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外匯交易抗戰:關於中長線趨勢交易的38個終極思考20161215
我不是老師,也沒有什麼系統的理論,只能想到什麼說什麼。基本都是自己的感悟,有些話已經在其他貼子里說過了,這裡也再總結一下。
1、大多數人都能穩定贏利
當然,理論上可能的事情,現實中不一定發生,這就是其中之一:大多數人事實上在穩定虧損。
舉個例子,10000元本金,平均每天贏利1元,一年利潤率3.65%,超過銀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這就是穩定贏利。
雖然我沒做過具體統計,但我覺得大多數人應該都能做到。
現實中大多數人穩定虧損的原因在於,他們把穩定暴利當成了追求目標。
2、如何持倉
很多人有這樣的經歷,回頭看看日線圖上那一個個上千點的大波段,無限惆悵地說:當初我也是看到了那個趨勢的,就是沒拿住單子。
大多數人在實戰中經常會忘記順勢交易的精髓:「眼見為實」。
我們都知道,只要趨勢沒改變,就要抱住單子不放。為什麼要在所有均線都是多頭排列的情況下,平掉多倉?
我們都知道,日線級的趨勢不會輕易改變。看看實際的日線圖,哪個大波不會延續一兩個月,或兩三個月?為什麼剛剛漲了三天,就要平倉離場?
如何理解「趨勢沒改變」,個人建議看形態,而不是看點位。不要因為漲了兩百點,或五百點,就覺得趨勢到頭了。
你看到均線拐頭了嗎?你看到布林帶收口了嗎?
對趨勢交易來說,「眼見為實」才是第一位的。
3、趨勢就是震蕩,震蕩就是趨勢
趨勢交易者有一種說法,叫做突破交易,也就是等行情走出震蕩進入單邊再開始做單。這裡面隱含一個悖論:單邊沒有走出來之前,你怎麼知道那就是單邊?難道不會是新一輪震蕩嗎?
如果等單邊形成之後再入場,那不就是下一輪震蕩的開始嗎?
針對這個難題,個人的解決方案是「絕對的趨勢跟隨」,把所有波動都看成趨勢,永遠在場,按日線級均線方向下單。有興趣的可以去看我的另一個文章「順勢的解決方案之一」。
4、止損很邪惡
這條比較反傳統,可能會引來不少罵聲。
仔細想一想就會發現,止損理念跟趨勢交易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
止損意味著什麼呢?根據各種分析,設定一個止損點,到了止損點,認定趨勢就會反轉。
趨勢交易的理念呢?「眼見為實」。怎麼能事先肯定到了止損點就反轉?到止損點,形態改變了嗎?
以日線級為例,一天漲(跌)200點也不一定導致第二天的均線拐頭或布林帶形態改變。
還有一種說法,止損為了防範黑天鵝。這個基本上也是心理安慰。真地到了金融大風暴,或再來一個911,匯商也是要自我保護的,你的止損真能執行到嗎?
5、戰略與戰術的矛盾
經常看到有人發下豪言壯語,要做千點行情,卻只設了幾十點止損。這實在是很可笑的一件事。幾個主要貨幣對的日內波動,很容易就達到50-100點。就算你看對趨勢,一個毛刺就把止損打掉。倉位都沒了,拿什麼做千點行情?
有人會說,沒關係,咱屢敗屢戰,止損之後再入場。這個很大程度上也只是一個理想。人心都是肉長的,你的止損反覆被打,你真地有信心屢敗屢戰嗎?
最常見的情況可能是,屢戰屢敗之後,決定觀望,然後看著K線絕塵而去,再也不回頭。
6、波浪很浪漫
個人建議,波浪理論最好是用來做中長線趨勢形態參考,最好不要量化。即使量化,也只能到波段,而不是某個具體點位。
至於在日內短線上的應用,我覺得已經超出了現階段的人類文明發展水平,基本上屬於神仙的工作。
7、認識自我
在其他行業,一個正常的的成年人,通常都會對自身的能力有一個大致準確的評估。
偶爾去一次健身房的普通白領,不會奢望自己比劉翔跑得更快。
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不會奢望去領導世界500強企業。
剛考出駕照的本本族,不會奢望去F1大獎賽上拿名次。
為什麼,一個模擬炒匯三天(或者只看了一點理論)的新手,就會奢望馬上超越這個行業的頂尖明星?
8、外匯不是窮人的事業
見識了幾位同道,拿著幾百美元,或1000多美元,雄心勃勃地做專職。
基本上這是挺可笑的一件事。
一個月的生活費就要這麼多了吧?那意味著至少要一個月賺到一倍的利潤才能維持下去。這已經不能用瘋狂來形容了。
這不是短線或長線的問題。在我看來,幾百美元,或1000多美元,基本上只能做學費,要交給市場的。
拿幾百塊做長線,一年賺一倍,或兩倍,夠做什麼呢?
如果走重倉超短的路子,基本上就是一路止損+暴倉。即使偶爾大賺一筆,如果不能果斷離場,或轉為中長線,結局也是一樣。
這就是富人的遊戲。
窮人千萬不要當成自己的事業,抱著幾百塊當賭本跳進來,夢想著撈回去幾百萬。
結局早已註定。
9、入場點無關緊要
對於中長線趨勢交易來說,入場點無關緊要。
很多人想不通這一點。
打開日線圖,隨便找一個單邊,1000點,或2000點,看起來波瀾壯闊。再看看組成這個單邊的一個個小蠟燭,大多數就在50-100點的範圍內跳動,就象大海里的小浪花。
既然認定了趨勢,何必去糾結日內的小回調,苦苦尋找入場點呢?
10、關於贏利能力
這個問題與第一條有相關的地方。
大多數人不但沒有一年賺3.65%,事實上反而虧了很多個3.65%,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一年賺3.65%對他們沒有任何意義。
如果你只有1萬美元本金,一年賺3.65%,一共只有365美元,維持生活都不夠,的確沒什麼意義。
如果你有100萬美元本金,同樣的利潤率,一年可以賺到36500美元,這基本上是高級白領的收入了。
以上的數字只是一些極端的例子,對於外匯保證金來說,我們可以把目標利潤率放得更合理一些,比如一年一倍。大多數人做過一兩年之後,基本上都有這個能力,之所以在現實中沒有實現,本金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1萬美元,一年賺一倍,意義並不大;100萬美元,一年賺一倍,那就基本上實現了財務自由。而對於外匯保證金來說,一年賺一倍是一個很輕鬆的目標。
11、為什麼順勢這麼難
「順勢」應該是這一行被提及最頻繁的概念之一,大多數人也是認同的。
現實是,大多數人大多數時間是在逆勢操作,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大多數人虧損的原因:違背了基本原理,能不虧嗎?
但我相信,沒有人會故意跟趨勢對著干。
舉個極端的例子:假如你從未來穿越回來,你知道明天是一根光頭光腳的大陽線,你會去逆勢做空嗎???
很多人順勢操作出問題,是因為趨勢改變之後沒有很好的處理方案,最後要麼止損,要麼硬扛。很顯然,這兩種做法都不會令人滿意。
我的建議是:既不要止損,也不要硬扛,而是「跟隨」。
舉個例子:昨天英鎊是一根大陽,今天早上5日線向上,順勢做多。假如晚上非農之後英鎊大跌,把昨天的陽線完全吞沒,下周一開盤之後,5日線就可能掉頭向下,這時就要順勢做空,而原來的多單依然保留。
這種做法同時起到了止損和硬扛的作用,而真實的目的其實是加倉。這跟某些人概念中的虧損鎖倉是不一樣的,因為這是「順勢做單」,心理上的強勢不言而喻。
有人可能覺得直接止損更簡單。
我認為,止損意味著對原來趨勢的徹底否定,這實際上是一種預測,與「順勢」有些矛盾的地方。
從心理上說,止損實際上是違反人性的,做起來非常不簡單。止損之後,人的心理就處於一種弱勢狀態,這對交易是非常不利的。
而「跟隨」,可以解決以上諸多問題。
12、什麼是「勢」
大家都在講順勢操作,但什麼才是真正的「勢」?這個問題不搞清楚,順勢操作就是自欺欺人。
我的理解就是:「眼見為實」。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講一個分析師,為了分析某個貨幣(也可能是股票,記不清了)的走勢,在圖表上放了一大堆均線、指標,外加一大摞國際經濟信息資料,翻來覆去地研究,始終沒有結果。這時他六歲的女兒走過來,看了一眼圖表就說,那條線是往上走的(原話不記得了,大意是這樣)。她的父親幡然醒悟。
這就是我理解的「勢」。
具體來說,可以用5日均線,每天開盤之後的一兩個小時,大概北京時間早上6-7點鐘,如果5日均線傾斜向上,就是「多頭勢」,傾斜向下,就是「空頭勢」。用其他周期的均線也是可行的,但我認為5日線在靈敏度和準確度方面均衡得比較好。
所以,不要分析,不要預測,眼見為實就是「勢」。
13、年齡問題
我認為,一般意義上來說,年輕人不適合以散戶的身份進入金融投機這一行。原因有兩個:
(1)資本缺乏
剛踏上社會的年輕人,除掉那些「X二代」之外,大多數人的收入基本上只夠維持個人的生存,而且幾年之後就要面臨買房、結婚、生子等人生大事,30歲之前不大可能擁有真正意義上的「資本」。
我在前面表明了一個觀點:金融投機不是窮人的事業。那些抱著幾百塊跳進來夢想著撈一桶金回去的人,絕大多數都會被市場無情地踢出去。
(2)不夠淡定
年輕人通常性格急躁,喜歡做短線,撈快錢。但短線恰恰是對技術要求非常高的活計,需要長年累月的經驗積累。這種矛盾註定了年輕人的悲劇結局。
因此,我的建議是,35歲之前不要以散戶的身份進入這一行。如果實在熱愛金融投機,可以到正規的金融機構(銀行、基金、證券公司)去學做操盤手。
14、「勢」需要確認嗎?
行情總是進三退二,或退二進一,諸如此類。於是經常看到有人觀望,等走勢清晰一些再入場。
舉個例子:
(1)暴跌之後,底部震蕩開始了,當然,這時只是小反彈,行情還沒有反轉,不應該入場做多;
(2)某日出現了底部大陽,連破前一周最高點,似乎有反轉的跡象,但底部形態不明顯,還需要回調確認;
(3)接下來幾天繼續小幅反彈,似乎有頭肩底的可能,但還需要回調不破左肩來確認;
(4)接下來幾天果然回調,某日在接近左肩的位置忽然一根200點大陽拔地而起,頭肩底應該能確認了,但大陽之後通常有一段不小的回調,要等回調之後再入場做多比較穩妥;
(5)然後是類似陰跌的回調,一天可能只有二三十點的波幅,讓人想做又不敢做,撓得人心痒痒;
(6)陰跌了三四天,耐心快要被磨損殆盡,忽然又來了一根大陽,接近頸線位了。這是一個關鍵位置,如果沖不過去,可能會就此反轉,回歸下跌。於是只好再等;
(7)第二天繼續大陽,毫不猶豫地衝過頸線位,到了前段下跌的38.5%附近。這也是一個關鍵位置,有很多反彈會到此結束,需要堅定地站穩才能確認反轉;
(8)後面兩天繼續大陽,完全不給人回調入場的機會,直接衝到了前段下跌的50%附近。行情到此已經完全確認反轉。可是回頭看看,底部上來已經500多點,多頭連沖了這麼多天,怎麼也要休息一下吧?這時入場做多,很大的可能是被晾在天花板上。起碼也要回調個38.5%才能做多吧?於是再等回調。
寫到這裡,我的意思已經很清楚了。
好象某位大師說過這樣的話:只有當行情清晰得象錢堆在牆角,才能走過去撿。
我認為,這種撿錢的機會永遠不可能出現。
當行情異常清晰的時候,也就是這一段行情馬上要結束的時候。
「勢」是一種客觀存在,不需要確認。
15、耐心是一種美德
我覺得,在人類的所有品性當中,對炒匯最有幫助的,就是「耐心」。
很多問題,看起來是技術分析不到位,深層次的原因其實是缺乏耐心。比如波浪形態中最經典的五浪,技術上很簡單,可是有多少散戶能把日線級的五浪從頭做到尾?我估計大多數人在第一浪中就被掃出來,能抓住1/3浪的已經非常了不起,能抓住1/3/5浪的簡直就是鳳毛麟角。然後許多人回過頭來看著日線圖發獃: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五浪我沒有抓住???
日線級的五浪至少會延續2-3個月以上,沒有一個超級強悍的心臟,最終也只會望浪興嘆。
金融投機行業聚集了我們這個星球上最頂尖的精英,他們的設想、計劃、布局,遠遠超出普通人的想像,常人眼裡的3-500點已經是一波很大的行情,在他們那裡也許只是用來建倉。
16、貪婪是一個魔鬼
耐心的反面是急躁。大多數人做交易的時候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急躁情緒,這種情緒的根源其實就是貪婪。
說到底,這是一個很無奈的現狀。沒有貪婪,我們根本不會進入外匯保證金這樣一個高危行業。但過分貪婪又會導致重倉,以及隨之而來的一系列嚴重後果。
做過幾年的人都有體會,只要控制住貪慾,就不大可能大虧,至少暴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而技術、經驗之類,是可以隨著時間慢慢累積起來的。
很多人,包括我在內,當初都是被交易商「以小搏大」的幌子忽悠進來的,抱著幾百美元,夢想著撈一桶金回去。進來之後才發現,這幾百美元實際上只夠交學費的。真正賺錢的途徑,要麼通過數年的積累慢慢把小資金做大,要麼在其他地方融到一筆本金來做。拿一點小錢就想快速發財致富,基本上是死路一條。
17、讓K線飛一會,把倉位捂一會
其實還是耐心的事兒,我覺得這個因素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想當初剛入行的時候,下了一個單,眼睛就死死地盯在屏幕上,手指就死死地扣在滑鼠上,屁股就死死地蹲在座位上,哪怕外面天翻地覆也跟我沒關係。操了賣白粉的心,卻連賣白菜的錢都沒賺到。
現在已經完全沒有了當初的激情,下單之後什麼感覺也沒有,一天之內帳戶波動幾千美金也淡然處之,吃得下飯,睡得著覺,沒時間就隨便看一眼日線圖,有時間就多分析一下小時線和周線,即使抄底摸頂也學會了用大周期,隔幾百點加一次倉,而不是象以前,跑上10-20點就迫不及待地衝進去。
讓K線飛一會,忽略操作周期內的正常波動,就自然地跟上了趨勢。
把倉位捂一會,不要被不合理的止損輕易打掉,利潤就不會離你遠去,贏利就是一個順理成章的結果。
18、入場點位與分批建倉
我在前面提過一個觀點:對於中長線交易來說,入場點位無關緊要。
我覺得,很多人之所以對入場點位斤斤計較,是因為在潛意識裡有一種賭博心態,將單獨一個單子的勝負看得過於嚴重。
舉個例子:一萬美元本金做歐/美,計劃總倉位一手。這個倉位可以說不輕不重。如果是在福匯100倍平台上,佔用15%資金。
(1)一次下單一手。這有點象賭博里的梭哈,一次押上所有賭注,一把定輸贏。這種情況下,當然要萬分小心,說草木皆兵、杯弓蛇影也不為過。從基本面到技術面,從道氏理論到波浪理論,從年線/月線到小時線/5分鐘線,從常用的KDJ/MACD到某個高級金融分析師自創的指標,總之想盡一切辦法分析現在/預測未來,避開所有可能的陷阱,然後,下注。用「下注」這個詞不完全是比喻,對普通散戶來說,不論自以為分析得多麼精僻,本質上與扔硬幣沒什麼區別,下單之後,勝負機率各50%。如果是負的50%,沒說的,只能止損,因為這個倉位扛不起。如果是勝的50%,你真地敢中長線持倉嗎?眼看著浮贏1000塊,沒有及時入袋,一個日內回調,變成了負500塊。這種瞬間從天堂掉入地獄的感覺,不好受啊。
(2)換一個做法:一次下單0.01手。要下100個單,才能建倉完成。具體計劃要視情況而定,可以每天下一個單,可以每4小時下一個單,也可以看圖形在支撐/阻力處下單,突破布林帶上下軌時下單,回調不破布林中軌時下單,總之你有充分的時間、行雲流水般的操作、天地任我行的豪邁,去抓住真正的趨勢。行情是慢慢走出來的,它可以反覆震蕩,但早晚會走出震蕩,形成單邊趨勢,只要能及時跟上,前面某個或某幾個方向錯誤的單子根本無關大局,完全可以放在一邊不理,到最後根據趨勢的變化,或贏利的多少,一次全部平倉,算總帳。
19、再一再二不能再三
簡單說就是「事不過三」。
比如衝擊一個阻力(或支撐),第一次沖不過,第二次沖不過,如果第三次還衝不過去,有很大的可能會就此反轉。
比如價格在布林帶內震蕩時,短線高手高拋低吸做得不亦樂乎。但要注意,震蕩到第三次,可能就要突破了。
這也是培養耐心的一個思路。
如上所說,價格到了一個重要的阻力(或支撐),想抄底摸頂,最好等第三次沖不過去再入場,成功的機會就非常大。
20、中長線之布局
這個題目有點大。我不知道那些真正的大資金是如何做的,這裡也就隨便說說,從自己的經歷中談一些設想:
(1)時間周期。既然叫中長線,自然不能象日內短線那樣,虧20點止損/贏50點跑路。我認為日線是一個分水嶺,至少要日線以上級別才可稱之為中長線。對幾個主流貨幣對來說,一個明顯的日線級波段(布林帶從開口到收口),基本上要耗時2-3個月。可以把這個時間段作為一個基本的布局框架。如果將單邊之前的震蕩考慮在內,時間跨度上可能要增加0.5-1倍。
(2)資金。我在前面反覆強調了「金融投機不是窮人的事業」。這並不是歧視。窮人當然可以有自己的事業,但決不是在金融投機方面。如果說日內短線,還可以拿幾百塊搏一下。這點錢拿來做中長線,那就是個笑話。我覺得,對普通散戶來說,一萬美元以上,基本上可以開始自己的中長線之旅了。
(3)倉位。中長線操作必須輕倉。這是個基本原則。當然,輕到什麼程度,各人可能有不同的承受能力。為了簡化討論,這裡給出一個參考:一萬美元本金,倉位上限一標準手。在福匯100倍平台上,一手歐/美佔用資金15%,其他幾個主流貨幣對也差不多。實戰中我建議將資金占用控制在10%以下。也可以申請高槓桿,英國平台上最高可以做400倍。至於某些上千倍槓桿的非主流平台,不建議去做,資金安全是個大問題。
(4)分批建倉。我在前面對比過一次建倉和分批建倉,分批建倉的優勢是很明顯的,尤其對於中長線,一個日線級波段,時間跨度2-3個月,上下波動2000多點,很難設想會用一個單子從頭吃到尾。至於建倉計劃,因為我主要是以均線判斷走勢,所以每天早上做一單(以時間為基準),這樣比較有規律,適合上班族。還可以圖形為基準下單,這就需要較多的技術分析,時間上也很難把握,更適合職業炒家。
(5)止損/止贏。我建議,對於中長線操作,不要設固定的止損/止贏。中長線操作應該是以順勢為原則,不預測未來,等走勢形成,才決定下一步行動,屬於「後發制人」。而固定的止損/止贏有點象緣木求魚,需要預測到某個點位趨勢就會反轉或結束,這與順勢有很大的衝突。當然,在波段進行當中,如果個別單子有很大的浮贏,用少量倉位做做高拋低吸也未嘗不可。
(6)吃魚身。中長線操作追求的是「吃魚身」,不要奢求從魚頭吃到魚尾。比如一個日線級波段延續3個月,波動範圍2000點,掐頭去尾吃到1500點就算很成功,放到前面的例子來看,一萬美元本金做一手歐/美,總贏利就可能達到一萬美元左右。也就是說,三個月翻一番,去掉震蕩的時間,一年可以操作兩個這樣的波段,翻兩番。對大資金來說,這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21、中長線之出場
何時止贏,是個大問題。
比如浮贏200點,沒有及時入袋,變成浮虧200點,忍不住止損,然後看著價格再按原來的方向走了500點。
這種令人絕望到極點的情況,相信很多人都碰到過。如何避免呢?
對於日內短線來說,走勢過於複雜,止贏有很大的隨機性。
對於中長線來說,最簡單的對策就是設定合理的出場條件。
很多人把出場條件設成一個固定點數,比如100點止贏,200點止贏之類。這從根本上違背了順勢不預測的原則,普通散戶不可能準確預測到一個趨勢可以延續多久。很多人看對了趨勢卻賺不到很多錢,就是這個原因 - 過早離場。
比較合理的做法是通過技術分析判斷趨勢是否有結束的跡象,比如,布林帶收口就是一個非常關鍵而且明顯的指示。再結合均線的拐頭/纏繞/交叉,MACD多次背離,KDJ多次鈍化等跡象,基本上可以保證吃到中長線之魚身。
22、金山有路勤為徑
我曾經看到過這樣的說法,炒匯的人應該學狙擊手,大多數時間潛伏不動,等目標出現,一槍中的。
這種說法其實是在倒果為因。
狙擊手是如何成為狙擊手的呢?拋開那些鳳毛麟角般的天生神槍手,大多數還是通過後天的勤學苦練得來的。通俗地說,是用子彈堆出來的。
我們生活中的大多數技能都是這樣來的。譬如游泳、開車、打球、下棋、(例子太多了),如果只是學學理論,看看人家操作,永遠不可能真正學會。
現實中大多數散戶都達不到狙擊手的程度,如果硬要去東施效顰,學人家潛伏不動,等目標出現,那基本上只是在浪費時間。
這樣說並不是鼓勵散戶無節制地隨便下單,而是要在全面評估自身的性格與抗風險能力的前提下,大膽出擊。
還有一點就是,沒有必要在模擬帳戶上花費太多時間,做模擬帳戶就象在駕校里學開車,只能讓你學會基本技能。但是人不能永遠在駕校里開車,早晚要上大路的。生活中需要的經驗和應變能力,在駕校里是學不會的。
23、M = P x T
M: Money - 利潤
P: Position - 倉位
T: Time - 時間
24、忍者無敵
炒匯這幾年,最大的收穫就是忍術小有成就。
雖然我主張該出手時就出手,但是大多數時間還是要忍字當頭。畢竟我們普通散戶的資金有限,不能輕易浪費。
究竟要忍到什麼程度呢?我覺得大多數時候可以參考「事不過三」原理。
比如面對一波充滿誘惑力的行情,新手通常都會有強烈的下單衝動,最好等到第三次衝動的時候再下單,正確率往往會高出很多。
比如價格第一次衝出布林帶的時候,很多人會忍不住去抄底摸頂,這時往往會短線被套。最好等第三次沖不過前高(低)再入場。
所以,忍無可忍的時候,再忍一忍。
25、布林是個好朋友
個人認為,布林是一個少有的、綜合性的優秀指標。
首先,布林上下軌界定了一個範圍,大多數時候,價格都是在這個範圍內運行。不論順勢還是逆勢,都可以找到操作依據。做順勢的,在價格碰到上下軌之前,可以一直持倉;做逆勢的,在價格碰到上下軌之後,可以找機會抄底摸頂。
喜歡數浪的,如果只看K線,有時會看得眼花繚亂,如果跟布林帶的形態結合起來看,浪型就會清晰得多。
布林帶的形態也與中期趨勢的進行密切相關:開口,往往預示著趨勢的開始;收口,往往預示著趨勢的結束;而收口之後的橫向發展,那就是震蕩的開始。
布林中軌的設計就更加巧妙,它實際上就是20期均線,既代表了中期的趨勢,也是很關鍵的阻力和支撐。比如在一個典型的上升趨勢中,大多數時候價格運行在布林中軌之上,而且第一次和第二次回調碰到中軌的時候,通常都會強勢反彈起來,到第三次回調才會穿過中軌,向下軌運行。當用在日線級別的時候,布林中軌就是20日均線,20天正好是一個月的有效交易日,因此,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月線級別的趨勢。
因此,對中長線交易者來說,通常情況下,只用布林帶,再加上一個短期均線,已經基本上可以滿足交易需要。
26、如何加倉
中長線交易者不會把未來押注在某一個單獨的倉位上,必定要隨著趨勢的進行,加倉或減倉。
(1)時間:每隔一段固定的時間加倉。比如我做日線級趨勢,每天早上開盤之後的一段時間,基本上在6、7點鐘左右,按照5日均線的方向下一單。這裡多說一點,採用定時加倉的,最好是在每個周期開始的一段時間下單。趨勢之所以成為趨勢,就是因為它的延續性。所以每個周期開始,通常都會延續上個周期的趨勢。而在周期內部,可能會出現反向波動。這種反向波動,可能會對那些回調加倉的人形成干擾。
(2)點位:每隔一段固定的點位加倉。比如歐/美,一波日線級趨勢大約1000到2000點,把建倉範圍定為500點,每隔100點加一次倉。至於是順勢加倉,還是逆勢加倉,則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3)形態:根據K線或布林或波浪或其他一些圖形指標的形態加倉。本人並非祼K高手,覺得還是參考具體圖形更保險一些。比如在布林上下軌抄底摸頂,或者回調布林中軌順勢加倉。比如MACD背離,比如KDJ鈍化,等等。按形態加倉需要長時間盯盤。
關於回調加倉多說幾句。
聽起來回調加倉是一個很好的主意,實踐中卻經常出問題。相信很多人有過這樣的經驗,比如一根大陽線之後確立了升勢,打算回調做多。等回調到原先看好的點位,卻發現形態發生了變化,有反轉的可能,於是開始猶豫。猶猶豫豫之間,突然又是一根大陽線,創了新高,於是後悔莫及。
所以,對於中長線交易,我還是傾向於順勢加倉,不等回調。對於中長線來說,回調加倉有點類似於「丟西瓜撿芝麻」,容易因小失大。
27、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順勢就象武俠小說中的正派武功,入門比較難,起步階段往往十分枯躁,一個平淡無奇的動作可能就要練上1-2年,10年8年才能小有成就,意志薄弱的人很難堅持下去。
逆勢就象武俠小說中的邪派武功,初期進展迅速,學上幾天就可以打得象模象樣,幾個月後就能把同時開始學習的正派武功弟子打得滿地找牙。
結局基本上是註定的。
20年後,正派武功弟子學成下山,成為江湖上的中流砥柱。邪派武功弟子多半在某個山窩窩裡經脈錯亂,爆體而亡。
有人可能會舉出歐陽鋒的例子,將邪派武功練到極致,居然成為天下第一。這種小概率事件,實在沒有討論的必要。而且,此君的結局,未免太過凄慘,難以成為我們的榜樣。
28、順勢的奧秘
這樣說可能有點嘩眾取寵,或者自不量力。
但我一向認為,簡單就是美。外表看起來非常複雜的事物,它的本質也許真地就非常簡單。
順勢的奧秘,我概括為一句話:「忽略次級周期的波動」。
這個是我自己總結出來的,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比如做日線級別的順勢,就要忽略日內的波動,不論1小時、4小時還是8小時,都不要去管它,等美國收盤之後才能確定今天的勢,進而決定第二天的操作策略。不要以為歐洲盤打下去100點就會轉勢,說不定美國人來個半夜雞叫,反拉上去200點。
其他級別的道理也是一樣的。比如做4小時級別的順勢,就要忽略4小時以下的波動。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會丟失一部分利潤。但是,有舍才有得。什麼都想要,可能什麼都得不到。與一段完整的勢相比,次級別的波動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做這一行必須時刻要記住:過分貪心的結果,就是自我毀滅。
29、慣性原理
慣性是宏觀世界運行的基本原理。
不論具體的東西,或者不是東西的東西(例如一個組織或政體的運行),都有其自身的慣性。
在投機這一行,慣性的具體表現就是「勢」。把K線想像成一個有質量的東西,受力之後就會有一定的速度。當窄幅震蕩的時候,K線的速度比較小(慣性也比較小),很容易受外力的作用改變方向,外在表現就是短期的阻力或支撐起作用。當中期趨勢形成之後,可以認為K線具有了比較大的速度(慣性也比較大),勢如破竹般地衝鋒,這時反方向的作用力很難起作用,短期的阻力或支撐就象土雞瓦狗一樣紛紛崩潰。
古人說得好:「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三鼓,神奇地對應波浪理論中的經典形態。面對信心百倍向前沖的K線,投降帶路就是最好的策略。等到二浪、三浪過後,勇氣耗盡,形態衰竭,這時才是反水的時機。
30、餡餅下面通常都是陷阱
金融投機是一門反人性的事業,抄底摸頂恰好迎合了人性中的弱點,給人描繪出一塊利潤豐厚的大餅,等到意志不堅定的人一頭撲進去,才發現原來大餅下面是陷阱,直通十八層地獄。
順勢,是這個市場的第一生存準則。這是無數先烈們用身家性命驗證過的,不容置疑。
抄底摸頂,固然有機會賺一筆大的,那隻不過是買彩票中大獎性質的,只要你不離開這個市場,遲早要還回去。
31、關於容錯機制的思考
本人是電腦發燒友,工作之餘,幫公司管理電腦。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大公司通常都會自己採購伺服器組建內部網路。伺服器就是一種高檔電腦。高檔在哪裡?一個關鍵的方面就是容錯機制,或者叫冗餘機制。
電腦本質上是一種電子設備,是機器,由各種零件組成,每個零件都會有發生故障的可能。現代的大公司,極度依賴電腦網路,網路中斷幾分鐘,都可能造成極大的損失。如何在電腦發生故障的情況下,保障網路的正常運行?
有冗餘機制的伺服器,基本上所有重要的零件都至少有兩套:2個電源,2個CPU,2條以上內存,硬碟做RAID1陣列(用一半的容量做熱備份)。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如果有一個零件損壞,另一個可以馬上替補上去,電腦依然正常工作,同時給生產商留下足夠的維修時間。
說了這麼多電腦,跟外匯有什麼關係呢?
我覺得我們做外匯這一行也很需要容錯機制。
很多人拚命鑽研技術,或者研究基本面,力圖把握行情,提高每個單子的勝率。可是在很多情況下,這樣做的結果並不如人意。很多人會發現,辛苦鑽研的結果,還不如拋硬幣,也就是達不到50%。
單子失敗的原因很多,我也沒有本事去一一分析。我這裡要提出的是另一個思路:在某一個,或某幾個單子出問題的情況下,保障整個帳戶的安全。
1、不要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
有一個著名的論斷,「專心才能專業」。粗看起來,很有道理。如果同時操作過多的貨幣對,的確沒有可能對每個貨幣對都鑽研得很仔細。可是換個角度想,作為普通散戶,這一生有多大的可能達到真正的「專業」呢?一直研究一個貨幣,就一定能完全掌握它的行情嗎?我覺得答案應該是否定的。大多數散戶分析行情之後做的單,並不一定比拋硬幣更準確。如果只做一個貨幣對,錯了,對整個帳戶就會有極為不利的影響。如果能同時操作幾個關聯度不大的貨幣對,就可以利用簡單的概率原理,降低整個帳戶的風險。畢竟所有貨幣對同時做錯的可能性還是很小的。
2、對沖
這也是一個被很多人批判的東西。有人認為,對沖不如直接止損。可是,想一想,歐美那些大基金為什麼叫對沖基金呢?他們的具體操作可能相當複雜,但是本質上是一樣的,無非就是在買進一些東西的同時,賣出一些東西,以此來控制風險。機構做一輪行情可能要1-2千點,建倉區間可能就有幾百點,如果象普通散戶那樣,回調幾十點就止損,基金經理豈不是要瘋掉。
但是,對沖如果用不好,的確會有很大麻煩。我的意見是,對衝要順勢。舉個例子,今天歐/美4小時圖表顯示亞盤迴調,順勢做空;如果今天美盤拉起來,維持到明天早上,4小時圖就會轉為上升,那麼就順勢做多,用相同的倉位。這裡面的操作思路是順勢,但形成了事實上的對沖,既起到止損的效果,又保留了原始倉位。有人可能會問,後面如何解鎖?我要說的是,根本不需要考慮解鎖,把他們當做兩個獨立的單子就可以了。必須徹底拋棄解鎖的概念,否則思維會陷在牛角尖里出不來。
32、關於震蕩的誤區
趨勢系統不適用于震盪行情,這是個共識。所以人們拚命研究優化,努力讓趨勢系統在震蕩的時候也能賺錢,或者至少不虧錢;還有人研究如何準確判斷行情,以便避開震蕩,達到不虧錢的目的。
以上這些想法都反映了一種「通吃」的思維,類似於市場上的壟斷行為,想把所有的錢都賺到自己手裡。這種想法是人之常情,卻是一種危險的傾向。
市場這麼大,我們作為芸芸眾生中的一員,既不是超人,也不是天才,想把所有的錢都賺到自己手裡,那只是毫無意義的妄想。
那麼如何扭轉自己的思想?
很簡單,把震蕩時候的虧損當做必要的投資成本。炒外匯就象經營一個企業,前期有必要的投資,經營的時候可能會有虧損,這些簡單的道理商人們都會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空手套白狼的事情並不會經常發生。
趨勢系統,顧名思義,就是適用於趨勢行情的,本質上是一種客觀系統。妄想把它優化得適用于震盪行情,不可避免地加入主觀因素,會改變趨勢系統的本質,影響到交易的一致性,這往往會成為悲劇的開始。
33、目標是個害人的東西
正常的有理智的成年人,做事情總是有一定的目標。
我這裡說的害人的目標,是狹義的。比如說,每天賺100美元、每周帳戶凈值翻一倍、歐/美要持倉到1.4,諸如此類。
投機市場是個很奇怪的東西,整體來看,是有規律的,趨勢性很明顯。但這實際上是事後諸葛亮。因為單獨看其中任意一個點,方向都是完全隨機的,誰也不能100%預先確定,那個點的方向到底是向上還是向下。
設定具體的目標,實際上是在預測市場。比如歐/美要持倉到1.4,隱含的意思就是,歐/美到1.4,趨勢就結束。仔細想想就會明白,這種思維很荒謬。把自己當莊家了。
設定贏利目標更是一件危險的事情。每天賺不到100美元怎麼辦?憤努?懊悔?不甘心?各種負面情緒襲來,然後就是失控,強行下單。
我們真正應該重視的,其實是「規則」。不論你是均線派、布林派、抄底摸頂派、海龜派、波浪派、黃金分割派、江恩派、硬幣派、靴子落地派,不論你的規則多麼複雜或多麼簡單,只要你有一定的規則,就必須把規則放在第一位,堅定執行你的規則,才有希望成功。
34、基本面是個大忽悠
這句話有些片面,原因就是它有特定的對象。我這裡的意思就是說,基本面對普通散戶沒什麼意義。硬要說有意義,也就是給茶餘飯後或酒桌上的吹牛增加點談資。
基本面是一個宏觀的概念,它的作用可能要在一個較長的周期才看得出來,至少是以月份計算的。
普通散戶有多少人看過月線?或者是像我多次舉過的一個例子:看著月線趨勢進場,結果被幾十點的波動打出來,然後悲嘆「看對了趨勢拿不住單子」之類無聊的話。
美元的價值走向,應該說是外匯市場上最大的基本面。打開美元指數的圖表,周線以上級別就看得出來,自2001年以來就是一個下降趨勢。可是這對我們有什麼意義呢?我們當中可有美聯儲委員?央行行長?機構分析師?大基金掌門人?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也就是拿著幾百/幾千塊美元,看著5分鐘到1小時的K線,自以為順勢或抄底摸頂地下個單。
就算你預測到了美元今年會觸底反彈,絕地大反攻,那又怎麼樣?行情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當中隨便一個1-200點的波動就會把你打出局。
這還僅僅是美元的基本面,如果具體考慮其他幾個主要貨幣,次要貨幣,以及它們之間的互相影響,隨隨便便就會把人搞得頭昏腦脹。一個系統的變數越多,它的複雜性會呈幾何級數上升,就像天氣預報,是在現代有了超大型計算機之後才能進行,即使這樣也還經常出錯。我們普通人有多少本事能對基本面進行真正有意義的分析?恐怕大多數情況下只是自欺欺人,瞎折騰罷了。
35、關於短線和長線的區別
通常的理解是,持單時間短就是短線,持單時間長就是長線。
我的看法是,短線還是長線,跟持單時間長短沒有關係。很多人的長線單是被套住之後,捨不得止損平倉,越做越長。你要是恭維他做了長線,他也只會苦笑一聲。
最簡單的區分,其實就是看圖周期的大小。比如5分鐘/15分鐘/1小時之類的,就是短線;日線以上級別的,基本就是中長線了。
有些人可能會迷惑,這跟持單時間長短不是一回事嗎?
真地不是一回事。
比如,第一天你按日圖趨勢進場了。可是第二天,風雲突變,4小時圖反轉了。到第三天,隨著4小時的反轉,日圖也有了反轉的趨勢。你怎麼辦?按日圖趨勢持單2天是不是太短了?
當然不是。你做單的依據是日圖趨勢,日圖趨勢變了,你還要一根筋地拿個十天半個月,未免有刻舟求劍的感覺。
有些人雖然也看大周期圖表,但最後下單的依據還是小周期,我認為這是「偽長線」。比如這樣一種很流行的做法:首先判斷大周期的趨勢,然後等小周期回調,勢頭將盡的時候,按大周期趨勢入場。
看起來很有道理。
可是,判斷趨勢很容易,判斷回調勢頭就是一件天大的難事。
回調不夠,不敢入場。
回調過頭,擔心反轉,更加不敢入場。
好不容易回調不多不少,還想再觀望一下,猶豫不決之際,機會稍縱即逝,然後眼睜睜地看著價格順著原來的趨勢一去不回頭。憤怒?懊悔?不甘心?各種負面情緒襲來,然後就是失控,災難就此開始。
如果真正想做中長線趨勢的,看看大周期圖表就明白,日線以上級別的單邊,至少都會延續1-2個月,跨越1-2千點,為了區區幾十點的回調,丟掉1千點的行情,怎麼算也是划不來的。
36、拿不住單子的再思考
我一向以為,我們這個世界的本質是簡單的。所謂的複雜性,基本都是人為造成的。
很多看起來相當複雜的問題,如果把條件推到極端,就會豁然開朗。
很多人能看對,卻不能做對。中線單往往因為短線的回調出局,結果錯失大行情。我以為這是由於進出場的規則不一致造成的。
外匯保證金是可以雙向做單的,做多與做空的本質是一回事,只不過方向相反。
如果你有了一個做多的規則,那麼把這個規則反過來,就是做空的規則。舉個例子:5日線上穿20日線,做多。反過來,5日線下穿20日線,做空。
下一步的思考比較關鍵:做多 = 空單平倉;做空 = 多單平倉。
依照上面的例子推理下來:5日線上穿20日線,空單平倉;5日線下穿20日線,多單平倉。
現在思路比較清晰了:
如果,由於5日線上穿20日線而做多;
那麼,只要5日線一直在20日線上方,多單就一直持倉;
只有,當5日線下穿20日線,多單才平倉出場。因為這是做空的條件,而做空=多單平倉。
以上思路不包含回調因素。
如果不拋棄回調的思維,中長線恐怕是做不成的。回調的思維事實上把做多與做空割裂開來,而這兩者應該是對立統一的。
註:以上所說的「5日線上穿(下穿)20日線」,只是為了說明問題舉的例子,不一定能作為實際操作的規則。
37、趨勢交易的終極思考
如果,由於某個條件而進場;
那麼,只有當相反的條件出現,才能出場;
否則,就一直持倉。
38、重勢不重價
終極思考之後,本來不想寫了。這個不像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可以寫得天花亂墜,翻來複去都有理。
今天看到一句話,比我總結得還要精闢,不涉及具體操作,可以作為中長線趨勢交易的核心理念:「重勢不重價」。
不知道是哪位高人總結出來的,必須要在投機和中文兩方面同時具有深厚的造詣才寫得出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