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親歷者:我對《唐山大地震》很失望
07-07
昨晚,我隨人流湧入唐山市體育中心,儘管提前1個多小時到場,但我所在的13號看台和其他看台一樣,幾乎座無虛席,許多觀眾穿上了印有馮導手跡的白色T恤衫,看得出,大家都很期待電影《唐山大地震》全球首發式的開始。 8點,首發式開始,在張涵予、蘇有朋等明星進行了詩朗誦和講話後,電影震撼開演。 2個多小時,全場2萬名觀眾隨電影情節或緊張,或感動,許多人唏噓不已,我自己也數度眼睛濕潤,潸然淚下。的確,這不愧是一部號稱史上最煽情的馮氏電影。 但是,當我走出體育中心,細細體味這部電影的時候,心中不免困惑:這部電影說出了什麼,表現了什麼,又帶給了我們什麼呢? 我是一個親身經歷唐山大地震的唐山人,被埋廢墟里幾個小時後獲救,可以說是死裡逃生;我親身參加了震後重建,儘管當時還在上學,但是給高年級的同學當小工,搬磚、和泥、砌牆,樣樣都干,直到蓋起了自己的教室;作為一名記者,我參加了抗震20周年、30周年的紀念活動,採訪過數十位地震的親歷者,走進了他們的內心世界;我生活在震後的唐山,接觸過無數的唐山人,也時時感受這個城市的變化,並一起隨著時代的脈搏在跳動。正是有了這個經歷,我有責任告訴人們:我們是怎樣的唐山人,我們有著怎樣的精神。 再回到電影的情節中。故事講述的是地震發生時,姐姐方登和弟弟方達被壓在一塊水泥板下,母親元妮面對的卻是只能救一個的痛苦選擇,被母親放棄的小登,在奇蹟般獲救的32年間,對母親當初的選擇一直不能釋懷,而她的母親同樣在失去丈夫和女兒的巨大陰霾中,苦行僧般生活了32年。據導演馮小剛說,這部電影是讓人反思在災難面前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碰撞和生死考驗,是對人「心靈的拷問」。出品方強調,地震所帶來的後遺症,不僅僅是震後的生存問題,更可能是伴隨終身的心理問題。電影《唐山大地震》表現了人在災難面前的脆弱,同時也關注了災後人們如何釋懷並擺脫心靈的枷鎖。 這些話不無道理。特別是在關注人的精神世界、心理健康的今天,顯得入情入理。但是,在影片中,我看到的是糾結、怨恨、愧疚、憂鬱,沒有看到我們唐山人身上特有的堅毅、勇敢、頑強、樂觀、豁達。誠然,地震帶給我們心靈上的傷害很大,比肉體的折磨還要痛苦,像電影中的情景,在現實生活中肯定存在,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說,比例很小。因為在有著燕趙之風的冀東大地,在這個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生活的是為數眾多的產業工人,他們的血管里流淌的是華夏子孫豪放的熱血,秉承的是「特別能戰鬥」的頑強精神,這種精神支撐著他們直面人生的任何困難和痛苦,無論是精神的還是肉體的。我覺得「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很好地詮釋了唐山人的特質,而「感恩、博愛、開放、超越」的新唐山人文精神更將抗震精神的內涵深化和延伸。 我自己在廢墟中被掩埋了好幾個小時,是父親和鄰居叔叔阿姨三人一起合力挖出一個小洞,我才得以從像床鋪那麼大的焦子板下鑽了出來。當時母親全身五處骨折,動彈不得,父親無法獨自施救,他就先給我挖個通氣孔,然後與鄰居一起,先將他們家的三個孩子救了出來,然後合力救我出來。期間,我聽到的是全力的呼喊和奮力的施救;前排房子有一家四口全都遇難,他的親人趕來扒出屍體,還挖出了一袋核桃,這袋核桃就成了我們充饑的食物;鄰居姐姐的母親失蹤,妹妹被壓在廢墟中,我同她一起看望廢墟下妹妹的屍體,然後姐姐非常平靜地對我說:我要去找媽媽,我要顧活著的人;一個阿姨三個兒子有兩個遇難,兩年後,她不顧40多歲高齡,執意再生一個……;我不厭其煩一一細述,想說明的就是:唐山人,面對災難,沒有怨天尤人,沒有等待,他們在第一時間,自救、互救;面對死亡,他們沒有恐懼,平靜地接受這一切;面對心靈的創傷,他們想的是創造未來……。 我敢說,如果沒有唐山人的堅毅、樂觀和豁達,就沒有唐山的今天。憑著這股頑強的毅力,從地圖上抹掉的唐山又站起來了。震後,他們埋葬完親人的屍體,不等、不靠、不要,不分男女,不分老少,就地取材,挖出木檁、塑料布,蓋起了簡易棚,重新進入生活的軌跡,許多人用最短的時間處理好家裡的事,就回到了工作崗位。在長時間的震後重建過程中,他們沒有沉溺於傷痛之中,而是直面困難,笑對人生。經歷過生死考驗的唐山人,對人生有自己獨特的體驗,他們不蠅營狗苟,不小肚雞腸,而是心胸寬廣,古道熱腸。他們永遠忘不掉逝去的親人,每到祭日,城市中每個十字路口都是火光閃閃,淚光點點,但是,他們又不會陷入哀痛中不能自拔,他們勤奮地工作,努力地拼搏,幸福地享受著眼下的生活,又認真地謀劃著未來。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精神,這種豁達,唐山人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奇蹟:獲聯合國人居榮譽獎;財政收入位居全省最前列;多個縣(市)位居全國100強;建成北方不凍港;修建新機場;建成美麗新南湖……。 這是我眼中和感受中的唐山人,我為我是唐山人自豪。但是,很遺憾,我在《唐山大地震》中沒有看到這一切,沒有感受到這一切。看到的是母親32年的愧疚與自責,以至於她無法面對新的生活,甚至拒絕寬敞明亮的新居所;看到的是女兒的怨恨,是叛逆,是未婚先孕,而最讓人無法理解的是,以自己是唐山人為理由拒絕墮胎;沒有看到的是唐山主流精神的展示,沒有團結、友愛、互助;沒有頑強、拼搏、進取;沒有樂觀、豁達、向上。同樣沒有看到的是唐山城市建設的展示,寬敞的街道、整潔的樓群、美麗的南湖、神奇的曹妃甸,還要許多的文化遺產,都沒有在影片中看到,最多是3、5個鏡頭,而主要場景都設在了杭州。 《唐山大地震》會有很好的票房收益,因為它彙集了如今眾多的時尚元素:名導、名星、新理念,它打出的人文關懷、心理健康牌會很有成效,緣於此,還沒上映,就已經是叫好一片,在這種形勢下,我的言論可能多少顯得不合事宜,但是,我以一個唐山人認真的態度,憑唐山人發自內心的良知,我仍然要說:我對《唐山大地震》這部影片很失望。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文殊菩薩傳 第二十六章 朝台:山河大地,草木萬物,五台何處不文殊
※漢中洋縣油菜花海:大地上一片金黃色的海洋
※從楚王失弓說開去(大地漫筆)
※魯迅眼中「最有前途的女作家」,為大地立傳,走過生死場
※【耘農大地】貧居鬧市無人問時你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