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與儒家倫理(李明友)


  杭州佛學院佛學研究所 李明友

  中國古代的文化是儒、佛、道三教並存,儒家和道家、道教是中國本土的文化,佛教在西漢末年東漢初年傳到中國,大約經過了2010年。佛教傳到中國以後,跟中國的儒家、道家、道教文化融合,出現了中國特有的佛教宗派。比如天台宗、華嚴宗,還有禪宗,在印度佛教中是沒有的,所以我們後來一直把中國佛教看作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是符合歷史事實的。尤其到隋唐時期,中國佛教燦爛輝煌,宗派林立,高僧輩出,影響著中國古代的哲學、文學、藝術等等領域。後來出現的宋明理學就是儒佛道三教融合的結果。

  儒家的文化強調的是入世。 《大學》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而其中修身是關鍵,因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為了修身,修身好了不是獨善其身,而是要治齊家、國、天下,就是說,你自己修身圓滿了,身心端正了,道德完善了,但不能只顧自己,要為國為民做實事,去建功立業,這就叫齊家、治國、平天下,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管理社會,治理國家,儒家是強調這個的。

  佛教跟中國的儒家思想最大的衝突是什麼?佛教強調出世。一個入世,一個出世,就形成尖銳的衝突。所以,儒家開始對佛教的傳入有抵觸情緒,這個抵觸關鍵就在這一點,儒家認為,佛教的理論主張不負責任,對社會、人民、國家採取一個出世的辦法。當時印度、西域來的僧人以及由他們培養起來的一批中國僧人都在思考,佛教要在中國站住腳,專講出世是很難被中國人民所接受,所以佛教的理論要調整。那佛教的出世是什麼意思呢?出世不是指的人死了離開現實社會,離開這個地球了事。佛教講的出世,是說,人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煩惱,因為人有慾望,人類的慾望帶給你很多的煩惱,而這個煩惱是阻礙你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因,所以佛教主張要解脫,在精神上把煩惱看透,然後把它拋在一邊,這就是出世。對此,我們要有一個準確的理解。儒家不能容忍佛教的出世思想,認為有煩惱要解決,要通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去解決,在建功立業中去解決,所以中國古代的文人不管是哲學家、思想家還是文學家,包括蘇東坡這些都要做官, 自己學問好了, 自己道德完善了,不能夠自我標榜,自我欣賞,要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去建功立業,那才是儒家。 否則的話你的人格就是不健全。那麼佛教呢?佛教說有煩惱,自己要在精神上獲得解脫,即出世,這就跟由儒家培育起來的中國民眾的價值觀有抵觸和衝突。佛教為了使自己能夠在中國的土地上生根,開花,結果,必須獲得民眾的支持,那就得在教義上做適當的調整,當然,不能違背釋伽牟尼創立的基本理論。但是,就中國文化的實際情況,佛教在堅持出世本位的前提下,講一點入世,那還是可以的。所以,佛教當時就提出來既出世又入世,就是說佛教也不是說單單出世完了,還要結合入世,這樣就跟儒家有點結合起來了。慧能創立的禪宗影響非常大。禪宗對佛教義理的調整,關鍵也在這一點,禪宗認為「佛不在天國,佛就在你心中」,儒家講聖人,儒家把聖人看作是人們想要學習、效仿的,努力要實現的最高的理想人格,就是聖人,聖賢中聖是第一等,但是得到賢也非常了不起了。佛的本義是覺悟。覺悟什麼?覺悟人生、世界。就是說,對宇宙、世界、人生、社會獲得一個最高的覺悟那就是佛。因為釋伽牟尼是洞察宇宙、人生、社會的一切道理的最高覺悟者,所以稱他為佛。對一般的人來說,如果你能夠覺悟到人生、社會、世界的道理,那你也就成佛了,但是,傳統的佛教講成佛是幹什麼呢?就是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那極樂世界到底在哪裡呢?禪宗講佛就在心中,佛不在天國,因此禪宗把高高在天國的佛,落實到人的現實生活當中,落實到人的思想當中。中國古人講的心,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思想和精神,因為中國古代沒有「思想」這個辭彙,是後來外面引進的,中國人講心,除了講思考和器官之外,還有一個就是人們的思想精神。慧能講,佛就在你心中,關鍵是你覺悟不覺悟,不覺悟就是眾生,覺悟了那就成佛。

  慧能主張,求佛成佛不要離開現實世界,要在現實世界當中好好入世,這樣來解脫煩惱成佛,這是一個正確的道路。有人講,禪宗是一個平民的佛教,為什麼?因為在禪宗之前,佛教的寺院要供奉,有錢的人就給寺院供給油、蠟燭,包括寺院的建造廟宇的經費,但是沒錢的老百姓呢?當時不能受教育的農民呢?他們能有多少錢捐獻寺廟呢?但是當時的說法就是誰如果給寺院捐的錢財多,誰的功德就高,那誰捐得少,誰的功德就淺。禪宗的出現打破了這界限。慧能認為不一定給寺院捐去財物,關鍵是你心中覺悟不覺悟,佛就在心中,所以慧能又定義為頓悟成佛,意思就是一下子覺悟,這個也是要一定的功夫的,不是說睡了一覺就覺悟了。這樣,:慧能創立的禪宗,吸引了下層的民眾去信仰佛教。禪宗告訴人們,只要心中覺悟到佛,那你也就是功德圓滿成佛了。後來禪宗的臨濟宗主張連佛像也不用去拜,佛經也不一定去讀,主要就是心中有覺悟,心中覺悟到佛,那你就成佛了,讀佛經、拜佛像都是形式上的事情。禪宗後來發展到這一步,又走向反面了,如果說佛經都不要讀,佛像都不要拜,那怎麼反映心中覺悟的問題呢?後來禪宗又做了一些調整,那就是後話了。

  到了中國的近代,一方面,帝國主義的列強瓜分中國,中華民族的精英分子像嚴復這些人都喊出了要救亡圖存,在救亡圖存的文化思考里,提倡劣汰優勝的理論,這是一種社會進化論。嚴復通過翻譯《天演論》表現自己的思想,鼓吹優勝劣汰,激勵民眾要圖存,圖強,我們再不強的話,就要被強的民族淘汰了。這樣就激起了思想的高潮,這個高潮的主題就是為民族求生存的思想。很多知識分子都學習這一思想。另外一方面,批判儒家,因為那時候為救亡圖存,認為儒家的思想強調三綱五常,束縛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所以要批評。從辛亥革命1911年到五四運動,前後八年時間。五四以後接著有大討論,包括人生觀的大討論,所謂的科玄論戰,即科學和人生觀的大論戰。你不能不承認五四的先驅者是非常敏銳的,他們感覺到儒家的思想束縛人,應該破除掉。再加上隨著辛亥革命的勝利,封建制度被推翻,作為封建帝制時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應該受到批評。

  有意思的是,這邊儒家思想遭受批判,另外一邊,佛教的高僧大德在那裡思考,佛教再不變革的話也要面臨著被淘汰的遭遇。當時佛教的大師,第一位就是太虛,浙江海寧人,他祖籍是在桐鄉。太虛大師說自己不專重一宗一派,他要提倡一種新的佛教,就是人間佛教。他有時候講人生佛教。1933年10月1日,他在漢口演講,題目就叫《怎樣來建設人間佛教》,他說我講的人間佛教不是叫人死後做神做鬼的佛教,也不是叫人去出家到山林裡面逃避的佛教,我講的是用佛教的道德去改善人生,改善社會的佛教。這是不是有點入世了?是的。 近代世界變化了,思想潮流變化了,佛教徒老躲在山林裡面修行,太虛認為已經不適應這個社會了。當時有的人批評佛教,說佛教是消極的。太虛大師說,佛教要變成積極,就要用佛教的道德去改善人生,改進社會。這就是他的人間佛教的要義。

  人間佛教其中有一個最重要的內容是什麼?就是把正在遭遇批判的儒家倫理道德吸收過來,這實際上是在五四運動以後太虛大師所作的佛教義理上的調整。

  太虛講,比如說佛教講五戒十善四攝。這跟儒家的倫理道德是相通的。五戒,大家都知道,第一戒就是不殺生,第二戒是不偷盜,第三戒是不邪淫,第四戒是不妄語,第五戒是不飲酒。這跟儒家的五常是相對應的。戒,就是告訴你什麼事情不能做,佛教認為一個出家人,起碼的是五樣事情不能做,嚴格禁止。第一不殺生,太虛說不殺生就是孔子講的仁,生命、生物,當然佛教講的眾生不完全指的是人,包括有生命的生物、生物界,他的不殺生就是指愛護所有的有生命的東西,這跟儒家的仁是相通的。第二,不偷盜,他說就是儒家的義,義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符合規定的行為你可以做,這是正當的,而偷盜是不符合規定的,不能做,義就好像中國古漢語裡面解釋的適宜,要做的恰如其份,事情做過頭了也不好,做的不夠火候也不好,要恰到好處。從戒律上來講,不偷盜就是別人的東西你不能去佔用,所以另外一個叫法就是不佔用。第三,不邪淫,就是儒家規定的禮節,有一些規章制度,要有一個界限,不邪淫跟儒家也是一致的。第四,不妄語,就是不要亂講話,跟儒家的誠信是相通的我們之間要互相信任,講話算數,亂講話,講了以後不能兌現或者根本就是講假話,就沒有信譽了。第五,不飲酒,就是酒喝下去就失去智慧,失去理智了,所以他說佛教的五戒是不是跟儒家的道德是相通的?是的。

  五戒是從禁止這方面講的,十善是正面的,要做10個方面的善事。還有四攝:布施損、愛語攝、利行授、同事攝。布施就是使信眾們對佛教要有一些捐助,儘管目的不同,但是通過這樣的布施活動使他慢慢的跟佛教接近,使他慢慢的接受佛教的五戒十善等思想,就是說你不要拒絕他,不要以為來布施的人思想一開始就非常端正,布施攝就是通過布施使有的人原來目的不純的能夠嚮往佛教,一步一步來,不要把人家拒之門外。愛語授,是說講話要非常表現出一種愛護人、尊重人、幫助人的意思,這對於聯絡信眾,包括各種目的的拜佛者。現在到寺院去拜佛的人思想動機都那麼純嗎?有的人拜佛是為了明年能夠陞官,有的人希望明年能夠發更大的財,有的人想找到一個好工作,有的人想比較好的解決婚姻問題,目的不一樣。但是你不能說他動機不純就惡意中傷,惡意中傷他就不來了,對佛教就沒有好感。還有一個利行攝,就是你的行為要使他們感覺到自己能夠從佛教當中得到思想上的凈化。還有一個同事攝,就是說佛教徒在社會上做事情跟同事者和睦相處,使人對佛教有好感。這些,太虛認為都是跟儒家的入世的思想是相一致的。

  還有個六度,有的人的解釋是有些偏差,實際上六度講的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彗。六度的精神,太虛都認為跟儒家是融通的。比如精進,就是努力向上的意思。為什麼每個寺院都有大雄寶殿?大雄這個詞怎麼來的?當初佛教徒把釋伽牟尼佛看作是為拯救人類的一個了不起的大學者,就是負責任的,又不斷向上,不斷精進努力的這樣一個人。你們去看譚嗣同的《仁學》,這裡面有儒學也有佛教的,把佛教的很多東西都寫進去了,他稱佛就是大雄,大無畏。為什麼?因為他對世俗的東西都解脫了,所以做起事情來沒有什麼可怕的,無所畏懼,所以佛又叫大雄,又叫大無畏。

  太虛大師還有一個理論,提出人間凈土。人間佛教的理想是什麼?要建設人間凈土,凈土這字是佛教的用語,顧名思義就是認為很清潔、很清凈的社會,這就叫凈土,我們把「凈」用那麼幾個解釋,一個就是很清凈,沒有煩燥,還有一個就是很清潔,很乾凈,沒有什麼污泥濁水。 「土」就指國土和社會。 .

  但是傳統佛教認為凈土是在西方,是在天國,也就是說是在現實世界之外的一個地方,那是叫「凈土」的地方。現實生活充滿矛盾,慾望膨脹,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很多人陷入了爭鬥,甚至是殘殺,不但是人類如此,自然界也遭受了塗靈,所以佛教徒把現實社會這種充滿仇殺的狀況命名為「穢土」,佛經裡面講的是穢土,也就是說不幹凈的社會,不幹凈的國土,乾淨的、清凈的國土在哪裡呢?在天國,所以我們要修行,修行到達理想的凈土。太虛大師對傳統佛教的凈土理論精心調整,他說:浮土就在我們身邊,凈土就在我們腳下,凈土就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中,不要到天國去追求什麼凈土。他這麼一調整,佛教就變積極多了,你說你追求天國的凈土,好多人就看不到了,但是現實的凈土,人們就可看到了。太虛認為,現實的世界不幹凈,現實的世界是穢土,但是要靠我們去改造,去建設,所以他專門做了一個講座,叫做《創造人間凈土》,所以他在「凈土」前面加上「人間」。凈土的教義、凈土這個詞,是傳統佛教中就有的,不是太虛的發明,但是人間凈土確確實實是太虛的發明。太虛講「人間凈土」,就是說要改變我們現實社會當中這些陰暗面,不幹凈的地方,使它達到完善的、清潔的、清凈的社會,就是人間凈土。在這個人間凈土裡面除了要修行之外,我們還要自己去建設、創造,他認為,你要建設、創造,人們的思想很重要,所以要學佛,學佛就是思想修行好了,那你才有精神和力量去創造人間凈土。

  太虛的人間凈土跟儒家的大同理想完全是相吻合的,我們也可以講太虛大師的人間凈土的設想是從儒家的大同理論裡面吸取過來的。儒家一直在追求一個理想的社會,最早的表現就是在《禮記》的《禮運篇》。儒家的理想是實現大同世界。我們把「大」解釋為普遍, 「同」就是大家統一和諧,就是一個普遍和諧的社會。我不是故意把「大同」的解釋符合今天說的和諧社會的建設,因為原來就有這個意思。應該說今天講的建設和諧世界是繼承了儒家的大同思想,做了一個現代的解釋,而不是我今天的解釋符合今天的需要, 「大同」的意思就是這樣, 「大」的意思就是普遍, 「同」就是統一、和諧。儒家又講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那個「同」又是另外的意思,小人同而不和講的是思想品德比較低下的人,只跟自己利益一樣的人結合在一起,這是小同。君子講的是我們大家利益不一樣,意見不一樣,但是能夠互相協調,達到一個和諧的境界。 《禮運篇》裡面寫的「大同」指的是普遍的和諧,寫的是都能夠滿足人家的吃、住,都有田地耕作,都有學校讀書,老人有所養,鰥寡孤獨的人也都有人照顧,那個大同世界裡面沒有多少矛盾鬥爭,更沒有剝削壓迫,大家都是平等的。2000多年前的儒家就在勾劃這樣一種理想的社會作為自己理論的支撐點,也作為儒學的一個奮鬥的目標,非常了不起!看看近代,孫中山也追求大同,當然他的大同賦予了新的內涵,就是要建立民主的共和國,是學西方的。康有為還專門寫了一篇《大同書》,他那個《大同書》也應用了佛教的思想,認為人有很多的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就是自己相親相愛的親人離別,是不是也痛苦啊?當父母或者是子女要到遠方去,他到了遠方是怎樣的一種焦慮,擔憂就是煩惱,煩惱就是佛教講的苦。求不得苦,就是想吃好的今天吃不到,心裡可能就有煩惱。康有為的《大同書》裡面他就認為通過他提出的辦法來建設社會,可以達到人人平等,人人都有飯吃,人人都有衣穿,當然, 《禮運篇》沒有講到的東西他都補進去了,說人人有車坐。所以大同理想一直是中國儒家知識分子所追求的一種理想社會。而佛教界,太虛大師——佛教的高僧將儒家的「大同」思想納入到佛教的義理當中,提出了人間凈土和人間佛教。

  所以儒家倫理跟人間佛教能沒有關係嗎?我看是很有關係的。還有一個就是人間佛教認為,今後不但是中國要趨於大同,整個人類世界也要趨向大同。 太虛講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為古今中外不約而同的公共趨向,一個走向。現在老是在預測經濟趨勢怎麼樣,經濟走向怎麼樣,思想走向怎麼樣,太虛當時就講了,天下為公,世界大同是今後人類的公共趨向。他說這個趨向就是所謂的三民主義,他當時處在民國時代,強調三民主義,他說的跟孫中山講的三民主義、世界大同是一致的。他說佛教就把它叫做法界的宇宙觀。他說本著大慈大悲的心去修一些利他的方便心。他說一個人的行為有優有劣,有好的也有差的,均能夠影響全世界。 《華嚴經》裡面講的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這個思想非常的辯證。什麼叫一即一切?一就是一,一切就是多,世界現象非常複雜,這就是多,一就是一個基本的、貫穿始終的不變的原則和精神。太虛認為一個人的行為有好有壞,世界是多,一個人是一,但是一個人行為的好壞跟世界的多是聯繫在一起的,把世界看作是一切,那麼一就是世界,世界就是一,你要搞懂這個關係你這個人就對世界負責了。

  你不要認為自己一個人的言語亂講,行為亂做無所謂,你要影響別人,影響社會、影響世界、影響這個「多」,太虛用佛教《華嚴經》來說明一個人的言語行為對他人、社會、世界的關係,所以你要加強責任感。大慈大悲,佛教講的慈就是要與人為樂,就是給人快樂,悲就是拔除痛苦。慈是從正面講的,給你快樂,讓你修行,修行以後心裡煩惱解脫了,非常光明,你是不是感到快樂啊?這就是慈。悲是要幫助你拔除痛苦,你有煩惱和苦,幫助你解脫,就是悲。他說以大慈大悲之心去修一切利他的行為。他說這種行為具體的表現於個人、家庭、社會、民眾、國際,這世界就可以造成一個光明清潔的道場了。這就是人間凈土。所以人間凈土的創立不是垂手可得的,還是要靠每個人去努力,每個人思想中要解決一個方法問題,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把自己的言行跟整個社會、世界聯繫起來,那你就負責任了,有這樣一個精神,你就可以創造人間凈土了,那就實現人間佛教的理想了。

  佛教講緣起論,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產生都是有一定的因緣,這就是哲學上平常講的事物存在的條件和原因。事物成立了,為什麼成的?怎麼成的?我們只看到果,但是不知道因。一個事物的成立都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包括時間條件和空間條件。時間條件和空間條件一旦消失,事物就不復存在,所以佛教講的緣起論,就是教導人們不要把一個東西看得太重,得不到就很煩惱,你要知道這個東西的存在是有一定的原因、條件的,原因和條件一旦消火,它就不存在了。你何必那麼執著呢?佛教講的不是什麼東西都不存在,佛教的原義是說萬物是存在的,但是它的產生是有條什利原因的,一旦條刊:和原因消失了,萬物就不存在了,因此你要把事物看成最終是空的,這樣你就不會去執著,不執著就不會產生煩惱利痛苦。

  所以,緣起論從根本上講給佛教提供了一個理論的基礎,但是我們在座的各位同志,你不一定贊同這個緣起論,但是你不能不佩服佛教教義的高明?緣起論就幫助人們對於現實世界不要執著成煩惱,提供了很好的一個方法。所以把這些理論推廣開來,所以要求人們要做到從自身做起,把一家一轄一國做好,然後推廣到整個世界。他說要做到風和俗美,刑處政清,這就是清凈國家。這裡面問題很複雜,儒家有主張主要靠道德教化,法律是要的,但是不能太過頭,不然的話人們就覺得法律是成為捆綁人們的一個障礙。佛教講四大洲,其中有一個叫俱盧洲,人人有幸福,有快樂,這是一個理想,這個理想現在要把它放到現實世界裡,放到人間里,大家去努力建設,建設的好,大家都能夠獲得清凈,獲得快樂。他說一個人如果自己不顧社會、國家、世界,亂說亂做,那這個世界轉化為五濁惡世。這就是儒家倫理與人間佛教他們之間的一些思想上的關係,所以近代不少高僧,不但是太虛大師,都承認孔子的人生觀也是佛教的人生觀,孑L子之道為人生在世最正當之辦法。這個話,如果出自儒家,一點不奇怪,佛教高僧也說孔子的人生之道是人生在世最正當的辦法,這就值得我們思考了!值得我們研究了!佛教究竟向孔子那裡學到了什麼?吸收了什麼?儒學對佛教的改革和調整起到什麼作用?我總覺得歷史上的儒家和佛教的關係值得清理,尤其是近現代,儒佛的關係更要梳理出來,這是完全可以提供給今天中華民族的文化復興作借鑒用。 比如說我們學丙方,西方的東西學的也不少,但是中國原來固有的東西能不能清理出來,近現代有哪些人在做這個工作,做到什麼程度,我們今天要不要繼續去做,比如說杭州的馬一浮先生。五四以後,馬一浮把三教結合起來,認為這三教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我們就是研究這些問題,這些問題不足純學術的,當然是學術問題,但可以提供給今天一個文化的融合的思路。文化是多元的,從世界上來講,是多元的,基督教文化,伊斯蘭文化,還有我們的儒家文化,印度的佛教文化,但是多元的文化現在要通過文化的對話互相欣賞,互相融合,不要去加劇衝突,不同的文化肯定有矛盾和衝突,但是現在大家都在尋找共同點,同中求異,異中求同。

  關鍵是異中求同,我們是異、不同,但是在不同當中求同,有什麼共同點可以互相學習的我們也可以吸收西方的文化,西方的一些人也在吸收我們的文化,但是我們國內呢?現在的中國對傳統文化持什麼態度呢?能我們像以前一樣老批判呢?也要吸收和融合,但是吸收是要研究,不研究吸收什麼呢?現在有一句很流行的話叫「取去精華,去其糟粕」,不研究的話是不清楚的,精華可能當糟粕去除,糟粕也有可能被當做精華來學習。

  我現在簡單介紹一下太虛大師。作為浙江人,也應該提提太虛,我們應該為浙江近現代史上出現了這麼一位佛學家太虛大師而感到光榮。太虛的祖籍是浙江崇德人,今天是屬於桐鄉的,民國時代是另外一個縣。但是他出生在海寧,民國的時候,海寧叫海寧洲,後來改成海寧縣,現在改成海寧市長安鎮。他因為幼年的時候父親病世,母親改嫁,他跟著外婆外公生活,他的外祖母是信佛的,也到過九華山、普陀山,參拜過一些佛寺,所以在他外祖母的宗教熏陶下,他幼小的心靈播下了佛教的種子。到了10歲的時候,他外祖父病逝,家裡生活沒有著落,他舅舅家衰弱了,後來太虛到長安鎮一個商店當學徒,年紀很小,生活相當困難,後來16歲就在蘇州一個鄉小廟裡面剃度,他的師傅就是士達,士達師傅是他剃度的法師,後來八指頭陀給他受戒,是戒法師。八指頭陀就是寄禪和尚,他為了堅定自己信佛的決心,燒掉了自己的手指,號稱為「八指頭陀」,當時在全國的影響很大。當時太虛就在天童寺受戒。

  最值得一提的是,太虛這個人眼界極其開闊,因為他感到中國近現代的救亡圖存的一種時代的變遷,他感受到西方文化科學民主在中國的傳播引起對儒家思想的批評,他也看到了中國傳統的佛教在近現代暴露出的弱點,受到別人的批評,所以他決心要尋求佛教的調整。他想,要作奸這些事,那就要了解中國的社會,要了解世界,所以他早就到過新加坡、台灣日本宣講佛法。最有意思的,是他到了歐美,那是1928年8月11號開始的,太虛乘坐安特雷朋號油輪開始遠洋的計劃,從上海山港,當時送他的人很多。當時坐輪船很艱難,經過香港、西貢、埃及等地最後抵達法國,在法國東方博物院發表了一個重要的演講,那就是《佛學之源流及其新運動》,他向西方人介紹了佛教的源頭流派,以及他今天領導的佛教的革新當時東方博物院的院長阿甘先生親自為他主持,阿甘是一個漢學家,非常精通漢語,太虛總共講了五個問題,佛學的發源、在印度和中國的流行,佛教傳入中國怎麼跟中國的固有文化相結合,形成的中國的佛教。 最後他講到自己正在領導的佛教的新運動。當時反響非常強烈法國的媒體對太虛演講的報道非常的崇拜,後來太虛到比利時、英國、德國。在英國的時候他會見了當時英國最著名的哲學家羅素,現在太虛大師全書裡面就記錄著他當年和羅素對話的情況。太虛講經說法,通俗易懂,使西方人聽得懂,你講了,他聽不懂等於沒有講。太虛就在那裡宣揚佛法,結合西方的文化,因為他到歐美講經說法,已經做了充分準備,對西方的東西已經比較了解了,所以他講經說法的時候盡量要使西方的聽眾們能夠理解、了解。

  另一方面太虛又在那裡留心的觀察西方的基督教究竟是怎麼傳教的?他曾到日本研究日本的佛教, 日本的佛教有四長四短,中國的佛教有四長四短,我們長的可以由日本人去補充短的, 日本人的優點可以補充中國佛教的短處,他都進行研究和比較,中日佛教是這樣的。他對歐洲的基督教研究後得山一個結論,認為中國的佛教散漫,基督教的傳教所紀律相當嚴明,教徒們團結的精神和凝聚力相當強,而佛教是自由白在的躲在山林裡面自己修行,沒有一個教團,不像基督教有集團,有傳教所,有教會。中國那個時候佛教沒有教會,都是各自分散的寺院,而且寺院大部分都分散在名山大川,山水之間,佛教太悠閑了,佛教徒太散漫了,太虛大師說這對佛教的傳教是不利的,所以他從基督教的傳教的行為、組織方式以及他們的精神,反觀佛教自身,回來以後就要改造中國的佛教,要使中國的佛教形成凝聚力強,形成教團,但是後來他沒有成功,岡為釋迦牟尼佛主張的六合僧的僧團本身就是比較鬆散的要改變這個傳統相當不容易。儘管中國古代有禪林的制度,但是這些制度都不是他所學習的西方的教團教會的形式,所以中國解放以前,民國時代,中國佛教會的教會的組織後來也都失敗了。解放後建立的中國佛教協會實際上也是那個時候的一種延續,但是中國佛教協會以及各省各市的佛教協會究竟作用如何?現在也都在研究和探討怎麼改進,這個應該說是太虛大師那個時候做了很多的思考和努力的,經過努力很多失敗了,太虛晚年的時候寫的一篇文章《我的佛教改革失敗史》,他承認自己失敗了,有的改革是直到解放以後才真正的實行。

  太虛大師到了抗戰期間又組織抗戰的救援隊。因為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我們民族的精神被煥發出來了,包括佛教界,很多人主張佛教徒也要組織軍隊上前線去殺日本鬼子,後米太虛講(因為他當時是佛教的一個領袖),我們直接拿刀槍去殺日本鬼子固然很愛國,但是違反教義,因為佛教的第一戒是不殺生,所以我們不能夠拿槍拿炮,但是我們可以組織救護隊,運輸隊,做這個工作,後來他就組織了救死扶傷的救護隊,就是我們前線的士兵跟日本人打仗受傷了,抬下來,很多佛教的救援隊活躍在前線,把捐軀犧牲戰士們的屍體搶回來,好奸的處理。這是符合佛教的精神利教義的,所以後來太虛大師組織的佛教的救助隊和運輸隊在抗戰當中也是立了大功的。更了不起的就是太虛大師在抗戰期間出訪南亞一帶。因為當時抗戰的時候,國際上援助中國抗戰的物資都是從緬甸到雲南的這一條公路運進來的,這條公路當時叫做抗戰物資生命線。後來出現什麼情況呢?後來出現日本人就在印度一緬甸一尼泊爾一泰國一柬埔寨一越南這一帶到處宣傳,說日本人為什麼要統治中國呢?他說因為中國消滅佛教,日本人就利用這些國家佛教的信仰和對佛教的感情,所以這些國家的人一時也受蒙蔽了,說中國要消滅佛教, 日本人才要去佔領中國,這事情被歪曲了,而且他們把這條公路封起來了,不讓國際上的援助中國抗戰的物資從這裡經過。國民政府當時就受到很大的壓力,怎麼辦呢?派誰去說服那些國家的領導人和民眾呢?讓他們把滇緬公路開放,讓援助抗戰的物資進來。後來國民政府聽取了一些人的意見,覺得還是要佛教徒去,所以就派太虛去。太虛帶了一個代表團,那個代表團是很艱苦的,不像現在坐…匕機,當年就坐著一個吉普車,就從這條公路,先到了尼泊爾、緬甸,最後到印度,連泰戈爾都出來會見太虛。後來這些國家,佛教徒也好,政界也好,民眾也好,說日本人怎麼說中國人消滅佛教呢?中國這麼一個很好的大和尚不是來了嗎?而且,太虛大師的佛義特別精通,他一講,這些國家的民眾就被吸引住了。他們非常的佩服太虛。所以太虛回來以後,滇緬公路就打通了,運輸的物資就進來了。

  所以當時國民政府在重慶授予太虛大師勝利勳章。田漢、郭沫若也曾去看望太虛大師。抗戰勝利以後不久,太虛身心非常勞累,他從重慶回到南京,又回到上海玉佛寺,1947年圓寂了。

  現在的中國佛教界都在提倡中國的佛教應該走人間佛教的道路,人間佛教就是當年太虛提出來的,而人間佛教的思想又是以佛教的基本理論吸收中國儒家的倫理道德思想而構建起來的。

推薦閱讀:

天人感應與生態倫理——董仲舒的生態倫理思想發微
道歉經濟學:划算與不划算的倫理
為什麼倫理劇中都是女性遭遇婚姻危機?從《我的前半生》說起
袁漸芝:略論道德、倫理與政治
試論佛教倫理與道教倫理的「儒學化」

TAG:倫理 | 佛教 | 儒家 | 人間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