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曹雪芹為什麼要借石頭說事

曹雪芹為什麼要借石頭說事

《紅樓夢》的書名,雖然有《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等改易,但曹雪芹最後屬意的還是《石頭記》,所以甲戌本有「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一說。直到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夢覺主人序本才題為《紅樓夢》,取代《石頭記》而成為後來通行的書名。而且《紅樓夢》第一回正文中,也是明確將作者歸之為「石頭」,說這些文字本是青埂峰下一塊石頭上的自述,曹雪芹只是「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這說明曹雪芹是有意要借石頭說事的。

如果僅就書名而言,很明顯,「石頭記」這個名字雖然比什麼《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強一點,但實在既無多大的新意,也不足以概括這部書的實體內容,遠不如「紅樓夢」貼切大氣。那麼曹雪芹為什麼要屬意以石頭為名、借石頭說事呢?我想他可能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曹雪芹以石頭自譬。甲戌本《石頭記》「凡例」中雲:「《石頭記》自譬石頭所記之事也。」《紅樓夢》第一回就介紹說:「原來女媧氏鍊石補天之時,於大荒山無稽崖練成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媧皇氏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只單單剩了一塊未用,便棄在此山青埂峰下。誰知此石自經煅煉之後,靈性已通,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這就是說,這石頭是無材補天、不為世用、為世所棄,所以曹雪芹以此自譬,認為這可以代表自己的身份地位和人生遭遇。

二是借這石頭的經歷,將一個現實的故事披上玄幻的外衣。曹雪芹將自家的傳記說成是一塊石頭「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入紅塵,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的一段故事。」,是「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之說,撰此《石頭記》一書也。」這樣全書就籠罩在一種『通靈』的氛圍中,增強了佛道仙蹤的神秘感和宿命感嘆的色彩。

第三,披上玄幻的外衣除了藝術上的考慮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規避政治風險。因為曹家的事雖然在乾隆年間已經得到寬大處理,但在雍正時期可是一件震動朝野的政治大案,離曹雪芹寫書的時候還為期不遠。他作為曹家的後人要輓歌自己的家世還是很敏感的,搞的不好難免有翻案之嫌,所以要盡量「將真事隱去」,弄得虛虛實實,讓人真假莫辯。《紅樓夢》開宗明義就反覆強調「無朝代年紀可考」,「上面雖有些指奸責佞貶惡誅邪之語,亦非傷時罵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倫常所關之處,皆是稱功頌德, 眷眷無窮……毫不干涉時世」,可見其避嫌之心是多麼良苦。這應該說是曹雪芹托石頭之名,借石頭說事的最主要用心。

第四,借石頭暗示南京,寄託鄉愁哀思。南京是曹家先後歷任江寧織造六十多年的地方,是曹雪芹童年生活的地方,也是他的夢魂傷心之地。《紅樓夢》中南京的印記應是很深的,連賈府樓堂庭院生活起居也是南北夾雜,還點名甄寶玉就在南京。南京的別名金陵在《紅樓夢》中也多次直接出現。《紅樓夢》第二回寫道:「去歲我(賈雨村)到金陵世界,因欲遊覽六朝遺迹,那日進了石頭城(脂旁批:點睛神妙),從他老宅門前經過,街東是寧國府,街西是榮國府,二宅相連,竟將大半條街佔了。」這裡更直接點出寧、榮二府是在金陵石頭城內的。曹雪芹屬意借石頭說事,以「石頭記」做書名,也是使用了煙雲模糊法,暗表鄉愁,寄託對自己家族的哀思。

寫於甲午七月初五日


推薦閱讀:

耳朵眼·石頭門坎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
一顆結石,毀掉一個腎?如何趕走瘋狂的石頭
走下神壇的「石頭記」
手錶機芯多少石,如何判定?石頭越多的機芯就越好嗎? |

TAG:曹雪芹 | 石頭 |