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中國人,你了解漢字的歷史嗎?

漢字——

是世界上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

就算本著謙虛的態度保守估計

漢字也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

但是——

身為漢字的繼承人和使用者

你知道漢字是如何演變的嗎

據不完全統計——

關於漢字的起源,有四個主流版本

一、結繩說

在文字被開發出來之前

人們通常用在繩子上打結的方法

記錄一些社會熱點和時政新聞

後來,人們覺得這種操作太低端了

不僅存儲的信息量有限

而且經常會把人搞得一臉懵逼

於是,人們在結繩記事的基礎上

逐漸發明了更加靠譜的文字

二、伏羲造字

相傳伏羲上位之後

為了提升基層群眾的生活質量

搞出了一大堆顛覆性的發明創造

比如八卦、漁網、婚姻、古琴、音樂

還有第一版的漢字

三、倉頡造字

上古時期,倉頡和黃帝

是一對分工明確的政界CP

黃帝負責搞事

倉頡負責記錄

後來,黃帝成為了中原大佬

把相互不服的小部落團結在了一起

隨著各個部落的關係越來越基情

擁有一套大家通用的交際符號

就變得格外重要了起來

於是,倉頡將腦洞發揮到極致

憑藉一己之力創造了文字

四、圖文說

這種說法認為,在最初的時候

原始人用畫畫的方式記錄生活

隨著圖畫的逐漸規範

便形成了一種通用的表意符號

也就是早期的文字

在幾千年的發展中

漢字的主要演變過程為——

而甲金篆隸草楷行這七種字體

也被稱為漢字七體

其中——

甲骨文、金文、小篆為古文字

而隸書和之後的字體

都被稱為今文字

在商朝時期

人們都活得非常迷信

哪怕是出門買個菜

都要算上一卦,占卜一下吉凶

而甲骨文的主要作用

就是記錄占卜的內容和結果

所以,甲骨文也被稱為卜辭

一條完整的卜辭

一般分為四個部分——

但是,甲骨文的寫法並不是很固定

經常會出現同一個字的不同寫法

比如鵬字——

再比如鹿字——

這種混亂的書寫方法

讓甲骨文走上了

越來越完犢子的下坡路

而替代甲骨文的就是

更加規範更加靠譜的金文

金文——

就是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

由於青銅器的主流是鍾和鼎

所以,金文也叫作鐘鼎文

春秋戰國時期——

各路大佬相互不服、各自為政

不同的諸侯國

所使用的文字自然也不一樣

而在各種版本的文字中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秦國的大篆

跟甲骨文和金文相比

大篆平直的線條要更多一些

看起來更加高大上

也更便於書寫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

開始實行「書同文」的基本政策

丞相李斯在秦始皇的授意下

對大篆進行簡化升級

搞出了一套更加科學的小篆

而到了西漢末年

小篆又被隸書所替代

而這個新老交替的演變過程

也叫作隸變

隸變——

是漢字最重要的變革

隸書用不同形態的點橫撇捺

替代了小篆中的單一線條

徹底淡化了之前文字中的象形特徵

所以——

隸書成為了古今文字的分水嶺

後來,隸書又演變成了楷書

跟隸書相比

楷書講究橫平豎直

更容易辨認,也更方便書寫

而有一些追求效率的人

為了能夠書寫迅速

又在隸書的基礎上

演變出了更加隨性的草書

草書的原則是——

存字之梗概,損隸之規矩

如果翻譯得粗暴一點,就是

能看懂就完事兒了

別那麼多橫平豎直的臭規矩

但是,草書被發明之後

人們開始走上了偷工減料的不歸路

字的畫風越來越飄逸

到了唐朝時期,更是出現了

讓人一臉懵逼的狂草

後來,有人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覺得再這麼偷懶下去遲早要廢

於是對楷書和草書進行了雜交

搞出了既書寫快速

又容易看懂的行書

在《說文解字》中,有這樣一句話

蓋文字者……

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

翻譯過來就是——

文字,是文明延續的根本所在

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如果沒有文字

古人就無法將他們的見解和事迹

傳示給子孫後代

如果沒有文字

我們就沒辦法了解老祖宗們的

所思所想和寶貴經驗

身為中華文明的傳承者

以及漢字的使用者

我們一定要守護這份

五千年沉積下來的傳統和底蘊


推薦閱讀:

一張張唱片,一頁頁歷史
隋唐演義中的猛將們和歷史上的他們究竟差多少,有的基本瞎編!
關於王朝各個時期軍隊的戰鬥力
清朝皇宮內到處是井, 為什麼沒人喝裡面的水?
一二一運動是怎麼一回事?

TAG:中國 | 歷史 | 中國人 | 漢字 | 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