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顧炎武提出的亡國與亡天下的區別大家怎麼認為?
顧炎武提出「亡國」是「易姓改號」,也即更換朝代,如唐宋元明清之國號改換。要注意,這裡與民國時期日本入侵所激發的「亡國」的概念是不一樣的。
在西學東漸之後,中國人關於「國」的概念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顧炎武時候的「國」,還是一以貫之保持了從先秦儒家以來既有觀念,國之上還有一個天下。儒家傳統里,「國」其實對應的現代意義上的政府概念;而天下才對應的是現代意義上的國家觀念。在中國傳統里,說的是「天下分裂」而不是現代的說法「國家分裂」。
中國古時的「天下」概念在對外交往的文書中也常自稱「華夏」、「中國」、「中華」等名稱,至於朝代更替的亡國其實說的一般是一姓的統治權力的消滅,有如先秦時期諸侯國的滅亡而已。
民國之後疑古之風興盛,誣衊我們國家的歷史的人很多。他們治學的根基,老實說其實大都非常差(民國的許多所謂大師其實也是混圈子出來的,崇拜民國學問的人大都沒多少學問)。不大承認夏商周三代歷史的竟然成為一種潮流。魯迅曾經非常心痛的嘲諷過此風,但無力扭轉,迄今謬種流傳。
在民國之前,秦與先秦的差別主要是統治制度上的差別;但禮仍是沿襲周禮的,文化還是承襲三代而基本不變的,這是中國傳統史學的定論。這種定論根本不是所謂統治者的一家之言,而是歷史事實,但民國時期不懂得中國文化傳統里「國」與「天下」實質差別的一些歷史學家忽視了。
在中國舊的歷史傳統里,夏商周三代的天下大部分時間被認為是統一的,當然其中領土有變化,但文化上是相繼的。周朝的滅亡是被認為在春秋末年,名義上的天子之國周國再分裂為西周國與東周國時,此時的史書就稱這兩國的君主為「西周君」與「東周君」,這時候其他諸侯國都開始紛紛自稱為「王」(本來只有周天子才能稱王,楚王稱王在春秋時甚至成了一個被征討的理由)。到這時候,整個華夏中國才算是群龍無主,周國亡國了,周朝滅亡了,天下分裂了。
(注意:當時就有「中國」的觀念,指周國與各諸侯國;「萁子朝鮮」雖然受周武王所封,但非臣屬,不是周的諸侯國,也不屬於中國;這是朝鮮民族獨立建國的開始,韓國人、朝鮮人與先秦的宋國人其實i都是殷商之後)
這時候戰國群雄,就紛紛開始起來爭奪「天子」之位,這與後世中國天下分裂時諸侯爭雄的局面並沒有本質上的不同。
所以,將秦朝評價為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國家,顯然是胡說八道,根本就不符合歷史事實。
秦制的特點是開始只封爵不封地了,而「國」是指封地,這時候中國的天下就沒那麼多國了,成了完全中央集權制的國家。西漢初期還試圖恢復封國的做法,但在經歷」七國之亂「後就結束先秦時的分封制。
講述上述歷史,是為了讓我們明白,在中國古代傳統里,「亡國」其實就是亡一姓之治而已,並非其他,這個「國」得來也是配套「爵位」而來的。就連皇帝或天子也只是最高爵位而已。國與國之間還可以有爵位的上下差別。這種特點,也並非全然中國獨有,西歐的封建時期也有類似之處,像德、法內部就曾經有大大小小的公國。但這些公國也不是完全亂而無序的,最後德國的統一還是日耳曼民族內部的公國的統一。
正是通達這歷史傳統,顧炎武才要出來振臂高呼,告訴人們真正的儒家傳統,並不是盲目效忠一姓的。這種儒學觀念,在唐以前都是很清楚的,但程朱理學在明成為統治哲學之後,明人的儒學教育其實已經大為變味而成了針對效忠一姓的教育,許多人都開始犯糊塗了;明代死諫之儒可謂歷朝之最,這不證明其勇敢,而只證明其忠於一姓之愚。明末儒生多狂士是何因呢?有獨立思想的人讀讀儒家經典不自覺就讀出不一樣的味道了,真正懂得什麼叫「天命」後,就日益心生對一姓專制的不滿。試想想,孔子與孟子其實都是周遊於列國,擇君而棲的,不合則去;講究的是君臣道合,道不合則隱。
清朝入關之後,漢人為什麼最後會接受滿人的統治,跟滿人接受華夏正朔,祭社稷祭孔復禮等種種文化投誠與效忠有關係。如果沒有這些動作,大清根本不可能在中國統治下去。這樣,漢人便只是自動將滿人視為夷狄歸入華夏的案例而已。這是與後來的日本入侵中國完全不同的情況。
顧炎武所指亡國與亡天下之差別,正是要指出中國的本質是天下,是華夏古始以來的文明;若文化滅絕了,仁義道德不修了,那才是亡天下,也就是民國之後的「亡國滅種」的概念。
我們今人不能將現代意義上的「亡國」等同於顧炎武說的「亡國」,此「亡國」非彼」亡國「也!民國後所說的「亡國」,不是指少數民族所謂夷狄的入侵,而是指外來民族試圖霸佔我國領土,滅絕我國人民與文化,是顧炎武意義上的「亡天下」。
若是不分清楚這種差別,口若懸河狂言,便很容易詭辯滔滔而不自知。
推薦閱讀:
※苦瓜是糖尿病人的福星還是禍星?聽營養師怎麼說!今天終於知道了
※校園欺凌如何應對?看看專家怎麼說
※五子棋怎麼下
※心涼了,怎麼熱?(看哭了……)
※祖宗十八代第一代怎麼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