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四 (13)

卯四、依自他苦等非福福辨

又有四種補特伽羅:一、以苦自任不任於他而生非福,謂受外道自苦戒者。二、以苦任他不任於自而生非福,謂隨有一不律儀者。三、以苦俱任而生非福,謂諸國王及祠祀主、馬祠祀等。四、不以苦任於自他而生大福,謂住靜慮者及離諸惡補特伽羅。

「又有四種補特伽羅:一、以苦自任不任於他而生非福,謂受外道自苦戒者」,上一次我講的,不是昨天,上一次講的,就是昨天的上一次講的,「又有四清凈道:一、背惡說法及毗奈耶,二、向善說法及毗奈耶,三、資糧道,四、清凈道」。你們找到這個文了,這個我再解釋一下。

「又有四種清凈道」,四種清凈道,「清凈」就是聖,得了聖道的時候,斷惑證真的時候,叫做「清凈道」,就是有四種方法,有四種法可以成就清凈道。第一個是「背惡說法及毗奈耶」,「背」就是棄捨,棄捨這個惡說法及毗奈耶。這個「惡說法」就是不符合緣起的道理,叫惡說法;這個「毗奈耶」就是律。但這個惡說法,法和律這都是惡說,惡說法、惡說律,就是外道的法和律。這個毗奈耶可以這麼解釋。「二、向善說法及毗奈耶」,那這就是佛法了。「向」就是清凈的意思,清凈學習佛教的善說法和律,這麼樣解釋。「三、資糧道,四、清凈道」。

「此中最初,謂如有一於外道見及引無義苦切行中,心不愛樂亦不忍可」,這個是解釋那第一個「背惡說法及毗奈耶」。「謂如有一於外道見」,就是那個說法,外道的思想;「及引無義苦切行中」,「無義苦切行」就是無義的苦行。無義的苦行是什麼呢?就是外道那些五熱炙身,四方都是火,四面都是火,東西南北都是火,上面是太陽,他在中間受這個熱來炙其身,來烤、來熱他的身體,這是用苦切行。或者是不吃東西、不吃飯,或者是一個腳立在那裡,或者持雞戒、持牛戒、持狗戒,這些苦切行中,而這個就是那個毗奈耶了,就是所謂戒禁取這一類的事情。「心不愛樂」,這就是解釋那個「背」字,「亦不忍可」,這個文這麼解釋好一點。

「又有四種補特伽羅:一、以苦自任」,這是第三十七科,一共三十九科,這是第三十七科「補特伽羅諸門差別」,分四科,那現在是第四科。「又有四種」人,這是四類人,第一種是「以苦自任」,這個「任」這個字,在這裡是授予的意思,就是用這個苦給自己吃,給自己受苦,這就叫做「以苦自任」。「不任於他」,他不授予他人的苦惱,他不把這個苦惱給別人,他只給自己。這樣做的人,做了結果是什麼呢?「而生非福」,就引起很多不可愛的苦惱事情,這是指誰說的呢?「謂受外道自苦戒者」,就是那個稟受外道,不是佛教裡面的,外道自己苦惱自己的那種戒、那種人,就是自己給自己苦吃,就是剛才說的那些受牛狗戒的,或者是五熱炙身的那些人。

「二、以苦任他不任於自」,第二種人就是把這個痛苦的事給別人吃,給別人受苦;「不任於自」,不給自己受苦,這樣做也是會造成了很多的苦惱。這是指誰說的呢?「謂隨有一不律儀者」,這就是說隨那一個人,他就是歡喜做惡事,或者是釣魚,或者是打獵,或者以殺生為職業的人,或者以偷盜為職業的人,或者是以淫為職業的,就是隨有一不律儀的這種人,就是給別人苦頭吃,他自己不受苦。

「三、以苦俱任而生非福」,第三個就是自己也受苦,也給別人苦,因此而造成了很多的罪過。這是誰呢?「謂諸國王及祠祀主、馬祠祀等」,國王就是國家最高的領導者,有權利的人,他有那麼多的國土,有那麼大的權利,有那麼大的財富,他還不知足,他還是要侵略其他的國家去,於是乎自己也很苦惱,被侵略的也是很苦惱,所以是「以苦俱任」。「及祠祀主」,祠祀主這個祠堂裡面這些邪知邪見的人,供養鬼神,供養天神,就是殺害豬羊,殺害這些來祭祠鬼神、祭祠天神;這樣做自己也是苦惱,而殺害的眾生也是苦惱。「馬祠祀等」,就在祠堂裡面殺這個馬,把這個馬殺掉了來祭祀,這也是一種非福的事情。

「四、不以苦任於自他而生大福」,第四種人就是他不拿這個苦惱的事情授予任何人,也不給自己苦吃,也不給他人吃;那麼他這種行為「而生大福」,能造成很多有意義的功德。這是什麼呢?「謂住靜慮者及離諸惡補特伽羅」,就是安住在色界四靜慮的人,他成功了這種人,他在深山裡面住。假設沒生到天上去,在人間的話,在深山裡面與世無諍,自己常常入定;雖然生活很簡單,看起來很苦,但是他並不苦,所以他很快樂。如果他若是來到人間教授的話,也會令人少欲知足、修學梵行,也是一種大福德的事情,所以是「不以苦任於自他而生大福」。「及離諸惡補特伽羅」,及人世間遠離一切惡事的人,他不作惡,他能修五戒十善或者種種的功德,這種人也是有意義的,並不是持這些無義苦行,沒有這些事情。那麼這是「依自他苦等非福福辨」,這一段。

寅三十八、語業過失功德差別(分二科) 卯一、舉過失

又略有四種語失:一、不實,二、乖離,三、毀德,四、無義。

這是第三十八科「語業過失功德差別」,語業有過失的語業,有功德的語業,是不一樣的。這一科分兩科,第一科是舉這個過失的語業。

「又略有四種」話、四種語言是有過失的。那四種呢?一是「不實」,就是說謊話。第二是「乖離」,破壞別人的感情,使令別人彼此間變成了冤家,這樣子;說這種語言,當然這是個動機的問題,他自己有一個希圖,需要用妄語來滿足自己的願望,我說一句謊話,我能佔到便宜,我破壞別人的感情,我能得到便宜,所以叫做「乖離」。第三是「毀德」,就是謗毀別人的功德,就是破壞別人,這是說一些暴惡的語言。第四是「無義」,就是他也不屬於前三種,這個就是屬於放逸的語言,放逸的語言沒有真實的意義,而是也有過失的,引起人的放逸。

這四種語言,當然是在身語意這三業上說,是屬於口業;但是它不能離開意業的,因為離開了心是沒有事情的,所以也還是由心發出來的語言。由心發出來的語言,就是剛才所謂動機了,如果動機有問題,當然就是有過失了。但是我們佛教徒不應該這樣子,不應該為了成就自己的利益去傷害別人,這樣的語言不可以說,不應該這樣說,不應該有這種動機、這種事情。

卯二、例功德

與此相違,當知即是四種語德。

前面是「舉過失」,這是第二「例功德」。就是與前面這四種妄語相違反的,就是不說謊話,也不說離間語,也不說粗惡語,也不說這個雜穢語,說法語,這樣子「即是四種語德」,就是四種語言都是有功德的。一般社會上的人,我感覺到說謊話不算一回事,隨時說謊話。一般沒有什意義的,也不見得對你有傷害,這還是輕微;如果是有意的傷害人,那的確就是不對了。我剛才說過,但是我們佛教徒不應該這樣,這個語言上不要有這些過失,「當知即是四種語」的功「德」。

寅三十九、聖及非聖語言差別(分二科) 卯一、舉非聖(分二科) 辰一、標

又略有四種非聖妄語。

這第三十九科「聖及非聖語言差別」,分兩科,第一科「舉非聖」,先是「標」出來。「又略有四種」,不是聖人的,這是妄語,聖人是不說妄語;「非聖」那就是凡夫了,凡夫說這個妄語。這是「標」,底下加以解釋,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舉見不見」。

辰二、釋(分二科) 巳一、舉見不見

謂於見不見,顛倒而說。

就是凡夫說謊話的時候,一般的常見就是「於見不見,顛倒而說」。他是看見了,但是你問,他說我沒看見,於見顛倒而說;於不見也顛倒而說,他是不見,但是你問他是見不見?他說是見了!就是不是那真實,錯誤地與事實相反地那麼樣去說話。這是一種妄語,凡夫的妄語。

巳二、例聞不聞等

於聞不聞,於覺不覺,於知不知,當知亦爾。

這是第二科「例聞不聞等」。對「於聞不聞」也是顛倒而說,「於覺不覺,於知不知,當知亦爾」,這是非聖。底下「例賢聖」。

卯二、例賢聖

與此相違,當知即是賢聖諦語。

「與此相違,當知即是賢聖」的真實語,賢聖的真實語,見就說見,不見就說不見,聞不聞、覺不覺、知不知也是,也是照真實說。這一段文在前面講過,在這裡就是順一順文就好了。

子五、五種(分二科) 丑一、結前正顯

已說四種佛教所應知處,次說五種。

這是第五科,前面已經說過了四科,就是用一、二、三、四的數字來介紹佛法的大意。現在用五的數字介紹佛法,分兩科,第一科「結前正顯」,把前面那一段文結束,正顯現在的五種。

「已說四種佛教所應知」的境界,這以下說「五種」佛教所應知處。「已說四種佛教所應知處」,這句話是結前;「次說五種」,是正顯,這是第一科。第二科是「別廣宣說」,分二十科,用五個數字來表示佛法,分二十科,第一科是「雜染清凈行聚差別」。分兩科,第一科「於有取蘊」。

丑二、別廣宣說(分二十科) 寅一、雜染清凈行聚差別(分二科)

卯一、於有取蘊

謂有五種諸欲貪品粗重隨逐流轉雜染所攝行聚。一、所依所緣自性行聚,二、能領納自性行聚,三、能分別言說分位取諸法相自性行聚,四、能作用自性行聚,五、能了別自性行聚。

這個「有取蘊」,「取」就是煩惱,有煩惱的五蘊,就是這個五蘊色受想行識,五蘊是有煩惱的,那麼這就是凡夫的五蘊。聖人就是無取蘊,沒有煩惱的蘊。凡夫的這個五蘊也是由煩惱而引生的,引生出來五蘊之後,又發出來煩惱,所以叫做「有取蘊」。這底下是「於有取蘊」,看「於有取蘊」是怎麼講的。

「謂有五種諸欲貪品」,這是說有五種法,這五種法是什呢?「諸欲貪品」,是各式各樣的欲。這個「欲貪」是於欲有貪,這個「貪」者愛也,愛著這個欲叫做「欲貪」。「品」者類也,就是屬於這一類的煩惱。是「粗重隨逐」,這個欲貪屬於活動,就是你內心裏面有這個貪愛心出現,叫做「欲貪」;「粗重」是這個欲貪煩惱的種子。說這個人是有欲心的人,但現在他沒有欲心,現在他的心裏面還是清凈,但是他有欲貪的種子,叫做「麤重」。

這個粗重的種子「隨逐流轉」,這個種子,從久遠以來就有這個種子的,種子一直隨逐這個人,從無始劫以來就一直隨逐到現在。他時常出來活動,那心裏面就有欲貪了,活動了以後又造成了這個欲貪種子的力量,是「隨逐」。「流轉」是相續下來,或者來到人間,人間也可能各式各樣的人,也可能是中國人,或者是外國人,各式各樣的人,或者跑到三惡道去,或者跑到天上去;但是這個欲貪的種子總是隨逐你不舍,不和你分離,你到那去都隨著你。

「雜染所攝」,這個欲貪,不管是欲貪的現行也好,種子也好,都是不清凈的,屬於這一類的。你對於這個五蘊裡面,這五法裡面有這樣的東西隨逐你。「行聚」,這個「行」就是活動,就是一切有為法。而這「聚」不是孤獨的,都是一堆一堆的,色法也是一大堆;受,你這感覺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苦樂憂喜舍的感覺也是一大堆,憂、喜、舍都是受;想也是一大堆;行也是一大堆;識也是一大堆。所有的法都不是單獨的,都是一堆一堆的,所以叫做「聚」。這五種法,是屬於「諸欲貪品粗重隨逐流轉雜染所攝行聚」的五法。這是標出來,標出來這「有取蘊」的大意,這底下就列出來究竟那五法呢?

「一、所依所緣自性行聚」,這個「所依」就是我們的前五根,這個「所依所緣自性行聚」是色法。「二、能領納自性行聚」是受,一條一條就是色受想行識五法。屬於色法來說,「所依」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所緣」就是色、聲、香、味、觸,這也是色法。聲音也是屬於色法的,因為色法的振動才發出來聲音,也是色法。所依的根的色法,所緣的境界的色法,這兩種色法是「自性行聚」,就是屬於它本身的境界。眼它本身的情況,耳、鼻、舌、身它本身的情況,這個「自性」就是它本身的意思,這也是屬於有為的,也是「聚」。這是第一說到色蘊。

「二、能領納自性行聚」,能領納就是受,境界出現的時候,眼識和色境相接觸的時候就有識,就是根、境、識這三個一和合就有受,就會感覺到是苦、是樂、是受,苦樂憂喜舍這種感覺。「能領納」,他有這種功能能領納。你若沒有識就不行了,他就沒有苦樂憂喜舍的受。「自性行聚」,這個受本身的這個有為的境界,這也是一大聚。

「三、能分別言說分位」,這是想,這個想它有兩個作用:一個是「能分別」,一個能「言說」。這個根境識一接觸的時候,他心裏面就會想,這個分別就是想,就是會思惟這是怎麼回事,取它的各式各樣的相貌情況,去加以觀察、加以思惟,那麼叫做「分別」;「言說」,又能說出來話,用語言表達出來他內心所想的,這兩件事。「分位」就是所想的也是有分位的,所說的話也是有分位的,不是一籠統的那樣子,其中有各式各樣微細情況差別的,所以叫「分位」,這是想。

「取諸法相自性行聚」,這還是這個想,能分別言說,由內心的分別所以能發出言說來,這是一種;第二種是「取諸法相」,其實這個「取諸法相」和那個「分別」有相通的意思。這個「取」也可以說是拿到,拿到諸法相貌的情況,這個是心法,這個是色法,心是屬於什麼,色法又屬於什麼,各式各樣的相貌,這樣的「自性」行相,這都是想的自性的一個「行聚」,這種境界。那麼這是想的相貌的情況。

「四、能作用自性行聚」,這就是五蘊裡面的行蘊,行蘊。前面「能領納自性行聚」,這是苦樂的領納,苦樂憂喜舍的領納;第三個「能分別言說分位取諸法相自性行聚」,這是認識,認識境界的相貌;現在這第四個就是採取行動了,能發生出來行動的作用,或者是來保護自己,或者去破壞別人,或者利益他人,各式各樣的作用,這一類的活動,「自性行聚」,這是屬於行蘊。

「五、能了別自性行聚」,這是第五種,就是識蘊,識蘊是能了別,能了別一切境界的相貌。前面受、想、行是屬於心所法,能了別是心王,心王和心所是合作的,都有了別性。但是心王是主,其他心所法等於是幫助它做事情的一種情況,幫助心王做事情的一種功能。「能了別自性」,這了別本身的情況,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它也是一聚一聚的,不是單獨的,心王它一動也是一大堆的事情。所以這個「聚」、集聚,所以這正是說這個就是五蘊。這五法裡面是「諸欲貪品粗重隨逐流轉雜染所攝行聚」,是這麼一個境界。這是「於有取蘊」是這樣情況,底下。

卯二、例無取蘊

此五相違,當知即是離欲貪品粗重還滅清凈所攝自性行聚。

這第二科「例無取蘊」,沒有煩惱的蘊;就是前面這五蘊和它相違反的,不是「諸欲貪品粗重隨逐流轉雜染所攝行聚」,不是了。

「當知即是離欲貪品」,它沒有欲貪品。這樣說這個「欲貪品」,應該不只是欲界的煩惱,色界、無色界的煩惱也在內。離了欲貪品,離了粗重,而能因為戒定慧的修學成功了,就是回到諸法寂滅相這裡來,它那個無分別智,或者是有分別的智慧,都是清凈的,沒有煩惱的雜染,這樣所攝的「自性行聚」。「所攝」的也是色受想行識五蘊,也是聚集的。那麼這就是聖人的境界,這要到阿羅漢果以上才可以,才有這種無漏的五蘊,才出現的。

寅二、受用欲者所愛境別(分二科) 卯一、標列五欲

又有五種受用欲者所愛境界,諸樂欲者,常所追求,常所受用;諸背欲者,恆正觀察,謂色聲香味觸。

這底下第二科,前面是第一科「雜染清凈行聚差別」,現在第二科「受用欲者所愛境別」,這受用五欲樂的,在欲裡面生活的人,他所愛的境界有什麼不同呢?分兩科,第一科是「標列」這個「五欲」。

「又有五種受用欲者所愛境界」,受用欲的這一類的人,他所愛的境界有五種。「諸樂欲者,常所追求」,這歡喜欲的生活的人,常是這樣去追求這個欲的,沒有我要追求,有了就要受用,那麼已經有了還不足,還要繼續追求,還要加多一點,所以「常所追求,常所受用」。

「諸背欲者,恆正觀察」,但是也不全都是受用欲者,還有棄捨欲的人。棄捨欲的人,就是「背欲者」。「恆正觀察」,他為什能夠棄捨這個欲?他就是要有智慧,能夠有深入的、正確的觀察欲是苦,所以他能放下這個欲,能「背欲」。這個五種是什麼呢?「謂色聲香味觸」,就是如意的色聲香味觸,是所追求的境界。

這一段是標,「標列五欲」;底下第二科「配釋四愛」,分兩科,第一科是「標」。

卯二、配釋四愛(分二科) 辰一、標

當知此中,依所追求、所尋思、所染著事,有四種愛樂。

「當知此」色聲香味觸裡面,「依所追求」的色聲香味觸,「所尋思」的色聲香味觸。這個「追求」是在未來,追求就是還沒出現,沒出現我要追求它,使令它出現,所以它還在未來,追求是還在未來;「所尋思」是已經過去了,我過去享受到的五欲,雖然是過去了,心裏面還在尋思、還在憶念。「所染著事」是現在,現在成就的五欲,時時愛著這五欲的事。此中「依所追求」是未來,「所尋思」是過去,「所染著」是現在,從這三方面來觀察有四種愛樂的不同。底下第二科是「配」。

辰二、配

謂未來所愛樂事,即所追求;過去所愛樂事,即所尋思;現在所愛樂事,即所染著,此復二種:一、所愛樂事,二、從彼所生所愛樂受。

謂未來所愛樂的事,即是所追求的;過去所愛樂的事,即是所尋思的;現在所愛樂的事,即是所染著的,那麼這是三種。但是「現在所愛樂事」有兩種,「此復二種:一、所愛樂事」,就是色聲香味觸;「二、從彼所生所愛樂受」,從這個色聲香味觸這個事上面,引發出來的愛樂的樂受,所愛的樂受,如意的覺受,所以加起來就是四種了。

寅三、愛非愛業異熟差別

又有五種有情,所得受愛非愛業果異熟自體。謂天、人、那落迦、傍生、鬼趣。

這是第三科,前面是第一科、第二科,現在第三科「愛非愛業異熟差別」,有愛業異熟、非愛業異熟。

「又有五種有情」,就是五種眾生,他們所得到的受,這個「受」其實就是果報,但是這個受有差別,有「愛」業果異熟、有「非愛」業果異熟,有可愛的。因為這個果是業所得,所以加了「業」字。這個「異熟」,就說這個果不是一下子就熟了,逐漸逐漸成熟的,所以叫做「異熟」。「自體」,就是這個果報的自體。一共有五種,「謂天、人、那落迦、傍生、鬼趣」,就是天、人,那是屬於愛業果異熟;那落迦是地獄、傍生、鬼趣這三種,是非愛業果異熟,加起來就是五種。

寅四、失利養等因行差別

又有五種失利養因行,亦是背涅槃因行。謂若於是處受用利養,若從彼得,若所得物,若所為得,若如是得,於此諸處心生吝惜。

「又有五種失利養因行,亦是背涅槃因行」,這是第四科「失利養等因行差別」。「失利養因行」,就是你有這樣的因行,就失掉了利養,這樣意思;因為你有這樣的行為,你就失掉了利養。「利」就是財富,「養」就是你生活所需,來資養你的生命,簡單說就是財富。失掉了財富的一個原因,就是你有這樣的一個行為,使令你應該得的沒得到。

「亦是背涅槃因行」,而這種「失利養因行」,同時也是「背涅槃因行」,就是不能得涅槃了。你用這個「因行」,本來是應該得涅槃,但是也不能得了,就是這樣。這樣就是兩種利益都失掉了,因為你有這個行為,世間的利養失掉了,出世間的涅槃也得不到了,兩種功德,這兩種事都失掉了。這是標出來這個過失的,你這樣做有這樣的過失。「謂若於是處受用利養」,這底下列出來什麼是「失利養因行」?什麼是「背涅槃因行」?這底下標出來。

「謂若於是處受用利養」,就是這個人在這個地方,他能夠受用他的利養,就是他能得到,能得到財富。「若從彼得」,若是從那個人,或是那一家得到利養。「是處」,是處。「若從彼得」,是那個家,或者是約所得的利養的財物。「若所為得」,因為什能得到利養呢?就是「所為得」,為你有這樣的一個原因,你就能得到這個利養,那叫做「所為得」。「若如是得」,這地方有解釋,或是屬於佛法這一方面的,這下文有解釋,就是你通達佛法,通達佛法的勝義怎麼怎麼地。

「於此諸處心生吝惜」,就是前面這多的地方,你心裏面吝惜,心裏面就是不歡喜別人去得到,就是我得到,別人不可以,叫做「心生吝惜」。這個《披尋記》解釋很詳細,我們看他的文。

《披尋記》五一三頁:

又有五種失利養因行等者:《成實論》中〈雜煩惱品〉說有五慳:謂住處慳、家慳、施慳、稱讚慳、法慳。此中五種,如次應知。彼雲住處慳者:獨我住此,不用餘人,即此所說若於是處受用利養。彼雲家慳者:獨我出入此家,不用餘人,設有餘人,我於中勝;即此所說若從彼得。彼雲施慳者:我於此中獨得布施,勿與餘人,設有餘人,勿令過我;即此所說若所得物。彼雲稱讚慳者:獨稱讚我,勿稱讚餘人,設贊餘人,亦勿令勝我,即此所說若所為得。彼雲法慳者:獨我知十二部經義,又知深義,密而不說;即此所說若如是得。彼論又云:此人墮餓鬼等諸惡處生。是故此說失利養因行。又云:此人於解脫中終無有分。所以者何?是人於共有法尚不能舍,何況能舍自五陰耶?是故此說亦是背涅槃因行。

「又有五種失利養因行等者:《成實論》中〈雜煩惱品〉說有五慳」,就是《成實論》,不是《成唯識論》,就叫做《成實論》,是鳩摩羅什法師翻的,其中有一品叫做(雜煩惱品),就是不是解釋一種煩惱,解釋了很多的煩惱,所以叫(雜煩惱品)。「說有五慳」,說這個人有五種慳吝。那五種呢?就是「住處慳、家慳、施慳、稱讚慳、法慳」,這五種。「此中五種,如次應知」,這裡面也就是說這五慳,也如《成唯識論》(應是成實論)那五慳的次第,就可以明白了。這底下就配合著解釋。

「彼雲住處慳者」,彼《成實論?雜煩惱品》上說:「住處慳者:謂獨我住此,不用餘人」,這個地方就是我在這住,別的人不要來這住。「即此所說若於是處受用利養」,《成實論》上說這個住處慳這句話,也就是這裡文所說的,「若於是處受用利養」,心生吝惜的意思。這是住處慳。

「彼雲家慳者」,彼《成實論》雜煩惱品說的家慳者,是「獨我出入此家」,我在這一家出入,「不用餘人,設有餘人,我於中勝」,我是最殊勝的,「即此所說若從彼得」就是這一句話,這一句話就是叫做「家慳」。

「彼雲施慳者」,《成實論》上說施慳怎麼講呢?「我於此中,獨得布施,勿與餘人」,我不要給別的人,「設有餘人,勿令過我」,給我多一點,給別人少一點,就像這樣子,「勿令過我」。「即此所說若所得物」這句話的意思。那麼這叫做「施慳」。

「彼雲稱讚慳者:獨稱讚我,勿稱讚餘人」,這稱讚慳。就是要讚歎我才可以,不要讚歎別的人,「設贊餘人,亦勿令勝我;即此所說若所為得」,「所為得」就是因為一讚歎,這個人就有名望了,因為有這個名聞而得到利養,這是「所為得」。

「彼雲法慳者:獨我知十二部經」的道理,「又知深義,密而不說」,我都要隱密起來不向你說。「即此所說若如是得」,這是吝法,這是法慳。「彼論又雲」,彼這個《成實論》上又說:「此人墮餓鬼等諸惡處生」,這個人有這個五慳,這個人將來會到那去呢?就是墮落到餓鬼道去,「等」也可能到畜生道、地獄道,也可能的,「諸惡處生」。「是故此說失利養因行」,所以這失掉了利養因行,人的資格都沒有了。

「又云:此人於解脫中終無有分」,那《成實論》又說,這個人他在聖道的解脫裡面,他沒有他的分了。「所以者何?是人於共有法尚不能舍」,這個人在「共有法」,這個地方、這個施主,或者財物,大家都可以受用,那位施主他誰都可以結緣的,不是你私有的,這是「共有法」。「共有法尚不能舍」,他都不能夠發心,大家都可以受用,他都不能布施。「何況能舍自五陰」?何況能棄捨自己的五蘊,觀察五蘊是無我、無我所呢?更是不能了。「是故此說亦是背涅槃因行」,所以這個人也不能得聖道了。這是第四科「失利養等因行差別」。

寅五、毀戒聞等諸法差別(分二科) 卯一、標

又有五法,令修行者先毀凈戒多聞,後虧止觀善軛。

這是第五科「毀戒聞等」,也破壞了戒,也破壞了多聞諸法的這些差別相。分兩科,第一科是「標」。

「又有五法」使令修行的人,他一開始破壞了自己清凈的戒,又破壞了他的多聞,就是修學佛法、聽聞佛法都被破壞了,破壞了這兩件事。這兩件事破壞了以後,「後虧止觀善軛」,不能持了凈戒,也不能多聞,那當然也不能修止觀了。要有戒你才能修止,要能多聞才能修觀,止觀是由凈戒和多聞來的,凈戒、多聞是止觀的基礎,這個基礎破壞了,止觀也就沒有了。

「善軛」,這個止觀是善軛。昨天講的那個是苦軛,是軛;現在這個止觀是善軛。這個「軛」是表示,你願意這樣修行的時候,就是一直地精進不棄捨,這樣努力修行的意思,所以叫做「軛」。就像那個馬在車轅裡面套住了,它不能解脫。說我們發心修學聖道以後,就是永久一直這樣修行,所以叫做「軛」。

卯二、釋(分二科) 辰一、毀凈戒

謂於諸欲中心生愛染,於能覺發憶念教授教誡者所心生瞋恚,未受屍羅令其不受,雖先受得後令棄捨,或使穿穴。

「謂於諸欲中心生愛染」,前面是「標」,標出來有這五法的過失。這底下就解釋,加以解釋,第一科先說「毀凈戒」。

「謂於諸欲中心生愛染」,這個修行人在這個色聲香味觸的欲中,心裏面有了愛染心,有這種不清凈心了。「於能覺發憶念教授教誡者所心生瞋恚」,心生欲染這是貪慾,這就是說五蓋,這是貪慾蓋。底下說這個瞋恚蓋,瞋恚蓋是什呢?「於能覺發」,就是能覺知道你有愛染心的那個人,「於能覺發憶念」,你自己有了愛染心以後還不能覺悟,趕快要恢復清凈還不能,不能而這個善知識能夠讓你憶念聖道,不要憶念愛染。「於能覺發憶念」,就是能覺悟你,你那個善知識能覺悟你,能發動你的正憶念。「教授教誡者」,教授你佛法的善知識,教誡你不要做惡事。這個善知識「所」,這個善知識那個地方。他若這樣對你教授教誡的時候,「心生瞋恚」,心裡不高興,心裡憤怒了,這是瞋恚蓋,這第二蓋。

「未受屍羅令其不受,雖先受得後令棄捨,或使穿穴」。那麼這個人生了瞋恚不接受教導,那怎麼辦呢?那這個善知識就是「未受屍羅令其不受」,就是這個修行人退了道心,因為他沒有受戒,這個善知識就不准他受戒。「雖先受得」,說以前受過戒,受過大戒,「後令棄捨」,他若不覺悟的話,就叫他舍戒,是這樣意思。「或使穿穴」,這個令他棄捨,或者是使令他穿穴,這句話是叫他去穿了穴,這樣子。

辰二、毀多聞

耽著惛睡,恆不寂靜,染污追悔,常懷疑惑,於所聞法不能領受,雖初領受尋即忘失,雖不忘失不證決定。

前面是兩個蓋,貪慾蓋、瞋恚蓋。這底下第二「毀多聞」,那麼貪慾蓋、瞋恚蓋破壞了戒。這底下「毀多聞」。

「耽著惛睡」,這個修行人就歡喜睡覺,本來這時候應該吃飯,吃飯都不吃了,要去睡覺,「耽著惛睡」;一個惛沈,一個睡眠,「耽著惛睡」,這就是惛沈睡眠蓋。「恆不寂靜,染污追悔」,這是第四個蓋,這就是掉舉惡作這兩個蓋。「恆不寂靜」,就是心裏面掉動,心老是動,想這些放逸的事情,這些染污的事情,「恆不寂靜」。「染污追悔」,「追悔」也屬於善、也屬於惡,通於善也通於惡。在這裡就是我以前,我應該不要那麼早出家,就是後悔,出家後悔了。哎呀!我那麼年輕就出家,你看就錯誤了機會。這是「悔」,後悔自己作善,後悔自己沒有作惡,我那時作惡事最好,所以是染污的追悔,後悔。這是第四個蓋,就是掉舉惡作蓋。

「常懷疑惑」,就是出家修行,修學聖道,是有聖道嗎?有佛菩薩嗎?對這些事情都有疑惑,對三寶有疑惑,「常懷疑惑」。「於所聞法不能領受」,這前面說這三個蓋,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常懷疑惑」是疑蓋,這三個蓋。有了這三個蓋,「於所聞法不能領受」,善知識講解佛法的時候,他不能領受,不入其心。「雖初領受尋即忘失」,雖然他當初這個蓋沒有現前的時候,他還是能領受,聽聞佛法聽到心裏面去,但是現在又忘掉了,「尋即忘失」,很快就失掉了,忘掉了。「雖不忘失不證決定」,或者是他沒有忘失,但是也不能決定,對佛法的信心還是不具足,還是不能決定,還是疑惑,這樣子就是破壞了「多聞」,是這樣子。

寅六、二種下分諸結差別(分二科) 卯一、明下分

又有二種下分:謂見道是修道下分,欲界是色無色界下分。

這底下第六科,前面是第五科。這是第六科「二種下分諸結差別」,分兩科,第一科「明下分」。

「又有二種下分」,這個「下」的這一部分有兩種不同。「謂見道是修道下分」,這是一種。前面是說善根不強、業障現前的人,這底下說修行有成功的人,成功的人有見道、有修道的不同。這個見道是初果聖人,初得無生法忍的人,他是在修道的以下,修道的境界是更高了,見道是低,修道是更高尚的境界。所以見道是修道的下分,這是一分。「欲界是色無色界下分」,在三界來說,這眾生居住的地方來說,這個欲界是色界無色界以下的境界,色界無色界在欲界以上,更高尚的境界,就是兩種下分。

卯二、顯諸結(分二科) 辰一、標

約此二種下分,說五下分結。

這底下第二科「顯諸結」,「顯諸結」分兩科,第一科是「標」。「約此二種下分,說五下分結」,約前面這一個見道是修道下分,欲界是色無色界下分,約這兩種下分來說明這五種煩惱,這五種煩惱都是屬於下分的。

辰二、辨

依初下分,說薩迦耶見、戒禁取、疑;依第二下分,說貪慾、瞋恚。

「依初下分,說薩迦耶見、戒禁取、疑」,第二科就是「辨」,辨是說明。依頭一個下分就是見道和修道,見道是修道的下分來說薩迦耶見、戒禁取、疑。這個結就是煩惱,第一個煩惱就是「薩迦耶見」,執著我、我所,執著色受想行識裡面有個我,有我就有我所,有這種煩惱,這是一個染污的。因為執著有我,他就會發出來染污的煩惱,所以薩迦耶見是染污的。

執著有一個我,這樣講當然是沒有講錯,執著有我。但是應該更明白一點說,我們的身體是剎那剎那的生滅變化,我們這個身體是有老病死的,我們身體是要老、要病、要死。但是這個我沒有剎那生滅,也沒有老病死,這個身體死了,但是我沒有死,我還是常住不壞的。這個我不死,身體死了我到那去呢?我可能到天上去,也可能到三惡道去,繼續去受果報。但是這個我是什麼呢?是執著的我,並不是真實有這麼個我,是虛妄分別心執著有一個我,是這樣子。那麼這叫做「薩迦耶見」。

「戒禁取」,就是外道所持的這些牛狗戒、五熱炙身這些事情。這個「戒禁」,就持這條戒,你不可以違犯,這叫「戒禁」;「取」是執著、愛著這個戒。說這樣做,將來會生天,會怎麼怎麼地…,取著戒禁取。乃至修禪定也屬於這一個,不是佛教徒,非佛教徒修襌定認為可以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就是得涅槃了,也是屬於戒禁取的。這個「疑」,剛才說過,就是對於佛教的苦集滅道、聖道疑惑,沒有信心不決定。這三種煩惱,「依初下分」,就是見道的時候,見道的人斷這三種煩惱。你若沒有斷,這三種煩惱障礙你見道,這個意思。怎麼障礙你的見道呢?

「薩迦耶見」是執著這個生命體裡面是有我的,障礙你見道,你若執著這個色受想行識裡面有一個常恆住不變異的我,你就不能修無我觀,你無我觀就不能修;因為他執著這身體有個我,所以不可能修無我觀。以前初開始,我初出家的時候聽《四教儀集注》,聽那法師講《四教儀集注》,就是講這個,只是講那句話,但是我不懂,什麼叫做障道?不明白。現在可以這麼講,你若執著有個我,執著色受想行識有個我,那就不能修無我觀了。有我和無我是相衝突的,不能並存的,就不能修學佛法了,不能修學聖道,障礙你修學聖道,「薩迦耶見」。

「戒禁取」,這個煩惱就是跑到外道裡面去了,佛法以外,去相信外道,去修學外道去了。所以薩迦耶見障礙你修學聖道,不能發起聖道;第二個就是跑到外道裡面去;第三個「疑」,就算是來到佛法裡面來,對佛教沒有信心,是嗎?是這樣子嗎?所以這三個都有障道的作用,可是若見道的時候,這三種煩惱都消滅了,就都消滅了。對於佛法的學習,這些事情,你若不學習《阿毗達磨論》,就是把這文順一順,薩迦耶見就是我我所見,戒禁取就是外道的戒,疑惑種種,就這樣講,不行!你還是迷迷糊糊。你若讀《阿毗達磨論》、《大毗婆娑論》,或者是《俱舍論》、《順正理論》,讀這個《阿含經》讀一讀,才明白這些名詞的本意,才能明白。明白了以後,你思想裡面有這樣的思想以後,再接觸到不同思想的時候,你就有點敏感,你心裏面立刻就知道這地方有問題;但是我們若學習的時候,迷迷糊糊的,反正只是把文字過去了,沒有明白那個真義,你就不知道那件事那裡有問題,不知道。

南傳佛教學者和北傳佛教學者接觸的時候,大家在互相介紹佛法的時候就有問題,思想就有問題,思想問題的結果,南傳佛教就說我們是大乘非佛說。這事是那樣,他們說我們大乘佛法是非佛說,也不是沒有根據的,也是有個理由說出來的。而我自己這麼想,我們不管你是那個學派大乘佛法的學者,你對佛法馬馬虎虎學一點,你不能夠否認,你不能同南傳學者來辯論這件事情,不能辯論。最多你自己的信心沒有動搖,就算你不錯了,只此而已,你不能反駁他,你說不出來,你不知怎麼回事。

但是我這又提到印順老法師,但是印順老法師可不是,印順老法師能保護了中國的大乘佛教,能夠否認南傳佛教這句話,他說出個理由來,會說出一個理由來。我想我們中國佛教的傳統佛教學者,不高興印順老法師的思想,你不高興歸你不高興,但是也不是今天了,我看至少前十幾年就開始了,中國佛教、北傳佛教受到南傳佛教,我們不說是侵略,不是說侵略,就是受到他們的,可以說是動搖了一下。他對北傳佛教的批評,北傳佛教的學者,我看大多數人對於教義的學習都不夠,都受到他的動搖,動搖了。但是你若是能夠注意去讀印順老法師的書,這大乘佛法的信心,佛法的信心還能建立起來。也有的人把印順老法師的書都藏起來,不教它流通,我都知道這種事,不可以擺出來的。當然也有人也有其他的原因,我的著作放在上面,印順老法師的書放到邊上去,也有這種情形,那就是另一回事。

我說這一段話的意思,對於佛法的學習,馬馬虎虎的學習,你不會有這種感覺。人家說大乘非佛說,你還不知怎麼回事。你若清清楚楚的學習,那就不同,你立刻就明白怎麼回事。當然也有人學習印老的思想,反倒是說大乘非佛說了,這種人也是有。但是我看印老的書,反倒認為他有保護大乘佛教的作用,我的想法是這樣子。當然也可能有第三種想法,第三種、第四種、第五種的想法也可能的。

這是說薩迦耶見和戒禁取見和疑,這個薩迦耶見這個地方是有點事情。我們如果不多讀經論,那些經論我都不讀,那些話我都不願意,我就歡喜學個祖師禪,那也好,你願意這樣就這樣,也是可以。但是佛法的真義,我看你做夢還沒夢到,若我看。因為你沒有學習佛法,你憑什麼能知道佛法的真義呢?憑什麼能知道呢?不可能會知道。你沒學過就是不知道,除非你是辟支佛。但是若按辟支佛的道理來說,沒有佛,也沒有佛法的世界,也不需要有書本,他就知道觀察這無常的境界,他能覺悟聖道,那也是和佛說的法是相契合的,那和現在的這些學習祖師禪的人還不同。所以還不能拿辟支佛來證明我學的佛法是對的,還不能這麼講。但是這話不是說,我的就是對的,你的就是不對,不是這個意思。你就把成見放下來,好好的學習學習佛法,自然你會明白這件事,不是這樣意思。所以注意「薩迦耶見」這個地方是有事情的。

這個五下分結就是薩迦耶見、戒禁取、疑,這下面還有個貪、瞋,這是五下分結。但是在這個十使,薩迦耶見這是一個,還有一個邊見,還有個見取見;這個邊見這裡沒有說,邊見沒有說,見取也沒有說,邪見也沒說,這三個見沒有講。三個沒有講,在《俱舍論》上的解釋,這薩迦耶見就包括了邊見,邊見就是你若執著有我時候,執著這個生命體裡面,這個老病死的臭皮囊裡面有一個常恆住的有我,這個身體裡面有個我;不是說是說話,我怎麼地,你怎麼地,不是說話那個意思,是要觀察這句話裡面表達的意義。這身體裡面有個我,這個我在時間上來說是怎麼情形呢?是常住的呢?是不常住的呢?這就是邊見。常是一邊,不常就是無常,就是斷;常是一邊,斷是一邊,這就是邊見。這個我是常住的,是中斷了,人若死了就沒有了;就是一個常見,一個斷見。所以有這個薩迦耶見,也就包括了邊見在內,這樣意思,這個薩迦耶見。

這個「戒禁取見」裡邊,也就包括那個見取見。見取就是外道他的思想,他執著是色界的四襌就是涅槃,他有這樣子見解的話,他認為這個見解是非常好的,叫做見取見,這樣意思。他執著這個牛狗戒這樣子,將來就能生天,認為這個見解非常好,那麼這個見取。而這個戒取見就是實行這件事,修行這件事,所以這個戒取見和見取見不同,但是他們可以互相有關係,所以就包含在戒禁取裡面了,是這樣意思。這個「疑」呢?其中也有邪見,把邪見也包括在裡面,就是不承認有因果報應,叫做邪見。這樣說薩迦邪見、戒禁取見、疑就把那三個見也包括在裡面了,是這樣意思。這是依第一個下分說這三種見,你若斷除去這三種見,你就得見道了,這樣意思。

「依第二下分,說貪慾、瞋恚」,就是欲界是色界下分。那樣就是上界:色界、無色界來說,色界、無色界他們是沒有瞋恚的,他們也沒有欲的貪。欲界的欲,上界的人他們不稀罕,他們棄捨那個欲,唯有欲界的人愛著這個欲,而且還發脾氣很厲害,這叫瞋恚。這樣子初果是斷了薩迦耶見、戒禁取見、疑,斷除這三種見,也就把那幾個見也斷了。等到二果、三果就把貪慾、瞋恚也斷了,那就得了三果。所以三果聖人,初果、二果、三果是斷五下分結,把五下分結斷了,那麼就生到色界天去了。


推薦閱讀:

瑜伽學習步驟 簡易的瑜伽學習步驟動作教程
瑜伽體式精講::戰士一式
大恩上師九華開示(二十)| 上師瑜伽的傳承及開示
背部非常僵硬?應該這樣使用瑜伽抱枕!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