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治「權力的遊戲」

9月22日至25日,習近平主席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旋風式出席了多場會議,並會見了眾多美國政界人士。下面我們就來幫你認一認美國總統身邊的那些人,理一理他們到底是幹嘛的。

美國總統身邊的那些人

由總統和副總統領導的美國聯邦政府,大致可以分為內閣班子、白宮班子和獨立行政機構。內閣班子是由聯邦行政部門的15個部長組成,其中有大家最熟悉的國務卿、財政部長和國防部長等。國務卿是聯邦政府中排在副總統之後的第二號內閣成員,實際上國務卿並不是總理,而是相當於外交部長。但是由於副總統是在美國憲政體制下的「儲君」,位雖高而權不重。所以在美國聯邦政府中,國務卿的實際影響力僅次於總統。

▲ 克里與習近平在西雅圖會面 (來源:teleSUR)

有很多著名的美國國務卿曾經出現在我們的歷史教科書里,比如二戰後執行歐洲復興計劃的喬治·馬歇爾將軍,「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亨利·基辛格博士,當然還有下屆總統參選人、前第一夫人希拉里·柯林頓。現任國務卿約翰·克里也是一位資深外交人士,曾任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並在2004年獲民主黨提名角逐總統大位(但敗給了小布希)。

▲ 博納愛抹眼淚,也愛打高爾夫,是個「性情中人」(來源:FreedomWorks)

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人物,那就是在習近平訪美期間突然提出辭職來搶新聞版面的眾議院議長約翰·博納。眾議長這個職位可謂是美國政壇的第三號人物,僅次於美國總統和副總統。不僅是因為眾議長是總統的第二順位繼承人,更因為他是主持美國國會的權力核心。

眾議長一般由眾議院多數黨領袖擔任——博納就是在2010年中期選舉帶領共和黨重奪眾議院控制權後出任眾議長的。但是,即使作為共和黨在華盛頓最有權力的人,博納在眾議院的日子也並不好過,一直夾在本黨保守派、民主黨和白宮之間左右為難,這也被認為是他突然提出辭職的重要原因。

一般認為總統提名的內閣成員理所當然都是總統的親信。其實不然,這些內閣成員的任命必須得到參議院的同意,日常工作也要受到國會的監督。而總統真正的親信是在白宮班子,即美國總統行政辦公室,由白宮幕僚長領導。

在18、19世紀,美國總統很少有自己的助理行政機構。美國總統行政辦公室直到1939年羅斯福時期才成型,現在已經建立了經濟顧問委員會和國家安全委員會等重要部門。這些部門的人事任免不需要經過參議院,所以總統經常把自己最信任的助手放在身邊。而且白宮內部的高級職位大多享有「行政特權」,他們與總統的通話交流可以不被公開。

▲馬克多納與奧巴馬關係密切(來源:USA TODAY)

白宮幕僚長顯然是總統白宮班子的核心,不僅要負責安排總統的日程,還要為總統政策出謀劃策。現任白宮幕僚長代尼斯·馬克多納是奧巴馬七年任期的第五位幕僚長,他從奧巴馬任參議員時就開始擔任其外交政策顧問,是一位非常資深的外交政策專家。

▲基辛格在西雅圖晚宴上與習近平親密握手(來源:Quartz)

白宮班子里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職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和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是美國總統在國家安全方面的主要參謀,無須經由參議院同意總統即可任命。這個職位也與國防部無關,地位相當超然。而且在緊急時候,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可操控白宮戰情室,其權力可見一斑。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這個職位是在二戰後設立的,一些響噹噹的人物如亨利·基辛格、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都曾在任上對美國戰後外交決策發揮過重要影響。

▲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賴斯(來源:南華早報)

作為國際政治學均勢理論的大師,基辛格曾在尼克松時期斡旋美蘇關係,并力推中美關係正常化。布熱津斯基則是地緣政治戰略的高手、卡特政府中的外交強硬派,也被認為預見並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蘇聯解體。現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蘇珊·賴斯被公認為奧巴馬的心腹,在習近平訪美前曾到訪中國溝通籌備事宜。

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則是美國總統的重要經濟政策顧問,多由知名經濟學家擔任。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曾在柯林頓政府出任這個職位,還有我們熟悉的經濟學家格里高利·曼昆、邁克爾·金,以及後來出任美聯儲主席的艾倫·格林斯潘、本·伯南克、珍妮特·耶倫都曾擔任過總統經濟顧問。

現任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賈森·費曼同樣擁有出色的學術背景和研究經歷。擁有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的費曼,在效力政府前曾是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顧問,一直頗受民主黨高層讚賞,曾經擔任柯林頓的經濟政策特別助理和克里競選團隊的經濟政策主管。

除了內閣班子和白宮班子,美國聯邦政府還有一系列獨立行政機構,如美聯儲、證券交易委員會、國際開發署和美劇中經常出現的中央情報局(CIA)、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等。這些機構並不從屬於內閣,而是由總統直接領導。

美國政治的「旋轉門」

2014年初,剛剛卸任八年美聯儲主席任期的伯南克很快有了新工作——布魯金斯學會常駐傑出學者。距離美聯儲總部辦公室不到2英里的布魯金斯學會是美國最負盛名的中間派智庫,以無黨派立場自詡。伯南克的「轉身」就是人們常說的美國政治的「旋轉門」——「學而優則仕」的學者進入政壇、政府官員卸任加入智庫。這樣說來,你就對曼昆、斯蒂格利茨等學者出入政府任職「見怪不怪」了。

隨著總統換屆,行政機構就會重新洗牌。美國總統的內閣班子和白宮班子並不由選舉產生,其中一部分是來自華盛頓的職業政治家,另一些人來自於智庫等政策研究機構。美國總統們往往偏愛從精英薈萃的智庫中挑選自己青睞的「左膀右臂」。比如,上文中多次提到的、在西雅圖與習近平共赴晚宴的基辛格博士,早年於著名外交政策智庫美國外交關係協會嶄露頭角,隨即加入尼克松政府對美國外交親身實戰、運籌帷幄。卜睿哲、柯慶生、李侃如等著名中國問題專家也都頻繁穿梭在政府與智庫之間,將自己對中國問題的研究轉化為實際的政策影響。

卸任的政府官員也傾向於選擇更接近決策圈的智庫,保持自己的政策影響力。小布希政府的國務卿康多莉扎·賴斯離任後,即加入著名智庫胡佛研究所擔任公共政策研究員。小布希政府的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也在卸任後創立了智庫「保爾森基金會」,致力於推動環境保護和中美兩國的可持續發展,並主辦了習近平在西雅圖與中美企業家的圓桌會議。

美國總統還有專門的繼任順序?

這是一個有趣的事情。眾所周知,如果總統在任期內去世或辭職,副總統將繼任成為總統。歷史上,有八位美國總統在任期內逝世,其中有四位是遭到暗殺。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為了防止出現極端的不測,美國人還制定了一長串總統繼任排序,並立法為《總統繼任法案》。排在副總統後面的是眾議院議長和參議院臨時議長,隨後是各部部長。

有意思的是,各部部長的排序其實是取決於部門成立的時間,而非部門的實際權力大小,所以位高權重的國土安全部長只能排在第18位,因為2002年才成立的國土安全部是聯邦政府中最年輕的部門。同時,美國法律也規定美國總統必須是在美國本土出生的美國公民,所以內閣中外國出生的部長是不能繼任總統職位的,比如奧巴馬政府的內政部長薩莉·朱厄爾。(無界智庫研究員韓笑 張伯倫|文 無界新聞設計師張樂|圖)


推薦閱讀:

吃頓飯吃成了「黑社會」,離奇的「陪綁」?還是權力的任性?
鰲少保,你沒有瘋狂,那是因為沒有嘗過權力的滋味,還TM忠臣!
古爾薦書│怎樣才能鍛鍊出非權力影響力
兩個悲催皇帝死在權力熏天的太監手裡
這位皇帝把權力下放給大臣,小心翼翼一輩子,他到底在懼怕什麼?

TAG:美國 | 政治 | 遊戲 | 美國政治 | 權力 | 權力的遊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