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服用中醫膏方,用的好才算「膏」
近年來,服用膏方成了人們冬季進補和身體調理康復的常選方法之一,由此也給膏方市場帶來了巨大的商機,很多醫院、藥店都經營膏方,膏方節、滋補節等促銷手段層出不窮。這一方面方便了人們製作、服用膏方;另一方面也使得膏方出現質量上良莠不齊和使用上欠合理的現象。如何科學合理地製作和使用膏方呢?
膏方應用強調個體化
膏方作為一門專業,涉及醫、葯、工的結合,所用的劑型膏滋,是一種傳統的中藥劑型,它以滋補藥為主要藥物組成,通過長時間反覆煎煮、濃縮收膏而成。膏方有三個優點:個體化處方,針對性強;集中多種藥物,個性化加工,作用更全面;高度濃縮,並用蜂蜜等矯味,口感好,使用方便。膏方大體上分為養生膏方和康復膏方。衷敬柏說,養生膏方用於沒有疾病,但因為種種原因存在陰、陽、氣、血虛損不足的人。這部分人通過膏方的調理,可達到陰陽平衡,從而避免和減少疾病的發生。康復膏方用於患有某種慢性疾病者,這部分人可以通過膏方扶正祛邪,利於身體的康復。
無論是養生膏方還是康復膏方,都有滋補作用,因此適宜於體虛者服用,無體虛或純實證、急證患者則不宜使用。比如體質強壯的兒童及青少年;不受進補,一進補就出現不良反應如上火者;感染性疾病患者等,都不適用。「即使是慢病體虛者,也不是都可以服用膏方,有些患者需要經過調理,才能服用膏方。」 比如有腹瀉、消化不良等癥狀者,不能很好地吸收補益葯,就得先進行調理,待脾胃功能恢復到一定程度後再用膏方。
膏方製作要避用「毒」葯
由於劑型的特殊,膏方在處方、製作上都有其特點。專家指出,在膏方處方時毒性葯一般是不用的。這是因為毒性葯多是短期使用,往往是中病即止,不可久服,長期使用風險就會大於效益,而膏方是要長期服用的;而且,在湯藥中可以用其它葯對毒性葯進行「牽制」,膏方服用時間長,中間不易調整處方,所以不選用毒性葯。此外,在膏方處方中,味道、口感特別不好的葯不選,處方時,會在功能主治相似的葯中選擇口感好的來用,在口感不好又沒有可替代的藥材的情況下,則用砂仁、高良姜等有芳香氣味的葯或蜂蜜、冰糖等矯味。在用量上,膏方所用藥材的量要少於湯藥。黃芪在湯藥中一天的量一般是30克,而在膏方中10克就夠。
膏方發揮作用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以提升身體的整體素質,雖然起效緩慢,但效果是「看得見的」。以膏方治療特發性疲勞(特發性疲勞是指不明原因的疲勞,表現為體力自然下降30%~40%,工作和學習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緒較差等),共納入90例受試者,其中治療組60例服用膏方,對照組30例服用安慰劑。結果顯示:膏方治療組可以使疲勞積分(程度)平均下降50%以上,比對照組平均多降近30%。
從安全性上來說,服用膏方基本沒有出現過明顯的不良反應。和膏方有關的重大的不良反應目前尚未見報道。在一些關於膏方的學術會議上,有些專家曾討論過膏方的不良反應,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上火如牙痛、面部痤瘡、便秘等。此時需要暫時停用膏方,可食用水煮蘿蔔以祛火,或用芹菜汁瀉火,或請醫生診治。一些脾胃虛弱者可能會出現腹瀉情況,特別是滋陰藥用得多的時候會出現這種情況。一旦腹瀉發生,首先停用膏方,如不能自行恢復,則要就醫。上火或腹瀉好了以後,可減量再服用膏方。
因為膏方要長期服用,一般有毒的藥物不要使用,如病情特殊需要使用,要注意用量要小。一般情況下,膏方是安全的,但近年也有不良反應的報道。雖然是少數個案,但提醒我們,膏方也是葯,一方面要辨證論治,另一方面要加強膏方安全性研究。
製作和使用仍需加強規範
膏方作為具有療效肯定、服用方便、口感好的養生康復好方法,應該加強宣傳,正面引導,讓它隨著中醫養生文化深入人心,形成民俗,促進健康。同時,希望加強膏方服務管理,加快膏方技術規範以及服務規範的制定與修訂。加強日常監管,對膏方質量進行監控,對膏方處方進行點評。同時,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應加強膏方製劑學研究。
2013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曾發布《關於加強對醫療機構膏方推廣應用管理的通知》,對開展膏方服務的醫療機構和膏方人員培訓提出基本要求,並發布了《中醫養生保健技術操作規範(Ⅱ)膏方》。上述會議與會專家們認為,這個操作規範雖然在近兩年對於膏方的規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但隨著臨床實踐的發展,其內容有需要改進、修訂的地方。比如對於藥材的分類,規範中根據價格,將「細料」和「飲片」分成了兩類,但細料雖然貴重,實質上仍是中藥飲片。對於膏方中的藥材,還是要根據功能主治、臨床需要來分類選擇。再比如,對於膏方服用時間,南北方的人群存在一些差異,應區別對待。
專家們認為,近幾年來膏方發展很快,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不具備資質的醫療機構也有開膏方、製作膏方的,因此要進一步規範,否則,對膏方的發展將會是一種傷害。
推薦閱讀:
※中醫整脊治療脊柱損傷急症
※名老中醫經驗集-焦樹德2
※中醫面診圖解
※中醫論濕症(2009-07-16 22:50:29)
※中醫和佛教推薦的養生方法——佛教的養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