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山西宅院的建築結構特點
07-07
宮室之法,高足以避潤濕,中足以御風寒,上足以待霜雪,牆高足以別男女。故以便生,不以為樂也。——《墨子,辭過第六》建築是實物文化,是器物、制度和觀念三層文化集中體現的承載物,也是文化的有形依託方式。對於農業社會中生活的人們來說,令人羨慕的住宅不外乎兩種,王侯將相的城堡宮殿,富商大賈的豪宅大院。墨子的這一段話,足以概括修室建宮的作用。避潤濕,禦寒風,擋霜雪,別男女,可以說是宅院建築中遵循的最基本的功能。帝王、諸侯的宮殿、城堡既有住宅的功能,同時還具有一定的公共活動特性,因此從建築規模到建築實物都帶有更多的政治、文化特徵,更長久地表述著語言文字無法包羅的文化內涵。古埃及的「法老」,為英文Pharaoh的音譯,本意指「大宮殿」、「大房子」,後來演變為「大房子的主人」,公元前2000年,有誰能住在最大的房子里呢?當然是國王,所以「法老」就成了古埃及國王的代名詞。而在中國,對皇帝尊稱為「陛下」,「陛」是指帝王宮殿的台階;而對太子、親王、皇后則尊稱為「殿下」。可見帝王將相的身份也須通過建築物的規格來體現,何況民宅?商賈和官吏的宅院建築,則是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雙重需要的具有基本功能的建築群,純粹意義上的住宅就是普通的民居;而明清山西宅院是陰清兩代山西省內一些富貴階層的住宅建築,其中在城鎮街市上的一部分宅院,同時也兼做經商的店鋪,而藏之僻處的大宅子,生活起居功能是主要的。一、築室之制自從人類從巢穴始,就沿著兩個方向發展。一是宮廷建築,一是民居建築。起初等級森嚴,到後來,民居建築中多採用宮廷建築的一些手法,宅院更闊大,房舍更舒適,裝飾更豐富,像古代的宮廷建築的「堂」、 「室」、 「房」等,在講究的民居建築中一應俱全。堂位於宅院建築的中前部,一般坐北朝南;與堂一牆之隔的稱室;室的左右又有房,分為東房、西房。室的後面為內院,堂的前面為前院,用院牆圍合。堂、室、房之類的建築,最初是為統治者等級尊卑思想服務的建築,然而當經濟發展之後,百姓民人修建的宅院里,也可以有堂、有室、有房.禮制對中國民居有著深刻的影響。根據周禮的規定,形成了中國居室建築主體的基本格局,宮殿建築為方方正正的「前朝後庭」、 「外朝內庭」制,士大夫貴族的宅第是「前堂後寢」制,這樣既有利於王公貴族的生活起居,也方便了他們的公務活動和對外交往。建築中突出中軸,對稱布局,更好地維繫了儒家三綱五常禮制和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政治要求,並且將禮制精神深入到家庭,強調父子、兄弟、夫婦、男女、長幼等尊卑秩序。典型的漢族住宅由間發展成幢,由幢發展為庭,由庭再發展到進,從二進再到多進院。家庭中的人倫關係,各種活動的功能作用,在院的平面布局中安排得井然有序。一般的四合院分成前院後院,前院稱外院,安排廚房、客房及一些輔助用房,仆佣和一般來客居住此間。後院又稱內院,是家庭活動的重要場所和主要成員的起居之處。在北方,以坐北朝南的堂屋最為尊貴,它處於中軸線的最高處,會客、家庭儀式多在堂屋舉行,並且要供奉「天地君親師」的牌位。位於廳堂左右的兩室通常是長輩的居處,晚輩則住在低於正房的左右廂房裡。如果是三進 院落,則前院會見客人,招待親友,中院由主人居住,里院為老人、孩子居住。這樣就把一處大宅子分成內外兩個部分,內外有中門相通,男治外事,女主內事。白天,男子無故不處私室,婦人無故不窺中門,女人必須出中門時要「擁蔽其面」,避開與外人的視線接觸。人丁興旺的家族,依中軸線在前後左右延伸出幾進院落,所有的院落和房間,都隨它們和堂室主人關係的遠近尊卑而區別親疏、 上下、長幼關係。這種以禮制精神為主的宅院布局原則,從周代一直延伸到了清代。除此外,對建築物的數量、容量、立面、顏色都作出貴賤有等的規定。唐代規定,三品以上官員,住宅的正堂寬不得過五間,進深不得超過九架;五品以上者進深不得過七架,六品以下官員至平民住宅正堂三間,深四至五架。宋朝規定:凡居舍非邸、殿、樓、閣臨街市之處,不得為四鋪做斗拱;非品官不得起門樓;非宮、室、寺、觀,不得彩畫棟宇及朱、黔漆梁、柱、窗、牖,不得雕鏤柱礎。明初洪武二十六年(1393)規定,公、侯、親王正堂為七間,五品以上官員為五間,六品官以下至平民均為三間。在這種情形下,普通百姓不可能擁有豪宅,即便是富有的商人,也不得起建豪華的宅第。二、單體建築廳堂:一般分為三種類型:一是過廳,專供穿行。二是正廳。是在正房前面中軸線上的主房,做客廳用,也可以從中穿到後面的院落。廳堂左右設有側室或耳房。第三種是花廳或宅院中的廳房,這是具有消遣性質的房屋。山西宅院專供穿行的廳房不多,大多數是做客廳用的,在廳房的旁邊,通常開一條供人通行的甬道,所以廳堂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比較封閉的。但是也不排除家族舉行重大活動的時候,將客廳的後門打開,增加氣氛。襄汾丁村宅院里多有這樣的客廳,一排三間,中間客廳前後有門,後門開關方便,不過平時廳堂的後門是緊閉的。廳堂是一個院落的主要建築,造型和裝飾上通常要儘可能地講究一些,如前檐多加抱廈、卷棚廊,也有工字形平面布局的。廳房的裝修比較考究,可以用門框、門匾、窗扇、窗格等進行文字或花紋裝飾。過廳在傳統宅院建築中是規格較高的建築物,所以明清兩代的過廳、廳堂是傳統宅院建築中規格嚴格、布局講究的建築。廳堂內除議事外,請客時宴席就擺在這裡,外院搭台唱戲時,坐在廳內便可看清楚,聽明白。堂屋代表著一院的倫理秩序:婚喪之禮,在堂屋舉行,以示通天地之氣;家長壽誕,在堂屋舉行,以之傳遞尊長敬老的倫理傳統;堂屋之中,既含有政治、社會、教育、文化之精神,又是族中人明確責任之地。明清兩代,均明確規定了廳堂不同結構等級的適用範圍。正房:是一個家庭生活中最內聚、最忌外人的地方。以正房為公共空間,這是一個家庭的外向性格所在,遠接神祖、近待朋友、外嫁內娶和房族議事都在這個地方。正房建築最能顯示主人的身份地位和文化品味,是建築群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也是家族中實施權威的場所,然而也是外人不能輕易進去的地方。正房也稱上房或北房,是大院住宅群的主房,位於宅院中軸線上靠後位置,象徵著主人不可動搖的家長地位。正房的跨度,決定了庭院的寬度。古代建築,都是以北房為正房,正房從開間、進深、高度,到用料、工藝、裝修等等方面,是全院等級最高的屋舍,也是宅院精華所在。正房高於側房,一般是家長居住,體現其支配家族家庭的權力和地位。大家庭里,最高地位的人也只是居住在正房的側室,而不居正開門的中間堂室。正房的間數都是奇數,這樣既便於中軸線的使用,也符合中國傳統文化中奇數為大的原則,奇為陽數,偶為陰數,想來民間建築中少有偶數便是陽宅用陽數的中國哲學。山西宅院里,正房是三開間或五開間的居多。明代建築幾乎都是三間正房,而五間正房的建築大多是清代的建築。山西宅院里還有一種最通用的建築方式,稱為明三暗五,就是在三間正房的左右兩邊,再各建一間面積較小的耳房,類似人的頭面兩邊各掛著一隻耳朵,既增加了使用面積,擴大了庭院的寬度,又不太招人眼。這種帶有耳房的建築,一進院給人的視覺通常只有三間正房,耳房幾乎全被東西廂房遮掩。在晉中一帶的深宅大院里,建築了高大氣派的統樓作為正房。一院之中最好的建築給主人使用,充分體現著尊卑等級的觀念。看看各個宅院里的正房建築,就會對等級、尊卑一類的綱常名教,產生深刻的認識。耳房:在正房的東西側,各有一間或兩間較窄小的房子,稱做耳房。耳房是一種補充性的建築物,用來儲存糧食和雜物,是不住人的。其位置在正房的兩邊,佔地不多,左右對稱,似人之兩耳。耳房的台基有時比正房低,山牆腿子比正房的窄。修建耳房有幾種原因,比如主人在修建四間房的基地上建房,為避免偶數的不吉利,通常修建成正三兩耳的明三暗五格局,俗稱「五破四」。兩間耳房佔用的空間,僅僅相當於一間正室。也有少數人並不為節省地皮,只是刻意修建成這樣的模式,稱做明三暗五。許多耳房除兼做地窖外,還有暗室的功能。在暗室里,通常有外人不知曉的地道通向院外,用以躲避大難,都是為了安全起見而設。這也是明清山西宅院建築中一種常見的建築手法。廂房:主要功能就是住人。廂房位於正房前庭的左右兩側,東西兩排對稱的相對而立的房子叫做廂房。位於東側的叫東廂房,位於西側的即西廂房。從建築地位講,東廂房的地位高於西廂房,這是因為人們講究左為上的約定俗成的做法,正如宮廷建築中東宮地位高於西宮一樣。廂房的建築規格、工料、裝修比正房等級低一些,通常是長輩住正房,晚輩住廂房。正房三間的話,廂房通常也是三間,偶爾也有廂房五間的建築。廂房室內分隔多是一明兩暗,明間為堂屋,供家人起居;暗間為卧室,供睡眠休息,與正廳的布局大致相同。廂房的門框窗架上,也是進行雕飾裝點的主要地方。明代的門窗比較清代來說,要簡單一些,雕繪不是很多。綉樓:當在宋代以後大規模出現,這與儒家綱常和宋明理學的發展完善有密切的關係。到了封建社會的後期,綉樓文化的內涵益加完備。綉樓既讓人嚮往,又讓人恐懼。因為古代社會對未出閣少女實行全封閉管束,讓這些「十三上樓,十四盤頭,十五齣嫁」的年輕女子,在這裡除了做些女紅之類的活計外,主要是靜修三綱五常、三從四德,讀讀女兒經、烈女傳,最終指引她們走上一生追求婦德婦道的不歸之路。綉樓實質上對古代中國的年輕女性是一種極大的約束和摧殘,試想被裹纏成三寸金蓮的女孩子,沒有獨立生存的基本條件,在家靠父母,嫁人靠丈夫,夫死靠兒子,身心沒有自由,經濟上不能獨立,她也就不是一個真正可以自己做主的獨立人。中國傳統文化中,認為「牝雞司晨,惟家之索」,即是說女人當權,家業就會衰敗,這當然是徹頭徹尾的封建禮教對女性的身心束縛和摧殘。當然綉樓也不是普通百姓人家的女兒可以享有的。書房:明清山西宅院中,書房是必有的建築,大些的宅院,還有專門辟出的書院。雖說設立書房、書院的想法不盡相同,但用途實則沒有兩樣。有為成人專設的養心齋之類的建築,也有為培養子孫後代的書院私塾。在這裡,主人可以修身養性、讀書研字,子孫可以學習經書算術。宅主人對後人的教育目的雖說有異,有的是為子孫後代步人仕途,光耀門楣,有的是為承繼家業,廣聚錢財,但教育子孫做人立業卻是共同的目標。故宮有養心殿,民居有養心齋。顧名思義,養心齋就是修鍊身心、研求學問、探討知識之處所,同時也是主人讀書、思想的地方。養心齋通常也兼有書房的功用。於是它設置必取僻靜,齋不必高大豪華,務須是少干擾的通幽之地。精舍:名士隱逸現象貫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精舍是靜思養性之所,歷來為士人學子所看重,建一間精巧屋舍,獨居幽處,躲避塵囂,讀書靜思,怡養性情,成為追求功名、附庸風雅者的一種時尚。精舍內陳設簡單,用具能少則少,在一種獨處的環境中,讓人洗滌塵世間的煩惱,純潔心性,返璞歸真。與天地溝通、享受寧靜的同時,如果有三兩知己暢敘,也不乏人生的和諧美妙。道經中明確規定,靜室「不連他屋」,「不余雜物」。廚房:衣食豐足的高門大戶人家,廚房是另外一個隱蔽的地方,是主人不常去的地方,因此與主人的宅院分院而建,大都建在下院、偏院。衣食住行,生活必備,有人類就會有住宅,有庭院就要設廚房。《禮記,玉藻》曰:「君子遠庖廚」,兩千多年以前,就將有社會地位的主人與附屬傭僕類的廚子分別看待,實際上也就將正房、廂房與廚房的地位明確進行了規定。門和門樓:古人云:「宅以門戶為冠帶」,道出了大門具有顯示家人形象風格的作用。《明會典》載:洪武二十六年(1393)定製,公侯「門屋三間五架,門用金漆及獸面,擺錫環」;一品二品官員, 「門屋三間五架,門用綠油及獸面,擺錫環」;三品至五品,「正門三間三架,門用黑油,擺錫環」;六品至九品,「正門一間三架,黑門鐵環」。這種制度明清時期基本沿襲下來,三品以下的人家大門都得用黑色,所以今天看到的山西老宅院,門面黑色為多。門是建築的臉面,人們通常說的門臉就是這個意思。在山西宅院建築群中,門有多種造型,有多種用途,如正門、側門、大門、二門、門樓、屏門、隔扇門、垂花門等。雖說都是門,卻各有各的功用,各有各的說道。正門,俗稱大門,是主人下功夫最多的一道門,當然也是最關鍵的建築物。山西宅院里,最常見的門有窯洞式門、石券拱門、樓式門庭三種,通常開在東南角上,民間稱此為「搶陽」,陽光儘早照上門窗,表達了人對大自然的主動性。高大的門樓上通常還有權貴或名流題寫的門匾,帶著幾分威嚴,透著幾分神氣。與龐大的宅院群落相比,宅院的大門通常顯得比較幽深,在厚重、結實、高峻的牆背襯托下,大門通常注重古樸和莊重。大門的飾物通常是門色、門簪、門匾、鋪首、門釘、門檻、門柱,門前配套設施有石獅、石鼓、上馬石、拴馬樁、影壁、泰山石敢當等,這類屬於配角地位的附帶建築或佩飾物,對裝點門面、引深宅院文化都有獨特的功用。屏門也稱儀門,民間俗稱二門。屏門平時不開,出入時從側面經過,遇有家庭家族的重大禮儀活動,方才開啟。大多數的屏門是隔扇門,有影壁的作用,也有裝飾作用。屏門與院門相距幾米,相對而立,既是出於禮儀的需要,也是財富的象徵。打開儀門時,不是迎接尊貴的客人,就是家裡辦喜事。古代中國要求女性毫無條件地遵守婦道,大家閨秀「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二門指的就是儀門。垂花門是宅院里的又一景觀,在造型、用料設計上,宅主人通常願意下一些功夫,這也符合人們喜好裝點門面的傳統做法。明清山西民居中,凡屬二進的院落,都建有垂花門樓,有四柱屏門式,有二柱垂花門,也有掛廊式的垂花。比較考究一些的正房或客廳的門上,特別是晉中的統樓,常常築一個垂花門,渲染大家族的尊貴氣氛。垂花門的檐部雕飾大多是最講究的地方,選用吉祥花草和吉祥寓鳥裝飾,也有用琴棋詩書裝點的,門楣上刻匾額,記錄名言家訓一類的格言警句,垂花門成為宅院里最亮的不可或缺的建築構件。山西宅院中最常見的是一殿一卷式的垂花門,朝外一面做脊,後半部做卷棚頂,簡單的垂花門也就是一個小屋頂。垂花門有建在院子中間的,也有嵌在左右牆壁間的。為了講究建築視覺的美感,裝飾性的垂花門是不能開啟的,只起裝飾作用。建在院中間的垂花門,集裝飾與實用功能於一體。通過一排上幾個規模風格大體相當的垂花門,可以對外界顯示主人的財力,也可以顯示家族的勢力。照壁和影壁:照壁也稱蕭牆,蕭在古代與「肅」相通,有「肅敬」的意思。蕭牆的功能是遮擋外人的視線,避免外人向大門內窺視,也可以說是庭院的第一道「屏障」,同時也極具文化裝飾功能。影壁是塑有各種圖紋形象的牆壁,與房子一壁或大門連為一體。據民間傳說,魑魅魍魎類的東西只能直行,不會轉彎,一堵照壁,足可以抵擋妖邪的侵入。明清山西宅院的照壁豐富多彩,磚瓦壘砌,圖案複雜,構思巧妙,做工精細。有立在大門外的照壁,還有與大門連為一體的八字影壁,也有庭院里與門對應的照壁,更有嵌入花牆的影壁等等。照壁、影壁的裝飾圖案也有種種不同的形式,有仙鶴照壁(清代文官官服補子,一品官為仙鶴),有仙鹿照壁(鹿與祿同音,時刻提醒後人對功名利祿不得輕視),有象徵富貴、高潔、堅貞品質的花卉照壁,有追求隱逸文化的漁樵耕讀照壁、影壁,有將聖人言語、家訓家規雕刻其間的照壁、影壁。不過最簡單的也是最常見的是規則的龜背紋和孔方兄錢紋壁牆,看似簡單,然而還是將主人追求長壽、追求財富的俗願,砌築其中,長久展示。三、建築特色從中國傳統建築的結構看,關於屋室的用材幾乎都與木材相關,如柱、梁、檁、枋、斗拱、椽、檐、門窗等等,都是木質結構。古代房屋建築中,磚瓦的作用較之木材退居其次。隨著明代以來修建營造事業的繁榮發展,磚瓦成為各種建築材料的主要品種。明代生產出大量的高質量磚石材,因此明代大型建築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多。靠崖式建築是山西、陝西地方民居建築的一種基本形式。明清山西宅院布局隨地貌特徵、隨崖勢而定,多出現在山坡、土塬的邊緣帶上,這是明清山西宅院的一大特點,說成是台階式的住宅建築也未嘗不可。城堡式建築是山西古宅舊院的一種主要形式,戰亂時期,城堡建築的優勢更加突出,背山面水,室高牆厚,封閉安全,院中套院,居住隱蔽,外觀似莊園式村落,頂端設置更樓、眺望樓一類的輔助設施,防盜緝盜的功能無可比擬,有很強的軍事防禦功能。有一家一戶所建,也有的是同姓同宗人的居所。山西的一些明清宅院,還充分吸收江南民居的建築風格,形成黃土高原上頗具特色的宅院文化。四、老宅院的飾物傳統建築文化中,石敢當的影響非常廣泛,民間傳說石敢當與姜子牙封神有關,說姜太公封神時忘記了自己的名姓,便自封泰山石敢當。其他還有種種說法,然而都是取其捍宅避邪的功用。唐宋以來,宅第門口大都鐫刻「石敢當」、「泰山石敢當」的石碑,還有的將石敢當嵌砌牆體中。中國建築特徵之一是階基與屋瓦的上下呼應,高大的屋舍,必有數級台階相托。秦漢以來,高台之風興盛,台榭居高臨下,作雄視山河之勢。宋遼以後,「台隨檐出」仍為建築外形的顯著特徵。明清山西宅院正房的台階最常見的為三級,主要功能是提高屋室的高度,避濕、避蟲,輔之以「連升三級」的美好願望。而賬房先生或下人們居室門前,通常只有一級台階,表示主僕身份有別和尊卑貴賤的等級高低。從建築學角度講,高屋防潮的功效也是很明顯的。院落逐層抬高,也是山西宅院最常見的一種建築方法,象徵著人往高處走、一代更比一代強的理想追求。鎮宅神獅是最常見的宅院裝飾物件。明清山西宅院,每一處院子通常都要在大門兩旁安放一對石獅,黑漆的釘門,厚實的門扇,兩三尺高的門檻,配以鎮宅的石獅,大有銅牆鐵壁的森嚴。庭院的欄杆上,閣樓的扶梯上,一組組精巧的小石獅,有憨態可掬、調皮活潑的三獅戲耍,也有雌雄相對、氣若神定的雙獅護門,還有牌坊間出將(獅)入相(象)的威風。抱鼓石並不是所有的院子都可以設置,如果是族中有人做官,可以在門口裝飾相對的抱鼓石,無官無權者無需設鼓。柱礎石是支撐屋室的建築構件之一,有防蛀、防潮功效,大多為下方上圓形狀,中間是八角石墩,取四平八穩之意。屋脊上常有脊獸裝飾,最常用的是鴟吻獸。鴟吻為房屋守護之神,民間傳說龍生九子不成龍,然而各有用處,老大,好負重,今碑下趺是也;老二螭吻,又稱鴟吻,喜遠眺,今屋上獸頭是也。將螭吻安於屋脊,使其登高望遠,守護主人。另有一說,鴟吻也稱鴟尾,此物屬水性,安放屋頂就能避免火災。與居住建築關係密切的還有兩位龍子,第八子狻猊,好煙火,立於香爐;第九子椒圖,好閉,立於門鋪。到了每一個大院門前,常常看到一塊插板從門框底部嵌入,插板大多有兩尺高,這時導遊小姐會饒有興緻地向遊人介紹:「高築門檻廣聚財,順順噹噹邁過來」,同時還要加上一句諸如「門檻高,子多貴」一類的說道。從門檻的實用價值講,應該是為了阻擋外界野貓野狗的竄人,然而人的進出也不太方便。門檻是門上的一種橫木,有下檻、中檻、上檻之分,上檻在屋檐之下,中檻在門楣之上,我們通常說的門檻實際上是下檻。下檻高了,來人自然要放慢腳步,放慢動作的同時,心情也會變得平緩起來,這或許是高門檻的一個獨特功效。從容是一種修鍊後的境界,也是富貴之人最顯著的表面特點,這或許與「門檻高,貴人多」一類的說教能夠附會得上。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