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海南】那些老字號 抹不去的海口記憶
儘管歲月逐年遮蓋了它們往日的容顏,儘管它們漸漸被遺忘和不為年輕人所熟悉,但是,它們畢竟是那個年代的見證者,更是這個城市的一段歷史記憶。
若問起海口美食,老海口中的饕餮之徒們必會向你推薦博愛路、新華南、新華北等老街的很多食店或小吃攤點:博愛南的老字號牛腩店和海鮮粥、解放西的豬血湯、博愛北的牛腩火鍋、新華南的清補涼……閑逛於老街中,從早到晚,你總能為你的舌尖尋到誘人美味。
美食的薈萃,在上世紀初的博愛路、新華北、新華南一帶,是另一番更為極致的「人間煙火」。由於客商雲集,在這一帶,早、午、晚都有品種豐富的中茶和西茶供應,各種粉面類小攤、粥攤、甜品小食等也是一應俱全。
【早餐】
在咱們海南,米粉類小吃有很多。光是早餐,就有海南粉、抱羅粉、後安粉、陵水酸粉等等。這些在海南,那可都是家喻戶曉的美食。而除了這幾大名粉之外,還有一些粉類小吃,雖然同樣美味可口,但卻是藏在深閨無人知。
海口西門市場老字號海南粉店
熟悉海口的人,都知道一群建築破敗但風格獨特的南洋式騎樓,那裡曾經是海口的中心城區,現在人們一般稱其為老城、老街。
常年在老城裡晃悠的人,都知道老街里有一個名氣很大的西門古玩街,又稱西門市場。那裡不但賣錢幣、玉器,還賣生鮮、熟食、乾貨、水果……甚至自製的鴨腳栗丸(老人吃)、淮山米粉(小孩食)等等,不一而足,終年人頭攢動,熙熙攘攘。
海口西門古玩街里,藏著一家遠近聞名的無名海南粉店,通常人們把它喚作「亞妹粉店」或「阿妹粉店」。這家店日賣幾百斤海南粉,食客也是五花八門,老人、小孩、學生、上班族都有,連老華僑回海口都會專程來走幾遭,吃不夠還要打包帶走。大家普遍用老闆娘潘亞妹的名字給小店取名,叫「亞妹粉店」或「阿妹粉店」。
在粉店的料理架上,裝滿了秘制醬汁、蒜泥末、油炸花生仁、煮熟的黃豆芽、牛肉絲、蔥、酸菜、醬油、脆炸面片及碎香菜。 只見潘亞妹手起手落地給一碗碗海南粉依次添加10多種配料,再澆上一勺香濃的芡汁,便交給店員送餐。整個過程乾脆利落,快得能用秒來計時。
據說,在海南粉的配料里加入炸面角(也叫炸酥),這一特殊口味的發明者正是潘亞妹。這一點,我們從店員口中得到了證實。原來,潘亞妹是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自創的,當時覺得炸面角香脆獨特,與海南粉拌在一起吃口感很好,便試著在店裡推廣。沒想到食客吃了也大讚好吃,所以便一傳十、十傳百地流傳開了。如今,海口市面上的海南粉店都普遍採用了炸面角這一配料。
【龍塘粉】
龍塘粉就是始創於世伯百年粉店。粉店現在的傳承人就叫王世伯,是龍塘粉的第五代傳承人。今年已經50歲的王世伯告訴記者,龍塘粉店始創於清朝末年,到現在已經經歷了一百多個年頭。他15歲就開始跟著父親學做龍塘粉,生意一直很好,但近10年來龍塘粉卻越來越沒落,很多人索性就把龍塘粉叫做海南粉。
2002年,一次偶然的機會,為了讓龍塘粉產業能更好的發展下去,王世伯帶著家人去了廣州學藝,一待就是10年。在廣州的這些年裡,王世伯的龍塘粉很受歡迎,還曾上過當地媒體的美食專版。雖然在廣州發展的不錯,但王世伯還是選擇了回家,打造屬於自己的龍塘粉品牌。
如今,龍塘粉在龍塘鎮越來越受歡迎,甚至在大大小小的宴席上,也能看到它的身影。
【午飯】
[牛腩飯]
博愛南129號的牛腩飯(豬腳飯)這家店對於本地人可以說家喻戶曉,幾十年歷史經營。保留著獨特傳統的美食做法,簡簡單單烹飪出來的食物,每樣食物都保留著原本食物原有的烹味,就這樣簡單的食物,讓本地人長久喜愛。不管白天、晚上、夜宵,這裡都是人滿桌缺。
白天飯點路過此附近的人都會來吃上一碗豬腳飯或牛腩飯,夜晚凌晨談完情、聊完天、喝完酒的人們也會到此吃上一餐。海南人熱愛米飯,不管早餐還是夜宵都有白米飯配牛腩、豬腳的食慣。21世紀物質豐富、美食繚繞,多少餐飲實店改營換目,有幾家這樣的老字號堅持至今,其實來這裡吃的不是美味、稀食、而是到其店內吃上碗正宗的海南本地米飯配菜,看其下周遍及店內環境讓物景與食物購起曾經記憶中的美食!
破舊不代表不幹凈,那是歷史的遺留。環境小不代表實力,那是歷史的見證。
[海南特色小吃]
在海口的中山路、解放路、得勝沙路、博愛路和新華北路,都能尋到當地小吃的蹤影。海口的特色小吃美味多樣:鹹的有海南粉、豬腸粉、豬血湯、腌菜、豬腳飯,甜的有甜薯奶、九層糕、地瓜湯、清補涼等等。
這些美味大多都藏身老街中,如竹林里內西江一帶的九層糕、腌菜、豬雜湯,新民西路的雞飯、解放東路和平影院對面的海南粉、解放西路百貨大樓後面的豬雜海菜、博愛南路的牛腩飯……漫步於老街騎樓間,常常會聞到一股股香味,讓人忍不住想去大快朵頤,細細地品一品。
[老爸茶]
老爸茶,海南海口市的特色茶文化,老爸老媽子們相聚在一起喝茶。 是海口市的一道風景,一壺茶,一碟花生,或一二個麵包,陳舊的桌凳,圍著三兩個打扮樸素的茶客,閑閑靜靜地 「吃」著茶。在這裡,茶客們常常是邊喝茶,邊吃小吃,小吃品種多種多樣,是吃小吃的最佳去處。小吃有蕃薯湯、綠豆漿、清補涼、鵪鶉蛋煮白木耳、木薯煎米果、「煎堆」、豬血雜拌等等,甜的,鹹的,應有盡有,各有風味。
海口老爸茶店常常設於老城區小街巷中,沒有什麼裝修,臨街一間鋪面,排個十張八張桌凳,搞掂。茶客往往是住在附近的閑情的中老年人,也有偶爾路過的,大多數彼此互相認識,不必預先預約,街頭巷尾相逢,「走,吃茶去。」一句話,便往茶店裡鑽。茶店中,往往人頭攢動,煙氣繚繞,聲浪洶洶。服務員來回穿堂,忙個不停,給這個添茶水,為那個端小吃,不過,總是熱情周到。即便是茶客就點一壺茶几毛錢的,從清早一直泡到下午黃昏後,依然是服務周到,實實在在,沒有人對你下逐客令的。
[老字號「吉祥麵包店」]
海口吉祥麵包店從1999開店至今,一直是海口人喜愛的麵包店。店面雖然很小很簡單,但是價格實惠味道上佳。老闆說他們一直使用古老的做法精心製作注重質量。十多年來這家店已經成為老海口人記憶的一部分,到現在每天都能看到排長隊買麵包的人。童年的味道,吃了會讓人感覺到幸福的麵包。
吉祥麵包店,麵包出爐時間這裡依舊人頭涌動,排隊擠著買麵包。吉祥麵包店已經成為老海口的一代符號記憶。香菇瘦肉包、三角包、牛角包、叉燒包、菠蘿包……都是地道的海南本地品種,麵包的溫熱鬆軟、叉燒的嚼頭就這樣誘惑著一代代海口人……
吉祥麵包店早餐上午八點前鐵定賣完,下午三四點這樣開始出爐麵包,它的粉絲們會提前在門口等待,你要去晚個半小時,那就買不到新鮮的麵包了。
【晚飯】
在20世紀前後,博愛路一帶已經有「金華號」、「金海號」等較為有名的茶樓酒館。抗戰前的海口市,大小酒樓、中西茶點多達上百家。
大規模的酒樓多設在如今的新華北、新華南一帶。「瓊南酒樓」、「中國酒家」、「長安酒家」等都是具有一次承領上百席酒席能力的大酒家。這些酒家大都樓高几層,裝潢華貴,服務周到。而其中最為成功的,就是經營長達近一個世紀的「瓊南酒樓」。
「瓊南酒樓」的主辦人覃啟傑,人稱「瓊南四爹」。他不但經營方法高超,烹調技術更是十分精湛。「瓊南酒樓」出品的「瓊南大包」、「瓊南伊面」等都是令人讚歎的絕佳美味。新中國成立後,「瓊南酒樓」幾經改名,最終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更名為「海口飯店」。
[雞飯店]
「半隻文昌雞,一盅腸紅湯,一碗雞油飯。」以經營海南四大名菜之首文昌雞為主海口沿江飯店,在東南亞瓊屬華人華僑中頗具聲望,是海口接待東南亞客人的固定飯店之一。日前,這家飯店被中國商務部授予「中華老字號」的稱號,成為海南第一家獲此殊榮的飯店。
「海口龍華沿江飯店」原為「沿江雞飯店」,前身是1940年代伍毓葵開辦的「毓葵雞飯店」,沿用「毓葵雞飯店」老技藝和傳統特色經營已有60餘年。據《文昌縣誌》記載,伍毓葵開辦的文昌雞飯店名揚海內外。在幾代人的認真製作和精心傳授下,如今的沿江飯店保留了毓葵雞飯的優良傳統,文昌縣旅居海外的許多鄉親回來後,都會到該店品嘗傳統文昌雞飯。
[海南雞飯]
人說海南雞飯不就是白切雞,非也,海南雞是以文昌(宋氏家族故居)的最出名,肉嫩多纖維,肥而不膩,烹制的方法也是簡單,與其說是煮熟的,不如說是用開水燙熟的,肉是由白轉黃,即可起鍋,分段斬開,肉是八九分熟的,可骨髓的血還是紅紅的,吃的就是這個勁,打上一個沾碟,以小橘子、蒜泥、老抽混合,夾起一塊胸口在碟中沾一沾放入口中,這時的口感是充實的,非常有彈性,肉的纖維和你的口腔發生奇妙的化學反應,如果你的味蕾沒有被過咸過辣的食物破壞的話,能感覺到肉里的一股甜味。百吃不厭,能欣賞這種美食得先拋棄原來吃大種雞的世俗偏見,而且多出來的雞油加上椰子肉是蒸雞飯的好材料。友朋自遠方來,這是勤勞的海南人民招待貴客的上等菜。
[板橋海鮮]
說起板橋路的海鮮這幾年是越來越出名,檔口也越來越大,幾年前我們還熱衷到高檔食肆吃海鮮,後來竟發現不如這裡來得新鮮和實惠,首先最方便和最優越的是食客可以自己去和剛剛下來的海貨直接「親密接觸」,種類和多樣的品種就足以讓你眼花繚亂,叫得出名的,叫不出名的,檔口的老闆也忙著推薦和介紹;如果是老客,自然口味固定,所選的品種定下來,那他就幫你和商販講價,市場的現貨不光新鮮,價格也是讓你大吃一驚,如果是在高級場所您點的貨就要上千了,這裡才幾百大元搞掂;所幸的是他也不會把價殺死,也得讓大家吃飯不是,一來二去,大包小袋,鮮料採購的差不多了,高高興興回檔口加工。
檔口是按重量來計件收費的,加工費也實惠,人均也就十元左右,烹炒煎炸,隨便你的心意,魷魚卷是炸的(忌諱炒啊),扇貝類的加蒜泥來蒸,螺啊蝦啊還有海魚如果是來下火鍋那是最棒的了,因為食料的新鮮吃起來感到一股甜甜的味道;不一會兒大盤小盤都端上來了,推薦一種當地的什錦醬來佐餐,敞開肚子您就招呼吧,如果現在還想著什麼脂肪肝高血脂,那您就太不開面了,好歹也不是天天吃是吧,一口海貨下去保證你感嘆,原來還有這樣的美味,上帝啊,真主啊,看來下次還要來。
[清補涼]
海南島經典小吃之一,歷史悠久,極具海南特色,海南人很講究吃,看似簡單的一碗海南粉,細看卻有十幾種食材,而消夏佳品清補涼里,一口能吃好幾種食材,一般清補涼的原料少有10多種,多的有20多種,海口街頭巷尾常見清補涼的用料有花生、紅豆、綠豆、通心粉、新鮮椰肉、紅棗、西瓜粒、菠蘿粒、鵪鶉蛋、涼粉塊、珍珠、薏米、芋頭等,不僅好吃,賣相也好。
海南的清補涼攤點大多設在路旁,攤主們擺放一小櫥窗,旁邊擺上一個保溫冰桶、幾套塑料的椅子和木桌,加上清補涼攤的小櫥窗里排滿塑料碗,碗裡面分別裝著黃、紅、綠等各種原料。這樣,一個攤子便招來一群客源。在海南,每一個清補涼的攤子大多數都沒有「字型大小」,如果哪裡的清補涼好吃,
市民大都以路名來向朋友推薦。居住在海口的許多市民都知道,在海口,清補涼的攤子越擺越大的當數海口新華南路的那間「老字號」攤子了。初夏的夜晚,與朋友逛街累了,或與家人散步時,有人會來到新華南路清補涼攤子前,點上一碗清甜爽口的清補涼。不過,在這裡吃清補涼的朋友,須有點耐性,因為需排隊買牌,然後把牌交給服務員就坐後,還要等上一會兒——因為來這裡吃清補涼的人太多了。
推薦閱讀:
※北京烤鴨老字號:「便宜坊」與「全聚德」的百年之爭
※大柵欄一帶的老字號
※先定一個小目標,比方說我先吃遍京城老字號和小吃!
※舌尖上的美食「東台魚湯麵」,餘生一定要吃一碗
※京城老字號—天福號醬肉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