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在家上學」族:家長通過網友經驗糾偏(圖)

  6月20日,自家房間里,馨文隨著音樂跳起了自學的舞蹈。9歲的馨文沒上過學,一直在媽媽指導下自學,媽媽想培養她朝演藝界發展。

  昨日,回龍觀某小區,張喬峰跟7歲的兒子在家玩拼圖遊戲。張喬峰奉行精英教育,想自己在家教孩子,把孩子送進世界一流大學。

  那些以家為學堂的孩子們

  記者觀察在家上學孩子學習;數十位家長長期交流於「北京家學成長」QQ群;市教委諮詢熱線人員稱「不提倡在家上學」

  6月7日至9日,北京7.3萬餘名考生參加高考;這兩天,又有8.8萬餘名考生走進中考考場。如果算上考場外的各種保障和等待,6月的北京,學生和考試無疑是焦點。

  但在北京,還有這樣一群孩子值得關註:他們沒有選擇校園,而是在家自學。

  睡覺可以自然醒,作業可以無所謂,成績可以沒高低,想看電視打遊戲?OK……

  這些孩子在家庭學堂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誰來教他們?對家長而言,是什麼讓他們有勇氣讓孩子脫離校園?他們對孩子未來的期許,又是怎樣的?

  近日,本報記者探訪多個自學孩子的家庭,試圖呈現孩子學習、生活狀態。

  多位教育專家表示,在家上學雖然自主性更強,更激發孩子潛能。但關鍵要看家長們的「教育設計」,這種選擇要慎重。

  案例一 【專項教育】

  9歲女孩的藝術童年

  6月20日下午3點,牡丹園地鐵站附近廣場。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一串快節奏從音箱里飄出,一個「粉裙子」在綠地旁舞動。

  希望女兒能成明星

  穿粉裙子的馨文頭扎馬尾辮,舞姿吸引了眾多路人。

  「好好跳,一會給你買可樂。」母親張倩蓮叮囑馨文。

  粉裙子有點不耐煩,眉頭微皺,但聽到「可樂」,吐吐舌頭,繼續練舞。

  9歲的馨文沒上過一天學,對她而言,廣場就是學堂。

  2007年5月,張倩蓮甩下了在秦皇島的生意,舉家來北京。「希望女兒能成為明星,給她更好的成長環境。」

  馨文的成長,無法繞開母親為她設計的「明星夢」兩歲時剛會走路,就被媽媽領著去舞場跳舞;為鍛煉孩子的膽量,專挑人多的地兒讓她扭屁股……

  每一兩天自學1小時

  馨文6歲時。張倩蓮做出讓丈夫和親友詫異的決定,「不去學校」。

  對於學校,張倩蓮有特別的認識:「身邊一些孩子學著學著就傻了,靈氣沒了,甚至抑鬱……」

  張倩蓮認為,9歲以下的孩子,該吃好,睡好,玩好,「至於學好,那是以後的事兒。孩子大了自然能學好。」

  6歲到9歲,馨文基本上「睡覺睡到自然醒,十來點還在睡;每天溜溜冰、跳跳舞、唱唱歌;想寫字了,就給她找個帶拼音的書,照著描……」

  她並沒給馨文留太多作業。每一兩天,馨文自學1小時。「在電腦上聽英語、拼寫漢字。」女兒機靈,不好管,「有時兩三天才寫一張紙的字」。

  小馨文說,目前,她學了將近一百個字。

  20日中午,一頁方格紙被寫滿後,小傢伙吐吐舌頭,打開電腦,點了首《愛情三十六計》,對鏡子跳起了舞。

  「跳得瘋狂些。」張倩蓮指導著。

  打算重回校園

  馨文說,剛開始時,見小夥伴們背著書包去校園,她在家真有點不適應,也想去上學,但慢慢就習慣了。

  現在,每每路過學校,馨文總會說「不感冒兒」。

  這幾天,在丈夫及親友們的一再勸說下,張倩蓮決定讓女兒重回校園,目前正在與海淀一所小學商談。

  張倩蓮已想好女兒在學校可能出現的不適應,「如果女兒感覺學習壓力大,隔三岔五,我會給女兒請假休息;如果女兒作業多,我和她爸爸幫她寫。」

  案例二 【「無為」教育】

  將「無為而治」走到底

  五年前,沖沖開始以家為學堂。

  他在家「上學」的方式有點特殊,因為老師是他自己,他今年11歲。

  沖沖退學後一年,爸爸馬先生做出了一個顛覆性決定,讓兒子自由成長,沒課本,沒作業,沒考試。

  家成了戰場

  現在沖沖每天的生活很簡單,爸爸媽媽去上班,他自己買菜做飯、逛市場、看展覽、買書看書,十足的自由人。

  回想五年前,讀小學一年級的沖沖,作業寫到深夜十一二點,是常有的事。

  課後練習題、卷子,老師印的題,實在沒的做了,做過的習題擦掉再做。

  他和妻子多次去學校找老師。

  「那還練字,練圖畫呢。」老師這樣回復。

  活潑好動的沖沖,在無休止的作業中透不過氣來。入學沒多久,就鬧著不要上學。

  完不成的作業,下滑的成績。這個家每天圍繞著成績、作業,孩子和大人,大人和大人之間,爭吵不斷上演,家,一下子成了戰場。

  馬先生嘗試其他學校,可他發現,學校都是用分數衡量學生,只要好一點的學校都是升學率高的,分數高的。「只要分數還在,你就無處可逃。」

  馬先生決定「抗爭」:帶孩子逃離,回家上學。

  「他要想學總會有辦法」

  師範畢業的馬先生曾做過兩年老師,在家教兒子難不住他。

  教孩子一年後,他又困惑了。

  孩子在家上學,無非是教室換作了家、老師換成了父母、外國教材替代中國教材、現代文變成四書五經,這不換湯不換藥嗎?

  這和學校教育有何兩樣?既然選擇抗爭,那就要徹底摒棄你對抗的那一面。

  馬先生奉行「無為而治」,「不教他,他要是想學總會有辦法」。

  他相信,孩子是最聰明的,更清楚自己的需求。

  馬先生說,沖沖七八歲就自己坐公交四處跑,買菜購物逛寵物市場,跟店家討價還價,買回來的東西質量不好,又自己坐車去找人家理論退貨。9歲時,他自己用google查詢路線,騎車去十幾里外的姥姥家。

  沖沖愛讀書,自己去買莎士比亞全集,買前不忘在豆瓣上查詢哪個翻譯版本更好。

  「我不會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孩子。」馬先生誓將「無為而治」進行到底。「你教得了一時,教不了一世。」趁早讓孩子進入社會角色,面對現實,學會生存,比單純學習知識更重要。

  案例三 【精英教育】

  讓他讀世界一流大學

  伴著DVD,7歲的樂樂大聲唱著英文歌,衝進爸爸卧室,玩起「跳跳床」。

  曲終,他回到沙發上撿起「英語故事書」。

  7齡童讀完150本英語書

  張喬峰點撥了幾個新單詞。「爸爸,這單詞不用教,我早會了。」樂樂不時為故事裡的情節捧腹,有時會和爸爸分享,「小恐龍的鼻子撞疼了」。

  這是樂樂的一節英語課,故事書就是教材。

  由客廳改造成的教室,牆上貼著單詞表,客廳書架上有三層擺滿了英語書,薄的10多頁,厚的幾百頁,「樂樂已經讀完了150多本。從厚度和重量上,都是學校教材的50倍。」

  發現力與創造力

  吃飯、讀書兩用的桌上有一個白瓷大碗,裡面幾片菜葉,中間是一個黑色的蛹。這是張喬峰買菜時發現的菜青蟲,他特意留下,讓樂樂觀察菜青蟲變蛹、化蝶的過程。

  樂樂打開電視,調到他喜歡的卡通頻道。一會兒又擺弄起鐘擺玩具,一會兒又去做飛行氣球,吹好氣球,為氣球安上輪胎礦泉水瓶蓋,牙籤做車軸,其他部件是硬紙,他想著氣球像飛機一樣,滑著滑著就飛起來。

  看到兒子的創意,張喬峰愈發感覺讓樂樂在家上學是正確的。

  去年九月,樂樂在民辦寄宿小學就讀。入學三周,張喬峰就感覺不對勁:「每次回家,(孩子)都蔫蔫的。」

  最讓張喬峰不能忍受的是教材,「一本薄薄的教材,要學好幾個月。」

  「上面的內容,我都沒興趣,何況孩子。」這和張喬峰讓兒子入讀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相去甚遠。

  這個47歲的父親開始不安,「不知孩子的未來在哪。」最後他讓兒子退學,「孩子也願意。」

  「我有北大文憑,是文理複合型人才。」1983年考進北大物理系、後改學社會系的張喬峰信心滿滿。「一個人教全部課程不在話下。」

  樂樂的孤獨

  他給兒子報了7個興趣班,跆拳道、足球、鋼琴、書法、美術……

  樂樂也有失落的時候,聽說有客人帶小朋友來,他不停問爸爸,「小朋友們什麼時候來啊?」「一個還是兩個啊?」看到一位阿姨和一位20多歲大哥哥出現,他向他們身後打量著,「小朋友怎麼沒來啊。」

  他一聲不響回到沙發上繼續看電視,有點失望,「我有一個朋友,是學跆拳道時認識的,但我不記得名字了」。

  追訪

  網路家長會 QQ群爆滿

  採訪近兩周來,在家上學的孩子數量,記者尚未找到詳盡權威的統計數據,但此情況絕非偶然或個例。

  2011年底,帶女兒在家上學的江西人徐雪金成立了「在家上學聯盟」網站。

  他介紹,目前註冊聯盟的會員有7000多個,其中正實踐「在家上學」的會員有2000多個,其餘的會員有選擇私塾或學堂的。

  徐雪金說,還有很多在家上學的孩子家長不願對外展示,現實數據遠遠超過聯盟的會員數。

  6月21日,網路搜索可查到多個在家上學QQ群。記者以學生家長身份申請加入「在家上學聯盟」和「北京家學成長」群。「在家上學聯盟」QQ群的群主很快回復,「此群已滿,可申請加入『在家上學聯盟二』群」。

  「在家上學聯盟二」群中,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等城市的家長達365名,並留有孩子的年齡,性別等資料。

  「北京家學成長」群中,群主「志在聖賢」稱,群中82個成員,以北京家庭為主。

  在以上網站和QQ群中可見,很多家長交流心得、討論課程設置、分享師資和課件資源,還留下聯繫電話或QQ號,尋找在家上學的同齡孩子建立學習小組。對可能遇到的問題,通過網友的經驗糾偏。

  視角

  在校老師:孩子不入校弊大於利

  王先生的兒子在北京某實驗小學讀四年級。「如果我有條件,我也讓兒子在家學習。」王先生說,2年前的一件事,讓他有了這個想法。

  兒子的課堂錄音

  那次,他叮囑兒子用錄音筆錄下學校兩天的全部課程內容。兒子照做了。

  王先生反覆細聽錄音資料。「發現教學內容隨著老師的心情而變化,比如老師批評一個學生,一個班的學習都會暫停,甚至耽誤半堂課;有的老師對學生進行訓導式教育,語言冷嘲熱諷……」

  王先生回憶,偶爾兒子在家還會隨口冒出一些粗話,「家長都特別注意這方面的教育,多半是在學校學到的。」

  校園教會孩子的不止書本知識

  順義區某學校初中英語教師李女士認為,孩子從求學到走向社會是具有社會屬性的,學校對孩子的教育,不僅包括書本上的知識。她認為,孩子在家上學弊大於利。

  在李老師看來,目前在家上學孩子的家長,更多是出於對孩子的保護。而這種保護,讓孩子失去了更多學習和鍛煉的機會。比如團隊意識、合作意識、競爭意識、交往交流能力,這都是在家裡學習很難汲取到的。

  社會機構調研在家上學族

  「在家上學」這個群體的出現,受到調研機構的關注。

  去年夏天,21世紀教育研究院啟動了「在家上學」調研,項目預計今年底完成。

  「這個群體在中國的具體數量、教學質量和發展速度等狀況,都還沒有任何專業機構做過權威的統計和調研。」21世紀教育研究院項目官員肖雪說。

  肖雪介紹,這個群體在國內的合法地位也還有爭議,調研為促進政府和公眾認識「在家上學」,促成政府對其立法並監管。

  專家觀點

  在家受教「耍單兒」社會輔助尚處空白

  有教育專家認為,家庭自主教育相對學校教育而言,自主性更強,更能體現孩子的個性,激發孩子潛能。但在家上學,關鍵要看家長們的「教育設計」。多位教育專家強調,選擇在家上學,家長尤應慎重。

  建議1:修改現行義務教育法

  儲朝暉是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他介紹,在家上學,就國內而言,目前與義務教育法相違背,義務教育法要求孩子到指定的學校接受教育。

  儲朝暉介紹,美國、日本都出現過「家庭自主教育代替學校教育」案例,之前也與相關法律相違背,但因現象普遍存在,政府逐漸修改了法律,允許具備一定條件的孩子接受家庭自主教育。

  儲朝暉建議,如果在家上學成為未來教育不可或缺的趨勢,建議不妨修改現行義務教育法,保證「在家上學」群體的合法性。

  在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與人類發展系主任劉雲杉看來,在家上學悄然興起,與當下學校可能存在的教育積弊不無關係。如學校是兼顧大多數人的集體授課,對少數學生的關注會不夠。另外,一些學校只看重成績、名次,可能忽視學生身心的發展和人格的培養。

  建議2:在家上學也能和學校接軌

  學校教育或存積弊,但「在家上學」也未必一定好。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稱,是否支持在家上學,要看家長們的「教育設計」。過程中,應通過立法,將在家上學納入法律監管系統,明確政府和家庭的責任,如政府應對在家上學形式、父母應有資質、課程設置進行監督,相關教育部門評估在家上學質量。如果一些家長達不到在家上學標準,就會影響孩子成長。

  儲朝暉提醒,在家上學,家長不能忽視孩子們之間的交流,孩子群體間的溝通交流,是成長的必修課。就國外而言,政府和民間機構會針對家庭自主教育的孩子,經常開展交流活動;而在我國,就目前而言,相關教育類活動還處於空白。儘管義務教育階段設計的一些課程被一些家長所詬病,但綜合的教育課程畢竟也有合理之處,家長不能忽視。

  劉雲杉建議,在家上學,可實行學區制,在家上學的孩子在學區內某個學校做登記備案,定期做檢測評估。學校也可以定期家訪,孩子可以定期回到學校參加考試、重要活動。

  官方說法

  市教委諮詢熱線:不提倡在家上學

  對孩子父母而言,《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依法保證其按時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

  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

  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無正當理由未依照本法規定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的,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給予批評教育,責令限期改正。

  採訪中,多位在家上學孩子的家長說,學校並不願意讓孩子離開,但因家長堅持,學校只能妥協,在家自學的整個過程中,並未見任何政府和教育部門的介入。

  6月21日,北京市教委教育服務諮詢熱線工作人員稱,之前也遇到過類似的「在家學習」案例,但家長所反映的類似情況並不多見。該工作人員稱,孩子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和家長都應該盡到教育的義務,將孩子送到學校讀書。如果孩子在家學習,與義務教育法相違背,另外家庭教育環境,家長知識水平,孩子受教育進展等都可能與學校教育相脫節,可能影響孩子成長。

  該工作人員稱,不提倡家庭自主教育。針對「在家學習人群如果增多,教委有何舉措」,該工作人員稱,將向上級主管部門反映。

  采寫/新京報記者 范春旭 申志民

  攝影/新京報記者 周崗峰 實習生 劉夢


推薦閱讀:

捲髮不用去髮廊,自己在家也能做得很好看!
萬萬不要在家裡這幾個地方掛鏡子,暗喻越住越窮,有錢人都知道
在家學佛如何課誦
懶宅黨不想頂著烈日去喝咖啡,在家有個咖啡角是必須的!
用零線鉤個拼花抱枕----沒事就在家抱抱(附花片圖解)

TAG:經驗 | 網友 | 上學 | 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