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選擇了默克爾

  據法新社等媒體報道,德國總理默克爾當選《時代》周刊2015年度風雲人物。她在歐洲債務、難民和烏克蘭危機等問題上的貢獻獲得了高度評價。

圖1:2015年《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  默克爾成為30年來首位單獨成為《時代》風雲人物的女性

  據維基百科統計,默克爾是第四位獨自登上《時代》雜誌年度封面的女性。而其他榮獲這一殊榮的女士包括沃利斯·辛普森(1936年當選)、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1952年當選)和科拉松·阿基諾(1986年當選)。也就是說,德國總理成為30年來首位單獨當選《時代》年度風雲人物的女性。

  除了默克爾,近十年來都有哪些人和團體「征服」時代?凱迪數據研究中心進行了統計:

圖2:2006——2015年《時代》周刊年度人物

  從圖2可以看出,近十年來,《時代》周刊的年度人物評選更青睞西方的政治人物。除了2010年是由臉書的創始人兼CEO馬克·扎克伯格當選外,其餘當選的個人都出自歐美國家的政壇。其中,美國總統奧巴馬分別在2008年和2012年的大選勝利年份成功入圍,成為近十年以來唯一一位兩度當選《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的幸運兒。俄羅斯總統普京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則作為歐洲國家領袖分別在2007年和今年擊敗一眾候選人,登上這一寶座。2009年,成功推出QE——貨幣量化寬鬆政策的時任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憑藉其富有創造力的領導能力幫助美國經濟走上了經濟復甦的道路」,而收穫這一美譽。2013年,這一頭銜則花落當年新任的天主教教宗、同時也兼任梵蒂岡國家元首的阿根廷人方濟各之上。

  當然,也有三年是由團體當選《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分別是2006年的「你」——全體互聯網網民,2011年參與了阿拉伯之春、巴黎學生騷亂等事件的「示威民眾」,以及去年不顧安危「抗擊埃博拉的救助人員」。

  默克爾的2015年:力排眾議帶領歐洲前行

  對於默克爾的當選,《時代》周刊是這樣解讀的:默克爾在國際社會中發揮著堅定的道德領導力。希臘債務危機威脅到歐元區的完整性,難民問題挑戰歐洲的開放邊界原則,巴黎恐襲讓人們築起高牆、互不信任。每當此時,默克爾都站了出來,「她選擇了一條並不輕鬆的路」。

  《時代》周刊的工作人員也給予默克爾高度評價。《時代》周刊主編南希·吉布斯肯定了她的勇氣和信念:「因為她比大多數政客更加勇於對她的國家提出要求;因為她對抗暴政與私利的堅定立場;因為她表現出的堅定的道德領導力,這正是這個世界所缺乏的。」記者卡爾·維克則讚揚默克爾在處理「不是一個而是兩個的現有危機」上展現的領導力,「任何一個危機都可能意味著已保持幾十年和平的聯盟的解體。」

  回顧即將過去的2015年,默克爾在希臘債務危機、歐洲難民潮和烏克蘭問題上都展現了「歐洲女王」的魄力。

  面對希臘的債務危機,默克爾艱難地維護著歐元區的統一。一方面,她與IMF總裁拉加德經過多次談判,終於達成了減免希臘債務、分期提供資金援助等協議;另一方面,作為希臘最大的債權人,默克爾對希臘總理齊普拉斯的強硬態度,最終促使這位浪漫而固執的左翼政治家妥協,促請希臘國會放棄無底線的高福利政策,並拿出了一套縮縮減赤的改革方案。雖然到目前為止,希臘債務危機依然無法得到根本性解決,但歐洲三駕馬車以「新債填舊債」的方式拯救了希臘,讓這個國家得以繼續留在歐元區。其中默克爾所作的努力有目共睹。

  而在歐洲的難民潮中,默克爾更是首先打開了德國的大門,迎接洶湧而至的難民和移民。在9月舉行的歐洲議會峰會上,默克爾參與促成了「一攬子」措施來應對「二戰」以來歐洲面臨的最為嚴峻的難民危機。在會上,德國總理指出,為在歐盟範圍內找到應對難民潮的共同解決方案,德國應「有勇氣、有創意地」發揮領導作用。她還說,應對難民潮,歐洲須找到可持續且團結一致的解決辦法,應在歐盟內推行公平並有約束力的分攤。截止12月,這個國家總計接收了100萬尋找庇護所的難民,為歐盟各國之最。雖然經歷了國內民眾與歐盟部分國家的反對,以及巴黎恐怖事件的紛擾,但默克爾的難民政策也基本得以延續。

  在烏克蘭與俄羅斯問題上,默克爾也沒有逃避與退縮。今年5月,默克爾雖然沒有出席俄羅斯的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的閱兵儀式,但她依然親身前往俄羅斯,與普京一起向無名烈士墓獻花圈,悼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死難者。之後兩人更在克里姆林宮舉行會談,強調雙方應儘快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兩國關係中存在的問題,並討論了兩國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可能性。在西方大國紛紛將俄羅斯視作敵人的當下,默克爾依然到訪莫斯科,向世界展示了德國對待俄羅斯更積極、更主動的態度。

  雖然默克爾果敢、負責任的大國領導人姿態獲得多方好評,但她在德國國內的口碑卻跌到了前所未有的冰點。12月1日,德國一家媒體援引埃姆尼德民意調查研究所的調查結果稱,「大多數德國公民不希望在2017年德國聯邦議院選舉後看到默克爾繼續擔任德國總理職務」。據調查的數據顯示,48%的被調查者反對默克爾2017年的選舉後繼續擔任德國總理職務,只有44%的受訪者希望她再次連任總理。而在默克爾的出身地德國東部的居民支持率最高(55%)。在女性公民中,也有46%支持默克爾連任。另外,只有40%的受訪者認為默克爾的難民政策是正確的,同時還有47%的受訪者不同意德國現行的移民政策。而花旗研究部也在報告中提到:默克爾在德國的個人支持率已今年夏天67%快速下降到11月份的49%,這是自2011年歐元危機以來的新低。美國布朗兄弟哈里曼銀行貨幣首席錢德勒更指出:坊間已有傳聞稱默克爾正面臨著下台的壓力,「這是在她執政的前十年間所聞所未聞的」。

  默克爾與中國:訪華次數最多的西方領導人

  在歐洲事務之外,2015年默克爾與中國、中國領導人的聯繫也是越來越緊密。2015年是中德創新合作年,工業4.0,一帶一路,戰略投資,人民幣國際化,等等,成了中德之間談論更多更深的話題。

  而在10月29日至30日,默克爾再次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是她就任德國總理十年來第八次到訪中國,也是任內到訪中國頻率最高的一國政府首腦。《北京周報》更將這位德國總理比喻為「務實的訪客」:默克爾頻繁訪華,不是為了來中國欣賞美景,品嘗美食的,「其核心是代表德國及歐洲利益到訪中國」。將經濟發展放在首位的中國,更是一直選擇與製造強國德國交好,並支持德國在歐盟內部發揮更大的作用。

  凱迪數據研究中心也梳理了默克爾擔任德國總理十年來的八次訪華:

圖3: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訪華之旅概況

  由圖3可知,默克爾就任總理後,除了2009年、2011年和2013年之外,每年都會到訪中國,其中在2012年中德建交40周年之際更在同一年訪華2次。默克爾每次訪華的時間都不長,均為3天左右。而在訪問地點上,除了2014年,其他7次默克爾的訪華首站都是北京,而且到訪的城市都不超過2個,同時這些城市都有德國企業或機構進駐。而隨行人員中,包括企業巨頭在內的工商界代表佔大多數,他們會隨同德國總理一起出席中德企業論壇或座談會,並與中國企業簽署大量合作項目。默克爾還多次到訪教育科研機構,3次發表演說,並分別在2007年和2012年造訪中國社科院,作題為「經濟全球化時代的責任與問題」和「國際經濟金融局勢、匯率政策與中德關係」的演說,以及去年在清華大學所作的關於「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發展」的演講。默克爾每次訪華都會與中國國家主席和國務院總理會面,而最近兩次訪華,她都分別會見了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和張德江委員長。

  此外,在G20峰會、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等國際會議上,默克爾也多次與中國領導人會面與互動。

  在她的努力下,德國與中國的關係也快速升溫。2014年,中德雙邊貿易額為1777.5億美元,同比增長10.1%,其中中國對德國出口額為727.1億美元,同比增長8%;進口額為1050.4億美元,同比增長11.5%,逆差323.3億美元?德國成為歐洲對華技術轉讓最多的國家?截至2015年2月底,中國從德國引進技術21135項,合同金額685.8億美元。德國也是歐盟對華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截至2015年3月底,中國累計批准德國企業在華投資項目8675個,德方實際投入244.6億美元?

  未來:「歐洲女王」如何帶領歐盟與歐元前行

  除了上述所說,默克爾在反恐、亞投行等問題上均展現了卓絕的智慧。但德國聯邦情報局竊聽醜聞以及對難民的寬容卻又讓她受到鋪天蓋地的質疑。雖然功過難定,但默克爾無疑是叱吒2015年的大國領導人之一。由此可見,《時代》選擇了默克爾,也是時代也選擇了默克爾。這位「歐洲女王」能否妥善解決越來越棘手的難民問題,能否帶領歐盟和歐元走向更輝煌的未來?還有待時間去驗證。


推薦閱讀:

默克爾:拒承認大屠殺罪責即為共犯
福布斯全球百名女強人榜:默克爾賴斯吳儀列三甲
默克爾為什麼拍賣國禮?
中國要回贈默克爾《帝禹山河圖》
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英 力勸英國繼續留在歐盟

TAG:選擇 | 時代 | 默克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