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信塑造大國國民的形象

  中國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中國人也前所未有地以大國國民形象感知整個世界。

  從「東亞病夫」的恥辱中走出來,我們的確歷經了太多的坎坷。如今,當中國對外展示全新的自信形象,中國人都為此準備好了嗎?

  須看到,祖國的強盛不是在朝夕間實現的,幾代建設者的篳路藍縷鋪就了如今的復興之路。為祖國感到驕傲,也要理解和遵循祖國復興的歷史進程。

  國門一步步打開以後,中國人開展對外交往的機會與日俱增,出境旅遊和留學成為普通人直觀地接觸世界的方式。出境旅行和生活,既是中國人放眼看世界的過程,也是外界最直觀地認知中國國民形象的途徑。

  這些年出國,可以發現許多當地人使用的產品來自國內。大到中國品牌的汽車,小到一個保溫杯,都有Made inChina的痕迹。國人熟悉的生活場景也被搬運到海外。比如,在亞洲許多國家,用支付寶或微信支付賬單日益普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一次演講中提到,中國的無現金支付,讓一位訪問上海的內閣部長看起來像「山龜」(土鱉)。世界對中國發展的認可,理所當然地讓每一個中國人感到驕傲。

  國人的腰包的確鼓起來了,然而,善意地表達驕傲,不能依賴於經濟實力的此消彼長。「有錢就任性」,在任何一種文化里都不會讓人感到舒服。一些國內遊客一到國外就啟動瘋狂購物模式,儘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目的地經濟發展,但是也妨礙了當地的正常秩序,搶購奢侈品的國人形象並不一定受歡迎。一個地方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首先期待傳播本地的人文價值觀,遊客自然應該入鄉隨俗,感知異域文化之美。

  「看到祖國這麼霸氣,我就放心了。」這句網路熱語頻頻出現在各種場合。的確,有了強大的實力,才有資格和能力保護本國國民。在近年開展的歷次撤僑行動中,中國政府既讓身處困境的國人平安撤離,也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維護國家和國民利益的決心。

  不過,霸氣不是霸道,我國的傳統對外交往觀念里從來沒有「恃強凌弱」這四個字。中國的大國之路不能像某些國家那樣,把控制和欺壓當地人當成習以為常的行為模式。求同存異依然是和平開展對外交往的有效方法論。對普通中國人來說,出境在外,遵守、尊重當地法律法規和風俗習慣,同樣是表達國民驕傲的方式。中國人的驕傲不是來自拳頭,而是來自對本國特色發展道路的自信與堅守。

  國家形象是如何被構建的,既取決於全體國民的努力,也受個案、個體事件的影響。在特定的時期,個體事件還會導致滑坡效應,進而逆轉國家形象的健康發展方向。因此,每個國人都有責任約束自我行為,在表達對祖國感情時不忘國家形象。

  像「中國遊客大鬧國外機場,高唱國歌」這樣的新聞,非但不是正確表達國民驕傲的方式,簡直還是一種昏頭的表現。國家旅遊局就多次把不文明中國遊客納入黑名單,以此警醒他們不要把粗俗的舉止當成表達國民驕傲。自信往往伴隨著謙卑和審慎,狂妄跟自豪的距離相差十萬八千里。那些動不動就要在國際交往場合秀優越感的國人,應該想想自己究竟為祖國的發展做了什麼,表現了怎樣的國民形象。

  中國的崛起仍在進行時,國民驕傲處在激烈的動態變化中。從不自信到走向自信,中國人經歷了很長時間的心態轉折,接下來,中國人要面對的則是如何更得體地表達自信的問題。發展歷經坎坷,也伴隨著光榮與夢想,但更為常態的則是日積月累的尋常。表達國民驕傲,需要一顆平常心,也需要一顆站在世界舞台高度的同理心。

推薦閱讀:

他的母親是丫鬟,而他官至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差點成了他的情敵
國民黨將輸掉的不僅是2016年台灣大選
國民黨新版《政綱草案》出爐 不提兩岸「和平協議」
澳洲國民無禮貌?澳洲總理好憋屈!

TAG:形象 | 自信 | 國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