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否讀懂了王維?
我的專業是語言學,不是文學,讀唐詩是我的個人興趣。我即將滿五十歲,有了不少的人生經驗和生活感悟,我總是帶著這些東西去品味和理解唐詩,這就往往得到一些與別人不一樣的結論。把這些寫出來,一是想記錄自己的閱讀經歷,二是也想與朋友們交流。
從朋友交流的角度看,考慮到中國人說過「詩無達詁」,西方人也說過「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個人對唐詩的解讀應該有存在的價值。說不定我的某個說法還真讓朋友們接受了呢?那就更讓我滿足了。
今天說說王維的一首著名的五言律詩《酬張少府》。在我看來,很多人對這首詩有誤讀。
晚年惟好靜,
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
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
明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
漁歌入浦深。
這首詩的字句本身不難懂,但是為了照顧個別朋友,有幾個地方還是稍微解釋一下。「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是說,我看看自己也沒什麼大的本事,只好回到原來隱居待過的林子。「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是說,您問我關於仕途得失的道理,您聽那漁歌聲進入水邊的深遠處去了。
現在來看看人們對這首詩的誤讀。
第一,這首詩是寫給什麼人的?
大家都說這首詩是王維與朋友酬和而作,比如:
本詩題為「酬」張少府,便知是一首贈友詩,張少府應是王維的一位朋友,曾寫詩與王維,因而王維寫詩回贈。(唐國忠《自我的度化》,《名作欣賞》2007年第9期)
在我看來,根據一個「酬」字就判斷張少府是王維的朋友,並進一步判斷對方也曾寫詩給王維,這個根據不足。酬就是酬答、應對,「酬」的對象,可能是朋友,也可能只是一般的社交對象。至於王維以詩的形式來酬答,是否因為對方寫了詩,那也不一定。王維是個詩人,對方寫給王維的就算是一封普通書信,他也可能把回信寫成詩。
張少府到底是個什麼人,很可惜我們查不到任何的文獻資料。有人說張少府是張九齡,這首詩作於741年。胡說!張九齡比王維大20多歲,公元740年就去世了,享年62歲,這時候王維才40來歲。而且張九齡從來沒當過縣尉。
我推測,這個姓張的少府多半不是王維的朋友。
少府就是縣尉,在唐朝時是個基層公務員,相當於縣公安局長。唐朝也有不少名人是從縣尉干起(如白居易、柳宗元),也有不少名人曾經被貶官當了縣尉(如溫庭筠、王昌齡、劉長卿、元稹),但對於曾經擔任過吏部給事中、尚書右丞這樣的省部級領導人的王維來說,縣尉只是一個區區小吏,晚年半官半隱的王維沒什麼必要去跟他來往,除非他倆原來就是好友。熱衷於「明月照彈琴」、「深林人不知」的王維,不會熱衷於結交太多的朋友,尤其是開口閉口要談窮通之理的朋友。
所以,這個張少府並不是王維的朋友,兩人沒有深交。他給王維寫信或者寫詩(寫詩的可能要小一些),問了一些問題,王維出於禮貌寫了這麼一首詩作為回復。由於王維太有才了,就這麼一封回信,竟然進入了文學史。
第二,張少府問了王維什麼問題?
詩的字面上只談到一問:「君問窮通理。」很多人以為張少府只問這一個問題。
其實張問了很多,「窮通理」是其中的核心問題。但王維並沒有如實說出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而是語帶機鋒,如同偈語。
既然如此閃爍其詞,惜字如金,就不可能還需要前面先寫六句作為鋪墊,嘮嘮叨叨白送這麼些廢話。
所以我認為,小張問了很多問題,王詩的前面六句是用來回答小張的其他問題。整首詩都是答語,並非王維主動說起,卻都寫得飄逸跳脫,散淡不羈,顯得王維的態度並非十分嚴謹、莊重。
張問的很多問題在王維眼裡都毫無價值。他懶得回答,就推說自己上了年紀,不愛湊熱鬧,你提到的那些人和事我都不關心、不了解、不清楚。「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這兩句不咸不淡,不冷不熱,把張少府用來活躍氣氛、聯絡感情的八卦問題全都擋了回去。
為了能贏得王維的好感,儘快地熟絡起來,張應該還恭維過王維,說他德藝雙馨什麼的。王維這個人什麼沒見過,什麼話沒聽過,就不愛聽不熟悉的人拍自己拍馬屁。所以他說:「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這兩句把自己說得既沒本事又沒見識,根本一無是處,張的那些恭維全都成了自討沒趣。
「松風吹解帶,明月照彈琴。」這兩句也是針對張提出的某些問題,但我無法確定到底是什麼問題,因為這兩句寫得很神,不像是對任何問題的正面回答。腦補下來,張可能邀請王維去縣城熱鬧地方玩幾天,也可能關心王維的生活,打算代表縣委縣政府人大政協給他送溫暖,還可能提議說:我聽說你彈琴彈得不錯,我打算把我們縣裡幾個著名的古琴表演藝術家召集到一起開個會,你也來參加吧,大家交流切磋一下,以琴會友。王維對張的這些問題已經有些反感了,所以他說,我彈琴不需要有聽眾,喜歡自己在月光下彈著玩;而且我過得很自在,謝謝領導關心,你看我一個人在松樹林中,穿衣服也不仔細系衣帶,一陣風吹來就把我的衣服掀開了,要是你帶的那些人來看到……
話說到這裡,其實也沒什麼更多好說的了,所以王維直接說破:至於您最關心的窮困與通達的道理,這個嘛,呵呵,呵呵呵呵,水岸深處的漁歌替我回答你了。
最後這句話相當於賣了一個關子,因為他說到漁歌,有點像是答非所問。不過,張少府只要不是太笨,就應該知道王維多半是在用屈原的一段故事來點化他。《楚辭·漁父》中有這樣幾句:「漁父莞爾而笑,鼓枻(枻讀義。鼓枻:划槳)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在這個故事中,漁父曾經勸屈原隨遇而安、隨波逐流來著(也不知道是真勸還是假意試探),結果屈原不肯,漁父就呵呵一笑,不再勸他,一邊唱著歌一邊划船走了。漁父給了屈原一個笑而不語,王維用這個典故,意思也是笑而不語。
第三,王維在這首詩裡面表現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有人說他表面上萬事不關心,表面上顯得很達觀,實際上卻有一些不滿甚至苦悶。比如:
……實際上,不是我無長策,而是我之長策不能為世所用,有志不獲聘,也就只好「返舊林」隱居了。這裡顯然是有著壯志難酬的苦悶和牢騷在的。
……王維不僅自己企圖避世,而且勸張少府歸隱,這種逃避現實、潔身自好的思想,無疑是消極的軟弱的表現。(張忠綱《「詞不迫切而味甚長」——王維<酬張少府>賞析》,《文史知識》1994年12期)
在我看來,這麼去理解王維,簡直是把他當成了一個心機婊。這簡直是對老王的極大侮辱。你還不如直接說他就是屈原,就是一個老憤青呢。
滿不是那麼回事。王維就是一個聰明博學、仙風道骨的老知識分子。這首詩裡面,沒有任何苦悶、牢騷。晚年的王維已經修鍊成仙了。
這首詩裡面,只有遮掩不住的高冷。
首聯,有些鄙夷。頷聯,有些冷淡。接下來的頸聯,稍微有點輕慢。但尾聯又往回收了一點,看似裝逼,實則倒有一點點溫暖。為什麼這麼說呢?畢竟直接引用了張本人提出的問題,後面的答案雖說是在玩高深,但也可看做是一種略帶疼愛的棒喝,就像菩提老祖在孫悟空頭上敲的那三下,能讓他受寵若驚。
上面討論的都是現代人對王維這首詩的誤讀。出現這些誤讀,一是由於現代人觀念先行,搞出了好多稀奇古怪的意識形態,拿這個模子來硬往王維頭上套。二是由於有些人不仔細分析和推敲文本,有很多想當然。
第三個原因,是古代那些讀懂了王維的人,沒有好好把詩解釋清楚。
比如李沂如此評價這首詩:「意思閑暢,筆端高妙,此是右丞第一等詩,不當於一字一句求之。」(《唐詩援》)你既然知道這是第一等,它到底好在哪裡,你為什麼不一字一句地解釋清楚呢?
又比如,鍾惺跟譚元春合編了一部《唐詩歸》,在點評這首詩時,譚元春說的是:「妙絕。」這哪裡像是點評?直接就是點贊,而不是評論。鍾惺多寫了幾個字,他寫的是:「妙在酬答,只似一首閑居詩,然右丞廟堂詩亦皆是閑居。」
有意思的是,鍾惺的點評,下面有唐汝詢的跟帖,是跟他叫板的。唐汝詢在《彙編唐詩十集》中說:「廟堂酬答亦多不切閑居者,鍾自不採耳。」
明朝這幾位先生,只說這首詩好,卻並沒有詳細說明它怎麼個好法。
推薦閱讀:
※王維:蒼天予我一身輕,自能逐歌踏浪行
※張傳峰:論王維的七律
※王維的一首經典送別詩,語淡味濃,情深意遠,餘韻悠長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經典詩歌20首
※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