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怎樣定期體檢
糖尿病是一個慢性病,需要長期監測,謹防併發症的發生。患者定期進行相關檢查可以預防和及早發現各類急慢性併發症的發生。因此各類相關的定期檢查對糖尿病患者有著重要意義。
每一個月檢查的項目:血糖:血糖檢查主要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的測定,能間接地反映胰島素功能。患者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血糖監測的頻率和時間,在患病初期,或調整治療方案,或改變飲食、運動規律時,建議適當增加監測血糖次數;病情不穩定時每天檢查血糖,一旦有不舒服癥狀應隨時檢查血糖;病情穩定後,1個月至少檢查2次空腹和餐後血糖。
血壓:糖尿病和高血壓同屬於全身性代謝性疾病,糖尿病人容易被高血壓「盯上」。據了解,糖尿病人高血壓的患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的2倍,至少1/3以上糖尿病患者合併高血壓。糖友如果血糖、血壓「雙高」,發生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中風、腎病及視網膜病變的危險性也會明顯升高。
一般來說,成年人的理想血壓(健康血壓)是120/80mmHg(診室血壓、體檢血壓),超過140/90mmHg屬於高血壓,要及時到高血壓專科就診。若血壓水平在130/85mmHg-139/89mmHg之間,雖然不算高血壓,但屬於高血壓前期人群,要開始注重生活方式的調整,適當增加運動,否則稍不注意就會「轉正」為真正的高血壓患者。
每三個月檢查的項目:糖化血紅蛋白(HbA1c):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況,近期糖尿病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可以參照該項檢測。
糖化血紅蛋白4%~6%表示血糖控制正常,6%~7%血糖控制比較理想,7%~8%血糖控制一般,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強血糖控制,並在醫生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超過9%表示血糖控制很差,要警惕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發生。
每半年檢查的項目:尿常規:包括尿糖、尿酮體、尿蛋白、白細胞等多項指標,這些指標可以間接反映病人的血糖水平,明確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有無泌尿系感染等情況。患者如果無腎臟併發症可每半年做一次尿常規檢查,有併發症或感染時可根據醫生要求及時做尿常規檢查。
心臟檢查:糖尿病患者容易並發心血管疾病,合併心血管疾病,或血壓、血脂處於高危邊緣甚至超標的糖友,一定要定期篩查心臟功能。X線、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心向量圖檢查、冠脈造影等具體篩查項目要根據不同病情來決定,可諮詢專科醫生。
沒有心臟病癥狀也要定期做心電圖和心臟超聲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各種心律失常並了解心肌供血情況。無併發症者建議半年或一年做一次,有併發症者則需根據專科醫生需要進行檢查。
口腔科檢查:高血糖增加牙齒和牙齦病變的機會,所以患者最好每3-6個月去口腔科就診進行口腔專科檢查,以便及時發現糖尿病口腔併發症。
每年檢查的項目:血脂系列: 血脂過高也會影響糖尿病的病情,血液中的脂質增高後一部分會變成血遊離脂肪酸,過多的血遊離脂肪酸可通過抑制肌肉組織等對葡萄糖的利用,促進肝臟將非糖物質如脂類、蛋白質轉化成糖,使胰島素「失效」,還會引起分泌胰島素的胰島β細胞功能障礙,加重糖尿病病情。
血脂檢查主要關注「好膽固醇」和「壞膽固醇」的指標。低密度脂蛋白(LDL)就是「壞膽固醇」,正常指數為0~3.1mmol/L;而「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負責把血管壁上多餘的膽固醇運送回肝臟進行代謝,保護血管,男性一般為0 .96~1.15mmol/L,女性一般為0 .90~1 .55mmol/L。
肝腎功能: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常見的慢性併發症,腎功能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糖尿病腎病。同時因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時存在肥胖、血脂紊亂、脂肪肝及肝功能異常,故還應做肝功能檢查。
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患者沒有腎臟併發症時應至少每年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已有腎病者要根據專科醫生要求定期檢查尿微量白蛋白、常規尿蛋白和腎功能。
眼底檢查:視網膜病變早期一般不影響視力,因此不易察覺。所以我們提倡糖尿病患者半年到一年查一次眼底,以便早期發現視網膜病變。
下肢功能檢查:包括下肢神經功能檢查和動靜脈超聲檢查。糖尿病常並發周圍神經病變,建議患者每年做一次下肢功能檢查,做到早期預防。
X光胸片檢查:糖尿病患者肺結核發病率比正常人高3~4倍,胸部X光胸片檢查有利於檢查出肺結核及肺部感染,建議每年做一次檢查。
本文轉自:一分鐘聊健康(ID:zonekingDYH)
推薦閱讀:
※美著名廚師分享糖尿病降糖飲食秘訣
※全面認識餐後血糖,有效遏製糖尿病併發症
※糖尿病注射胰島素的劑量調整
※9歲得糖尿病,32年後沒有併發症,聽聽他的故事
※館友糖尿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