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景
07-07
在即將進入明孝陵的時候,請允許我先給大家講解一下明孝陵的歷史背景和概況。明孝陵是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馬氏的合葬墓,因馬皇后早於朱元璋去世,先行葬入陵墓,她的謚 (shi)號為「孝慈」,故稱孝陵。明孝陵是我國現存建築規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1961年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7月,明孝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展項目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古都南京的第一處世界遺產。朱元璋曾寫有這樣的詩句:「天為帳幕地為毯,日月星辰伴我眠。」具有宏大的帝王氣概和獨特理念追求的朱元璋,在其陵墓的建造上也是用這樣的胸襟來實現自我的。據傳,朱元璋建都南京初始即召集明代第一謀士劉基,開國重臣徐達、湯和等人,深入鐘山,勘選陵址。他們先「覓龍」,也就是勘察山川形勢,尋覓龍脈;再「察砂」,也就是勘探評價龍脈所在地的風水格局;然後「觀水」,也就是觀察陵址四周的水脈分布;最後是「點穴」,也就是根據前面的工作,最終確定陵址的精確位置。當他們踏遍鐘山後,朱元璋要求每人書寫陵址藏於袖中,然後一同取出,結果,眾人不約而同地都寫著「獨龍阜」三個字。為什麼君臣會不約而同地選擇獨龍阜呢?原來,獨龍阜是位於鐘山主峰南麓的一個獨立山崗,高約 70米,直徑達三四百米,就象一座巨大的天然墳塋。在獨龍阜的東面和西面各有一條高約90米的山脊,東面的稱為龍砂,西面的稱為虎砂,南面偏西是水面開闊的前湖,北面則是鐘山主峰,這正合了「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風水理念。站在獨龍阜遠眺,正前方有高約50米的孫陵崗,也就是現在的梅花山,此是「近案」,更遠處有方山,呈俯伏拜揖之狀,此為「遠朝」。按照風水學說,獨龍阜的確是一個天造地設的皇家風水寶地。但是,這塊風水寶地已經有人捷足先登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這是晚唐詩人杜牧的名句,這四百八十寺中有一寺就建在獨龍阜,那就是十分著名的開善寺。開善寺是梁武帝為寶志和尚所建造,寶志就是著名的濟公和尚的原型。皇家要徵用這塊地方,任你多大的廟宇也得搬。朱元璋建造孝陵前,動用 5萬多禁軍拆遷了開善寺,將它搬遷到鐘山東麓,並賜名「靈谷禪寺」,號稱「天下第一禪林」,就是今天同在我們鐘山風景區的靈谷寺。洪武十四年( 1381 年),孝陵開始興建。次年葬入馬皇后。洪武三十一年( 1398 年) 朱元璋駕崩,葬入孝陵。直到永樂十一年( 1413年),永樂皇帝朱棣為其父朱元璋建造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整個建陵工程才告結束,歷時 32 年之久。當時的皇陵規模宏大,僅陵園四周築成的皇牆就有 45華里,幾乎把鐘山全部包括在內。明孝陵開創了新式帝陵制度,並一直影響到後來的明十三陵以及清代皇陵。其中,最重要的兩項革新,一是它的陵宮布局呈現一種新穎的「前方後圓」和「前朝後寢」的格式,這種建築布局反映的是禮制,突出的是政治和皇權。二是它的神道依山勢地形作蜿蜒曲折之變化,取法於天,取象於地,蘊涵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之思想。明孝陵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到又一個高峰的產物,是明初政治思想、社會文化、審美意識、建築技術和國家財力的結晶。山清水秀的自然環境,天造地設的山川形勝,與明孝陵協調相融,渾然一體,使自然環境更富文化底蘊,使人文景觀更具自然色彩。明孝陵是當之無愧的中華瑰寶,全人類的文化遺產。 各位遊客:這兒是明孝陵的入口處,我們首先看到的這座 一門兩柱衝天式 石牌坊,叫做「下馬坊」,這是明王朝皇權的象徵,文武百官至此,均得下馬步行。六百多年歲月的侵蝕,下馬坊曾經斷裂傾倒,眼前所見的這座下馬坊是 1980 年重新修復的。下馬坊附近還有兩塊石碑,一塊是明嘉靖十年( 1531年)嘉靖皇帝將孝陵所在的鐘山,與北京十三陵所在的天壽山並稱二岳,特改鐘山為「神烈山」,並在下馬坊東側豎立了「神烈山碑」,此碑原有方形的碑亭,現僅存斗形石柱礎四個;另一石碑是「禁約碑」,豎立於崇禎十四年(1641年),鐫刻著禁止破壞陵墓及謁陵的有關注意事項。各位遊客: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 正式進入明孝陵的第一道大門——大金門。從下馬坊至大金門約有近千米。大金門兩側原接有護衛陵區的外郭皇牆,現在還能看到與皇牆的介面。六百多年風雨過後,百官下馬的道路早已湮沒,圈圍紫金山的皇牆也已不見了蹤影,只有這座大金門,依然默默地守望著孝陵。各位遊客:這是一座用來安放「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的碑樓建築遺存,俗稱「四方城」。碑樓建築平面呈正方形,四面各開一券門,當年碑樓頂部為重檐歇山頂,覆蓋黃色琉璃瓦,現在頂部已蕩然無存。碑樓內石碑是明成祖朱棣在永樂十一年( 1413年)為其父朱元璋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碑文楷書陰刻,共2746字,書法優美,鐫刻工整。主要內容是歌功頌德,文中也提到孝陵「不藏金玉,器用陶瓦」。整座碑由碑座、碑身、碑帽三部分組成,碑座是一隻巨大的石龜,高 2.08 米,古人稱為「贔( bi)屓(xi)」,是龍生九子之一,特別能負重。它身上所背負的這塊碑,是我們南京地區古代碑刻中最大的一塊,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關於這塊碑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1972年,有一位美國客人來南京遊覽,見到這塊碑後大吃一驚,並目測了尺寸。回到美國後,在一家報紙「信不信由你」專欄里發表了遊記,介紹這一高達20餘英尺(即8.78米)的石碑。一位衣阿華州的讀者不相信世界上有如此巨大的石碑,特地寫信給南京的旅遊部門詢問是否真有此碑。其實,這塊碑比起明成祖原來打算用的高達75米的陽山碑材來,可謂小巫見大巫。陽山碑材位於明孝陵東面 25公里處的陽山西南麓,當年明成祖朱棣為了頌揚其父朱元璋的功德,也為了表現自己的孝心,在陽山開鑿石碑,後因政權穩定了,工程也確實超過了人力之所為,故而停工棄之不用。但碑料已與山體大體脫離,總高度達75米,總重量為31167噸,堪稱絕世碑材。請大家隨我前行,四方城的西北便是明孝陵的第一道御河橋,俗稱紅橋。河寬約20米,是一天然河道,也是明孝陵的第一道排水通道。過了御河橋就是陵墓的神道。遊客朋友們,當你們走在神道石板路上的時候,腳步一定要放輕,稍不留心,說不定會驚醒在地下沉睡了六百多年的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在明代以前的帝王陵寢中,神道都是筆直的,和陵寢的主體建築在一條中軸線上。明孝陵的神道卻是順應了自然的地勢,蜿蜒曲折。關於這條神道作彎曲形的原因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是當時有人提議鋪設一條直的神道,剷平陵宮前的孫陵崗,也就是現在的梅花山,朱元璋沒同意,他說「孫權也是一條好漢,留著他為我守門吧」;另一種說法是與北斗七星的布局有關,蘊涵著天人合一的思想;還有的說剷平吳大帝陵工程量太大,又怕壞了龍脈,同時,朱元璋體恤民情,因而讓神道拐了個彎等等。不論當初朱元璋出於什麼目的,孫陵崗的保留成了孝陵的一道天然屏障,形成了婉轉曲折的神道布局。這種布局在客觀上起到了與自然風貌和諧、收斂視野、曲徑通幽的藝術效果,同時增加了孝陵的莊重氣氛。孝陵神道分為兩段:第一段為東西向,現稱石象路。石象路長 615 米,路兩側分列著 6 種 12 對 24 只石獸,每種 4 只,兩蹲兩立,分別是獅、獬 (xie)豸(zhi)、駱駝、象、麒麟和馬。這些石獸體現了皇家陵寢的禮儀要求,各有寓意:獅為百獸之王,顯示帝王的威嚴,它既是皇權的象徵,又起到鎮魔辟邪的作用;獬豸是一種神獸,獨角、獅身、青毛,秉性忠直,明辨是非,它能用角抵觸有罪的人;駱駝是沙漠與熱帶的象徵,它表示大明疆域遼闊,皇帝威鎮四方;大象是獸中巨物,它四腿粗壯有力,堅如磐石,表示國家江山的穩固;麒麟是傳說中的「四靈」即麟、龜、龍、鳳之首,它是披鱗甲、不履生草、不食生物的仁獸,雄的叫麒,雌的叫麟,象徵「仁義之君」和吉祥、光明;馬,在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戰、統一江山的重要坐騎。明孝陵神道的 6 種石獸中,以象為最大,重達 80 噸,當時為了將這些石獸運抵明孝陵,冬季時,在路面上洒水結成冰,再用粗大的竹、木作滾軸,一路上用人力推滾的辦法來完成運輸任務。 在石獸盡處,神道折向正北。這是第二段神道,長 250 米,俗稱翁仲路。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對圓形擎天柱,上面刻有蟠龍紋飾,這就是華表,也稱望柱。從這裡開始,路兩側有武將、文臣石像各兩對, 均為一對有須、一對無須,分別代表老年、青年。武將身穿甲胄,手執金吾,威儀凜凜;文臣頭戴朝冠,手拿朝笏 (hu),神情肅穆。他們都是陵墓的忠實守護者。明孝陵神道石刻融整體宏大與局部精細為一體,它代表了中國明初石雕藝術的最高水平。翁仲路盡頭是欞星門。 欞星門又稱龍鳳門,是孝陵神道上一處重要的禮儀性建築,原為六柱三門衝天式牌樓,其柱礎及抱鼓石均系明代原物, 2006年經中山陵園管理局考古清理,恢復柱礎及抱鼓石原有形制,計劃將其復建,重現歷史原貌。遊客朋友們, 走完神道,明孝陵的引導建築便參觀完畢了。現在,我們就將進入明孝陵的陵宮區。這裡就是「金水橋」,橋基和兩岸石堤是明代的原物。這條御河是明孝陵的第二道排水通道。至此,明孝陵的建築開始按南北中軸線設置,直至地宮。從金水橋向北 200 米,順坡而上,就是明孝陵主體建築的正門「文武方門」。 文武方門原有五門,三大兩小,正門頂部為單檐歇山頂,上覆黃色琉璃瓦,毀於清代咸豐年間。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文武方門是在考古調查的基礎上於 1998年按原貌恢復的。門外東側牆下,立有一塊「特別告示碑」。碑由兩江洋務總局道台和江寧府知府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豎立的,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國文字鐫刻著保護明孝陵的告示。其內容大意為:鑒於明孝陵內御碑及附近古迹歷年破壞、毀損情況嚴重,端方總督大人下令豎立圍欄對其加以保護。遊人越欄參觀或可能對前述御碑及陵區古迹造成損壞之行為,一律禁絕。正門兩側延伸有高大的圍牆,把明孝陵的陵宮建築全部圍在牆垣之內。 進入陵宮大門是一個庭院,據史料記載,東西兩側原有御廚、具服殿和井亭等建築物。近年來,經考古勘探和清理,發現並整理出了御廚和具服殿基址。御廚坐東朝西,面闊五開間。御廚前有一井亭,井亭平面成六邊形。亭周圍有內外兩圈柱礎,柱礎石完好保存至今。與御廚相對,西面的建築叫具服殿,是供皇帝謁陵時駐足休息、更衣的地方。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碑殿,碑殿在明代時是孝陵享殿的前門,在清代咸豐年間被毀,現存的石構須彌座台基東西兩側,原有磚牆連接陵宮外垣 (yuan),現已無存。 現存的碑殿建於清代,碑殿內有康熙三十八年( 1699年)所立的「治隆唐宋」碑,意在稱讚朱元璋的功績超過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趙匡胤。這是康熙第三次南巡時,見孝陵由於管理不善等原因,建築破落,陵區荒蕪,遂手書「治隆唐宋」四字,「交與江寧織造曹寅制匾懸掛殿上,並行勒石」。「治隆唐宋」碑東西兩側是乾隆南巡,晉謁孝陵時的題詩碑,側後是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三十八年(1699年)謁陵的記事碑。其中西側卧碑上便刻有《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祖父曹寅的題名。遊客朋友們, 位於享殿之前,東西各有一座神帛爐,由黃、綠琉璃件組裝而成,小巧玲瓏。爐頂為單檐歇山式,正中辟券門,門內為小室,用於焚燒祭祀所用的神帛和祝版。 遊客朋友們,我們現在來到了享殿。享殿原名孝陵殿,是明孝陵的主要建築,於洪武十六年( 1383 年)建成,是舉辦大型祭祀活動的主要場所。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清同治十二年( 1873年)重建的享殿,規模比原來的孝陵殿小得多。現存的三層須彌座台基之上的殿基有大型柱礎56個,按照台基的面積和柱礎的位置,我們不難想像出當年這座殿宇的宏大規模。當年的享殿內供奉著朱元璋與馬皇后的神位。享殿的前後各有踏垛三道,中央踏垛居中部分稱「陛」,上陛為「二龍戲珠」,中陛為「日照山河」,下陛為「天馬行空」,均為浮雕圖案。穿過享殿便是內紅門,又稱「陰陽門」。過了這道門,就意味著陰陽兩界相隔。也就是這道門,將陵寢分為「前朝」和「後寢」,「後寢」是朱元璋及皇后亡靈的安息之地,由少數守陵太監在內部守護,除皇帝和經特許的大臣以外,一般人不得入內。朱元璋所開創的「前朝後寢」帝陵制度,也在此處得以體現。內紅門在明朝時有三座門,現已恢復了其形制。穿過內紅門, 便是一座大石橋,又稱「升仙橋」,當年朱元璋靈柩由此過橋入葬,寓意逝者升仙,故得名。升仙橋下的御河是孝陵的第三道排水通道。遊客朋友們,我們現在來到了明孝陵的核心處,眼前這座用大條石築成的大型建築便是方城。它前高 16.25 米,後高 8. 13 米,東西長 75.26 米,南北寬 31 米。 方城下部為石刻須彌座,上面用條石砌築,在束腰部分刻綬帶紋和方勝紋。方城的東西兩側有影壁,俗稱「八字牆」,牆壁高 7米,長20.66米,上面覆蓋著琉璃頂,下部是兩層磚雕須彌座,牆面四角裝飾磚雕花紋,內容有石榴、萬年青、牡丹等,象徵子孫繁衍、江山永固和幸福美滿,這些磚雕是中國明代早期磚雕藝術的傑出代表,經歷600多年,花紋仍清晰完整,因而十分珍貴。方城正中有一高大的拱門,拱門內是一深長的隧道,隧道上作券頂,兩側底部為石刻須彌座。隧道有 54級台階,直達後部寶城前垣和明樓間的夾院。隧道前後原先有門,現僅存門臼石等遺迹。出隧道左右各有台階,拾階便可到達方城頂部的明樓。這種帶有幽深隧道的方城建築形式也是明孝陵的獨創。在隧道東壁上,有1926年國學大師章太炎題刻,刻石為菱形平面,其上篆刻「民國十五年八月二十九日餘杭章炳麟、滕沖李根原、崇明徐蘭墅同謁孝陵記於隧中」34字,著名國學大師留下「到此一游」的題刻,也可以說是明孝陵歷史上的一段奇文軼事。遊客朋友們,明樓俗稱「馬娘娘梳妝台」,東西長 39.15米,南北寬18.40米。正面南門開三孔券門,東、西、北三面中部各開一券門,地面鋪的是方磚。明樓原來是有頂的,覆蓋黃色琉璃瓦,飛檐翹角,十分壯觀,可惜毀於清朝咸豐年間清軍與太平軍的戰火,僅存四壁。明樓也是明孝陵的創新,明代以前的帝王陵墓沒有這樣的建築。考古專家認為,寶城御河及大石橋以北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建築單元,方城明樓是寶城寶頂的大門和門樓。在寶城寶頂前面建造這樣一座高大的方城和明樓,再加上一條深邃的隧道式券門,增添了孝陵莊嚴神秘的氣氛,更能顯示出帝王的威嚴和民眾對他的絕對尊崇。方城後就是寶城寶頂,正面的石壁上刻著「此山明太祖之墓」七個楷書大字。這幾個字據說刻於民國初年,是用來回答遊人詢問,指明寶城土下為朱元璋葬處。寶城是一座環繞寶頂的封閉性城垣建築,平面為不規則圓形,直徑在 325米至400米之間,四周磚牆長1100多米,牆壁高約7米,牆頂厚約2.1米,以條石作基礎。寶城內的寶頂就是獨龍阜,墳丘利用獨龍阜山崗,依山就勢而築,後又經過人工修繕和填補,所以顯得高大豐圓,氣勢不凡。考古調查發現,墳丘上面加築了卵石層,既可以防止雨水沖刷,也可以防盜。寶頂上,樹木參天,明太祖和馬皇后的地宮就在這寶頂之下。但是,許多遊人都有這樣的疑問:究竟朱元璋是否葬在明孝陵?有民間傳說,朱元璋死後,南京城的十三個城門同時出殯,目的就是迷惑百姓,以防真實葬處泄露而引起陵墓被盜。其實,從史料記載和常識推論來看,皇陵關係到江山社稷的安危,無論如何朱元璋是不可能放棄花費巨大人力、物力所建造的明孝陵的。 1999年,考古專家利用精密的磁測技術對寶頂進行了探測,結果表明下面就是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地宮所在,面積達到4500平方米。但究竟地宮內是何布局,隨葬了些什麼珍貴物品?沉睡的朱元璋面貌如何?我們只能待地宮開啟的那一天方能真相大白。在明孝陵的東側還埋葬著朱元璋的長子朱標,史稱「東陵」。「東陵」與孝陵共用一條神道。明孝陵的這一布局特徵開創了第一代皇帝陵墓的神道為後世子孫所共用的制度,並為北京十三陵所繼承。另外,在鐘山的北面還有朱元璋的十幾位開國功臣的陵墓,它們形成了對明孝陵的拱衛格局,習慣上稱為「明功臣墓」。明功臣墓中已有 6座(徐達、常遇春、李文忠、吳良、吳禎、仇成)隨明孝陵一起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大家有時間可以前去參觀遊覽。明孝陵經過 600多年的歷史滄桑,許多建築物的木結構部分已不復存在,但它的大部分建築遺存都完好地保留在原地,空間布局上完整如初,文化遺存所在的自然景觀未受損壞,它們足以體現明孝陵在中國帝陵發展過程中所擁有的獨特的設計理念、制度格局、營造規模、建築技術和藝術成就,如今分布於北京、湖北、河北等省、市的明清皇家陵寢都是以明孝陵的規制和模式而建造的,從這種意義上說,明孝陵不愧為是一項偉大的藝術傑作,是中國文化發展到高度成熟時期的一項綜合性成果,它開創了明清帝陵的一代新制,在中國帝陵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價值和地位。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突顯皇權的明孝陵
※這座帝王陵數百年無人敢盜,洪秀全、孫中山見了都要跪拜
※明孝陵
※春季賞梅好去處,明孝陵梅花山綻放南京
TAG:明孝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