。 類似的情況,在佛經的《金剛經》裡面也有。 《金剛經》裡面,佛祖說:「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這裡的「如如不動」的意思是,「表面上看起來似乎變動了,實際沒有脫離它的核心思想」。 用現在的語言就是: 「怎麼去給別人解說金剛經的意思呢?不要被這裡的文字現象束縛,不要死板硬套,要根據在場的人的理解能力、語言表達方式去向人們闡述和解釋,只要不脫離核心思想都是可以的。」 「名可名也,非恆名也」、「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老子和佛祖,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空間,表達了同樣的一個道理。 相當值得玩味。 由於文字和時代的變遷,往往對作者原意產生誤解誤讀。 然而,這種誤解誤解,是不是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對原著的一種發揮和延伸呢? ----------------------------- 延伸是好事。 延伸,是基於對本義的完全理解而進一步發展。 歪曲就壞事。 遺憾的是,後來的延伸把老子講的注重細小、防範於未然、以無而為的「無為」,歪曲到什麼都不做的「無為」了。 比如說,算八字、算卦、通靈,這些事情, (下面這段是我從自己的博客上轉過來的) 老子在《道德經》第38章說: 「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 「前識」,提前了解;預測。指的是「能夠預測事物未來的發展」。 「華」,光華。發出去的光芒。華而不實的「華」,指「光鮮的外表」。 全句翻譯為: 能夠預測事物未來的發展,只不過是看見了道的法則的光鮮的外表而已,而這個東西是導致愚昧的罪魁禍首。 這句話,發人深省。 老子明確是指出,預測,只是「道」的一個功能,它就像是「道」發出來的光芒一樣,只不過是它的外表,而並不是「道」本身。 我們研究道,掌握道,要從道的根本去學習和運用,而不能捨本逐末。 如果捨本逐末,把處理事情的重點放在預測上,那麼,預測就是導致愚昧的罪魁禍首。 預測事物的發展,是利用道的規律進行推衍,而大致得知事物未來的變化方向。這不是運用道的正確的方法。 這種技巧只不過是利用了道所具備的一部分的功能而已,看見了道的外表而並沒有完全掌握道的法則的本質。 正確的方法是按照道的規律去分析和處理當前的問題。 預測,只會讓人們產生宿命的感覺,從而放棄本來應該做好的事情。所以,老子說,預測是導致人們愚昧的罪魁禍首。 宋代的時候,對於道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京房、邵康節這些人都把這種研究重點放在預測上面了。這是很遺憾的事情。 研究歷史,可以發現,中華文明的衰落,或許就是從邵康節這類型的大預測家出現以後開始的。 按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所做的,就是與「道」的法則相一致的,在這個時候,就是「善易者不卜」。 奇怪啊,幾千年的歷史中,怎麼都把老子的這句話輕率的忽略過去了呢? 「當坦誠自然的人文精神擴散開來以後,受這種文化的影響,所培養出來的人才都是有用的人才,聖人量才為用,使得每個人才都能夠發揮他們的作用。」 現在的很多媒體宣傳的不是坦誠自然,而是袒胸露乳;不是實事求是而是虛偽奢華;不是誠實守信而是投機取消。做的都是損人不利己的事情。 類似於陳游標的做好事的朋友們要注意這個問題了: 「善人,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也。」 最恰當的幫助人,是用最恰當的方式去教導他們。不恰當的幫助人,是用恰當的金錢去資助他們。 真慈善是送教育,假慈善是送金錢。...... ----------------------------- 恩,他們在破壞人們正確的價值觀。 (29)第二十九章 ~ 強扭的瓜不甜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弗得已。 夫天下,神器也,非可為者也。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陪或隳。 是以聖人去甚,去太,去奢。 ========================================== 單純依靠軍事手段而想奪取天下並因此而行動的,我可以預見他們最終都不會成功。 天下,是個神聖的東西,並不是單純憑藉強力可以得到的。 單純憑藉強力去奪取天下的,終究都要失敗,單純憑藉強力去執掌天下的,也必然失敗。 事物總是變化的,並行也可能變成跟隨,呵氣也可能變成吹氣,陪同也可能變成分離。 基於上述道理,聖人極力避免過度、極端、奢侈。 ----------------------------------------- 1、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弗得已。 「將」,「將要」或者是「將軍」,前者表示的是「未來的目的」,後者表示的是「帶領軍隊」。 結合上下文以及後面的兩個章節,這裡的「將」應該理解為「帶領軍隊」。這一章說的是強取天下的極端的方式,極端的方式不可取,老子最後的結論是不能過度、極端和奢侈。因此,這裡的「將」不是「將來」的「將」。但是如果硬是不同意,非要說「將」是將來,也沒用關係,至少,最後的結論在文字翻譯上不應該有太過分的出入。 「而為之」,因此而實施行動。 「見」,看見,預見。 全句翻譯為:「單純依靠軍事手段而想奪取天下並因此而行動的,我可以預見他們最終都不會成功」 2、夫天下,神器也,非可為者也 「可為」,重點在「可」字,這是主動的、強制的意思。結合上下文,翻譯成「憑藉強力可以實現」。 全句翻譯為:「天下,是個神聖的東西,並不是單純憑藉強力可以得到的。」 3、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為」,以什麼而為。這裡省略了以什麼而為的對象。這個對象就是「將」,是「以帶領軍隊而為」。引申為「以強力而為」。 「為者敗之」,單純憑藉強力去奪取天下的,終究要失敗。 「執者失之」,單純憑藉強力去執掌天下的,終究會失去。 這樣翻譯是不是歪曲了老子的本意呢? 在第30章,老子說「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蚤已」。事物到了使用強力的時候,就開始衰老了,就不符合道,不符合道就離死不遠了。(參看第30章解釋) 在第78章,老子說「堅強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細者,生之徒也。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恆。強大居下,柔弱細微居上。」(參看第78章解釋) 因此說,這樣的翻譯是符合老子的本意的。 4、是以聖人去甚,去太,去奢。 「去」,去掉,拋棄。翻譯為「極力避免」 「甚」,過度,過分。 「太」,極端,極其過度。 「奢」,奢侈,過度的享受。 全句翻譯為:「基於上述道理,聖人極力避免過度、極端、奢侈。」 (30)第三十章 ~非得用武力才解決問題就離死不遠了 以道佐人主, 不以兵強於天下, 其事好還。 師之所居,楚棘生之。 善者,果而已矣,不以取強焉 。 果而勿嬌, 果而勿矜, 果而勿伐, 果而不得已,居是,謂果而不強。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蚤已。 ================================ 運用道的法則輔佐一國之君的時候,不以單純的強大武力而稱雄天下。 任何事情都存在反作用的力量。 戰爭軍隊所經過的地方,留下的是一片荒蕪。 善於運用武力的,講求的是最終達到的目的,而不在於是不是通過武力征服而得到。 達到了目的,就不要再繼續施展強大的武力; 達到了目的,就不要再繼續炫耀強大的武力; 達到了目的,就不能夠對被征服者橫徵暴斂; 使用其他手段達不到目的,只能選擇武力征服,就算是達到了目的也算不上真正的強大。 任何事物,當步入到必須使用強力解決問題的階段,就意味著衰退開始了。 這叫做不符合道的法則,不符合道的法則就把死亡的時間提前了。 ------------------------------- 1、其事好還 「好」,是偏好,「存在一種必然的規律」。不是「好壞」的「好」。 「還」,返還;歸還。物理力學有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越大。 「其事好還」,直譯是「事情總是喜歡返還回來」。翻譯成「任何事情都存在反作用的力量」。 2、師之所居,楚棘生之 為什麼叫做「楚棘生之」?那個時代黃土高原地區人類開發的比較多,而楚國山地多,人為開發的少,氣候濕潤,荊棘遍地,這裡是形容荒蕪的。 全句翻譯為:「戰爭軍隊所經過的地方,留下的是一片荒蕪的土地。」 3、善者,果而已矣,不以取強焉 「果」,結果,達到目的。這裡的「果」,不是果斷的果。 後面幾句的「果」,都是「達到目的」的意思。 全句翻譯為:「善於運用武力的,講求的是最終達到的目的,而不在於是不是通過武力征服而得到」。 這也是孫子兵法裡面說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理論來源。 4、果而勿嬌 「嬌」,與「驕」通,「驕橫」。這裡指「施展強大的武力」。 全句翻譯為:「達到了目的,就不要再繼續施展強大的武力。」 5、果而勿矜 「矜」,自尊,自大,自誇。這裡指「炫耀強大的武力」 全句翻譯為:「達到了目的,就不要再繼續炫耀強大的武力。」 6、果而勿伐 「伐」,是「砍伐」「採伐」,這裡指對被征服者肆意踐踏、橫徵暴斂。 全句翻譯為:「達到了目的,就不能夠對被征服者橫徵暴斂。 7、果而不得已,居是,謂果而不強。 「果而不得已」,用其他手段沒有達到目的。 「居是」,選擇了這種手段。 「果而不強」,達到了目的而算不上強大。 全句翻譯為:「使用其他手段達不到目的,只能選擇武力征服,就算是達到了目的也算不上真正的強大。」 8、物壯則老 「壯」,強盛。 全句翻譯為:「任何事物,當步入到必須使用強力解決問題的階段,就意味著衰退開始了。」 利用《壯》卦,再講「有」與「無」 為什麼事物到了「壯」的時候就開始衰老了? 壯,是易經64卦之中的一卦,上面是巽卦、下面是乾卦,組合成為《壯》卦。 在第16章講《復》卦的時候,說到了《壯》卦。周易的解釋是「勿用取女」。(參看第16章) 在六十四卦圓圖中,《壯》卦前面的那個卦是《乾》卦,當事物處在《乾》卦狀態的時候,它的六個爻,全部都是陽性的能量,這是陽性能量的極致狀態。在這個時候,如果再繼續擴張這個陽性能量,就產生物極必反的作用,反而把陰性能量激活了,於是,乾卦的最上面的爻位變成了陰性的能量,整個事物的狀態就變成了《壯》卦的狀態。 從《壯》卦開始,陽氣衰退,陰氣出現並開始成長。事物開始朝它原來的反面發展,原來的成長就開始逐漸衰老了。 因此老子說「物壯則老」。 懂了陰陽變化的規律,就明白任何事物都有物極必反道理。因此就不能把事情做到極致、極端。 當事物的發展力量變得強大的時候,就要適當的控制,要避免發展到極端的強大。 在事物力量已經很強大的時候,這個階段就叫做「有」,當事物處於「有」的狀態,要去改變它就需要消耗很強大的能量,因而很難控制事物的發展趨勢。 在事物力量比較微小的時候,這個階段就叫做「無」,當事物處於「無」的狀態,要去改變它只需要消耗很小的能量,因而很容易控制事物的發展趨勢。 在事物力量比較微小的時候去處理問題,這就是「無為」。 在事物力量比較強大的時候去處理問題,這就是「有為」。 這就是老子強調注重「無為」(以無而為)的道理之所在。 9、謂之不道,不道蚤已。 「不道」,不符合道的規律。 「蚤」,使時間提前。指的是「把死亡的時間提前了」。 全句翻譯為:「這叫做不符合道的法則,不符合道的法則就把死亡的時間提前了。」 (31)第三十一章 ~ 用兵尺度的掌握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 物或惡之。 故有欲者弗居。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 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 銛襲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樂殺人也。 夫樂殺人,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 是以吉事上左,喪事上右。 是以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 言以喪禮居之也。 殺人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 兵器這個東西,不是祥和的器具。 任何生命都可能厭惡它。 所以,千萬不能讓那些慾望大的人掌握這個。 才德出眾的人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偏向於積極的態度;在使用兵器的時候,要偏向於保守的態度。 所以,兵器不是才德出眾的人經常使用的器具。 正是因為兵器是不祥和的器具,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輕易使用。 用兵,要快速解決戰鬥,不能讓人們覺得美好,如果把它誇得很美好,那麼就是在引導百姓變得喜歡殺人。 一旦喜歡殺人這種觀念擴散開來,就不可能用這個方法帶領人民實現取得天下的願望了。 基於上述道理,吉利的事情要積極的重視,不吉利的事情重視的程度應該保守一些。 基於上述道理,管理軍隊的副職將領,要選擇那些積極的人擔任;管理軍隊的正職將領,要選擇那些保守的人擔任。 要採取對待不吉利事務的處理態度與軍隊將領們交流。 殺的人多了,就要表示悲哀、哭泣,在戰爭勝利以後,要給這些死亡的人舉辦喪禮,妥善的處理這些後遺症。 --------------------------------------------- 1、故有欲者弗居 「有欲者」,慾望大的人。 這個問題很重要,慾望大的人貪婪,這種人掌握殺器,對於天下萬物的傷害就更大。 這也是後文中老子強調的「上將軍居右」的原因。掌握國家兵權的第一權利人,要選有慈愛心的人。 2、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這裡引出一個「左右」的問題。 一般來說,左手的力量沒有右手大,所以,要達到同樣的力量,左手就要多發一些力,才能夠與右手的力度一致。 因此引出兩個問題: 第一個,權利的大小,右的權利大於左的權利。 第二個,力度的大小,拿同樣的東西,右手覺得沒怎麼使勁,而左手就覺得使了大力。所以,引申為右是偏向於保守,左是偏向於激進。 3、銛襲為上 銛,本意是「鋒利」,這裡引申為「快速」,「銛襲」,就是「快速解決戰鬥」的意思。 4、殺人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前一章,老子講了,「其事好還」的道理,任何事物都存在反作用。對於殺人這種事情,出於不得已,使用之後,留下的後遺症就很多,反作用的力量就需要用一個辦法去消除。所以在殺了很多人的時候,就要做一些消除後遺症的工作。這就是「殺人眾,以悲哀泣之, 戰勝, 以喪禮處之」的道理所在。 (32)第三十二章 ~ 強調自然質樸的文化底蘊的重要性 道恆無名。 朴雖小,而天下弗敢臣。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俞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始制有名。 名亦既有, 夫亦將知止, 知止所以不殆。 俾道之在天下也,猷小谷之於江海也。 ========================================= 道永遠都是存在於那些細微的概念之中。 自然質樸的文化底蘊雖然是小事情,天下沒有人敢輕視這件事。 王侯們如果能夠堅守這種自然質樸的文化底蘊, 天下萬物就會自然而然的歸順和服從, 天地就和諧交融,就會風調雨順, 民眾不需要強行的命令就能夠做到自然均衡。 最開始制定管理規則的時候就要著重強調這種自然質樸的文化底蘊。 當自然質樸的文化底蘊已經在管理規則中進行了表述並且得到了強調的時候,也應該明白適可而止的道理,明白適可而止的道理就不會有危害了。 使道在天下傳播開來,就像謀劃如何把小溪匯入江海一樣。 ----------------------- 1、道恆無名 「恆」,永遠;長久。 「無」,能量小的狀態;輕微、細微、微小。 「名」描述,概念。 「無名」,細微的概念。 「道恆無名」,道永遠都是存在於那些細微的概念之中。 這句話是與後一句「朴雖小」銜接的。意思是,自然質樸的文化底蘊雖然是小事情,它也是符合道的,不因為小,就不是道。 2、朴雖小,而天下弗敢臣。 「朴」,質樸。指的是「自然質樸的文化底蘊」。 「臣」,使其臣;凌駕於其上。翻譯成「輕視」。 「朴雖小,而天下弗敢臣」,自然質樸的文化底蘊雖然是小事情,天下沒有人敢輕視這件事。 3、萬物將自賓 「賓」,服從,歸順。 「萬物將自賓」,天下萬物就會自然而然的歸順和服從。 4、天地相合 天地就會和諧交融。 5、以俞甘露 「俞」,答應;允許。 「以俞甘露」,准許降下甘露,翻譯成「就會風調雨順」。 6、始制有名 「制」,制定管理規則。 「始制」,最開始制定管理規則的時候。 「有」,力度大。 「名」,表述。 「有名」,著力表述。指「要著重強調自然質樸的文化底蘊」。 「始制有名」,最開始制定管理規則的時候就要著重強調這種自然質樸的文化底蘊。 7、名亦既有 「名」,指的是:自然質樸的文化底蘊已經在管理規則中進行了表述。 「有」,被強調,被強化。 「名亦既有」,當自然質樸的文化底蘊已經在管理規則中進行了表述並且得到了強調的時候。 8、夫亦將知止 「止」,適可而止。 「夫亦將知止」,也應該明白適可而止的道理。 9、「俾道之在天下也,猷小谷之於江海也」。 「俾」,把;使。 「俾道之在天下」使道在天下傳播開來。 「猷」,謀劃,打算,規劃。 「猷小谷之於江海」,規劃小溪使其匯入江海。 全句翻譯為:使道在天下傳播開來,就像謀劃如何把小溪匯入江海一樣。 (33)第三十三章 ~ 澄清了八種錯誤的常識 知人者,知也。 自知者,明也。 勝人者,有力也。 自勝者,強也。 知足者,富也。 強行者,有志也。 不失其所者,久也。 死而不忘者,壽也。 ================================== 能夠了解別人的表面和內在,才是真正的了解。 能夠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才是真正的明智。 能夠戰勝對手,才是真正的有力。 能夠戰勝自我,才是真正的強者。 能夠知到滿足,才會真的富有。 能夠在困難和挫折中堅強前進,才是真正的有志氣。 能夠始終保持本色,才是真正的長久。 能夠在死去以後不被後世忘記,才是真正的長壽。 --------------------------------- 本章澄清幾種容易誤解的觀念。 1、了解 陰陽魚的太極圖,說明任何事物既有陽的一面也有陰的一面。對於事物的了解,既要了解看得見的部分,也要了解看不見的部分,兩個部分都了解,才是真正的了解。 2、明智 老子說,自見者不明,最大的不明,是看不見全部的自己。所以真正的明智是完全的了解自己,既了解自己的優點也了解自己的缺點。 3、有力 有力,並不一定是有體力,智力也是力。戰勝對手既可以用武力,也可以用智力,所以說只要能戰勝對手的就是有力。 前面老子講兵道的時候也有類似的觀點,用武力解決問題的時候,就是「物壯則衰」,自己也是離死不遠了,老子提倡用智慧戰勝對手,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用武力解決問題的。 所以,這裡講要正確的理解「有力」。 4、強者 表面上很陽剛的人其實內心往往是脆弱的。內心強大的人才是很難戰勝的。人們往往只看見表面,而忽略內在,自己戰勝自己,這是最難的事情,所以說能自己戰勝自己的才是真正的強者。 5、富有 如何能變得富有?這裡老子講的是變得真實的富有的方法,不是心理安慰的虛假的富有的方法。 要想富有的人注意了。 老子說,知足,你就會變富。 為什麼? 炒股的人虧錢就虧在一個「貪」字上,看見跌的很厲害了,就想再便宜點、再跌一點去買,看見漲的很多了,就想再漲點去賣,結果都被自己的貪把錢弄沒了。股票的漲跌如同那個太極圖,有白就必然有黑,有漲必然有跌,,如果不貪,能把你的錢騙進別人的腰包里去嗎? 這個「貪」就是不知足。 明白了不知足的道理,就掌握了致富的法寶。 「貪」,上面一個今天的今,下面一個貝,古時候貝是錢幣,這個字本身就很有意義,看重今天的、眼前的錢財,而看不見長遠的利益,就是貪。貪者不富。 6、有志氣 「強」,堅強。 「行」,行進、前進。 「強行者,有志也」,遇到困難的百折不饒、愈挫愈勇,這才是真正的有志氣。 7、長久 「不失其所者,久也」,「不失其所」是不迷失本性,只有做到了不迷失本性,才能夠長久。 很多人,通過不斷的努力有了成就以後,就不再繼續堅持原來那些導致自己成功的方式了,當你放棄這個導致自己成功的方式的時候,應該明白,你就選擇的是成功的反面,是失敗。所以就不能長久了。 8、長壽 「死而不忘者,壽也」。人到了年紀大的時候,就會想長壽的問題。在老子看來,人都是要死掉的,那麼如何看待長壽呢?當人死掉以後,後世的人都一直記住他,這才是真正的長壽。 修鍊長生不老,能不能修鍊出來? 老子明確的說了,死而不忘者,壽也。人都免不了死的,長壽是被後世的人紀念而不遺忘。所以,那些打著老子的旗號教人修長生不老的都是大騙子。老子這句話,直接揭穿了這個騙局。 (34)第三十四章 ~ 可以左也可以右,以恰當為原則 道泛兮,其可左右也。 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 萬物歸焉而弗為主,則恆無欲也,可名於小。 萬物歸焉而弗為主,可名於大。 是以聖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為大也,故能成大。 =================================== 道如同水面的波浪一樣是起伏波動的,並不是恆定的處於靜止的狀態, 因而聖人對待這種現象的方法也是可以左、可以右的,可以激進也可以保守的。 聖人把事情辦成功、辦妥當,而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聲顯赫。 萬物都歸順於他,而他自己從不把自己當成主宰。因為他的慾望永遠是最小的,也可以說它渺小。 萬物都歸順於他,而他自己從不把自己當成主宰。也可以說他偉大。 所以,聖人之所以能夠成就偉大,是因為他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偉大,所以才能成就偉大。 ----------------------------------- 本章指的是聖人如何根據道的規律做事情。因而翻譯的時候加上主語。 1、道泛兮 「泛」,水面的起伏的波浪。是說道是波動的,現在我們知道事物是波浪式前進的。這個道理是老子最早提出來的。 全句翻譯為:「道如同水面的波浪一樣是起伏波動的,並不是恆定的處於靜止的狀態」 2、其可左右也 「其」,指的是聖人對待這種現象的方法。 「左」,激進。 「右」,保守。 由於道的波動的特性,事物的發展總是存在著過度與不足的特點,當事物的發展出現不足的時候,就需要激進的「左」去修正它;當事物的發展出現過度的時候,就需要保守的「右」去修正它。因而老子說「其可左右也」。千篇一律的左或者千篇一律的右都是不符合道的規律的。 老子的這個提法與「上善若水」的第八章講的「恰當」的原則是一致的。 全句翻譯為:「因而聖人對待這種現象的方法也是可以左也可以右的,可以激進也可以保守的。」 3、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 「有」,能量狀態強;多的,強大的。 「名有」,名聲顯赫。 「弗名有」,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聲顯赫。 全句翻譯為:「聖人把事情辦成功、辦妥當,而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聲顯赫。」 4、則恆無欲也。 「無欲」,慾望是最小的。 「則恆無欲也」,他的慾望永遠是最小的。 「當坦誠自然的人文精神擴散開來以後,受這種文化的影響,所培養出來的人才都是有用的人才,聖人量才為用,使得每個人才都能夠發揮他們的作用。」 現在的很多媒體宣傳的不是坦誠自然,而是袒胸露乳;不是實事求是而是虛偽奢華;不是誠實守信而是投機取消。做的都是損人不利己的事情。 ----------------------------- 「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 確實,值得好好深思。 受教了。。。。。。。 第34章講的左右的問題,老子這裡說的很清楚,由於事物是波浪式的變動著,因此人類的行為也是隨時要調整的,可以左、也可以右,左右的使用是以當時的情況決定的。固執的左和固執的右才是錯誤的。 後面講「治大國若烹小鮮」的時候說,對於大的國家,幅員遼闊,各個地方的具體特點不一樣,因此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搞一刀切。有的地方、有的時候需要左,而此時此刻在那個地方可能需要右。 沒有固定的左右,只有具體問具體分析。 (35)第三十五章 ~ 大海航行靠舵手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樂與餌,過格止。 故道之出言,曰:淡呵,其無味也;視之,不足見也;聽之,不足聞也;用之,不可既也。 ======================== (聖人)駕馭著大的方向,讓天下民眾朝著這個方向前進,朝著這個方向前進而沒有受到危害,使天下民眾得到安定、公正、順暢而和諧。 使民眾因為得到獎勵而快樂,事情做出格了能夠得到及時制止糾正。 所以,依據道的法則所宣布的奮鬥的大目標應該這樣表達: 它平淡啊,就像是品不出味道一樣; 仔細看它,又是看不完整的; 仔細聽它,又是聽不完整的; 使用它,又是永遠都沒有結束的。 ------------------------- 1、執大象 「執」,駕馭和掌握。 「大象」,這是易經裡面的術語,指的是一個大卦的總體意象。兩個八卦相重疊得到的卦叫做「大卦」,一共有64個大卦。每個大卦的都表示一種現象,比如,周易裡面解釋每個大卦的時候都有「象曰」這個詞,就是說「這個卦的意象是什麼樣的」。所以,這裡的「大象」就是大原則、大方向、總綱的意思。 全句翻譯為:「駕馭著大的方向」 2、安平泰 「安」,是安心、安定、平安的安。 「平」,是公平、公正、合理。 「泰」,是國泰民安的泰,是順暢而和諧。周易裡面有一個卦《泰》卦,這個卦就是說的泰的道理的。 這裡指的是聖人駕馭天下人前進的方向,帶領天下百姓前進而給百姓帶來安定、公正、順暢而和諧。 全句翻譯為:「使天下人得到安定、公正、順暢而和諧」 3、樂與餌,過格止 「樂」,使其樂,使他們快樂。 「餌」,是餌料,誘餌。這裡引申為激勵機制。 「樂與餌」,使民眾因為得到獎勵而快樂。 「過格」,出格;超越界限。 「過格止」,事情做出格了能夠得到及時制止糾正。 全句翻譯為:「使民眾因為得到獎勵而快樂,事情做出格了能夠得到及時制止糾正。」 4、故道之出言,曰, 「出言」,發出的宣言。指的是宣布的奮鬥的大目標。 「道之出言」,依據道的法則所宣布的奮鬥的大目標。 「曰」,說話;表達。 全句翻譯為:「所以,依據道的法則所宣布的奮鬥的大目標應該這樣表達:」 5、淡呵,其無味也; 「淡」,平淡。 全句翻譯為:「平淡啊,就像是品不出味道一樣」 6、視之,不足見也; 「不足見」,看不完整。 全句翻譯為:「仔細看它,又是看不完整的。」 7、聽之,不足聞也; 全句翻譯為:「仔細聽它,又是聽不完整的。」 8、用之,不可既也。 「既」,已經結束。 全句翻譯為:「使用它,又是永遠都沒有結束的。」 「大海航行靠舵手,萬物生長靠太陽」。這句話是有出處的,就是上面這一章。 (36)第三十六章 本章關鍵詞: 1、智謀技巧 2、智謀技巧,邦之利器,要做好保密工作。 將欲拾之,必古張之。 將欲弱之,必古強之。 將欲去之,必古興之。 將欲奪之,必古與之。 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 魚不脫於淵 ,邦利器不可以示人。 ======================= 要想拾取,就需要先有丟掉。 要想弱化,就需要先有強化。 要想去掉,就需要先有興盛。 要想奪取,就需要先有給與。 這就叫做秘密的進行、聰明的舉動、利用柔弱方法戰勝剛強。 就像魚依靠深淵來隱蔽自己一樣,能夠為邦國帶來利益的東西不能輕易泄露給別人。 ----------------------- 1、將欲拾之,必古張之 「將」,將要。 「古」,過去、先前、之前。 將與古,是時間先後的順序問題。古是之前,將是之後。 「張」,舒張、張開,手上拿著東西,一張開,東西就掉了。這裡引申為「掉東西」。 「將欲什麼,必古什麼」,闡述的是幾種智謀技巧。翻譯為「要想什麼,就需要先做什麼」 2、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 「微」,微小而看不見;因為動作很微小而別人看不見。指的是「秘密的做」。 「明」,明智;聰明。 「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這就叫做秘密的進行、聰明的舉動、利用柔弱方法戰勝剛強。 3、魚不脫於淵 ,邦利器不可以示人。 「淵」,很深的水。 「魚不脫於淵」,淺水的魚很容被發現,深淵裡的魚不容被發現。這就是魚不離開深淵的原因。 翻譯為:「魚依靠深淵來隱蔽自己。」 「邦」,國家下面的小的邦國。邦是自治的政體,邦與國不同,眾多的邦聯合構成國。 「利器」,能夠產生利益的東西。 「示人」,拿給別人看。指的是「泄露給別人」。 「魚不脫於淵 ,邦利器不可以示人」,就像魚依靠深淵來隱蔽自己一樣,能夠為邦國帶來利益的東西不能輕易泄露給別人。 (37)第三十七章 本章關鍵詞: 1、細節決定成敗(道恆無名)2、自然質樸的文化底蘊(闐之以無名之朴) 道恆無名,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化而欲作,吾將闐之以無名之朴。 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地將自正。 ================================================ 道永遠存在於那些細微的概念之中,王侯們如果能夠堅持重視事物發展變化的細節,天下萬物就不需要外力的幫助而能夠自然而然和諧的轉化。 在萬物轉化的過程中,會出現慾望這種空隙,我就用自然質樸的文化底蘊這種細小的觀念去把這些空隙填滿。 這是為了不讓慾望這種東西有存在的空間,由於慾望這種東西沒有存在的空間,因而就能夠讓民眾得到安寧,天地也就自然而然的回歸正道。 ----------------------- 1、道恆無名,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道恆無名」,見第32章。這是第二次提出這句話。翻譯為:「道永遠都是存在於那些細微的概念之中」。 「守」,堅守;堅持和重視。 「之」,指的是「道恆無名」。 「守之」,堅持重視事物發展變化的細節。 「自」,自然而然,不需要外力的幫助。 「化」,轉化,演化。 「自化」,不需要外力的幫助而自然和諧的轉化。 全句翻譯為:「道永遠存在於那些細微的概念之中,王侯們如果能夠堅持重視事物發展變化的細節,天下萬物就不需要外力的幫助而能夠自然而然和諧的轉化。」 老子的這句話,講的就是細節決定成敗的道理。 2、化而欲作,吾將闐之以無名之朴。 「化而欲作」,在萬物轉化的過程中,慾望就會產生。 「闐」,充滿,塞滿。 「無名之朴」,自然質樸的文化底蘊這種細小的觀念。 「吾將闐之以無名之朴」,我將用「無名之朴」去把這些空隙填滿。 全句翻譯為:「在萬物轉化的過程中,會出現慾望這種空隙,我就用自然質樸的文化底蘊這種細小的觀念去把這些空隙填滿。」 3、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地將自正。 「不欲」,不讓慾望這種東西有存在的空間。 「不欲以靜」,由於慾望這種東西沒有存在的空間,因而能夠得到安寧。 「正」,正道。 「自正」,自然而然的回歸正道。 全句翻譯為:「這是為了不讓慾望這種東西有存在的空間,由於慾望這種東西沒有存在的空間,因而就能夠讓民眾得到安寧,天地也就自然而然的回歸正道。」 前面章節把「自然質樸的文化底蘊」說的很重要,不是自己想當然的。老子《道德經》裡面多處強調這種文化精神的重要性。 我們知道德國人做的東西是最好的,德國人做事一貫以嚴謹著稱。他們的文化底蘊就是那樣。這個值得重視。 「自然質樸的文化底蘊」,幾千年前老子就提出來了,我們現在都沒做到。歷史上,有過幾次,差點就做好了,又被壞人敗掉了。災難深重啊! 「自然質樸的文化底蘊」我們一定會做好的。 從38章之後是德經的部分 -----【德 經】----- (38)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 ,則攘臂而扔之。 故, 失道而後德; 失德而後仁; 失仁而後義; 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 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實,而不居其華。 故去彼而取此 ================================== 好的德的境界是:因為人人都具備德的品質而不存在德的差別,因此德的品質在民眾中廣泛的存在。 差的德的境界是:在有人失去德的品質的時候還有人具備德的品質,因此德的品質在民眾中很少的存在。 好的德的境界,在事物矛盾力量較小的時候去處理矛盾,所消耗的力量很小。 差的德的境界,在事物矛盾力量較大的時候去處理矛盾,所消耗的力量很大。 好的仁的境界,在事物矛盾力量較大的時候去處理矛盾,所消耗的力量很小。 好的義的境界,在事物矛盾力量較大的時候去處理矛盾,所消耗的力量很大。 好的禮的境界,在事物矛盾力量較大的時候去處理矛盾,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所以甩開臂膀把這個東西扔掉吧! 所以, 當道的法則被所有人丟失以後,德的品質就通過無德而體現出來了。 當德的品質被所有人丟失以後,仁的品質就通過不仁而體現出來了。 當仁的品質被所有人丟失以後,義的品質就通過不義而體現出來了。 當義的品質被所有人丟失以後,禮的品質就通過非禮而體現出來了。 禮的這種品質,是因為忠誠和信任變得稀缺的原因,因而它是成為混亂的禍首。 能夠預測事物未來的發展,只不過是看見了道的法則的光鮮的外表而已,而這個東西是導致愚昧的罪魁禍首。 基於上述原因, 大丈夫應該保持寬厚的品德,而不是保持輕薄的品德;應該把握事物的本質,而不局限於事物的外表。 人的參與能夠改變事物的發展方向,因此要研究事物的正反兩個方面,按照道的法則去決定彼與此的正確的選擇方向。 --------------------------- 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上德」與「下德」,這裡的上與下是層次的區別,是好與不好的區別。 「上德」,好的德的境界。 「下德」,差的德的境界。 「不德」,不存在德的區別。按照老子的觀念,概念是通過比較而存在的,在所有人都具備德的品質的時候,就比較不出德的概念,因此這個時候是「不德」的,即,不存在德的概念。就像是我們隨時都在呼吸空氣,如果一直都呼吸的是清新的空氣,就不會覺得空氣有什麼稀奇的。如果空氣被污染了,在呼吸清新的空氣就會覺得清新的空氣很重要。 「不德」,翻譯為「因為人人都具備德的品質而不存在德的差別。」 「有德」,有,是能量比較強大的狀態。有德,指的是德的品質在民眾中廣泛的存在。 全句翻譯為:「好的德的境界是:因為人人都具備德的品質而不存在德的差別,因此德的品質在民眾中廣泛的存在。」 2、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不失德」,指的是在有人失去德的品質的時候還有人具備德的品質。 「無」,能量比較小的狀態。 「無德」,指的是德的品質在民眾中很少的存在。 全句翻譯為:「差的德的境界是:在有人失去德的品質的時候還有人具備德的品質,因此德的品質在民眾中很少的存在。」 3、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 「無為」,以無而為。在事物矛盾力量較小的時候去處理矛盾。 「無以為」,作為的時候所消耗的力量很小。 全句翻譯為:「好的德的境界,在事物矛盾力量較小的時候去處理矛盾,所消耗的力量很小。」 4、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為之」,指的是與「無為」相反的方法。在事物矛盾力量較大的時候去處理矛盾。 「有以為」,作為的時候所消耗的力量很大。 全句翻譯為:「差的德的境界,在事物矛盾力量較大的時候去處理矛盾,所消耗的力量很大。」 5、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 「上仁」,好的仁的境界。 全句翻譯為:「好的仁的境界,在事物矛盾力量較大的時候去處理矛盾,所消耗的力量很小。」 6、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 全句翻譯為:「好的義的境界,在事物矛盾力量較大的時候去處理矛盾,所消耗的力量很大。」 7、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 ,則攘臂而扔之。 「莫之應也」,對它沒有反應。指的是「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好的禮的境界,在事物矛盾力量較大的時候去處理矛盾,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攘臂而扔之」,甩開臂膀把它扔掉。 全句翻譯為:「好的禮的境界,在事物矛盾力量較大的時候去處理矛盾,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所以甩開臂膀把這個東西扔掉吧!」 8、失道而後德; 當道的法則被所有人丟失以後,德的品質就通過無德而體現出來了。 9、失德而後仁; 當德的品質被所有人丟失以後,仁的品質就通過不仁而體現出來了。 10、失仁而後義; 當仁的品質被所有人丟失以後,義的品質就通過不義而體現出來了。 11、失義而後禮。 當義的品質被所有人丟失以後,禮的品質就通過非禮而體現出來了。 12、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 使用禮的品質,是因為忠誠和信任變得稀缺的原因,因而成為混亂的禍首。 13、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 「前識」,提前了解;預測。指的是「能夠預測事物未來的發展」。 「華」,光華。發出去的光芒。華而不實的「華」,指「光鮮的外表」。 「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能夠預測事物未來的發展,只不過是看見了道的法則的光鮮的外表而已,而這個東西是導致愚昧的罪魁禍首。 這句話,發人深省。 老子明確是指出,預測,只是「道」的一個功能,它就像是「道」發出來的光芒一樣,只不過是它的外表,而並不是「道」本身。 我們研究道,掌握道,要從道的根本去學習和運用,而不能捨本逐末。 如果捨本逐末,把處理事情的重點放在預測上,那麼,預測就是導致愚昧的罪魁禍首。 預測事物的發展,是利用道的規律進行推衍,而大致得知事物未來的變化方向。這不是運用道的正確的方法。 這種技巧只不過是利用了道所具備的一部分的功能而已,看見了道的外表而並沒有完全掌握道的法則的本質。 正確的方法是按照道的規律去分析和處理當前的問題。 預測,只會讓人們產生宿命的感覺,從而放棄本來應該做好的事情。所以,老子說,預測是導致人們愚昧的罪魁禍首。 宋代的時候,對於道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京房、邵康節這些人都把這種研究重點放在預測上面了。這是很遺憾的事情。 研究歷史,可以發現,中華文明的衰落,或許就是從邵康節這類型的大預測家出現以後開始的。 按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所做的,就是與「道」的法則相一致的,在這個時候,就是「善易者不卜」。 奇怪啊,幾千年的歷史中,怎麼都把老子的這句話輕率的忽略過去了呢? 14、故去彼而取此 「去彼而取此」,去掉那個,選擇這個。意思是說「人的參與能夠改變事物的發展方向,因此要研究事物的正反兩個方面,按照道的法則去決定彼與此的正確的選擇方向。」 這句話的翻譯是通過文章的前後聯繫來進行補充的。 「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 在《道德經》裡面,「識」、「知」、「智」是不同的境界,層次從低到高。 如同,是「識」、「知」、「智」的區別示意圖:
通過實際幹了以後得到的認識,是「識」。 洞察力到達而不懂得駕馭的道理,是「知」。知,就是智謀技巧,老子在第75章說「單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這個「單而善謀」就是「知」。 既具備知的能力又懂得陰陽平衡的駕馭之道的,才是「智」。智,就不是單而善謀了,智不單純是洞察力超強,而是德才兼備。 所以,《道德經》裡面老子反對為了自己私利的「知」,而鼓勵修德有成的人去學習使用「知」。這個問題在第10章講修德就說了。 「前識者」,天眼通、算八字算八卦的大師,這些人,只是看見了未來,但是他們卻不知道,他們所「看見」的未來,是基於現在事物發展力量的慣性而得出的結論,他們不知道除了慣性之外,還有掌握方向盤的人在改變慣性的方向。 「前識者」,預測未來的人,只會讓人產生「命中注定」的愚蠢的結論,讓人放棄「恰當」做事的原則。 「前識者」,不是「前知者」,更不是「前智者」。 所以,老子說「人的參與能夠改變事物的發展方向,因此要研究事物的正反兩個方面,按照道的法則去決定彼與此的正確的選擇方向」。 舉報 | 收藏 | 63樓 | 打賞 | 回復 | 評論
樓主:一九合十 時間:2012-02-13 16:23:00 我自己偶爾也幫朋友算算八字、算算卦,算卦、預測這些東西,要看人,有的人慣性很重,很難自己做出調整、很難改變自己,這種人,一算一個準。但是,對於這種人來說,算與不算又有什麼區別呢?無法改變自己、不去改變自己,像傻瓜一樣等著。 不是說完全否定預測的作用,預測只是教人「知進退之機」而已。比如說,預測到前方200米處有個急轉彎,那麼就早點減速,別開車速度太快。但是預測永遠都不能代替自己掌握方向盤,永遠都不能代替自己的油門和剎車。該轉彎的還是要轉,眼睛隨時還是要看著前方的路,隨著要進行調整操作。 「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 ~能夠預測事物未來的發展,只不過是看見了道的法則的光鮮的外表而已,而這個東西是導致愚昧的罪魁禍首。 對於歷史,我研究的不仔細,專門研究歷史的朋友可以從老子的這句話去分析一下,研究一下,看看,中華文明發展的歷史是不是從宋代的「京房」「邵康節」這些大預測家變得炙手可熱的時候開始衰落的? 按照老子的觀念,概念是通過比較而存在的,在所有人都具備德的品質的時候,就比較不出德的概念,因此這個時候是「不德」的,即,不存在德的概念。就像是我們隨時都在呼吸空氣,如果一直都呼吸的是清新的空氣,就不會覺得空氣有什麼稀奇的。如果空氣被污染了,在呼吸清新的空氣就會覺得清新的空氣很重要。 下面這三句話,僅僅是用條文表述出來是不夠的,要在所執行的法令中把它的含義包括在裡面。 反對弄虛作假,主張實事求是。 減少主觀想像,消除貪得無厭。 斷絕盲目追求攀比,根除不滿足的心態。 「當坦誠自然的人文精神擴散開來以後,受這種文化的影響,所培養出來的人才都是有用的人才,聖人量才為用,使得每個人才都能夠發揮他們的作用。」 現在的很多媒體宣傳的不是坦誠自然,而是袒胸露乳;不是實事求是而是虛偽奢華;不是誠實守信而是投機取消。做的都是損人不利己的事情。 ----------------------------- 看看今天的鳳凰網宣傳的是啥: (39)第三十九章 ~ 陰陽和一,不可偏廢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寧, 神得一以靈, 谷得一以盈, 萬物得一以生, 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其致之也, 謂天毋已清,將恐裂; 謂地毋已寧,將恐廢; 謂神毋已靈,將恐歇; 謂谷毋已盈,將恐竭; 謂萬物毋已生,將恐滅; 謂侯王毋已貴以高,將恐蹶。 故 必貴,而以賤為本。 必高矣,而以下為基。 夫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 此其賤之本與?非也。 故致數與無與。 是故不欲祿祿若玉,珞珞若石。 ================== 過去使陰陽得到和諧統一是這樣的: 天的陰陽得到和諧統一,就變得清朗; 地的陰陽得到和諧統一,就變得安寧; 神的陰陽得到和諧統一,就變得有靈氣; 穀物的陰陽得到和諧統一,就變得飽滿; 萬物的陰陽得到和諧統一,就變得充滿生機; 王侯的陰陽得到和諧統一,就能夠為天下撥亂反正。 這種陰陽不平衡而走向極端的時候所導致的, 是:天如果不能再清朗,恐怕要崩裂; 是:地如果不能再安寧,恐怕要荒廢; 是:神如果不能再有靈氣,恐怕要休歇; 是:穀物如果不能再飽滿,恐怕要沒有收成; 是:萬物如果不能再充滿生機,恐怕要滅絕; 是:王侯如果不能再保持高貴,恐怕要下台; 所以, 必然是這樣:要想富貴就要以貧賤為根本出發點; 必然是這樣:要想高升就要以低下為基調。 哎!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那些侯王,都自稱自己為「孤」、「寡」、「不穀」。 他們這樣做是真的以貧賤為根本出發點了嗎?不是。 所以,當陰陽不平衡而走向極端的時候,按照道的規則所應該獲得的就是最少的。 因為上述原因,不應該像玉石那樣晶瑩剔透沒有雜質,而應該像石頭那樣由各種材質中和而成。 ------------------ 1、得一 「得」,達到,獲得。「使其得」。 「一」,合一;統一;歸一。 「得一」,使陰陽得到和諧統一。 第一章的那個旋之又旋的太極圖中,陰與陽各佔一半。站在黑魚的角度,與它對立的一方就是白魚,因此有了相對的概念:長短、黑白、美醜、善惡、明暗。 但是當把觀察的角度放的更大,把陰魚與陽魚看成一個整體,這時候陰陽共同構成了一個圓形的「眾妙之門」。 這個圓形,包括了陰和陽兩個部分,兩個部分各佔一半,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當陰陽兩種力量平衡的時候,這種力量的和諧統一才構成道。 2、其致之也 「致」,極致;極端。指「陰陽不平衡而走向極端」。 「其致之也」,這種陰陽不平衡而走向極端的時候所導致的。 3、謂天毋已清,將恐裂 「謂」,是;說;稱為。 「毋」,不能再。 「將恐」,恐怕要。 「謂天毋已清,將恐裂」,「是:天如果不能再清朗,恐怕要崩裂」 4、致數與無與, 「致」,前面有解釋,「陰陽不平衡而走向極端; 「數」,按規則計算。 「數與」,按規則計算應該給予的。 「無與」,最少的給予。 全句翻譯為:「當陰陽不平衡而走向極端的時候,按照道的規則所應該獲得的就是最少的」。 5、是故不欲祿祿若玉,珞珞若石 「祿祿」,晶瑩剔透沒有雜質的。 「祿祿若玉」,像玉石那樣晶瑩剔透沒有雜質。 「珞珞」,由各種材質中和而成的。 「珞珞若石」,像石頭那樣由各種材質中和而成。 「不欲祿祿若玉,珞珞若石」的道理與「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是相同的。 全句翻譯為:「因為上述原因,不應該像玉石那樣晶瑩剔透沒有雜質,而應該像石頭那樣由各種材質中和而成。」 (40)第四十章 ~十三個警句 上士聞道,堇能行之;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 弗笑不足以為道。 是以,建言有之曰: 明道如費、 進道如退、 夷道如類、 上德如谷、 大白如辱、 廣德如不足、 建德如偷、 質真如渝、 大方無隅、 大器晚成、 大音希聲、 天象無刑、 道褒無名。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 上等有知識的人聽聞道的法則以後,執行道的法則不會走樣; 中等有知識的人聽聞道的法則以後,執行道的法則有時候正確有時候錯誤; 下等有知識的人聽聞道的法則以後,特別愉快的笑了; 聽了道的法則連愉快的感覺都沒有的人,沒有能力執行道的法則。 依據道的法則構建的言辭有: 明道如費、(明白道的道理的過程,就如同事物被慢慢地腐蝕消耗掉一樣) 進道如退、(學習道的前進過程中會覺得自己在退步) 夷道如類、(要把道的法則變得簡單,就要按照相似性去歸類) 上德如谷、(好的德的品質如同山谷那樣謙遜) 大白如辱、(真正的乾淨,看起來像是被弄髒了一樣) 廣德如不足、(德性廣大的人,是覺得自己存在不足的人) 建德如偷、(培養光明的德性的時候,就像小偷那樣謹慎) 質真如渝、(質樸真誠的人,反而看似好像並不純潔一樣) 大方無隅、(真正坦誠大方的人,反而看似沒有稜角、沒有個性一樣) 大器晚成、(成就大的事情花費時間更多,成就的時間更晚) 大音希聲、(最大的聲音反而是聽不見的) 天象無刑、(大自然的懲罰反而覺得是自然的現象,人們不認為是懲罰) 道褒無名。(對道的讚美反而找不到更恰當的辭彙) 只有按照道的法則才能夠做到恰當的開始並且恰當的完成。 ------------------- 1、上士聞道,堇能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為道。 「士」,有知識的人。 「上士」,上等有知識的人。 「中士」,中等有知識的人。 「下士」,下等有知識的人。 「堇」,不易,沒有變化。 「堇能行之」,執行道的法則不會走樣。 「若存若亡」,有時候正確有時候錯誤。 「大笑之」,特別愉快的笑了。 「不足以為道」,沒有能力執行道的法則。 全句翻譯為:「上等有知識的人聽聞道的法則以後,執行道的法則不會走樣;中等有知識的人聽聞道的法則以後,執行道的法則有時候正確有時候錯誤;下等有知識的人聽聞道的法則以後,特別愉快的笑了;聽了道的法則連愉快的感覺都沒有的人,能力沒有執行道的法則。」 2、建言有之曰: 「建」,構建。 「建言有之曰」,依據道的法則構建的言辭有。 3、明道如費、 「費」,消耗;慢慢的消磨掉。 「明道如費」,明白道的道理的過程,就如同事物被慢慢地腐蝕消耗掉一樣。 4、進道如退、 學習道的前進過程中會覺得自己在退步。 5、夷道如類、 「夷」,平坦。 「類」,種類相似。 「夷道如類」,要把道的法則變得簡單,就要按照相似性去歸類。 6、上德如谷、 好的德的品質如同山谷那樣謙遜。 7、大白如辱、 「辱」,玷污。 「大白如辱」,真正的乾淨,看起來像是被弄髒了一樣。 8、廣德如不足、 「廣德」,德性廣大。 「廣德如不足」,德性廣大的人,是覺得自己存在不足的人。 9、建德如偷、 培養光明的德性的時候,就像小偷那樣謹慎。 10、質真如渝、 「渝」,不同水質的水流混合起來的水。不幹凈的水。 質樸真誠的人,反而看似好像並不純潔一樣。 11、大方無隅、 「隅」,角落,稜角。 真正坦誠大方的人,反而看似沒有稜角、沒有個性一樣。 12、大器晚成、 成就大的事情花費時間更多,成就的時間更晚。 13、大音希聲、 最大的聲音反而是聽不見的 14、天象無刑、 「天象」,大自然的現象。 「刑」,懲罰。 大自然的懲罰反而覺得是自然的現象而人們不認為是懲罰。 15、道褒無名。 對道的讚美反而找不到更恰當的辭彙。 16、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善」,善於,恰當。 「善始」,恰當的開始。 「善成」,恰當的完成。 全句翻譯為:「只有按照道的法則才能夠做到恰當的開始並且恰當的完成。」 (41)第四十一章 ~反作用、柔力、細小 反也者,道之動也。 弱也者,道之用也。 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 反作用這種東西,是道的運動特性。 柔弱這個東西,是道的作用方式。 天下萬物是在其能量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產生的,而這個能量大的狀態是從能量小的狀態發展起來的。 ----------------------- 1、反也者,道之動也。 「反」,返回;反作用。 「反也者,道之動也」,反作用這種東西,是道的運動特性。 2、弱也者,道之用也。 柔弱這個東西,是道的作用方式。 3、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有」,能量大的狀態。 「無」,能量小的狀態。 「生於有」,產生於能量大的狀態。 「生於無」,產生於能量小的狀態。 全句翻譯為:「天下萬物是在其能量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產生的,而這個能量大的狀態是從能量小的狀態發展起來的。」 修改了第十五章翻譯不準確的部分,重發如下: (15)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微眇玄達,深不可志。 夫唯不可志,故強為之容,曰:與呵。 其若冬涉水,猶呵; 其若畏四鄰,儼呵; 其若客,渙呵; 其若冰澤,沌呵; 其若朴,湷呵; 其若濁,曠呵; 其若谷,濁而靜之,徐清,安以動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欲盈, 故能蔽而不成。 ========================== 過去那些能夠恰當的運用道的人,對細微的事物觀察的很仔細、對扭曲變化的整個過程了解的很透徹,他們做得太深入了,沒有辦法用文字完全的記錄下來。 正因為沒有辦法用文字完全的記錄下來,因此勉強做一個形容的話叫做「付出啊」。 它就像冬天要去踩著河水過河,猶豫不決啊。 它就像敬畏周圍的鄰居,恭敬而莊重啊。 它就像去朋友家做客,輕鬆自在啊。 它就像冰川湖泊蘊藏的水,蘊含豐富啊。 它就像還沒有加工過的木料,沉穩而厚重啊。 它就像河流暴漲的渾水,浩浩蕩蕩啊。 它就像河谷,濁流在這裡經過變得安靜,慢慢的清澈,安詳的流動著,緩慢的向外流出。 確保這種道的法則不讓它走向極端。 正是由於不讓它走向極端,所以能夠不斷的面對和處理新鮮的事物不會因為不合時宜而被淘汰。 -------------------------- 1、古之善為道者,微眇玄達,深不可志。 「古」,過去。比如第36章說「將欲弱之,必古強之」,「古」不能翻譯成「古代」。 「微」,細小到看不見的程度。 「眇」,眼睛微閉的看,在看不清而要仔細去看的時候眼睛會微微閉著,這個就是眇。意思是「看的仔細」。 「微眇」,對細微的事物觀察的很仔細。 「玄」,扭曲的變化。 「達」,通達。了解的透徹。 「玄達」,對事物扭曲變化的整個過程了解的很透徹。 「深」,深刻,深入。 「志」,記事的文章,指的是用文字對事情進行記錄。 「深不可志」,太深入了,沒有辦法用文字完全的記錄下來。 全句翻譯為:過去那些能夠恰當的運用道的人,對細微的事物觀察的很仔細、對扭曲變化的整個過程了解的很透徹,他們做得太深入了,沒有辦法用文字完全的記錄下來。 2、夫唯不可志,故強為之容,曰:與呵。 「強」,勉強。 「容」,形容。 「與」,給予;付出。 全句翻譯為:「正因為沒有辦法用文字完全的記錄下來,因此勉強做一個形容的話叫做「付出啊」。」 3、其若冬涉水,猶呵; 「猶」,猶豫,遲疑不決。 全句翻譯為:「它就像冬天要去踩著河水過河,猶豫不決啊。」 4、其若畏四鄰,儼呵; 「畏」,敬畏;擔心。 「畏四鄰」,敬畏周圍的鄰居。 「儼」,恭敬;莊重。 全句翻譯為:「它就像敬畏周圍的鄰居,恭敬而莊重啊。」 5、其若客,渙呵; 「渙」,渙散。意思是很愉快而放鬆。翻譯為「輕鬆自在」。 全句翻譯為:「它就像去朋友家做客,輕鬆自在啊。」 6、其若冰澤,沌呵; 「沌」,水屯,指的是水被囤積起來很豐富的樣子。冰川和湖泊都囤積了大量的水,因此老子說,冰澤像沌。「沌」,意思是「蘊藏很豐富。」 全句翻譯為:「它就像冰川湖泊蘊藏的水,蘊含豐富啊。」 7、其若朴,湷呵; 「湷」,深水中聽見的低沉的敲打的聲音。形容沉穩而厚重。 全句翻譯為:「它就像還沒有加工過的木料,沉穩而厚重啊。」 8、其若濁,曠呵; 「濁」,河流暴漲的渾水。 「曠」,空曠;寬大。浩浩蕩蕩。 全句翻譯為:「它就像河流暴漲的渾水,浩浩蕩蕩啊。」 9、保此道者不欲盈。 「保」,確保。 「欲」,要讓它們怎麼樣。 「盈」,滿;過度。走向極端。 「保此道者不欲盈」,確保這種道的法則不讓它走向極端。 10、夫唯不欲盈, 故能蔽而不成。 「蔽」,遮住,遮掩。 「成」,完成;結束。被淘汰。 「蔽而不成」,用新的東西覆蓋舊的東西,沒有完結的時候。指的是:不斷的面對和處理新鮮的事物不會因為不合時宜而被淘汰。 (42)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 天下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自名也, 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 故人之所教,亦議而教人。 故強梁者不得死,我將以為學父。 =========================== 道產生一,一產生陰陽為二,二的陰陽變化產生三個爻位,它們構成一個八卦,兩個八卦重疊構成64卦,六十四卦可以推衍和歸納萬物。 萬物都是陰陽環抱,陰陽之氣的運動變化在道的作用下,最終讓它們保持著平衡而中和。 天下都厭惡的是「孤」、「寡」、「不穀」,所以位高權重的王侯們把這些低賤的名字作為自己的謙稱。 事物往往是表面上的減損實際上是在增益,表面上的增益實際上是在減損, 所以,從別人那裡學來的知識,應該通過討論和交流再傳播給其他人。 所以,沒有那個能力偏要固執的要去承擔那個事情而又沒有把自己害死的人,我去拜他為師,向他學習。 --------------------------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
如圖,無形之道的發展,產生了「一」這個「一」也是太極圖外面的那個圓圈。站在這個圓圈的一的概念來說,它是包括了太極圖中的陰陽兩個部分的,前面說到「得一」的學問,這個「得一」,就是經過調整而得到陰陽平衡中和,使其歸一。這就是符合道的規律的人類行為。 在一的狀態,一旦「一」發動了,其中就產生了陰陽兩種力量,這陰陽兩種力量,此消彼長,在不斷的運動變化著,但是站在總體來說,它們是均衡的。所以,老子說,陰陽力量之間是「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 在易經裡面,陰的力量是陰爻,陽的力量是陽爻。陰與陽就是「二」。 陽爻與陰爻,按照上、中、下這個空間結構組合起來,三爻成一卦。一共構成八個卦象。就是易經的八卦。 二生三,就是指陰陽這個「二」在三個位置的組合。 三生萬物,指的是構成八卦以後,用這個八卦,每兩個卦上下重疊,構成的64個大卦能夠歸納和衍生天下萬物。 周易,就是講的是這個64卦的內在含義和其中的道理。 現在看這個變化過程,就知道,易經,不僅僅是64卦的學問,在64卦前面,還有八卦的學問,八卦前面還有陰陽的學問,陰陽前面還有「得一」的學問,「得一」前面是「得道」的學問。 《道德經》主要講的是太極圖裡面的「陰陽」的學問,闡述的是對立統一的問題。一個陰與陽的道理,就衍生出了這麼廣大的學問,所以,不能輕視陰陽的道理。 從《道德經》陰陽的學問再往上推,是得一、歸一的學問,這部分,很抽象,因為不了解就把它說成唯心的東西予以否定。這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 從《道德經》的陰陽的學問向下,就是八卦的學問。奇門遁甲就是八卦的學問,風水也是八卦的學問。從八卦的學問再向下,才是64卦的學問,周易、梅花易就是64卦的學問。 研究易經,不能捨本逐末,首先要把《道德經》研究透。陰陽的道理不能真確的理解和使用,根本的問題就偏了,萬丈高樓就要歪斜。 2、孤、寡、不穀 「孤」,孤單、孤獨。 「寡」,寡不敵眾的寡,勢單力薄的意思。 「不穀」,前面說了,谷,虛懷若谷,是謙遜的象徵,「不穀」是「連谷都不如」的意思,更謙虛了。 古時候,王侯們,用這些詞稱呼自己,以表示自己的謙遜。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這些位高權重的人以為把自己稱呼的下賤一些就達到陰陽平衡了。 這個問題,老子前面章節講過了,陰陽的平衡,不在於稱呼,而在於是否把事情處理的平衡。 3、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 「損之而益」,表面上的減損實際上是在增益。 「益之而損」,表面上的增益實際上是在減損。 全句翻譯為:「事物往往是表面上的減損實際上是在增益,表面上的增益實際上是在減損。」 4、故人之所教,亦議而教人。 「人之所教」,從別人那裡學來的知識。 「議」,商討;交流。 「議而教人」,通過討論和交流再傳播給別人。 全句翻譯為:「所以,從別人那裡學來的知識,應該通過討論和交流再傳播給其他人。」 5、故強梁者不得死,我將以為學父。 「強」,倔強;固執。 「梁」,支撐房頂的橫木。 「強梁」,固執的去擔當支撐房屋的大梁。指「沒有那個能力而固執的要去承擔那個事情」。 「強梁者」,沒有那個能力而固執的要去承擔那個事情的人。 全句翻譯為:「所以,沒有那個能力偏要固執的要去承擔那個事情而又沒有把自己害死的人,我去拜他為師,向他學習。」 (43)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間。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也。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 ================== 天下最柔弱的東西,能夠在天下最堅硬的事物之中自由的馳騁,它們能夠滲透到很小的縫隙的地方以很小的能量產生很大的作用。 我因此而知道,在事物能量相對弱小的狀態去處理問題所帶來的好處是很大的。 不需要使用語言的教化,這種在事物能量相對弱小的狀態處理問題所帶來的好處,天下很少有其它方式能夠比得過它的。 ------------------ 1、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間。 「無」,小能量。 「有」,大作用。 「無有」小能量大作用。指的是以很小的能量產生很大的作用。 「無間」,很小的間隙的地方。 「無有入於無間」,滲透到很小縫隙的地方以很小的能量產生很大的作用。 全句翻譯為:「天下最柔弱的東西,能夠在天下最堅硬的事物之中自由的馳騁,它們能夠滲透到很小的縫隙的地方以很小的能量產生很大的作用。」 2、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也。 「無為」,在事物能量相對弱小的狀態處理問題 「無為之有益」,以無而為好處很大。 翻譯為:「我因此而知道,在事物能量相對弱小的狀態處理問題好處很大。」 3、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不言之教」,不需要使用語言的教化。 「無為之益」,在事物能量相對弱小的狀態處理問題所帶來的好處。 全句翻譯為:「不需要使用語言的教化,這種在事物能量相對弱小的狀態處理問題所帶來的好處,天下很少有其它方式能夠比得過它的。」 (44)第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 身與貨孰多? 得與亡孰病? 甚愛必大費, 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 名聲與生命哪個更親? 身體與財物哪個更多? 得到與失去哪個更有害? 越是喜愛耗費越多。 收藏的東西越多,只不過死的時候陪葬的越多而已。 所以,知足的人不容易受羞辱,知道適可而止的人不容易處於危險的境地,通過這個方式才能夠長久。 (45)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大直如詘,大巧如拙,大辯如訥。 躁勝寒,靚勝炅。 請靜,可以為天下正。 ======================== 真正的完成,是留有餘地的,這是為了保證在運用的時候不出現不可控的弊病。 真正的滿足,是動態的對倒,這是為了保證在運用的時候具有不窮盡的作用效果。 真正的直率,看起來似乎有些笨嘴笨舌; 真正的巧妙,看起來似乎有些笨手笨腳; 真正的辯論高手,看起來似乎說話遲鈍。 使事物的矛盾發散勝過使事物的矛盾收斂, 被動讓人注意自己勝過主動讓人注意自己。 讓當時的情況安靜下來,運用這種方法就能夠使天下歸於正道。 ------------------------ 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在第25章老子說「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這個「大」的特點是:它無限遠的擴散開去,而又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 「成」完成;成就。 「大成」,最大的完成。意思是「真正的完成」。 「若缺」,似乎有缺陷。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最大的完成是看起來似乎有缺陷的,這樣使用的時候就不會出現弊病。 前面講《姤》卦的時候說過,要避免物極必反,當事物發展到《乾》卦的狀態的時候,整個六爻都是陽的狀態,這個時候就不能再強化陽的力量。如果再強化,就要變成《姤》卦,就走下坡路了。因此,真正的完成,是留有餘地的,如果不留餘地,再向前,就向反方向轉化了。因為這個餘地是故意留下的,所以事物就在自己的控制之中。這就是「大成若缺」的道理所在。 全句翻譯為:「真正的完成,是留有餘地的,這是為了保證在運用的時候不出現不可控的弊病。」 2、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盈」,充滿;滿足。 「大盈」,真正的滿足。 「沖」,對沖,來回的對倒。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滿足」不能當成是一個靜態的東西,而是要在動態之中去滿足。因此採用來回對倒的方式,這樣才能夠給運用提供動態的條件。 全句翻譯為:「真正的滿足,是動態的對倒,這是為了保證在運用的時候具有不窮盡的作用效果。」 3、大直如詘,大巧如拙,大辯如訥。 這三句話的原理,老子就省略沒有講了。只是給出了一個答案。這個原理,就是《乾》卦變《姤》卦的原理。 「詘」,嘴笨。笨嘴笨舌。 「大直如詘」,真正的直率,看起來似乎有些笨嘴笨舌。 「拙」,笨手笨腳。 「大巧如拙」,真正的巧妙,看起來似乎有些笨手笨腳。 「訥」,說話遲鈍。 「大辯如訥」,真正的辯論高手,看起來似乎說話遲鈍。 4、躁勝寒,靚勝炅。 「躁」,使其躁。使人變得急躁。 「寒」,使其寒。使人變得寒冷。 躁與寒,是一對矛盾,躁是使事物發散,寒是使事物收斂。 「勝」,勝過。 「躁勝寒」,意思是,使事物的矛盾發散勝過使事物的矛盾收斂。 「靚」,把自己打扮漂亮。意思是「被動讓人注意自己。」 「炅」,發光;明亮。意思是「主動讓人注意自己」。 「靚勝炅」,被動讓人注意自己勝過主動讓人注意自己。 5、請靜,可以為天下正。 「請」,通「情」。情況,實情。 「請靜」,讓當時的狀況安寧下來。 全句翻譯為:「讓當時的情況安靜下來,運用這種方法就能夠使天下歸於正道。」 動與靜,使用的技巧: 1、運用的角度而言,要保持動態,即使是對倒,來回的搗騰,其中的妙用是不窮盡的。 2、處理紛亂要先讓事情安靜下來,停止動亂。「讓當時的情況安靜下來,這個方法可以治理天下」。 (46)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憯於「欲得」。 故知足之足,恆足矣。 ======================== 天下處於道的作用比較強大的時候,馬在田間勞作而把馬糞作為田地的肥料。 天下處於道的作用比較弱小的時候,馬就變成戰馬而在城郊馳騁。 最大的罪惡莫過於把「能夠滿足我的什麼慾望」作為做事情的標準; 最大的災禍莫過於,貪得無厭,不知道滿足。 最凄慘的怨恨莫過於,想得到而又得不到。 所以,知道滿足才能得到富足,這才是長久的富足。 ------------------------- 1、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有道」,道的作用比較強大。 「走馬」使馬走。 「以糞」,為了糞便,指的是「為了把糞便作為肥料」。 「走馬以糞」,指的是馬在田間勞作把馬糞作為田地的肥料。 全句翻譯為:「天下處於道的作用比較強大的時候,馬在田間勞作而把馬糞作為田地的肥料。」 2、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無道」,道的作用比較微小。 「戎馬」,戰馬。 「郊」,城郊, 「戎馬生於郊」,戰馬在城郊外馳騁。 全句翻譯為:「天下處於道的作用比較弱小的時候,馬就變成戰馬而在城郊馳騁。」 3、罪莫大於「可欲」 「可」,可以,能夠; 「欲」,慾望。指的是「滿足慾望」。 「可欲」,指的是心裡想的是「能夠滿足我的什麼慾望」。 全句翻譯為:「最大的罪惡莫過於把「能夠滿足我的什麼慾望」作為做事情的標準。」 4、咎莫憯於「欲得」 咎,怨仇,怨恨。 憯,凄慘,內心的凄涼。 「咎莫憯於」,最凄慘的怨恨莫過於。 所以全句,翻譯成「最凄慘的怨恨莫過於想得到而又得不到。」 5、故知足之足,恆足矣 「知足」,知道滿足。 「之足」,得到富足。 「恆足」,長久的富足。 全句翻譯為:「所以,知道滿足才能得到富足,這才是長久的富足。」 「最大的罪惡莫過於把「能夠滿足我的什麼慾望」作為做事情的標準」 這是典型的「有才無德」。 治理腐敗,關鍵的問題是選好領導。。 (47)第四十七章 不出於戶,以知天下;不窺於牖,以知天道。 其出也彌遠,其知也彌少。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弗為而成。 ============================== 了解道的法則而能夠舉一反三的人,即使足不出戶,也能夠知天下之勢,即使不看窗外,也能夠知道天氣變化的情況。 不了解道的法則的人,走的地方越多知道的東西越少。 因為這個原因,修德有成的聖人,即使是沒有實際的去做過,也能夠明白它的道理;即使沒有親自看見,也能夠明白了解;即使自己不親自去做,也能夠把事情辦成功。 -------------------------- 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之勢;不看窗外,而知道天氣的變化。這與「近水識魚性,近山知鳥音 」的道理是一樣的。 因為天下的法則都是來自於道的,按照道的規則進行分析,就能夠觸類旁通。 如果不了解這些道理,無論走過多少地方,見過多少事情,始終達不到舉一反三的功效。 1、不出於戶,以知天下;不窺於牖,以知天道。 這句話指的是了解道的法則而能夠舉一反三的人。 「窺」,暗中察看。指的是扭頭去看。 「牖」,窗戶。指的是窗外。 「天道」,天氣變化的情況。 全句翻譯為:「了解道的法則而能夠舉一反三的人,即使足不出戶,也能夠知天下之勢,即使不看窗外,也能夠知道天氣變化的情況。」 2、其出也彌遠,其知也彌少。 「其」,他們;其他人;別人。指的是不了解道的法則的人。 「彌」,更加。 「彌遠」,更加遠。指的是走的地方更多。 「其出也彌遠」,他們走的地方越多。 「其知也彌少」,他們知道的東西越少。 全句翻譯為:「不了解道的法則的人,走的地方越多知道的東西越少。」 3、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弗為而成。 「行」,行動。 「不行」,沒有實際的去做過。 「不行而知」,即使是沒有實際的去做過,也能夠明白它的道理。 「不見而明」,即使沒有親自看見,也能夠明白了解。 「弗為而成」,即使自己不親自去做,也能夠把事情辦成功。 全句翻譯為:「因為這個原因,修德有成的聖人,即使是沒有實際的去做過,也能夠明白它的道理;即使沒有親自看見,也能夠明白了解;即使自己不親自去做,也能夠把事情辦成功。」 (48)第四十八章 做好事的越多,做壞事的越少。 為學者日益, 為道者日損, 損之有損, 以至於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 將欲取天下也,恆無事。 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 =========================== 學習實踐道的法則的人每天增多, 每個人為道而做的工作每天就在減少, 人數不斷的增加使得每個人的工作量不斷的減少, 達到了只需要做一點點事情, 每個人做的事情都很少但是整個道的事業卻在不斷壯大。 這個時候就算把天下都奪取下來,天下也不需要你做什麼。 如果變成為了道而有事情要做了,這種天下又不值得去奪取了。 ------------------------- 1、為道者日損 「損",減少。指的是從事道的工作量在減少。 全句翻譯為:「從事道的工作量每天都在減少。」 2、損之有損, 「損之」,減少它 「有損」,損在增大。這種減少在不斷的增大。 全句翻譯為:「人數不斷的增加使得每個人的工作量不斷的減少」 3、以至於無為, 達到了只需要做一點點事情。 4、無為而無不為 「無為」,指的是每個人做的事情很少。 「無不為」,指的是整個這件事沒有變成不做。 全句翻譯為:「每個人做的事情都很少但是整個道的事業卻在不斷壯大。」 (49)第四十九章 聖人恆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 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 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 聖人之在天下,詥焉,為天下渾心,百姓皆屬耳目焉,聖人皆孩之。 ================================ 聖人永遠沒有自己的私心,他想百姓之所想。 既善待那些善良的人,也善待那些不善良的人,用德的品質感化百姓,從而讓百姓都變得善良。 既信任那些守信的人,也信任那些不守信的人,用德的品質感化百姓,從而讓百姓都變得守信。 聖人在天下所起的作用是:使天下百姓和諧相處,轉化百姓的心地,體察百姓的疾苦與百姓感同身受,把百姓都當成自己的孩子那樣去關心和培養。 -------------------------------- 1、聖人恆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 「恆無心」,永遠沒有自己的私心。 「以百姓之心為心」,意思是想百姓之所想。 全句翻譯為:「聖人永遠沒有自己的私心,他想百姓之所想。」 2、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 「善者」,善良的人。 「善之」,善待他們。 「不善者」,不善良的人。 「德善」,以德使之善。意思是「用德的品質感染他們,使他們變得善良。」 全句翻譯為:「既善待那些善良的人,也善待那些不善良的人,用德的品質感化百姓,從而讓百姓都變得善良。」 3、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 「信者」,守信用的人。 「信之」,信任他們。 「德信」,以德使之信。意思是「用德的品質感染他們,使他們變得守信。」 全句翻譯為:「既信任那些守信的人,也信任那些不守信的人,用德的品質感化百姓,從而讓百姓都變得守信。」 4、聖人之在天下,詥焉,為天下渾心,百姓皆屬耳目焉,聖人皆孩之。 「聖人之在天下」,聖人在天下所起的作用是。 「詥」,融洽。使百姓和諧相處。 「渾」,勾兌混合,這裡翻譯成「轉化」。 「為天下渾心」,轉化百姓的心地。 「百姓皆屬耳目焉」,把百姓的眼睛作為自己的眼睛,把百姓的耳朵作為自己的耳朵,意思是「體察百姓的疾苦與百姓感同身受」。 「聖人皆孩之」,聖人把他們都當成自己的孩子那樣去關心和培養。 全句翻譯為:「聖人在天下所起的作用是:使天下百姓和諧相處,轉化百姓的心地,體察百姓的疾苦與百姓感同身受,把百姓都當成自己的孩子那樣去關心和培養。」 舉報 | 收藏 | 85樓 | 打賞 | 回復 | 評論 樓主:一九合十 時間:2012-02-15 12:07:00 「既信任那些守信的人,也信任那些不守信的人,用德的品質感化百姓,從而讓百姓都變得守信。」 強勢與弱勢的對比力度的問題。以強勢化弱勢,才能成功。 「既信任那些守信的人,也信任那些不守信的人,用德的品質感化百姓,從而讓百姓都變得守信。」 強勢與弱勢的對比力度的問題。以強勢化弱勢,才能成功。 ----------------------------- 怕沒說清楚。在說說: 善待不善良的、信任不值得信任的。這種方式,不是適用任何人的,注意到,老子說的是聖人這樣做,而不是說百姓這樣做。 為什麼? 恩澤的使用是存在前提條件的。如果恩澤的使用效果很小不能起到感化作用,那麼這種使用是不恰當的,就不是「善於」,而是「不善於」。 吃藥怕苦,放點糖,這個糖的力度不足以掩蓋苦的力度,那麼糖就白放了。 處在聖人的位置,用寬容對待不好的百姓,這是恰當的。 所以,天地之間運行的準則是道的法則,是「恰當」,是「上善若水」,而不是仁慈。 所以,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運行的法則不是仁慈,而是把萬物都當成道的法則的參與者」。 (50)第五十章 ~ 不怕死才有出息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人之生,動皆之死地,之十有三。 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之厚也。 蓋聞,善執生者,陵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揣其角,虎無所措其蚤,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無死地焉。 ============================== 拋棄生的幻想,抱著把自己置之死地的態度。 能夠生下來的有十分之三;死掉的又占人口的十分之三;因為誤入死地而死的又佔十分之三。 這是為什麼? 因為他們用求生的目的去謀求生存的願望太強烈了。 據我所知,真正善於掌握生存之道的人,在山陵中行走不會被兇猛的野獸襲擊,加入軍隊不帶鎧甲和武器,不被兕這種野獸用角傷到,不被虎這種野獸用爪抓到,兵器都不能夠傷害他們。 什麼原因呢?因為他們不具備死亡的條件。 ------------------------------- 第四十一章,老子講了「反也者,道之動也」。事物有物極必反的規律,利用這種規律,在面對生死的時候,要求得生存,就要抱著「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精神。本章中,老子說,用求生的目的去謀取生存,反而導致了生存的機會降低。抱著「置之死地」的精神的人反而「不具備死亡的條件」。 1、出生,入死 這裡的生與死,不是指的現狀,而是指對待它們的態度,指的是「生的態度」與「死的態度」。 「出」,出離,離開,出去。這裡翻譯成「拋棄」。 「入」,投入、進入。 「出生」,拋棄生的幻想。 「入死」,把自己當成已經置入了死地。 出生入死,與「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道理是一樣的。 全句翻譯為:「拋棄生的幻想,抱著把自己置之死地的態度。」 2、以其生生之厚也 「生生」,以生為生。用求生的目的去求得生存。 「厚」,很重、很強烈。 全句翻譯為:「因為他們用求生的目的去謀求生存的願望太強烈了。」 3、陵行不遇兕虎 「陵」,山陵。 「兕」(si),古時候的一種兇猛的獨角獸。 在山陵中行走不會被兇猛的野獸襲擊。 4、入軍不被甲兵 「甲兵」,甲,鎧甲;兵,兵器,武器。 全句翻譯為:「加入軍隊不帶鎧甲和武器。」 5、兕無所揣其角,虎無所措其蚤,兵無所容其刃 「兵無所容其刃」,直譯為「兵器在他們身上沒有可以容納的地方」,翻譯成「兵器都不能夠傷害他們」。 全句翻譯為:「不被兕這種野獸用角傷到,不被虎這種野獸用爪抓到,兵器都不能夠傷害他們。」 6、以其無死地焉 「無」,沒有,不具備。 「地」,地方,場地、條件。 「無死地」,直譯為「不具備死亡的條件」。 全句翻譯為:「因為他們不具備死亡的條件。」 「出生入死」。 這個道理值得廣泛的使用。 股票跌的嚇死人,都不敢進去,漲的熱火朝天,追著進去。結果「穿著西裝進去,穿著內褲出來了」。 (51)第五十一章 ~德隨道變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刑之,而器成之。 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 道之尊,德之貴也。 夫莫之爵而恆自然也。 道生之、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生而弗有也; 為而弗恃也; 長而弗宰也,(長,chang) 此之謂玄德。 =================== 道產生萬物,德培養萬物,物與物之間相互制約,物質變成器具就被消耗掉了。 因此萬物敬重道、推崇德。 這是道之所以尊、德之所以貴的原因。 沒有誰故意把它們推崇得很高,而是它們一直本來如此的。 道出生萬物、積蓄培養萬物、壯大萬物、物極必反而孕育萬物的陰氣、停滯萬物、嚴重消耗萬物、休養萬物、顛覆萬物。 在德的品質處於出「生」的階段不應該大量的使用它們。 在德的品質處於「畜」的積累階段不應該依仗它們。 在德的品質已經壯大的「長」(chang)的階段,不應該把它們斷送掉。 這就是符合道變化規律的德。 ------------------- 1、物刑之,而器成之 「刑」,違反規則而受到的處罰。這裡指物與物之間相互之間的制約關係。 「物刑之」,物與物之間是刑的關係。相互制約。因此翻譯成「物與物之間相互制約」。 「器」,器具。這裡是「使其器」,把物質製造成器具。 「成之」,結束它們。 「器成之」,器物結束事物。指的是把物質製造成器具的時候,物質就被消耗掉了。因此翻譯成「物質變成器具就被消耗掉了」。 全句翻譯為:「道產生萬物,德培養萬物,物與物之間相互制約,物質變成器具就被消耗掉了。」 2、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 「尊」,敬重。「貴」,抬高、推崇。 站在陰陽的角度,產生與培養是陽性的作用,制約和消耗是陰性的作用。 因此「道」與「德」是陽性的作用;事物與事物之間的相互制約和對事物的消耗是陰性的作用。 在「產生、培養」的「陽」與「制約、消耗」的「陰」之間,萬物更願意選擇前者,因此說,萬物尊道、貴德。 全句翻譯為:「因此萬物敬重道、推崇德。」 3、夫莫之爵而恆自然也 「夫」。語氣詞。 「爵」,授予官爵;被賦予崇高的地位。 「莫之爵」,沒有誰把它故意推崇的很高。 「自」,本來。 「然」,如此。 「恆自然」,它本來就是永遠如此的。 全句翻譯為:「沒有誰故意把它們推崇得很高,而是它們一直本來如此的。」 4、道生之、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全句翻譯成:「道出生萬物、積蓄培養萬物、壯大萬物、物極必反而孕育萬物的陰氣、停滯萬物、嚴重消耗萬物、休養萬物、顛覆萬物」。 道的作用過程示意圖如下:
「生、畜、長、育、亭、毒、養、覆」是道變化的八個過程,它們分別對應於先天八卦圖中的八個卦象,其中,「生、畜、長、育」是陽性能量從小變大的過程,「亭、毒、養、覆」是陰性能量從小變大的過程。 具體如下: 「生、畜、長、育」,指的是陽性能量經歷的:出生、積蓄、壯大、孕育陰性能量的過程。 這種對應關係是: 「生」--震--陽性能量出生; 「畜」--離--陽性能量積蓄; 「長」--兌--陽性能量壯大(長是延長的長,不是成長的長); 「育」--乾--陽性能量極致,物極必反,陰氣孕育。 「亭、毒、養、覆」指的是陰性能量經歷的:出生、積蓄、壯大、孕育陽性能量的過程。 這種對應關係是: 「亭」--巽--陰性能量出生--陽性能量停止; 「毒」--坎--陰性能量積蓄--陽性能量受毒害; 「養」--艮--陰性能量壯大--陽性能量微弱需要休養; 「覆」--坤--陰性能量極致--物極必反,陽性能量孕育,顛覆陰性能量; 由於老子始終是站在陽性能量的角度來闡述這種變化的,因此: 陰性能量的「出生」是「亭」,意思是陽性能量的停止。 陰性能量的「積蓄」是「毒」,意思是陽性能量受到了毒害。 陰性能量的「壯大」是「養」,意思是陽性能量微弱至極,需要休養。 陰性能量的「孕育陽性能量的過程」是「覆」,意思是出現了顛覆陰性能量的陽性能量。 5、生而弗有也 「生」-震-陽氣出生。指的是「在德的品質處於出生的階段」 「有」,能量大的狀態。 「弗有」,不大量的使用。 全句翻譯為:「在德的品質處於出生的階段不應該大量的使用它們。」 6、為而弗恃也 「為」,作為,指的是「在德的品質處於「畜」的積累階段」。 「恃」,依仗。 「弗恃」,不依仗於德。 全句翻譯為:「在德的品質處於「畜」的積累階段不應該依仗它們。」 7、長而弗宰也 「長」對應「兌卦」,意思是「壯大」,發音是「chang」。指的是「德的品質已經壯大」。 「宰」,宰殺;強行的消滅。翻譯為「斷送」。 「弗宰」,不把德斷送掉。 全句翻譯為:「在德的品質已經壯大的「長」的階段,不應該把它們斷送掉」。 8、此之謂玄德 「玄」,扭曲變化。 「玄德」,扭曲變化的德。翻譯為:「運動變化的德的品質」。 這就叫做運動變化的德的品質。 都是如此,都看重「生」、「貴」、「福」、「美」,都不願意「死」、「賤」、「禍」、「丑」。 其實,本來就是一個圓圈。一樣一半。要想好的,就得在壞的結尾進去,才能夠享受最多的好的時間。而在最好的時候進去,其實馬上就要開始壞的了。 所以,要想高升,就得低就;要想賺錢,先學虧錢;要想富貴,先得吃苦。 所以「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52)第五十二章 ~ 保持開放才能解決麻煩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堇。 啟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棘。 見常曰明,守柔曰強。 用其光,復歸其明。 毋遺身殃 是謂襲常 ======================== 天下萬物都有它們的開端,產生的原因就是它們的開端,掌握了產生的原因,就能夠知道產生的結果,明白了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就去控制那個產生的原因。這樣做,到自己的身體消亡的時候都不會有什麼危險。 不與外界交流,自我封閉,由於沒有參與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之中,就不存在謹慎與不謹慎的問題。 保持與外界的交流,參與到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之中去,就永遠沒有不能解決的麻煩。 懂得常識的人就叫做明白人; 能夠在自己可承受的範圍內靈活的變化,這叫做真正的強大。 要順勢而為,在事物具備存在條件的時候,才去協助它們,當存在條件不具備的時候,就應該等待條件具備的時機。 不要在身邊留下一大堆的隱患,這叫做徹底的懂得常識。 ----------------------- 1、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始」,開端,原因。 「母」,母親。產生的原因。 「子」,子女。產生的結果。 「沒身」,身體消亡。 「不殆」,沒有危險。 全句翻譯為:「天下萬物都有它們的開端,產生的原因就是它們的開端,掌握了產生的原因,就能夠知道產生的結果,明白了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就去控制那個產生的原因。這樣做,到自己的身體消亡的時候都不會有什麼危險。」 2、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堇。 「塞其兌」與「啟其兌」相對應;「閉其門」與「濟其事」相對應。「終身不堇」與「終身不棘」相對應。 「塞」,閉塞、堵塞、斷絕。 「兌」,交流,流通。 「塞其兌」,堵塞交流渠道。 「閉其門」,封閉門戶。關起門不與外界交流。 「堇」,通「謹」,嚴謹。 「不堇」,用不著嚴謹。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堇」,堵塞它的交流渠道,使它關起門不與外界交流,直到生命結束連謹慎都用不著。 意思是說:不與外界交流,自我封閉,由於沒有參與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之中,就不存在謹慎與不謹慎的問題。 3、啟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棘。 「濟」,參與、協助。 「濟其事」,參與到事物的發展中去。 「棘」,荊棘的棘,引伸為「麻煩、難題」 「終身不棘」,一輩子都沒有麻煩。 全句翻譯為:「保持與外界的交流,參與到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之中去,就永遠沒有不能解決的麻煩。」 4、見常曰明,守柔曰強。 「見」,看見、見到。引伸為「明白、懂得」 「常」,常識。 「見常曰明」,懂得常識就叫做明智。懂得常識的人就叫做明白人。 「守」,保持、堅守。 「柔」,柔軟。柔軟的草,在它能夠承受的範圍內可以靈活的變化。所以,「柔」,就是「可進可退,可曲可伸」。 「守柔」,翻譯為「在能夠承受的範圍內靈活的變化」。 「守柔曰強」,是說:能夠在自己可承受的範圍內靈活的變化,這叫做真正的強大。 5、用其光,復歸其明。 「光」,光照,光源。 「明」,明亮。 帶來明亮需要兩個條件,第一是要有光源,第二是光照的線路不能被遮擋。 「用其光,復歸其明」的道理與「順勢而為」的道理是一樣的。 「用其光,復歸其明」,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光源出現以後,才去撤除遮擋,而不是沒有光源的時候去撤除遮擋。 全句翻譯為:「要順勢而為,在事物具備存在條件的時候,才去協助它們,當存在條件不具備的時候,就應該等待條件具備的時機。」 6、毋遺身殃 是謂襲常 「遺」,丟下、遺留。 「殃」,災殃、禍患、隱患。 「襲」,透徹,通透。 全句翻譯為:「不要在身邊留下一大堆的隱患,這叫做徹底的懂得常識」 「保持開放才能解決麻煩」 後面第56章講陰謀6種,其中的兩種在這裡就先講了:1、塞其兌,2、閉其門。這兩招,當年清政府閉關鎖國,等於自己把自己剡割了自廢武功。 改革開放,是反過來用,「兌其塞」「門其閉」。是有很多問題。 問題的解決方法是: 1、「保持與外界的交流,參與到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之中去,就永遠沒有不能解決的麻煩。」 2、「要順勢而為,在事物具備存在條件的時候,才去協助它們,當存在條件不具備的時候,就應該等待條件具備的時機。 3、:「不要在身邊留下一大堆的隱患,這叫做徹底的懂得常識」。 (53)第五十三章 ~ 唯一擔心的是執行過程的問題 使我介然有知也:「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民甚好解、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 服文采、帶利劍、厭食而財貨有餘,是謂盜誇。盜誇,非道也。 ============================= 讓我很肯定的明白的是: 「在大面積的推廣道的過程中,唯一值得擔心的是執行過程的問題。」 大面積推廣道的時候做過頭了,就會以為道很簡單。 民眾執行道的時候做過頭了,就會因為喜歡而把道拆解得支離破碎。 朝廷執行道的時候做過頭了,就會剷除不同意見的人。 田地開墾過度,就會荒蕪。 倉庫修建過度,就會虛置。 穿著華麗的服裝、佩帶著鋒利的寶劍、好東西吃多了都變得挑食了,並且擁有過於多的財貨,這是引發盜竊之心的誇耀。引發盜竊之心的誇耀,完全偏離了道的法則。 ----------------------------- 1、使我介然有知也:「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介然」,堅定地、完全徹底地。 「知」,這裡的「知」是「明白」。 「行於」,執行於。 「大」,大面積。 「大道」,大面積的推廣道。 「行於大道」,在大面積的推廣執行道的過程中。 「唯」,唯一,唯獨。 「施」,實施,執行。 「畏」,可畏,值得擔心。 「唯施是畏」,唯獨對實施畏懼。翻譯為:唯一值得擔心的是執行過程。 全句翻譯為:「在大面積的推廣道的過程中,唯一值得擔心的是執行過程的問題。」 2、大道甚夷、民甚好解、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 「甚」,過度、過分、過頭。 「夷」,平坦,沒有難度,簡單。 「甚夷」,變得簡單是因為過頭了。 「大道甚夷」,大面積推廣道的時候做過頭了,就會以為道很簡單。 「好」,愛好、喜歡。 「解」,分解、撤解、解體、因撤解而變得零散。 「好解」,因為喜歡而拆解得支離破碎。 「民甚好解」,民眾執行道的時候做過頭了,就會因為喜歡而把道拆解得支離破碎。 「朝」,朝廷。 「除」,除掉,去掉。這裡是剷除異己的意思。 「朝甚除」,朝廷執行道的時候做過頭了,就會剷除不同意見的人。 「田甚蕪」,田地開墾過度,就會荒蕪。 「倉甚虛」,倉庫修建過度,就會虛置。 3、服文采、帶利劍、厭食而財貨有餘,是謂盜誇。盜誇,非道也。 「服文采」,穿著華麗的服裝。 「厭食而財貨有餘」,好東西吃多了都變得挑食了,財貨多得過分了。 「盜誇」,引發盜竊之心的誇耀。 全句翻譯為:「穿著華麗的服裝、佩帶著鋒利的寶劍、好東西吃多了都變得挑食了,並且擁有過於多的財貨,這是引發盜竊之心的誇耀。引發盜竊之心的誇耀,完全偏離了道的法則。」 使我介然有知也:「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執行的時候走調,幾千年都是如此!老子都怕。 執行走調,有兩種,一種是走左了,一種是走右了。這一章主要是講把好事情做過頭了的麻煩。 所以老子反覆強調「善於」「恰當」。 後面老子要講:在自己身上訓練「恰當」;在鄉里訓練「恰當」;在國家訓練「恰當」;在天下訓練「恰當」。訓練「恰當」,就是修德修道。 從小事練習,直至可以干更大的工作。 (54)第五十四章 ~ 用「恰當」去修身、修家、修鄉、修國、修天下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 子孫以祭祀不絕。 修之身,其德乃真。 修之家,其德有餘。 修之鄉,其德乃長。 修之國,其德乃夆。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博。 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茲?以此。 ===================== 最恰當的修建在建造完成以後沒有需要拆掉的輔助裝置。 最恰當的抱東西,是抱住以後不會脫手。 使用這種「恰當」的法則,能夠讓子孫後代永遠都尊重和紀念他。 用恰當的法則在自己身上實踐,這種德的品質就能夠真實的存在; 用恰當的法則在家庭裡面實踐,這種德的品質就能夠得到積累; 用恰當的法則在鄉鄰裡面實踐,這種德的品質就能夠旺盛; 用恰當的法則在國家裡面實踐,這種德的品質就能夠達到巔峰; 用恰當的法則在天下實踐,這種德的品質就能夠博大精深。 用別人的身觀察自己的身, 用別人的家觀察自己的家, 用別人的鄉觀察自己的鄉, 用別人的邦觀察自己的邦, 用別的天下觀察自己的天下。 我是憑藉什麼方法知道天下是如此的呢?就是通過這種比較的方法。 --------------------- 1、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絕。 「善建者不拔」,搞修建的過程中都要搭建輔助的器具,最恰當的修建在建造完成以後沒有需要拆掉的輔助裝置。翻譯為:「最恰當的修建在建造完成以後沒有需要拆掉的輔助裝置。」 「善抱者不脫」,最恰當的抱東西,是抱住以後不會脫手。 「子孫以祭祀不絕」,這句話省略了「使用善」。指的是:使用「恰當」這樣的法則,能夠讓子孫後代永遠都尊重和紀念他。 2、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國,其德乃夆。修之於天下,其德乃博。 「修」,實踐鍛煉。 「修之身」,以之修之身。用恰當的法則在自己身上實踐。 「其德乃長」,第51章講了「長」(chang)的含義。這種德的品質就能夠旺盛。 「真」,真實不虛。 「其德乃真」,這種德的品質就能夠真實的存在。 「夆」,巔峰。 「其德乃夆」,這種德的品質就能夠達到巔峰。 「其德乃博」,這種德的品質就能夠博大精深。 全句翻譯為:「用恰當的法則在自己身上實踐,這種德的品質就能夠真實的存在;用恰當的法則在家庭裡面實踐,這種德的品質就能夠得到積累;用恰當的法則在鄉鄰裡面實踐,這種德的品質就能夠旺盛;用恰當的法則在國家裡面實踐,這種德的品質就能夠達到巔峰;用恰當的法則在天下實踐,這種德的品質就能夠博大精深。」 老子提出的修之身、修之家、修之鄉、修之國、修之天下,與孔子在《大學》中開篇提出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兩種語言表達方式進行比較,老子不僅清楚的表述了德的培養是一個由小到大的過程,更加明確的表明,修的過程是沒有停止、沒有結束的時候。 3、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 這裡講的是比較的方法。對同類型的事物進行比較,能夠找到需要完善和改進的地方。 4、吾何以知天下然茲?以此。 我是憑藉什麼方法知道天下是如此的呢?就是通過這種比較的方法。 除了由小到大的練習「恰當」之外,老子另外說了,怎麼知道不恰當: 用同類比較的方法。 自己做的恰當不恰當,去通過與別人比較。 鄉幹部乾的恰當不恰當,把自己的地盤與別人的地盤比較看看。 省級與省級比;國家與國家比;聯邦與聯邦比。 事物的「有」「無」、任何的概念,都是比較出來的。沒有比較就感受不到差別。 「在廁所蹲久了聞不到臭,久入芝蘭之室而不覺其香。」 (55)第五十五章 ~ 氣和而德厚,用強而早亡。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 蜂蠆虺蛇弗蜇;攫鳥猛獸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會而脧怒,精之至也; 終日號而不耰,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 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亡。 ========================= 蘊含德性深厚的人,就像剛從母體出生的嬰兒一樣: 昆蟲、蠍子、蜥蜴、蛇不叮咬他;猛禽猛獸不搏擊他;筋骨雖然柔弱,但是拳頭卻握得緊固; 雖然不懂得男女交合的事情,但是他的小生殖器卻勃然舉起,這是因為精氣充沛的緣故; 整天哭號卻不知疲倦,這是因為和氣充沛的緣故。 明白和的道理就叫做常識, 明白常識就叫做明智, 充實生機就叫做安祥。 心念發動促使意氣激發出來就叫做強壯,萬物到了強壯的階段就開始衰老了,這叫不遵循道的規律,不遵循道的規律就會過早的死亡。 ------------------------------ 「赤子」,剛從母體出生的皮膚通紅的嬰兒。 「蜂蠆虺蛇」,蜂,帶翅膀飛行的毒蟲;蠆,多腳的爬行類毒蟲;虺,身體柔軟、躲藏在黑暗中的毒蟲;蛇,毒蛇。翻譯的時候簡稱為「昆蟲、蠍子、蜥蜴、蛇」。 「朘」讀作zuī,男孩的生殖器; 「耰」,使土塊鬆動。這裡指疲倦。
推薦閱讀:
※道德真義(八)
※如果道德帶不來實際好處,那麼為什麼要遵守道德?
※市場經濟會導致道德淪喪嗎?
※?布爾費墨談《道德經》之四——「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為什麼大眾對同性戀「騙婚」分外敏感,卻對異性戀中缺乏感情的婚姻習以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